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全纳教育理念下教师专业素质及专业化标准研究

作者:孟万金



  (6)指导性与自主性的统一。在教师专业化初期阶段,由上而下推行教师专业化方案,通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引导教师向专业方向发展,这种政府的宏观指导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但教师专业化成长说到底还是教师的自主发展。全纳教育理念下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及专业化标准要引导教师通过对自身实践情境的反思、探究以及和教师群体的交流,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扩大对教育改革、学校管理与发展、学校与社区、社会协调等的参与决策权,从而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开放的教育必然要考虑与世界接轨。全纳教育是世界性的,随着对“地球村”认识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全纳教育思想在各国的推进,教师专业成长也要考虑与“平等、效率、需求”、“强调参与,拒绝排斥”的世界教育改革的时代主旋律合拍;同时又必须结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教师现有发展水平、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仁慈博爱”、“助残扶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中华传统美德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彰显全纳教育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4 全纳教育理念下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及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基本内涵
  
  根据如上原则,我们运用“活动分析”和“系统分析法”初步筛选并确定全纳教育理念下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及教师专业化标准的基本内涵——四个关键系统,即,专业理念:它是统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专业智能:它是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支柱;专业情怀: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兴奋剂”;专业规范: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守则。专业理念起统帅作用,其余三者是基础,四个系统内部之间相辅相成,成为有机统一整体。见图1。
  4.1 专业理念系统
  专业理念系统主要指在对教师专业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是统帅教育职业活动的总的思想意向,是指导和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教师作为专门职业,教育理念是统帅,是灵魂,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而且还间接地影响着未来教育的性质与质量。专业理念主要指全纳教育思想,即人类对自由、平等人权的追求,“强调参与,拒绝排斥”,具体说就是,学校要主动适应儿童,要加强学生的参与,要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社区的活动并减少学生被排斥的现象,满足所有学生的正常与特殊需要。在这种理念下,教师要树立一系列新的观念,一是新的人才观: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具体而言就是,将所有人(包括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之人。二是新的专业发展观:教师作为专门职业,面向全体学生(包括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应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不断提高全纳教育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三是新的教育价值观:由封闭式单一化的教育、知识传播型的教育、终结性教育、整齐划一性教育、隔离性教育,转变为开放式多元化的教育、知识催生型教育、终身教育、个性化教育、融合性教育,满足所有学生的正常需要和特殊需要。四是新的学生观:明确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优势,注重开发学生不同的潜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促进所有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适应社会,做生活的主人。五是新的教师观:教师的主要职责由传递知识向培养健全人格转换,由给出现成真理向交换意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转换,由满足学生的一般需要向满足学生所有需要尤其是特殊需要转换。六是新的教育过程观: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坚持主体性、公平性、效益性相结合,坚持因材施教,使所有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七是新的教育评价观: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由以终结性为主向以形成性为主转变,由评价过去成就向激发未来潜能转变。
  4.2 专业智能系统
  专业智能系统主要指从事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知识、学识和才能的总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和支柱,主要回答“能不能”的问题。根据教师职业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我们将其分成如下六个子系统。一是有关学生发展及其学习系统:学生全人发展及其为此而展开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所关注的核心,教师要具备指导所有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全人发展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满足学生成长和多元化的求知需要。二是有关教师自身发展及其科研创新系统:教师自身发展及其科研创新是所有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全人发展和高效教学的保证;学习化社会要求教师具备终身学习、职业生涯设计及科研创新所必需的、满足所有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所需要的通用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三是有关教学内容及其高效教学系统:教学内容是师生互动的载体,以何种方式、采用什么方法与学生沟通是高效教学的内涵,信息社会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功底,把握学科前沿、洞察学科发展方向的能力和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高效教学和教会所有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能力。四是有关教育教学评价系统:评价不仅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手段,还具有激励、指导学习的作用;全纳教育要求教师在传统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基础上,具备教育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及效果表达和论文写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五是有关协作互动资源整合系统:专业智能的最大标志就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作互动与资源整合,专业智能要求教师具备师生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学校与家庭、社区乃至社会之间互动及资源整合、特别是促进普通学生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之间融合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六是智力与辅助智力因素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认识,它建立在感知、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等智力因素基础上;同时,需要、兴趣、动机以及性格、意志等辅助智力因素也是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4.3 专业情怀系统
  专业情怀系统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的总和,是教师出色完成职业使命所必需的情趣、情感和情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兴奋剂”和动力。专业情怀不仅在精神状态和情绪维度对教育教学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还会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主要内涵是“爱与被爱”,可进一步分成双向互逆的六个子系统。一是关爱自己和被自己悦纳: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满足自我合理的精神需求,因而使自己得到自我欣赏的愉悦回报。二是关爱学生和被学生热爱:体贴入微,满足所有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全人发展的多元情感需求,因而得到所有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的爱戴。三是关爱工作及享受工作乐趣:表现出鲜明的职业爱好和积极的工作热情,因而得到工作成就感所带来的欢欣及工作本身的乐趣。四是关爱学校和被校方爱护:关注学校发展,认同学校目标,因而得到学校成就所带来的自豪感及学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