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论文学对和谐社会的承担

作者:徐玉松 赵 锋




  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是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色彩斑斓,美轮美奂,以自然之纯净优美荡涤尘世垢泥,令怨怼激烈在自然之中走向宁静和平。而陶渊明在归隐后更是在他的诗中为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在自然山水中破解了封建官场制度的异化,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找到了纯净健康的人性。
  和当前人类对自然的奴役不同,古代的诗人是以“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论”精神平等地对待自然界。佛教偈语有“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杜甫的“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是把万物看作是与人类平等的主体,在山水中体悟生命,在生命中回归自然,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明证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四、艺术形式
  
  沈从文认为文学的功能在于创造“用人生的光和热所蓄聚综合所作成的种种优美原则,用各种材料加以表现处理彼此相粘合、相融会、想传染、慢慢形成一种新的势能、新的秩序和憧憬。”[8]来改造既有社会善和民众的精神状态。优美的原则即是语言美、形式美,经过优美原则所组织起来的材料通过读者的阅读而使其产生对社会美好的期待,能超越现实的种种不和谐之音,达到前瞻性的存在,而消弥社会的断裂。
  文学语言形式的审美性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为广大诗人所使用。“诗是和谐艺术的典型。尤其是古典诗词,平仄对仗,节奏抑扬,韵律回环,对偶整齐,最能体现语言声情摇曳特有的和谐音乐之美。”[9]涵咏诗歌,在韵律的回环往复中享受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在音调的平仄对仗中体验高低起伏的节奏之美。在诗歌中平仄的对立产生和谐的美感。
  中国的悲剧存在着其它民族绝少的戏剧结构形式——大团圆结局,这种独特的审美性使中国的悲剧非但不能有西方文艺理论中悲剧的内涵——惊悚与恐怖,而且在戏剧的结尾就能让观众破啼为笑,内心宁静平和,这是中国悲剧成就之所在。“民生多艰”又“常怀千年忧”致使“人生不得意者十之八九”,苦难重重的现实在人们欣赏戏剧时经过大团圆的结局而得到了消融,现实中种种不平之事都能在戏剧的结局中得到完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冤案得到平反,奸佞得到惩治。戏剧的这种大团圆结局本质上是对人生终极价值洞悉后的平衡,是对世界万象历练后的和谐,是人生与现实达成和解的津梁。“文学作品与可怖的人类现实和解的强大能力并不低于文学的颠覆力,伟大的文学是仁慈的,使一切伤口愈合,疗治所有精神上的苦痛,在情绪最低落的时刻照样对生活说是。”[10]中国古典悲剧正是如此促成华夏子民的社会和谐观。
  结语:和谐社会是求真、求善、求美的社会,是对真善美的人性的终极关怀在社会中的实践,这种和谐发展观的关怀植根于古今中外先哲们孜孜不倦的理想追求之中。《周易·乾·彖辞》说:“万国咸宁。”古希腊毕达歌拉斯所说“整个天是一个和谐”。创建和谐中国乃至和谐世界,文学艺术及创作者们都将在对其承担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21页
  [2]黄遵宪:《自序》《人境庐诗草笺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第一页。
  [3]王国维:《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1页。
  [4]钱中文:《自律与他律》北大出版社2006年第236页
  [5]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02页
  [6]孙歌:《文学的位置--竹内好的悖论》转引自《自律与他律》第111页
  [7]陆贵山:《创造和谐文化 建构和谐社会》 人民日报 2006-08-31
  [8]沈从文:《从现实学习》《益世报·文学周刊》1946年11月《沈从文文集》卷十
  [9]梁东:《诗教与社会和谐》http://www.zhsc.net/Article/Print.asp?ArticleID=6986
  [10]小荷《著名诗人、散文家帕斯病故》见《外国文学动态》1998年第3期
  
  本文系亳州师专校级科研课题<编号:BSKY06002)阶段成果.
  
  徐玉松,男,安徽亳州师专文史系教师;赵锋,男,安徽亳州师专文史系讲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