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聋人书面语学习困难的研究

作者:吴 铃



  摘要 为了了解聋人学习书面语的困难,研究使用资料检索和语料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手语和汉语书面语材料的对应研究,对“母语”、“第二语言”和“外语”概念的研究,对“过渡语”、“洋泾浜”和“克里奥尔语”概念的分析,发现手语和书面语在语言的载体、词汇语法、思维方式上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聋人书面语的学习在语言环境、语言输入、语言迁移上存在比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多的困难;聋人在书面语学习中出现的偏误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普遍现象,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过渡语;结论是要宽待聋人学习书面语中出现的偏误,要加强从语法的角度对手语和汉语书面语差异的研究。
  关键词 手语 汉语书面语 学习困难
  分类号 G762
  
  1 引言
  
  聋人可以不“说”汉语,但是不能不“写”汉语,聋人手上比划的语言和笔下写的语言是两种语言,即手语和书面语。聋人用手语可以“说”得流畅、生动,不等于同样也可以用书面语表达得正确和通顺。手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差别给使用手语的聋人带来了书面语学习的困难。过去的研究或者集中在对手语的研究上,或者集中在聋人书面语呈现的现象的研究上,缺少把聋人的手语和书面语结合的对比研究。本研究将从手语和书面语的区别上分析聋人学习书面语的困难,从语言学的角度认识母语、第二语言、外语之间的差别,从过渡语、洋泾浜和克里奥尔语的发展和演变认识聋人学习书面语的性质和特征,达到从理论上认识聋人书面语学习困难的目的。
  
  2 手语和本国(本民族)书面语是两种语言
  
  手语和本国(本民族)书面语(下称“书面语”)是聋人一生要掌握和使用的两种语言形式。手语是伴随着聋人终身的语言,聋人教师陈少毅有一段深刻的论述:“在聋人通常采用的诸多的交流方式中,手语仍然是最主要、最便捷、最容易为聋人接受的,也是其它方式无法替代的主要方式;手语是聋人康复的手段,不仅要发挥口语的功能,更要注意发展手语的功能;在聋校的教学中,手语尽管有抽象因素少、语句不规范、词汇量不足的一些弊病,但仍然以其直观、便捷、易懂、在信息传递上是最大的,具有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其研究和发展余地几乎不可限量,前景广阔”[1]。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聋人聚集在自己圈子里从事劳动的情况将逐步成为历史。聋人就业面逐步扩大,工作的技术性要求逐步提高。从竞聘上岗、签订合同到熟悉技术资料、工作指令,到小结、汇报,考核评估,在就业、劳动的整个过程中都充满人与人的交往、沟通和以语言文字为主的信息、资料的阅读与表达。显然这些对聋人学生的书面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聋人一方面要掌握手语,另一方面要掌握书面语,手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差异给聋人学习书面语带来了诸多的困难。
  
  2.1 载体不同带来的困难
  法籍华人语言学家游顺钊先生在1983年提出了“视觉语言学”,将手语纳入语言学的范畴进行研究。他认为,人类的语言现象,是一种涉及许多方面和众多领域的复杂的社会、生理现象,然而历来的语言研究,过分偏重听觉方面,只顾舌头和耳朵,忽略了视觉方面,不顾眼睛和双手。这段论述说明语言的载体或者是听觉的,或者是视觉的;前者指口语,后者指手语。
  从手语角度分析,手语是“人们在聋人环境中使用手的指式、动作、位置和朝向,配合面部表情、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来表达特定意思的交际工具”[3]。手语的载体是身体,是手、动作和表情,手语没有独立的书写符号,它要借用书面语的文字。但是手语与书面语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手语有手语的表达方式,书面语有书面语的表达方式;会手语的表达方式,不等于会书面语的表达方式。这是聋人学习书面语的困难之一。
  从书面语角度分析,书面语是语言的形式之一,它的载体是符号是文字,它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口语和书面语是一一对应的,换一句话说,这句话怎么说,就怎么写。聋人由于听力的丧失,不能掌握口语——“这句话怎么说”,但是必须掌握书面语——“这句话怎么写”。书面语学习缺少口语的基础是聋人学习书面语的又一个困难。
  
  2.2 词汇语法不同带来的困难
  手语和书面语在词汇系统和句法系统上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书面语的词汇主要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主要表义,虚词主要表示语法功能。手语的词汇系统主要由手语词语、口型词语、表情词语、身体词语和聋式词语组成。手语中虚词的意义是靠手势的停顿、身体的移动和表情的变化传达的。
  其次,手语和书面语的句法系统不一样。书面语由单句和复句组成,句式比较长;手语一般用单句,较少用复句,句式一般比较短。例如,一个3分48秒的手语故事,有61句,630个字,平均句长10个字。手语句式灵活,为表达需要常常倒装;书面语是标准的、“正装”的句式。手语是主干语,修饰语一般用表情和动作表示;书面语是修饰语,修饰语和中心词紧密相连。
  要同时系统地完整地掌握两种语言系统,无论对于听人还是对于聋人都是困难的。
  
  2.3 思维方式不同带来的困难
  人的思维活动是靠词、词组、句子和句群等语言形式来表达的,因此,思维方式与语言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思维离不开语言,并且支配着语言,而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
  手语的思维方式是形象的、块状的、画面的,是空间的思维。书面语是顺序的、线性的、声音的时间思维。聋人从画面式的思维向线性的思维转换时常常会导致词语、语序、句法上的偏误。两种思维方式的区别增加了聋人学习书面语的难度。
  
  2. 4 实际学习中的困难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聋校语文第十一册的课文《荷花》一文369个字,27句。在对成年聋人的手语朗读录像和书面语课文的逐一对照中,发现有64处不同和差异,从三个方面说明。
  2.4.1 副词学习的困难
  《荷花》中有7个副词:全、忽然、也、已经、就、才、赶紧。前三个副词手语中有手势,也就是说书面语和手语的词语比较一致的,其余的则没有对应的手势。“已经”、“就”、“才”在具体的语境中成年聋人用不同的动词表示,而“赶紧”则用形容词来表示。那么,聋人在学习“已经”、“就”、“才”和“赶紧”,就可能遇到问题和困难。
  2.4.2 动词学习的困难
  《荷花》中有30个动词,在此只研究手语词语和书面语词语差异比较大的两个。第一个:“到……去”,《荷花》有“到公园去玩”一个短语,手语打“我+玩+到公园”。两者在顺序上的不同,就会给学习者带来困难。第二个:“开”和“展开”,录制的成年聋人自然手势的“(花)开”是:花+五指由捏在一起到慢慢展开,“(花)展开”也是一样,因为“展开”的意思是“张开”。那么,区别“开”和“展开”就成了问题。
  通过上面比较和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手语和书面语在具体词语之间的不同和差异。这种差异的数量是非常大的,这些差异对于学习者是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对此,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准备。
  
  3 母语、第二语言、外语在掌握上的差异
  
  母语、第二语言、外语是从学习的时间顺序和学习的难易程度上排列的。
  
  3.1 母语改变的困难
  母语是一个人最先学习的语言,是一定时期内掌握最好和使用最多的语言,也是识别自己和被他人识别的语言[4]。手语是聋人最先学习的语言,是在一定时期内掌握最好和使用最多的语言,手语是聋人的身份。所以,手语是聋人的母语。书面语不是聋人的母语。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