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及实录
作者:周文维 袁云芳
生:罗密欧平静地规劝,是因为他不想伤害帕里斯。
生:激动起来是因为帕里斯阻碍他与“朱丽叶”相会。
师:那么这一静一怒正好说明了罗密欧具有怎样可贵的品格?
生:他不是一个杀人狂,他也有理智和善良的一面。
师:同学们理解得比较透彻,罗密欧突然平静下来,是因为他虽然对帕里斯既恨又妒,但还是采取了最大的克制,说明了罗密欧身上有一颗高贵的灵魂——对生命的极度敬畏。当得知规劝无法解决时,爱情的火焰顿时燃烧起来,他要用生命杀出一条血路与朱丽叶相聚,而可爱的帕里斯却想用血肉之躯筑起捍卫朱丽叶坟墓的长城。这样,悲剧就发生了。在这样尖锐的矛盾中展现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让我们喜让我们忧,让我们悲让我们伤。
点评:这一部分师生紧紧抓住了人物情感的变化来解读,通过情感的变化,老师作了细致的分析,分析入木三分,使学生在分析时,善于抓住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内核,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解读,因为“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本文也如此。
师:乐曲渐趋高潮,生命走向辉煌。接下来我们进入罗密欧的殉情绝唱。请同学们先进行,然后进行“我读我评”活动。
生:(自由朗读)
师:朗读开始。
生:我来读“啊,把你的手给我……变成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朗读)我觉得自己的朗读有一定的激情,但轻重度掌握得不好。
师:也就是说抑、扬掌握得不好。这个语段是罗密欧对已死的帕里斯说的一段话,其实是在赞扬朱丽叶。第一个重点词是“胜”,“一个坟墓吗?”“一”应轻读,“啊,不,这是一个灯塔”,节奏由快而慢,声音由高而低,以下内容继续加快。(示范)。现在齐读。
生:(齐读)
生:我来读“眼睛,……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朗读)我觉得排比句读得较好,面对毒酒时情感不够慷慨,因为我不是罗密欧,我也没有朱丽叶。
生:(笑)
师:有人说,莎翁的语言是“千古独步”,接下来我们以这两个句子为例,来揣摩一下他的语言。问题是:
1、为什么罗密欧称朱丽叶的坟墓为“胜利的坟墓”,后又说“是一个灯塔”?
2、最后的大片独白运用了那些修辞?反映了怎样的感情,试抓住一点或几点加以分析。
生:因为朱丽叶的死能使两个人为她而牺牲,所以她是胜利者。
师:是的,她赢得了两个人的金子般的心,她是“双赢”者。那么,灯塔呢?
生:“灯塔”是大海上的导航灯,把朱丽叶的坟墓称为“灯塔”,说明罗密欧把朱丽叶当作人生目标。
生:罗密欧失去了朱丽叶后,生活在尘世间等同与黑暗,相反,黑暗的坟墓却是他向往的天堂。
生:朱丽叶是罗密欧白天的太阳,晚上的月亮。
师:精彩!太有见地了!同学们的表达准确又具有哲思。我不再作补充,接下来我们来分析第二个语段。请同学们踊跃发言。
生:开头的眼睛、手臂、嘴唇语段,主要运用了排比,增强语势,加强抒情效果,把人物内心那种既留恋又绝望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我觉得把“吻”比作“契约”的比喻很新颖,“契约”是一重永久性的保证,表示了罗密欧要与朱丽叶生死相随、永不分离的决心。
生:对!在天原作比翼鸟,在地原为连理枝。
师:继续思索,继续发言。
生:最后罗密欧称毒药为“向导”、“领港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毒药以美好的象征,说明了他死得坦然,死得欣慰。
师:通过对这一个语段的朗读、揣摩,莎翁的语言可谓是别具一格,他往往有大片的独白,强烈的抒情,狂风暴雨式的铺排。这节课同学们的解读,令老师非常的折服,课外请同学们再挑一、二个语段自己独立做在作业本上。
师:布置预习题:
1、两家和解说明了什么?
2、悲剧是否可以避免?
3、《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悲剧意蕴何在?
点评:与其说戏剧达到了高潮,倒不如说课堂的氛围达到了高潮,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而老师没有轻易下结论,给学生以很大自由空间,形成民主的学习气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总评:该堂课师生感情饱满,情绪激昂。教学环节紧凑,过渡巧妙自然,问题精要,分析深刻,朗读抑扬顿挫,师生交流激烈。能力得到了锻炼,思想受到了熏陶,为学生品读莎翁的作品打开了一扇大门。
注:本文点评均由袁云芳教师做
周文维,袁云芳,教师,现居浙江天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