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语文教学现状批判及应对

作者:朱一军




  从“误尽天下苍生”到“无效教学”,中学语文教学这些年一直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教改实验,流派纷呈,但始终未能摆脱遭人诟病的命运。语文教学,大而化之,无非是“教什么”(教学内容)和“怎么教”(教学方法)的问题。教什么的问题更多的是那些专家学者应该考虑的事情,怎么教应该是一线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身为一线教师,笔者就中学语文教学现状谈点自己的体会。
  与语文教师在一起交流时,总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语文难教,学生不重视对语文的学习,领导不重视语文学科。
  而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下多大的工夫也不见能得高分,少花点精力也未必吃多大亏:多学少学、学好学坏、学与不学都一样。的确,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在大多数学校以升学率来论英雄的今天,语文已经沦落到“鸡肋”的地步,有时甚至连“鸡肋”都算不上。
  作为我们的母语课,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工具课,作为一门最具人性、最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人文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竟然处于这样的位置,落到了如此尴尬的境地。这固然与现行的高考评价机制有关,但是认真反思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状况与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的个性特征以及教学时间的安排等不无关系。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普遍存在教育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备课时间有限,因此难有创新。
  关于那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为一节课“准备了一辈子”的故事想必大家听说过,这正说明了要讲好一堂课,全面地准备是前提和基础。新一轮教改的教材不断地变换,补充了一些比较新的文章,但是,相关的参考资料却非常有限。《语文教师用书》往往是教师知道的,里面的内容很翔实;而教师亟待解决的内容,却往往是语焉不详或者阙如。中学图书室的资料更是捉襟见肘,基本上不能满足需要。
  一方面是待查的资料有限,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重,大量的时间花在处理学生的作业和应付各种检查上。真正用在研究教材教法的备课时间也就非常有限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指望能有多大的创造,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按部就班的上课成为大多数老师的首选。如何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问题自然考虑得少了。审美尚且有疲劳的时候,何况长期类似的教学流程怎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教学设计中,问题的答案过于单一,最佳答案往往属于老师。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通往罗马的道路中距离最短的往往只是有限的一两条。考试的时候,在一些限制条件下,答案的范围相对集中。这让不少老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不敢放开手脚,进行拓展延伸,所以总是想方设法的将学生动态生成的答案引导到老师预先设定的答案上去。这样的后果是,学生的回答很难有令人满意的。既然自己的答案总是错的或者不完善,学生慢慢地就不太愿意参与讨论了。这好比老师设了一个局,回答问题的同学差不多成为受骗者,与其受骗,不如也当一回旁观者。一次次的挫折,让课堂逐渐成为老师的独角戏。没有了参与的激情,最好的戏也是索然无味的了。
  第三,新教材、新课标不断推陈出新,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依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新一轮语文教改按说已经渐趋佳境,但是不少语文老师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依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尽管语文教师也试图按照新大纲的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施教,但收效甚微。学生在课堂上仍然不愿开口说话,不肯积极发言,课堂气氛还和以前一样沉闷;学生的口头表达还是那样糟糕、拙劣;写作文时还是那样痛苦,写出的作文是那样生涩、蹩脚;大量的作业和试题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是无从谈起。
  既然没有什么效果,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他学科上,高考形势逼人啦!
  是不是语文教学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呢?那些语文教育专家的教育教学实践为我们指明了一个努力的方向,语文教学大有可为,完全可以恢复语文学科的本来面目。
  综合语文界的一些成功经验和个人的一些实践、体会,我以为做好以下三点,可以让学生对语文的态度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改观。
  第一,不要越俎代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抱得过多,管得过严,统得过死,让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被动的接受知识,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首选。这种没有过程,只求结果的运作方式,对继续学习是致命的打击。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如果我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各种规律,感悟多味人生,体会成功喜悦,这种过程是任何说教和“填鸭式”的灌输无法替代的。
  当然,找到一个突破口,是让学生重新喜欢上语文的关键。应该说,语文博大精深,每一个学生的心里都会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可以找一个大多数同学都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展示其精彩,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了解。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开始阶段注意督促检查。一旦学生找到了其中的乐趣,就有可能乐此不疲。
  比如,写作中,扮靓开头可以让自己的作文获得较为理想的分数(大多数学生把老师的评分看作自己水平能力的标尺)。如果在考试中学生获益了,再加以引导,让学生尝试不同方式的靓丽开头,自然就容易多了;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在哪些地方下功夫,加以指导,让学生按照要求去积累、去训练,学习的主动性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第二,杜绝“一言堂”,让学生成为答案标准的拟订者。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高中的学生同样需要夸奖,希望得到肯定。一旦学生陷入一种“习得性无助”的境地,想要改变就很难了。因此,找到合适的角度,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连十分严肃的高考题都存在答案不够严谨的问题,平时考试的参考答案有点问题不足为奇。敢于挑战权威,不迷信参考答案,有时甚至让学生自己拟订答案标准,对中学生来说,没有比这种肯定更有价值的了。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杜绝“一言堂”的出现,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了,积极思考了,语文课基本上成功了。
  曾经听过几次华师一附中的老师评讲武汉市的调考题,学生讨论非常热烈。主要原因是老师鼓励学生质疑参考答案,如果言之有理,而且其他同学不能驳倒的答案都会得到肯定,甚至有部分题目的答案就改为学生提出的答案。
  课堂上,学生有了发言权,还能够起到明显的作用,谁能不心动?
  第三,设计语文课堂,让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效载体。
  即使是山珍海味,天天吃也会生厌的。因此,让语文课堂经常有些变化,是让语文课活起来的一个有效途径。
  诗歌单元,可以开展小型诗歌朗诵比赛。找些朗诵典范来进行讲解,指导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诗歌。一首诗,真正朗诵时做到节奏、情感都到位了,还需要过多地讲解吗?
  戏剧单元,可以表演课本剧。让学生看原著,查资料,揣摩角色性格特点。表演下来,演员和观众都会有丰富的收获。
  小说单元,可以有选择性地看一两场电影,比较原著与电影的差异。
  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客串老师等等。
  课堂丰富多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知识和能力也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了,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会贯穿在这些活动中。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如果语文教学在形式上没有任何变化,在内容上不作一些更新,在师生互动上不想一点办法,那我们的语文拿什么来吸引学生呢?只要全体语文同仁积极行动起来,互通有无,互相借鉴,积极创新,相信让学生爱上语文指日可待。
  朱一军,教师,现居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