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1期
信息17则
作者:后 生等
在老舍先生辞世40周年之际,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宣布将老舍先生的小说《我这一辈子》搬上话剧舞台,由李六乙编剧并导演。该剧将于今年12月中旬上演,以纪念老舍先生,并为明年的中国话剧百年献礼。老舍先生与北京人艺关系密切,他有8部作品先后在北京人艺舞台上演出过,为北京人艺现实主义演剧风格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龙须沟》、《骆驼祥子》、《茶馆》还成为北京人艺的经典保留剧目。《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先生创作于1937年抗战前夕的著名中篇小说,描写了一个旧时代普通巡警坎坷的一生。1950年,中国文华影业公司将之搬上银幕,由有“话剧皇帝”之称的石挥导演并主演,是公认的中国经典电影作品之一。前不久,这部作品由张国立拍成20集电视连续剧搬上荧屏。但老舍先生的这部作品问世近70年来,却从未被搬上话剧舞台。此次北京人艺排演此剧,虽然编导李六乙说最近一直在苦读老舍所有作品,并声称北京人艺的传统是创新,但以实验著称的他究竟会将此剧如何呈现在舞台上,仍是个不小的悬念。(洪鸣摘编)
●学术界肯定季羡林为国学大师
在11月初举行的“季羡林与东方学”学术研讨会暨《东方文化集成》100部出版庆祝会上,与会学者共同探讨了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就,并对此前有些报刊对季羡林先生是不是国学大师的议论作出回应,认为,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组成部分,称季羡林先生为国学大师并无不妥。季羡林先生是现代中国东方学的创始人,其于1946年在北京大学创建的“东方语言文学系”,1992年正式更名为“东方学系”。北京大学教授陈嘉厚认为,东方学涵盖的领域很广泛,对东方(亚洲、东北非洲)各国的语言文字、社会历史、艺术、宗教以及其他物质、精神文化的研究都涵盖在内。针对有些报刊对季羡林先生是不是国学大师的议论,陈嘉厚教授指出,中国文化也是包括在东方学的范围之内的。季羡林先生对国学的许多领域都有精深的研究和卓著的成就,并多次指出,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东方文化的基础和代表。陈嘉厚认为,“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与基础”是季羡林文化研究一个最基本的观点,也是其认识东西方文化的真正价值和观察东西方文化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宝生教授也认为称季羡林先生为国学大师是恰当的,不过他更愿意称其为东方学大师,因为东方学涉及的范围更广阔。(舒坦摘编)
●冯其庸周国平等重走玄奘之路
10月中旬,中印友好年大型文化考察活动重走“玄奘之路”全程行在洛阳启动。王石、冯其庸、周国平等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媒体人员和普通民众40人组队寻访玄奘故里河南洛阳,揭开西行之旅序幕。探访队伍来到洛阳白马寺,领受《四十二章经》和《道德经》,这两部经书将被护送至印度,在印度玄奘纪念堂落成仪式上作为国礼赠送印方。《道德经》是首部被翻译到印度的中国文化经典,翻译者就是玄奘。此次“玄奘之路”由中央电视台发起,以纪念唐朝高僧玄奘、推动中印文化交流、追寻与弘扬中国文化精神为目的。活动将历时30多天,“送经”队伍将从西安沿着历史上玄奘西行取经路线行进至印度,于11月18日抵达取经终点站印度那烂陀寺,最终以印度玄奘纪念堂落成为结束。(洪鸣摘编)
●黄永玉博物馆落成吉首大学
著名艺术家黄永玉无偿捐赠的个人博物馆,10月在湖南的吉首大学落成。黄永玉博物馆结合了湘西民居特点和现代建筑手法,以灰色为主色调,大量采用木质结构,古朴典雅。黄永玉博物馆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分5个展厅,陈列了黄永玉近200件作品和收藏。博物馆序厅中还展示了黄永玉代表作之一的大型青铜雕《山鬼》。(洪鸣摘编)
●《太平风物》以农具表达幽深历史
著名作家李锐最新短篇小说集《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10月由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10月22日,李锐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曾给自己定下过一个苛刻的写作目标,即用方块字深刻表达自己,《太平风物》就是对这一目标的考量。《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共收入短篇小说十六篇,每篇小说的题目都是一件农具,比如镢、锨、锄、镰、斧、扁担等,这些农具草蛇灰线般地出现在小说中,并以其为线索展开叙述。有趣的是,小说将图片和文字、文言和白话、史料和虚构、历史的诗意和现实的困境融合在一起,李锐称之为自己独创的“超文体拼贴”,试图以一件件农具串联起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大地的农村故事。谈到“农具系列小说”的创作缘起,李锐说:“在山西吕梁山长达6年的知青生活,让我深深感到农具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当这些延续了几千年的农具、风情开始在中国农村消失,甚至连土地也在消失时,我的心情十分复杂。”李锐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其实是一部农业文明史,是被农民手上的工具一锨一镢刨出来的,“但没有人在乎,也很少有人注意这些养活了历史和知识的工具”。(洪鸣摘编)
●《山南水北》记录韩少功7年乡居生活
作家韩少功在2001年辞去了《天涯》杂志主编等众多职务后,回到了曾经上山下乡的湖南汨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这个两千年前屈原行吟之地,这位中国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自己置了一处田屋,像当地农民一样,过着每天养鸡、种地、挑粪的生活,当然,更多的时候,他读书写作。在乡村过了7年的“隐居”生活后,韩少功首次把自己乡居生活的文字结集成册,这本名为《山南水北》的跨文体长卷散文集10月已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四十几岁就当上了海南文联主席,韩少功却在正当年时选择了间断性地回湖南山乡居住,过起了陶渊明式生活。对于自己的这一选择,他解释说:“我希望多接触一些文人圈外的朋友,希望有更多的时间接近自然和底层社会,希望自然与文明相平衡、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生活方式是我最梦寐以求的。”但韩少功却从不承认自己是“归隐”:“我现在还在海南省文联工作,每年至少有半年在海口瞎忙,所以既没有‘归’更没有‘隐’。我住的地方离长沙也就一百多公里,很方便朋友来来往往。”(凤兰摘编)
●《金庸散文集》在北京出版
10月,一本汇集金庸60多年撰著的散文精华集——《金庸散文集》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策划人师永刚称,这是金庸作为武侠大师所撰写的首部散文集。在《金庸散文集》的后记中,金庸指出早年上海学林出版社并未征得他同意而转载并在上海出版,此次同意正式授权转载,收录的多是五十年前他在香港《大公报》副刊上发表的散文《三剑楼随笔》的文章,金庸说“如今时过境迁,有许多更加没有意义”。鉴于此,他找出一些当年在《大公报》上发表过的剧评、影评、乐评替换了部分散文。“因为文化戏剧有永久性,而所评述的节目,都是内地来港的演出,或苏联、英国的不朽之作,内地读者多有机会见到,不致太过隔膜。”散文集还包括历史随笔、出国游记、武侠小说的创作心得,共40多万字,他亲自三次校订。《金庸散文集》是某杂志纪念精品文丛六本之首,这套纪念丛书由金庸担任顾问主编,其中《中国戏剧大师命运》细致展现了中国戏剧大师在新旧文化运动下的境遇心路。《四海红楼》展示了海内外几十位思想名家评点《红楼梦》的经典作品。(凤兰摘编)
●鲁迅《死魂灵》题签本出版
鲁迅翻译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死魂灵》,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译坛的一件大事,《死魂灵》也是鲁迅翻译的惟一的一部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巨制”,10月,一册《死魂灵》初版布面精装签名题赠本惊现沪上,鲁迅翻译《死魂灵》时,文坛交游鲜为人知的一面由此浮出地表。这部布面精装的《死魂灵》书品完好,封面左上角印有果戈理的签名式,环衬右上角钤有“孟氏藏书”长方蓝印,扉页反面有鲁迅的毛笔题字。正当鲁迅逝世七十周年之际,这部鲁迅《死魂灵》题签本在湮没半个多世纪以后重现于世,实在是适逢其时。鲁迅生平史料经过那么多年海内外鲁迅学界的不懈努力,早已几乎搜集殆尽了,现在哪怕是一纸半字的发掘都弥足珍贵,从这个意义上说,《死魂灵》题签本的发现是特别令人欣喜的。从题词中我们得以再次领略鲁迅的博大和谦虚。按照《鲁迅全集》的编辑体例,这则有实质内容的题词应该题为“题《死魂灵》赠孟十还”。(凤兰摘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