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调查

作者:李梦霞



  摘要 采用龙立荣和彭永新修订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通过整群抽样方法对浙江省民办高校450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维度均低于对照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维度水平,且差异显著;男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选择目标、制定计划和问题解决方面高于女生,差异显著;不同生源地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决策 职业决策 自我效能
  分类号 B842
  
  1 引言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近年来,与大规模的高校扩招相呼应,如火如荼的民办教育浪潮也迅速席卷全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实用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因其自身特点,在就业求职大军中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同时由于民办高校生源素质相对较差,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在各方面显示出了不同于公办高校大学生的特征。因此,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势必也会与公办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有所不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自我效能理论在职业生涯领域的扩展。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其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为过程的能力的信念;职业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职业的相关任务或行为的能力的知觉,或对达成职业行为目标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职业自我效能是总称概念,具体包括有关职业内容的职业自我效能概念,以及与职业行为过程有关的职业自我效能概念。所谓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成功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本文针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在职业决策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试图通过调查分析,为该群体在职业决策中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希望能为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2 对象和方法
  
  2.1 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六所民办高校(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等大四学生(年龄在20~25岁之间)共450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06份,样本有效率为90.22%。其中,男生157名,女生249名;城镇生源地大学生189名,农村生源地大学生217名;文科大学生181名,理科大学生142名,艺术等大学生83名。
  
  2.2 研究工具
  调查采用国内学者龙立荣和彭永新对Taylor和Betz设计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1983)修订后形成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937,重测信度为0.656,量表具有较强的辨别效度和较好的结构效度。量表包括39个题目,分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订计划、问题解决五个维度,从根本没有信心到完全有信心分别记1~5分。
  
  2.3 实施与处理
  于2006年9月——2006年11月,采用团体施测和个别施测的方法进行。通过发放问卷,由被调查者独立填写的方式进行。收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14.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基本状况
  对浙江省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得分的平均数与龙立荣、彭永新等人以武汉地区14所大学(包括民办、公办及专科,简称对照高校)1000名毕业生作为样本得出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得分的平均数进行平均数差异的t检验,结果发现,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的自我效能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群体,且差异显著。见表1。
  
  
  3.2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差异
  对民办高校不同性别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进行平均数差异的t检验,结果发现在选择目标、制定计划和问题解决方面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显著。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方面差异不显著。见表2。
  
  
  3.3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生源地差异
  对民办高校不同生源地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进行平均数差异的t检验,结果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均不存在生源地差异。见表3。
  
  
  3.4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专业差异
  对民办高校不同专业毕业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均不存在专业上的差异。见表4。
  
  
  4 讨论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高学历,高文凭。如何根据市场的需要、状态和个性品质合理地选择职业,是毕业生们面临的问题。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状况日趋严峻,同时用人单位对人才学历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呈现人才“高消费”的怪现象,尤其针对民办高校毕业生这个特殊群体,面临的就业形势就更为严峻。在职业决策中,民办高校毕业生个人的自我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职业决策以及决策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程度。Bandura指出职业自我效能感高者往往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有信心,不会因为信心不足而妨碍他选择职业的范围,同时会有积极的求职行为,更容易成功地做出职业决策并成功就业。可见,职业决策的自我效能对个体如何做出成功的职业决策有重要意义。
  
  4.1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基本状况分析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的自我效能各维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校毕业生,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伴随他们的还有较多的心理问题,如自卑、自暴自弃、缺乏信心、逃避现实等。学习基础差将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兴趣会影响到他们学业的完成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心理问题也将影响到他们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与养成,将使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坚韧的毅力。民办高校学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在面对残酷的就业现实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不高。另一方面,目前民办高校的师资、信息资源及学校硬件设备等方面均无法与公办高校抗衡。另外,就读民办高校的往往又不都是富家子弟,很多学生的家庭十分贫寒,这也可能是造成目前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相对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在民办高校就业辅导中,一方面要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进行有效的就业模拟训练,增加学生职业决策的信心;另一方面,应充分整合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增加信息沟通的渠道,使学生能及时获得有用信息。
  
  4.2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差异分析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选择目标、制定计划和问题解决三个维度上男生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自我评价、收集信息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这一结果符合研究假设。近些年来,女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