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论新课标下的中学文学教育
作者:董学农
一、构建科学的文学教育理念,“破译”并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基础教育的总目标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入口处,只有真正发挥文学教育的启智、育德、审美等方面的功能才能有效实施语文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第七条规定:文学作品的阅读,不仅提出“初步理解、鉴赏的目标”,同时,还提出“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发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三个学段有各自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各自的中外文学名著、名作、名篇,到了高中学段,文学鉴赏教学是教学的主旋律。以人为本,利用文学教育,提升人,塑造人,净化人的心灵,找到并提供给学生一种精神方面的价值取向才是目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从以上表述看出在高中语文课中进行审美能力培养才是重中之重,用美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潜能。
语文教师要从文学的特点出发,构建审美的观念,如接受美学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叙事的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等,指导着《语文课程标准》,成为“课标”的理论基础,为我们探讨文学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对此加以审视并努力实践。反之,没有先进文学理念积极引领,构建我们难以界定文学的内涵,找准文学发展的方向,踏准时代前进的终点,领会文学精神蓬勃的生命力。
随着古诗文诵读活动及汉语热的升温,网络文学、打工文学等升级的文学内容或文学精神资源出现,文学教育要与时俱进,积极吸纳并有效引入课堂中,帮助初高中学生逐步形成动态的认读体系,从而构建科学的新理念。高尔基曾说:“文学的目的是要帮助人了解自己,提高他的自信心,并且发展他追求真理的意向,和人们身上的庸俗习气作斗争,发现他们身上好的品质,在他们心灵中激发起羞耻、愤怒、勇气,竭力使人们变为强有力的、高尚的,并且使人能够用美的神圣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文学教育的任务是指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作家用心血打造着思想灵魂的结晶的作品却是呈现了他们对所处的社会的思考,人生的启迪。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至真至美的语言这个媒价“破译”作品人物的思想情怀,把感效体验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并且表达出来,稳定下来,这样才有美的发现,才有文学修养的提高。因此构建科学的文学教育理念,必须摒弃过去文学教育理念,要有热情、有意识地进行审美活动,“破译”出作品中创作主体对自我生活、现实世界的感受,来“反观自身”照出灵魂,照射并穿透我们原有的体验,超越自己,这样达到真正构建乃至完善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格构成。
二、实施文学教育应把握的几个结合。
l、整体把握与精品细读相结合。
文学教育中审美主体在参与阅读过程应着眼于整体感知。因为文学教育是以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为基础特征,这些特征都离不开整体性,一旦抽去任何一个就等于否定了文本整体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重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鉴赏文学作品要根据作品的特点、重点、精微细妙之处考虑,做到整体把握,细心研读,但不能将作品肢解为机械的几个部分,用“套路”来代替整体感悟。当前,反思新课改误区,我们看到了一些仍以技术训练、理性分析为主,而轻视文学审美和文学实践的现象。其实,文学审美活动是审美个体活动的非功利性与美感的社会功利性的辨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引领学生读文学时,尽可能去除政治泛化、道德强渗、科学阉割的三重障碍,而以生命体验的方式进入作品之中。”(黄荣华《文学解读三障碍》)。如教学《荷塘月色》理应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而后鉴赏局部。抓住关键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体味作者要去荷塘寻找内心超脱。文章“描写月光下荷塘景色”这个局部鉴赏,当然很容易体会作者闲适心情和追求自由美好的一面,但与全篇含蓄地表达出感情变化的过程、人物心境是不一致的,(不宁静—求宁静一得宁静一出宁静)与全篇折射的当时社会现实(摆脱不了黑暗无奈的现实)相矛盾。这样带着整体认识去反观,就可看得更透明。解读时光彩感人的东西就很多。因此,教师不仅要钻研整篇,甚至要钻研整个单元,把握单元各篇课文编排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更好地驾驭处理分析教材。
对照《课标》,我们不难看出“把握”“体会”二词与过去单一的“概括”相比突出了自主感悟、重视过程的情感体验,为此评价要求上重点评价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一般来看,阅读文学作品应更侧重综合感知,整体把握。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放出自我,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从整体和局部相结合角度去感知它,通过言语的分析、综合,达到对整篇文学作品意义的把握,以改造心灵世界和生存状态。静心读文学作品,细心领会《课标》的精神,课堂上更好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阅读过程一般是先综合、再分析、综合,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或基础上,还要教会学生细读文本的精妙点、异常点、动情点,加以涵咏揣摩。如疱丁解牛般地检视文本的肌质,像陈思和教授所说:“能找到语言之间的缝隙”加以语义分析。如鲁迅作品《故乡》教学要抓住线索,再作细读(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处理:教师备课时结合《野草》中句子“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我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前面!又从《祝福》中“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从《孤独者》中“我的心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等。这些材料都与《故乡》关键词“走”存在重要联系,“我真的对故乡不留恋吗?为什么不留恋呢?鼓励学生围绕“走”的话题细致解读文本,一定会有一些有创意的表达。又如阅读《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一文,可做以下探究,杨志与众军汉、老都管双方实质上存在潜在对抗,众军汉沉闷许久,哀求许久,到“众军汉都笑了”这个细节为下文埋下了伏笔。“笑”的方式、态度、后果等,有何深刻的意蕴?细读起来,理解更深入了。类似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一个“紧”字的揣摩细读。又如外国文学作品《项链》中“她也是一个美丽的动人的姑娘”“也”字以及表现玛蒂尔德心理变化的词“平静”都是文本精妙之处。当然,作品中情蕴、意蕴等“点”的内容,都是离不开“面”的整体感知。叶圣陶曾说“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这一原则强调绝不能拘泥某句作技术分析。而应做到整体把握与精品细读完美结合,准确把握文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