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浙江省学前特殊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朱宗顺



复训练器械、办公室、治疗室等。浙江省各类特殊儿童的康复及教育的设施、设备基础比较好,短期内可以通过协调、整合,建立起学前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初步架构,未来再逐步添置、改善。
  
  4.3逐步增列学前特殊教育的专项经费
  无论是人力资源的集聚,还是物力资源的添置,都需要相当的经费保障。目前,我省乃至全国的学前特殊教育开展不普遍,缺乏相应的经费保障是一个重要原因。特殊学校、康复机构,没有专项经费,无力关注学前特殊教育;普通幼儿园经费普遍紧张,更是无能为力。
  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均已达到较高水平。据《2007年浙江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07年,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97.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8%,学前三年入园率为91%。毫无疑问,浙江省已初步具备逐步增列学前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的客观条件。
  学前特殊教育专项经费投入的规模应该多大?这里提供一个镜鉴。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的“开端计划”(Head Start),专为支持处境不利家庭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提供经费。在这项经费中,按规定必须有10%以上的经费用于特殊婴幼儿。参照这个标准,随着浙江省公共学前教育经费的增加,至少应有超过5%的经费专门用于学前特殊教育,有条件的可以达到10%的标准。当然,这个标准要逐步实现,所增经费主要用于补贴幼儿园获得园外学前特殊教育资源的成本。
  
  4.4调整幼儿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
  目前,幼儿园教师普遍缺乏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为此,应该在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课程设置方面作相应调整,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幼儿教师在职培训时,必须修满相应学分的特殊教育课程。
  在职前教育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中至少应增加6—8个学分的特殊教育课程,让该专业的同学掌握特殊教育一般原理,了解幼儿语言、行为、情绪等障碍的干预教育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初步锻炼。在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中,至少要有一门学前特殊教育的课程。
  总之,学前特殊教育不论在浙江省,还是在全国,应该说都处于起步阶段,经验还在积累的过程之中。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有义务、有责任在这方面多做探索,为社会和谐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为中国学前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