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中国超常教育30年

作者:刘美艳 单志艳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我国超常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遇到了不少发展中的问题。本文在分析30年我国超常教育得失基础上,揭示出中国超常教育30年的基本格局是过多地强调了“快”而忽视了“好”,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一步阐释了官群博士创立的具有“又好又快”双重含义的“双超常教育”。
  关键词 30年 双超常教育 又好又快
  分类号 G763
  
  1978年我国成立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开始对超常儿童进行系统研究。至今,我国超常儿童的研究与实践已有30年的历史。30年来,我国学者在超常教育的各个领域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无论在超常儿童的选拔、鉴别,还是在培养、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尤其是各地举办的超常教育实验班,推动了超常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使成千上万的超常儿童受到了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也为国家培养了英才,赢得了国际声誉。超常教育的兴起,填补了我国特殊教育领域中超常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空白,对基础教育改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官群博士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我国超常教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概括出中国超常教育30年的基本格局是过多地强调了“快”而忽视了“好”,进而提出了具有“又好又快”双重含义的“双超常教育”,为中国未来超常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下面将通过对中国超常教育30年的回顾与总结,进一步阐释“双超常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超常儿童理论研究
  
  1.1 对超常儿童定义的讨论
  对超常儿童及其定义的认识由于国界和文化的差异而不同。由于定义问题直接关系到超常儿童的教育与培养,所以全面准确的界定至关重要。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对超常儿童的界定目前仍存在着不同意见,但经过长期的国际交流与探讨,对超常儿童本质特征的认识正趋于一致。我国学者引进了国外最具权威的两则定义:一种是经过修改后的美国教育总署(USOE)的定义,即“天才儿童是那些无论在学龄前、小学、中学等哪一个阶段被识别的,具有已表现出来或潜在能力的儿童或青年,他们在智力、创造性、具体学术和领导能力等方面,或者在表演和视觉艺术领域被证实具有高度的能力,进而他们需要超常规的教育和实践”;一种是伦朱利(J.S.Renzulli)的三环定义。他认为天才是下列因素相互作用、高度发展的结果:中等以上的智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非凡的任务承诺和杰出的创造力。以上定义虽然都提到了特殊才能,但世界范围内对特殊才能的真正重视还是在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以后。
  1983年霍华德·加德纳(Martin Gardner)提出了革命性的智力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有语言、数理逻辑、音乐等8种智能。该理论的提出打破了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以智商作为智力的唯一评价尺度的历史,使得人类从多元角度来审视自身。该理论为认识超常的定义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对于个体来讲,总有一种或几种智能占优势,即人人都有“超常专项”,只是每个人所擅长的领域不同,表现更加多元而已。随着人们对智商认识的深入和对国内外定义的探讨,我国学术界提出了自己的超常儿童概念。超常儿童是“智能明显超过同龄常态水平或是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儿童”。该定义克服了我国传统认识的狭隘性,给予了特殊才能和智力同等重要的地位,扩大了超常教育对象的范围,有助于超常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官群博士最近提出了超常教育新观点——“双超常教育”,主张“一元与多元”的和谐教育,实际上就是将传统单纯的智力超常教育拓展到了“多元智力超常”教育、“多才多艺”教育和“不拘一格降人才”教育,形成了“人人都有超常之处,人人都应接受超常教育”的新理念,从而使传统的“精英”超常教育迈向“大众”超常教育,为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超常教育公平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可操作的实践空间。
  
  1.2 超常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
  超常儿童的认知、个性特点与常态儿童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的心理学研究者,对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对超常儿童的智力与非智力特征有了初步了解。
  1.2.1 智力特点
  认知包括感知、记忆、类比推理和创造性思维等内容,研究者采用《鉴别超常儿童认知能力测验》对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展开对比研究,发现了这两个不同群体各自的认知特点及差异之处。
  (1)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认知的不同方面的差异明显程度不同。超常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和数类比推理的成绩与同龄常态儿童的差异最为明显,词语类比推理次之。这一趋势随儿童年龄增加显得更为突出。(2)超常与常态儿童认知不同方面构成的模式明显不同。一项关于大学少年班超常少年(平均年龄16.6岁)与同年级的普通大学生的比较,发现少年大学生与对比班的普通大学生平均智力差异不大,同属优秀水平。但在智力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少年大学生在记忆力、注意力、空间能力、学习能力和数熟练方面明显优于普通大学生,而普通大学生在语言、概括及获得性知识方面明显优于少年大学生。
  1.2.2 非智力特点
  通过对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发现,超常儿童在一些积极的非智力个性特征方面发展特别突出,多项研究结果都表明超常儿童在抱负、求知欲、独立性、好胜心等方面明显优于常态儿童。查子秀等人的研究表明,个性特征与学习成绩之间有着较高的相关关系:(1)智力>130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取决于个性特征。(2)个性中上或中等的学生,个性优良的学生学习成绩优或中上,个性差的学生成绩也差。同时,超常儿童群体内部个性特征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国内学者将其划分成了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他们有理想、学习主动自觉、能自我调控;第二种:他们有求知愿望,但常以兴趣为转移,不能自控;第三种:除具有第二种类型的特点外,在性格或行为习惯的某方面存在突出缺点。
  上述结果,无论智力还是非智力特征都表明超常儿童都有显著优于常态儿童的特点。但之所以成为事实上的超常,并非是某一或某几个方面心理因素发展的结果,而是与其心理结构的整体发展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由上可见,智力与非智力是超常教育核心构成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双超常教育”坚持智力与非智力的和谐教育,将智力因素确定为智力活动的能力系统,非智力因素确定为智力活动的动力系统。从而明确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中的各自功能和相互作用,尤其是提出加大非智力因素开发力度,对提高超常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3 国内外超常教育思想的探究
  1.3.1 对国内有影响的个人的超常教育思想的追溯
  沈亦珍先生是我国超常教育的先驱。早在20世纪30、40年代,他就提出了自己的超常教育思想并付诸了实践。他的超常教育思想包括人才的客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