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国外关于智障者体能限制因素的研究

作者:戴 昕



  测试方法的信度与效度同样重要。大量研究显示智障者最大运动量的测试方法高度可靠。Fernhall等人进行的对智障者最大吸氧量的测试,信度系数为0.93。Kittredge[6]等人对智障者最大吸氧量的测试,信度系数为0.98。Teo-Koh和McCubbin[19]等人发现,对智障儿童最大吸氧量测试的重测信度同样很高(r=0.91),这与Fernhall等人对唐氏及非唐氏智障者进行体能测试的测试结果相似(r=0.90)。Pitetti等人甚至提出智障儿童最大吸氧量的信度高于非残疾儿童对照组(r=0.99vs0.92)。由此可见,智障儿童与智障成年人力竭实验的测试结果高度可信。
  从智障者力竭实验的效度和信度可以看出,动机与认知能力不足并非影响智障者体能的主要因素。
  
  2.2 缺乏体力活动
  缺乏运动和久坐的生活方式与健康人群体能下降有关,并且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由此推断,智障儿童与成年人都有不喜欢体力活动的生活习惯,体力活动缺乏应会导致他们的早亡与多病。但是对此结论一直缺乏客观的实验数据的支持。
  Frey[20]等人的一项研究曾提供了智障者体力活动水平低的数据,但可惜样本量非常小,无法得出实质性结论。而Luke[21]等人通过双标水法测定了唐氏儿童的能量消耗后则提出,唐氏综合症儿童的能量消耗与非残疾对照组无差异,认为智障儿童与健康儿童的体力活动水平相当。
  对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我们可以认为与受试者个体喜动或缺乏运动有关。例如,Frey等人发现经过训练的智障跑步运动员最大吸氧量水平非常高,平均达到56.3 ml.kg-1.min-1,比普通智障者30-40 ml.kg-1.min-1的最大吸氧量高许多。同样,Guerra[18]等人也提出经过训练的唐氏智障者的最大吸氧量高出久坐对照组(34.3 ml.kg-1.min-1vs27.4 ml.kg-1.min-1)。经过训练的智障者比未经训练的对照组具有更高的最大吸氧量,说明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确实对智障者的体能产生影响。
  
  2.3 下肢力量薄弱
  对普通人而言,肌肉力量和有氧能力是标志身体健康的两项指标,并且两项指标互不影响。Pitetti和Boneh[22]却提出假设,认为肌肉力量是影响智障成年人最大吸氧量的一项因素,他们认为等动肌力与最大吸氧量显著相关,唐氏智障者尤其明显,下肢力量是影响智障者体能的一项重要因素。Pitetti和Fernhall[13]为这一观点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提出智障儿童腿部旋力与最大吸氧量相关性最高(r=0.63)。智障者最大吸氧量与腿部力量都很差,有可能是腿部力量差影响了智障者的有氧耐力。
   《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第8期(总第86期)普通人的体能及最大吸氧量与耐力跑成绩密切相关。Pitetti和Fernhall对智障儿童进行耐力跑测试后指出,下肢力量薄弱会影响智障儿童的耐力跑成绩,并且下肢力量与耐力跑成绩的关系与最大吸氧量与耐力跑成绩的关系相似,表明下肢肌肉力量与最大吸氧量都是影响智障者体能的因素。
  尽管目前没有直接数据表明下肢力量薄弱对智障者体能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但不可否认,智障者下肢力量薄弱,体能低下,就好像生病的人腿部力量下降,最大吸氧量也下降了一样,智障者也是如此。但普通人随年龄增长腿部力量会有所增强,智障者的腿部力量并不随年龄的增长有所增加。
  
  2.4 心脏变时功能不全
  心脏变时功能不全是指运动时心率不能随运动当量的增加而相应的上升,表现为相对的心动过缓。Fernhall和Tymeson[4]最先提出心脏变时功能不全是影响智障者体能的因素,指出非唐氏智障者最高心率比预期值低15次/分,唐氏智障者最高心率比预期值低30次/分。另有研究发现,智障者最高心率较低,唐氏智障者尤其明显,唐氏智障者最高心率与非唐氏智障者相比平均低15-20次/分。
  Guerra等人测试了智障者在亚极量与极量运动下的心率反应,该项指标因与年龄、体能、动机无关,可以比最高心率更好地反映心脏变时功能不全。唐氏智障者的心脏变时性反应指数为0.84,非残疾对照组为0.97。心脏变时性反应指数与普通人早亡有密切关系,变时指数正常值为0.95-1.0,低于0.85被认为对运动的反应不足,即存在心率变时性功能不全,可导致早亡。
  对普通人而言,运动心率反应不足可能会导致运动时心输出量不能相应地随运动量增加而增加,使机体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从而增加运动的危险性。而Fernhall等人发现,当控制住最大心率的差异,唐氏和非唐氏智障者最大吸氧量并无明显差异。因而有学者认为,智障者特别是唐氏智障者,可能因为每搏输出量较高导致运动中心输出量并未减少;也有学者认为唐氏智障者心输出量为适应吸氧量的增加而增大。根据公式VO2=心输出量×动静脉氧差,而心输出量=心率×每搏输出量,假设每搏输出量不变,较低的最高心率可降低心输出量。然而,较低的心率会增加心室灌流时间,进而又导致每搏输出量增加。
  综上所述,心脏变时功能不全有可能与唐氏或非唐氏智障者体能下降有关。目前我们尚不清楚智障者最高心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智障者与普通人对运动时心率反应的自动调控机制有所不同。
  
  3 小结
  
  3.1 大量研究发现智障者体能下降,特别是罹患唐氏综合症的智障者体能下降更为严重,因此,是否罹患唐氏综合症成为智障者体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3.2 运动动机欠缺与认知能力低通常被认为是影响智障者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但是尚无标准的测试方法提供确切的数据。相反地,对智障者进行的最大吸氧量测试实验的信度和效度检验表明,动机与理解能力不足对智障者运动能力几乎没有影响。
  3.3 静坐的生活方式也经常被认为是影响智障者体能的因素,现有的研究成果大都支持这一观点,但仍需大量研究进一步证实。
  3.4 腿部力量薄弱被认为是智障者最大吸氧量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
  3.5 心脏变时功能不全被认为是限制智障者,特别是唐氏智障者体能的因素之一,但智障者最高心率降低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Baird PA, Sadovnick AD .Life tables for Down syndrome. Human Genetics,1989,82:291-292
  2 Hayden MF. Mortality among people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earch review and policy application. Mental Retardation,1998,36:345-355
  3 Fernhall B. Physical fitness and exercise training of individual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1993,25:442-445
  4 Fernhall B, Tymeson G. Graded exercise testing of mentallyretarded adults: a study of feasibility.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1987,68:363-365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