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学习障碍的界定及社会建构说

作者:杜高明 黄 娟



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需要大会”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及《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首次提出崭新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并郑重声明:“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必须给予机会使其达到并保持一个可接受的水平;每一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的需要”。这是特殊教育非标签化取向的首次正式体现,是教育由隔离走向融合的新里程的重要开端。
  
  4.2非标签化教育的实施
  随着世界人权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社会建构主义日益受到重视,包括对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在内的特殊教育从最早的医学模式到心理学模式再进入到了当代以社会学模式为主导的第三阶段。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儿童都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反对将残疾儿童安置在具有隔离性质的特殊学校中,使他们终日生活在残疾人这个狭小的圈子里。在这一阶段中,特殊教育的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回归“主流学校”运动,进行“一体化”的教育。
  所谓的一体化教育是要打破传统的隔离式的特殊教育的篱笆和围墙,将特殊学校的学生融入到普通学校来,使特殊儿童能和其他普通儿童一起学习和活动。
  一体化教育思想无疑比传统的隔离或特殊教育思想更为先进。然而,一体化教育的指导思想仍然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一体化教育的基本立足点还是“我们”、“主流学校”、“正常人”等概念,是我们正在“融合”(integrating)他们,因为我们是正常人,而他们是不正常的人。因而一体化教育注重的是使特殊儿童适应普通学校的课程,适应普通学校的氛围,这样特殊儿童还是会被贴上相应的标签。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原因,人们逐渐不再使用一体化这个词汇,转而改用日益流行的“全纳教育”。
  《萨拉曼卡宣言》中提出的全纳教育要遵循两条原则,即: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教育要考虑到儿童的不同特性和差异。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例如学习障碍学生,应该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全纳学校是反对歧视,创建人人受欢迎的社区,建立全纳社会和实现全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根据全纳教育的思想,特殊教育必须要进行改革,特殊学校应逐渐减少,甚至可以走向消亡。事实上,近年来国外许多国家的特殊学校在大幅度减少,大量的有特殊需求的学生都已纳入到普通学校之中,这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5 评价及启示
  
  学习障碍的社会建构说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学习障碍的起因以及如何得到个体与社会的认同,突破了传统的医学和心理学模式,为学习障碍的界定和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此外,教育是培养、造就人才的事业,它赋予人以生存、发展和享受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事业。学习障碍的社会建构说充分体现了教育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教育平等民主的思想,认为每位学生都有权利接受最适宜的教育。
  尽管社会建构说所倡导的非标签化教育保障了学生充分发展的权力,但它也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完全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认识学习障碍,无法解释学习障碍学生在感知觉、认知、言语、动作技能等方面与其他普通儿童之间真实存在的显著差异。
  第二,社会建构说倡导的教育新理念要求教育者对于学习障碍儿童的施教过程应该非常谨慎细致,从界定到实施教育方案都要做到非标签化取向,这与当前要求学校及时、充分地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特殊教育服务的情况相矛盾。部分特殊学生如果不转介到特殊服务机构就可能导致其得不到合适的教育,甚至影响其今后的社会生存和社会生活。
  最后,与学习障碍儿童共同学习,普通儿童的需要可能得不到充分的满足,能力强的儿童可能会因为学习内容简单而生厌,学习障碍儿童又因跟不上学习进度而焦虑。另外,对于教师而言,则意味着更多的工作内容、更大的工作压力和更高的挑战。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应当从两方面人手:一方面要坚持特殊教育的客观研究,从多角度探讨学习障碍的相关原因;另一方面要优化学校内部因素,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教育水平。大力宣传学习障碍儿童平等学习的权利,创设包容、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和方法,使平等、民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最终得以真正实现,这也是对我国教育界的启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