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语文教材几处疑点辨析

作者:王福霞




  为适应教育部2003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山东省语文高考自主命题的需要,山东省教学研究室组织了众多专家、学者,特、高级中学教师编写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于2004年8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作为全省的通用教材。其使用范围和社会影响空前宏大,获得了各方的较高评价。但不可忽视的是它同时也存在着多处瑕疵,这与其获得的空前声誉是不相称的。
  ①今虽欲自雕琢,曼词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报任安书》
  这句话的标点有误,应标为“今虽欲自雕琢,曼词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译文:“今天即使想要美化自己,说好听的话语来修饰自己,也没有什么作用了,不仅不能得到一般人的信任,反而恰恰是自取侮辱。”
  “无益”是强调“欲自雕琢,曼词以自饰”的意义,“于俗不信”进一步凸现作者“虽就极刑而无愠色”、“隐忍苟活”而不能得到“俗人”理解的内心孤独。况且,几本比较通用的《古代汉语》课本也都如是标点的,如王力主编的,郭锡良主编的,荆贵生主编的等。
  ②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苏武传》
  课文注解:“于是眼泪浸湿了衣襟,与苏武告别而去。”
  此处注解明显地将“去”释为现代汉语意义上的“去”,这种释词方式是很随意的,违背了译文时应讲求的“信”的原则。“去”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意义是“离开”,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阳虎去齐走赵。”《汉书·朱买臣传》:“不能留,即听去。”《牡丹亭》:“小姐去三年,待与招魂上九天。”所以,较为准确的译法应是“于是眼泪浸湿了衣襟,与苏武告别后便离开了”。
  ③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天论》
  课文注解:“希望自然物生出来,何如用人力使自然成长起来?”
  这句话的注解存在很多问题。其一,把“孰与”译为“何如……”不够到位。这是个固定结构,在古汉语中经常出现,应译作“与……相比,则何如” ,或者是“哪里比得上”。比如:“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准确的译文是:“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呢?”其实不仅这一处,《天论》中共有6处“孰与”格式,课文注解全都是这样翻译的,欠妥。
  其二,实词“有”没有翻译出来,应释为“具有、拥有”。这在古汉语中是常用义项。如:“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孙子》
  再者,“生”不可直译为“生出来”,还含有“成长”之义。“成”不可直译为“成长”,应译为“成长的规律”。因为《天论》中充满着“道”、“时”、“天命”等思想,“规律”正与这种思想相吻合。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具有客观规律性,不随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人应认识自然,掌握客观规律,应学会利用自然,“制天命而用之”。所以这种译法准确地反映了荀子的观点。
  综上三点,该句的准确译法是:“希望自然物生出成长,哪里比得上掌握自然物成长的规律呢?”
  ④四美具,二难并。《滕王阁序》
  课文注解:“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注解没有溯源,“四美”真正原自刘琨《答卢谌》:“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之子之往,四美不臻。”所以,“四美”应指乐、食、文、言,非注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说。
  ⑤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长亭送别》
  课文注解:“恨不能使斜阳一直挂在疏林上,意思是不让时光过去。倩,使。”
  注解有误。“倩(qìng)”,古汉语中常用义是“借,借助”。白居易:“酒熟凭花劝,诗成倩鸟吟。”由“借助”进一步引申为“请,央求”。黄庭坚《即席》:“不当爱一醉,倒倩路人扶。”此处“倩”应解释为“借助”。准确翻译为:“恨不得借助疏林来挂住斜阳。”课文的译法违背了“达”的原则,原因就在于曲解了“倩”。
  王福霞,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