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寓德育于演讲教学之中
作者:邱友平
一、激发兴趣,诱导参与。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演讲是大学生喜欢的一种语言表达和思想交流活动。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联系学生实际,提出问题,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时间,并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对令人关注的话题进行思考、研究,并在写好演讲稿的基础上进行演讲,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演讲的思想性,从而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巧妙设计,全员参与。精心设计演讲的主题很重要。主题设计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德育效果的好坏。一份好的演讲主题设计,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接受德育的熏陶,相反,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题目的选择和设计上要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点,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观点,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敞开心扉,谈自己的观点;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充分肯定他们每一个人的闪光点,让其在演讲过程中不因循守旧,充分地展示自我。这样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如:在对新生进行职业设计时,采用了演讲讨论的方式,同学们畅所欲言,众说纷纭。有的讲到要献身教育事业;有的提出要继续深造;有的谈到目标缺失,理想虚无;个别人还提出只要赚钱,什么都可以做……面对这些回答,我并没有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而是结合实际逐一分析了他们的想法,同时,鼓励他们提升职业理想,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间接对新生进行了一次生动地职业理想教育。
三、创设情境,精讲精练。在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给学生创设、思考、反省的机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在演讲中接受教益,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操守。利用新生开学时的自我介绍,开展主题为“我的自画像”个人展示演讲会,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利用班集体建设开展我为班集体增光彩的小型演讲比赛,增强了班集体凝聚力和集体主义荣誉感;资助农村教师活动报告会,对毕业生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利用国庆、元旦等文艺晚会的机会,开展小品、相声、影视对白、诗歌朗诵等形式的主题活动,特别是对演讲时的语速、语调、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增强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舞台表演经验,同时也加强了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引导探索,善于启发。我们经常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加强学生演讲能力训练的同时,在人生的道路上加以指导。从学生进校,开展学校优良校风、校史的演讲,引导他们爱校、爱教;从安全教育主题的演讲比赛,引导学生认识到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从黄师杯辩论赛引导他们对人生、对价值观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资教专题报告会,引导学生对自己职业的选择和人生信念的追求;从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力争大家在活动中取得收获。
五、精彩点评,激励强化。针对每一次活动、每一次演讲结束之后,用精彩的语句加以点评,点评时可以引申开去,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可以要求学生相互点评,话不在多,精辟就行。
把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对于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加以激励,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在参与中获得进步和成功。
通过以上的举措,有目的地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在演讲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良好的知、情、意、行。
邱友平,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