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和谐社会呼唤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孟万金
关键词:和谐社会 积极心理 健康教育 原则 途径
分类号:G760
1 问题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的过程中,转型时期既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社会矛盾高发期,既存在很多机遇,又面临许多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为和谐社会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提供和谐的精神支柱,已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时代使命。
特殊儿童由于身心存在某种问题,他们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需要关注的群体,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更需要精神鼓励,更需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传统病理式心理健康教育过多偏重解决心理问题,忽视了潜能开发,错误地将没有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健康,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的主方向。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只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全面激扬特殊儿童的生命活力,才能使特殊儿童积极融入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也只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积极的心理基础和民族精神动力。
2 什么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而创立的一种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实践活动。它针对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心放在“诊断和消解痛苦”上,侧重于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治标不治本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对人性要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加强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进行解读、诠释和解决当前的许多社会心理危机、矛盾、冲突和困惑,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生命最佳状态得以丰富和发展,从而塑造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充满乐观希望、积极向上的美好心灵。总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切从“积极”出发,即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积极的心理保障,引导学生学会对人、对事、对己、对自然的积极应对态度、技巧和能力;充分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效能与质量。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和问题学生,而是全员(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心理潜能的全面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系统:一是积极情感体验(包括生活、学习、自我和人际);二是积极人格塑造(包括积极行为的能力和潜力等);三是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构建和运用(包括社会大系统,如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社会的小系统,如学校、社区、工作单位和家庭等)。就学校教育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具体内容:(1)增进主观幸福感;(2)提高生活满意度;(3)开发心理潜能;(4)发挥智能优势;(5)改善学习力;(6)提升自我效能感;(7)增加沉浸体验(now);(8)培养创新能力;(9)优化情绪智力;(10)健全和谐关系;(11)充满乐观希望;(12)树立自尊自信;(13)完善积极人格。
3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如果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中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至今也有二十多年历史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国民精神面貌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的问题。比如,2003年1月16日央视国际消息:记者从中国心理学会了解到,根据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约有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其中,中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率为21.6%到32%;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占16%到25.4%,并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2007年12月5日sohu网发布了记者罗雪挥的题为“物欲狂欢横扫中国,国人陷精神贫困”的长篇大论,文章尖锐地指出:当“过度”成为横扫中国大小城市的最强势力,从东部到西部,从有产到无产;当所有的“过度”行径。最终都能够归结为一类:即全民性的物欲狂欢,一代人便身不由己地陷入过度的精神贫困,过度炫耀,过度疲劳,过度焦虑!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就指出,医治精神的麻木更急于医治肉体的病弱,他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是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相对于前面的体格健全而言,后面的改变“精神”包含深层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如今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积极的心态。只有振奋精神、充满活力、洋溢幸福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满足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不论是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当前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还是电视台不断开播的各种心理访谈节目,大多是以“心理问题”为专题,这种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暴露出一个深层误区,即把没有心理问题简单等同于心理健康,把消解心理问题简单等同心理健康教育。更为糟糕的是,传统的“问题式”或“诊治式”心理健康教育聚焦的多是人生和社会的消极因素,这些消极因素渲染和传播的是消极的心理体验而不是催人向上的精神,给人们留下的多是消极的心理暗示、心灵的阴影和不悦的联想,久而久之会给整个社会心态造成负面影响。这种“问题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显然偏离了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方向,因而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