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学习障碍超常儿童的研究进展
作者:姜敏敏 张积家
关键词:学习障碍 超常儿童 进展
分类号:G760
特殊儿童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国外的研究者把那些在某些领域有超常能力,但在某些领域又存在障碍的个体,称为双重特殊儿童(广义);这些障碍包括学习障碍、情感障碍、身体障碍、感官障碍以及发展障碍。长期以来,人们存在着障碍与超常才能不可能共生的误解,因而双重特殊儿童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双重特殊儿童的确存在。例如,Silverman在他们的天才发展研究中心发现,有1/6的天才存在着某项障碍。Nielsen估计,2%-5%的有障碍人群在某一方面有超常的能力。双重特殊儿童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人们对于障碍超常儿童的关注。1975年,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CEC)专门建立了障碍超常儿童分委员会,1976和1977两年的年会主题也是针对障碍超常儿童的。至今,双重特殊儿童的研究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种类的双重特殊儿童中,最受研究者关注、研究最深入的领域是学习障碍超常儿童。在许多文献中,研究者甚至把双重特殊儿童(狭义)这一术语等同于学习障碍超常儿童。国内有“缺陷天才”(handicapped gifted)的提法,它的定义是智力或能力超过正常人而身心有缺陷的人,如听觉失聪、视觉障碍、肢体残疾、语言不畅、情感异常等。从定义上看,缺陷天才中的“缺陷”侧重情感障碍、身体障碍、感官障碍以及发展障碍,但较少关注学习障碍。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学习障碍超常儿童研究的文献。本文综述了国外对于学习障碍超常儿童的研究,以期有助于我国学习障碍超常儿童的研究和教育。
1 学习障碍超常儿童的特征
Nielsen总结了前人关于学习障碍超常儿童特征的研究,并且根据这些特征是更接近超常儿童还是更接近学习障碍儿童,把这些特征分为两类,具体见表1。除此之外,还有的研究者发现,学习障碍超常儿童有以下的特征:出色的空间技能,能够掌握补偿缺陷和不足的策略,具有坚持性,很强的元认知能力,感觉统合失调,不现实的自我期望,过度敏感等。
2 对学习障碍超常儿童的鉴别
2.1 灵活使用智商分数,关注智力测验分测验得分是否存在不平衡
鉴别超常儿童的标准一般要求在韦氏智力测验上,分数达到130分。研究发现,有学习障碍或情感障碍的儿童测验所得的智商往往低于他们实际的智商,因此单独或严格使用130分的智商分数标准往往不利于鉴别出学习障碍超常儿童。学习障碍超常儿童在反映不同能力的分测验上得分往往不均衡。有研究发现,学习障碍超常儿童在数字广度、算术、译码等分测验上得分较低。还有研究者比较了学习障碍超常儿童、超常儿童、学习障碍儿童三者的智商得分和学业成绩。结果发现,学习障碍超常儿童在智商和数学成绩上更接近于超常儿童,在阅读和书写能力上的表现更接近于学习障碍儿童。除了智力量表以外,鉴别学习障碍超常儿童时,还经常使用视觉加工和听觉加工测量量表以确定他们是否存在着特定加工的缺陷。自我概念量表、优秀学生行为特征等级评定量表、创造性思维量表以及其他能反映创造力的测量也可以在鉴别中使用。
2.2 比较学业成绩和智力水平之间的差异
如果学生的学业成绩不理想,与智力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那么该学生就可能属于学习障碍超常儿童,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评估。在使用这一标准时,需要强调的是,成绩与智商之间的差距的确是由于心理加工损伤对学习造成的不良影响所导致,而不是由于动机等其他因素造成的。有些考试形式使超常儿童缺乏积极性,因此得分也会很低。如果只考虑学业成绩和智商之间的差异而不考虑功能失常,就有可能影响鉴别的准确性。
2.3 其他鉴别途径
有一类学习障碍超常儿童,学习障碍会掩盖他们的超常能力,而超常能力反过来又能弥补他们的学习障碍,这会使得他们往往表现平平,学业成绩处于中等,智商也不突出。使用常规的鉴别方法很难鉴别出这类儿童。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要采纳多种多样的评估形式,如通过对老师和家长以及周围同学进行访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成长历史,对学生作品或作业进行评估,查询学生在校行为记录以及学生自我评估等。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鉴别超常儿童和学习障碍儿童的方法或模型,如神经心理测量方法、反应一干预模型等。总之,不同的鉴别手段有不同的适应性,同时使用多种方法进行鉴别,才能保证鉴别的准确性。
2.4 学龄前学习障碍超常儿童的鉴别
研究者认为,要关注学龄前儿童的发展不同步的现象,因为它往往是鉴别学龄前学习障碍超常儿童的线索。发展的不同步常表现为身体和智力发展的不同步,智力发展和能够证明这种智力的能力的发展不同步。虽然目前有一些鉴别学龄前儿童超常能力和缺陷的量表,但是,由于学龄前儿童往往不能按要求完成,或者表现不出最佳水平,因此在实际的鉴别中,研究者经常使用日常生活评估(routines—based assessment)和游戏评估(play—based assessment)两种方法。日常生活评估法以生态学和家庭系统理论为基础,让家长、老师描述学龄前儿童穿衣、吃饭、玩耍、交际行为以及在幼儿园的表现。这些日常活动往往反映了儿童的创造力、早熟的学术能力(precious acdemic ability)、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他们某些加工功能的损伤。日常生活评估法的最大特点是在评估和制定干预的过程中,遵循家长优先的原则,评估时重视父母提供的信息,制定干预计划时以满足家庭需要和提高孩子的日常生活质量为优先目标。游戏评估法倡导要根据学龄前儿童游戏提供的信息对其进行鉴别并制定干预计划。该理论认为,游戏不仅和发展领域中的概念流畅性、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表征能力有关,而且也能提供语言、感觉运动功能、自我管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读写计算能力等方面的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