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高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拓展空间
作者:闫国建
一、要把握高中语文创新教育的特点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创造型人才,是指具有较强创造力的人才。对于创造力的理解,并不应局限于认为只有科学家、政治家、文学艺术家才具备,其实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邵瑞珍教授把创造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两种:真创造是科学家和其他创造发明家的创造活动,其结果是产生了对人类来说是新的知识或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类创造是对个体而言,其思维过程或结果对个人来说是新的,而对人类来说则是已知的,它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创新教育,并不是要求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发明家,其含义偏重于类创造。创新教育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就是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体现为科学的怀疑精神和强烈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发表有新意的见解,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创新教育是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时代语文教改的核心目标。
心理学研究证明,创造力是存在于主体之中的本质属性,美国心理学家奥托强调:“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可见创造力人人都有,只是因人的年龄、个性、文化程度、所受教育方式等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进行创造教育,正是通过语言与思维的训练,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逐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过九年义务阶段的学习,高中学生已具有阅读、写作、听说等基础学力(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本态度),在高中阶段,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虽然一般不具有实用价值,但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形成具有社会价值的、更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产生深远影响。据此,我们确立了高中语文课堂创新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吸收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拓展空间
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打破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的界限,因此我们确立了基于课堂而又超越课堂、课内课外相统一的创新教育思路。
1、转变教育观念,倡导新的课堂文化。一是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就是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人,而且是有自觉能动性的人,是有一定认识能力的主体。如果我们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那么在教学中就会以自我的认识为中心,把自己对于需要学什么和应当怎样学的标准强加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和安排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容易忽视学生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创造性就会被抹杀。因此,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二是确立开放教学的观念。传统课堂教学以课本讲授为中心,分析课文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堂上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都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学生只能在老师划定的框框中活动,学生自己独立支配的时间和独立进行的活动很少。其间虽然也有一些学生活动,但对于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仍十分有限。我们要根据学生创造学习的需要,突破原有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空间、开放的教学时间、开放的教学方法,等等,使课堂成为师生思维交流、碰撞的场所;在问题设计和讨论中保留开放状态,给学生创新思维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2、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确定教学目标。传统的课堂观把课堂教学看作知识灌输、理解、识记的过程,老师讲学生听,复习、备考是典型的教学过程的范式,获得已有知识,是读书人的终身追求;传授现成知识,则是教书人的最高目标。高中语文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就要改革过去的课堂教学目标,确立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目标体系。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导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围绕这一目标,认真研究大纲、教材和学生,确立课堂教学的情感养成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将创新教育体现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当然,强调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中心,并不是不要基础知识,而是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之间的关系。语文知识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才能促进知识结构的优化,提高创新能力。忽视了知识基础,而刻意追求创新能力的培养,或致力于专门的纯技术性的思维训练,都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3、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中心,以师生活动为主体,体现课堂的生成性。当前的语文教学,学生并没有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充其量只是教师教学意图、思路的体现,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从动态的角度看,知识是认识事物的过程,是探求知识形成的过程。创新教育观的课堂教学,就应该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要让学生探究、发现、探讨知识的来源,而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知识。吕叔湘先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呢?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课堂教学实质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吸收信息并输出信息,通过反馈与评价知道正确与否的整个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机会和条件,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使他们体验探索的心理历程,提高其智能水平。这样一种实践的、活动的教学进程,对学生来说,是不断丰富和改造主体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
4、改变知识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潜能。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自觉的、主动的求知和探索的过程。老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情境,善于挖掘教材中可以点燃、激起学生创造性火花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究,发表有新意的独立见解。广泛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点拨式、合作式、导学式等教学方法,鼓励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吕叔湘先生指出“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我们认为,学习方法的传授和掌握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创新教育的基点。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学习方法的具体应用和深化,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习态度、习惯、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去体验、去领悟、去发现,再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求新求异去解决问题。可以说,这种探索真理的方法,比掌握已有的真理更重要,比获得现成的知识更有价值。
5、重视语文的实践性,强化语文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源泉。因此,语文课堂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动脑和动手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各学科互相渗透的学习、综合活动性的学习、专题研究性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理解透彻,构建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
闫国建,教师,现居河南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