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张 燕
一、明确课程目标,结合实际解决好文章写作的基本问题与难点问题
要教好一门课程,必须首先明确该课程的具体目标。基础写作课是一门写作的基础课程,适用一切专业,必须解决写作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基本问题。在理论方面帮助学生完成好两个转化,即从应试到应用、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转化;在实践方面让学生切实掌握写作活动各个环节的关键技能及对个人技能掌握情况的反思总结调整的方法。
1.真诚写作与科学精神的问题
真诚写作与科学精神是基础写作课程首先要树立的写作意识。基础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功不可没,但大学写作课要面对的是它的问题。我们要设法解决它的问题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长期应试写作累积下来的问题是为了分数按评分者的好恶写作,考试作文中出现的“离婚热”、“贫困热”、“亲人死亡热”都是“分数”惹的祸。“真诚写作”的观念,一般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并很快能在写作上获得成效。“科学精神”的问题,是一个全民的问题也是一个历史累积的问题,意识问题容易,但要解决问题却较难,必须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开始树立。比如训练并要求学生做记录完备的读书笔记、重温小学种豆芽的观察笔记、学着用准确的数据说明问题等。
2.掌握并运用理论的问题
掌握并运用理论的问题是基础写作课程贯穿始终的问题,只有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门课程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在注重实用讲究效率的当下中国社会,一讲理论很多人就会头痛就会下意识地抵触,尤其是青年学生。因而,在课程教学大纲里很多学校都非常强调课程实践性的特点,甚至有学校把这门课定位为技能课。
笔者认为,基础写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课程,因为它要解决的是写作所有文章的基本问题,同时因为它要解决的是具有一系列过程的活动的问题因而必须解决一系列技能训练的问题。在此“实践性”不仅仅指学生要学习这门课程必须进行必要的阅读、写作实践,而且还指这门课程应落实一系列的写作技能的训练,指这门课程是应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需要产生的,并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发挥作用。因此,对写作知识与技能的讲授应有别于中小学零散的与从本本到本本的方式,在教师与学生脑海中的写作知识与技能是由写作活动贯穿的,并能随时在他人或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印证,并随时对自己的现实生活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比如写作准备部分的读书笔记,在小学学生已开始训练,在中学已成为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方式,那么在大学的写作课上则应让学生全面了解读书笔记的种类与作用,让学生从好词好句、名言警句的摘抄及读后感的写作走向专业课程学习的摘要、专题资料的摘抄及读书札记的写作,这样既完成了对此方面理论知识的较完整的传授,也让理论在学生的学习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权衡轻重突破重点难点的问题
写作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过程较为复杂,一般包括:写作准备、主题蕴酿与确立、材料选择与运用、结构设置与调整、表达方式与语言的传递、全文修缮六个环节,每个环节中都有不少的问题困扰着初学的写作者,阻扰着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打击着他们的写作信心。权衡六个环节的轻重,拎出各个环节的基本问题与难点问题实行重点突破的教学策略既能保持学生的写作信心或兴趣,又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及近年来写作教学的经验教训,六大环节的重点在写作准备、结构设置与调整、表达方式与语言的传递这三个环节。写一篇实践或创建性或二者兼备的文章,是需做足写作的准备的,而我们的学生往往一拍脑袋文章就写或剪出来了,欠缺基本的或足够的准备意识。写一篇毕业论文,想不出选题来,老师上午才出有关小学作文教学的参考选题,下午写作提纲就出来了,这样“神速”的文章是没有质量可言的。真诚的态度、科学的精神是写作准备必须树立的起来的观念。读书笔记、观察笔记、调查报告这些准备方式的教学重点不在形式的掌握,而在怎样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运用,所以案例与训练任务都必须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在结构设置与调整方面,首要的问题是较多学生的结构意识不强,想到哪写到哪,没有列提纲的习惯,修改提纲的习惯更加欠缺,更有甚者即使列了提纲也不按提纲写或写完了才能概括出提纲。至于论说文虽有提纲,却大多是行之四海皆准的“三股文”或“四股文”。因此审美文章的结构缺乏形式美,实用文章欠缺逻辑力量。在大学和将来的工作中学生的写作是以实用性文章为主的,文章结构的设置与调整的教学必须提醒学生重视这一问题。在表达方式与语言的传递方面,加强概括叙述、说明方式、论证形式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的写作训练在具体叙述、描写方面较扎实,而在概括叙述、说明方式方面的训练却是欠缺的,甚至是有偏见的。至于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中学写作训练中表面上看是充分的,但由于是先凭感觉立论,然后再找论据论证,贯穿文章的不是论证的逻辑力量而是论者的意气,矫正这种习惯定势比弥补或缺的部分难度更大。语言传递的难点在于语体的灵活转化,即审美语体与实用语体根据实际需要的转化。学生习惯写作朦胧一片的审美语体,写毕业论文修改四遍,观点、结构、材料都可以了,可语体仍是审美语体。语言训练的难点问题与表达方式的训练密切相关,完成好表达方式的训练语言训练的难点问题基本就可以水到渠成地解决了。
二、切实探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自编教材或补充讲义
本着基础理论实操化、专业化的理念,奔着“有趣、有用”的目标,基础写作课绝不能照本宣科,而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专业来选编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内容顺序。由于快捷、便利等时代风尚及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学生更喜欢以直观、快捷的方式接受产生即时效应的知识、理论和技能,所以教材的案例化、实操化、专业化可为教学活动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一本好的大学教材应是学生喜欢看、基本看得懂的教材。
1.教材案例化
现在用的较多的基础写作教材大多理论系统而欠缺具体案例,这一点应向写作课程体系内的应用写作课程学习,适应现代学生特点让理论变得具体可感。在教材的编写与讲义的补充上尽可能地压缩理论阐述,增加典型案例。典型案例的作用有两个方面:首先是降低理论掌握的难度;其次是为学生写作实践提供范例。因而案例的选择以兼顾二者为好。比如主题的要求有四个方面“正确、深刻、集中、鲜明”,用四个概括性的例子分别说明各个方面,还不如用一个完整的典型案例可以更清楚更直观更连贯地说明这四个方面的要求。从降低理论掌握难度的角度看,一个达到主题四个方面要求的完美案例已足够了,但从为学生写作实践提供范例的角度看,完美的范例往往是学生当下无法企及的对象,其对学生写作实践的帮助远不如一个主题达到“正确、鲜明”的案例大。因此,类似这种情况,宜选择至少两个案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