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苔丝悲剧的文化解读
作者:王天润
哈代笔下的苔丝是一个淳朴善良的姑娘,但她的淳朴近乎单纯,使她在危险面前无力保护自己,这是导致她的悲剧的原因之一。她的纯朴善良体现了劳动人民尤其是农民的天然的质朴,他们对环境没有很高的要求,对别人也往往没有过多的防备。但她也是勇敢坚强的,面对厄运,她敢于反抗传统道德和虚伪的宗教,勇于不懈地追求真正的爱情。
哈代对苔丝性格复杂性的描写随处可见。面对亚雷的伤害,她显得那么无力,然而过后却顽强地选择了毅然离去。面对自己心爱的克莱,心里非常害怕失去,却能够勇敢地坦露自己的过去。面对亚雷的再一次纠缠,她无力拒绝,在她看到将再一次失去克莱的时候,却敢于举起手中的利刃,结束了毁掉自己一生的恶棍的生命。苔丝性格中也有其软弱的一面,面对社会的不公,她却以传统道德来观察自己,认为自己是有罪的,不敢抬头见人。
苔丝性格的复杂性也是有其社会文化基础的。人的思想和行动难免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受到当时社会意识的制约。苔丝性格的复杂性也是导致其悲剧的原因之一。
3.作者创作思想的体现
哈代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社会的转变导致了很多悲剧。作为崇尚科学的哈代不能不以科学的态度反映现实,”因而,“他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悲剧,只不过是他忠实而客观地反映当时的现实罢了。”[4]
然而,对于苔丝的悲剧结局,有人认为这是作者悲观主义宿命论思想的体现,有人认为是哈代女权主义思想不彻底的结果。认为作者虽然对女主人公给予了同情和推崇,但是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却没有为她们指出一条争取平等权利的道路,而是给她设计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在当时社会新旧文化碰撞的过程中,旧的生产方式被打破,新的生产方式还不成熟;旧的伦理道德在人们心里根深蒂固,新的道德观念人们一时难以接受。苔丝的悲剧是社会变革的动荡中受害者的典型塑造。苔丝已经不是代表苔丝自己,而是众多处于相同社会地位的女性的代表。在法律不能保护自己权利的情况下,不惜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尊严。这样的结局确实令人心痛,令人惋惜。
但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悲剧更增强了哈代女权主义思想的表达效果。如果该作品结尾是喜剧性的,其影响力就会逊色得多。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5]悲剧给人的震撼力是强大的,它更能引起人们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压迫者的反对。哈代小说中多数是悲剧,一个个美丽善良的女性形象的毁灭,在读者心中引起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哈代的作品对后来女权运动的推动作用之大或许就在于此。因此,对于苔丝悲剧结局只能从其社会意义上理解。
四、结束语
苔丝是哈代笔下一位淳朴善良却屡遭厄运打击的女性形象。苔丝的悲剧有其社会文化因素,也有其自身性格的因素,此外,苔丝的悲剧也是作者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哈代以深切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态度描写了苔丝这样一位女性形象,为我们展示了在当时男权文化中妇女的生存状况,展现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及作者女权主义的思想,对后来的女权运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哈代之所以会在现代文坛上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原因在于他的创作不仅揭示了地域文化本身,而且深深植根于对民族文化的开掘,试图超越男权文化,重塑女性形象,彰显女性意识。正是这样才使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才使他走出地域而面向人类,为丰富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嘉.英国文学史(3)[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P426-427.
[2]石璞.欧美文学史(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P369)
[3]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杜熹译.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2002。
[4]侯维瑞主编.英国文学通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鲁迅.鲁迅选集(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扬周翰、吴达元、赵萝蕤.欧洲文学史(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7]张玲.哈代[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8]何晔.试析《德伯家的苔丝》的自然和跋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王敏.哈代与女性主义运动——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德伯家的苔丝》[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慎丹丹.从爱情悲剧论哈代的女性观[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1]肖晶.试论哈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王天润,河南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