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自我意识与应对方式研究

作者:周 菲 陈 旭



  
  由表5可知,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是问题解决的有效预测变量,其联合解释变异量 为2 6.1%。就个别因子的解释量来看,智力与学校情况为最佳,其解释力为23.6%,其次是合群, 其 解释力为2.6%。焦虑和行为是自责的有效预测变量,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23.2%,两个 因子 解释力分别为18.9%、4.2%。智力和学校情况、焦虑是求助的有效预测变量,其联合解 释变 异量为24.2%,两个因子解释力分别20.4%、3.6%。焦虑和躯体外貌属性是幻想的有效预测变 量,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17.6%,两个因子解释力分别为15.4%、2.2%。焦虑和行为是退 避的有效预测变量,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20.2%,两个因子解释力分别为17.6%、2.6%。
  
  4 讨论
  
  4.1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自我意识与应付方式发展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留守中学生自我意识总体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同龄青少年水平。留守中 学生对自身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等因子上 的认识水平偏低,即留守学生更多地认为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行为表现较差、外表不 具吸引力、存在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不良、幸福体验较低。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 [8]。自我意识是人格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它与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具体就自我 意识各因子 发展而言,也得到许多研究支持。2005年范方等人利用16PF人格问卷对留守儿童研究发现, 留守儿童在人格发展上具有乐群性低,冷淡、孤独,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不强,自卑拘谨 ,抑郁压抑,自制力差,紧张焦虑等特点[9]。黄浩等人在四川调查发现,具有焦 虑心理的 留守儿童占所调查人数的27.4%[16]。周宗奎等人2005年研究发现,父母都在家的 儿童的人际关系和自信心都显著好于单亲及双亲都外出打工的儿童[12]。也有 研究发现,小学留守儿童随着年级的增长和友伴稳定关系的建立,孤独感会递减[11] 。照此 推断,在友谊需求动机更加强烈的初中阶段,青少年孤独感会较低。这似乎与本研究中留守 学生自我认识到的较低合群性水平有矛盾之处。实质上,在初中阶段友谊需求动机更加强烈 的同时,自主性和独立性也在发展。一方面,初中留守学生会积极追求友谊,寻求归属感, 使其由于亲子关系缺失所带来的孤独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均衡;另一方面,在特殊家庭环境 中的成长经历及人格倾向又会造成对自我合群性的消极评估。此外,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 年级的增长初中留守学生呈现出自我意识水平降低的趋势。此间折射出成年初期的留守中学 生对自我消极评价的增多。相比初一学生,初二、初三学生对自我的评价随年龄增长变得更 加独立和绝对。这种独立和绝对对于家庭完整和谐的学生而言也许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是 对于留守中学生而言,家庭不完整这一外在变量对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也许 会更多。
  本研究发现,留守中学生应付方式不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主效应及两者的交互影响。仅在 幻想维度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黄希庭等用自编应对方式问卷测得中学生在应对方式上具有 明显的性别和年级差异[17]。这与本研究结论不太一致。研究对象的不同可能是差 异产生的 主要原因。黄希庭等人所研究的对象是初一到高三阶段的一般中学生,而本研究主要针对初 中阶段的农村留守学生。留守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榜样作用的缺 失,同伴群体影响的扩大以及自我成长能力发展的不成熟,他们对事件应对方式认知较为模 糊,倾向于模仿其它同伴,因此,应对能力的发展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产生质的变化。
  4.2 初中留守学生自我意识与应付方式的相关
  目前,越来越多的应对研究表明,应对方式有两个层面的涵义:其一是个体的应 对技巧; 其二是个体风格层面,即人们对付应激特有的、具有个人特点的、跨情境的特质、形式、机 制或风格[18]。也就是说,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应付方式是一个技术成分与个 性因素相整合的 稳定的多维复合体。Benight针对个性中自我效能因素与应付方式的研究,提出应对效能(c oping selfefficacy)这一概念,广泛地用于个体对应激事件所能应对的能力的自我意识 研究[19]。
  前面的结果表明,留守中学生自我意识与应对方式具有极为显著的正相关。这一结论亦得到 一些研究支持。王极盛等研究发现,初中生应付方式中,除合理化因子与幸福感相关不显著 外,其幸福感与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正性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与不良情绪、退避、发泄等因 子均显著负相关[20]。也有研究发现,初中生自我概念与问题解决、求助等正性应 对因子具 有显著正相关,但是在退避、发泄、幻想、忍耐等负性和中性因子上相关不显著[21] 。国外 研究发现,焦虑和自我概念分别显著影响情绪指向的应对和问题指向的应对[22], 成人低自 尊者更倾向于选择消极应对方式[23]。这说明留守中学生自我意识与正性和负性应 对方式之间的作用方向与普通群体是一致的,并且这种一致具有跨情景的稳定性。
  4.3 初中留守学生自我意识对应付方式的预测作用
  从回归分析来看,对应付方式具有显著预测效应的自我意识因子有: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 、焦虑、行为、躯体外貌。
  留守中学生智力与学校情况对解决问题和求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这是因为智力水平和学习 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思维发展水平,从而影响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求助是个体主动 向外界发出信号以利用外部资源协助自身解决问题的行为。一方面,思维发展水平越高,个 体对调动内外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强。另一方面,个体能否调动外界资源有很多因素 ,其中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这在我们的研究中也发现,合群对问题解决具有正向预测作 用。研究发现,留守学生由于家庭教育功能与监控功能的缺失,其学业成绩显著低于亲子教 育组[9],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倾向于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焦虑作为自责、幻想 、退避等 负性应付方式的有效预测变量,其原因在于焦虑抑郁等情绪性问题严重者,更多的倾向于消 极的内在归因[24],因此常常采用自责和退避的应对方式。国内相关研究也发现, 焦虑水平 与幻想应付有高度的正相关[25]。关于亲子关系的研究表明,父母除了给予儿童情 感的支持 ,尽力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外,还通过鼓励儿童表达情感,让儿童通过社会交往获 得社会情 感的发展。如果亲子关系不良或被人为剥夺,儿童就难以获得自我的良好体验,产生安全感 和自尊心,从而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12]。留守学生正是由于与父母的长期分 离,从而导致情感上的孤独和情绪上的焦虑问题,并由此影响他们的应对方式。
  
  5 结论
  
  (1)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年级主效应显著。年级在行为 、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合群等因子及总分上主效应显著。初一和初二留守学生在智力、 焦虑、合群因子以及自我意识总分上显著高于初三留守学生;初一留守学生在行为因子上显 著高于初二和初三留守学生。
  (2) 除幻想因子外,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应对方式在性别、年级上无显著差异。
  (3) 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正性、负性应对方式具有极其显著的相关。即高自我意识者 倾向于选择成熟的应对方式;低自我意识者倾向于选择不成熟的应对方式。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