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菲菲看起来并不像一家知名房产集团公司的副总裁。
她所处的地方,是一座被大树簇拥着的篮球场,隶属于一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厂。2-3年之后,这里将矗立起一栋漂亮的独立别墅。不远处的西南方,几栋30多层的高楼正从茂盛的绿色森林中冒起。它周围42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将有20余栋18-33层的高层住宅,错落在5000多棵高龄老树之中。
“我把它叫做‘明园·森林都市’,你觉得名副其实吗?”凌菲菲惬意地走在这片被香樟树庇荫着的花园式厂区,像女王般巡视着她倾注了太多心血和智慧的“上海最后一块处女地”。
作为明园集团房产项目的总策划,喜好自然和艺术的凌菲菲总希望将自己的爱好和事业完美结合。创业多年之后,她在上海,在上海风起云涌的房地产业找到了两者的契合。
第一眼的妙处
那是11月11日下午,万种风情的复兴路上,淡淡的雨雾笼罩着昔日的法租界。凌菲菲坐在明园世纪城六楼办公室的落地玻璃窗前,谈起她1999年秋第一次看到那片“森林”时的惊喜。
那天晚上,刚吃完晚饭,一个朋友告诉凌菲菲,说闸北区有个机械厂正因破产被拍卖,厂区风景不错,不妨去看看。当时明园正做着几处高档楼盘,对普通地块不感兴趣。但凌菲菲最后还是去了。“一开车进去,我立刻就震惊了,心想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树啊!”
说到这里,她一下兴奋起来,努力向记者形容当时的感受:“可以想象一下:那么安静,月光下,秋高气爽,风吹着树叶沙沙作响。”她说自己一下子像走进了原始的去处,连香樟树的香气都那么自然。
当时,陪凌菲菲一同参观的还有十几个朋友,大家一致说服她“一定要开发这个地方”。他们说,此地浪漫、感性,把这种感觉保留下来,就算成功了。
凌菲菲一下被说动了。当然,这个美妙的地方也暗合了太多她一直以来追求的东西。尽管她大学学的是“电气自动化”专业,却对艺术和文化情有独钟;然后这种爱好转移到建筑上,她便爱上了建筑的美学元素,包括它的自然和环境。
多年来,凌菲菲喜欢到世界各地旅游,尤其喜欢当地富有特色的建筑艺术。她跑了很多国家,如美国、欧洲各国、日本、新加坡等等,每次都带回几千张照片资料。一次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一座非常漂亮的建筑让她如虔诚的教徒一般,步行了三个小时才走到跟前,她待了很久,拍下了很多照片。在她眼中,每一座建筑、每个楼盘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过,“我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取其精华,吸收消化,然后再融入本地的居住文化和建筑特点加以创新”。
因此,当她第一眼看到那个绿树葱茏的妙处时,内心更多涌动的是一种渴望创造的冲动和激情。
“后工业化”制造
她开始行动了。首先是把地块买下来。然后,去上海“地名办”申请“森林都市”的名字。没想到“地名办”的同志死活不给批,理由是全上海只批了一家“森林海”,你们有什么资格称为“森林都市”?凌菲菲一听就乐了,“我们有5000多棵大树,年龄都过了50岁,其中包括3000多棵名贵树木,你们去看了就知道。”结果,“地名办”的工作人员到厂区一看,二话没说就给批了。
随后,沪上一帮活跃的艺术家们又被拉了来。凌菲菲说,他们到了森林都市都很激动,说上海市区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地方?在他们的参谋下,凌菲菲决定把这个破旧的花园式工厂彻底改造成一个低密度、高品质、50%原生态绿化覆盖率的大型艺术生态居住小区。
这个小区的点睛之笔,将是那些看起来毫无用途的破旧厂房和废旧机器。
最近,她去了一趟日本神奈川县,目的地是世界著名的箱根雕塑公园。它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一个重在养护自然生态并累积世界艺术精品的主题公园。在这个公园里,雕像作品和周围的自然景色结合得异常完美。凌菲菲受此启发,一下想到了森林都市里的厂房、车间、柱子和钢铁构件。“森林都市不缺优美的自然生态,如果再将这些有着工业化印记的‘废品’做成雕塑,那岂不是历史、文化和生活都有了?"
在艺术家的建议下,她决定就地取材先做雕塑,然后设计周边的园林让雕塑艺术与园林艺术完美结合。于是,凌菲菲请12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以工厂原有的机器设备、生产的产品零部件为原料开始创作,尽力使之成为园林的一部分,都市生活的一部分。
品位藏在细节里
凌菲菲是个有品位的女人。这不仅仅体现在她的穿着打扮和言谈举止上。
每次去国外旅行,她都感叹于国外一些楼盘的生活化品质。一次去新加坡参观一个楼盘,看到楼上的四户年轻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烤肉,赞赏之余也受到了启发。她说,现代的都市邻居人情淡薄,很多都是老死不相往来,如果我能在每个楼层中间提供一个公共场所,让大家有地方聚会、沟通,至少可以创造一个融洽的小氛围。
她马上把这个创意用在了新建的森林都市社区中。在第一期楼盘的设计计划中,每四层就辟出一个公共平台,面积有200平方米左右,放一点绿化和桌椅,可供住户们下棋或聊天,很是惬意。在此前的明园小安桥项目中,她还别出心裁地将阳台的一半做成伸展出去的菱形,视野更开阔,也拉进了与自然的距离。
品位也存在于细节中。
明园森林都市的基地有5000多棵成材的树木,但规划设计师认为,要建造18层以下的小高层住宅,有些散在性生长的大树就要削冠移植。这可怎么办呢?5000棵大树可是多年积淀下的城市自然生态文化!这可难坏了设计师。
最后,明园辗转邀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景观设计系主任做技术指导,再请来园林工人,将一些散在性生长的大树进行全冠移植。大树保住了,森林都市也名副其实。
造房挖出的土,也被凌菲菲像待宝贝一样保存起来,而且还专门安排了两个人每天浇水。“这土可真是宝贵,你不知道,里面有很多珍贵的树种和草籽,要让新建小区充满自然的野趣,必须保护好它。”在破旧的篮球场南侧,小山一样的土堆已经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花和狗尾巴草。
在建筑过程中,为了使周围的树木不受影响,凌菲菲动足了脑筋。她让工人用绳把“碍事”的树围起来,大的则用墙保护起来,有人天天给它们浇水维护;有时,打桩的机器穿不过3-5米宽的林间小路,她便多花上几万元用吊车把它吊过去。因为她知道,树才是未来小区的灵魂。
生活讲求细节,造房也讲求细节。在明园造第一个产品“明园世纪城”时,高科技就成为凌菲菲特别关注的细节之一。
她不会跟风去做什么“欧式风”、“小镇系列”等楼市概念,而是在复杂细节中融和历史文化和现代技术,使自己的房子既有极高的品质,也凸现出大气的现代风格。
她引入了瑞士的上水管和德国的同层排水技术,大大减少了排水噪音,彻底解决了上下层渗水问题。瑞士水管不生锈,可以用上50年。为了做出大空间,她借鉴了桥梁的预应力技术,使房间做到无梁无柱,空间变得很大,很气派。
一系列细节关怀和前瞻性的设计,让凌菲菲真正体会到了创造的快乐和居住文化的魅力。如今,她又沉浸在新创的“明园文化艺术中心”里,据说已经举办了7次有影响的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