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从李泽厚的“活着”哲学看余华的《活着》
作者:杨婷婷
“康德说,‘上帝的事业从善开始,人的事业从恶开始’。黑格尔和恩格斯说,‘恶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杠杆’。从善开始,是伦理绝对主义,即伦理主义。从恶开始,是伦理相对主义,即历史主义。伦理规约、道德风俗常与特定时空条件和各种具体环境攸关,是人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种‘社会性道德’并不在个体追寻活的意义,而在保障一定的群‘如何活’下来。而历史总是在‘如何活’的范围中前行。”
《活着》中的每一个人,不是在活着中死去,就是在活着中活着。不论是为活着而活着的福贵,还是为别人而活着的家珍和凤霞,他们都不是他们自己,他们并没有在生活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他们已经丧失了个人的主体性。“活”使得他们如此的艰苦凄伧,对于他们来说,“活着”本身便是件大好事。
三、活得怎样——生活境界和人生归宿
“康德继‘我能知道什么’(认识论),‘我应该做什么?’(宗教学)之后,再加一问‘人是什么’(人类学)。”而“人类历史学本体论则恰恰是从‘人是什么’开始,提出‘人活着’(出发点),‘如何活’(人类总体),‘为什么活’(人的个体),而将归结于‘活得怎样’:你处在哪种。”“活得怎样”关注的是个体的终极关怀和人格理想。这里,“宗教性的课题在一个人生、一个世界的中国,转化为生活境界和人生归宿的探寻”。
家境富裕时,福贵常常出入于妓院,当他骑在妓女身上经过他丈人店门前时,他还“大声嚷嚷着向逃窜的丈人请安”。家道败落后,福贵懊悔了,“别叫我少爷,叫我畜生”,“我年轻时真是个乌龟王八蛋”,“这下可要好好活了”。过了一段苦日子的福贵,“说起来日子过得又苦又累”,“心里反倒踏实了”,“我娘常说,只要人活得高兴,就不怕穷。”所有亲人离福贵而去后,只有一头老牛与他相依为伴。福贵常对老牛说,“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亩,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出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多也是尽心尽力了”。
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也见过了太多死亡后,福贵在老来时变得平静了,坦然了。在福贵与第一叙述者的谈话中,他始终没有进行过心理追问,其具体内容是可以属于任何一个人的,从中是看不到福贵的影子的。这证明了他存在的孤独状态,他的心被尘封了,在他那里,没有真正属于他的沟通与交流。像福贵这样的人,他其实不是一个人的形象,他应该是成千上万的人汇拢而来的形象——千万中国农民的形象。对于那些还在“乡土中国”里的人们来说,他们的力量是很薄弱的。面对灾难的降临,他们又能怎样?面对家道的衰落,父亲的去世,战场上的苟全性命,老母的病逝,儿子因给人输血而猝死,妻子痛与悲交加的身亡,女儿因难产而死,女婿因工而死,孙子的夭折,春生的吊死,龙二的被枪毙,福贵又能怎样?所有的一切,有天灾,也有人祸。所有这一切,是偶然,又是必然的。
福贵大半生的经历告诉他一定要“活着”,所以在灾难来临时,他没有反抗,也无力反抗。在人们习惯于将灾难看成是敌人的时候,福贵没有把灾难当作敌人。对于福贵而言,这已经是无招之招了。他“胜利”了。《活着》最后,福贵把自家的老牛喊作了福贵,当成了亲人。作为个体的福贵,他的个体意识里已经没有了明确的“我”的观念。“用余华在《我·小说·现实》中的话来解释,福贵是已经达到了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了。”
生活其实就是一种艺术,一切事件、事物、景色、环境,都是围绕着自身经验而构成意味的。说福贵超脱了,也就是在说那个时代的中国农民超脱了。《活着》并不是在写一个人的故事,而是在写一大群人的故事,甚至是一个中国在某个特定年代的故事。《活着》里,有对时代的反思,有对注重群体意识而忽视个体意识的反思,……正是在这里,人才真正的活着。一切情深意真的作品都是如此。《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了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活着》中的人物是属于前者的。福贵是为活着而活着,家珍和凤霞是为别人而活着,春生是为时代而活着,妓女是为钱而活着的,……“如何活”和“为什么活”是可以用知性语言来表达的,但“活得怎样”是常常超出知性语言,是语言所不及的。《活着》中,就连故事的主人公福贵已是无所谓快乐和不快乐的了,他只是持续着一种特定的情感和心境。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一位真正的作家是永远只为内心写作的,因为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和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长期以来,余华的作品都是源出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的关系中。《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当然,《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活着》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在那么多的死里面让我们看到活着的艰难与困惑,理解活着的可贵与必要,坚定活着的毅力和信心。其实,《活着》所讲述的还远不止这些。
参考文献:
余华·活着[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1]李哲厚·哲学探寻录[Z].http://www.54youth.com.cn.
[2]李小融主编·心理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3]特·赛音巴雅尔·中国当代文学史[M].民族出版社,1999.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团,1996.
杨婷婷,四川绵阳南山中学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