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论唐代复古文学思潮

作者:高瑞娜 汪小燕




  姚铉在《唐文粹序中》完整的叙述了唐代古文运动发生的过程:“有唐三百年,用文治天下。陈子昂起于庸蜀,始振风雅;由是沈、宋嗣兴,李、杜杰出,六义四始,一变至道。洎张燕公以辅相之才专譔述之任,雄辞逸气,耸动群听,苏许公继以宏丽,丕变习俗;而后萧、李以二雅之辞本述作,常、杨以三盘之体演丝纶,郁郁之文,于是乎在。惟韩吏部超卓群流,独高遂古,以二帝三王为根本,以六经四教为宗师,凭陵轥轹,首唱古文,遏横流于昏垫,辟正道于夷坦;于是柳子厚、李元宾、李翱、皇甫湜又从而和之,则我先圣孔子之道,炳焉悬诸日月。故论者以退之之文,可继杨、孟,斯得之矣。”陈子昂不仅在诗歌中最先提出复古主张,其散文也多学习汉代古文,以骈散相间的语言写奏疏之类的文章,其文章慷慨激昂,不同于沈、宋时文之柔媚和“四杰”文章之华丽,被称为古文运动之开端。陆希声《李观文集序》中说:“唐兴,犹袭隋故态。至天后朝,陈伯玉始复古制,当世高之。虽博典实,犹未能全取谐靡。至退之乃大革流弊,落落有老成之风。”《四库全书总目》中评其文章:“今观其集,惟诸表序犹沿排俪之习,若论事书疏之类,实疏朴近古。”至元结则明确地提出对时文的改造,借鉴古文做法,创作出立意新颖、手法新奇、含义深远的文章。如欧阳修《集古录·唐元次山碑》中所说:“次山当开元、天宝时,独作古文。其笔力雄健,意气超拔,不减韩之徒也。可谓特立之士哉!”他上承陈子昂,下启韩柳,在唐代古文运动的发展中处于关键地位。此后李华、萧颖士、独孤及、柳冕、权德舆等论文皆宗经尚用,推崇古文,这些都为古文运动的兴起作了准备。
  韩愈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实际是儒学复古运动,《旧唐书·韩愈传》中说:“大历、贞元之间,文字多尚古学,效杨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独孤及、梁肃最称渊奥,儒林推重。愈从其徒游,锐意钻仰,欲自振于一代。”古文运动与儒学复古运动的联系,就体现在韩愈文道合一的主张中,用“道”来充实“文”的内容,以纠正齐梁以来的文风,可见,古文运动也是以复古为革新的文学运动。到了中唐时期骈体文逐渐暴露出弱点,走向反面,改革文体的要求也就产生了。陈子昂在提倡诗歌复古的同时,也要求文体的改变,此后萧颖士、李华、元结、孤独及、梁肃、柳冕也都提倡古文,萧颖士、李华并且主张“尊经”,“载道”,柳冕也有文道合一的主张,他们是韩柳古文运动的先驱,他们的理论虽不够完整、明确,但已接近了韩愈的观点,他们的写作实践虽没有完全摆脱骈文的影响,但已逐渐走向散体化,他们为韩柳古文运动开辟了道路。古文运动最主要的一个主张就是“文以明道”,其《答李秀才书》云:“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又《题欧阳生哀辞后》:“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韩愈在这里所说的道,就是儒家之道。他希望以恢复儒家道统的古文,来否定六朝以来的华而不实的骈文,从而实现自己的文学主张,这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征圣、宗经的思想是相同的。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不但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以载道”主张,而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自己的观点。如韩愈《平淮西碑》、《张中丞转后序》、《曹成王碑》、《原道》等都表达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信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柳宗元不仅在理论上大力提倡载道之古文,而且身体力行地创作了许多思想内容深刻的文章,如《封建论》、《平淮夷雅》、《段太尉逸事状》、《捕蛇者说》等,反映了他的时政和关心民生的思想。韩愈、柳宗元不仅在理论上奠定了散文创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创作实践上作出了典范,开创了一种摆脱陈言俗套、随着语言自然音节、自由抒写的文风。总的来说,古文运动以复古儒家之道为旗帜,在散文领域中开展了一场革新运动,开创了散文的新传统,这种以复古为革新的运动形成了唐代散文史上极具规模和影响的复古主义思潮。
  
  参考文献: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 郭绍虞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散文史》 郭预衡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诗学史》(隋唐五代卷) 倪进等著 鹭江出版社
  高瑞娜,汪小燕,江苏扬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