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浅谈苏轼词作的旷达情怀

作者:茹剑飞




  苏轼对词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对词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开拓,更在于“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表现出一种“旷达”的理趣情怀。
  
  一、旷达情怀的表现方式
  
  苏轼词作中的旷达情怀的表现方式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这些:
  1.以深层次的哲理思考表现自我人生态度的通脱豁达
  苏轼常常在词中对自己的人生做着深层次的哲理思考,而思考的最终落脚点却总是通脱豁达,是旷达对待人生波动与挫折,是力求自我超脱,而不是因人生不如意而轻率否定人生,自暴自弃,游戏人生。
  苏词中给人印象较为深刻的就是其对“人生如梦”的感叹。但这“人生如梦”的“梦”,一方面固然是作者在感叹人生有限、生命短暂、命途虚幻易变,但另一方面却是在借“梦”表现自己对世俗人生的深层次的哲理思考,是借“梦”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旷达通脱态度。如《永遇乐·明月如霜》中“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的“梦”,就是词人着意要表达的一种人生领悟,一种旷达情怀:世人被名利所扰,营营终日,犹如自己睡中梦里,而自己却能逃脱世事纷扰,以旷达情怀看世事,看出世人人生之梦未醒,实是因为对人世欢怨之情未断,这样,就使得对情、事的感叹超越了自我,挣脱了由“乌台诗案”等政治波折带来的感情镣铐,通过深入思考人生哲理而使精神获得了解放,借景抒怀而有了超类脱俗的旷达情怀,放弃了喜怒哀乐乃至荣辱毁誉。
  又如《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一词,“长恨此身非我有”,表达了对自己踏入社会、步入官场之后再也难以自我把握的人生命运的深层次哲理思考。而一句“倚杖听江声”,是对自己处世态度的鲜活写照,如图画一般勾勒出作者的形象:通过深层次思索,从宁静、旷阔、静美的大自然中领悟到世俗的忧愁与烦恼、人生的得失、荣辱都应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怀对待之,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的脱离世俗转入到了对精神自由和人生理想的追求,这是在痛苦的逆境中对人生的理性思考,是用旷达不羁的情怀来展示自己独特个性和真情。
  可以说,苏轼在深层次的哲理思考后,更坚定了其顽强乐观、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而所作之词,也产生了旷达境界。
  2.以展示大自然的壮丽雄阔来表现自我情怀的旷达
  苏轼描写大自然的词,取材广阔,气象万千,就题材而论,登临怀古、田园风光、农村生活、歌咏事物,无不展示出大自然的雄奇壮阔,而在对大自然的赞美中,也表现出了摆脱自我,“让自己有限人生在大自然无始无终的运动中得到永恒;让人生的种种苦恼,在超乎现实的纯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脱;让自己从与社会的种种矛盾中净化出来,与大自然天造地设的规律相和谐”(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使自我融入大自然的旷达境界。
  2.1善于把自然山水之美与深沉的历史感和多重的人生感慨相融合,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生和世界的见解,并借此来表达自我情怀的旷达脱俗。
  这种感情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流露得最为明显。苏轼在词中借凭吊古代英雄、凭吊如画江山的怀古之情来抒发自己现时的旷达之情,使其《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了千古绝唱。
  苏轼作此词,正是贬谪黄州之时。而大凡迁客骚人,庙堂江湖之间,容易或以物喜、或以己悲,在逆境中仍能以平常襟怀自解、自嘲、自慰的,非胸中有一股旷达脱俗之情不可。苏轼此词,正有一股旷达脱俗之情,故气象磅礴,格调雄浑,“自有横槊气,固是英雄本色”(徐仇《词苑丛谈》卷三),其成功之处,当在于将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现时多重人生感慨与眼前“江山如画”美景、怀古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之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是真景与真情的交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古今兴亡之慨,将人引入了深沉的历史中。它既使人看到了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卓绝气概,更可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凭吊胜地才人所诱发的那多重人生感慨相融合的的起伏激荡的心潮,气魄恢宏,有自然山水之美,有深沉的历史之感,有对英雄业绩的追慕,有对历史、人生的思索。
  但英雄已往,自己被贬。这不能不使苏轼从对理想的追求而一下跌入惨痛的现实:“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份人生感叹谁能理解?作者只能善自宽怀,放眼大江,举酒赏月,“一樽还酹江月”,将历史与现状、理想与现实、风流人物与贬谪人生的种种矛盾全部消解于无言之中,感情虽由高昂而至沉郁,但仍是以一种自解自慰的手段,将在经历了历史与现状、理想与现实尖锐冲突之后的心态归结于超然旷达。这种旷达超脱,是一种对人生的顿悟,是苏轼将昂奋豪情与感慨超脱的旷达相融合。这就是苏轼的自我情怀:旷达。
  2.2善于以和谐宁静的自然山水表现忘怀物我、超然自适的自我情怀的旷达。
  苏轼善于以清空之笔描绘宁静幽邃的景色,并借这清幽的明净之景来表现自我疏狂不羁、潇洒飘逸的旷达情怀。
  如《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中,“照野”是明月照空,月色清幽,“弥弥浅浪”则是春水满涨,是明净清幽的山水美景。在这月下溪畔,“我欲醉眠芳草”、“曲肱醉卧少休”,那是何等疏狂不羁、潇洒飘逸。“可惜一溪风月”,是使无限美好的自然与作者旷达的襟怀融合在了一起。“莫教踏碎琼瑶”,更显示了作者热爱幽美景色之情,也因为这“可惜(可爱)”,更加巧妙地揭示出作者所追求的精神世界,即爱幽美、静谧、纯洁,超然出世。“解鞍欹枕绿杨桥”,“及觉已晓”,则是生活的旷放,是乐观而豁达的胸襟,是忘怀物我、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了。
  2.3善于以农村风俗风光、劳动生活来表现力求摆脱自我、融入自然的自我情怀的旷达。
  苏轼词中流露出的对农村的由衷喜爱与不胜向往之情,本质是内心希望远离官场,是一种借农村纯朴之美来忘却官场名利、仕途痛楚的方式,是其旷达情怀的写照。
  《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词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这五首词,写“日”、“潭”、“树”等自然景物,用“深红”、“绿暗”等色彩字,写得画面生动悦目、有声有色。写“施抹红妆看使君”的村姑,写“麻叶层层”的农村作物,写“谁家煮茧一村香”的农事活动,都是写作者真实接触、真心向往的农民实际生活情况,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农村纯朴之美。面对如此种种,作者不禁要“敲门试问野人家”讨茶喝了。而徐州农村久旱逢雨后的欣欣向荣、丰收在望的景象,更让苏轼热爱农村,“使君元是此中人”,由道中所见而触景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以“何时收拾耦耕身”来忘却官场名利、仕途挫折、政治上不得意的情况下的郁闷心情,以农村风俗风光、劳动生活来表现力求摆脱自我、融入自然的自我情怀的旷达。
  2.4善于用寓意高远的自然物象来表现自我情怀的旷达。
  苏词咏物,不但重形似,而且重神似,不但能写出物象,而且能写出高远寄托和旷达情怀。苏轼词中常咏月、咏梅、咏鸿,用这些寓意高远的自然物象来表现自己的傲世独立的旷达之情。月、梅、鸿等“物象”即是自我旷达情怀的寄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这样一首把人生现象与自然物象(月)、人生哲理与自然规律(月的阴晴圆缺)、时空物我融为一体的寓意高远的旷达之词。
  上片借“明月”这一物象引人深思遐想,它可以酝酿出取不尽的兴味和感慨,又含藏着对宇宙奥秘探索的哲思。“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三句寓意深长,著一“归”字而欲摆脱自我、融入物象的境界毕现。作者似有意、也似无意地表明本身所来自的地方——那是上界天堂,天帝的居所,超越人世间的世界,是大自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