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美国后现代小说中戏仿手法的运用

作者:彭 姝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走进我们的视野已经好多年了。从1958年《洛丽塔》在美国出版至今,50年过去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不断发展,涌现了许多独领风骚的作家。美国小说家们抛弃和超越传统小说和现代派小说的模式和技巧,构建了一种不注重人物塑造、不讲究故事的连续性、追求文本的自我揭示和语言实验的元小说,引起了各国文艺界的关注和赞赏。尽管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之争已成为过去,后现代主义小说仍陆续问世。后现代主义小说,特别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已成为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总体来说,是一般介绍多,深入研究少。特别是关于后现代小说的叙事,研究的并不多,而且大多是关于某一部作品的叙事特点的研究,而对整个后现代小说缺乏从叙事学的角度进行的系统的研究。
  戏仿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突出特点之一。林达·哈钦(Linda Hutcheon)指出戏仿跟后现代主义几乎是同义词。因此本文将以戏仿为研究对象,运用当代美国后现代叙事学的理论,分析“戏仿”在美国后现代小说中的基本运用模式。
  戏仿(parody),源于希腊文,本义为模仿诗歌(para-ode)。据玛格丽特·罗斯(Margaret A. Rose)的考察,在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就用来描写对史诗的滑稽(comic)模仿及改造(transformation)。之后parody的应用范围扩大,但主要还是侧重于模仿。文艺复兴时,parody开始具有了“滑稽”的意味,但由于强调了其可笑的方面而在很长一段时期被认为是不严肃的低劣文学形式,直到20世纪后半期,文学批评家才试图重新评价parody,将之视为严肃的文学形式,弱化其滑稽性的一面,强调其互文性的一面。
  “互文性”(intertexuality)的概念是由克丽斯蒂娃(Kristeva)提出的。互文性是指话语或文本与其他话语或文本的关系。“一切文本都不可独立于其他文本”。在存在借用、引语、典故的地方,互文性尤为突出明显,而依赖借用和改造的parody当然就是一种互文性。本来是将互文性用于俄国形式主义者和巴赫金就双重结构和双重声音的parody文本而做的分析,但是她的这一用法渐渐被人用来忽视这类文本的戏仿的(parodic)和滑稽的(comic)性质。现在说到互文性已不完全指parody文本的互文性了,而是指一切文本中的互文性。将parody降为互文性的看法实际只承认了parody的元小说的一面而忽视了其滑稽的一面。
  现代主义的戏仿往往舍去了其滑稽的一面。在后现代派作家那,戏仿不仅保留了“互文性”, 还恢复了“滑稽性”。这是因为对于后现代主义作家而言, “语言革命成了语言游戏, 他们极尽玩弄语言技巧之能事, 目的不在寻求新的表现方式, 而在揭示语言虚构现实的本质, 将对语言的思考植入小说的创作之中”。
  美国后现代小说中的戏仿表现在对小说的内容、体裁和整个文本的戏仿,其基本形式有三种:
  一、拼贴游戏
  《洛丽塔》被视为美国后现代主义的先声。作品讲述的是一位来自欧洲的移民知识分子亨伯特对12岁少女洛丽塔的恋情故事。亨伯特为了要接近洛丽塔而娶她寡居的母亲夏洛特·黑兹为妻,夏洛特不久便死于车祸, 亨伯特就占有了洛丽塔,并带着她在美国各地旅行。后来洛丽塔被奎尔蒂拐走, 亨伯特历尽艰辛,找到了奎尔蒂并将其击毙, 亨伯特因此而入狱,写下了这白人鳏夫的忏悔录。
  戏仿是纳博科夫小说中非常重要的特点,“它是一个关键词”。在书中,作家戏仿了六十多位西方有名的作家,按字母顺序排列,上至阿尔科特,下至维吉尔。而这些戏仿又分为“局部戏仿”(local parody)和“批判戏仿”(critical parody)两类。
  “局部戏仿”是指文中局部出现对一些作者和作品的提及、暗指或直接模仿。比如,作品中多次暗指了埃德加·爱伦·坡,有时还把坡的诗句一字不移地照搬过来。比如亨伯特在旅馆投宿时使用了埃德加·亨·亨伯特博士作为化名,使读者很快想到了坡,因为坡是一位12岁新娘的新郎。而奎尔蒂的房子也使我们想起了坡笔下的厄舍故屋一样,既古老又蕴藏了许多罪恶。斯蒂文·詹·帕克曾经建议读者把亨伯特的恋童癖与坡的诗《安拉贝尔·李》、《大鸦》等联系起来;把亨伯特追踪奎尔蒂的过程与坡的推理小说联系起来。另外,《洛丽塔》的创作,明显地受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的普鲁斯特式的爱情的启示。比如亨伯特在谈到自己读书的时候就提到了普鲁斯特。而亨伯特对安娜贝尔的爱和他那怀旧之情,说明他同样在寻找失去的时光。普鲁斯特式的音调、普鲁斯特的表达方式都受到了纳博科夫的戏仿。
  这样的引用、暗指在小说中处处可见,创造了一个对名家名作的“拼贴”的世界。
  “批判戏仿”是指对其他作者或作品的风格、写作技巧等的批判性的戏仿。在《洛丽塔》中,纳博科夫通过戏仿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风格表现了他对陀氏的敌意。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哗众取宠的记者, 是马虎的喜剧家。《洛丽塔》的主人公亨伯特是一个具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双重人格的人物。弗洛伊德的理论在《洛丽塔》中也受到了纳博科夫的嘲笑。纳博科夫曾告诉阿尔文·托夫勒:“弗洛伊德学说以及它那古怪的含义和方法在我看来是世上最大的自欺欺人之举。我完全拒绝接受它, 连同无知、平庸或病态的人所喜欢的那一些中世纪的玩艺儿。”
  《洛丽塔》是继《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觉醒》之后内容上引用最多,语言上最戏谑的小说之一。小说中许多戏仿因为太过精致和太冷僻而另人难以察觉。“任何人要读懂它,哪怕是读懂一半,都必须旁边摆上一堆字典、手册、百科全书等资料”。纳博科夫说:“讽刺是一堂课,戏仿是一场游戏”。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把戏仿当成一种拼贴游戏,使戏仿成了表现现实的虚构、无序、破碎、狂乱的语言游戏,成了一场智力游戏和精神盛宴。
  受纳博科夫的影响,品钦、巴思、霍克斯、巴塞尔姆等后现代的代表人物在他们的作品中也不遗余力地进行戏仿。而《洛丽塔》为他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跨体裁写作
  正如小说开头所说:“一声尖啸刺破天幕。”——美国1974年全国图书奖获奖巨著《万有引力之虹》就这样横空出世了。小说的线索围绕着德国的V-2火箭展开。V-2火箭袭击伦敦,美国和英国情报机构都想弄到火箭的秘密。他们发现美国军官发生性行为的地方,往往是火箭的落点。于是开始对这问题进行研究,吸引和牵连了许多人,一位研究巴甫洛夫学说的军官甚至认为这个美国军官的头脑里有个支配生死的开关,决定利用他的感应能力,派他到敌后去刺探火箭秘密。随后小说又以不少篇幅描写了德国军官的性虐待狂和性变态,论述了科技和性欲总是结合在一起并向死亡发展的荒谬理论。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全书由许多零散插曲和作者似是而非的议论构成。
  英国著名批评家托尼·坦纳(Tony Tanner) 曾说:“《万有引力之虹》的深奥与恢宏拒绝任何归纳和概括。”它的内容从文艺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到数学、化学、物理学、弹道学、军事学,几乎无所不包;小说包括73个场景,400多个人物,发生的故事遍及南北美洲、非洲、中亚、东欧和西欧,涉及的社会阶层包括盟军和轴心国的将军和士兵、科学家、政治家、特工、妓女乃至非洲土人等等。由于其百科全书式的写作特点,《万有引力之虹》被认为是最难读懂的书。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其中文翻译版本的出版。而它这种百科全书式的写作的实现必须归功于作者品钦对科幻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运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