首页 -> 2007年第9期
论汉英方位表达的差异
作者:刘凤芹
首先对于空间范围的确定,英语中主要由前置介词担任。在英语的表达中,可以用一些较为典型的介词,分别表示不同形状的空间范围。利奇和斯瓦威克写的《交际英语语法》一书中,把英语里表示空间范围的介词分为“at”型、“on”型和“in”型。如:
At:表示“点”空间范围。如:
I met my friend at Hong Kong Road.(我在香港路遇见了我朋友。)
I often study at the home.(我常常在家学习。)
On:表示“线”空间范围和“表面”空间范围。如:
The ball rolled on to the good-line.(球滚出了终线。)
He fell on to the floor.(他倒在地板上。)
There is a green lable on the bottle.(瓶上有一张绿色的标签。)
In:表示“面积”空间范围和“体”空间范围。如:
There`s a supermarket in the city.(城里有一个超市。)
The food is in my bag..(我的书包里有一些食物。)
在英语中“in the class”表示“体”空间范围,所以用in 是很自然的。
汉语中表达空间范围的方式与英语不同,汉语中担任如同英语“at、on、in”等介词职务的是方位词。赵元任先生也曾说过,方位词表示事物的位置,本身是体词性,但是翻译成外语时往往跟一个介词相当。
汉语方位词表达空间范围时常用如下方式:
(1)一般名词+方位词
湖边种着一些柳树。(“线”空间范围)
床上放了一些词典。(“面”空间范围)
衣柜里塞满了衣服。(“体”空间范围)
宿舍楼前站着一些不认识的人。(“体”空间范围)
(2)处所名词+方位词
她呆在家里。(“点”空间范围)
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面”空间范围)
院子里盖了许多新楼。(“体”空间范围)
“课堂上”表示“体”空间范围,在汉语中用“上”也就不足为奇,显然和英语的表达方式不同。
汉英两种语言都有方位表达法,但表达方式不一样,这就涉及到一个基本的语言学问题,即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思维是全人类共有的,客观上共同存在的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会反映到人的大脑中,经过思维的加工,最后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共同的思维方式下,汉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语言有民族性。
如果更深入探讨其深层的来源问题,那么我们要根据认知科学来进行解释,世界是由事物和关系组成的。人们通过完形感知、动觉和意象,不仅获得对事物认知的能力,而且获得了认识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基本范畴是人类认识事物并对其进行范畴化的基本层面。在人的认知体系中,除了基本范畴之外,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认知构成了另一个重要的认知层面,莱考夫(1987)称之为动觉意象图式(kinesthetic image schema)或简称为意象图式(image schema)。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里外、上下、左右、边界等。人最初的经验就是空间经验,基本的意象图式就是空间图式。这些基本的空间概念和结构又通过隐喻成为人们理解其他概念的基本模式,人们将空间图式用于理解抽象的经验,使人具有了形成抽象概念和复杂结构的能力。“上”、“里”和“at”、“on”、“in”都是因为空间关系的存在而被认识的,只是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做了以上分析之后,那位学生也许还会说,汉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是因为语言习惯不同。那么,为什么汉语里不用“里”而用“上”呢?这就涉及到“上”和“里”在汉语中的差异问题。“上”的确是表示“点、线、表面”等非空间范围的“上”型空间,因为表达非三维空间范围的大多要用上方位词“上”。如:
城墙上插着一面红旗。
海岸线上有一支远近闻名的巡逻队。
墙上挂着一幅画。
“体”空间范围可以称为“里”型空间,因为表示“体”空间范围的,包括“四周有边界围住的一块土地或疆土”的面积范围,大多数情况下,要加上方位词“里”。如:
冰箱里有好多好吃的东西。
教室里挂着充满节日气氛的彩灯。
院子里堆着一些木头。
花园里有许多游客。
“上”和“里”二者并非可以截然分开,“上”有时候可以表示“体”空间范围。如:
飞机从桥上通过。“桥上”的“上”表示“上方”,也表示“体”空间范围。
虽是如此,但“上”型空间范围和“里”型空间范围有较明显的对立,首先表现在对称用法上。“上”型空间常无对称用法,“里”空间常有对称用法。如:
火车从大桥上通过。 轮船从大桥下通过。
屋里烤着火。 屋外下着雪。
教室里暖烘烘的。 教室外冷飕飕的。
我们可以根据以上标准判断“课堂上”的“上”也是表示“体”空间范围的。如“课堂上要多听多说,课堂外要多练习多复习,才能学好汉语”。可见上句中的“上”与“外”是对立的,其实应该是“里”与“外”的对立,那么既然“上”的意思是里,为什么要用“上”而不用“里”呢?
这除了语言习惯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课堂”本身的问题。“课堂”一词,不是一下子就使人联想到一个表三维的空间结构,如“家、教室”或“有边界围住的一块土地或疆土”等,而是呈现出这样一幅图景:老师在讲课,学生或在认真地听或在热烈地讨论,好像是在一个“面”上进行的学习和思考,但这个面又不是无限大,而是有一定范围的,一般是在教室里,有时候是在上面无遮挡的一个空间范围里,所以汉民族就用“上”来表示。它好像是一个隐形空间,所以“上”实际上也就表达了“里”的“体”空间范围,似乎又比“里”更恰当。这样看似语言习惯的问题,实际上还有它更为深刻的原因,也充分表现了汉语表意的精确性。类似的情况很多,如“书上”、“报上”、“世界上”都是表示范围而没有用“里”,可见“上”与“里”是有区别的。
总之,两种语言之间表达方式的不同,其背后有着更为深层的文化传统、语言习惯等历史的积淀,是在人类共同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基础上而表现出来的差异。涉及到许多语言学、思维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2]齐沪扬.《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M].学林出版社.1999年.
[3]储泽祥.《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刘凤芹,女,山东青岛大学汉语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