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浅谈苏轼词作的旷达情怀

作者:茹剑飞




  下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作者由感情而入理智,化悲情为旷达,推己及人,把个人的悲欢离合与宇宙人生的哲理统一起来,揭示它所蕴含的普遍意义,摆脱了自我而产生一种融入自然、宇宙,融入寓意高远的自然物象的旷达之情,因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将最深的感情与最高的理智交融一体:亲人间的欢聚既然不能强求,则唯有发出深挚的慰问与祝愿。这种通过寓意高远的自然物象得到心灵的慰藉与启迪、寻求在自然规律中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摆脱自我人生苦恼的词作,是透彻旷达,真“有神仙出世之姿”(刘熙载《艺概·词概》)。
  3.以直接抒写充实自我、加强自我精神的方式来表现旷达情怀。
  3.1直接抒写出极力充实自我、使自我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加强,从而能抵御外界一切侵扰的境界。
  如《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一词中,“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表明只要自己有充实的浩然正气,再大的外界迫害也都能化成“快哉此风”,因此能身在逆境而泰然处之,大气凛然,情怀旷达,使词寄寓着对人生的探索,蕴含着深邃的理趣。
  最能表现这种充实自我的旷达境界的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
  上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展示了作者不为外界风云变幻所干扰,总是以自己的定规行事挑战生活厄运的生活态度。
  下片,雨过天晴,“回首向来萧瑟处”,看到的是什么呢?“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切风雨都成虚无,都是归于平淡,归于旷达,归于豁然开朗的人生态度。这正是一种不随物而悲喜的思想境界,和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一样反映了超脱旷达的人生态度:在遭遇挫折时,不要悲观失望;在境遇顺达时,不要沾沾自喜,要永远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自我的精神世界充实,那么,万物能奈我何!
  3.2直接抒写出淡泊明志、洁身自好的境界。
  苏轼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胡寅《酒边词序》)。之所以有如此境界,还与其词表现出来的那种淡泊宁静、向往归隐、洁身自好以求对痛苦人生、黑暗现实、龌龊官场超脱的清空旷达心理紧密相关。
  《行香子·述怀》对这种淡泊明志的旷达之情有生动表现。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这是一首把酒对月之时抒写其淡泊明志、洁身自好的具有退隐之意的词,但表现出来的还是一种旷达的人生境界。
  上片首先描述抒情环境:夜气清新,月光皎洁,与日间尘世的喧嚣相比较,恬美喜人。如此之夜,正好冷静地思索人生:人们追求名利是徒然费神,人生只不过如“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样须臾即逝。
  下片“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不被知遇,仍是人生虚无的感叹。但作者并不一味以此为苦,而是从中自我解脱。“且陶陶、乐尽天真”,在“陶陶”之乐中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作个闲人”,弹琴、饮酒、赏玩山水、吟弄风月、恬淡寡欲。这是多么清高而又富有诗意的超脱旷达境界!这是作者从生活感受中悟出的人生认识,“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刘熙载《艺概·词概》),富有理趣,韵味无穷。
  总之,苏轼词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旷达情怀,真正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地步,从而营造出一方光洁灵秀的天地,使人肉体和灵魂都能随着这种旷达情怀得到净化而升华。
  
  二、旷达情怀的成因
  
  苏轼词作旷达情怀的形成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探寻:
  一是苏轼所受的教育及由此而产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苏辙记述苏轼读书过程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口,味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墨,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世界观、人生观的哲学基础,这也是其旷达人生观的根本所在。
  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但他却会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穷且益坚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事物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化的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做到蔑视丑恶,消解痛苦,旷达对待生活中的每一次挫折遭遇。
  二是苏轼对生活的执着和随缘自适的心态。
  尽管在人生观中融合了儒道释的思想,但对待生活,他仍能谈禅而不佞佛,好道而不厌弃人生,对待生活,他只取“静而达”(《答毕仲举书》)和超尘拔俗、清心寡欲、因任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帮助自己排遣苦闷,保持乐观旷达的胸襟和随缘自适的信念,使自己能在逆境中顽强坚定的生活下去。
  苏轼能随缘自适,正如他自己在《墨妙亭记》中所说:“君子之养身教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但他却又正直坚定、敢于直言、有节操、有原则,这也正如苏辙所评“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生命范式蕴含了苏轼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产生了其词作的旷达情怀。
  三是苏轼能把人生经验与遭遇转化为理性的总结与反思。
  苏轼善于将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淋漓酣畅、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词作之中,善于将人生经验与遭遇转化为理性的总结与反思。
  苏轼自己曾说:“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好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吐卒吐之。”(《思堂记》)表现于文章中则是“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进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是。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自评文》)这是思想的旷达所产生的文思的自然畅达、挥洒如意。在苏词中“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的旷达情怀,就是将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能毫无掩饰、淋漓酣畅地表现出来的结果。
  苏轼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也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自然现象能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觉能转化为理性的反思。“人生到处何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诸如此类的哲理常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得出。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是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在逆境中仍是笔势飞腾、辞采壮丽,而无衰疲颓唐之病。对苏轼来说,旷达是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宠辱不惊的阔大胸怀的思想体现,旷达情怀就是人生的价值。
  总之,苏轼词作的风格是多样的,但其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旷达情怀则是始终如一的。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分析,其旷达情怀的成因也还是可以探寻的。
  
  参考文献:
  1.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7。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
  3.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
  5.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8。
  
  茹剑飞,男,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海宁学院讲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