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合作学习对转化小学“学差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蒋 波 谭顶良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学差生 学业成绩 社会性
分类号 B842.3
1 前言
学差生,主要指智力正常却在学业成绩上经常失败的学生。学差生不仅为学业上的失败感到自卑,而且其同伴关系、自尊、社交焦虑等社会性因素也往往状况不佳。多年来,学差生的转化问题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是小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合作学习能有效提高学差生的学业成绩,降低焦虑程度,提高自尊水平,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的质量,提高学差生转化的力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合作学习从未发现会降低学生成绩[1]。合作学习可以使能力不同的学生从参与异质合作学习小组中受益,而且学差生更能从中明显受益[2]。与个人主义条件下的学生相比,合作学习条件下学差生的成绩改善最为显著[3]。除了能显著提高学业成绩外,合作学习还能改善学差生的同伴关系,提高社会接纳性,降低被拒绝的程度[4]。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转差”,因此借助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合作学习,似乎可以顺利实现“转差”。基于此,本研究拟通过12周的教学干预,考查合作学习对提高小学学差生学业成绩,改善其同伴关系、自尊和社交焦虑等社会性因素的影响,探讨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以合作学习来转化学差生的可能性。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江苏省镇江市某小学五⑸班为实验班,五⑶班为对照班,两班学生都为45名。由语文、数学教师分别对两班学生做学业优秀、良好、一般和不良四级划分。五⑶班的学差生为11名,五⑸班为10名,他们智力正常,成绩基本处于班级倒数后十名。两班学差生具有良好的同质性,在班级气氛、教师情况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同质性。
2.2 研究工具
2.2.1 学业成绩指标。采用该校所在镇江市京口区期末统考的语文、数学试卷。
2.2.2 同伴关系问卷。采用同伴提名法评定儿童的同伴关系。问卷中列出了全班所有学生的姓名,要求被试选择喜欢的学生。然后,统计每个学生的接纳度(选择喜欢他人的总数)和被接纳度(被他人选择喜欢的总数)。
2.2.3 自尊量表。采用Rosenberg(1965)编制的SES量表,该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为便于儿童理解,进行简单修改。量表使用4级记分制,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Dobson等(1979)和Fleming等(1984)报告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77和0.88,Siber和Tippett(1965)对28名受试者2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85,Fleming等(1984)对259名受试者1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82。
2.2.4 儿童社交焦虑量表。采用La Greca等(1988)编制的SASC量表,该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量表使用3级记分制,分值越高,表明社交焦虑程度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6,两周后重测信度为0.67(n=102)。
2.3 研究程序
2.3.1 实验前测。实验前对两班学差生进行学业成绩、同伴关系、自尊和社交焦虑的测查,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2.3.2 实验干预。实验班采用合作学习进行语文、数学学科的教学干预,连续进行12周。对照班进行传统教学和评价。严格控制无关变量,保证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教学要求、教学时间等方面没有差异。在实验前组织相关教师学习合作学习的操作要求。
合作学习的教学程序如下:
⑴教学前期工作。主要包括:①组建异质小组。组内异质为合作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组间同质为组间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为了提高实验效果,第7周重建小组。②确立组名、组训和小组奋斗目标。③确定个人基础分。以前一学期期末考试和单元测试成绩的平均分为个人基础分(最高设为90分)。④组员角色分工,如主持人、协调员、监督员、记录员、统计员、检查员和观察员等,并定期交换角色。⑤明确合作学习的规则。⑥明确个体责任和小组责任。学生必须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在自己学会的基础上,还必须帮助同伴,以保证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学会。⑦教授和练习小组活动技能。⑧备课。教师要拟订学术性目标和社交技能目标,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和论题,编制作业单和测试题。
⑵教学实施过程。主要包括:①大班教学,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善于精讲,以给学生提供小组学习的知识背景,并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②组内合作,主要包括接受与分配任务、个人独立学习、完成作业单、小组讨论和小组汇报等几个阶段。一般每节课进行小组活动2-3次,每次3-10分钟,一般每节课不超过20分钟。③组间交流。教师既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报告的形式进行组间交流,又可以以小组测试的形式开展组间竞争。④小组测试。基于Slavin的STAD小组记分方法,体现重奖轻罚的思想,确定个人提高分记分法(见表1)。由个人测验分,可得到个人提高分和小组提高分。⑤评价奖励。对小组平均提高分达到10、20、30分的小组,分别授予良好组、优秀组和超级组的称号。⑥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要定期进行反思总结,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2.3.3 实验后测。干预结束后,采用镇江市京口区统考试卷进行期末考试,获得语文、数学成绩,并再次对两班学差生进行同伴关系、自尊和社交焦虑的测查。
2.3.4 数据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3 研究结果
3.1 合作学习对学差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实验结束后,发现尽管实验班学差生的语文、数学成绩的增益值均高于对照班的学差生,但是他们之间语文成绩的增益值没有达到显著水平(Z=-1.696,p>0.05),而数学成绩的增益值达到显著水平(Z=2.261,p<0.05)。
3.2 合作学习对学差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前后的社会性因素发展增益值的曼一惠特尼U检验,发现两班学差生之间的同伴关系接纳度的增益值(Z=-1.072,p>0.05)和被接纳度的增益值(Z=-1.149,p>0.05)都未能达到显著水平,而自尊水平的增益值(Z=-3.414,p<0.01)和社交焦虑水平的增益值(Z=-3.359,p<0.01)都达到显著性水平。
4 分析讨论
4.1 合作学习对学差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通过合作学习,实验班学差生的语文、数学成绩的增益值均高于对照班学差生,特别是数学成绩更是显著高于对照班学差生。从参与机会来看,合作学习的学生课堂发言率基本达到90%,这充分增加了学差生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强化了他们的参与意识,调动了他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追求知识。从小组目标看,共同的学习目标对学差生会产生较强的驱动力、向心力和约束力。“监督员”会重点监督他们的学习态度、自我管理和遵守纪律,“检查员”会及时检查其知识掌握的情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