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新教材运用的个人体会
作者:储胜奇
笔者潜心语文教改,在新教材运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几点肤浅的体会。
自学与研讨结合。教材,实际上就是“学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千万不可由老师包讲代学,一定要把教材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钻研、自悟;在自学的过程中产生了疑问,可在课堂上提交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材的难度不是太大,都鼓励学生先查找工具,深入思考,然后组织课堂研讨,相互切磋;实在有难度时,才适当引导和点拨。
课文与生活结合。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消极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课文的教学,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地方实际、家庭实际乃至个人实际,让学生有切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不要游离于生活,做纯客观的冷酷的分析;要构建生命课堂,让学生从深切的感受中获得理性的认识。如笔者在教授莫怀戚的《散步》一文时,首先自制了一幅“散步”挂图,内容是:一前一后,“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的镜头。教学时展示挂图,学生耳目为之一新,借机问及学生的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谁在家庭中担任主导角色,这个角色的责任尽到没有;最后上升到中年人的责任的讨论乃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总结。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得到哲理的启迪。课下,学生纷纷要写《我爱我家》、《我对我家有看法》等类文章。
“统本”与“校本”结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论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都会给学生呈现一片色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的图景。尤其是反映民俗风情、文物古迹、传统文艺等内容的文章,往往渗透了作者的深刻体察和独到见解。但由于其阐释的恰恰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某一特色的文化,如果我们仅借助抽象文字作抽象品味,总有隔靴搔痒之感。这时候,如果借助地方教材甚至“校本”教材,让学生在相似文化和不同文化的比较中感受、分析、概括,可能更有利于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教参与自我结合。教师上课,都不可避免的要使用“教师教学用书”及其它教辅用书,倾听有关编者和专家的意见。但现实中不少同仁往往把这种参照绝对化,神圣化,真理化,将专家的结论视为独一无二的标准答案。竟然忘了“三分匠人,七分主人”。参照的下一步应是教师的合理取舍,去伪存真,并且要求学生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裁判,信任专家和老师,但不可迷信。教参除提供相关问题的结论外,也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参考意见,但最终要求学生学什么,学多少,怎样学,教师要学会“纳谏”,做到胸有成竹。一句话,不管是结论、内容和方法,教师最终都要形成自己独到而成熟的见解。笔者以为,只有具备独到见解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而这种“独到见解”恰恰是创新的原动力。
批判与吸收结合。选入教材的文章,不论其思想内容和艺术造诣都经受了大量专家反复品评和论证,固然有其无庸置疑的一面。但由于种种原因,至善尽美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作为读者的教师帮助作为读者的学生睁大眼睛,合理批判,积极吸收;全盘否定和囫囵吞枣地硬吞都是错误的。
笔者曾拜读了2005年《中学语文教学之友》第3期上任动同志题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不宜入选教材》的文章,由于作者对鲁提辖品行的完全否定引起了我的震惊,当即写了批驳文章(后来发表于《文学教育》2006年第2期),阐明了三点意见,即先要从历史的角度明确鲁提辖其人的性格成因;其次是要把握鲁提辖的精神内核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感;第三是讲究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白文学作品中人物不是政治宣传中的样板式人物,他们往往是有许多缺点的英雄,我们应该理解和同情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批判地吸收他们的精神内核,而不是肤浅地效法他们的言行。这种批判与吸收结合的方式是我们研读文章的重要门径。
储胜奇,教师,现居安徽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