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情绪面目表情认知特点研究

作者:张修竹 刘爱书 沈 悦 张 岚



着年级的升高,VLD组、对照组儿童的面部表情的判别能力逐步增长,尤其是VLD儿童呈现出了显著增长。而NLD儿童的增长趋势较为平缓,不如其他两组儿童增长得快。尤其到了四年级时,NLD儿童的面目表情判别正确率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下降。对于NLD儿童来说,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并没有一个显著变化的过程,且落后于正常儿童,因而可以推测,NLD儿童面目表情判别能力的发展始终停留在某一个阶段,相对落后于正常儿童。
  
  4.2 不同类型儿童对面目表情的判别比较及错误类型分析
  比较三组儿童对不同面目表情的判别能力发现,在对“厌恶”表情的判别上,NLD儿童的正确率显著低于VLD儿童和对照组儿童的正确率。在对较为积极的面目表情如“愉快”和中性表情“惊奇”的判别上,NLD儿童的判别有低于其他两组儿童的倾向;而对一些消极的面目表情如“恐惧”和“愤怒”,NLD儿童的判别有高于其他两组儿童的倾向。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NLD儿童对包含有复杂社会信息的面目表情如“厌恶”判别困难;另一方面,NLD儿童对面目表情的判别可能存在某种偏好。
  为了找出NLD儿童在面部表情判别上是否存在偏好,本研究对不同类型儿童面目表情的错误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儿童容易将“愉快、惊奇”相混淆,将“悲伤、恐惧、愤怒、厌恶”相混淆,这与以前的研究较为一致。R.S.Woodworth(1938)通过对100名被试判断86张照片的成绩分配提出了六种基本情绪:Ⅰ喜爱、幸福、快乐;Ⅱ惊讶;Ⅲ恐惧、痛苦;Ⅳ愤怒、决心;Ⅴ厌恶;Ⅵ蔑视,从而首次建立了辨认情绪面部表情的系统量表,并且提出,相邻近的情绪表情发生混淆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也就是说,大多数被试认为是恐惧的照片,其它被试最多把它看作是临近的阶梯,例如悲伤或愤怒,很少人认为是距离很远的喜爱或是厌恶。分析NLD儿童的错误类型发现,NLD儿童对一些消极情绪表情更为敏感,如“恐惧”、“悲伤”和“愤怒”,部分NLD儿童甚至将一些积极的面目表情和中性表情误认作是消极的面目表情。这可能与NLD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有关。由于NLD儿童的学业失败以及在社会交往中处于弱势,经常遭受教师、家长的批评和打击,同伴群体的排斥,因而“恐惧”、“悲伤”和“愤怒”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印象最深刻的情绪面目表情。静进等的研究也表明,学习障碍儿童对训斥和愤怒知觉敏感,这与本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此外,NLD儿童对于“厌恶”这一表情的判别较差,这可能由于“厌恶”这一表情所传达的社会含义较为复杂,对于小学儿童来说,尤其是在社会交往中处于劣势的NLD儿童,他们难以理解复杂表情所传达的深层含义,难以理解他人的意图,因而无法辨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NLD儿童将“愉快”误认为是“厌恶”,对于这类儿童,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他们对“厌恶”的敏感;另一方面可能是他们并非不能认知“愉快”,而是在社会交往中他们的情绪化体验更为消极和偏激。
  
  5 结论
  
  5.1 对于情绪面目表情判别能力,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但是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的发展要落后于其他两组儿童。
  
  5.2 在情绪面目表情的判别上,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对一些消极的情绪面部表情如“悲伤”、“恐惧”、“愤怒”更为敏感。对于复杂面目表情如“厌恶”判别较为困难。
  
  (责任编校:刘玉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