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
作者:袁思强
就其对手而言,曹操、周瑜、司马懿等都非泛泛之辈,皆是旷世奇才、高明之士,然而诸葛亮比他们技高一筹,并最终战胜了他们,其谋略单就智算华容道的小插曲“实而实之”令操走投无路,便足见一斑。所有这些,似乎都是为了表现诸葛亮那胸有千山万壑、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料事如神的才智的;似乎这些智者都是成了诸葛亮的陪衬,真是把诸葛亮给写成神了。
诸葛亮虽料事如神,但他是人,万无一失是不可能的,他也有窘境之时。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拿“兴汉室,图中原”这一目标来讲,诸葛亮是个失败者。可以这样说,事之成败,全视领袖人物的能力如何而定。作为战略家、丞相的诸葛亮来讲,他的策略有三方面的失误,也正是这三方面使“出师未捷身先死”留下了终生的遗憾,过早地走上了灭亡之路。
首先,他在把握方向、驾驭全局的统揽能力上仍有欠缺。作为一个首脑,应有较强的战略意识,要善于从国家的战略高度考虑问题,通晓上情,吃透下情,关键时刻能牺牲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要把握全局性方向性问题,识大体,顾大局。如前面提及的“刘备伐吴”“荆州主将任命”问题上,诸葛亮就受到忠的思想束缚而做出有损大局的决策,就其丞相职责而言是一种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的失职行为。
又如他在辅助后主时,作为蜀汉最高决策者,却不顾实际情况,六次出师北伐,这种出于报知遇之恩,唯恐完不成托孤重任的思想,而绝不是出于洞察大势、掌握时机的考虑,是极不明智的。当时三国鼎立形势已基本确定,一时难以改变。总体实力上看,曹魏较吴、蜀强大,明智的领导者,只宜发展国力,养精蓄锐,提高与魏、吴抗衡的能力。因为在这种势力下,任何军事行动均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胜利,六出祁山结果也正说明了这点。何况以小国与大国拼消耗,打持久战,对小国是极不利的,要打的话也宜智出奇兵,速战速决才有点希望。
第一次北伐前,太史谯周劝道:“臣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耀信明,未可得也。”又直劝诸葛亮:“丞相深明天文,为什么勉强而行呢?”天象自然虚妄,但的确反映了大臣不宜直言的心声。六出时,谯周又以天象劝诸葛亮应谨守国土,不宜妄动,实际上已是暗示:连年征战,士兵已是损伤不堪,多有怨心,人民已困苦不堪,滋生怨恨。而孔明却一概听不进去;反以拜祭先帝堵众人之口:“臣亮五出祁山,未得寸土,负罪非轻;今臣复统全师,再出祁山,誓竭力尽心,剿灭汉贼,恢复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以死相报以示忠诚之举,其实是孔明只为“一个人名节的自我完善,”而忽视了国家事业的成败,在这种关乎国家兴衰的关键时刻,作为首辅之臣的他却一意孤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奋“人力”以抗“天数“不重功垂后世,只要尽忠当时的做法,是他最大的失策。真正的大有作为之人,绝不会因人情作过多的个人考虑而不敢作为,也不会因感恩戴德,为表忠诚而违心悖势地做于国于民徒劳无益的事情,真正的贤相,不在于其自身的“完美”,而在于推动历史的有为。
作为领导人,还应善于抓大事,不应为小事而忙碌,他应是指挥者、决策者的角色,应学会让更多的人为自己去做,这才是领导的艺术。诸葛亮怕别人不似自己尽心,便“罚二十以上皆亲览,”“常自校薄书”“亲理细事”。古人云: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昔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曰:“自有主者。”诸葛亮这种舍本求末的亲力亲为,一则影响其对大事的决断,二则没有发挥下属的才干,且防碍培养人才;三则使己碌碌无为。不足取也。
其次,诸葛亮的民主、科学、善断的决策能力还稍欠火候。作为首脑,决策要民主,集纳群言,集思广益。领导决策的正误优劣,直接关系着事业的成败。诸葛亮在伐魏决策上便是一意孤行,以致功败垂成。不失时机,权衡利弊的决断力,诸葛亮远不如曹操、司马懿、邓艾等,操以“有权谋、多机变”著称,司马懿克日擒孟达,邓艾偷渡阴平,都显示出非凡的决断艺术。诸葛亮在荆州守将任用上就因忠的束缚而缺果断,结果反受其乱,北伐时又不采用魏延之出子午谷径取长安之计,只顾求稳,错失良机。其对手司马懿对此也深为惋惜:“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
再次,诸葛亮在培养、任用人才方面的不得力,也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
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疏于培养人才的人,这是领导的大忌。说严重点,诸葛亮只培养了一个人才,即姜维。诸葛亮一生只是在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凡事亲力亲为,不放心下属去做。以身作则是需要的,但一个国家那么多事情,你有三头六臂也难做完。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所谓孤掌难鸣。一个聪明的领导应善于培养、收揽人才为自己工作,不单要自己能干,而是要更多的人都如自己般能干,发挥群体的才智,何愁大业不成。而操、权就较善于培养、录用人才,充分发挥这些人的能力为自己服务。蜀地本来就人才不盛,却不去办学兴教育培养后备人才,当第一代将才相继去世后,造成青黄不接,无人可用,以致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地步,出现这种捉襟见肘的局面,孔明是难辞其咎的。他也深深感到这一失误的痛苦,当他听到赵云、关平、张苞等的死讯的反应,不是大哭昏倒,就是吐血就可知,为何呢?就是因为再也无人可助其实现进取中原的宏愿。
在任用人才上,孔明亦有较明显的失误。其一是用人不当。如任用关云长为荆州守将而破坏了联吴抗曹大计,当然,这里亦有其因忠的局限性造成错误决策的原因。任用教条主义者马谡为独当一面的主将,几乎招致惨败,组阁时,任用奸邪小人在后主身边,以致他在四出祁山被小人进谗而回成都错失了进取中原的良机,造成将士在外卖命,闲人却在他们背后捅刀子这种令人寒心的局面。
其二是在任用人才上过于苛刻。孔明用人方面远不及曹操、孙权高明,诸葛亮明确强调才德并举的,他任用的郭悠之、费祎、董允等,确是“良实、志虑忠纯、贞良死节”之臣。这也是在孔明先前身后内部得以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不过,有得必有失,对德过分的强调、苛求,往往会因小节而废大用,使一些虽有瑕疵,但确有才能,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人才被埋没了,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的开发。蜀地本就人才不多,蜀汉在其第一代精英凋落后迅速走向没落,与其人才的萎缩有很大关系。对此,孔明是有一定责任的。但孔明却依然不明,斩因战失利的马谡便是其再次失策。马谡并非没有长处,平蛮时“攻心为上”的策略、不同意北伐,表明他对全局的认识甚至超过孔明,其反间计使司马懿被罢黜,看得出他是个出色的谋臣,诸葛亮既错用他于前,就该躬自反省,妥善处理他于后,应使其戴罪立功。马非顽冥不化之人,他会吸取教训,立功赎罪的,孔明没给他这个机会,这对蜀汉也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蜀人才缺乏十分突出,老成凋谢,新秀未起,诸葛亮应从蜀汉的长远考虑,多方延揽人才,培养人才才对。像马谡这样的人,如假以时日,可以相信,他定会是一位出色的将才,可孔明轻率地把人材杀掉了。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