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8期
试评单复句划分的结构标准
作者:万中亚
邢福义先生认为:“单句只有一个结构核,少数单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核,但核与核之间或包核层与包核层之间没有明显的语音停顿,连成一体。复句是由两个以上单句形式复合而形成的言语单位,组成复句的每个单句形式是复句,分句与分句间有明显的语音停顿。”[12]显而易见,这种说法和“单句说”一样有问题。况且“单句形式”这个概念也不妥贴。尽管邢先生在《汉语复句和单句对立和纠结》一文中说:“复句是多核句,它有几个分句组成,含有两个或几个结构核,每个分句都是含核单位。”分句是含核单位,单句也是含核单位,它们所含的“结构核”有无区别?邢先生没有指出,把“单句形式”换成“结构核”,术语变了,但仍没有摆脱“单句说”的误区。邢先生在从结构上着眼的同时,又把“有无足够的语音停顿”当作判断单复句的一项重要标准,这不太妥当,也不可靠。陈信春先生指出:“语音停顿本身不能自然表明句子结构关系,同时一般也不能使一种结构变成另一种结构……停顿不能作为区分单复句的一个标准。”[13]再说,邢先生提出的“足够的语音停顿”就很确定,停顿到什么程度够复句呢?所以邢先生在分析“我们买了纸、买了笔”这个句子时就碰到了困难,认为它和“我们已经买了纸、买了笔。”一样,既可以看作单句又可以看作复句。这不太合理,我们认为,第一句是复句,第二句应该是单句,因为句中有个统辖成分状语“已经”。邢先生运用“核层说”这个标准分析句子时遇到了不少问题,他把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归为“边界纠纷”、“纠结现象”。并认为“单复句之间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现象”,“要在二者之间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来,是徒劳而无功的努力”。他用吃透两头,留下中间的方法找出了典型的单句和复句后,把难以解决的中间纠纷问题寄希望于“硬性的霸道规定”。并说“不应该沉溺在划界问题里头,应集中对复句自身规律性从各方面进行深入挖掘,作出描写和解释”。[14]我们认为,硬性规定的办法武断了些,说服力不会强,也不便于复杂语言现象的解释。况且不彻底解决单复句区分问题,怎么对复句自身规律性进行挖掘、描写、解释呢?就是解释,也是不完全的。
七、“结构及其功能”说
由以上分析见得,单复句的划分尚没有走出误区,区分问题也确实复杂、令人头痛。那么,单复句的界限果真复杂到连划分的统一标准也难找到吗?其实不然。我们认为,陈信春先生提出的“结构及其功能标准”给了我们一个正确的回答,陈先生说:“根据我们的观察,是单句还是复句,其本质东西是结构及其功能。”[15]我们知道,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研究结构是为了探求其功能,根据其功能又能更好地认识语言的结构。从“结构及其功能”特点上来观察单句复句的区别,是抓住了“牛鼻子”。他科学地给复句下了如下定义:复句应该是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有一定表述功能的语法结构的句子。他接着指出:“这样给复句下定义,是为了更好地揭示分句结构及其功能的特点。‘相对独立’、‘有一定表述功能’,这正是分句区别于单句以及作为单句成分的词组的地方。”[16]“相对独立”说明分句与分句的关系是互不充当对方的成分而又关联共处在一个大的结构体中。“一定的表述功能”说出分句表意上只能表达复句整体意思的一部分,不能像独立的句子那样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只有整个句子结束后,才能完成句子的交际任务。从而极其精确地阐述了分句的本质特性。按照这个标准,陈先生对准单复句区分中的难点,对一些历来分辨不清的模糊问题一一给予正确的分析。中间难点解决了,两边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而且这个标准一贯到底,具有统一性,解决了许多久悬而未决的问题。语法问题从广义上说,也是个社会问题,最忌规定主义,订条条框框,再把语言材料硬塞进去套进套出。陈先生摈弃了这种方法,先从语言材料上着眼,先举实例,再作剖析,后加论证,令人信服,正确全面地解决了单复句区分这一令人头痛的问题。
注释:
[1]安家驹《试谈单复句区分标准》载《辽宁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2期
[2]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31页
[3]朱德熙《语法讲义》216页
[4]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27页
[5]同[3]125页
[6]同[4]
[7]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256页
[8]王艾录《复句标准浅谈》载《语文研究》1981年1期
[9]张静《新编现代汉语》上册180页
[10]张静《单句复句的定义和划界问题》载《中州学刊》1983年3期
[11]陈信春《单句复句划界研究》12页
[12]邢福义《复句与关系词语》2页
[13]同[11]
[14]邢福义《汉语复句和单句对立和纠结》载《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1期
[15][16]陈信春《单句复句划界研究》
万中亚,河南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