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机关大院的故事

作者:张 华



来,又对人大提了不少意见。
  两人不识时务地一起放炮,同时被打成右派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引蛇出洞”之后,机关成立了打蛇小组,父亲有“远见”没胆量,一直未给领导提过任何意见,有幸忝列组员,组织上曾安排他和几位组员共同整理过吴女士的材料,对其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揭露与批判。
  反右之后,王某及吴女士在人大的职位无疑都被取消,但考虑到两人均为有影响的人物,年纪也已不小,便让他们到国务院参事室挂份闲差,领份不薄的口粮,进行监督改造去了。对这种遗老级的人物,也算体现了宽大为怀的政策。
  几十年后的一天,我回大院探望父母。此时王某已作古多年,右派们几乎都改正了。我见不远处有一白发老太坐于残疾车上,一保姆在旁陪侍,正晒太阳。
  母亲指着她悄声对我说。那是吴某,全国政协委员,腿摔断了,没儿没女。只一外甥有时来看望她……言外之意活得挺惨。
  此时的她沐浴在阳光里,白发闪着耀眼的银光,显得雍容华贵,那一对眼睛有种大彻大悟之后的睿智与静谧,不由不让人肃然起敬。那是我见过的最美的老太太,高红颜薄命及凄惨这些词汇何其遥远!
  
  快乐的老单身汉
  
  有位快乐的老单身汉与我和咪咪交往最多。他是机关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委员,姓林,因当时已五十多岁,禿顶上所剩不多的头发已然花白、大家便都尊呼一声林老。我们背地里叫他林老,当面称他林伯伯。其实他都无所谓,尽管有一定地位,却没一点架子,见到任何人都是满脸堆笑,还特别爱开玩笑。
  单身汉们常有人提出带漂亮的咪咪去打牙祭。她胆子特小,一个人自然不敢去,我于是有幸成为陪吃的蹭客。记得林老好几次带我俩去饭馆吃饭。
  一次大吃之后,他将我们带往南河沿附近一处私宅。典型的四合院,里面还有一个小花园,长满花草,盆栽是两棵铁树。林老向我们讲解了铁树几十年才开一次花的知识,然后笑着说、我这辈子是看不到它们开花啦,就看你们了!说完哈哈大笑,仿佛不是在谈生死问题,而是在讲笑话。
  他介绍我们同他的哥嫂认识,说他哥哥一家住在这里,他哥哥似乎对他很恭敬的样子,倒像他是兄长。大家坐下喝了一壶茶。回家路上,他对我们说,那宅院其实是他的。自己为吃住方便,平日只住在机关宿舍。
  童言无忌,我只觉得那么一所大宅让给別人可惜,忍不住问他,你干吗不自己住啊,他不笑了,说一个人住那么多房显得太空荡了。他接着说,他其实有老婆和一儿一女,只是都不在此地。妻女在台湾,儿子在美国,
  那时的我尚没有阶级斗争概念,更没将台湾及美国与反动派联系在一起,只认为这两地距离太过遥远,觉得他一个老人太过孤单。
  不久,他从新疆视察回来、将我和咪咪叫到他的单身宿舍,说味咪长得像新疆人,给了她一顶新疆绣花小帽,并顺手给了我一只玉手镯。虽然出来的时候很兴奋,可总认为林老更喜欢咪咪,便觉得那顶小帽漂亮,有好几天在头上试来试去。咪咪一贯让着我,当然不会与我计较了。
  稍大,与父亲谈起林老孤身一人的孤单并问起林老的历史。父亲说,北平和平解放时,他与傅将军一同起义,是某集团军司令,毕业于讲武堂,职业军人出身,参加过军阀混战,抗过日,更与共产党的军队交过手……按现在的话讲,曾经是军阀……
  那时,在我的观念中,国民党将军统统反动,双手沾满革命者与人民的鲜血,至于是否曾经与日寇浴血奋战,我从来没听说过。我所受的教育是只有八路军抗日,而国民党一律卖国,可在感情上我又不能将和蔼可亲、说话随便的林老与面目狰狞的反动派联系在一起。莫非如今的他戴一副假面具?至此,自觉不自觉中我开始与他疏远。
  大约几年后,听说林老再婚,从此搬了出去,偶尔在机关见到,也仅点头而已,称呼都省去了。
  “红卫兵”破“四旧”的高潮一来,以林老的历史,自然首当其冲被揪了出来。听说揪斗大会就在机关举行,他被挂上“反动军阀、土匪”的牌子,在台上“坐飞机”,被鞭子抽得满身伤口……没几天,便听说他服安眠药自杀了。
  那时的我正被小批小斗。听说了他的死讯,竟想起他对我和咪味的种种好处来,不免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一时竟忘了,他是革命人民的敌人,其行为是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
  如今回想起来,林老是职业军人,出生入死,已不知多少次从阎王爷身前擦身而过了,他必是将生死看得很淡,惟有将尊严看得商于一切。因此,在羞辱面前,他只有选择迷死一途。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