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文学写作的保护与引导

作者:周运珊 陈 蓉




  2、胸怀天下,除关注自身外,还要关心世界发展
  一个人一生为衣食所累,不可能有出息。一生总沉浸在“自我”的狭小的圈子里,满足于个人的浅吟低唱,同样也不可能有出息。
  学生为应付作文而搜肠刮肚,“为赋新词强说愁”,写出的全是假话、空话、套话,为完成任务,机械地模仿,文章缺失想象和创新。长此以往,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失去了自我,形成对人生、社会置若罔闻的冷漠态度,缺乏对新鲜事物的敏锐性,养成懒散与马虎的学习习惯,真可谓“作文没学好,事小;习惯学坏,事大”,这是要不得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作文素材的能力,要走进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不能一提到讲作文,就想到了作文方法、技巧,想到了捷径,要扎实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李杏保在《纵论语文教育观》中写到:“如果仅仅以练习文字上的某些技巧视为作文的关键,而不在指导采集作文原料上花费力气,这就是舍本逐末,很可能使学生才思枯竭。”所以,我们要扩大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阔大的胸襟,有幸生活在中华民族的盛世华年,我们应该有一种大国气度。我们还要善于运用关注、责任心理,把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关心同时引入到对国家、社会的关心上来。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见义勇为赞》,这类作文就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胸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学生,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是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要让学生明白:世界,是我们共有的世界,一切文化都有我的一份;一切的声音都有我的音量。要引导学生建立一种“人类的家园”意识,一切非本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它者”,而是“我”的一部分,“我”也应该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注重培养学生文学作文的后劲
  
  无论哪个时代,文学以其特有的美感给人以心灵的愉悦和心智的启迪,文学创作也是作家呕心沥血的生命的结晶。所以,着眼于培养学生文学作文发展的后劲,着眼于学生文学创作终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立足现实,长远规划。
  首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向经典名篇学习。建平中学文科特长生顾文豪表示,看名著如穿名牌,可以提升自己的形象和身价。文学名著对自己和同学们的文笔、思想、修养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而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畅销书是一种文化快餐,虽然当时阅读时觉得刺激,但不能产生深远的影响。他本人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喜欢唐诗、宋词,喜欢梁实秋、胡适、董桥的作品。他在今年的全国首届“语文之星”语文综合素养评比中获了一等奖,在上海市第十四、十六届中学生作文竞赛中获一等奖。中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阅读对学生的性格和人生观的形成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人在18岁以前阅读,跟在18岁以后阅读是有很大差异的,18岁以前正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很容易受书本知识的影响。瑞典一心理学家认为,阅读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阅读不仅仅是一个积累的问题,它还是思维的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它能使得人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式都规范化!多读经典,首先当然不是为了让孩子们个个变作家,但至少,是要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思维模式,同时在这种熏陶中逐渐学会思考!《红楼梦》里面的文字描述有些是很难把它演出来的,唯有去阅读才能欣赏到文字最美的部分。
  其次,真诚的告诫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著名作家陈应龙提醒青年作家尤其要警惕,“现在很多80后作者,其创作通篇在书写舒适、安宁和幸福的生活,其实是一种玩世不恭,我只能说他们还没有进入文学领域。不体验身体辛劳和精神历练,无法写好文学作品。”与此相对,陈应龙认为,鲁迅文学奖得主田禾坚守了文学,“他兼有身体与心灵的疼痛,所以创作的诗歌才感人至深”。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动人心弦的、流传千古的古代优秀诗文,没有一篇是在仕途上青云直上者写成的。恰恰相反的是,正是那些在仕途上屡遭挫折、人生饱经沧桑的人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蒲松龄、龚自珍无不如此。他们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满足了他们的精神追求。
  再者,实实在在帮助学生炼就一双慧眼,辨别文学的真伪。针对当今我国文学出现的“娱乐化”、“痞子化”现象,著名作家陈应松表示,如今某些作家,大谈作品的印数、版权和版税,刻意消解文学的神性和庄严,把“文学的使命感”当成了幼稚,呈现一种“痞态”,扰乱文坛风气,“曾有一位作家说,文学不需要同情和悲悯,试问,没有了同情和悲悯还能叫文学吗?”所以,文学不能媚俗,不能为了迎合世俗的味口而降低文学写作的品位。
  良好的人生态度和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却可以造就自我关怀和关怀他人的强健灵魂,造就从容优游、专注好奇、情趣丰富的生活艺术家,造就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价值判断能力的公民,造就不忧不惧、乐观大度的自足的君子;造就能够把握自我,超越自我进而改造环境的现代人。
  以真善美之心态去欣赏学生的作文,哪怕篇篇依旧稚嫩却篇篇有彩。著名作家刘醒龙认为,深沉的感情,坚韧的性格,严肃的态度和包容的胸怀,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是作家应该坚守的文学品质。所以,我们认为,只有符合人们真善美的文学作文追求才会被人们接受、学习,而背离人们真善美愿望的终将被社会所淘汰。
   周运珊,陈蓉,湖北仙桃市实验高级中学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