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6期
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苏志祥
四、悟理
审美活动不可能离开理解这一心理因素,因为审美首先是对美的认识,而对美的认识,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何况审美教育的落脚点是塑造美的灵魂,培养高尚的情趣,形成优良的品质。因而,引入诗境,运用想象,体会诗境这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悟理”,对诗的深刻意蕴加以领悟、品味、消化。使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让学生从作品的形象中看到生活的本质、诗歌的内在美,深化学生的美感,从而培养鉴赏的力度。由于古典诗词的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其中难免有情绪低落、消极避世的一面,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分清美丑,以便批判地吸收。另外,“诗”和“人”都是几百年前的,诗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和思想意识与我们千差万别,我们不宜盲目仿效,又要能从诗境中走出来,面对现实,借诗移情,表达对生活的见解。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领悟诗理,可通过比较阅读来进行教学。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便可与柳永的《雨霖铃》作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分析两词在风格、艺术手法、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异同,便可使学生深刻地领悟两首词,达到“悟理”的目的:1、风格上:柳词风格婉约,抒写离愁别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词风格豪放,纵古论今,横览江山,“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俞文豹《吹剑录》)2、艺术手法上:柳词善用白描写景状物,墨淡而貌显,语浅而情深,能尽情铺叙,恣意渲染,又能融情于景,意在言外。“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苏词将写景、怀古、咏史、抒情熔铸一体。写景,雄奇险峻,声响宏大,色彩壮伟,寥寥几笔白描出一幅“长江胜景图”;写人,理想与现实结合,夸张与写实并用,英雄形象栩栩如生。“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胡仔《苕溪渔隐丛话》)3、思想上:柳词通过对词人离开京都与情人分别时的场面和别后旅途生活的描写,抒写了依依难舍的离情,同时反映了作者仕途坎坷、飘泊江湖的抑郁心情;苏词则通过对赤壁月夜景色的描绘,塑造了英武盖世的周瑜形象,寄托了作者振兴北宋积弱局面的殷切希望,透露出作者因诗得罪,谪居黄州时有志报国、壮声难酬的感慨。由于词人的胸襟开阔、豁达,虽祸及己身,却能作达观之辞。全篇搏动着豪迈的精神气魄,为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王灼《碧鸡漫志》)词尾作者发出的“人生如梦”的感叹,格调低沉,情绪消极,实是词人企图改变现实而又无能为力的思想情绪的反映。通过比较,注意让学生分清其中的精华与糟粕,从诗美中领悟“诗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此外,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诗歌中的美与丑。“丑”是美学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在反映丑恶的作品中,诗人常常以美的理想和标准为指导尺度,通过对丑的讽刺、揭露和鞭挞,努力揭示出丑的内在本质,进而使人们更加厌恶丑,更加追求美、热爱美。比如杜甫的《石壕吏》便是从侧面写丑,以美的不幸来反衬丑的诗歌作品。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诗人正是从这“民不聊生极矣”的侧面,成功地塑造了石壕吏残暴的丑恶形象。学习此诗,我们不但能通过丑来激发学生对美好自由生活的追求,更能让学生透过作品看到杜甫那颗忧国忧民的伟大的心。
必须指出的是,诗歌的审美教育过程中,各种审美心理和教学环节并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融会贯通的,如没有情感的参与和理性认识的介入,就不能准确深入地感知形象进入诗境,就不能丰富合理地进行联想、想象;反过来,如没有具体可靠的感知及在此基础上引发的联想、想象,就不能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理性认识。只有兼顾四者,使它们和谐统一,才能使古典诗词教学赏心悦目。当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审美心理也是一个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研究并掌握学生审美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影响学生审美活动和审美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古典诗词的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达到美育的效果。
参考书目:
(1)《宋词名篇赏析》,刘继才、刘瑞武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美学基础》,王长俊、王臻中,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3)《诗歌美学》,谢文利,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4)《历代名家词赏析》,徐育民、赵慧文,北京出版社,1982年8月第1版。
(5)《古诗鉴赏法》,左健,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苏志祥,江苏如东县袁庄中学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