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爱玲和路翎小说的时间观
作者:王海燕
在“压抑、神经质、对世界的不可解的爱和憎恨里度过童年”的路翎比张爱玲更早更持久地体味了流亡、战乱的冲击。
[7]“1937年夏天,初中还未读完,仅有十五岁的嗣兴的学业就被迫中断了。抗战一爆发,学校匆匆解散,嗣兴从此失去了正规的、稳定的学习环境,匆匆的跟家人一起挤进了难民的行列”,
[8]开始了他南京——武汉——重庆的流亡旅途。这段地狱般的流亡经历给少年路翎带来的心灵冲击不仅仅是饥饿、死亡、生命朝不保夕的恐惧与绝望,还有人们习惯依赖的历史时间观的破产。“他们是走在可怕的路程上了,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地方来,也不知道要到什么去”,“那一切曾经指导过他们的东西,因为无穷的旷野,现在成了无用的”。
[4]在旷野中流亡的人们感到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生命的此刻存在状态成了人活着的唯一证据。线性的、连续的、进步的、不可重复的时间观不能不作废了。凭借这样的体验,路翎几乎是毫不费事地就越过本就摇摇欲坠的历史时间栅栏,径直走进了人物的内心。《财主底儿女们》虽然意在写一部“一·二八”至苏德战争爆发之间的民族“史诗”,但作者那种繁复密集的叙述方式不可能不破坏小说的整体感。“生活像是在他的叙述中一块块碎裂了,风化了,变成了一个个局部,片段,瞬间。动作总是突发的,不连贯的。镜子迫不及待地在不同的形、色、人、物上跳过,焦距迅即变换。但在缺乏整体感的叙述中,它们却像是阳光下一堆亮闪闪的玻璃碎片。”
[9]这破碎、跳动、缺乏连贯性的叙述呈现的正是生存时间里的景象。“在生存时间里发生的事件,按照水平线看只是点,在这个点上发生的是从深处向表面的突破。”
[10]路翎在这里不是像张爱玲一样在娓娓地讲述一个故事,巧妙地借故事中的意象来承载其时间观。他没有那样从容的心态与艺术趣味,像他笔下的人物蒋纯祖一样,他更是那个时代一个在狂躁中寻找人类出路的青年,他要指着那一幅幅纠结在一起的心灵图象告诉读者:看,这些才是真实的!像最严谨的科学家,他不仅仅呈现出线上的“点”,还要呈现出“点”中每个原子的运动,蒋家三兄弟,金素痕、王桂英,汪卓伦,甚至是那些最微不足道的配角,路翎都不放弃将他们在生存时间里的体验毫发毕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所以,胡风在读《财主底儿女们》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路翎所要的并不是历史事变底记录,而是历史事变下面的精神世界底汹涌的波澜和他们底来根去向,是那些火辣辣的心灵在历史命运这个无情的审判者前面搏斗的经验。”
[10]换言之,他不是在写历史时间,而是写投射在历史时间中的生存时间体验。
路翎写的最好的那些小说如《嘉陵江畔的传奇》、《饥饿的郭素娥》、《罗大斗的一生》无不如此。以密集、繁复的叙述书写人在生存时间中的体验成了路翎最显著的艺术标记。他与张爱玲一起,在一个特别的年代凭借各自特别的体验在小说中创造了一种比线性历史时间观更具人文精神与文学意味的时间观。
参考文献:
[1][俄]别尔嘉耶夫 人的奴役与自由[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张爱玲 烬余录[A] 百年中国文学经典(第四卷)[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132.
[3]张爱玲 我看苏青[A] 张爱玲美文精粹[C],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110.
[4]路翎 财主底儿女们(下)[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
[5]迅雨 论张爱玲的小说[A]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张爱玲 倾城之恋[A] 百年中国文学经典(第三卷)[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7]路翎 致胡风(1941年2月17日) 胡风路翎文学书简[Z]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9.
[8]朱珩青 路翎:未完成的天才[M] 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7,15.
[9]赵园 蒋纯祖论[A]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卷)[C]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3,79.
[10]胡风 青春底诗[A] 胡风评论集(下)[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90.
王海燕,女,湖北襄樊学院中文系讲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