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史铁生的生命印象与角色叙事
作者:张路黎
五、“受造”自我
以上说明,史铁生的叙事文本也就是他导演的戏剧,其中的演员是他的生命的种种印象,角色是一系列符号化的人物,为了与传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相区别,他特意用字母符号表示这些角色:F、L、Z、WR、C、O、N等等,并常常将他们互相混淆重叠,通过这些角色的叙事来表达哲思,展现自我的心灵。史铁生并不意在塑造他人的形象,他提出一个与“塑造”相对的概念叫“受造”。他说:
写作者,未必能够塑造真实的他人,只可能塑造真实的自己。前人也这么说过。你靠什么来塑造他人?你只可能像我一样,以史铁生之心度他人之腹,以自己心中的阴暗去追查张三的阴暗,以自己心中的光明去拓展张三的光明,你只能以自己的血肉和心智去塑造。那么,与其说这是塑造,倒不如说是受造。[13]“受造”,即自己被塑造。史铁生认为:“我不能塑造他们,我是被他们塑造的。”他声明“放弃塑造丰满的他人之企图”;他担心的是并未真实地了解他人而有意去“塑造”,结果弄巧反拙。作者心中的一些印象,可能只是人物活动的片断,未必能够创造出丰满的他人的形象,却能够真切地表现自己的心绪。“他们”指这些生命的印象扮演的角色,他们合起来上演务虚的戏剧,就“有了新在”,就好象作者自己被创造出来一样,所以叫做“受造”。史铁生还在《病隙碎笔》中谈到受造自我的观点说:
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而走成了我。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久驻进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14]
这就是说,他心中的生命印象及其扮演的角色各是他的自我的一部分,而他的自我由这些生命印象及其扮演的角色“交织、交融、更新、再造”而成,这就是受造自我。“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而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从史铁生笔下的一系列男人和女性角色来看,莫不如此。
史铁生笔下的男人角色显然都是他的生命印象的一部分,都使作者自我被塑造。例如作品中不断出现的残疾人、寻找者和故事的叙述者,就《务虚笔记》来说,其中的F医生、画家Z、诗人L、从政者WR、残疾人C 等角色都是作者生命的一部分。他们在少年时代都曾有美好的初恋,却遭遇阻隔、歧视、残疾甚至流放,而走进不同的命运之门,都不同程度地带上了作者的精神创伤和心灵的希望。就其主导面而言,诗人L代表寻求真诚的爱的乐土的梦想,F医生代表对恋人的忏悔和灵魂的哲思,C代表超越残疾歧视的心灵,画家Z代表自卑与自强、怨愤与雪耻,而WR代表“要使所有的人都不再被送到世界的隔壁去”的愿望,如作者叙述说:“事实上,WR立志从政,那不过是由于我的一种顽固的感觉,是我全部生命印象中的一个摆脱不开的部分。或者说,是我在那部分印象中所展开的想象、希望、思考和迷惑。”他们作为作者生命印象的一部分,参与了自我的“受造”。
再看史铁生笔下的女性角色,她们几乎都是美丽、善良、文静、纯情的,可以说是作者自我心目中对女性期望的一种投影。例如《务虚笔记》中的女教师O、女导演N、M、T、X、葵林中的女人,《没有太阳的角落》中的王雪,《插队的故事》中的徐悦悦,《礼拜日》中的“女人”等等。这些可敬可爱的女人,在他的思念与梦想中自然也成为其生命印象的一部分,同样参与了自我心灵的塑造。
史铁生在作品中审视他的演员与角色,也由他们审视自我。他说:“由于我对他的审视、不满、希望以及他对我的限制等等,他成为我的一部分。”可以说,F医生、诗人L和女教师O主要代表“期盼爱”的生命印象,而画家Z则偏重于代表“恨”与“怨愤”的生命印象。他的《病隙碎笔》直言不讳地写道:“在《务虚笔记》中,我借助诗人L、女教师O和F医生的身影,走进这样的梦想,借助于对他们的理解看见了我的另一种心情。”他并不全部否定画家Z的价值观,同时渴望在爱的路途上迎候心灵的解放。但更可贵的是他的自审与忏悔意识。他说:“我站在Z的脚印上,翘望L、O和F的方向。我体会着Z的自卑,而神往于L、O和F痴心不改的步伐。”[15]他在角色与演员的互审中进行自审,发现兼具“爱心”与“怨愤”才是真实的自我。这一自审的过程也就是生命的印象“塑造我”或者说“受造”自我的过程,同时通过这样的角色叙事,创造了适合于他自己表述哲思的叙事文体。
参考文献:
[1]史铁生.务虚笔记[M].第一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2]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第146-147页。
[3]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M].第7部《重现的时光》,南京:译林出版社1991.第188页。
[4]史铁生.记忆与印象[M].序言,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5]史铁生.务虚笔记[M].第一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6]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第80页。
[7]史铁生.务虚笔记[M].第十八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8]庄周.庄子[M].郭庆藩.庄子集释[M]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第995页。
[9]杜甫.晓望[A].仇兆鳌.杜诗详注[M]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第1753页。
[10]史铁生.务虚笔记[M].第五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11]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布莱希特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89页。
[12]史铁生.务虚笔记[M].第二十一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13][14][15]史铁生.病隙碎笔[M].第2章第32节、第2章第31节、第1章第43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张路黎,女,1975年生,华中师范大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专业讲师。研究领域:文学、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