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卷世界现代后期文学史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系统地介绍世界现代后期(1918-1945 年)文学发展概况的知识性读物,重点评介了这一时期出现的重要作家、作品及各种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全书分为六大部分:概述;欧洲现代后期文学;美洲现代后期文学;苏联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亚非现代后期文学。本书博采众长,在吸取国内外世界文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又提出了一些新见解。本书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内容翔实,语言流畅,可供从事世界文学研究的人员参考,也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
  一、概述
  1.历史背景
  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空前尖锐,被压迫、被剥削的亚非人民,掀起了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新浪潮,殖民主义体系危机四伏,以英、法、俄为一方的" 协约国"和以德、奥为另一方的" 同盟国" 两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终于在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历时四年多,使交战各国的经济陷入极度混乱的状态,各国人民生活在十分困苦的境地。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蓬勃兴起。1917年10月,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积极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世界政局发生了激烈变化,德、意、日三国的法西斯势力在垄断资产阶级扶植下上台执政,他们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残酷镇压革命,对外大肆侵略扩张。1939年9月1 日,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这场战争的波及面远远超过了上次大战,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五分之四的人口都卷入了战争。在战争中,苏、美、英、中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反法西斯同盟,互相配合,协同作战,终于以德、意、日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胜利,大大削弱了资本主义势力,巩固和发展了十月革命的成果,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此后,世界现代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现代社会史的动荡不安和急剧变化影响着现代文学史的发展。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影响社会意识的有力因素,使作家的精神活动领域包涵了新的思想内容。与此同时,资产阶级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思潮异常活跃,也对西方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这一时期的世界文学表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现实主义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和现代派文学成为两战期间世界文学的主要潮流。
  2.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20世纪,情况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它虽然失去了在各国的统治地位,但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它与19世纪盛行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
  首先,两战期间的现实主义作家,多多少少地在创作上受到了现代派文学的影响。一方面,他们继承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倾向,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则吸收和融合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主观世界和人物的内心感受,其创作实际上是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其次,这时的现实主义文学已经成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同盟军,在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有些作家则对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光明前景充满信心,最后终于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所以说,现实主义到了20世纪已向新的历史阶段发展。
  一些在19世纪末期就享有世界声誉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依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着艰苦的思想探索和艺术探索,创作出了揭露性更强的作品。英国的高尔斯华绥完成了《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922),萧伯纳写出了政治讽刺剧《苹果车》(1929),揭露了帝国主义的垄断本质和侵略本质。法国的罗曼.罗兰的《母与子》于1922-1933 年陆续出版,表现了作者对民主和自由的强烈追求。德国的托马斯.曼,在1924年完成的长篇小说《魔山》则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衰败灭亡的必然命运。美国作家德莱塞创作的《美国的悲剧》(1925),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揭示了资本主义腐朽的社会制度。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还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对社会生活和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
  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太阳照常升起》(1926)和《永别了,武器》(1929),真实地描写了帝国主义战争对人类造成的痛苦和灾难,刻画了大战后迷惘苦闷的一群青年形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反对战争的文学名著。
  美国另一位重要现实主义作家斯坦倍克,创作了一系列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斗争的优秀作品。他的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1939)真实地描述了美国资本主义农村的悲惨生活和破产农民的反抗,成为名著。
  德国的雷马克以其创作的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1929)而享誉世界。
  这部作品以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创作手法,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写出了" 迷惘的一代" 的苦闷情绪。
  法国的巴比塞是一位杰出的反法西斯作家,对帝国主义战争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创作的长篇小说《火线》(1916)和《光明》(1919)是反战作品中的不朽之作,曾经受到列宁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英国的劳伦斯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制度对人性的扼杀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抗议。但由于他的作品中关于性的直接描写而遭到人们的非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国家中的许多作家,逐渐摆脱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的束缚,开始了现实主义创作。捷克作家哈谢克的现实主义作品《好兵帅克》(1921),揭露了奥匈帝国统治者及其军队的腐败,抨击了社会上的种种虚伪和丑恶。南斯拉夫作家安德利奇于1945年发表了长篇三部曲《德里纳河上的桥》、《特拉尼夫克纪事》和《女士》,其中的第一部被称为" 巴尔干人民的史诗".在南美洲的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创作了歌颂反法西斯斗争的诗集《西班牙在中心》(1937)。巴西的亚马多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无边的土地》(1943)、《黄金果的土地》(1944)和《饥饿的道路》(1946),反映了1917至1940年本国的社会生活。
  同样,在这一时期的亚非各国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印度的普列姆昌德一生著有12部长篇小说。埃及的邵基、塔哈.侯赛因和台木尔等人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埃及的社会生活和现实矛盾,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品行。
  中国的现代文学是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体并包有多种创作方法和流派的文学。" 五四" 文学运动和文学革命,大大加强了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所提出的" 国民文学" 和" 平民文学" 的口号,要求以表现普通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为文学的根本任务,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生活。在创作实践上,鲁迅和他所支撑的文学研究会等社团的作家,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之先河。他的短篇小说《呐喊》、《徬徨》和《阿Q 正传》称得上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引起了世界文坛的注目。与鲁迅同时出现的叶圣陶、冰心和朱自清等一批作家,也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以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得到了有力的倡导和发展,更明确地规定以大众化作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中心,自觉地揭示历史的发展趋向,表现无产阶级的理想。在创作实践上,正面描写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群众斗争,塑造了新的工农形象,获得了新的突破,产生了茅盾的《子夜》这一里程碑式的作品,出现了巴金、老舍、曹禺、丁玲、张天翼、沙汀、艾芜、萧红、萧军、殷夫、艾青、臧克家、夏衍等一大批有着鲜明艺术个性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危难使作家与人民有了共同的命运,加强了作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成为抗战初期不同政治艺术倾向的作家的共同要求。在创作实践上,爱国主义成为文学的重大主题。艾青、田间及" 七月诗派" 的诗歌创作,茅盾、巴金、沙汀、老舍、路翎的小说以及曹禺、夏衍、陈白尘、宋之的、吴祖光的戏剧创作,代表着这一时期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所达到的新水平。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鲜明地提出了" 文艺为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人民大众服务" 的根本方向。革命根据地的作家长期地深入生活,参加实际斗争,锻炼出一支与工农兵打成一片的新型文艺队伍,并在创作上获得了新成就,为文学向社会主义方向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3.无产阶级文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各国工人运动出现新的高涨,许多国家先后成立了共产党和左派共产主义组织。一些从事文学活动的诗人、作家,经过革命斗争的洗礼,把自己的命运同无产阶级联系起来,继承和发展了以巴黎公社文学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作了大批的具有新的思想高度和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创作方法,深刻地揭露旧世界的罪恶,发现和表现人民中和现实中存在的真善美,塑造新的人物,描写新的生活,宣传新的思想,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向前发展,并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人民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国内战争、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建设和卫国战争的胜利。这一时期的苏联文学以列宁提出的党性学说为指导思想,创造性地继承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成就和世界各国的艺术经验,取得了伟大成就,出现了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肖洛霍夫和法捷耶夫等一批杰出的作家和作品,充分地发挥了团结人民、打击敌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作用。在20世纪的无产阶级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除苏联文学以外,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文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法国无产阶级文学继巴黎公社文学之后,继续得到了发展。一批进步作家加入共产党和无产阶级作家行列,涌现出巴比塞、古久里、艾吕雅、阿拉贡等一批杰出代表,他们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整个欧洲无产阶级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工人作家特雷塞尔,其代表作《穿破裤子的慈善家》(1906-1910)塑造了两个社会主义者的正面形象,反映了工人的悲惨遭遇。福克斯是一位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创作了长篇小说《草原的人民》(1925)和《阴沉的天空》(1928)。爱尔兰著名的剧作家和小说家奥凯西在30年代创作了剧本《星儿变红了》(1940),描写了共产党人的反法西斯斗争,贯穿着作者热爱祖国和人民,追求独立和自由的革命精神。
  德国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无产阶级文学产生和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
  在苏联文学的影响下,于1928年成立了" 德国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 ,出版了《左翼》杂志,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如沃尔夫创作了揭露法西斯暴行的话剧《马门教授》(1933-1934)。著名的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的创作实践和" 叙事剧" 理论,成为当代戏剧艺术宝库的珍贵财富。
  1933年5 月10日,希特勒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焚书事件,许多进步人士被迫逃离德国,出现了一支散布在各国的以无产阶级作家为主体的宏大的作家队伍,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战斗,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反法西斯特征,是德国文学史上光辉的篇章。
  丹麦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尼克索创作了长篇小说三部曲,这是北欧最早反映工人斗争的长篇,受到了列宁的高度评价。捷克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伏契克创作的报告文学《绞刑架下的报告》(1943)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外,在中欧和南欧,也出现了一批无产阶级作家和作品,他们对各自国家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比之下,美国的无产阶级文学诞生较晚,发展较快,在本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成为美国文学的主要潮流,出现了象高尔德、马尔兹等一批无产阶级作家,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左翼报告文学家史沫特莱写了大量关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作品,她的传记体报告文学《伟大的道路》,描写了朱德伟大的一生。约翰.里德是美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无产阶级文学最早的杰出代表。他创作的报告文学《震撼世界的十日》(1919),是世界上第一部真实描写十月革命进程的作品,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的伟大胜利。列宁为此书写了序言,并建议将它译成各种文字,推荐给全世界的工人们。
  30年代后期,美国无产阶级文学队伍开始分化,但仍有一部分作家创作了一些反映反法西斯斗争的作品。
  在东方,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亚非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这个时期的亚非现代文学,其主流是民族革命文学,它包括民族资产阶级文学和早期无产阶级文学,且后者占有突出的地位,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战斗精神。
  " 新倾向派" 是对朝鲜无产阶级萌芽时期的作家的通称。他们写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被誉为朝鲜无产阶级文学的先驱。崔曙海是这一派中的代表作家。而" 卡普" 中的李箕永则是现代朝鲜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故乡》(1933)被称为" 卡普" 时期文学的纪念碑。
  以无产阶级文学为代表的左翼文学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文学的主流。小林多喜二和德永直是这一阵营中的杰出领袖。
  1928年初,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或称左翼文学运动)在中国蓬勃兴起。1930年3 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 左联")成立,这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左联" 的成立和活动,大大密切了文艺与革命的关系,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家和作品,使" 五四" 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4.现代派文学
  现代派文学又称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自19世纪以来产生并流行的文学流派。从20世纪初到20年代,是现代派大发展的时期。主要的代表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
  两次世界大战所引起的动荡,必然孕育动荡不安的社会心理。对欧美各国为数众多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战争和战后形势使他们感觉到整个文明的危机,预感到人类的灭亡。他们的内心充满难以名状的迷惘和困惑。他们仇视工业化,仇视" 机器时代" ,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战争的根源,害怕新的战争和革命的爆发。他们的精神世界深陷迷途,看不清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感到生活整个说来没有意义,并不渴望将来的美好生活。现代派文学正是这一部分人的思想情绪的曲折反映。他们把自己的主人公的主观世界与他们在作品中不肯反映的客观世界对立起来,认为只有人类的内心世界是" 实在的、永恒的" ,对现实作真实的反映,是轻视某种高度智慧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各种反理性主义哲学思想是现代派作家所依据的哲学理论,是现代派产生的思想根源。如叔本华(1788-1860)的" 唯意志论" ,柏格森(1859-1941)的" 生命哲学" ,克罗齐(1866-1952)美学中的" 直觉主义" ,尼采(1844-1900)的" 超人哲学" ,弗洛伊德(1856-1939)
  的" 精神分析学说" 和萨特(1905-1980)的" 存在主义" 等等,都对现代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后期象征主义是相对于19世纪的法国象征派而言的。到了本世纪20年代,象征主义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现代主题的开拓和创作手法的革新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成为一个很有影响的世界性的文学流派,被称为后期象征主义。代表人物有英国的艾略特、法国的瓦莱里、爱尔兰的叶芝和美国的庞德等。他们主张通过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等艺术手法来表现人们的内心精神世界,力求艺术形式的蕴藉、浓缩和精炼。艾略特的长诗《荒原》(1922)是这一流派中的力作,在内容上曲折地反映了西方的社会生活,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集中反映了一批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态。
  表现主义兴起于本世纪初,二三十年代时盛行于德国、奥地利、北欧、俄国和美国,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卡夫卡和美国的奥尼尔等。这个流派对资本主义的黑暗现实有着盲目的反抗情绪,认为" 艺术是表现而不是再现" ,过分追求强有力地表现主观的精神和内心激情,揭示人物的灵魂,即内心世界和潜意识。作品通常是使用抽象的象征性手法来表现具有深刻哲理的问题,大量运用内心独白、梦景和潜台词,其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现实的变形或扭曲。卡夫卡的《变形记》(1915)和奥尼尔的《琼斯皇帝》(1921)是这一流派中的代表作,享有广泛的国际声誉。这个流派对后来的荒诞派戏剧、" 黑色幽默" 小说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是本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后来流行于欧美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是由" 达达主义" 演变而来的。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布勒东、艾吕雅和阿拉贡。1924年10月,由布勒东发起,组织了超现实主义的团体,并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阐述了这一流派的艺术主张和创作特点。认为文学不是再现现实,而是超现实。提倡" 无意识写作" ,即用不受理性或美学、道德准则制约的无意识的写作方法来表现人的梦幻等潜意识活动。因此,作品所表现的常常是一些杂乱无章的细节和不知所云的符号,扑朔迷离且晦涩难懂。超现实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青年一代头脑中的价值观被破坏和信仰危机在文学上的反映。阿拉贡的散文集《巴黎的乡下人》(1926)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品。
  存在主义文学是30年代末期产生于法国,以宣传存在主义哲学为目的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萨特(1905-1980)和加谬(1913-1960)等。
  萨特的存在主义宣扬" 存在先于本质" ,认为" 存在" 即" 自我" ,只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应该是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感受,而不是艺术的再现客观世界。萨特的剧本《禁闭》(1944)和加谬的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是这一流派的重要作品,集中表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思想,描写了主人公的孤独、失望和恐惧的阴暗心理,既有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写,也有抽象的哲理寓意。
  意识流小说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于本世纪20至4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代表人物有爱尔兰的乔伊斯、英国的沃尔夫、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美国的福克纳等。意识流小说是所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中流传最广且影响最大的一种。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把意识比喻为流动的" 河流" 或" 流水".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所谓" 绵延" 的" 心理时间" 或" 主观时间" 的概念。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则进一步地提出了潜意识和本能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这一理论,对意识流小说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14-1922)、福克纳的《喧嚣与愤怒》(1929)、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1906-1913)和沃尔夫的《黛洛维夫人》(1925)都是著名的意识流小说。他们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有意忽略故事情节的连贯和完整,运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等手法来表现人物意识流动的轨迹,充分地体现了意识流文学的特点,对其它文学流派产生了很大影响。
  两战期间的欧美现代派文学除了上述几个主要流派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小流派,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现代派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不断地向外扩大影响。20世纪在日本兴起的" 新感觉派" 就是这一影响的产物。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是吸收外来文学营养使之民族化、继承民族传统使之现代化的过程。虽未形成自己的现代派,但是一些文学社团和个人曾对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艺思潮、文学流派,包括各种文学形式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作了全面介绍和广泛的吸收,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学遗产进行了重新评价,促进了文学的现代化。
  中国现代文学各个领域的开拓者,包括鲁迅、郭沫若、周作人、田汉等人的创作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显示出了现代化与民族化兼而有之的特征。同样,这种思潮也影响了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许多文学社团,涌现出胡适、李金发、戴望舒等一批从事现代派创作的诗人和作家,对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一大批有爱国心和责任感的作家积极地投入到民族救亡运动之中,为国家的生存而奔走呼号。在这种形势之下,现代派在中国的影响也渐渐销声匿迹了。
  二、欧洲现代后期文学
  1.文学概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原有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终于在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使数以千万计的人丧失了生命,使交战各国的经济陷入极度混乱,广大人民生活在十分困苦的境地。1917年在俄国发生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次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鼓舞了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许多国家都先后成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积极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促使世界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日益严重,终于导致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但是,随着1941年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开始,这场战争的性质由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反法西斯斗争,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1945年打败了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了这场战争。这次大战后,整个世界形势再次发生巨大的变化,一系列社会主义
  5.宗教初年的基本形式
  宗教初年的基本形式是氏族宗教和部落宗教。开始是氏族宗教,当氏族结为胞族和部落时也就出现了部落宗教。这种宗教形式是在旧石器时代末期随着氏族组织形式产生而出现的,部落宗教一直延续到奴隶制社会。在奴隶制社会里虽然还有部落宗教,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国家认可的各种宗教组织形式,这种情况我们在下面各章里叙述,在这里只讲原始社会的宗教形式。
  氏族部落宗教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带有成员的整体性,即氏族部落所有成员有共同的崇拜对象和一致的宗教意识与宗教行为,这与奴隶制社会以后的宗教形式不一样,后者往往只限于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人;其二,带有自发性和直观性,没有系统的教义和神学体系,依靠传统维持;其三,执行宗教礼仪的人物虽然已经产生,但没有专业化的、具有特权的神职人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表现:
  (1)图腾崇拜
  " 图腾" ,原为北美洲土族印第安语"totem" 音译过来的,意为" 他的亲属" 、" 他的标记".它可以是某种动物或某种植物、或其它自然物和想象物,一般以动物为主。图腾崇拜指以特定的物类为敬拜对象,有氏族图腾、胞族图腾、部落图腾、部落联盟图腾。特定的图腾表示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所有成员之间共同的敬拜对象,原始人或认为图腾是他们这个群体共同祖先和来源,或认为是他们增加力量取得生活资料的源泉,或认为是他们能战胜自然界之物侵害和战胜敌对群体的保护者。批评的态度,另一方面并没有坚决谴责战争,发表了一系列改良主义的理论,反对暴力革命。1919年发表了揭示英国资产阶级社会没落的剧作《伤心之家》,作者称这就是" 大战前夕文明而懒散的整个欧洲的写照".1929年发表的剧本《苹果车》,揭露了英国黑暗的政治内幕。此后,他又陆续发表了《真相毕露》(1932)、《搁浅》(1933)、《女百万富豪》(1936)和《日内瓦》(1936)等剧作,对英国戏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小说家、戏剧家高尔斯华绥在这个时期发表了《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的后两部《骑虎》(1920)和《出租》(1921)
  以及《现代喜剧》三部曲(1924-1928)。这些长篇小说,表现了英国资产阶级家庭的没落。小说家威尔斯以科学幻想小说的形式,宣传他的改良主义理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法西斯主义。
  与此同时,在英国文坛出现了一批年轻作家,代表了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新生力量,主要有曼斯菲尔德、奥尔丁顿、克洛宁等。
  曼斯菲尔德(1888-1923),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她的作品大多是描写资产阶级的家庭琐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揭露的同时,往往又流露出苦闷和消极的情绪。这种人生态度展现了战后一部分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她的主要作品有《幸福》(1920)、《游园会》(1922)、《鸽窝》(1923)和《幼稚的东西》(1924)等。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英国文学界具有最优秀风格的作家,她的笔触细腻、简洁、流畅而富有诗意,是心理分析的行家。
  奥尔丁顿(1892-1962),被誉为20世纪最有才能的英国小说家之一。
  他的创作活动是从诗歌开始的。奥尔丁顿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痛恨帝国主义战争。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英雄之死》(1929),这篇小说是英国反战文学中最优秀的,被认为是" 迷惘的一代" 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群众强烈的反战情绪,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虚伪和欺骗。他在《上校的女儿》(1931)、《所有的人都是敌人》(1933)、《真是天堂》(1936)等小说中,也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他的作品富于人道主义精神,但常常流露出悲观的情绪。
  克洛宁(1896- .),30年代英国文学界的一位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帽商的城堡》(1931)、《群星俯视》(1935)和《堡垒》(1937)。其中的《群星俯视》是克洛宁的代表作,表现了二三十年代英国煤矿工人的困苦生活和罢工斗争,反映了企业主和工人之间的冲突。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在这一时期,英国的另外两位作家毛姆(1874-1965)和赫胥黎(1894 -1963),就其创作性质和倾向而言,是处于现实主义的边缘。毛姆是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主要的成就在小说创作上。毛姆的成名之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所写的长篇小说《人类的枷锁》(1915)。这部作品带有自传成分。
  表现了作者的世界观中的虚无主义倾向。同时,也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丑恶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语言精炼且轻松幽默。赫胥黎是小说家、诗人及剧作家,他是著名的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的孙子。他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是某些概念和思想的化身,因此他的小说被称为" 概念小说".《旋律配合》(1928)是他的代表作。小说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思想意识的冲突,描绘了" 迷惘的一代" 的苦闷和徬徨,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英国资产阶级文化的危机,战后的英国成为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发源地。意识流小说、象征派诗歌、意象派诗歌等在文坛兴起,出现了乔伊斯、沃尔夫、劳伦斯、叶芝、艾略特等现代派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意识流小说起源于英国,乔伊斯和沃尔夫是这一流派中重要的代表人物。乔伊斯(1882-1841),爱尔兰小说家、诗人,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尤利西斯》(1922)。这部小说打破了现实主义的传统,以主人公接连不断的下意识行动和内心独白,构成了一幅复杂的社会图景,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孤独、绝望的情绪。乔伊斯因此获得了国际声誉,在文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沃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也是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她反对现实主义传统的作家,追求绝对的" 创作自由".她的小说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以精湛的心理描写见长。沃尔夫的主要作品有《达罗威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海浪》(1931)等。其中的《达罗威夫人》描写了女主人公从早晨到晚上共十二个小时的生活和她在这一阶段的所见所闻,并对她几十年的生活经历进行了追忆。这部作品宣扬了人道主义精神,其创作手法具有鲜明的意识流特征。沃尔夫的另外两部小说则借用了音乐的结构和技巧,属于比较典型的音乐小说。
  劳伦斯(1885-1930)也是一位著名的现代派作家。他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应用于小说创作之中,强调人性中的本能因素,把性欲描绘成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因此,他的作品一直引起世人的关注和争议。劳伦斯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其成就是在长篇小说方面。主要作品有:《儿子与情人》(1913)、《虹》(1915)、《恋爱中的妇女》(1921)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等。
  叶芝(1865-1939)和艾略特(1888-1965)则是在这一时期活动在英国文坛的两位著名诗人。他们是欧美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
  叶芝是爱尔兰诗人、剧作家。他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叶芝的先期创作由于受到当时的诗人和画家的影响而表现出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倾向,脱离了现实生活。90年代以后,他的诗风趋于坚实明朗。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1916年的复活节》(1921)、《谁与弗洛斯同去》、《梦见仙境的人》和《秘密的玫瑰》等。充分表现了爱尔兰民族特有的热情和想象。后期是叶芝创作的成熟阶段。他的作品接近于人民的生活,具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哲理诗三种因素,语言洗炼且诗风雄劲,运用了含义复杂的象征手法,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推进了欧洲诗歌向后期象征主义的演变。
  主要诗作有《钟楼》(1928)、《驶向拜占庭》(1928)、《盘旋的楼梯》(1929)、《拜占庭》(1929)等。这些作品表现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不满,歌颂了贵族文化。叶芝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艾略特则被西方评论界视为英美现代诗歌创作和理论的一代宗师。他的长诗《荒原》(1922)是后期象征派诗歌的主要代表作。由于艾略特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194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多次举行" 反饥饿大进军".由于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使得英国工人阶级文学有了新的发展。一些左翼作家创作的" 社会小说" 是20世纪英国文学的重要成就之一。索默菲尔德便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于1908年生于伦敦,早期积极参加工人运动,1930年加入了英国共产党。他的主要作品有《五一节》(1936)、《西班牙志愿军》(1937)、短篇小说集《生还者》(1947)和《遗产》(1956)等,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斗争精神。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英国进步文学中,爱尔兰剧作家奥凯西(1884- 1964)占有重要的位置。他出生于都柏林一个贫穷的家庭,3 岁丧父,12岁时就干活谋生,饱尝了人世间的饥寒交迫,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有较深刻的认识。奥凯西是爱尔兰工会运动的积极分子,多次参加了大罢工和武装起义。
  他的创作便是其个人经历和成长过程的真实写照,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代表着进步的文学倾向。
  奥凯西的创作大体上可分成两个阶段。他的早期作品有剧本《枪手的影子》(1923)、《朱诺和孔雀》(1924)、《犁和星》(1926)等,集中表现了爱尔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揭示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的本质。30年代以后,奥凯西加入了共产党,这使他的创作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对无产阶级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剧本《星星变红了》(1940)
  和《给我红玫瑰》(1942)等。作者把爱尔兰人民的解放斗争与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奥凯西的创作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
  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也是战胜国,但是却大伤元气。战后,社会矛盾尖锐,经常出现政治危机,经济萧条,同英国一样沦为美国的债务国,逐步走向衰落。
  战争的爆发同样也震撼了法国文坛,人们开始对旧的价值观表示怀疑,转而去追求" 全新的艺术".现代主义思潮的崛起,成为这一时期法国文学最本质的特征。现代派作家们热衷于对文学形式的追求,开始逃避现实,表现出他们对无法解决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一种无奈。这方面的代表作家是普鲁斯特(1871-1922)。此外,还有小说家安德烈.纪德(1869-1951)
  和诗人保尔.瓦雷里(1871-1945)。
  纪德在一定程度上把批判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是法国现代文学中最矛盾的作家,被誉为"20 世纪法国文学史中首屈一指的人物".纪德在一次大战前发表的主要作品有《人间粮食》(1897)、《蔑视道德的人》(1902)、《窄门》(1909)等。作者在其中表达了一种否定一切道德规范的思想,表现出深深的悲观主义倾向。纪德的后期作品主要有《梵蒂冈的地窖》(1914)、《田园交响乐》(1919)等。1926年完成的小说《伪币制造者》为他带来了世界级的声誉。它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反映了当时年轻人的徬徨和苦闷,表达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人与人之间虚伪关系的批判。由于纪德的思想倾向比较复杂,因此他的创作时而表现出" 进步" 的一面,时而又表现出消极落后的一面。他在晚年所著的《忒修斯》一书,对自己一生的思想和创作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由于纪德的作品内容广博,艺术意味深远,因而获得了194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对现代法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瓦雷里是法国后期象征主义派诗人。他在法学院读书时便开始了诗歌创作,1917年发表的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连串心理活动,表现了感性生活和理性生活的冲突,被西方评论家誉为" 优秀的法国诗篇".1920年发表的长诗《海滨墓园》具有自传性,是诗人的" 自我独白" ,同时也是一篇哲理意味很浓的诗。表现了瓦雷里以往的生平活动和思想感情,从自然的不朽和人生的无常的对比中,得出肯定现实、面向未来的积极的结论。瓦雷里的诗歌偏重于形而上学的思考,他企图建立一种精确而严格的诗的形式,所以很讲究诗的格律。他的14行诗在艺术上尤其精湛。
  在两战期间的法国文坛上,具有深厚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也得到了继续发展,在整个现代文学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除老一代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以外,又涌现出一批新秀:马丁.杜加尔(1881-1958)、杜阿梅尔(1884-1966)、莫里亚克(1885-1970)和莫洛亚(1885-1967)等。
  马丁.杜加尔是一战后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位主要代表作家。1909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变化》。他的代表作是八卷长篇巨著《蒂波一家》(1922-1940)。作者通过对蒂波父子两代与兄弟之间矛盾冲突的描写,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当时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对帝国主义战争进行了批判,歌颂了法国工人的斗争和人民的反战情况。小说情节曲折,语言简洁明快,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杜加尔因此而获得了193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其他主要作品还有《让.巴洛瓦》(1913)
  和《古老的法兰西》(1933)等。
  杜阿梅尔是文艺团体" 修道院" 的创建人。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并将之比作人间地狱,决心一定要消灭它!他在这一期间创作的短篇小说《烈士传》(1917)、《文明》(1918)
  等,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对战争牺牲者深表同情。一次大战后,杜阿梅尔创作了一系列以社会下层人物沙拉文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后来合成五卷集《沙拉文的生平与遭遇》(1920-1932)出版,描写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沙拉文的种种生活经历,他想在社会中寻找一立足之地,却屡屡失败,最后只好把自己孤独地关在有限的小天地里。杜阿梅尔的另外一部重要作品是十卷集长篇小说《巴斯基埃家族史》(1933-1945),描写了理想主义者个人奋斗的失败。
  莫里亚克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他擅长心理分析和描写人物的内心冲突,被誉为20世纪心理分析小说大师。其主要作品有《给麻疯病人的吻》(1922)、《黛莱丝.德克罗》(1927)、《蝮蛇结》(1932)和《黑夜的终止》(1935)等。这些作品,有的抨击了传统伦理、习俗的虚伪,有的对资产阶级家庭的血腥关系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有的则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莫里亚克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以小说、戏剧和日记较为著名,并因此而获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莫洛亚是一位现实主义小说家、历史学家和文艺评论家,一生创作了大量成功的作品。他写的长篇小说有:《非仙非兽》(1923)、《贝尔纳.盖斯耐》(1926)、《气候》(1928)、《家庭圈子》(1932)、《幸福的本能》(1934)和《九月的玫瑰》(1956)等。除此之外,莫洛亚还写了许多题材广泛的短篇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与此同时,在法国文坛上也活跃着一批杰出的共产党员作家。其中主要包括亨利.巴比塞(1873-1935)、瓦扬- 古久里(1892-1937)和保尔.艾吕雅(1895-1952)等人。他们以自己的作品和文学活动,推动了法国左翼文学向前发展。
  巴比塞是一位杰出的反法西斯革命作家。他的文学创作活动是从诗歌开始的,第一本诗集《哭泣的女人》(1895)是巴比塞的处女作。一次大战前他写了长篇小说《哀求的人们》(1903)、《地狱》(1908)和一些短篇小说。巴比塞的成名作是两部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小说《炮火》(1916)
  和《光明》(1919)。《炮火》的副标题是" 一个步兵班的日记".小说以日记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步兵班在战争中受尽磨难,大多数战士死于战场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广大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强烈愿望,提出了" 到底为什么打仗" 的问题,最终得出了" 必须通过革命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灭战争"的正确结论。这本书出版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成为畅销一时的世界名著。《光明》也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部作品。小说的主人公西蒙.保朗是一位以秩序维护者自居的小资产阶级庸人,他在经受了战争的磨难后,逐渐觉醒而最终成长为一位革命者。列宁对《炮火》与《光明》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论第三国际的任务》一文中曾指出:" 群众的革命意识的日益增长,已成为到处都可看到的普遍现象,亨利.巴比塞的小说《火线》和《光明》,可以说是这种现象的一个极其明显的证据。" 除了创作以外,巴比塞还积极从事进步活动。
  1919年,他联合其他进步作家成立" 光明社" ,并出版了《光明》杂志。1923年,巴比塞加入了法国共产党,他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镣铐》(1924)和传记《左拉》、《斯大林》等。
  古久里是一位杰出的革命活动家和作家。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进行反战活动。1920年法国共产党成立后,他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人道报》编委。1933年,他作为第三国际的代表访问了中国,参加过远东反战会议。
  古久里一生除了写下了大量的政论、杂文、通讯以外,还创作了中篇小说《休假》(1919),短篇小说集《盲人的舞会》(1927)、散文集《士兵的战争》(1919)和回忆录《童年》(1938)等。
  艾吕雅是一位著名的进步诗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应征入伍,1917年出版第一本诗集《义务与不安》,表达了自己在探求真理道路上的困惑。战后,他参加了达达主义团体并参与开创超现实主义运动,发表的主要诗集有:《动物与人》(1920)、《生活的必要和梦想的后果》(1921)、《为了不死而死》(1924)、《痛苦的首都》(1926)和《公共玫瑰》(1934)等。
  这些作品没有摆脱超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悲观主义情调。
  30年代,艾吕雅参加了西班牙内战,投身于保卫西班牙共和国的斗争,并创作了一些革命战斗诗篇。1938年,他完成了世界观和创作方法的转变,同超现实主义团体彻底决裂。1942年,艾吕雅加入法国共产党。大战期间和战后,他创作的诗集有《诗与真理》(1942)、《和德国人约会》(1944)、《政治诗集》(1948)、《道德教训集》(1949)、《礼赞集》(1950)、《畅言集》(1951)等,表达了他保卫和平的决心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两战期间,法国左翼文学的代表除了上述几位作家外,还有路易.阿拉贡(1897-1982)。他是诗人兼小说家。他同艾吕雅一样,20年代也曾参加过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团体。1928年加入法国共产党,艺术上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表了具有革命意义的诗篇《红色战线》(1930)。1934年开始发表总名为《现实世界》的多卷集长篇现实主义小说,反映了20世纪初的法国社会生活,表现了知识分子的徬徨和苦闷。二战爆发后,他应征入伍,后参加" 抵抗运动" ,发表了许多反法西斯的爱国主义诗集:《断肠集》(1941)、《埃尔莎的眼睛》(1942)、《蜡人馆》(1943)和《法兰西的晨号》(1944)
  等。战争结束后,阿拉贡创作了多卷本长篇小说《共产党员们》(1947-1951)。
  这部作品歌颂了共产党人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斗争,成为他的代表作。此后,他又发表了长篇历史小说《受难周》(1958),这是一部强调个人意志自由的作品,反映了作者这一时期的复杂思想状态。
  此时的德语国家文学也获得较大发展。德语国家指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德语部分,它们有着共同的文学传统和密切联系的文学生活。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受到俄国" 十月革命" 和德国" 十一月革命" 的影响,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得到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并逐渐成为德语国家文学的主流。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现实主义作家活跃于德国和德语国家文坛,其中主要有德国的亨利希.曼(1871-1950)、托马斯.曼(1875-1955)、海塞(1877- 1962)、弗希特万格(1884-1958)、雷马克(1898-1970)和奥地利的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等。
  亨利希.曼是德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他早期创作的长篇小说有:《在懒人乐园里》(1900)、《垃圾教授》(1905)、《小城》(1909)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了谴责帝国主义战争的政论《论左拉》(1915),要求用革命来结束战争。1914-1926 年间,他创作了批判德意志帝国的三部曲《帝国》,包括《臣仆》(1918)、《穷人》(1917)和《首脑》(1925)。其中的《臣仆》是亨利希.曼最优秀的讽刺长篇小说,塑造了赫斯林这个帝国臣仆的典型,并通过这个形象揭露了德国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丑恶面目。在此之后,亨利希.曼又创作了历史小说《亨利四世》,其中包括《国王亨利四世的青年时代》(1935)和《国王亨利四世的完成》(1938)两部分。小说塑造了一个代表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的领袖形象,这同疯狂的刽子手希特勒形成鲜明的对照,具有深刻的反法西斯的社会意义。
  托马斯.曼是亨利希.曼的弟弟,德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作家。
  他的早期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它描写了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一个资产阶级望族的没落,刻画了一系列资产阶级人物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部小说代表了托马斯.曼一生创作中的最高成就。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托马斯.曼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魔山》(1924),揭露了资产阶级寄生生活的空虚和腐朽,他本人因此而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1930年,托马斯.曼发表了一部反法西斯的政治小说《马里奥的魔术师》,这在他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1933年至1934年间,他创作了长篇巨著《约瑟夫和他的弟兄们》四部曲。小说取材于《旧约》中关于约瑟夫的传说,描写了犹太人善良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同法西斯排斥犹太人的暴行形成鲜明对照,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海塞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他的创作活动是从诗歌开始的,但主要成就是小说。主要作品有小说《彼得.卡门青特》(1904)、《在轮下》(1906)、《德米安》(1919)、《席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玻璃珠游戏》(1943)等。其中的《玻璃珠游戏》是海塞全部小说中篇幅最长,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它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但影射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现实社会,表现了宗教的精神桎梏对于人的摧残,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小说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1946年,海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弗希特万格是德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创作活动是从戏剧开始的,但小说是他创作的主要方面。他的代表作是两个三部曲:《约瑟夫斯》三部曲和《候车室》三部曲。后者属于现代题材,包括《成功》(1930)、《奥培曼的兄妹们》(1933)和《流亡》(1940)。它们的主题是反对法西斯。整部作品富于戏剧性和幽默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茨威格是奥地利资产阶级进步作家。他的创作体裁多样,既写戏剧、诗歌,也写小说,特别擅长传记文学。他的主要作品有:《初次经历》(1911)、《马来亚狂人》(1922)、《感觉的混乱》(1925)等小说集,传记作品有《三位大师》(1920)、《三大诗人》(1928)、《约瑟夫.福煦》(1929)、《玛丽亚.斯图亚特》(1935)等。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反法西斯小说,描写在一艘远洋客轮上,几位乘客与世界象棋冠军之间有趣的比赛,揭露了法西斯分子暴行的反人道本质,具有进步的思想内容。茨威格的作品构思奇巧,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洗炼,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德国无产阶级文学也日益成长起来,出现了一支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的队伍。其中主要作家有沃尔夫(1888-1953)、魏纳特(1890-1953)、贝希尔(1891-1958)、安娜.西格斯(1900- .)、布莱德尔(1901-1964)等。
  沃尔夫是杰出的戏剧家、小说家。1924年加入德国共产党。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其代表作是剧作《氰化钾》(1929)和《马门教授》。后者是一出反法西斯戏剧,30年代曾在中国上演。描写了正直的犹太医生马门教授因遭受纳粹的迫害而自杀的故事,强烈控诉了法西斯所推行的种族灭绝政策的罪恶。沃尔夫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人在边境》(1934)、《俄国皮大衣》(1942)、《飞碟》等。
  魏纳特是位著名的革命诗人,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反法西斯斗争。
  主要作品有:诗歌《国际纵队之歌》(1936)和诗歌集《插曲》等。曾创作过声援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诗篇《帮助中国》(1931)。他的诗简洁生动,富有革命激情,歌颂了反法西斯战士和社会主义苏联,具有深刻的进步意义。
  贝希尔是当代德国最杰出的诗人。早期创作受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1919年加入德国共产党,成为一位反映工人阶级思想愿望的革命诗人。
  主要作品有:《在列宁墓旁》、《伟大的计划》、《还乡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歌》等。
  西格斯是德国著名的女小说家,早年参加工人运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圣.巴巴拉的渔民起义》(1928)、《战友们》(1932)、《拯救》(1937)
  等。1942年完成的长篇小说《第七个十字架》是她的代表作,赞扬了德国工人阶级不屈不挠的反抗法西斯统治的斗争精神。此后,又陆续完成了《死者青春常在》(1949)和《抉择》(1959)等作品。
  布莱德尔是德国一位工人出身的小说家,曾多次因革命活动而被捕入狱。小说《考验》(1934)便描写了他自己的狱中生活,揭露了法西斯的凶残,同时也歌颂了革命者的坚强不屈。他的另一重要作品是长篇小说三部曲《亲戚和朋友》(1941-1953),描述了从普法战争到1945年近半个世纪德国的工人运动和社会发展史。
  布莱希特(1898-1956)是著名的德国现代戏剧家和诗人。他是" 史诗剧"的创始人,创立了一整套" 史诗剧" 理论体系。布莱希特强调戏剧的教育性,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以实践。他的主要剧作有《卡拉尔大娘的枪》(1937)、《第三帝国的恐怖和灾难》(1937)、《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8)、《伽俐略传》(1939)、《四川好人》(1943)和《高加索灰阑记》(1948)等。这些剧本题材广泛,具有较强的战斗性和独特的风格,对当代欧美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作为德国早期现代派文学主要流派之一的象征主义文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作家和诗人,卡夫卡和里尔克便是其中著名的代表。
  里尔克(1875-1926)是著名的象征主义诗人。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在他青年时期的诗歌里,不断探索生活的意义,关心人类的前途。后来,他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创作逐渐脱离现实,开始表现人在社会中的孤独感和死亡感。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图象集》(1906)、《新诗篇与新诗续篇》(1907-1908)、《杜伊诺哀歌》(1923)、《给欧尔菲斯的十四行诗》(1923)和长篇小说《马尔特.劳利德.布里格随笔》等。里尔克的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有很大的创造性,运用了大量新奇的比喻和音乐般的语言,他的诗歌和诗论对现代欧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除了上述各国以外,欧洲其他各地区的小语种文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涌现出众多的作家和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各民族和国家获得了独立或统一,由于受到苏联的影响,使得各国的无产阶级文学较为发达。在波兰,文学流派虽然很多,但进步和革命文学仍占主要地位,代表作家有东布罗夫斯卡(1889- 1965),她的长篇小说《黑夜与白昼》(1932-1934)是一部支持无产阶级革命的作品;华西列夫斯卡(1905-1964)的《祖国》(1935)则描写了工农群众为争取民主和自由所进行的斗争;诗人布罗涅夫斯基(1897-1962)
  的作品歌颂了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继承并发展了波兰19世纪末革命诗歌的创作传统和风格。
  随着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成立,无产阶级作家和诗人成为第一共和国时期文坛的主力军。诗人以沃尔凯尔(1900-1924)、诺尹曼(1875-1947)、霍拉(1891-1945)等为代表,在他们的作品中展示了革命的未来。在小说方面,玛耶罗娃(1882-1967)的《汽笛》(1935)、奥勃拉赫特(1882- 1952)的《无产者安娜》(1928)和普伊曼诺娃(1893-1958)的《十字路口的人们》(1937)等作品描写了工农群众的觉醒和斗争,揭示了共产党在革命运动中的组织领导作用。捷克著名无产阶级作家伏契克(1903-1943)
  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和极高的声誉,他用鲜血和生命创作了报告文学《绞刑架下的报告》(1943),作品记载了狱中实况和作者的思想,歌颂了共产党人在同敌人的斗争中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语言简洁、凝炼,感情深厚、真挚,已被译成80多种外文出版发行。
  与此同时,东欧的现实主义文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出现了许多世界级的作家和作品。捷克的哈谢克(1883-1923)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好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1920-1923)是一部杰出的政治讽刺作品,它以幽默的笔调塑造了与人民一体的士兵帅克的形象,成功地揭露了奥匈帝国统治者的凶残专横及其军队的黑暗腐败。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曾以小说《七个铜板》(1908)闻名于世的匈牙利作家莫里兹(1879-1942),创作了一批长篇小说,其中以《火炬》(1917)、《亲戚》(1930)、长篇三部曲《爱尔德伊》(1935)最为著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农民的生活,描写了匈牙利民族的斗争史,在现实主义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形之下,东欧现代派文学在这一时期发展得较为缓慢。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曾出现了以" 旋覆花" 社为代表的捷克现代派诗歌,但创作成绩不大。
  丹麦、瑞典和挪威等北欧国家处于欧洲边陲,经济发展比较缓慢。19世纪初,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落后的经济才开始活跃起来。
  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北欧的无产阶级文学得到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尼克索(1869-1954)是丹麦共产党的创建者和北欧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被称为" 丹麦的高尔基".尼克索最著名的作品是三部曲《征服者贝莱》(1906-1910)、《蒂特:人的女儿》(1917-1921)和《红色的莫尔顿》(1945)。小说回顾了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丹麦历史,是丹麦的现代革命史诗。三部曲通过莫尔顿和贝莱这两个人物发展道路的对比,揭示了机会主义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尖锐对立,歌颂了丹麦无产阶级优秀分子所代表的革命道路,它是继高尔基《母亲》之后的又一部工人阶级的伟大作品。瑞典作家考克(1882 -1940)创作的长篇小说《工人》(1912)是第一部反映工人生活的作品,描写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约翰松(1901- .)被称为"雇工派" 领袖,主要作品有《土地,晚安》(1933)、《雇工》(1936-1937)等。1905年,瑞、挪联盟解体,挪威获得独立,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戏剧方面出现了格里格(1902-1943)和尼尔森(1901-1929)等无产阶级作家,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工人阶级的生活和革命斗争。芬兰30年代成立的进步文学组织" 基拉社"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出版了革命刊物《四十年代》,发表了大量的反法西斯主义的文章。韩培(1905-1955)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反映二三十年代的工人运动。佩卡宁(1902-1955)的小说《在工厂的阴影下》(1932)、《人民的春天》(1935)等较真实地反映了工人的生活和思想状况。
  这一时期,北欧的现实主义文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丹麦的延森(1873 -1950)的创作思想基础是达尔文主义和信仰技术进步,他的六部曲小说《漫长的旅行》(1908-1922)以神话的形式描写了人类的发展,是丹麦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挪威的" 乡土文学" 派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描绘了田园遭到资本主义破坏的情景。受到现代心理学派影响的" 心理文学" 派,以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见长。女作家温塞特(1882-1949)创作的历史小说《克里斯汀.拉夫朗的女儿》(1920-1922),获得了1928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冰岛的贡纳尔松(1889-1975)的五卷自传体小说《山间的教堂》(1923-1928)
  是冰岛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相比之下,这一时期南欧的现代派文学较为发展,希腊的象征主义诗人塞菲里斯(1900-1971)于1935年发表的诗集《神话和历史》,记载了诗人对古代神话和历史的回忆,语言朴素而自然,获得了196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意大利的邓南遮(1863-1938)创作了一系列唯美主义小说、戏剧,歌颂超人与战争。以马里内蒂(1876-1944)为首的未来主义者,对19世纪文学予以全盘否定,公然赞美战争和暴力。隐逸派是盛行于二三十年代的重要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蒙塔莱(1896-1981)、翁加雷蒂(1888-1970)和夸齐莫多(1901-1968)等。他们的作品爱用隐喻,注重音乐性,多采用回避现实生活的重大题材,对当代许多意大利诗人产生了影响。这一时期,在南欧最具有独创性的作家,首推波蓝德娄(1867-1936),他是意大利现代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长篇小说,特别是怪诞戏剧,在西方戏剧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其代表作有《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1921)和《亨利四世》(1922)等。在创作上,他打破了传统戏剧的规范,描写荒诞不经的环境里发生的荒诞不经的事件,表现了小资产阶级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立足点的颓废和苦闷,所展示的怪诞,实际上是西方荒唐现实的反映。
  南欧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家主要以希腊的卡赞札基斯(1883-1957)和意大利的葛兰西(1891-1937)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革命者的伟大精神。
  2.乔伊斯
  (1)生平与创作
  乔伊斯,J.(1882-1941),爱尔兰小说家、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在小说方面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家。生于都柏林一个穷公务员的家庭。他的父亲是爱尔兰民族领袖查理斯.帕尼尔的忠实支持者。乔伊斯早年就读于天主教办的公学,但这并没有把他培养成天主教徒。中学毕业前,他同宗教信仰决裂,决心献身于文学事业。他在都柏林大学攻读过文学和哲学,1902年毕业后赴巴黎学医,开始了他漫长的流亡生涯。1903年,因为母亲病危,他回到家乡并开始创作短篇小说。1904年10月,乔伊斯携同妻子诺拉一起离开爱尔兰,直至1941年逝世,他一直侨居欧洲,摆脱了来自民族与宗教两方面的影响和压力,自由地从事创作。
  乔伊斯虽然大半生流亡欧洲大陆,但他的作品却全部以爱尔兰生活为素材,以都柏林社会为背景,他一直为爱尔兰人民获得精神上的解放而创作。
  乔伊斯的第一部作品是一部名叫《室内音乐》(1907)的象征主义诗集。
  第二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04-1914),描写了都柏林中下层市民的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琐事,反映了那里各种人物的生活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全书包括15个短篇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各自的人物与情节。贯穿这些故事的主题是" 瘫痪的都柏林" ,揭示了社会环境给人们的思想带来的幻灭与消极。该书的创作手法以现实主义为主,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死者》、《泥土》、《伊芙林》等。
  《死者》是这部小说集中的最后一篇,也是最著名的一篇,堪称英国现代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主人公盖布锐与妻子格瑞塔一起去姑母家参加圣诞节晚会。妻子在晚会上听到一首旧歌,勾起了她对旧日情人迈克.富瑞的怀念之情。富瑞因热恋格瑞塔而死去,他们之间纯真的友谊和爱情,深深地打动了盖布锐,他的心情是复杂的," 该是他动身去西方旅行的时候了" ,这句话具有多层含义,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1916年,乔伊斯发表了自传体中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画像》。通过主人公斯蒂芬.代达罗斯的成长过程,描绘了现代艺术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乔伊斯对爱尔兰社会的不满和强烈的孤独意识。小说以不同风格的语言来表现作者各个不同时期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最后提出了一套文艺理论,认为作家应该从作品中隐退,应该客观地反映社会生活。这些理论对西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1914年到1922年,乔伊斯用了7 年时间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尤利西斯》。这部小说使他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
  乔伊斯在晚年几乎双目失明,女儿又住进精神病院。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坚持写作,完成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芬尼根的守灵夜》(1939)。作者用梦幻般的语言描写了一场梦幻,是一部难懂的小说。
  作品描写了都柏林酒店老板伊尔威克梦中的经历,在梦中,他看到爱尔兰和全世界的历史从他头脑中经过,人类因原罪而堕落,情欲和战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因为情欲创造人,而战争毁灭人。人类历史便在两者之间得到发展。表现了当代世界已进入死亡期的最后混乱。作者有意使作品难于理解,使用了十几种文字,而且把英语单词拆散,重新拼成新词,其中有着复杂的含义。乔伊斯认为现实生活就象这部书一样不可能被人们完全弄懂。
  乔伊斯的其他作品还有抒情诗集《一分钱一首的诗》(1927)和剧本《流亡者》(1918)等。
  (2)《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是乔伊斯创作中的名篇,在20世纪现代派英文小说中,享有盛名,被称为爱尔兰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史诗和百科全书。其主题是表现现代西方文明的解体,并向读者提出了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重要问题。
  这部小说集中叙述了三个都柏林人一天的生活和意识活动。共十八章,可分为三大部分。小说的第一部分很象是《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续篇,描写了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代达罗斯一上午的活动。小说的主体部分以主人公布罗姆一天的活动为主线展开。布罗姆是都柏林一家报纸的广告推销员,他与妻子莫莉结婚已16年,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孩出生8 天便夭折了,此事使他极度悲痛,影响了夫妻二人的感情。小说第二部分(4-15章)描写这个苦闷的小市民和他寻欢作乐的妻子,从早晨八点做家务开始,直至午夜入眠的全部经历和思想活动。其中没有任何戏剧性的巧合或高潮。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琐碎活动的记录,自由地反映了都柏林市生活的各个侧面,暗示着斯蒂芬和布罗姆都在寻找着各自所要寻找的东西:" 精神上的父亲" 和" 精神上的儿子".两个人在第二部分的最后才真正地相遇。在第三部分,布罗姆将斯蒂芬带到家中,暗示他们已经达到了各自的目的。小说的最后描写了莫莉的内心活动,以她长达40页的内心独白作为全书的结束。
  这部作品是按照荷马史诗《奥德修纪》的结构来组织的。全书18章和荷马史诗中的情节一一对应,意在表明本书也是一部史诗,是记录现代人的史诗。通过对两部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的全面的对比,造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表现出现代人和社会在精神上的退化,突出了人的渺小与悲哀。
  乔伊斯在这部小说中大量地运用了" 意识流" 的创作手法。他为了表现莫莉的心理活动,用了很大的篇幅写她的内心独白。思路飘忽不定,无头无脑,既不分段落,也不加任何标点,充分体现了人的意识在自由地流动,形成一种新的创作风格。
  除此之外,作者在本书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引语和神话,并在遣词造句方面刻意创新,使用了一些双关语和外来语,使人读来有隐晦之感。
  3.劳伦斯
  劳伦斯,D .H .(1885-1930),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矿工家庭,没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靠自学成才。他当过会计、雇员、教师,在国外漂泊十多年,先后到过意大利、澳洲、墨西哥。1930年3 月2 日卒于法国尼斯的旺斯镇。
  劳伦斯一生留下60多部中、短篇小说,10部长篇小说和许多诗作。
  劳伦斯的早期小说是《白孔雀》(1911),其创作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风格。在此之后,他的创作就其性质和倾向而言,可以说是尼采、柏格森和弗洛伊德心理学说的混合物,处于现实主义的边缘。
  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儿子和情人》(1913)是劳伦斯的成名作。
  小说描写了矿工沃特.毛瑞尔的家庭生活以及工业社会给他们带来的痛苦与不幸。沃特是个爱好饮酒并有点喜欢吹牛的人,他忠于自己的工作,长年沉重的劳动和煤井事故使他成为跛残,脾气也变得粗暴,夫妇不和;沃特的妻子葛楚是个小市民,瞧不起矿工,千方百计鼓动两个儿子离开矿区,不许他们走父亲给选定的道路。长子威廉为伦敦律师当秘书,最后劳累致死。这部小说的中心内容是描写幼子保罗的成长过程,母亲给他安置好做办公室的工作,但也只是在母亲死后保罗才真正成人。
  主人公保罗是作者自己的缩影,小说描写了作者自己家庭的情况,以性欲分析的方法叙述了保罗在他的人生旅途上与两个女人的恋爱过程,作者想从中寻找男女之间的和谐关系。但保罗唯一的、真正的爱,仍然是对母亲的爱。
  劳伦斯的观点在很多方面都接近弗洛伊德的学说,即认为性本能是人类操纵一切动机和支配潜在意识的动力的唯一源泉。这在《儿子与情人》中已经显示出来,后来在他篇幅最长的小说《虹》(1915)里面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劳伦斯在《虹》中描写了受到工业城市的侵蚀而趋于衰败的乡村。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厄秀拉.布兰文是位小学教师,她亲眼见到自己所在的学校已经商业化,她曾经热恋过的军官也想成为帝国奴仆,这些使她成为现实的叛逆。作者借厄秀拉的口揭露了" 种族主义" 的殖民政策,猛烈抨击了当时的教育制度和所谓的"民主".但是他并没有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资本主义制度,而是采取了回避态度。
  《虹》的姊妹篇《恋爱中的女人》(1921)完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劳伦斯认为,在两性的爱情中,不是谁服从谁,而是共同" 服从爱的约束".基于对这一点所达成的共识,小说中的主人公厄秀拉同中学检查员伯钦几经波折,最终结合。
  劳伦斯的长篇小说《儿子和情人》、《虹》和《恋爱中的女人》合称为" 社会批判三部曲".它们都是以英格兰的煤矿工业区为背景,表现大工业制度对人性的剥夺。作者强烈地表示出他对摧残人类的、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趋恶化的资本主义文明的抗议。
  由于劳伦斯仇恨大工业,看不见其中的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好处,找不到改革社会的方式和希望,所以战后他陷入苦闷,离开英国,力图发现未被文明损害过的一些角落。经过几年不成功的探索,他认为" 现在没有通向未来的平坦道路".在这段时间里,劳伦斯创作了4 部长篇小说:《迷途的姑娘》(1920)和《亚伦的藜杖》(1922),反映了战后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袋鼠》(1923)和《羽蛇》(1926)则表现了作者对领袖神秘力量的崇拜和对大自然的赞扬,幻想用异域古文化的活力来拯救整个欧洲。这种思想也同样表现在劳伦斯的动物诗集《鸟、兽和花》(1923)
  中。
  劳伦斯的最后一部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在英国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部作品曾因" 描写色情" 而被英国政府查禁。
  针对来自官方和社会的责难,劳伦斯申明,他写性不是目的,不是为了追求低级趣味的色情效果,而是用来揭示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的手段。
  小说的主人公克利弗.查泰莱拥有矿场和森林,是贵族地主兼矿场老板。
  他与健康美貌的康妮结婚后,入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从前线归来,他下肢瘫痪,丧失了生育能力。他希望康妮同别人生个孩子来继承他的产业。
  康妮无法在那死气沉沉的环境中继续生活下去,与林场看守人梅勒斯相恋,并相约出走。克利弗拒绝离婚,但又不能使他们屈服。康妮和梅勒斯从失去自我的奴隶最终变成了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作者对这种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文中的克利弗是扼杀人性的现代工业制度的象征,他摧残人的肉体和精神来维护其虚伪自私的婚姻。基于这一点,康妮的反抗具有进步的社会意义。而小说中关于性爱描写的部分章节,应该从作品的这一总的倾向加以解释,不要一概而论。
  劳伦斯是一位遭到人们非议的复杂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真实地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冷酷和自私,充分地展现了现实生活。他对微妙的人物内心活动的真实描写,曾对欧美现代派文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由于他不看重形式和情节,所以劳伦斯的作品有时显得结构零乱,议论过多。
  除小说以外,劳伦斯的书信也很有名,曾于1922年由赫胥黎编辑出版。
  4.艾略特
  (1)生平与创作
  艾略特,G.(1888-1965)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一个商人家庭。
  原籍美国,1927年加入英国国籍。祖先几代都是英格兰的清教徒。1906年至1910年,艾略特在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受到新人文主义者巴比特的影响。后去法国,在巴黎大学听柏格森讲哲学,接触到波德莱尔、拉弗格、马拉梅等人的象征派诗歌。1911年至1914年,他又回到哈佛大学学习印度哲学和梵文。1914年起定居英国。1914年至1915年求学于德国,1915年回伦敦,在牛津大学读希腊哲学,后执教拉丁文与法文。1917年至1920年在劳埃德银行当职员,并任《利己主义者》杂志副主编。1922年创办文学评论季刊《标准》,任主编,直至1939年。从20年代起直到去世,他一直任费柏出版社董事。1948年因《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
  艾略特自称在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政治上是保皇派。
  艾略特曾与庞德一起,于本世纪初发起过意象主义诗歌运动,后又倡导" 新批评" ,撰写过很多有影响的文学批评论文,是这一思潮的奠基人之一。
  艾略特主要的成就是在象征主义诗歌方面,他是" 后期象征派" 最重要的代表诗人,他一生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915-1922 年为艾略特创作的早期。这个时期发表的作品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一个妇人的写照》(1915)、《海伦姑姑》(1917)、《小老头》(1919)、《斗士斯威尼》(1920)等。这些诗歌反映了第一次大战前后英美上层人物的精神空虚和绝望。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写一个神经质的上流社会青年普鲁弗洛克在求爱过程中的矛盾心理。这是一篇" 戏剧独白" ,采用自嘲的手法,运用大量的烘托和比喻来刻画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
  1922-1925 年,是艾略特创作的中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荒原》(1922)和《空心人》(1925)等。《空心人》是《荒原》的续篇,所表现的绝望情绪更为明显:" 荒原" 已成为死亡的土地,人类已失去再生的能力,人只是一个填满了稻草的人,没有生命,只是死亡国土上一个空架子。
  1927-1948 年,是艾略特创作的晚期。这个时期主要的作品有《灰星期三》(1930)、《岩石》(1934)、《四个四重奏》(1943)以及合唱诗等。
  艾略特后期诗作的思想内容更为保守。他参加了英国国教会,以全部精力来宣传以基督教理想来拯救人类。《灰星期三》就是宣扬基督教服从上帝的旨意和悔罪的教义。《四个四重奏》是一组哲学宗教冥想诗。表现人类历史是由天主意志决定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抒发对时间的空幻感,生命的幻灭感,对人类的前途持悲观主义态度。宣扬基督教的谦卑精神。这组诗语言节奏性强,运用四重奏的音乐结构和技巧表现主题,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是艾略特平生最好的作品。
  在这一时期,艾略特还写了一些剧本,主要有《大教堂里的凶杀案》(1935)、《一家团圆》(1939)等。他的剧作多用诗体,内容多是劝人皈依天主,服从天意的。
  艾略特的主要文学批评论著有《圣林》(1920)、《艾略特论文选》(1933)、《诗与批评的功能》(1933)等。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1919)一文中提出:每个民族的文学都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 ,这就是所谓的文学传统。
  一个作家不能脱离传统创作,但能使传统起变化。文学批评的作用就是要把读者所未能见到的事实,摆到读者面前,提高他的欣赏和感受的能力。
  艾略特是20世纪西方文学中声望较高、影响较大的诗人和文学批评家。
  他的创作和文学评论开辟了英美文学的新方向,使现代派诗歌成为英美诗坛的主角。对整个西方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荒原》
  长诗《荒原》是20世纪西方文学里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欧美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也是艾略特的代表作。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时代精神——西方文明的堕落、理想的幻灭、感情和精神上的" 荒原".全诗共分五章。第一章《死者的葬礼》。诗人以荒原象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文明,它象四月的天气一样需要水的滋润,需要生命。而这里只有空虚和堕落,充满了庸俗和低级的欲念。四月的欧洲成了" 最残忍的一个月" ,春天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死亡。第二章《对奕》描写了两个场景:上流社会妇女的卧室和小酒馆里两个人的对话,对照不同层次的人的生活,得出一个" 整个社会都在堕落,整个社会都腐败" 的结论。第三章《火诫》写情欲之火造成的庸俗猥亵、空虚而无真实的爱。结构比较复杂,进一步用今昔对比来表现现代人的堕落。第四章《水里的死亡》认为神话中有过的复活是不可能的,死是不可避免的,生命之水也拯救不了人类。第五章《雷霆的话》又回到第一章的主题,用三个客观对应物来描写欧洲这片干旱的"荒原".宣扬宗教的" 给予、同情、克制".认为造成现代" 荒原" 的原因是人们失去了信仰,人类因堕落而丧失了自救能力,挽救现代世界于危急之中是不可能的,人类必将走向灭亡。
  《荒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社会进行了真实的描写:一片混乱、衰退和堕落。作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信仰丧失和纲纪崩坏,是一种历史的永恒和循环,否定了这是特定社会制度的产物。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荒原》在艺术上有许多特点。第一,作者在诗中大量引用或更动欧洲文学中的情节、典故和名句。把神话与现实相对照,达到古今对比、发人深思的效果。第二,作者在这首诗里运用了" 戏剧独白" 的艺术手法,对传统的叙述人称进行了革新,既非第一人称,也非第三人称,它不是某个具体的人,他是个多功能的主人公,有时是历史的人,有时是现代的人,有时是神话中的人,有时是现实中的人。他引导着读者,在地狱般的荒原中游历。第三,《荒原》各章节之间没有逻辑上的联系,仅以四季的时序作为外在结构,通过对比、对应等手法而形成一个艺术态体。第四,全诗极少用韵,大多是有节奏的自由体,引用了6 种外国语言,语言变化多端。
  5.普鲁斯特
  (1)生平与创作
  普鲁斯特,M.(1871-1922),是法国现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被誉为意识流小说的鼻祖。
  1871年7 月10日,普鲁斯特出生于巴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位医生,母亲是富有的犹太经纪人的女儿。他自幼体弱多病,终身为病魔所苦。1882年至1889年,普鲁斯特在巴黎富家子弟学校贡多塞中学读书,他天资聪颖,成绩优良,尤其喜爱文学和哲学课程。中学毕业后,他进入法学院并去政治学院听课。但他感兴趣的仍然是文学和哲学。后来,他得到父母的同意,到巴黎大学继续深造,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玛札里纳图书馆当一名无报酬的馆员。
  青少年时代的普鲁斯特交游较广,经常出入上流社会的沙龙,结识了作家法朗士、女画家勒梅尔等一些文艺界名流。他曾经在自己将来是当外交家还是当作家这一问题上犹豫不决。虽然这时的普鲁斯特热衷于出入交际场所,过巴黎上流社会那种庸俗的、虚伪的交际家生活,但他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积累素材。普鲁斯特后来的作品基本取材于这个时期的经历。
  普鲁斯特在上大学期间便开始写作,经常为杂志撰稿。1896年,他将在各处发表的纪事、随笔、故事等汇编成第一部作品《悠游卒岁录》出版。1896至1899年,写作自传体小说《若望.桑德伊》,主要是表现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社交生活和内心感受,这部小说直到1952年才由他人根据手稿整理发表。
  1900至1906年,普鲁斯特集中精力阅读和研究19世纪英国文艺批评家罗斯金的艺术理论,并亲自到意大利的威尼斯和巴多进行实地考察,翻译、介绍了罗斯金的《亚眠的圣经》和《芝麻与百合花》等作品,发表过《罗斯金在法国的朝圣》、《论约翰.罗斯金》等文章。罗斯金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
  他相信直觉胜于对客观事实的分析。1903年至1905年,普鲁斯特的父母先后去世。从1906年起,他的哮喘病日益严重,不得不改变生活习惯,白天休息,夜间工作。他平时深居简出,对于社会上所发生的事情毫不关心,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908年至1909年间,普鲁斯特发表过一篇阐述自己美学观点的论文《驳圣伯夫》,生前未发表,1954年才发表了手稿的片断。在论文中,普鲁斯特批判了19世纪法国文学批评家圣伯夫的实证主义文艺批评方法,认为文艺作品和作者个人不宜联系过于密切。
  在写作《驳圣伯夫》的同时,普鲁斯特开始构思长篇小说《追忆逝水年华》。可以说,他在这部长篇巨著上倾注了全部心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直至死前的最后一夜,他还口授了一些笔录来补充这部作品中的有关情节。
  普鲁斯特之所以能够这样对艺术执着地追求,是因为他认为世界上还有一个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艺术。而生命的本质不在于一个人能够活着,更重要的应该是有所作为。当一个人死去后,他将在他的作品中获得永生。
  1922年11月18日,普鲁斯特在巴黎去世。
  (2)《追忆逝水年华》
  普鲁斯特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多卷集长篇巨著《追忆逝水年华》。从1906年开始写作,1913年完成。1913至1927年期间陆续发表。全书共分七部十五卷。这七部的名称及其发表年代是:
  第一部:《斯万之家》,1913年;
  第二部:《在花枝招展的少女们身旁》,1919年;
  第三部:《在盖尔芒特之家》,1920至1921年;
  第四部:《索多姆与郭莫尔》,1921至1922年;
  第五部:《女囚》,1923年;
  第六部:《逃亡者或失踪的阿尔贝蒂娜》,1925年;
  第七部:《过去韶光的重现》,1927年。
  普鲁斯特因为这部小说的第二部的出版发行而成名,并获得龚古尔文学奖。
  《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 我" 为主体,追述了自己过去30年的生活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社会的面貌,特别是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生活和人情世态。同时也是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历程的真实写照。
  小说中的" 我" 是一个家境富裕、体弱多病而有才华的年轻人,从小对书籍和绘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进行过文学创作,但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社交场合,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他在一次疗养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位叫作阿尔贝蒂娜的姑娘并狂热地爱恋着她。后来,他发现阿尔贝蒂娜患有同性恋,便打算与她结婚,帮助她纠正变态心理。
  他把她关在自己的家中,但阿尔贝蒂娜不辞而别。于是,他到处找寻,最后得知她骑马摔死了。在深深的痛苦和绝望之中,他决定从事文学创作,写出一生经历的悲欢苦乐,以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典型的意识流小说,它没有一个中心主题。作者通过故事套故事、故事与故事交叉重叠的手法,描写了重复的人物和事件,向读者展示了非一个特定时代的历史侧面。
  小说中的人物大体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贵族,如盖尔芒特公爵夫妇、康布尔梅尔侯爵一家和夏尔吕男爵被认为是普鲁斯特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
  作者没有谴责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是冷静地观察着这个贵族阶级缓慢的解体。第二类是富有的大资产阶级,多为犹太人。浪荡公子斯万就是他们的代表。在斯万的身上有作者的影子。第三类是仆人,作者认为他们虽然出身贫贱,但却比他们的主人更有修养。第四类是作家、文人、音乐家和画家,他们大都生前失意,但他们的作品却永世长存,这反映了本世纪初法国文艺界的一些真实情况。
  这部小说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只有在作者的叙述中所展现的一个个场面,中间经常插入各种感想、议论、倒叙和离题甚远的叙述。没有发展,没有高潮,也没有结局,完全是作者思想意识的一种自由流动。而所有这一切又都围绕着叙述者的独特的感受来表现。
  普鲁斯特认为,人世间" 真正的乐园是已经失去的乐园" ,真理不在客观世界里面,而是在主观世界里面,只有通过回忆,才能认识到现实世界,认识到"自我" 的存在和价值。这一观点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与直觉主义是一致的,而《追忆逝水年华》则充分体现着作者的这一思想。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主人公内在的潜意识的活动之中,通过回忆,使埋藏了三十多年的生活经历重新涌现出来。所以,这也是一部回忆录性质的作品。
  普鲁斯特在这部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社会现实的回避态度,反映了西方现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普遍的心理状态。
  《追忆逝水年华》这部作品改变了人们对小说的传统观念,革新了小说的题材和写作技巧。到了本世纪60年代,随着意识流手法在文学界的广泛应用,普鲁斯特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被尊为现代小说的大师,对后来小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6.卡夫卡
  卡夫卡(1883-1924),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他和乔伊斯、普鲁斯特一起,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对西方现代文学产生过很大影响。
  1883年7 月3 日,卡夫卡出生于当时属于奥匈帝国的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一个百货批发商,像暴君一样专横,对子女管教很严。在这样的环境中,卡夫卡从小就养成了怯懦而内向的性格。
  卡夫卡自幼受德语教育,1910年中学毕业以后,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修法律,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一家半官方的保险公司当雇员,直到1922年7 月因病离职。1923年迁往柏林。卡夫卡患有肺结核病,1924年6 月3 日在维也纳附近的基尔林疗养院病逝,终年41岁。
  卡夫卡从小爱好文学,在中学时期便对自然主义的戏剧和易卜生、斯宾诺莎、尼采和达尔文的著作发生兴趣。大学期间便开始创作,与布拉格犹太作家马克恩.布洛德私交甚厚,两人经常参加布拉格的一些文学活动。从1909年到1912年,他们曾结伴游历意大利、法国、瑞士和德国等地。这时,法国作家福楼拜和德国作家赫贝尔的作品深深地吸引着卡夫卡。同时,他也对哲学感兴趣,认真阅读丹麦哲学家、存在主义先驱者克尔凯戈尔的哲学著作,潜心研究中国的老庄哲学。所有这一切都对卡夫卡的人生观和创作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在其作品中有所反映。
  卡夫卡一生勤奋写作,他的作品包括小说、日记、书信3 个部分,而且几乎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卡夫卡在临终前曾经要求布罗德把他所有的作品毫无例外地予以焚毁,但布罗德违背了卡夫卡的遗愿,整理出版了他的所有著作,即《卡夫卡全集》(1950-1958),共9 卷。这些作品发表以后,在世界文坛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西方社会中掀起了一阵" 卡夫卡热".卡夫卡主要的文学成就是小说,大体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生前发表过的短篇小说,包括《观察》(短篇集,包括小说、散文等18篇,1913年)、《判决》(1913)、《司炉》(1913)、《变形记》(1915)、《在流放地》(1919)、《乡村医生》(1919,短篇集,包括14篇短篇小说)、《饥饿的艺术家》(1924,短篇集,包括4 篇短篇小说),另有《骑桶者》(1921)等4 篇短篇小说散见于报刊,但未收进集子里,总计约44篇;第二部分为卡夫卡生前没有发表过的3 个短篇小说集,包括《一场斗争的描述》、《乡村教师》、《地洞》等约34篇,其中一部分是未完稿;第三部分为生前没有发表过的3 部长篇小说,即《美国》(1912-1914)、《审判》(1914 -1918)、《城堡》(1922)均未完稿。
  短篇小说《一场斗争的描述》(1903-1905),是卡夫卡最早的一部作品,由许多故事组成,表述了一个单身汉的孤独感和对现实的逃避。
  《判决》是卡夫卡早期公开发表的作品中的代表作,表现人完全屈服于存在的威力之下,带有明显的自传性。是一篇以父子冲突为主题的作品,表现了作者对" 原父" 的恐惧感。
  《乡村医生》是一篇幻想作品。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写一个乡村医生在风雪之夜去给一个小孩看急诊的故事,医生最后在严寒中到处流浪,并自言自语道:" 受骗了!受骗了!只要有一次听信深夜急诊的骗人的铃声——这就永远无法挽回。" 作者用非现实的描写,创造一个非理性的气氛,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和自我存在的原罪感。
  《在流放地》是一个半现实半寓言的故事。在流放地的一个勤务兵因为冒犯了上尉的尊严而被判处死刑。执行死刑的军官正在热心地向旅行家介绍他的杀人机器的构造和功能,并准备做一次现场实际表演。后来,士兵被释放了,这个军官却躺在了杀人机器下而死于非命。这部作品具有极强的揭露性和讽刺意义,抨击了反动统治者的野蛮、愚昧和残暴。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短篇代表作。叙述一个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做了一夜恶梦,早晨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大甲虫,而且身上长满了鳞片。他因此而失去了工作。家里人把他关进一间屋子里,只有妹妹一个人照顾他。妹妹开始怜悯他,但后来也感到厌倦了。格里高尔最后终于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他的家人仿佛卸掉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从此开始新的生活。
  小说深刻而生动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人在重重迫害下而导致的" 异化" 的现象。除此之外,卡夫卡的《骑桶者》、《饥饿的艺术家》等也都是反映这一主题的杰作。
  《地洞》写一只不知名的动物,营造了一个地洞,用来保护自己和储存食物。这个地洞虽然严密而坚固,但它仍常常担心外界敌人的袭击," 即使从墙上掉下的一粒砂子,不弄清它的去向我也不能放心。" 而真正的险情始终没有出现。小说表现了小人物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不安全感和恐惧心理。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人们的普遍心态。
  短篇小说《中国长城的建造》(1931)是一篇寓意深刻、哲理性很强的作品。写中国老百姓被驱使去建造并无实际防御作用的长城,表现了阶级社会里劳动人民奴隶般的命运,揭露了封建制度和统治阶级的累累罪行。
  卡夫卡的三部长篇小说,突出地贯穿着社会批判的主题,表现了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孤独,被称为" 孤独三部曲".小说《美国》原名《生死不明的人》,它的第一章曾作为短篇小说于1913年单独发表,题名为《司炉》。这部小说通过卡尔.罗斯曼在美国的种种遭遇,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悬殊、劳资对立、工人结社和资产阶级党派间的斗争。虽然卡夫卡从未到过美国,但是他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反映了具有普遍性的资本主义世界。
  《审判》是卡夫卡独特的艺术方法形成的标志,被公认为是他最优秀的作品。小说叙述一个名叫约瑟夫.K 的银行高级职员,他从来不惹事生非,可是一天清晨,他突然在自己的寓所里被捕,而被捕也仅仅限于法院的两个听差的一声通知,也从来没有公布过他的罪行和罪名,K 照样上下班,过自己的生活。但是这件案子总是困扰着他,K 几乎到了病态的地步,他四处奔走,多方求助,也没有什么结果。在这期间,K 了解了法院的内幕和法律的真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找到法律是不可能的,人只能低头服从。于是,他放弃了为自己的无罪而辩护的努力。不久,K 的案件结束了,法院对他执行死刑。一天夜里,还是那两个听差,把K带到了一个荒废的采石场,用磨刀把他戳死。K 最后象狗一样死去了。
  从表面上看,《审判》仍然是一部荒诞的、非理性的小说,但卡夫卡运用了象征、夸张等艺术手法,揭露了奥匈帝国的庞大官僚机构的腐朽和反动,对资本主义司法制度的反人道的本质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城堡》是卡夫卡的三部长篇中最富有特色的作品。小说主人公K 是位土地测量员,深夜踏着积雪,从家乡赶到城堡属下的村子,准备第二天进城堡来履行自己的职责。虽然城堡就在K 的眼前,但却可望而不可及,永远进不去。城堡方面不承认K 的土地测量员的身份,但也不予以否认。K 只好在城堡属下的村子中住下,甚至断绝了与城堡内的一切联系。小说没有写完,据布罗德回忆,卡夫卡原定的结局是K 将" 奋斗至精疲力竭而死".在K 临终之际,城堡才批准了他的要求。小说中的城堡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是整个国家的统治机器的缩影。它封建专制、等级森严、机构庞杂而腐化荒淫,对黎民百姓构成极大的威胁。卡夫卡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和梦魔的表现手法,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有力地表现和烘托了主题。
  卡夫卡的小说,思想内容怪诞离奇,艺术形式新颖独创,其主要情节是反映社会现实的,其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弊端并加以批判。他的作品不点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社会背景,包容了相当宽广的历史范畴。
  这种创作手法在不同程度上为后来的现代派作家所效仿,甚至加以发展。所以,卡夫卡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当之无愧的。
  7.雷马克
  雷马克(1898-1970),德国小说家。原名埃里希.保罗.雷马克。1898年6 月22日出生在德国的奥斯纳布吕克市,他的父亲开了一家小书籍装订工场。雷马克在本地中学学习,没毕业就被应征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经历了许多战役,先后受伤5 次。退役后,雷马克从事过教师、会计、石匠、司机、记者等多种职业。1931年,他移居瑞士。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雷马克的著作被列为禁书而遭到禁毁。1938年,他被法西斯当局剥夺了德国公民权。1939年流亡美国,1947年加入美国籍,1948年转居瑞士直至逝世。
  雷马克在192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被誉为" 古今欧洲书籍的最大成就" ,使他成为世界著名的作家。作品出版发行后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被译成29种文字,销售数达800 万册之多。小说之所以大获成功,原因在于描写战争的那种超乎寻常的真实,作品在艺术手法上受自然主义影响较大,对战争的残酷性描绘得细致入微:堑壕中的血与泥、肿胀的死人肚子、溅满战壕墙壁的脑浆,蛇一样弯弯曲曲的人的内脏……彻底撕下了战争那冠冕堂皇的浪漫主义外衣,对战争的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控诉。《西线无战事》着重描写参加战争的普通士兵的心理感受。他们直接从校门来到前线,他们不了解生活,也不了解这场战争,他们是一群天真烂漫而又容易受骗的青年。残酷的战争使他们的精神和肉体经受了极大的痛苦。他们一方面想要遵循人道主义的原则,而另一方面,职责又要求他们作为杀人的工具来捍卫" 祖国的尊严".这种矛盾心理始终都在煎熬着他们,直至他们全部丧身于战场之上。在这部作品中,雷马克没有揭示出战争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只是从道德的角度来描写这场战争,认为它残酷而不人道。希望人们对战争产生恐惧心理,进而达到厌恶战争的目的。这样写就削弱了小说的批判作用。但是,它的发表对战后的反战宣传与和平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法国巴比塞的《炮火》(1916)、德国雷恩的《战争》(1928)等被列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优秀反战小说。
  继《西线无战事》之后,雷马克又发表了长篇小说《归来》(1931)。
  讲述了那些躲过战争榴弹的人却被世界所压垮的故事。他们从前线回到和平的环境之中,阶级和财产的隔阂立即起了作用,使他们又变成了小市民。他们借酒浇愁,挥霍金钱,讨厌" 愚蠢的社会习俗" ,甚至希望重新回到前线去过那种非人的士兵生活。
  1938年,雷马克发表了长篇小说《三个战友》。这部作品的具体时间、地点和社会背景模糊不清,描写了曾经参加过一战的那批青年人在战后十年中的生活和奋斗历程。他们变得玩世不恭且沉默寡言,只有心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时刻都没有消失。尽管它在艺术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终究是偏离了德国流亡文学的主流,落在了时代的后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马克创作了两部描写德国流亡者遭遇的长篇小说——《爱邻人》(起初在美国以《流亡曲》的书名出版,1941)和《凯旋门》(1946)。
  《爱邻人》集中描写了两个人物:从集中营逃出来的反法西斯主义者施泰纳和因人诬告而被迫离开德国的少年路德维希.克恩。他们相依为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作品描写了他们所遭到的苦难和痛苦的精神状态。他们是被纳粹专制统治毁掉的一代青年的代表。
  《凯旋门》的发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度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它写外科医生雷维克从纳粹德国越狱逃到巴黎,他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沉着勇敢的精神,集中营和流亡生活都没有使他屈服。一方面,雷维克耐心地潜伏着,准备伺机扑向敌人。他遇见曾经对他施以酷刑并逼死他妻子的纳粹军官,最后杀死了这个军官。另一方面,雷维克对他的病人关怀备至,每一次手术的成功都使他的内心感到无比的幸福。他随时准备贡献自己的一切来帮助别人,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部小说通过两条线索表现了主人公爱与恨的强烈感情。
  雷马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的小说,摆脱了那种夸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的影响的观念,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赋予作品新的思想内容。类似的作品还有他在60年代发表的《里斯本之夜》(1962年),书中的主人公最后参加了志愿军并与法西斯斗争到底。1971年,雷马克逝世后出版的小说《天堂里的阴影》也表现了这一类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好几年之后,雷马克才把其作品直接转向反法西斯题材。1952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生命的火花》。这是一部描写纳粹集中营的作品,表现了纳粹分子的残暴和营中战士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954年,雷马克创作了长篇小说《生死存亡的年代》。这是他的创作生涯的顶点之一。这部作品再次接触到战争问题,并对战争作出了接近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小说的主人公是位德国年轻的士兵格列贝尔,他于德军在苏联节节败退之际回国休假,看见自己的家乡已成一片瓦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和平梦彻底破灭了。这时,雷马克与伊丽莎白之间的爱情又唤起了他对生活新的希望。他决定设法使战争永远不再发生。休假期满,有所醒悟的格列贝尔回到前线,打死了一个法西斯分子,救出了几个游击队员,自己却被一个苏联游击队员击毙。这部作品反映了纳粹主义和人民利益的对立,描绘了法西斯给德国人民所带来的灾难,同时也表现了青年一代对生活出路的苦苦探索和追求。
  1956年,雷马克发表了另外一部长篇小说《黑色的方尖碑》。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对20年代初通货膨胀时期的德国社会现实进行了真实描写,我们从中又看到了在《西线无战事》和《归来》中出现了被毁灭的一代的形象。
  主人公博德默尔中学未毕业就被征召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5岁时,当了克罗尔墓碑公司广告部主任。他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痛恨教士和将军。他靠各种本领,在通货恶性膨胀的时代挣扎着活了下来。黑色的方尖碑在作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是克罗尔公司已故老板在60年前公司成立时购进的一块墓碑,几十年来它一直立在公司大门口。由于社会动荡和通货膨胀的不断恶化,昔日身价高贵的它,现在却成为一个醉鬼司务长的便溺之所。最后,它给一个妓女做了墓碑。这个墓碑经历了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亲眼目睹了在通货膨胀中巧取豪夺、大发不义之财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丑恶嘴脸。同时,它也提醒人们,一刻也不能忘记同新的战争隐患进行斗争,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
  除了小说以外,雷马克还在戏剧创作上进行了尝试。1856年,他写了剧本《最后一站》。它结构严谨,戏剧性很强,充满反法西斯精神,获得了成功。
  雷马克的其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借来的生活》(1959)和《里斯本之夜》(1962)等。
  雷马克在现代德国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提出了一系列十分独特的问题,创造了一批" 雷马克式" 的人物。他的创作是紧紧地同自己祖国的命运维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德国历史的反映。他的艺术风格接近于美国的海明威,描写事物的手法具有客观、沉静和简洁的特色。
  三、美洲现代后期文学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文学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时期,文学史家称之为"20 世纪文艺复兴".在其近30年的文学发展中,各种流派相继出现,新的作家具有创新的精神,其作品也从不同侧面表现了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的种种矛盾,在世界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文学亦成为独立的民族文学。1930年以后,美国作家陆续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现代文学的潮流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兴起,其主流体现于以德莱塞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德莱塞是描写" 美国悲剧" 的伟大作家,他开辟了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新道路。与德莱塞生活在同一时期的现实主义作家辛克莱.路易斯(1885-1951),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他的代表作《大街》(1920)、《巴比特》(1922)揭露了美国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弊端,改变了美国文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
  20年代美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是" 迷惘的一代" 的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美国文坛上产生了一批厌战、反战的小说,多斯.帕索斯(1896-1970)的小说《一个人的开始——一九一七年》(1920)和《三个士兵》(1921)最早表现出迷惘和悲观的情绪。" 迷惘的一代" 的作家大多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炮火下的幸存者有一种" 被人出卖" 的感觉。
  战争中的种种苦难不仅损害了他们的肉体,而且也摧毁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他们不再相信虚伪的道德说教,用近乎麻木的语气来描述战争,以此表示自己的消极反抗。" 迷惘的一代" 的代表作是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1926)。
  20年代美国作家的迷惘、失望情绪,否定了资产阶级传统的价值观念,可以说是一次思想的解放。怀疑、苦闷和徬徨构成了这一时期美国文学的基本色调。
  与此同时,源于西欧的现代主义思潮涌入美国文坛,现代派文学达到高峰。1912年,《诗刊》在芝加哥创办,标志着现代派文艺的开始。以庞德(1885 -1979)为代表的意象派诗人,大胆发展自由体诗,他们并不探求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而是力图表现主观世界的感受和意识的活动。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对美国现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1912年到1945年间,在美国文坛曾先后出现了以弗洛斯特(1874-1963)为代表的20世纪田园诗派、接近劳动人民生活的芝加哥诗派、新乡土主义者的重农派以及大批著名的诗人。他们的作品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揭露了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作品多多少少地带有悲观和徬徨的情绪。他们的创作富于开拓性,代表着现代诗歌的发展方向。这一阶段被视为美国诗歌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现代主义在戏剧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奥尼尔(1888-1953),他运用新的戏剧手法来表现美国现代生活中的悲剧。他的创作受到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带有心理化、哲理化的特点和神秘、恐怖的色彩。
  在小说方面,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开创美国现代小说之先河,用大量的内心独白和心理分析来表现病态的社会。被视为美国" 意识流" 小说的先驱。
  2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特大的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人们对现实不满,并且开始寻求新的出路。这时的作家一改往日的悲观情绪,成立了许多左翼文学团体。他们的作品贴近下层人民的生活,揭露社会的不平。其中以多斯.帕索斯的《美国》三部曲(1930-1936)和斯坦贝克(1902-1968)
  的《愤怒的葡萄》(1939)最具有代表性。
  30年代的美国文坛虽然以左翼文学为主流,但并没有一统天下。女作家米切尔(1900-1949)创作了风行一时的《飘》(1936)。写异国情调的女作家赛珍珠(1892-1980)也自成一家。
  20年代,美国的南方开始出现文学团体,并且创办了不少刊物。涌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他们的思想倾向和艺术表现十分复杂,先后形成" 逃亡者"集团、重农派与" 新批评派" ,统称为南方文学,它属于美国区域性现代文学流派。其中最重要的作家是威廉.福克纳(1897-1962),他以"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的创作成为南方文学的中流砥柱。南方文学作家痛斥蓄奴制的罪恶,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在艺术形式上大胆革新,用意识流的方法分析人物的心理,转换叙述角度,颠倒时空关系。这一派的创作在美国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深得西方评论界的好评。
  除小说以外,南方文学另一较大的影响是在文学批评方面。" 新批评派" 的主力布鲁克斯(1886-1963)抨击粉饰现实的" 斯文传统" ,他认为文学批评的对象就是作品本身,提倡把文学当成文学来研究。他在重新评价美国文学传统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黑人文学也有较大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黑人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和开展文艺活动的条件。以黑人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在纽约的黑人区聚集了大批的黑人艺术家和文学家,出现了" 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休斯(1902-1967)和卡伦(1903-1946)便是当时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家。他们的作品描写了异族情调,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到了30年代,理查德.赖特(1908-1960)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他的优秀作品《土生子》(1940)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部长篇小说出版后,黑人文学才在美国文学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
  2.奥尼尔
  奥尼尔(1888-1953),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出身于演员家庭。他的父亲以主演《基督山伯爵》而著名。奥尼尔从小就跟随父亲在美国各地生活,对舞台和剧场非常熟悉。1906年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一年后辍学。从事过多种职业,有丰富的海上生活经验。1912年成为一名记者并开始文学创作。同年因患肺结核住进疗养院。在治疗期间,决定从事戏剧创作。
  奥尼尔的早期作品以独幕剧为主,大部分作品作者并未保存,自称只有《东航加的夫》是值得回忆的。他深感缺乏写作训练,便于1914年在哈佛大学贝克尔教授开办的戏剧写作班学习。1916年开始参加普罗温斯顿剧团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他的几部航海题材的戏,陆续在剧场上演,引起了公众的注意。
  1920年是奥尼尔一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创作的多幕剧《天边外》和《琼斯皇帝》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奠定了他在戏剧界的重要地位,成为当代美国最重要的作家。
  《天边外》描写了一个美国农民家庭的不幸的生活。它被认为是一部标准的现代悲剧,反映了作家对待人生的消极态度。剧中男主人公罗伯特是耽于幻想的一个人,他认为大海代表着世上的一切神秘的东西,准备随舅父远航。但是在出发前夕,他与哥哥安德鲁的意中人露斯互相吐露真情,于是他决定留在家中务农,过" 自然的" 生活。而本想在家务农的安德鲁一怒之下只好去天边外出海远航了。罗伯特不擅长干农活,在家中事事不如意,婚姻也给他带来沉重的负担,夫妻反目,女儿夭折,他最后死于肺病。罗伯特临死前总结说他和安德鲁的错误都在于背叛了自己的本性。他们的生活理想被无情的现实所破坏,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遥远的距离。《天外边》继承了古代的悲剧创作传统,为作者赢得了普利策奖。
  《琼斯皇帝》是奥尼尔的第一部有代表性的表现主义戏剧。它描写了一个岛上的黑人首领琼斯的悲剧故事。琼斯背叛了自己的种族,遭到黑人群众的反对,仓皇出逃。全剧表现琼斯一个人在森林里躲避黑人部落的追捕时紧张的心情和恐惧的心理,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
  1922年,奥尼尔因为创作《安娜.克里斯蒂》而再获普利策奖。剧中男主人公克里斯是位老水手,他对海上生活已十分厌倦。他把女儿安娜留在内陆,避免她和海员结婚。但安娜厌恶田庄上的生活,后来被人奸污而沦为妓女。几经周折,安娜爱上了一个耿直的水手并与他结合。在这里,奥尼尔回到了大海的主题,回到了《天边外》的悲观主义。他不明白为什么事情的发展总要违背人们的主观愿望,这个问题仍然在困扰着他。
  在完成《安娜.克里斯蒂》的同时,奥尼尔创作了戏剧《毛猿》(1922)。
  这部戏被公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主人公扬克是轮船上的司炉,以身强力壮而自信和自豪,但却遭到旅客中一个有钱女人的侮辱,被看成是一只" 毛猿".经过一系列痛苦的挣扎,最后他只好与动物园的一只大猩猩结交为友而终于死于它的大力拥抱之中。这部戏反映了工人在冷酷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处的被奴役和被压迫的地位。由于作者思想的局限性,他认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会遭到更加悲惨的结局。
  1925年完成的《榆树下的欲望》,其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的。这个剧本描写一个农场主家庭内部对财产的争夺及其后果。年过七旬的卡伯特是一位美国东部早期移民的典型代表。传宗接代是他唯一的愿望。他娶了三十多岁的城市妇女艾比。埃本是卡伯特同他的第二个妻子生的孩子。因为卡伯特害死了埃本的母亲并霸占了她的财产,所以埃本对父亲怀恨在心。在卡伯特的唆使下,艾比引诱埃本并生下一个孩子,但同时二人也产生了真正的爱情。
  后来,埃本得知这个孩子将继承卡伯特的遗产而大怒。艾比为了表明她对埃本的爱情而掐死了孩子。最后二人共赴刑场。这部剧作揭露了金钱和贪欲对人的腐蚀,其主题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大神布朗》(1926)和《奇异的插曲》(1928)两部剧作是奥尼尔在艺术上最富于实验性的作品。作品本身没有重要的思想内涵,它是作者在创作技巧方面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1931年,奥尼尔完成了一部著名的长剧三部曲《哀悼》。这部共十三幕的剧作曾经引起美国评论家和广大观众的兴趣,认为是现代美国戏剧中规模最宏伟的一部作品。奥尼尔通过曼农家族复仇的故事,表现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代表了作者宿命论的观点。
  1939年,奥尼尔写了另外一部重要的戏剧作品《卖冰的人来了》。该剧描写了一群失业者终日喝酒聊天,对未来充满幻想,等待着推销商希基的到来以便招待他们大吃大喝。希基到来之后,却劝他们要面对现实,去做他们幻想" 明天"要做的事情。此剧反映了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所带来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剧作家。由于他近30年的戏剧创作,使戏剧真正成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奥尼尔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作品广泛地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的社会问题,揭示了现代生活的病态性,因此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在创作方法上,奥尼尔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扩展了戏剧的艺术表现力,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为世界各国现代剧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奥尼尔由于在戏剧创作上取得的重要成就而于193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3.左翼文学
  1929年,美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历时长久的危机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各种知识分子倾向于马克思主义,寻求新的社会出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约翰.里德(1887-1920)开创的美国左翼文学运动发展迅速。自30年代起,左翼作家队伍迅速扩大,已有1200名会员,其中包括高尔德(1894-1967)、马尔兹这样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左翼作家的阵地是《新群众》杂志,它是美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刊物,促进了左翼文学的成长和发展。
  左翼作家写出了一批坚实的作品。其成就首先是报告文学。约翰.里德关于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报道开创了革命的传统。史沫特莱创作了关于中国革命斗争的报道,继承了约翰.里德的传统。
  在小说方面,高尔德的《没有钱的犹太人》(1930)、马尔兹的长篇小说《潜流》以劳动人民的生活为题材,洋溢着革命斗争的精神,代表了美国无产阶级文学的最高成就。
  在戏剧方面,克.奥德兹(1906-1963)和莉莲.海尔曼(1905-1984)
  的剧作也属于左翼文学的范围。是美国30年代左倾戏剧的重要代表。
  30年代后期,经济危机有所缓和,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变化,左翼文学运动开始分化。一部分人倒退甚至滑向反动,但不少富于正义感的作家积极投身到反法西斯的斗争中去。在海明威、海尔曼、斯坦贝克、马尔兹的笔下,出现了新的题材和主题,他们的作品号召人民投身到新的斗争中去。
  就小说而言,30年代左翼作家较有成就的是多斯.帕索斯、谵.法雷尔和约.斯坦贝克。
  多斯.帕索斯(1896-1970)生于芝加哥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1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美军医疗队服役,曾因" 反军观点" 被遣送回国。他根据这些经历写成了《三个士兵》(1921),揭露了毫无意义的战争对一群应征入伍者和他们的伙伴们的摧残,流露出年轻一代的失望情绪,具有" 迷惘的一代" 的反战倾向,是一部很有影响的小说。
  大战结束后,帕索斯同情美国共产党,参加了《新群众》杂志编委会,为进步刊物撰稿。1932年,他公开支持共产党的总统候选人。
  帕索斯在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创作了《美国》三部曲,包括《北纬四十二度》(1930)、《一九一九年》(1932)和《赚大钱》(1936)。这三部作品广泛描写了本世纪头20年美国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劳动者的生活和命运。三部曲之所以成功,主要是依靠作者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书中12个人物靠时间顺序联系,有的互不相关,有的情节有所交叉,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主人公。作者的构思富有独创性。他先以两三章的篇幅来叙述故事中的一个人物,然后把他搁在一边,继续引出第二个人物,并以相同手法介绍其他人物,直至把几个人物的生活相互交织在一起为止。作者用现实主义手法对人物进行描写,包括他们的出身、童年、受教育情况、工作、婚姻、直至死亡。帕索斯使用了三种手法来分别介绍每一个新的情节转折,它们是:" 新闻短片" 、" 人物传记" 和" 电影眼".作品每一章的开始,都有一小节" 新闻短片" ,其中包括流行歌曲、广告标语、重要新闻、官方文件等社会资料文献。表面看来很杂碎,但却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使读者把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的潮流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各个阶段的重大事件,勾勒出三部曲的史诗风貌。小说中有" 人物传记"25 篇,包括20世纪以来有名的政治家、企业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作者把这些小传插入作品之中,其目的是为了突出历史的巨大轮廓。第三种手法是" 电影眼" ,即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用的是诗意的散文,没有标点符号,表明特殊时刻及时地留在人们的意识之中。
  这三种新手法未必都可取,但却有利于读者对作品更深一层的把握。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帕索斯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此后,帕索斯的作品都没有产生重大的影响,他后来转向了历史著作的撰写。
  詹.法雷尔(1904-1979)生于芝加哥,毕业于芝加哥大学。他于20年代末开始创作。早期属于左翼作家阵营,30年代后脱离。他的代表作是《斯塔兹.朗尼根》三部曲,包括《少年朗尼根》(1932)、《朗尼根的青年时代》(1934)和《最后的审判日》(1935)。三部曲描写了芝加哥南区的爱尔兰裔青年的生活状况和美国社会的精神的空虚,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使人堕落、产生精神上和物质上贫困的社会条件。整部作品总的来看缺乏深度和广度。
  法雷尔的其他作品还有《丹尼.奥尼尔》五部曲(1936-1953),所表现的这个爱尔兰裔青年不同于朗尼根,他反抗了虚无颓废的社会风气,最后走上健康的发展的道路。此外,他还著有讨论政治、社会与文学关系的文集《文学批评笔记》(1936),在左翼文学界引起了争论。
  约.斯坦贝克(1902-1968)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面粉厂主家庭。他自小参加劳动,与劳动人民有较多的接触。他曾在斯坦福大学学习,后来去纽约。他在大学学习期间开始写作,1929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金杯》,以后的重要作品有《相持》(1936)、《人鼠之间》(1937)、《月亮下去了》(1942)、《列车在前进》(1947)等。《愤怒的葡萄》(1939)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美国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一部长诗。小说描写俄克拉荷马州佃农乔德一家在大企业的压榨下,被迫离开家乡,长途跋涉前往西部另谋生路。他们来到加利福尼亚州,却又陷入果园主剥削的罗网。他们奋起反抗,参加摘果工人的罢工斗争。小说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穿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的内在危机。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40年获普利策小说奖。斯坦贝克后期的主要作品是两部长篇小说《伊甸园以东》(1952)
  和《我们的不满的冬天》(1961)。前者描写了善与恶之间的斗争,后者批判了美国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他于1962年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68年于纽约病逝。
  总之,20年代的作家关心社会的发展,关心广大群众的生活与斗争。这一时期的作品走出了20年代的迷惘与孤独,使人耳目一新,翻开了美国现代文学新的一页。
  4.德莱塞
  德莱塞(1871-1945),20世纪前半期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西方进步文学的优秀代表。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等人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把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推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871年8 月27日,德莱塞出生于印第安纳州特雷霍特镇一个破产的小业主的家庭。父亲原是德国的纺织工人,为逃避兵役于1846年到了美国。母亲是摩拉维亚的农家女。由于家境贫困,他无力完成中学学业。1888年,德莱塞在一位女教师的资助下,进入印第安纳州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他来到芝加哥,当过洗衣工人、车站验票员和银行收账员等。
  1892年,德莱塞因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天才的再现》,先后被几家报社聘为记者,在纽约《海月》杂志任主编,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德莱塞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于1900年出版发行。小说描写了嘉莉从农村来到芝加哥谋生后的不幸遭遇,说明在以金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没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对美国贫富对立的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小说发表后被指责为" 有伤风化" 而长期遭到查禁。1907年才得以在美国再版。
  《嘉莉妹妹》被禁后,德莱塞被迫停笔达10年之久。这期间他仍担任编辑工作。1911年,德莱塞发表了第二部长篇小说《珍妮姑娘》。这又是一部对贫富对立的社会的控诉书,被视为《嘉莉妹妹》的姊妹篇。
  《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两部长篇小说奠定了德莱塞的" 人间悲剧" 小说的基本主题和格调,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开辟了新的领域和道路。
  1912年,德莱塞开始《欲望三部曲》的创作。它由《金融家》(1912)、《巨人》(1914)、《斯多葛》(1947)部长篇小说组成。描写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垄断资产阶级攫取财富和权力的过程,成功地塑造了金融巨头柯帕乌的典型形象。它在揭发和批判资产阶级邪恶方面,超过了前两部作品。
  长篇小说《" 天才" 》,真实地描写了美国社会摧残艺术、毁灭人才的事实。小说被长期禁止发行。
  德莱塞的创作以十月革命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他的前期创作带有浓厚的悲观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寻找不到改变不合理社会制度的方法和道路。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德莱塞带来了希望,他站在进步立场参与各种政治活动,成为一位" 朦胧的社会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这个时期德莱塞发表了《自然和超自然戏剧集》(1916);短篇小说集《自由及其它故事》(1918)、《十二个人》(1919);剧本《陶工之手》(1918);散文集《敲吧,鼓儿》(1920)等作品,表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认识和批判,从中可以看出德莱塞的思想变化。
  192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代表了德莱塞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
  《美国的悲剧》全书共三卷,叙述了一个出身寒微的美国青年堕落成杀人犯的故事。其基本情节取村于真人真事。作品的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斯出生在一个穷教士家庭,因出身贫贱而受人歧视,从小便对资本主义奢侈的生活充满幻想和向往。他在伯父开的工厂里充当工头,与女工洛蓓塔有了私情,后又受到芬棋雷电气公司老板的女儿桑特拉的青睐。他为了能与桑特拉结婚,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便设计将已有身孕的洛蓓塔堕入湖中淹死。事后,他自己也被送上电椅处以死刑,以悲剧结局而告终。
  小说细致地描写了克莱德短促的一生,展示了一个" 发财梦牺牲者" 的人生轨迹。作品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写主人公利己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恶性发展;第三部写克莱德成为共和党和民主党捞取政治资本的工具,使之最终成为美国社会的牺牲品。
  作者认为克莱德的悲剧是地地道道的美国悲剧。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及其腐朽的生活方式是造成克莱德悲剧的根源。小说不仅揭露了拜金主义思想的罪恶,而且还进而揭露了美国社会法律的虚伪性。这本书是对社会制度的控诉,是作者对美国社会长期观察分析的艺术总结。
  在《美国的悲剧》的创作过程中,德莱塞明确地以" 社会背景说" 作为创作的原则,突出了主人公命运的社会悲剧性。注重对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的描绘,显示出高超的心理描写技巧。该书被誉为" 美国最伟大的小说". 1927 年德莱塞应邀访问苏联,实现了思想上的重大转变。归来后发表了《德莱塞访苏印象记》(1928)。1929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妇女群像》,塑造了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共产党员艾尼达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新生活的探求。1930年夏,他公开声明支持美国共产党。30年代初发表的《悲剧的美国》、《向艺术家呼吁》等政论作品,对美国社会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他身体力行,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参加国内外的反法西斯斗争。1941年他当选为" 美国作家同盟" 主席。1944年,德莱塞接受美国文学艺术学会的荣誉奖。1945年8 月加入美国共产党,达到一生中新的思想高度。同年12月28日,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好莱坞寓所中逝世。
  去世后出版的作品有《堡垒》(1946)和《斯多葛》(1947)。
  德莱塞一生写了七部长篇小说,两部戏剧集,两部传记和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及政论。他继承了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传统,突破了美国文学所因袭的" 高雅传统" ,摆脱了只写" 微笑的美国" 的旧现实主义俗套,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5.海明威
  海明威(1899-1961),极负盛名的美国现代小说家。他在继承了马克.吐温等人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同时,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革新。他风格独特,文体简洁,被后人称为" 辉煌的文体家".他所创立的文体风格对美国和世界文学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海明威于1899年7 月21日出生在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郊外一个叫做橡树园的小镇里。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妇女,在他们的影响下,海明威从小就培养了打猎、捕鱼、绘画和喜好音乐等多种兴趣。1917年,海明威中学毕业后,在堪萨斯市《星报》担任见习记者,练习用" 短句" ,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写作,使他受到初步的文字训练,对日后形成简练的文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18年5 月,海明威参加了志愿救护队,在意大利前线身受重伤,于1919年初返回故乡。战后,他作为驻欧洲记者长期居住巴黎,结识了侨居异国的美国女作家斯泰因、诗人庞德,在写作上得到他们的帮助。1927年,海明威回到美国,后迁居古巴。
  除了写作外,他常去狩猎和捕鱼。1937年,海明威以北美报业联盟记者的身份去西班牙报道战事,坚定地站在年轻的共和政府一边。二战期间,海明威到中国报道抗日战争,他积极参与反法西斯的军事行动,并因此而得到表彰。
  1954年,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古巴革命后,他与妻子回到美国。晚年身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症十分严重,1961年7 月2 日,海明威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一生的创作伴随其思想的发展和变化。1922年,他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23年夏季,出版了第一个集子《三个短篇和十首诗》。第二年初,他在巴黎出版了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包括18个短篇,可以说这是作者对当年意大利前线生活的回忆。虽然发行量较少,影响不大,但却以其独特的风格引起文学界的重视。1926年,海明威发表了一部长篇小说《太阳也升起了》。小说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年一代的幻灭感。成了" 迷惘的一代" 的代表作。1927年,海明威发表了第二个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作者在这些小说里创造了许多视死如归的" 硬汉性格".这类人物形象对美国通俗文学产生了影响。
  1929年,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问世。这是海明威最重要的反战作品,充分体现了他在创作思想和艺术上的特色。小说的主人公亨利是美国志愿军,在意大利前线负伤,住院期间受到英国护士凯瑟琳的精心看护,并产生了爱情。亨利手术愈合后重返前线。这时意军溃败,他被误认为是德国间谍,在等待处决时亨利跳入河中,死里逃生,找到凯瑟琳,一起流亡到瑞士,度过了3 个月愉快的生活之后,凯瑟琳由于难产死在医院里,新生的女儿也死去了,亨利悲痛欲绝。作者用近乎麻木的语气描述战争怎样摧残个人的幸福。他把战争的残忍与个人的幸福对照起来描写,由于海明威没有全面认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所以他把帝国主义战争看成是人类无法抗拒的灾难,把战争作为一个笼统、抽象的概念加以反对,导致整部作品表现出一种茫然、悲观的情绪。
  《永别了,武器》标志着海明威在艺术上的完全成熟。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客观精炼的动作刻划,电报式的对话,把战事的胜败与主人公的心情的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
  30年代上半期,海明威创作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在《死在午后》(1932)、《非洲青山》(19s5)、《没有斗败的人》(1935)等作品里,他描写了西班牙斗牛和非洲狩猎的场面,表现了作者强烈的个人奋斗的拼搏精神。1936年,海明威写成了自己最为满意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作者采用了意识流和象征手法描写作家哈理在临终前对自己一生的回忆和悔恨。1937年,长篇小说《有的和没有的》出版。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哈雷.莫根为了养家糊口,被迫从事海上走私和杀人越货活动,他对美国社会的贫富悬殊深感不满,孤军进行反抗,终于在一次抢劫时中弹身亡,临死前他才认识到" 一个人不行".小说表现了作者对个人主义人生哲学的怀疑,说明他的作品已经开始接触到人民群众团结战斗的社会主题。
  从1937年至1940年,是海明威的" 西班牙时期".他以北美报业联盟记者的身份去西班牙报道战事,写出了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剧本《第五纵队》(1938)。此时的作者已经把对战争的思考与人类的正义事业联系起来,歌颂了为西班牙人民事业而斗争的勇士。他的爱憎是鲜明的。194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通过游击队的一次军事行动,展现了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广阔画面,歌颂了为正义事业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基本上中断了创作。战后16年间,他写下了大量的文稿,但生前仅发表了《过河入林》(1950)和《老人与海》(1952)。
  《过河入林》表现的仍然是孤独、死亡这一主题,艺术上也缺乏光彩,在海明威的整个创作中并不占重要位置。《老人与海》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充分表现了作者在垂暮之年的精神困境中力求奋起的心理,是他一生总结性的作品。由于这部作品,瑞典文学院于1954年授予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的情节十分简单,描绘了古巴渔民桑地亚孤独一人出海捕鱼的故事。他在海上漂流了84天劳而无获,但并没有丧失信心和勇气。此后经过两天两夜的生死搏斗,终于在深海里钓到一条特大的马林鱼,可是在归途中,他遭到鲨鱼群的袭击,经过奋力拼杀,桑地亚击退了鲨鱼群。可是等他回到渔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了。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它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海明威式的英雄形象,桑地亚实际上是海明威二、三十年代创造的" 硬汉性格" 的发展与升华。
  《老人与海》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简洁朴实的描写,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尽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炼、寓意深刻的意境,富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艺术感染力。
  此后,海明威再没有写出什么作品。他死后,他的妻子玛丽发表了他的两部遗作:回忆录《不散的筵席》(1964)和长篇小说《海流中的岛屿》(1970)。
  前者追忆海明威与第一个妻子在20年代的巴黎生活及他与一些作家的交往,后者写一个画家与他的三个儿子的故事。
  海明威在近40年的创作中,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且形成了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风格,被世人誉为" 开一代文风的语言艺术大师".
  6.福克纳
  福克纳(1897-1962),美国现代小说家," 南方文学" 的主要代表。
  生于1897年9 月25日。他的祖先是密西西比州北部的一个大种植园主,到他父亲时家道中落。福克纳对种植园主世家由盛到衰过程中的种种变化非常熟悉。
  1918年,福克纳在加拿大皇家空军中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在大学学习了一年。1925年,福克纳结识了美国著名作家舍伍德.安德森,在他的帮助下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士兵的报酬》,描写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青年的痛苦经历和感受。1927年,又写成第二部小说《蚊群》。1929年,出版了福克纳的第三部小说《萨托里斯》。这部被作者自称为" 站在门槛上的书" ,是以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的第一部小说,尖锐地揭示了南方贵族地主有害的精神遗产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
  福克纳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7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以约克纳帕塔法县为故事发生的地点,以《萨托里斯》为序篇,以发生在这块土地的若干家族几代人的故事作为主要脉络。时间从美国独立之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场的人物有600 多人,组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说总集。人们称之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小说。
  1929年出版的《声音与疯狂》是福克纳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部小说写杰弗逊镇康普生世家的没落以及各个成员的遭遇与精神状态。全书分四部分,由四个人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叙述。中心线索是女儿凯蒂的经历。第一部分是" 班吉的部分".通过白痴班吉的眼睛来反映周围的世界。第二部分是" 昆丁的部分".昆丁是班吉的哥哥,哈佛大学的学生。他对妹妹凯蒂的感情已经到了不正常的地步。凯蒂的放荡和出走,使他的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竟至投河自尽。第三部分是"杰生的部分".杰生是凯蒂和昆丁的弟弟,是个实利主义者。他恨凯蒂的行为影响自己在银行谋得职位,鲸吞了凯蒂靠卖身为自己的私生女小昆丁挣得的生活费。第四部分是" 迪尔西的部分".小说最后部分由黑女佣迪尔西的叙述来补充尚未清楚的情节。她的忠心、毅力和仁爱,反衬出这个家族无可挽回的没落和衰败,也体现了作者在她身上所寄托的" 人性复活" 的信念。
  1929年至1936年是福克纳的创作高峰。除了《声音与疯狂》(1929)
  以外,他还写了长篇小说《我弥留之际》(1930)、《八月之光》(1932)、《押沙龙、押沙龙!》(1936)。其中《押沙龙、押沙龙!》是一部复杂、难懂的小说,它以广阔的社会画面和漫长的历史跨度而在世系小说中占有重要位置。
  《押沙龙,押沙龙!》所描写的是种植园主塞德潘一家的盛衰史。塞德潘原是穷苦人的孩子,娶了庄园主的女儿为妻,生下儿子查尔斯。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妻子有八分之一的黑人血统时,便抛妻弃儿,带领20个黑奴来到杰弗生镇开垦荒地,建造" 塞德潘百里园" ,并与艾伦结婚,生下儿子亨利和女儿裘迪丝。亨利长大后到密西西比大学读书并与查尔斯结为好友。后来查尔斯与裘迪丝相爱并订婚,塞德潘竭力反对并唆使亨利杀死查尔斯,亨利也因此外逃。塞德潘与穷苦人朱莉同居,使其怀孕,后因故被朱莉的外祖父用镰刀砍死。" 百里园" 也被一场大火夷为平地,全家都被烧死。至此,塞德潘世家的历史也终告结束。同时也标志着庄园制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大趋势。
  福克纳后期最重要的作品是叙述斯诺普斯家族发迹史的《斯诺普斯三部曲》(1940-1959)。其中包括《村子》(1940)、《小镇》(1957)和《大宅》(1959)三部分。除此以外,福克纳还写了许多中、短篇小说,其中的《老人》(1939)和《熊》(1942)是比较优秀的作品。
  福克纳在西方文坛上被看作" 现代的经典作家" ,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7 月6 日因病于家乡牛津镇逝世。
  福克纳的"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小说及其他作品,描写了两百年来美国南方社会的变迁,表现了蓄奴制及其瓦解过程给那里的人们带来的烦恼、痛苦和心理状态,实际上是美国南方社会的缩影,表现出了" 时代的精神".福克纳在小说的创作上进行了认真的试验和创新。他运用" 意识流" 手法来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用" 时序倒错" 的手法来突出历史与现实的因果关系,为现代小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7.拉丁美洲文学
  拉丁美洲文学包括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以印第安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法语、英语等写作的文学。20世纪是拉丁美洲文学的黄金时代,也是拉丁美洲文学史上空前繁荣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涌现了大批的优秀作家和作品。
  20世纪拉丁美洲文学第一个高潮是20年代前后的地方主义文学。1911年,墨西哥革命唤起了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意识,这一时期,许多作家开始面向现实,把注意力集中到美洲的地方文化和土著文学,反映和研究本土问题,极力发展民族主义文学,促进了地方主义小说的兴起和繁荣。
  地方主义小说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表现的中心,对大自然进行神话般的描写,对地方传统、迷信进行提炼。歌颂了人与严酷而具有魅力的大自然的斗争,从侧面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形成了本世纪初拉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地方主义文学有三大代表作品,即《草原林莽恶旋风》(1928)、《堂娜芭芭拉》(1929)、《堂塞贡多.松勃拉》(1926)。
  《草原林莽恶旋风》的作者是哥伦比亚的小说家、诗人里韦拉,J.E.(1889-1928)。他曾担任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督导员和政府职务,多次出使墨西哥、秘鲁、古巴等国。他一生只活了41岁,为后人留下两部文学作品:1921年发表的14行诗的诗集《上帝许给的土地》和192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草原林莽恶旋风》。后者成为拉丁美洲地方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写年轻诗人柯伐和爱丽西亚为争取婚姻自由私奔逃跑到卡桑那雷草原后失散,柯伐为寻找情人而进入原始森林。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描写了森林,特别是橡胶工人的悲惨生活。他后来虽找到了爱丽西亚,但是他们并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 林莽把他们吞没了!" 在作者笔下,人成了大自然神秘力量的牺牲品。这部小说由于深刻的社会内容和高超的写作技巧,成为拉美文学史中一部重要作品。
  加列戈斯(1884-1969)是委内瑞拉作家、小说家,生于加拉加斯。1905年进入委内瑞拉中央大学攻读法律,一年后放弃学业,从事教学和创作活动。
  他是一个积极的政论活动家,1947年曾被选为共和国总统,执政未满一年,即在军事政变中被推翻,随后流亡墨西哥,直到1958年才回到国内。回国后被选为委内瑞拉教师学院名誉院长和记者协会名誉主席,并获全国文学奖。
  阿根廷总统和秘鲁政府分别授予他" 圣马丁大十字勋章" 和" 太阳勋章".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危地马拉圣卡洛斯大学、委内瑞拉中央大学等学校先后授予他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的学位和学衔。1969年4 月4 日在加拉加斯去世。
  加列戈斯的主要作品有:《堂娜芭芭拉》(1929)、《卡纳伊马》(1935)、《贫苦的黑人》(1937)、《异乡人》(1942)、《在同一块土地上》(1943)、《暴动及其他故事》(1946)、《风中草屑》(1952)、《生活中的地位》(1954)、《少女和最后一个爱国者》(1957)等。这些作品带有浓厚的社会现实主义的特点,取材于亲身经历的生活,富于地方色彩。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堂娜芭芭拉》,便是描写大草原的优秀小说,被认为是地方主义最优秀的作品。它不仅写景写得好,而且反映了社会问题、塑造了典型人物- - 草原恶霸堂娜芭芭拉的形象,表现了进步势力和反动势力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桑托斯.鲁萨多15岁时离开家乡来到城市受高等教育,在现代文明的培育下成长。成年后回到家乡,他的目的是整顿庄园,给家乡带来文明。地方上最大的恶霸堂娜芭芭拉是一个暴发户,靠吞噬鲁萨多的表兄罗伦佐的财产而发家,她是原始野蛮、残暴、可怕的三位一体。堂娜芭芭拉想把鲁萨多变成另一个罗伦佐,要从物质上、身体上吞掉他。但鲁萨多聪明、能干,与堂娜芭芭拉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最后,故事以堂娜芭芭拉的失败而告终。她把田产给了女儿,女儿和鲁萨多结了婚,两个庄园合并成一个。她的失败预示拉丁美洲庄园主势力的即将没落。
  吉拉尔德斯(1886-1927),阿根廷诗人、小说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他出身于一个阿根廷农村贵族家庭,幼时随父母去巴黎,10岁回国。他在父亲的庄园里度过了少年时代,在草原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受过磨炼。他的农村生活为他以后写地方主义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他的文学创作受后期现代主义和先锋派诗歌的影响,在阿根廷诗坛上是融合民族主义和现代主义写作风格的主要诗人。吉拉尔德斯的早期作品有诗集《玻璃铃铛》(1915)和短篇小说集《死亡和鲜血的故事》(1915)。自传体小说《拉乌乔》(1917)
  描写了作者在农村和中学时代的生活以及在巴黎的经历。1924年,吉拉尔德斯定居布宜诺斯艾利斯,为《马丁.菲耶罗》杂志撰稿并主持《船头》杂志的编辑工作。1926年发表的小说《堂塞贡多.松勃拉》,标志着作者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是拉丁美洲20年代以来流传最广的小说之一,是阿根廷文学中的名著,也是地方主义文学代表作之一。1927年,吉拉尔德斯因重病迁居巴黎,不久便去世了。其他作品有诗集《神秘的诗》(1928)、短篇小说集《六篇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故事》(1929)、《小径》(1932)等。
  小说《堂塞贡多.松勃拉》措写了一个潘帕斯草原牧人高骑士的成长过程。主人公原是一个14岁的私生子,他被父亲送到姑母家,受尽了姑母的虐待,慢慢形成了乖僻、不驯服的性格。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高卓牧人堂塞贡多并成为他的徒弟和养子。他跟着堂塞贡多驯马、赶马,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驯马人。五年以后,主人公的生身之父去世,留给他一笔遗产,使之一夜之间变成大庄园主。他和养父一起在庄园住了3 年,一直保持着牧民的精神和品质。小说的主要目的就是塑造了潘帕斯草原英雄,描绘大草原的自然景色,表现牧民的生活。
  地方主义小说家认为大自然代表一种力量,它决定了拉美人的性格,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描写了独特的自然风光:辽阔的潘帕斯草原和神秘的热带森林,展现给读者一个全新的大自然。在艺术方面,作家善于运用诗化的语言和民间口语,写景状物体现了拉美小说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地方主义文学作品在不同程度上抨击了社会的不公正,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和进步意义,为以后魔幻现实主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进入本世纪20年代,拉丁美洲在诗歌方面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和先锋派诗歌两种倾向。前者的代表是智利著名的女诗人米斯特拉尔。
  米斯特拉尔(1889-1957),智利女诗人。生于圣地亚哥。父亲早逝。
  早年独立谋生,自学成才,14岁时便开始发表诗作。1911年至1919年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1914年以《死的十四行诗》获圣地亚哥花节诗歌比赛第一名。1918年至1920年任阿雷纳斯角女子中学校长。1921年在圣地亚哥主持女子中学。1922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孤寂》,突破了当时现代主义诗歌的风格,独树一帜。1930年发表《艺术十条原则》。从此以后,她的诗歌创作有了明显的转变。她的富于强烈博爱主义色彩的抒情诗歌,使她成为拉丁美洲的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她的诗集《有刺的树》(1938)和《葡萄压榨机》(1955),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意。1957年,死于纽约。
  米斯特拉尔用朴实无华的形式抒发真情实感,描绘客观现实,开辟了拉美诗歌的新天地。
  拉丁美洲的先锋派诗歌的代表以维多夫罗和博尔赫斯最为著名。
  维多夫罗(1893-1948),智利诗人,他早年推崇法国作家并接受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但很快便摒弃了这些流派,反对一切传统,主张诗歌应是" 绝对的创造" ,1916年在巴黎正式提出" 创造主义" 这个名词,并在《论诗的艺术》和《1917宣言》中系统阐述了创造主义的诗歌理论:把事物人格化;把一切晦涩的东西写得清晰和准确;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具体的东西抽象化。这一理论开创了拉丁美洲先锋派诗歌的先河,但由于脱离现实而没有产生多少成功的作品。他的诗作比较重要的有《水的镜子》(1916)、《北极的诗》(1919)、《逆风》(1926)、《最后的诗》(1949)。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诗人、小说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医生家庭。他出身上层家庭,多次到欧洲各国旅行,在文学艺术上以一个欧洲文明先驱者的姿态出现,极力以世界先进文明来武装阿根廷,成为拉丁美洲极端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有意悖逆传统的形式和内容,使用自由诗体和复杂韵律,构思新颖奇特,情节神秘,充满幻想,只有相当文化水平的人才能读懂。他的主要诗作有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1923)、《面前的月亮》(1925)等,带有明显的先锋派诗歌的特点。除了诗歌以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小说:短篇小说集《世界丑事》(1935)、《交叉小径的花园》(1941)、《阿莱夫》(1949)、《死亡与罗盘》(1951)和《布罗迪埃的报告》(1970)等。小说的结构不受时间空间正常顺序的约束,故事离奇荒诞,真假混合。
  形形色色的先锋派诗歌,从总体上看,并未取得显赫的成就,但它所独创的风格至今仍影响着拉丁美洲诗坛。
  拉丁美洲20世纪当代文学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文学潮流便是现实主义文学。其作品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内容来表现主题,以工人、农民、士兵及革命知识分子为主人公,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斗争,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生活采取一定的暴露和批判的态度,是战斗的、朝气蓬勃的革命文学。
  在众多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中,以小说《在低层的人们》(1916)最为成功。
  阿苏埃拉(1873-1952),是本世纪上半叶墨西哥最杰出的小说家、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他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毕业于瓜达拉哈拉医学院,在故乡行医多年。1910年墨西哥革命爆发,他积极参加反对波菲利奥独裁统治的斗争。失败以后,他被驱逐出境,后辗转回到墨西哥城,从此脱离政治活动,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小说大多描写1910年民主革命,成为墨西哥民主革命的一面镜子。他的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参加墨西哥革命前写了三部小说《玛丽亚.路易莎》(1907)、《挫败者》(1908)和《莠草》(1909);第二阶段以他参加墨西哥革命开始,《在低层的人们》(1916)、《一个体面家庭的灾难》(1918)、《苍蝇》(1918)、《厄运》(1923)、《萤火虫》(1932)、《起义者,佩德罗.莫雷诺》(1935);第三阶段,作者晚年专门从事写作,《潘多哈同志》(1937)、《新资产阶级》(1941)、《女顾客》(1944)、《失去的道路》(1945)及《诅咒》(1955)等。他的代表作《在低层的人们》,描写了伟大的墨西哥革命,开辟了拉丁美洲现实主义革命文学的新纪元。
  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受压迫的贫苦农民德梅特利奥带领25个农民起义反抗。他作战勇敢,成为有名的农民领袖。起义胜利后,队伍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什么革命的问题,纪律问题,与老百姓的关系问题等等,他都无法解决,小说最后以德梅特利奥战死沙场结束。这部小说对农民起义的原因、特点写得非常形象、生动,对其致命弱点也揭示得很深刻,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得到历史和文坛的承认,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席位。
  四、苏联现代文学
  1.文学发展概况
  20世纪初,在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同时,俄国的工人运动日益高涨,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在列宁主义的旗帜下,俄国1905年的革命成为十月革命前的一次" 总演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加促进了革命的发展。1917年10月,俄国工人阶级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推翻了沙皇俄国的专制统治,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间,苏联人民又取得了国内战争、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建设和卫国战争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一起汇成巨大的洪流,冲垮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世界体系,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无产阶级政权的确立,为苏联文学的繁荣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它是人类历史上完全新型的文学——社会主义文学。它开创了人类文学史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苏联文学是多民族的文学,它包括俄罗斯文学和乌克兰、哈萨克、乌兹别克等其他少数民族文学。几十年来,苏联文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作家和作品,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推动了世界文学的发展。
  从狭义上讲,苏联文学是指十月革命后苏联时代的文学,或称" 苏维埃文学" ,它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文学。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它经历了从幼年到逐步成熟的发展阶段。
  早在1905年革命高潮的时候,为使新生的无产阶级文学更好地为革命斗争服务,列宁就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中明确指出:" 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成为一部统一的、伟大的、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 齿轮和螺丝钉'". 列宁这一文学党性原则为苏联无产阶级文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于1906年创作的《母亲》,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原则,成为社会主义文学的第一部典范性作品。他的文学活动对世界无产阶级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采用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它描写新生活,塑造新人物,反映新思想,充分发挥了团结人民、打击敌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巨大作用。它在20世纪的世界无产阶级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20年代(1917-1929)文学
  这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确立和发展时期。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革命的决定,大力支持和推动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人对革命持观望和怀疑态度,也有一些人反对革命或逃亡国外,宣扬一系列谬论,进行种种危害社会主义文化的活动。而以高尔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坚决地站在人民的一边,创作出大量的具有新的思想高度和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积极地为革命斗争服务。此外,这一时期的文艺思想斗争十分尖锐,集中反映在列宁的文艺革命路线同"无产阶级文化协会" 的斗争上。这个协会成立于1917年的二月革命时期,十月革命后进一步壮大,其领导权被波格丹诺夫所控制。他们打着所谓" 创造纯无产阶级文化" 的幌子,全盘否定一切文化遗产;他们以" 独立自由" 为借口,否定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同党分庭抗礼。为了扭转这一混乱局面,联共(布)中央于1920年10月和12月两次通过决议,揭露了" 无产阶级文化协会" 的错误观点和严重危害,并宣布将其解散,指明了革命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
  在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苏联文学的主要体裁是诗歌。马雅可夫斯基、别德内依、勃洛克和叶赛宁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们的作品充分地发挥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战斗作用。别德内依(1883-1945)是俄罗斯无产阶级诗人,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和战斗性,充满着革命英雄主义,在国内战争中起到了鼓舞士气、瓦解敌人的作用。长诗《大街》(1922)是他的代表作,歌颂了工人阶级光辉的战斗历程。勃洛克(1880-1921),1903年开始在象征派杂志《新路》上发表诗作,属于象征派诗人。1905年革命促使他面向社会生活,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
  十月革命以后,他主要从事文化宣传工作。1918年,他创作了长诗《十二个》,这是第一部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来表现的长诗,反映了十月革命的伟大风暴和新旧两个世界的尖锐对立。表现出诗人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风格。叶赛宁(1895-1925)是苏联诗坛早期出现的一位颇具影响的" 农民诗人".他的世界观是矛盾的:对于十月革命,他表示欢迎,却没有投身于革命的决心。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擅长描写农村的景色,但常表现出一种忧郁的情调。他的作品主要有:《伊诺尼亚》(1918)、《不堪视听的莫斯科》(1921-1923)和《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20年代苏联文学中人才辈出,创作出一批描绘十月革命题材的长篇散文小说。
  绥拉菲莫维奇(1863-1949)是俄罗斯作家,早年从事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活动,并遭逮捕和流放。十月革命爆发后,他坚定地站到无产阶级一边,于1918年加入共产党。他曾担任无产阶级文学社团和多种大型文学杂志的领导人,写了大量的通讯、特写和小说。1943年获得斯大林奖金。他的著名长篇小说《铁流》(1924)描写1919年一支散乱的旧哥萨克部队,冲破反革命叛乱的包围袭击,历尽艰险,终于找到红军主力部队,表现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一支具有铁的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集体的形成过程。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农民出身的红军总指挥郭如鹤的形象,被公认为是早期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优秀作品之一。除此之外,他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草原上的城市》(1912)和《集体农庄的土地》(1933-1938)等。
  富尔曼诺夫(1891-1926)是俄罗斯作家。1918年加入共产党。国内战争时期曾任红军师政委。191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诗歌、特写、政论和文艺评论等。1923年,他根据自己参加国内战争的亲身经历,创作了长篇军事纪实小说《恰巴耶夫》。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传奇式的人民英雄将领恰巴耶夫和政委克雷契柯夫的形象,表现了革命对人的改造这一思想主题,艺术地揭示了" 党指挥枪" 这一原则。
  法捷耶夫(1901-1956)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父母都是社会民主党党员,参加过革命斗争,这对他后来思想和政治上的成长产生了极重要的影响。
  法捷耶夫在海参威商业学校学习时就开始从事地下工作和游击战争。1918年加入共产党。在国内战争时期,他由一名普通战士升任旅政委。后来在参加镇压喀琅施塔得反革命暴乱的战斗中负伤。复员后,他在莫斯科矿业学院学习。还没毕业就被分配做党的工作。
  法捷耶夫的创作活动始于1921年,1923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逆流》(后改为《阿姆贡团的诞生》)。1927年,他发表了以一支远东游击队的战斗为题材的小说《毁灭》,表现了在革命斗争中对人才的精选和新人的成长这一主题。成功地塑造了游击队队长莱奋生这一典型形象。这部小说给作者带来了广泛的声誉,确立了他在苏联文学史中的地位。其后,他又创作了另外一部以国内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乌兑格人》(1929- 1940),表现了少数民族乌兑格人在十月革命影响下的觉醒。作者原计划写6 部,但只完成了4 部。
  在这一时期的苏联文学中,描写十月革命复杂斗争的还有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和阿.托尔斯泰(1882-1945)的《苦难的历程》(1919-1925)
  的头两部。后一部作品概括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艰难历程,是作家思想和艺术的总结。
  苏联文学中第一部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是革拉特柯夫(1883 - 1958)的长篇小说《水泥》(1925)。小说描写了内战时期的红军战士楚马罗夫复员回家后,带领群众使一个荒废停产的水泥厂恢复生产的故事。
  20年代,苏联的戏剧也有了新的发展,本国作家的剧本越来越多地被搬上舞台。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比利.别洛采尔科夫斯基的《风暴》(1926)、特列尼约夫(1876-1945)的《柳波芙.雅罗瓦娅》(1926)和拉夫列尼约夫(1891-1959)的《决裂》(1927)等。这些剧本都是描写国内战争的。
  这一时期的苏联文坛出现了许多文艺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宣扬为艺术而艺术的" 谢拉皮翁兄弟" ;否定无产阶级文艺可能性的" 山獈" 派(全称是" 全苏工农作家联合会' 山獈'");提倡" 事实文学" 和虚无主义的" 列夫" 派("左翼艺术战线" 的缩写);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却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带有一定宗派情绪的" 拉普" 派(" 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 的简称)等。政治斗争与文艺思想斗争异常尖锐和复杂。
  为了总结十月革命胜利以来,苏联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联共(布)中央于1925年发表了《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的决议。决议强调了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和坚持共产主义的方向,支持一切靠拢苏维埃政权的作家和组织,主张在文艺形式方面开展自由竞赛,这一决议的发表给苏联文坛带来了勃勃生机,以国内战争和经济恢复为基本主题的好作品不断涌现。
  (2)30年代(1930-1940)文学
  这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巩固和胜利发展的时期。
  1932年4 月23日,联共(布)中央发表了《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解散了各种文学团体。1934年,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全国统一的苏联作家协会,正式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定为苏联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
  这一时期苏联文学一方面壮大了作家队伍,另一方面题材和体裁更加丰富。虽然仍继续有反映国内战争题材的作品问世,但是,许多作家把创作的注意力集中于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歌颂在工农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映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著名小说有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的第一部(1932),潘菲洛夫(1896-1960)的《磨刀石农庄》(1937)和侍瓦尔多夫斯基(1910-1971)的长篇叙事诗《春草国》(1936)等。反映工业化的作品有女作家莎吉娘(1888-1982)的长篇小说《中央水电站》(1931)、克雷莫夫(1908-1941)的长篇小说《油船" 德宾特" 号》和卡达耶夫(1897 -.)的长篇小说《时间呀,前进!》(1932)等。这些作品塑造了一批具有新精神的苏维埃人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沸腾的建设生活,推动了苏联文学的发展。
  歌颂新人的成长,是30年代苏联作家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其中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马卡连柯(1888- 1939)的教育小说《教育诗》(1935)最为成功。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是苏联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他的一生是共产主义战士的典范,他为无产阶级文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工人家庭里,全家人靠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父亲是一位酿酒工人,因积劳成疾而过早去世。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童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他积极地参加了苏维埃的宣传工作,曾为解救一个共产党员而被捕入狱。1919年,他加入了共青团,同年参加了红军,在战场上与白匪和外国干涉军进行殊死的搏斗。1920年秋,他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转业到地方工作,他带领一支青年志愿队在严寒情况下抢修基辅附近的一条铁路。由于劳动紧张繁重且条件艰苦,他感染了伤寒和风湿症,但仍然带病坚持劳动。他于1924年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由于劳累过度,引起旧病复发,终于在1927年全身瘫痪。这并没有使奥斯特洛夫斯基丧失生活的信心和继续战斗的勇气,他决心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他又遭到新的不幸,双目失明,全身只有几个手指能动了。1930年,他以惊人的毅力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主要描述了化名保尔.柯察金的主人公从童年到成年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生涯。歌颂了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一代新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勇敢献身的精神。小说于1934年完成并出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除上述作品以外,阿.托尔斯泰创作了历史小说《彼得大帝》的第一、二卷(1929-1934),高尔基创作了史诗性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25-1936)。
  30年代的苏联戏剧创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主题深入,形式多样。其中较著名的有维什涅夫斯基(1900-1951)的《第一骑兵军》(1929)和《乐观的悲剧》(1933)等。
  (3)40年代(1941-1945)文学
  这是苏联文学不断丰富的时期。
  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后,1000多名苏联作家喊着" 到前线去!""消灭法西斯!" 的口号投入到保卫苏维埃的战斗之中,其中有400 人为国捐躯。
  在文学创作方面,写出了大量的充满着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作品。特瓦尔多夫斯基(1910-1971)的长诗《瓦西里.焦尔金》(1945),塑造了富有爱国主义精神、勇敢乐观的革命战士瓦西里.焦尔金这一典型形象。戈尔巴托夫(1908-1954)的长篇小说《宁死不屈》(1943)、西蒙诺夫(1915-1980)的中篇小说《日日夜夜》(1944)歌颂了苏联人民对祖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描写了在卫国战争中取得的丰功伟绩,塑造了一系列苏维埃爱国者的形象。法捷耶夫于1943-1945 年间创作的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在描写卫国战争的作品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以真人真事作基础,塑造了青年近卫军战士生动感人的艺术群象,歌颂了苏联年轻一代在反法西斯战斗中的英雄业绩。作者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高度统一在一起,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表现了他雄厚的艺术功力。
  除了诗歌和小说以外,这一时期的戏剧产生较大影响的有:考涅楚克(1905-1972)的《前线》(1942)、西蒙诺夫的《俄罗斯人》(1942)和列昂诺夫(1899- .)的《侵略》(1942)等。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走过了复杂曲折的道路,随着30年代末期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逐渐形成,出现了大量的粉饰生活、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给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2.高尔基
  (1)生平与创作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反映了苏联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列宁称高尔基为" 世界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 月28日生于伏尔加河畔的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城(今高尔基市)。父亲是位木匠,母亲是染坊老板的女儿。高尔基早年丧父,随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后来,外祖父破产,年仅十岁的高尔基便开始出来谋生。他先后拣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饱尝人间的辛酸。高尔基酷爱读书,勤奋自学,1884年,他来到喀山,想上大学,但未能如愿,底层社会却成了他真正的大学。高尔基结识了民粹派知识分子,与喀山进步的青年组织取得联系,阅读了大量的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深入到农村和手工作坊,向人们宣传革命真理。
  1888-1889 年和1891-1892 年,高尔基怀着深入考察社会、了解祖国和人民、寻求真理的目的,曾两度到俄国各地游历。旅途见闻使高尔基开阔了眼界,磨炼了意志,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此期间,高尔基在第比利斯参加了进步工人与革命者秘密小组,进行革命宣传工作,受到沙皇政府的监视。1892年,他在第比利斯的《高加索报》上首次用" 高尔基" 作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1898年,高尔基的《随笔与短篇小说》出版,轰动了俄国文坛,使他成为驰名欧洲的大作家。
  高尔基的一生,经历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蓬勃高涨,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胜利的伟大变革时代。他一生的革命活动和文学创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早期创作(1892-1900)
  19世纪90年代,俄国解放运动进入到无产阶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广泛传播。此时高尔基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尚未形成,艺术方法也处于摸索阶段,他的创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浪漫主义作品,一是现实主义作品。
  高尔基的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赞美了对自由执著追求的精神,表达了自由高于一切的思想。1895年发表的《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它们都取材于民间传说,写得非常动人。《伊则吉尔老婆子》由三个故事组成,歌颂了英雄丹柯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他在自己的同胞遭到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从自己的胸膛中掏出一颗火红的心,高高举起,给人们照亮前进的路,然后骄傲地微笑着死去。在《鹰之歌》里,鹰和蛇是两个象征性的形象。作品既赞美了雄鹰追求光明的壮烈行动,也谴责和嘲笑了蛇庸俗卑琐的嘴脸。丹柯和鹰是高尔基创作中最早出现的英雄形象,是当时俄国革命者反抗沙皇暴政精神的集中概括。
  在高尔基早期创作中,现实主义作品占有很大比重,真实地表现了处在资本主义压迫和统治下的底层人民的生活遭遇和思想状况。主要作品有:《叶美良.皮里雅依》(1893)、《阿尔希普爷爷和寥恩卡》(1894)、《切尔卡什》(1895)、《草原上》(1897)、《马尔华》(1897)和《莽撞人》(1898)等。其中,以流浪汉为题材的小说最引人注目。高尔基笔下的流浪汉倔强、高傲、爱好自由而又敢于斗争,表现出作者对这一特殊阶层人物的某种偏爱。在《切尔卡什》中,高尔基塑造了流浪汉切尔卡什和农民加夫里拉两个本质相反的形象。切尔卡什是一个心地坦荡、机智勇敢、爱憎分明、蔑视金钱、敢于斗争的流浪汉;加夫里拉则是个迷信、自私、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惜向恩人下毒手的小市民。高尔基描绘了他们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在赞颂这些不幸人物的某些优良品质的同时,而对其弱点和消极性却缺乏应有的批判。
  1899年,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问世,这是他的创作从早期向第二个时期过渡的转折性作品,标志着他的现实主义创作进入了成熟阶段。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对俄国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刻的揭露,通过资产阶级两代人伊格纳特和福马的形象,展示了这个阶级在俄国的历史发展过程。福马对本阶级的背叛象征资产阶级内部的危机已经开始,资本主义是必定要灭亡的。
  第一次俄国革命前后时期的创作(1900-1907)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爆发的经济危机冲击下,俄国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蓬勃发展,新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这一时期的高尔基积极投身革命实践活动,接连发表了散文诗《海燕》(1901)、剧本《底层》(1902)和长篇小说《母亲》(1906)等三部著名作品,出现了他一生创作中的黄金时代。
  《海燕》借助于象征手法,塑造了革命高潮的报信者和预言家的形象。
  描绘了革命风暴到来前夕,革命人民与沙皇政府英勇斗争的壮丽景象。作品中海燕的形象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象征,它坚定、乐观地迎接革命的暴风雨的洗礼。同海燕相反,那些蠢笨的企鹅、胆怯的海鸥、海鸭则象征着那些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政客,他们惧怕革命,是一群庸人和懦夫。《海燕》是一篇洋溢着革命激情的浪漫主义作品,对俄国革命起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底层》是高尔基影响最大的剧作,是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流浪汉生活将近20年观察的艺术总结。剧本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身份各异的一群沦落到社会底层的流浪汉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批判了虚伪的人道主义思想,号召人们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斗争。该剧的主人公流浪汉沙金认为人们不仅要" 喂饱肚子" ,而更重要的是应当为崇高的生活目的而奋斗,要相信人的力量会改变一切的。高尔基借沙金之口表达了自己的革命思想和阶级立场。
  1906年,高尔基在美国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它的出现,标志着作家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篇章,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两次革命之间的创作(1908-1917)
  1905年革命失败以后,俄国进入" 斯托雷平" 反动统治时期,高尔基曾居住在意大利的卡普里岛。由于受当时以巴格丹诺夫为首的马赫主义观点的影响,高尔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一度犯了" 造神主义" 的严重错误,赞成用所谓" 宗教无神论" 的理论去创造一种新的社会主义之神。这一错误集中反映在190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忏悔》中。他在作品中试图创造一种以崇拜人民集体的力量为宗旨的新宗教,歪曲了人民的形象和现实。列宁发现《忏悔》的错误后,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同时,也对高尔基作了全面、公正的评价:" 高尔基毫无疑问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他对无产阶级艺术作出了许多贡献,并且还会作出更多的贡献".经过列宁热情的帮助,高尔基逐渐改正了错误,并于1913年回到了俄国。这一时期高尔基创作的重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夏天》(1909),反映了农村的尖锐矛盾,表现了被1905年革命唤醒的青年一代的成长;以童话形式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故事集《意大利童话》(1911-1913),歌颂了劳动人民团结友爱的精神,塑造了一批为争取幸福和光明而斗争的人民集体的形象,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曾经受到列宁和《真理报》的高度评价;《俄罗斯童话》(1912-1917)则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80至90年代的俄国生活,显示了蕴藏于人民之中的巨大力量;自传体三部曲中的前两部《童年》(1913)、《人间》(1915)以及后来完成的《我的大学》(1922)是高尔基作品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它们再现了俄国社会的广泛图景,揭示了沙皇专制制度的腐败和丑恶,同时也表现了作家本人从生活的底层开始奋斗,直至最后攀上文化高峰、走上革命道路的成长过程,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时期的创作(1917-1936)
  1917-1918 年间,由于高尔基对当时阶级斗争的复杂形势认识不足,过低估计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革命的力量,片面地夸大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作用,又一次犯了政治思想方面的严重错误。曾在《新生活报》上发表名为《不合时宜的思想》的一系列政论,指责无产阶级专政的" 残酷性" ,反对工人阶级举行武装起义。高尔基的错误再次受到列宁的严厉批评和帮助。此外,苏联人民保卫十月革命成果和创造新生活的英勇精神也再一次教育了高尔基,使他很快端正了立场。
  20年代,高尔基完成了一组回忆录。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创作于1924年(1930年作修改)的特写《列宁》,再现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 象真理一样朴素" 的伟大人格。
  1924-1925 年,高尔基创作了长篇小说《阿尔塔诺夫家的事业》。它通过阿尔塔莫诺夫一家三代的兴衰史,反映了俄国资产阶级从农奴制改革到十月革命这50年由盛而衰的过程。小说结构严谨,情节紧凑,语言生动形象。
  1925年,高尔基着手创作具有史诗气魄的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这是一部十月革命前40年同俄国社会生活的编年史。小说的主人公萨姆金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是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他在政治上是个怀疑主义者,标榜超党派立场。他投机革命、害怕革命、仇恨革命。最后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在这部作品中,人民始终都是作为积极的力量活动在历史舞台上。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库图佐夫便是一位真诚坦率、大公无私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与萨姆金两个对立的艺术形象,体现了两种世界观的斗争,揭示了俄国知识分子发展的两条不同道路。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
  在十月革命后的这一段时间里,高尔基除了创作以外,还进行了大量的文化教育方面的组织工作。他创办大型报刊杂志,主持出版一系列书籍,建立世界文学出版社,培养和扶持青年作家。高尔基是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的组织者和主席。1935年被选为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高尔基晚年仍然勤奋地从事文学创作活动。著有剧本《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1932)和《陀斯契加耶夫等人》(1933)。表现了垂死的资本主义与新生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剧烈冲突。除此之外,他还发表了一些表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和歌颂时代英雄人物的作品。1929年完成的《苏联游记》和《英雄故事》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高尔基是无产阶级文学和苏联文学的奠基人。他所创作的优秀作品和论著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高尔基于1936年6 月18日逝世。
  (2)《母亲》
  《母亲》是高尔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反对地主、资产阶级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第一次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的形象,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小说的人物和素材来自真人真事。1902年,在诺夫戈罗德的工厂区索尔莫沃,工人举行" 五一" 示威游行。游行的组织者扎洛莫夫被捕受审,他的母亲安娜在儿子的影响下,也加入了革命行列。高尔基很熟悉扎洛莫夫母子的英雄事迹,《母亲》就是以它为基本素材写成的。但是,作者并没有局限于真人真事,而是总结了1905年革命的经验教训,经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加工,才创作出这部小说。
  《母亲》通过工人鲍威尔和他的母亲尼洛夫娜在斗争中成长为自觉的无产阶级战士的过程,突出地表现了俄国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和正在觉醒的俄国工人的斗争,显示了社会主义理想改造现实的强大力量。根据这一主题,小说在结构上分为两部。第一部主要写以鲍威尔为中心的工人革命小组的活动;第二部描写党所领导的革命活动的不断深入,小组主要成员被捕后革命事业的继续发展。第一部的高潮是" 五一" 节示威游行,第二部的高潮是鲍威尔的法庭演说。
  《母亲》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批文学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典型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鲍威尔和他的母亲尼洛夫娜。
  鲍威尔是高尔基精心刻画的革命英雄,他是从一个普通工人逐渐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在小说开始时,鲍威尔是个受压迫的工人,在没有接触社会民主工党组织和马克思主义以前,难免会重新走父辈的老路,在悲苦中度过一生。鲍威尔觉醒的过程是短暂的,他的成长,除了阶级根源以外,也有社会根源。他生活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已在俄国形成,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在地下党的帮助下,他迅速走上献身工人阶级解放事业的道路。他的经历展示了俄国工人运动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从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
  鲍威尔是一位善于学习和思索,敢于斗争而又富于实践精神的革命者的光辉典范,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和明确的斗争目标。小说是通过" 沼地戈比" 事件," 五一" 节游行示威和法庭斗争等主要事件来表现他的这些特征和性格特点的。
  鲍威尔的母亲尼洛夫娜是小说的中心人物。小说开始时,她是一位备受压迫、胆小怕事、虔信宗教和" 不假思索地逆来顺受" 的普通家庭妇女的形象。高尔基在作品中揭示了母亲性格形成的原因:政权、夫权、神权对妇女的奴役。但在另一方面,母亲的内心世界却是极其丰富的,她天姿聪明,充满着对儿子、对真理的热爱和对旧世道的强烈的仇恨。母亲是在鲍威尔及其同志们的启发、帮助下逐渐接受革命真理,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她对革命不仅无知,而且怀疑、畏惧。当她亲眼看到工人小组的聚会活动并受到启发和教育后,便主动提出参加小组活动的要求。她的阶级意识开始觉醒了。另一方面,事实教育了母亲,使她的宗教信仰发生了动摇,祷告的次数日益减少,上帝在她的心中已失去了往日神圣的地位。由于思想解放了,母亲开始走向彻底的觉醒;鲍威尔因" 沼地戈比"事件被捕后,母亲接受了散发传单的任务;儿子和同志们举行" 五一" 游行时,她满怀激情,肩并肩地和鲍威尔走在队伍最前面……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斗争锻炼,母亲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进一步体会到真理的力量,更自觉地投身到革命活动中去。鲍威尔第二次被捕后,母亲更积极地参加了革命实践活动。她经常装扮成修女、小贩、有钱的阔太太,带着传单和革命书刊活动于城镇和乡村。母亲在实际斗争中增强了革命胆略,变得坚强开朗、举止稳重,成为一位出色的革命宣传家。小说结尾时,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去散发印有鲍威尔演说稿的传单,当她发现自己被敌人严密盯梢的时候,表现了革命者临危不惧的斗争精神。她从容不迫地将传单散发给群众,然后进行宣传鼓动,直到反动军警抓住她的衣领……这时的母亲已经是一名坚强不屈,对革命具有坚定信仰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了。
  母亲是20世纪初俄国正在觉醒的革命群众的艺术典型。她的思想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人、改造人的强大威力,揭示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的真理。
  除了鲍威尔、母亲和其他革命者的形象以外,农民雷宾的形象也具有重要意义。他出身贫苦,对统治阶级怀有本能的仇恨,但不信任革命知识分子。
  经过农村的一段斗争和在鲍威尔等人的教育、帮助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与工人阶级结成同盟军,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渐成长为农民革命的领导人。高尔基通过对这一形象的塑造,反映了20世纪初农民参加工人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的现实,同时也指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是革命胜利的基本保证。
  除此之外,小说还塑造了尼古拉、叶戈尔、娜达莎等一系列革命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背叛了资产阶级家庭而献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并在斗争实践中成长为出色的无产阶级战士。这些形象也是丰满的,有血有肉的。
  《母亲》开创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它是无产阶级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典范。
  它生动地描写了火热的群众斗争场景,并且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对俄国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产生过巨大影响。
  3.马雅可夫斯基
  (1)生平与创作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是苏联早期的革命诗人,苏联无产阶级诗歌的主要奠基人和革新家,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热情歌手,斯大林称他是"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于1893年7 月19日出生在格鲁吉亚巴格达吉村一个林务官的家庭里。1902年春天进入库塔伊西男子中学预备班学习。1906年7 月,因父亲病故全家迁往莫斯科,在第五中学四年级念书。中学时代的马雅可夫斯基受到1905年革命的影响,热情地向往革命,他开始阅读革命书籍,接触社会主义者,积极参加革命宣传活动和各种集会。1908年,他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任宣传员。马雅可夫斯基积极从事各种革命工作,曾先后三次被捕,他在狱中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开始了诗歌创作。1910年出狱后,他错误地把党的工作和学习对立起来,从此便中断了同党的组织联系。
  1911年,马雅可夫斯基考入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院学习,开始和未来派诗人布洛克结识,并在自己的早期创作中接受了他的影响。1912年,马雅可夫斯基与布洛克等人共同发表了《未来主义宣言》,并出版了俄国未来派的第一本诗集《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其中有马雅可夫斯基的两首短诗《夜》和《早晨》。这两首诗在创作手法上抛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用片面追求标新立异来表现朦胧和梦境的感受,带有鲜明的未来主义烙印。但是,由于马雅可夫斯基早年与党和革命的联系,使得他的创作与一般未来派有所不同,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1915年他创作的长诗《穿裤子的云》便反映了诗人早期创作的这一特点。它尽管采用了不少未来派的表现手法,但在诗中却向资产阶级喊出了" 打倒你们的爱情,打倒你们的艺术,打倒你们的制度,打倒你们的宗教" 的响亮口号,号召人们起来反抗资本主义社会,并且预言革命即将来临。在长诗《战争与世界》里,诗人彻底揭露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掠夺性和非正义性,发出了反对战争的悲愤呼声。十月革命前夕,他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诗:" 你们吃凤梨,嚼嚼松鸡,你的末日到了,资产阶级!" 1917年11月7 日,红军就是唱着由这首诗谱成的歌曲去攻打冬宫的。
  十月革命唤起了马雅可夫斯基空前的革命热情。他把十月革命亲切地称为"我的革命" ,在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便到斯莫尔尼宫报到参加工作。
  与此同时,他还创作了《革命颂》、《左翼进行曲》(1918)等革命诗篇和诗剧《宗教滑稽剧》(1918),热情讴歌十月革命,号召人们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英勇斗争。
  1919-1922 年之间,马雅可夫斯基在罗斯塔电讯社工作,他和一些诗人、画家合作出版了一种配有短诗的宣传招贴画《罗斯塔之窗》,这是内战艰苦年代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伟大创举,是" 用颜料和口号表达出来的最艰苦的三年革命战争的记录".在罗斯塔电讯社工作的同时,马雅可夫斯基创作了自称是" 壮士歌" 的著名长诗《一亿五千万》(1920),用夸张和抽象的手法表现了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同资本主义世界的斗争,歌颂了一亿五千万苏联人民的伟大胜利。
  但在艺术上却明显地反映出未来主义诗风的消极影响。
  内战结束后,苏联处于恢复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创作进到一个新的阶段。1922年发表的讽刺诗《开会迷》是诗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完全成熟的重要标志。这首诗用夸张的手法批评了苏维埃政府中的官僚主义者不干实事、崇尚空谈、脱离群众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列宁的称赞。除了《开会迷》以外,他创作的名篇还有《马屁精》(1928)、诗剧《臭虫》(1928)和《澡堂》(1929)等。
  从1922-1929 年间,马雅可夫斯基先后共九次出国访问,并且几乎走遍了整个俄罗斯。这使他大开了眼界,写了许多思想深刻、题材广泛的一系列洋溢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的诗篇,其中的《好!》(1927)和《苏联护照》(1929)尤为杰出。《好!》是马雅可夫斯基献给十月革命胜利10周年的礼品,热情歌颂了社会主义祖国的战斗历程,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苏联护照》则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作为一名苏联公民的自豪感。
  1930年,马雅可夫斯基为自己举办了" 二十年工作" 展览会,并在会上朗诵了一首未完成的长诗《放开喉咙歌唱》,这是诗人创作道路的总结,也是诗人最后的声音。
  1930年4 月14日,马雅可夫斯基在自己的房间里开枪自杀,年仅37岁。
  马雅可夫斯基的思想和创作道路是比较复杂的。他的思想经历了剔除未来主义的糟粕、吸取其精华的过程。十月革命不仅促进了他的世界观的转变,使他认识到无产阶级有组织的自觉斗争的必要性,而且也促进了他艺术观点的转变,对未来主义的创作手法和创作内容进行了革命改造,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他于1919年组织了" 共产主义者- 未来主义者协会" ,同未来主义的右翼分子彻底决裂。1923年,他创办了《左翼艺术战线》杂志并担任主编,最终站到了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为发展无产阶级革命诗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此之外,马雅可夫斯基还是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他创作了一些支持和同情中国革命斗争的诗篇。在《不准干涉中国!》(1924)一诗中,诗人强烈抗议帝国主义者爪分中国的阴谋,他呼吁中国人民把帝国主义者" 摔下中国的城墙" ,要他们" 滚出中国。" 对中国读者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对中国一些诗人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列宁》
  长诗《列宁》是马雅可夫斯基诗歌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在世界无产阶级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马雅可夫斯基无限热爱革命导师列宁,歌颂无产阶级的伟大领导列宁,是他后期诗歌创作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列宁》的构思始于1922年。1924年1 月21日列宁的逝世,深深地震动了诗人的心,他先写了一首悼诗《共青团员之歌》,之后便专心致力于长诗的创作。在长诗的写作过程中,马雅可夫斯基认真地研究了列宁的著作和有关列宁的传记,回忆录,并且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在坚实的思想基础上,他经过半年的紧张工作,终于在1924年秋完成了这部杰作。他多次到群众中朗诵,收到很好的效果。
  《列宁》在体裁上属于政治抒情诗。在结构上由序诗和文章正文组成,各部分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马雅可夫斯基在序诗中阐明了创作这首长诗的动机是号召广大人民化悲痛为力量,更高地举起列宁的旗帜,奋勇前进。
  在第一章中,阐述了诗人的唯物史观,描写了列宁诞生的时代背景和200 多年来欧洲历史的发展,揭示无产阶级领袖的出现是革命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
  第二章是长诗的核心部分,描写列宁领导俄国革命的斗争历史,热情地歌颂了列宁为人类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第三章描写列宁逝世后的悼念活动,表现了苏联和全世界人民失去自己领袖后的巨大悲痛和继承列宁遗志保卫和发展社会主义成果的决心。
  长诗成功地塑造了革命领袖列宁的光辉形象。在创作的过程中,诗人明确地意识到:列宁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个平凡的人,是一个" 大写的人".要全面地把握列宁的形象,既不能把他神圣化,也不能把他庸俗化。在这一认识标准的指导下,诗人真实地、正确地描写了列宁。从外貌上看,他" 高颧骨" ," 高高的额头" ," 眯缝着眼" 和" 一只向前伸着的手" ;从兴趣上看,他也有同我们一样的癖好,爱下象棋,爱打台球。诗人把列宁的普通人的肖像和爱好同革命领袖的伟大思想和超人的胆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塑造了崇高伟大而又平易近人的列宁形象。此外,诗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广阔历史背景上,从领袖与政党、阶级与群众的辩证关系中塑造列宁的形象。把对列宁的歌颂和对无产阶级政党和党的事业的歌颂紧密结合起来,体现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本质力量,成功地塑造了无产阶级的新式领袖的光辉形象。
  长诗《列宁》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还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全诗抒情与议论相结合,概括性的综合与细节的描写相结合,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政治性质;长诗大量运用了一般诗歌所不用的语言和词汇,比如一些生动的口语、革命歌词和新的政治词语等等。语言丰富多彩,充满生命力;长诗采用了" 阶梯式" 的形式,便于强调诗中重要的词语,表达重要的思想,在听觉上造成语言的音乐性,使其节奏明快雄壮,韵脚响亮悦耳,表现了诗人大胆独创的革新精神。
  4.肖洛霍夫
  (1)生平与创作
  肖洛霍夫(1905-1984)是苏联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是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几个重大转折关头的艺术纪录,对当代苏联文学和世界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1905年5 月24日,肖洛霍夫出生于顿河地区维申卡亚镇附近的克鲁文林村。他的父亲是从俄罗斯内地迁居来的" 外乡人" ,当过商店职员、磨坊经理等。母亲是哥萨克农村的家庭妇女。肖洛霍夫是在顿河地区长大的,非常熟悉哥萨克的生活和风俗习惯。1914-1918 年,他在好几个学校读过书。
  国内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苏维埃政权所组织的社会活动,在农村从事扫盲和文化宣传活动。1920年,他参加了粮食征集队,参加过与白匪的战斗。这些经历给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素材。1922年,肖洛霍夫来到莫斯科,打算继续学习,先后当过小工、泥水匠和房管所的会计等,业余时间从事文艺创作。
  肖洛霍夫1923年开始在地方报刊上发表作品。1924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胎记》,年底加入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 拉普"),1926年,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顿河的故事》,受到文艺界的重视,从此成为专业作家。
  《顿河的故事》是包括肖洛霍夫在1923-1926 年间所写的近20个中、短篇小说的作品集。它反映了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顿河哥萨克地区内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在许多作品中,往往把斗争置于家庭的背景之下,由于政治信仰和对革命的态度不同而使父子兄弟成为敌人,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正如短篇小说《死敌》(1926)中所写的那样:" 自从改选那天起,仿佛有谁在村子里犁了一道鸿沟,把人分成敌对的双方。" 在《胎记》(1924)
  中,匪帮小头目杀死了担任红军指挥员的亲儿子;在《看瓜田的人》(1925)
  里,一个4 口之家分裂成相互敌对的两个阵营。当了白匪警卫队长的父亲杀死了同情红军的妻子;小儿子为了从父亲手里救出受伤的当红军的哥哥而砍死了父亲。
  《顿河的故事》是肖洛霍夫青年时代的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高低不一,有的作品带有自然主义色彩,过于追求事件描写的戏剧性;有的作品过分渲染了阶级斗争的灾难性和悲剧性,表现了作者消极感伤的思想,而且过多地使用了方言土语。尽管如此,这部作品仍然显示了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才能,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
  1925年底,肖洛霍夫被接受为联共(布)预备党员。他积极参加了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这部作品的第一部完成于1932年,1955年- 1960年间,完成了第二部。全书获得了1960年度的列宁文学奖,被认为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卓越著作。
  《被开垦的处女地》是一部反映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优秀作品。小说第一部中的故事发生在1930年初的顿河格列米雅其村。工人、共产党员达维多夫受党的派遣到村里领导农民开展消灭富农和打击反革命分子的斗争。在村党支部书记拉古尔洛夫和村苏维埃主席拉兹米特洛夫的支持和帮助下,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以富农奥斯特罗夫诺夫和白匪残余波罗夫采夫为首的反革命分子所制造的公开的和隐蔽的破坏活动,使群众受到教育,农庄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说的第一部成功地描写了格列米雅其村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变革。作品以伟大的社会历史进程作为情节开展的基础,深刻地反映了两大阵营的冲突和斗争,表现了农民从个体经济走向集体经济的痛苦的转变过程,同时也塑造了众多的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小说第二部的人物和情节虽然是第一部的延续,但由于时隔20多年,这中间苏联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部分里,情节的发展趋于缓慢,增加了关于个人生活的描写和叙述,作者着重表现的是人道主义精神,破坏了人物形象的一致性。在一些地方也流露出自然主义的倾向。
  卫国战争期间,肖洛霍夫作为军事记者上了前线。他发表了一批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小说、通讯特写和议论。1942年发表了著名的短篇小说《仇恨的科学》。1943年,他开始在《真理报》上发表了反映卫国战争的长篇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的部分章节。
  1956年和1957年之交,肖洛霍夫发表了轰动一时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小说描写了卫国战争中一个名叫索科洛夫的普通战士的命运。作者的目的是想表现人在战争中的艰难历程和战争给人的命运造成的悲剧。在这里,主人公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是他精神力量的伟大源泉。
  肖洛霍夫在苏联文学界和世界文坛上都享有巨大的声望。1934年,他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理事。1961年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他曾获得斯大林奖、列宁奖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品格。" 1984年2 月21日,肖洛霍夫因病逝世。
  (2)《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同时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一部很有影响的作品。作者是要通过" 对顿河哥萨克的生活的描写" 来表现" 由于战争和革命的结果,在风俗、生活以及人们的心理状态中发生的变动" ,揭示" 卷进1914年到1921年间发生的各种事件的激烈漩涡中的个别人的悲剧命运。" 全书共八卷,分为四部。第一部(第1-3 卷)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写到1916年,描绘了顿河哥萨克独特的、中世纪式的生活方式及其历史发展状况。第二部(第4-5 卷)描写1916年10月到1918年春顿河地区的阶级斗争,以及二月革命、科尔尼洛夫叛乱、十月革命、顿河地区内战的开始等重大历史事件。第三部(第6 卷)描写了1918年春至1919年5 月间苏联人民同南方反动势力的斗争。第四部(第7-8 卷)描写了1919年春至1922年间顿河地区叛乱匪帮被彻底击败和苏维埃政权的最后胜利。
  这部小说的内容极其丰富。作者把1912-1922 年间众多的历史事件作为小说情节发展的大背景,突出地表现了国内战争中两个主要阵营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同时也对哥萨克这个特殊社会阶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通过哥萨克的命运展示历史的进程。
  哥萨克曾是俄国内地的农奴,16世纪时逃到顿河流域定居下来,逐步建立起具有自治性质的哥萨克组织。哥萨克人民勤劳、勇敢、慓悍且酷爱自由。
  沙皇政府从巩固自己政权的目的出发,让他们享有各种特权,极力培植他们的" 高尚种族" 的优越感,对他们采取分化利诱的政策,使他们最终成为自己的" 皇室卫队".在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年代,哥萨克内部也产生了激烈的阶级分化。一方面,哥萨克劳动人民的阶级意识在缓慢觉醒,是拥护革命的;而另一方面,上层哥萨克则公开参加反革命叛乱,使顿河地区一时成为反革命的根据地。小说中的鞑靼村便是哥萨克社会的一个缩影。
  主人公葛利高里是贯穿全书的中心,小说复杂曲折的情节和多方面的内容都是围绕他展开的。他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很有个性的人物,是一个热情、英俊、敏感而勤劳的哥萨克青年。但生活灌输给他许多祖辈流传的偏见,具有极强的"哥萨克荣誉" 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怀着" 忠于上帝,忠于沙皇,忠于祖国" 的誓言,应征上了前线。他亲身经历了军旅生活的痛苦,耳闻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一切都激发了他对地主资产阶级和旧军官的仇恨,动摇了他的旧有观念。
  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因为布尔什维克推翻了沙皇的统治,所以,葛利高里参加了顿河流域的红军,担任了连长,英勇地同白匪作战。但他的政治理想仍和许多哥萨克人一样,是想建立一个不受任何政权管辖的哥萨克自治共和国。这说明葛利高里并不是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只是苏维埃短暂的同路人。在对待白军被俘人员的态度问题上,他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波得捷克沙夫发生了冲突,终于在1918年春天的反革命叛乱中加入了叛军队伍,当了叛军连长、团长、甚至师长,统率三千人马,在战场上乱杀红军战士,双手沾满革命者的鲜血,把布尔什维克看成" 他的生活上的敌人".但是,当暴动军队同白军联合起来的时候,他又不断同白军军官发生冲突,再次怀疑自己走错了路。不久,他又参加了布琼尼的红军骑兵队,英勇地同白军作战。他的目的是想" 把过去的罪过都赎过来。" 打完了仗,葛利高里还是因严重的" 历史问题" 而被遣送回家。
  葛利高里回到家乡时,顿河地区已开始建立苏维埃政权。他的妹夫、鞑靼村苏维埃主席阿晒沃依强令他去肃反委员会登记,听候处理。为了逃避革命政权的惩罚,他又加入了骚扰余粮征集队的佛明匪帮。1922年春,当佛明匪帮被彻底打垮之后,葛利高里携着情人阿克西妮亚逃难。半路上遇到苏维埃征粮队的袭击,阿克西妮亚中弹身亡。葛利高里伤心到了极点,将随身所带的枪扔进开始解冻的顿河中,一个人回到家乡。这时,家已人亡屋空。" 他站在自己家的大门口,手里抱着儿子……这就是在他的生活上所残留的全部东西。" 葛利高里按照自己的逻辑走完了一生,最后还是以悲剧而告终。
  葛利高里这一形象的塑造,是肖洛霍夫的一大成功。在作者笔下,他的矛盾性格主要是在历史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葛利高里的个性核心是关于" 哥萨克自治" 的思想,他以这种观点去对抗历史的发展,其结果必将是一场悲剧。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始终对他都抱着同情的态度,把他视作哥萨克劳动者中出类拔萃的一员。在指出他的悲剧应由其个人负责之外,同时也对革命队伍中的失误进行了反思,使这一艺术形象在特定的历史年代和社会环境中有着深刻的典型意义。
  肖洛霍夫在小说中还成功地塑造了几位俄罗斯妇女的形象。女主角阿克西妮亚具有哥萨克妇女的许多优秀品质:吃苦耐劳、热情泼辣、单纯善良,按照自己的理解,热情地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生活道路。但她错误地把自己的命运同葛利高里的命运联接在一起,最后沦为葛利高里罪行的牺牲品。
  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共产党员和革命者,他们对敌人无比憎恨,对革命无限忠诚。但总的来说,这些形象显得苍白无力。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篇幅宏大、人物众多、内容深邃的史诗性的作品。
  作者真实地再现了十月革命前后顿河哥萨克及俄国命运的伟大转折。小说中广泛地引用了历史文献、编年史、日记、书信等资料,同时也描写了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哥萨克人的劳动、爱情和日常生活。语言鲜明、形象而富有表现力,显示了作家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坚实的艺术功力。这部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读者最多的名著之一,为肖洛霍夫赢得了国际声誉。
  五、中国现代文学
  1.文学发展概况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自1919年" 五四" 时期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一期间的文学。它不仅用现代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而且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话剧、新诗、杂文、报告文学等新的文学体裁,形成了与古代文学界限分明的新文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大量翻译和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著作,为人们提供了反封建的先进的思想武器。1917年2 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正式提出了" 文学革命" 的主张。十月革命的胜利,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促使中国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 五四" 运动。新文学运动作为" 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倡科学、民主和社会主义,反对封建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更为广泛地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范围。
  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诗作《女神》的出现,显示出文学革命的实绩。" 五四" 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引起了巨大变革,出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彻底反封建的新的主题和人物,使新文学创作具有了崭新的特色。
  从1921年起,文学社团和文学刊物不断涌现。1921年1 月4 日,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 成立,它提倡" 为人生" 的现实主义文学;同年7 月,郭沫若等人又组织了创造社,主张" 为艺术" 的浪漫主义文学。随后,民众戏剧社、南国社、湖畔诗社、语丝社、未名社等文学社团相继成立。
  从1921年到1925年,全国涌现出大大小小100 多个文学社团,300 多种文学刊物,培育了大批文学新人。组建文学社团和创办文学刊物亦成为文学革命发展的显著标志。
  这一时期,在文学理论上,鲁迅等人极力倡导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强调文学要揭露和批判黑暗现实,并且向反对新思潮的学衡派、甲寅派等封建复古派进行反击。在创作上,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达到了思想与艺术上的成熟,长篇小说《阿Q 正传》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叶绍钧、郁达夫等作家也显露出才能。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等人受到西方现代主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浪漫主义文学中吸取营养,写出了开创现代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优秀诗作。在散文创作上,鲁迅、周作人、冰心、朱自清、郁达夫等都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中国的话剧也从外国作品的翻译、改编转向创作。
  1927年以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或称左翼文学运动)蓬勃兴起。
  创造社、太阳社等首先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随后这两个社团又同鲁迅、茅盾等展开论辩。新文学阵营内部经过一年多的论争,无产阶级文学的真正反对者已被发现并遭到论辩双方的一致痛斥。争论使人们认识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基本点,起到了振奋斗志、鼓舞人心的作用。1930年3 月2 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标志着革命文学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左联" 取得了很大成绩:出版或改编了许多刊物;反对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和独裁统治;注重理论批评工作,先后跟" 新月派" 、法西斯"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等文艺派别及" 自由人" 等错误文艺主张进行斗争。在创作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和主题,革命者、工人、农民以及他们的斗争逐渐成为作家描写的内容。茅盾的《子夜》堪称这一时期里程碑式的作品。鲁迅的杂感及《故事新编》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了新的探索和发展。在" 左联" 的培养下,新的作家不断涌现,如丁玲、张天翼、殷夫、叶紫等人,他们给文坛带来许多生机勃勃的作品。当然," 左联" 时期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如理论上的教条主义、组织上的关门主义、宗教主义等等,但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仍占有重要的一页。
  这一时期,以郑振铎、王统照为代表的进步的民主主义作家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倾向比较明显的作家先后出版了许多文艺杂志;沈从文、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等作家吸取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发展了多种艺术" 流派" ,对艺术进行探讨,他们都对文学事业做出了贡献。此外,还出现了一批很有影响的作品,如巴金的小说《家》、曹禺的话剧《雷雨》、《日出》、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艾青的诗《大堰河,我的褓姆》等。这些吸收外来文化并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艺术个性的作品,与优秀的左翼作品一起,使中国的现代长篇小说和话剧创作水平又前进了一大步。
  抗战爆发后,中国文学继续向前发展。出现了各种流派和创作方法。艾青、田间及" 七月诗派" 的诗歌创作,茅盾、巴金、沙汀、老舍、路翎的小说以及曹禺、夏衍、陈白尘、宋之的、吴祖光的戏剧创作,代表着这一时期革命现实主义艺术达到了新水平。以郭沫若的《屈原》为代表的历史剧创作,再一次达到了浪漫主义艺术的高峰。戏剧舞台异彩纷呈,杂文创作也在上海" 孤岛" 风行,成为揭露讽刺黑暗现实的有力武器。在解放区,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使广大文艺工作者们深入生活,产生了一批反映群众生活的好作品。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等作品也显示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1949年7 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此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历史的结束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历史的开始。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新文学取得了巨大成就,它不仅向世界进步文学学习,从文学内容到表现形式进行现代化变革,而且逐步走向民族化、群众化,开创了人民文学的新纪元。
  2.鲁迅
  (1)生平与思想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翻译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姓周,幼名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98年改为树人。" 鲁迅" 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1881年9 月25日,鲁迅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祖父周介孚在北京做官,父亲周伯宜是个秀才,母亲鲁瑞也识文断字。
  鲁迅从小受过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学习了许多诗书经传,他的阅读范围十分广泛,看了许多富有民主思想和爱国精神的著作,并从野史、杂记中受到了中国民间文学的熏陶。
  1893年,鲁迅的祖父因科场案件被捕入狱,后父亲又患重病,家庭的破败使鲁迅尝尽了人间冷暖。由于童年时代他常随母亲去乡下的外祖母家居住,有机会和农民的孩子一起玩,所以他目睹了农民的悲惨生活,深知农民身受的压迫和痛苦。对上层社会的不满、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成为他反对封建思想的萌芽。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对他以后的思想发展和小说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继洋务运动以后,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兴起,鲁迅不满传统的封建" 正道" ,决心" 走异路,逃异地".1898年5 月,鲁迅到南京水师学堂读书,翌年1 月,改入江南矿务铁路学堂。他对洋务运动采取否定态度,接受了维新思想。这时期他读了严复翻译的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受进化论影响较深,从而增强了他战胜旧文化的信心。
  1902年4 月,他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他积极参加反清爱国运动,在《自题小象》诗中发出了" 我以我血荐轩辕" 的爱国誓言。
  最初,鲁迅为了救治像他父亲一样患病的人,为了能在战时当军医,同时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1904年9 月,他入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有一次,教室里放纪录日俄战争的幻灯片,其中有个画面是一个中国人被日军捉住杀头,而围观的中国人面对惨剧,神情木然。这使鲁迅深受刺激。他意识到中国的国民性有许多害处,国民如果思想不觉悟,即使体格健壮,也无济于事。为了改变国民精神,挽救民族危亡,他弃医从文,开始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作品,并写了《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强调要与列国竞争,提倡反叛精神。在日本的7 年,鲁迅广泛接触了外国的自然科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和哲学,开始形成早期的社会思想和文艺思想,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1909年8 月,鲁迅离日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以兴奋的心情迎接它,并组织" 武装演说队" 宣传革命。这一年,他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怀旧》。1912年1 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应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鲁迅到教育部工作,5 月随政府迁往北京。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鲁迅感到苦闷。从1912年到1917年,鲁迅大部分时间在思考,业余时间辑录和校勘古书、看佛经、搜集金石拓本,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918年,鲁迅和李大钊等一起参加了《新青年》杂志的活动,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旧礼教和旧文学,陆续发表小说、论文和杂感。同年5 月,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问世,拉开了鲁迅战斗史的序幕。1919年,北京爆发了" 五四" 运动,鲁迅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并成为文化新军的伟大旗手。
  1920年秋至1926年夏,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任教,讲授中国小说史,后出版了《中国小说史略》。这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填补了中国小说无历史的空白。
  1925年前后,鲁迅参加了语丝社,组织和领导了莽原社、未名社,出版《语丝》、《莽原》、《未名》等刊物,主编《国民新报》的文艺副刊,编辑了《未名丛刊》、《乌合丛书》与《未名新集》。" 三.一八" 惨案发生后,他的杂文也从广泛的社会批评转向激烈的政治斗争。在《论" 费厄泼赖" 应该缓行》中,他提出" 痛打落水狗" 的主张,表明鲁迅韧性战斗的彻底革命精神达到了成熟的地步。这时期的杂文都收在《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坟》的后半部里。
  1924年至1926年,鲁迅将23篇作品收入《野草》中,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散文诗集。作品语言优美、构思奇特,寓意深远,不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而且反映了作者世界观中新旧思想的矛盾冲突。
  1926年8 月,鲁迅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写完了散文《朝花夕拾》,编定了《汉文学史纲要》前十篇,并和青年们合作出版了文学刊物。他的《写在〈坟〉后面》,认真总结、剖析了过去的斗争经历和思想发展,批判了唯心史观,开始以唯物史观去看待问题。1927年1 月,他任中山大学文科主任兼教务主任,和共产党人有了更多接触,也学习了许多马克思主义。在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中,鲁迅的思想上酝酿着一个巨大的飞跃,《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野草〉题辞》等文里的思想就是这种飞跃即将开始的标志。
  同年发生的" 四.一五" 大屠杀,使鲁迅受到强烈震动,原先信奉的进化论被全部摧毁,认识到真正的力量来自工农群众。他开始成为阶级论者。
  1927年10月,鲁迅和许广平定居上海,开始了他生命中最后十年的战斗生涯。1928年主编《语丝》半月刊,与郁达夫合编《奔流》月刊。从1929年起,与柔石等组织朝花社,编译《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出版《朝花周刊》和《朝花旬刊》,同时又印行《艺苑朝花》,介绍苏联和欧洲各国的版画。在此期间,他就革命文学问题与创造社、太阳社展开论争,发表了许多精辟论断,对创造社等" 左" 倾错误提出了正确批评,推动了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健康发展。
  从1927年到1930年,是鲁迅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总结自己思想的时期,从1930年开始,他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1930年3 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是发起人并参加了领导工作。
  此外他还加入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反帝反战同盟,先后编辑了《萌芽》、《前哨》、《十字街头》和《译文》等公开的或者秘密的刊物,参加了《文学》和《太白》的编辑工作,领导了新兴木刻运动。从1930年起,他一共写了8 本杂文集、1 本根据故事和传说写成的《故事新编》(其中3 篇写于1927年以前)。左联成立前后,鲁迅个人奋斗的痕迹消除了,阶级论成为他文艺理论的基石,他认为文学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一翼,他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上的成就和贡献,指引着左翼文艺运动向前发展。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932年发表的《自嘲》)
  是他为人民工作、与敌人斗争的真实写照。
  通过政治和文化活动,鲁迅和一些共产党人结下深厚友谊。1932年他秘密会见了陈赓将军,帮助共产党人瞿秋白和方志敏,他还电贺红军长征胜利,发表《答托洛斯基派的信》,表明自己和共产党人是亲密的同志。他支持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提出了"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的口号,并于1936年10月和郭沫若等人发表宣言,初步形成了文艺界的抗日统一战线。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遗体安葬在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迁至虹口公园,毛泽东亲题墓碑。
  鲁迅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和丰富的精神遗产。他共有小说集3 部、杂文集17部,散文诗集1 部、回忆散文1 部、《中国小说史略》、书信、日记等400 万字,辑录、校勘古籍18种,翻译了14个国家将近100 位作家的著作。鲁迅对中国的革命文艺运动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提倡" 拿来主义" ,促进了国际间文化交流。他热心关怀青年学生的成长,扶植文化新人,为传播社会主义文艺和进步文艺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鲁迅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崇高品质。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作了高度评价:"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主要作品与艺术特色
  鲁迅是中国第一个用白话文写小说的作家。《呐喊》(1923)和《徬徨》(1926)是他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分别收集了1918-1922 年间写的14篇、1924-1925年间写的11篇小说。这些小说" 成为中国社会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面镜子。" 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
  ①社会改革者的形象。改革者是指首先觉醒的进行反封建斗争的人们,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药》中的夏瑜、《长明灯》中的疯子等。《狂人日记》是鲁迅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描写一个患" 迫害狂" 的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通过他的感受、他在精神错乱时写下的谵语,从某些" 人吃人" 的具体事实里,进一步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 人吃人" 的历史。鲁迅写此小说," 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小说艺术构思十分巧妙,采用日记体形式,把狂人病态反映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运用了象征手法,语言错杂,无层次。
  ②农民的形象。鲁迅写农民作品的重点在于揭示封建社会对农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的迫害,他的目的是" 启蒙人生""改良人性" ,因此他写农民的作品高于一般作家,这类作品有《阿Q 正传》、《故乡》、《社戏》等。
  《阿Q 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残害的农民典型。阿Q 是个贫苦农民,处境悲惨,但他却常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他忌讳自己头上的癞疮疤,又认为别人" 还不配" ;他被别人打败了,就想"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遇到别人逼他承认是" 人打畜牲" 时,他认为自己也算" 第一个自轻自贱的人".当精神胜利法不管用时,他就用力在自己脸上打两个嘴巴,觉得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这样就心满意足了。小说通过阿Q 的遭遇,控诉了地主阶级对农民在经济上的剥削,在政治上的迫害,特别控诉了封建制度对农民思想上的迫害。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揭示了农民不能不革命的生活地位和他们缺乏民主革命的觉悟这二者之间的矛盾。鲁迅通过对阿Q 的评判,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主要问题——农民问题。
  ③劳动妇女形象。这类小说有《明天》、《祝福》、《离婚》等。《祝福》描写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祥林嫂的不幸遭遇,通过她的一生,使人们看到是封建社会的夫权、族权、神权以及支持它们的政权杀死了祥林嫂、杀死了千千万万祥林嫂式的妇女。
  ④知识分子形象。在知识分子形象中,鲁迅又分别刻划了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苦闷消沉的新知识分子形象,如《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者形象,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诚;封建社会的卫道士形象,如《肥皂》中的田铭和《高老夫子》中的高干亭。
  鲁迅的小说选材多,开掘深,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不平凡的主题。
  他善于运用画眼艺术和白描手法来揭示人物思想、性格以及内心活动。在语言上保持了一种幽默而不滑稽、简炼而不拘谨的创作风格。
  杂文是鲁迅直接解剖社会、抨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它在鲁迅的作品中所占比重最大。鲁迅最早的杂文见于1918年《新青年》的" 随感录".他的前期杂文收集在《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中。在《我之节烈观》、《论雷锋塔的倒掉》、《灯下漫笔》等文章中,鲁迅反对国粹、反对保守,主张文化革新;反对封建迷信,主张科学;反对父权、夫权,主张青年和妇女解放,直接把矛头对准整个封建阶级。广泛的社会批评成为鲁迅早期杂文创作的特色。写于1927年至1929年的杂文,比较显著地反映了鲁迅在思想转变后继续进取和不断巩固的特点,绝大部分收在《而已集》和《三闲集》里。
  保卫理想是鲁迅后期杂文的主要内容,他建立了一种从容不迫、应付自如的战斗的艺术风格。最先体现这种风格的是《二心集》和《南腔北调集》。
  从1933年起,鲁迅出版的杂文集有《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伪自由书》辑录了1933年1 月至5 月中旬的杂文,以时事短评为主,在《逃的辩护》等文里,和写于同一时期而收在《南腔北调集》中的其它杂文一样,为爱国运动声援,对激烈的民族矛盾作了深刻的分析。《准风月谈》里的杂文则取材于历史事例或外国故事,用借喻和暗喻手法,表明统治者处于即将灭亡的境地。此外,《准风月谈》里还有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对文学活动的论述。《花边文学》里的杂文都是短评,涉及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有妇女、儿童、迷信等问题,还有对服装、广告甚至标点符号的评论。鲁迅善于从日常事物中发现内在的联系,通过辩证的论述揭示其深广的意义。
  鲁迅还有三集《且介亭杂文》,于1937年7 月同时出版。《且介亭杂文》收集了写于1934年的短评以外的杂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鲁迅指出中国自古以来"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认为只有他们才是民族的脊梁。《且介亭杂文二集》收录了他1935年写的杂文,主要是对文化现象和文学活动的批评。《且介亭杂文末编》是鲁迅在健康极差的状况下完成的,有怀念战友的、有抒发感情的,还有斥责反动派的。
  鲁迅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他的杂文不仅将诗和政论结合在一起,而且通过不拘一格的形式,精密活泼的语言,寓热情于冷峻之中的文笔,来抨击时政、鞭挞习俗、揭示生活哲理,从而开创了中国现代杂文的一代新风。
  3.郭沫若
  (1)思想发展与创作概况
  郭沫若(1892-1978),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生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原名郭开贞、郭鼎堂,乳名文豹,号尚武。父亲郭朝沛是个商人,母亲杜遨贞喜好文学,在郭沫若5 岁时即教他背诵唐诗,这对郭沫若以后倾向于诗歌和文艺起了很大作用。
  纵观郭沫若的思想发展和创作历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青少年时期(1892-1913)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期,正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高涨的时期,由于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郭沫若培养了对古典文学特别是对诗词的兴趣,对《庄子》、《楚辞》、《史记》等文章进行了广泛阅读。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政论文章及林纾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中民主主义思想使郭沫若受到启迪和影响。由于他不满黑暗的学校教育,曾三次被校方斥退。此时的郭沫若已初步显示出叛逆的性格。
  第二阶段:日本留学时期(1914-1923)
  1914至1923年,郭沫若先后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学习。
  在日本前4 年的学习中,郭沫若阅读了许多外国名著,从泰戈尔、歌德、海涅、惠特曼等人的作品中吸取了多方面的营养,同时也受到了泛神论思想的影响。他认为" 泛神便是无神" ,一切的自然便是神的表现,自我也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这种思想对他以后创作《女神》起了重要作用。泛神论所提供的" 物我无间" 的境界,适合于诗人把宇宙拟人化、诗化,与他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精神大体合拍,也为他在文学艺术领域发挥想象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泰戈尔的无韵诗,激发了郭沫若创作新诗的欲望。《死的诱惑》、《新月与白云》、《别离》等爱情诗,是郭沫若最早的诗歌创作。1919年爆发的" 五四"运动,使郭沫若受到鼓舞和激励,他看到祖国新生的希望,心头长期的郁闷和个人的激愤就像埋在地下的岩浆一样奔腾翻涌,尤其是美国诗人瓦尔特.惠特曼的诗风和诗形,使他找到了喷火口和喷火的方式。1919年下半年至1920年上半年,郭沫若出现了一个诗歌创作的爆发期。《女神》中的大部分诗歌,如《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名篇均出自这一时期,它们最早发表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当时的创作除收入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外,还有许多集外佚文。这些诗歌的发表,奠定了郭沫若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显著地位,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爱国思想,冲破了旧诗词的枷锁,奠定了自由体诗在中国的地位,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9年夏,郭沫若开始翻译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第一部(未出版);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的论诗与文艺的通信合集《三叶集》;1921年和钱君胥一起翻译了德国史托姆的《茵湖梦》。同年7 月,与成仿吾、郁达夫等成立了"创造社" ,编辑《创造季刊》。1922年4 月,翻译出版了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在1921、1922两年中,郭沫若曾三次回国,但黑暗、落后的中国使郭沫苦的理想破灭,就是历来被诗人所赞美的大自然也成为他寄托其抑郁和寂寞的所在。诗集《星空》中借抒写自然以求解脱的诗篇就是诗人心灵受到创伤又渴望继续奋斗时留下的诗作。
  第三阶段:回国(1923-1928)
  1923年4 月,郭沫若从日本帝国大学医科毕业回到上海。与郁达夫等人合办《创造周报》及《创造日》,并经常发表作品,这是前期创造社的极盛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想日益扩大,郭沫若的政治思想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逐渐从迷茫中走出来。他不仅高呼要" 在文学之中爆发出无产阶级的精神" 的口号,并且指出唯物史观的见解是" 解决世局的唯一的道路".从此,《星空》里那种对自然的抒情描写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女神》中对工农的赞美。《前茅》便是诗人这一思想变化的真实写照。这一年,郭沫若还写了历史小说《鹓M 》、《函谷关》;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新诗《留别日本》;散文《梦与现实》等。
  1924至1925年,有几件事对郭沫若的思想转变起了很大作用,其一是郭沫若于1924年翻译了日本经济学家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此书的翻译,使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开始减弱,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其二是1924年春夏之交进行的社会调查,使他对地主和农民的矛盾有了新的认识;其三是1925年" 五卅" 反帝爱国运动的发主,军阀的暴行使郭沫若奋笔疾书,起草了《五卅案宣言》。从此,他由一个泛神论者成为激进论者,由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随着世界观的改变,郭沫若的文艺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提出了" 革命文学" 的口号,要求进步的文艺家把握住时代精神。1925年,他配合当时反帝形势的需要,写出一部三幕历史剧《聂嫈》。
  1926年1 月,小说戏剧集《塔》出版。3 月,郭沫若任广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出版了译作《雪莱诗选》。7 月,参加北伐,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27年4 月,诗集《瓶》出版。5 月,发表《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严厉声讨蒋介石镇压工农群众的罪行。8 月4 日,郭沫若从九江赶到南昌参加起义,任起义军总政治部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诗集《前茅》、《恢复》,译作《浮士德》相继出版,此时郭沫若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提出" 我们的文艺是为大多数的人们" 的口号。2 月下旬,郭沫若离开上海,流亡日本。
  第四阶段:在日本10年(1928-1938)
  在日本的10年间,他研究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和古文字学,论证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存在,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金文丛考》、《古代铭刻汇考四种》、《先秦天道观之进展》等,成为中国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史学的开拓者之一。此外,他还写了《我的童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等自传、小说、散文等,并为中国左翼文学家在日本的刊物《质文》撰稿。正如周恩来所指出的那样,这" 海外十年" ,是郭沫若" 保持活力,埋头研究,补充自己" 的10年,他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五阶段:抗战以后(1937-1978 年)
  1937年,芦沟桥事件爆发后,郭沫若" 别妇抛雏" 回到祖国。《归国杂吟》等7 首诗就是归国前后感情的抒发之作。郭沫若在上海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主编《救亡日报》,组织战地服务团,以抗日为题材写了话剧《甘愿做炮灰》。
  1938年,郭沫若来到武汉,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担任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领导文化界的抗日宣传工作。
  皖南事变前后,郭沫若写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等6 部历史剧,1944年3 月,为纪念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300 周年,郭沫若写了《甲申三百年祭》。1945年6 月应邀出访苏联,写有《苏联纪行》。
  1949年7 月,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领导职务,长期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并出版了《新华颂》、《蔡文姬》、《武则天》等诗文和著作。1951年,获" 加强国际和平" 斯大林国际奖。
  郭沫若于1978年6 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他不仅是现代中国杰出的诗人、作家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2)《女神》及其他
  郭沫若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很高,其中新诗和历史剧的创作尤为突出,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巨大贡献。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郭沫若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集中体现,成为中国新诗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女神》出版于1921年8 月,除《序诗》外,共收诗歌56首,包括1916年至1921年的诗作。《女神》共分三部分,每部分都受到外国诗人的不同影响。第一辑收三首诗剧,受歌德影响较多;第二辑是《女神》精华所在,受惠特曼影响很大;第三辑受泰戈尔影响。其中惠特曼对郭沫若产生的巨大魅力,就在于他确立了不受传统格律束缚的自由诗的地位,表现出把一切的旧套都摆脱干净的诗风,这与我国" 五四" 时代的狂飙突进的精神正好合拍。
  《草叶集》雄浑、豪放的气势振撼着郭沫若的心灵,以致使他开了闸的作诗欲又受到暴风雨般的煽动,几乎每天都能感到诗兴的猛袭。" 五四" 运动的爆发,使郭沫若找到了抒发个人和民族愤恨的机会,他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和希望,便将自己的爱国热情抒发出来,融入到" 五四" 运动的大洪流中去。
  于是,《女神》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爱国主义。郭沫若说:" 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象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心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 (《创造十年》)。在《炉中煤》中,诗人自喻为正在炉中燃烧的煤,把祖国比作" 年青的女郎" ,他怀着" 火一样的心肠" ,为他心爱的" 年青女郎" 勾勒新颜,描绘理想,为她尽情歌唱,即使变成灰烬也在所不惜。同时,他把养育他的地球当作母亲,无限深情地向她倾诉衷肠:
  地球,我的母亲!
  我过去,现在,未来,
  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
  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
  (《地球,我的母亲!》)
  《凤凰涅磐》和《女神之再生》是《女神》中的代表作。《凤凰涅槃》以有关凤凰的传说为素材,借凤凰" 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 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女神之再生》取村于中国的神话传说,揭示的主题便是要创造一个新的宇宙、新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旧社会的批判、揭露,对新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歌颂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力量,是《女神》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女神》中的诗作,处处通过抒情来表现鲜明的自我特色,有一些诗篇,更是直接唱出了自我的颂歌。如在《天狗》中,诗人把自我比作"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 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 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称自我" 是全宇宙的能底总量".在《梅花树下的醉歌》篇中,诗人公开宣称" 我是个偶像破坏者哟""便是天上的太阳也在向我低头" ,透露出强烈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当然,诗人所歌唱的自我不是那种忧伤颓废、孤芳自赏的自我,而是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解放要求的自我。
  《女神》中还有许多诗是对劳动、对劳动群众的景仰和歌颂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如《三个泛神论者》和《光海》、《梅花树下的醉歌》等等。在《地球,我的母亲!》里,诗人认为" 田地里的农人" 是" 全人类的保母" ," 炭坑里的工人" 是" 全人类的普罗美修斯".在《光海》中,他讴歌自然,赞美自然,能够在" 无限的大自然" 里感受到" 生命的光波" 和" 新鲜的情调".对劳动者的歌颂、对大自然的赞美使郭沫若的诗充满了蓬勃的朝气。
  气势雄浑豪迈的自由体诗,是《女神》中最具特色的篇章。它没有固定的格律和形式,连韵脚也不押,但诗的内在旋律和诗人的感情节拍是一致的,那些重叠反复的诗行表达了诗人澎湃的激情和丰富的想象,使读者受到感染。除自由体诗外,《女神》中还有一部分谨严的格律诗。如五言诗形式的诗剧《棠棣之花》等等。
  《女神》所显示出来的鲜明的时代特色,奇特的艺术构思,丰富的想象,激昂的旋律,使之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精神,开创了中国新诗的一代新风。
  发表于1923年的《星空》和1928年的《前茅》也是郭沫若的两部重要诗集。
  《星空》中所收诗歌均为1921至1922年在日本和上海所作。此时国内政局混乱,诗人的思想感情也处在极端矛盾之中,诗中便常常流露出虚无主义情绪,希望在大自然里或者在超现实的空幻境界里逃避。《星空》缺少《女神》中那种热烈奔放的诗情,但在反对旧世界、赞美英雄的精神上和《女神》是一致的。
  《前茅》共收诗歌23首,多数写于1923年。此时诗人的思想发生了显著变化,力图摆脱泛神论思想的影响,重新正视坎坷的现实。《前茅》中的诗,大部分是抒写革命情怀的,诗人已经辞别了《星空》中的苦闷和徘徊,对革命前途充满了乐观。在艺术技巧方面,《前茅》中有些诗内容空泛,过于概念化。
  郭沫若于" 五四" 运动后开始了历史剧的创作。他力求用话剧这一艺术形式对历史做出新的解释,以起到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作用。历史剧《卓文君》(1923)、《王昭君》(1923)、《聂嫈》(1925)都是描写叛逆女性的作品。《卓文君》通过文君之口" 我不相信男子能再娶,女子不能再嫁" ,表现出作者反对封建社会的夫权思想,符合" 五四" 时期青年个性解放的要求。
  《王昭君》突出昭君藐视帝王王权的反抗强暴的性格,表现出维护人格尊严的思想和"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的精神,从另一方面反映出" 五四" 思潮的特色。《聂嫈》取材于战国时代聂政助严遂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着重写聂嫈、聂政姐弟舍己为人,意在号召大家联合起来、对付我们的共同敌人。
  抗战爆发后,反动政府的法西斯统治,促使作家们借古喻今,用隐晦曲折的形式暴露黑暗现实。从1941年12月到1943年4 月,郭沫若先后创作了五幕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四幕剧《孔雀胆》及五幕剧《南冠草》。这些剧作,通过不同的历史人物和曲折的故事情节,表现了反对侵略、反对暴政、主张爱国爱民、团结抗日的主题。鞭挞了贪婪狡诈、卑鄙自私的丑恶灵魂,歌颂了见义勇为、忠贞刚直的高尚品德,在当时的社会中起到了教育与鼓舞的作用。其中《屈原》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代表作。
  《屈原》借用屈原的时代来象征当时的时代,塑造了光明磊落、忧国忧民的政治家兼诗人屈原的形象。通过屈原的斗争和遭遇,来表现作者对黑暗世界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屈原朗诵的《桔颂》,展现出他的人生抱负:" 在这战乱的年代,一个人的气节很要紧……我们生要生得光明,死要死得磊落。" 《桔颂》作为全剧的主旋律,强调了剧本的主题——" 不挠不屈,为真理斗到尽头!" 郭沫若的历史剧,以豪放、热烈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构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注重历史剧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效果,善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艺术形象之中,从而表现出他的主观倾向性。
  4.茅盾
  (1)生平与创作
  茅盾(1896-1981),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1896年7 月4 日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父亲沈永锡是位思想开明的医生,母亲陈爱珠知书达理,对茅盾管教甚严,在茅盾幼年时即教给他许多文学、地理和历史方面的知识。家庭的熏陶培养了茅盾对文学的兴趣。茅盾说:" 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 (《我走过的道路》)。
  茅盾幼年时读过家塾、私塾,学过《三字经》,1907年进入乌镇植材高等小学读书,接触了修身教科书和历史教科书以及《礼记》、《古文观止》等文章,并对绘画发生了兴趣。1909年,他考入浙江湖州第三中学堂,1911年转入嘉兴中学堂。辛亥革命爆发后,因抨击学监而被学校除名,后转入杭州安定中学校学习。那时,茅盾所读的书都是中国古籍,除了正统的经史子集外,还博览了小说、戏曲、弹词,尤其是对小说有特别强烈的兴趣,以至于写作文都有点小说的味道。
  1913年茅盾中学毕业以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8 月,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开始在《学生杂志》、《学灯》等刊物上发表文章。
  1916至1926年,是茅盾文学活动的第一个时期。主要从事了三方面的工作:其一是从事文学理论的建设。他一方面正面宣传、倡导写实主义,认为" 文学是表现人生的东西;不论它是客观的描写事物,或是主观的描写理想,总须以人生为对象" ,另一方面他对旧的文学观点" 文以载道" 进行批评,同时反对把文学当做游戏,当做消遣品。阐述这些观点的文章很多,如《文学与人生》、《" 大转变时期" 何时到来呢.》、《社会背景与创作》、《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等等。这些文章表达了他的文学观点:文学应反映人生、表现社会,文学创作应充分揭示出社会背景,文学应担负起唤起民众的重大力量的重任。他的文学观点对新文学理论的建设,对于批判封建复古派起到了重大作用,对新文学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二是他组织文学社团活动。1921年1 月,茅盾和郑振铎、叶绍钧、王统照等12人在北京成立了" 文学研究会" ,接编并全部改革了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1921年5 月,与陈大悲、柯一岭等在上海成立民众戏剧社,创办《戏剧》月刊。
  其三是茅盾从开始文学活动时起,就致力于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工作。在他主编《小说月报》时,就倾重于介绍俄国文学、苏联文学和东欧、北欧等被压迫民族的文学。曾出版《俄国文学研究》(第十二卷号外)和《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第十二卷第十号)。对于为什么和怎样介绍外国文学的问题上,茅盾说,他之所以这样做,一半是为了介绍外国的文艺创作,另一半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中国反帝反封的思想要求民主运动,介绍外国作品也要为中国民主活动服务。
  在从事文学活动的同时,茅盾还积极进行革命工作。1920年底,茅盾为中国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共产党》撰写稿件,参加"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的活动。1921年2 、3 月间,由李汉俊介绍,茅盾加入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同年在共产党办的第一所学校——平民女校任教,为党培养干部。他还参加了党的筹备和早期工作,担任直属中央的联络员工作直至1924年。1925年" 五卅" 运动爆发,茅盾直接投身于群众斗争之中。随着革命形势的高涨以及和马列著作的接触,茅盾的文学观点发生了变化:" 五四" 时,他的文学主张是小资产阶级的进步的文艺主张,1925年,他写了《论无产阶级艺术》,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比较全面地论述无产阶级的内容形式等,表明他的文学主张、观点发生了质的变化。
  1926年1 月,茅盾在广州担任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3 月," 中山舰事件" 后,茅盾回到上海,1927年1 月,在武汉,茅盾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后任《民国日报》主编,1927年8 月被蒋介石通辑,从此,他以茅盾为笔名,开始创作和进行其他文学活动。
  1927年9 月,茅盾发表了第一篇中篇小说《幻灭》。到1928年6 月,先后完成了《动摇》、《追求》,这两部中篇与《幻灭》一起被称为《蚀》三部曲。同年8 月,茅盾离开上海,避居日本。在日本,写有长篇小说《虹》(未完)和一些短篇小说、散文诗作以及《神话杂论》、《西洋文学通论》和《北欧神话ABC》、《中国神话研究ABC 》等著作;《从牯岭到东京》、《读〈倪焕之〉》等论文。1929年7 月,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野蔷薇》。
  1930年,茅盾从日本回国。这时,国内左翼文学运动正蓬勃展开,茅盾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翌年5 月,任左联执行书记,从此,茅盾和鲁迅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和社会斗争。
  1932年前后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前这段期间,是茅盾创作力量最旺盛、收获最丰富的时期,完成了中篇小说《路》、《三人行》和著名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多角关系》、《少年印刷工》、短篇小说集《春蚕》、《烟云集》、《茅盾散文集》,翻译了丹钦科的《文凭》和吉洪诺夫的《战争》等书,此外,他还写了大量的杂文、文艺短评和作家研究专论等。由于他善于借助各种体裁,采用多种手法来塑造不同性格的典型人物,并从广阔的生活图景中揭示蕴藏其中的内在联系和历史动向,所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被称为卓越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子夜》也被称为中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
  1937年抗战爆发后,茅盾主编了《呐喊》周刊,1938年3 月,茅盾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主编《立报》副刊《言林》和《文艺阵地》,并写了中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1938年底,茅盾应邀到新疆学院任教并主持该地的文化协会工作。1940年,新疆督办盛世才暴露其反动面目,茅盾被迫离开新疆返回内地。途经延安,曾在鲁迅艺术学院等处讲学。10月,从延安到重庆,完成了散文《风景谈》和《白杨礼赞》。1941年" 皖南事变" 后,他在香港完成了长篇小说《腐蚀》,揭露国民党特务机构残害人民的罪行。9 月,创办并主编《笔谈》半月刊。1942年6 月,茅盾在桂林写成长篇《霜叶红似二月花》、长篇报告《劫后拾遗》等,1942年底,再赴重庆。1943年4 月,出版散文集《见闻杂记》,1943年8 月起,陆续发表长篇《走上岗位》(未完成),1945年,完成了第一个剧本《清明前后》的创作。同年6 、7 月间,重庆文艺界为庆祝茅盾50诞辰和从事文学活动25周年举行纪念活动。
  1946年以后,茅盾主编《文联》杂志,发表了《应走和平民主路线》、《认清国情》等,翻译了许多苏联小说并应邀访苏。1948年,完成长篇小说《锻炼》以及一些短篇。1949年7 月,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文学工作者协会(作协前身)主席。
  新中国成立以后,茅盾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长期从事文艺和文化事业的领导工作,写了大量的文章。1981年3 月27日,茅盾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拿出自己的25万元稿费设立文学奖(后定名为" 茅盾文学奖"),以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
  茅盾以其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和广博的知识为中国文学宝库创造了许多财富,为现实主义文学树立了杰出的典范。他的作品除小说外,还有大量文学评论、神话研究、历史故事和散文、杂文等。茅盾和鲁迅一起,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开拓了现代文学历史的新时代。
  (2)《子夜》及其他
  《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长篇巨著,是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一幅广阔而真实的历史画卷,也是茅盾创作进入成熟阶段的代表作。
  《子夜》全书共19章,30多万字。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写作,1932年12月5 日完稿。原名《夕阳》,先在《小说月报》及《文学月报》上连载,1933年1月,以《子夜》为名,由开明书店出版。
  茅盾创作这部巨著是经过充分的准备的。1930年夏秋之间,茅盾患病不能写作,便走访于亲朋之间,看别人" 在交易所里发狂地做空头""奔走拉股子,想办什么厂" ,再加上当时学术界正在展开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茅盾决定通过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否定和批驳所谓" 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 的谬论。
  《子夜》的故事发生在1930年夏天。那时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及国内军阀之间的混战,使民族工业加速破产,农村经济急剧崩溃,中国社会日益殖民地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罢工,农民起义,新的革命高潮正在兴起。《子夜》就是在这样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下,以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为主线,围绕着这条主线,来反映30年代初期中国整个社会的全貌及中国革命的发展。
  小说成功地刻划了3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里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吴荪甫是上海裕华丝厂的老板,身材魁梧,举止威严,曾留学欧美,有一套管理工厂企业的经验和本领。他精明强干、野心勃勃,想发展民族工业," 增加烟囱的数目,扩大销售的市场" ,把那些" 半死不活的所谓企业家" 打倒," 把企业拿到他的铁腕里来".他有财力,有手腕,有魄力,对自己充满信心。但是,象这样一个怀有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而又不缺乏实际能力的资本家,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却是" 英雄无用武之地".对民族资本家来说,致他们于死地的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倚仗美国做后台老板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象一只罪恶的黑手扼住了吴荪甫的咽喉,最后将他打垮。《子夜》从多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突出吴荪甫的性格特征,他的性格是一个鲜明的矛盾的统一体,既有" 站在民族工业立场的义愤" ,也有" 个人利害的筹虑" ;他反对做金子、地皮生意,但后来也钻入公债投机活动中;他在事业顺利时满怀信心、坚决果断,在事业受挫时灰心丧气、犹豫狐疑;他自以为是钢铁似的人,实则色厉内荏……这一切,都是既矛盾又自然地统一在吴荪甫的性格中。作者以雄浑而又细密的艺术之笔,将吴荪甫塑造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阿Q 之后的又一个杰出的典型人物。
  此外,在《子夜》中,茅盾还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如鹰犬式的屠维岳、" 吃田地的土蜘蛛" 冯云卿、狡狯狠毒并且荒淫无耻的赵伯韬、堕落文人李玉亭、范博文等等,都各具特色。《子夜》语言简洁、生动、善于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情绪变化。
  《子夜》结构宏伟而谨严。全书长达30余万字,而故事在时间中只经历了两个月,剖开的面非常广。为了避免结构纷乱和线索不清,动笔前,茅盾" 先把人物想好,列一个人物表,把他们的性格发展以及联带关系等等都定出来,然后再拟出故事的大纲,把它分章分段,使他们联结呼应".借助这种方法,作者把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起来,突出了主要人物和主要联系,使各个人物的轻重层次安排得很恰当。瞿秋白在《〈子夜〉和国货年》中说:" 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子夜》的产生,充分显示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水平,它同《阿Q 正传》一起,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佳作。
  茅盾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林家铺子》和《春蚕》。《林家铺子》于1932年6 月18日完成,它标志着茅盾的短篇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茅盾不仅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小商人的典型形象,而且" 第一回描写到乡村小镇的人生".小说描写了1932年" 一.二八" 战争前后上海附近的一个小市镇林家百货小商店由挣扎到倒闭的故事,反映了30年代初期中国小商业衰败的情景,表现了人民抗日反蒋的情绪。
  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1932)、《秋收》(1932)、《残冬》(1933)
  是三部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短篇小说。《春蚕》通过江南农村富裕农民老通宝家境的变迁,概括地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经济的崩溃。《秋收》写的是谷贱伤农的故事。老通宝虽然养春蚕获得丰收,却依然逃不掉白赔桑地和负债的厄运。他寄希望于水稻丰收,结果谷价下跌,老通宝一家又是白辛苦," 还欠债!" 小说生动地描述了农民进行抗争的历程。农村三部曲以《春蚕》写得最好,其创作的特点在于以特定的历史条件为背景,取材于复杂的现实斗争中的平凡事件,用故事集中于一点的手法,表现出众多的人物,揭示主题,在艺术上具有广阔而又精炼的独特风格。
  除此之外,从1932年到1937年全面抗战之前,茅盾还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创作题材非常广泛,如反映都市生活特点的《赵先生想不通》、《微波》,描写各式各样的知识分子经历的《搬的喜剧》、《第一个半天的工作》、《夏夜一点钟》,反蒋抗日的《右第二章》、《大鼻子的故事》,历史题材的《牯岭之秋》、《神的灭亡》等。这些小说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表现出茅盾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高超的艺术水平。
  5.巴金
  (1)生平与创作
  巴金(1904- .),中国现代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巴金" 是他1929年发表《灭亡》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其它的笔名还有佩竿、余一、王文慧、欧阳镜蓉等等。
  1904年11月25日,巴金诞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李道河曾任清政府广元县知县,母亲陈淑芬具有人道主义思想,成为他的" 第一个先生"."她教我爱一切人,不管他们贫或富;她教我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持的人".正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巴金对" 下人" 倾注了深厚的同情,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中,凡是涉及到仆人、轿夫或其他下层人民,巴金都只有同情、赞美,甚至怀有深深的怀念之情,表现出浓郁的人道主义气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1914年和1917年母亲和父亲的相继去世,巴金看到了大家庭在和平的掩盖下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看到了许多年轻的生命在大家庭里挣扎、灭亡。这些都使少年时期的巴金对大家庭的专制制度产生了憎恨,从而萌发了反封建思想。
  1919年爆发的" 五四" 运动使巴金激动不已,他接受了科学与民主思想,看清了封建大家庭的种种黑暗。这时期他阅读了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廖抗夫的《夜未央》等书并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此时的巴金已有了强烈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
  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1年,成为《半月》社编辑并和友人一起组织了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的青年团体" 均社".1922年7 月至11月的《文学旬刊》和1923年10月的《妇女杂志》登载了巴金的新诗《被虐待者的哭声》和散文《可爱的人》,这是巴金最早的文学作品。
  1925年,巴金因病未能报考北京大学,返回上海,直到1927年赴法留学。在此期间,他翻译并发表了一系列宣扬无政府主义的文章。从这开始到20年代末,巴金翻译、编写了不少无政府主义的书籍,但是,经过十多年的思考与探索,通过观察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巴金终于摒弃了无政府主义思想,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巴金正式的文学生涯开始于1927年旅法期间。" 为了安慰我这颗寂寞的年青的心,我便开始把我从生活里得到的一点东西写下来。" 国内" 四.一二" 反动政变以及被巴金奉为先生的无政府主义者樊塞蒂被美国政府处死等事件令巴金感到震惊,在极度的矛盾和痛苦中,巴金写下了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
  《灭亡》以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了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抗争和失败。揭示了" 凡是曾经把自己底幸福建筑在别人底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 的主题。尽管这篇小说在思想上、艺术性上都存在着缺点,但它迎合了时代潮流,很快就成为1929年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之一。后来,巴金又写了续篇《新生》(1933),叙述李冷兄妹走向革命的故事,具有鼓舞作用。自《灭亡》之后,巴金的" 文学生活就从此开始了。" 1928年12月,巴金从法国回到上海。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巴金翻译了俄国普鲁泡特金的《普鲁东底人生哲学》、《伦理学》(下卷)、《一个革命家的回忆录》;尼克的《地下的俄罗斯》,波兰廖抗夫的《前夜》等作品,这些翻译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1929年,他写了第一篇短篇小说《房东太太》,从此开始了短篇小说的创作。到1937年抗战爆发,他已经写下了60余篇,分别收入《复仇》、《光明》、《电椅》、《抹布》、《将军》、《发的故事》、《神.鬼.人》、《沉落》等11个集子中。这些短篇除少数以有关历史文献、传记为素材改编外,大部分是通过作家与外国友人的交往,有了认识和思想感情交流之后写成的。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巴金常常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便于抒发感情。他说:" 我写文章,尤其是写短篇小说的时候,我只感到一种热情要发泄出来,一种悲哀要倾吐出来。
  我是为了申诉,为了纪念才拿笔写小说的。" 主观感情的抒发与新颖的题材,使他的短篇小说带有浪漫主义色彩。30年代中期,作家将视角转向了国内动荡的生活,显现了抗日的主题。40年代中期的短篇集《小人小事》,则将视线转向了街头巷尾的日常生活场景,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描绘,表现出冷峻的现实主义风格。
  从1929年到1937年间,巴金还创作了《死去的太阳》、《爱情三部曲》、《砂丁》、《萌芽》、《春天里的秋天》、《海的梦》、《利娜》等中篇小说。其中《爱情三部曲》是巴金最喜爱的早期作品。它包括《雾》(1931)、《雨》(1932)、《电》(1933),主要描写了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生活、思想以及所走的不同道路和不同归宿。作家题为《爱情三部曲》,但主题并非爱情,他只不过要通过这个最拨动人心弦的生活领域,去揭示这批年轻人的" 私隐" ,以便看清一个人真实的性格。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巴金积极投身抗日宣传工作,写了一些表达热爱和平理想的文章。他在抗战初期和抗战中期的主要作品是小说《火》三部曲(又名《抗战三部曲》)。小说形象地写出了这一时期一部分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生活的变迁和思想的历程,也反映了作家的思想与心境。小说充满了时代的压抑感,借助一个宗教者和一个非宗教者之间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鼓励人们相信真理,相信未来。
  1945年,巴金发表了中篇小说《憩园》。作者以" 憩园" 为线索,写出了姚、杨两个富贵人家的悲欢离合,意在说明依靠遗产生活的封建家族必然败落。1946年,巴金根据自己在医院治病的亲身经历写成了《第四病室》,他把" 病室" 作为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写出了整个社会在反动统治下的呻吟、挣扎和灾难。
  1947年,巴金发表了长篇小说《寒夜》。这是一部描写小职员生活的作品。小说通过一个平凡的家庭悲剧,深刻地反映了在那个寒夜一般的年代里,人们经历的深重灾难,带有强烈的控诉意味。《寒夜》和巴金以前的作品有所不同的是,作家不再直接倾诉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客观描写来表现出喜怒哀乐。小说注重描写社会环境对家庭的影响,它是巴金创作中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又一部代表作。
  巴金堪称一个优秀的散文家,出版的散文集有《海行杂记》、《旅途随笔》、《点滴》、《生之忏悔》、《忆》、《短简》、《控诉》、《梦与醉》、《旅途通讯》、《感想》、《黑土》等。他的散文题材广泛,文字清丽流畅,善于将叙事和抒情融合在一起,使人从朴实的语言中感受到强烈的抒情,从而展现出内在的魅力。
  新中国成立后,巴金写了大量的报告文学和短篇小说来描绘" 新中国的新人——保卫和平的志愿军战士的伟大的面貌。".此外,他还写了许多诗情浓郁、意境深远的散文和记录真情实感的随笔、回忆录等。巴金的一生共写了500 多万字的著作,鲁迅说他是" 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在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巴金还参加了许多社会活动,多次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1980年12月,他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并捐赠巨款和许多珍贵文稿。由于他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1982年,巴金获意大利" 但丁奖" ,1983年获法国荣誉勋章,香港和美国也分别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和名誉外籍院士称号。巴金为民族的新文学赢得了世界声誉。
  (2)《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931年,巴金" 开始' 正式地' 写起小说来" ,《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家》就是这一年写成的。
  《家》是巴金创作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它反映的是" 五四" 后期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中国封建大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和分化的过程,预示着封建家长制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高氏豪门表面是书香门第、仁义道德,内里却明争暗斗、凶残荒淫。高老太爷是一家之长,掌管家庭中的一切大权,他的话就是大家庭中的法律。
  这个大家庭的主宰者,极力想维持所谓的和睦家庭,做着四世同堂的好梦,但他和冯乐山之流一样,都是虚伪的封建卫道士。他的儿子克安、克定等,也是吃喝嫖赌、为所欲为。而以觉慧、觉民为代表的高家年轻的一代,由于受新思想的影响,对封建的家长制和封建礼教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他们要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特别是三弟觉慧在" 五四" 浪潮的激荡下,成为封建大家庭的叛逆。他对封建家庭制度和旧礼教所采取的彻底决绝的态度,体现了" 五四" 时代对旧的一切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精神,表明了新生的进步思想和民主力量的成长。在觉慧的身上,寄托了巴金的理想与希望,唱出了" 青春是美丽的" 赞歌。
  大哥觉新是《激流三部曲》中起纽带作用的人物,从艺术角度看,他比觉慧更深刻、更感人。他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他是" 长房长孙" ,逆来顺受,企图用" 作揖主义" 和" 无抵抗主义" 来调和封建大家庭的矛盾,愿意顺从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另一方面,但又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对觉民的逃婚表示理解,对觉慧的出走表示同情。作家怀着极大的同情揭示了觉新深刻的悲剧性,希望唤醒同类青年走上新路。觉新的形象非常丰满,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
  《家》中还描写了三种不同性格的女性。善良顺从的梅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而接受了新思想的琴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量,为自己争取到了幸福,鸣凤是塑造得最出色的一个女性形象,她虽是个丫环,却有自己的尊严,刚烈的性格使她不肯屈从于冯乐山的淫威,只能用死来表明自己的清白。
  《家》以鸣凤的死,揭露了封建卫道士们的丑恶嘴脸,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了有力批判。
  《家》写到1921年秋,高觉慧出走。《春》(1938)从1922年春开始,到次年春结束。高淑英是贯穿全书的中心,《春》主要是通过淑英和蕙的不同遭遇的对照,既揭露和控诉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又显示出新生力量必然战胜腐朽力量的发展趋势。在探索年轻一代怎样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走上自立的人生道路方面,《春》是《家》的继续和补充。
  《秋》(1940)是《春》的继续,也是整个三部曲的结尾。《春》写到1923年春结束,《秋》从1923年春开始,写到当年的秋天,高家的封建大家庭彻底解体。《尾声》是第二年秋天觉新给觉慧的两封信。
  巴金创作《激流三部曲》是以他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作家用很多笔墨描写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突出地反映了年青一代的痛苦、挣扎和反抗。作者以" 激流" 为总题,表明" 五四" 运动所带来的反封建思想犹如奔涌的激流一样势不可挡。《激流三部曲》的思想意义就在于它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的身上。它歌颂了反抗、斗争,宣告忍受与妥协就是灭亡,暗示了一个比较光明的结局——春天就会到来。
  6.老舍
  (1)生平经历与创作道路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1899年2 月3 日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父亲是名皇城护军,死于抗击八国联军的巷战中。母亲马氏不识字,靠给别人缝洗衣物等支撑一家生活。她勤劳、倔强的品格给老舍以很大影响。
  和大多数出身于社会中上层、后成为本阶级的" 逆子贰臣" 的新文学作家不同,老舍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因为他耳闻目睹了城市贫民的悲惨生活,受到了大杂院艺术的熏陶,所以他的创作大多取材于下层人民。由于家境艰难,靠别人的资助他才得以读书。老舍19岁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担任过小学校长、劝学所的劝学员、教育会的文书和中学教员。" 五四" 运动的爆发唤起了他对于文学的浓厚兴趣,使他开始" 醉心新文艺". 1922 年9 月,老舍在天津南开学校任教员时,发表了第一篇译文《基督教的大同主义》和最早的短篇小说《小铃儿》。1925年在英国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接着又相继发表了《赵子曰》(1927)、《二马》、(1929),在文坛引起轰动。在这几部小说中,老舍主要通过平凡的生活来反映社会现实,以喜剧手法来表现悲剧性的思想命题,显示了那种讽刺与幽默兼而有之的艺术风格。这些作品在中国新文学最早的长篇小说创作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也为老舍跻身文坛奠定了基础。
  1929年,老舍从英国回国,途中滞留新加坡,开始写反映被压迫民族的人民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
  从1931年到1934年,老舍一边在齐鲁大学教授《文学概论》、《欧洲文艺思潮》、《高级作文》等课程,一边进行创作,先后完成了《大明湖》(原稿在上海" 一.二八" 战火中被烧掉)、《猫城记》(1932)、《离婚》(1933)、《牛天赐传》(1934)等四部长篇小说,编写了十余万字的《文学概论讲义》,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主要收入在《赶集》中)、杂文小品、诗歌、散文、译文等。
  《猫城记》是一部寓言体小说,以猫城影射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中国,主要是写国民性的弱点,对黑暗的中国也作了抨击。
  《离婚》通过在国民政府任职的一群公务员空虚无聊的生活图景,间接地暴露出官僚机构的腐败。这是一部有较多现实内容和积极意义的作品,也是一部相当充分地显示出老舍艺术风格、写得比较成熟的作品,书中的幽默和讽刺都有助于主题的表达。
  1934年,老舍到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教书。1935年夏,他又连续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如《月牙儿》、《断魂枪》、《新时代的旧悲剧》等,主要收在《樱海集》、《蛤藻集》中。此外,还发表了许多杂文、小品。
  在老舍的短篇小说中,《月牙儿》是他的优秀作品。小说描写了母女两代人为生活所迫沦为暗娼的悲惨遭遇。" 世界就是虎吞狼咽的世界,谁坏谁就有便宜。" 这是作家对旧社会的强烈控诉。小说中一再出现的" 月牙儿" ,使作品笼罩在清冷凄婉的氛围中,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1936年,老舍辞去教职,专门从事写作,著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就是他成为专业作家后的第一部作品,与《骆驼祥子》同时在刊物上发表的,还有长篇小说《选民》(后改为《文博士》)和中篇《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通过一个巡警自述一生的经历,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悲惨的生活。认为穷人的唯一前途,就在于让这罪恶的世界换个样,表明了作者对旧世界彻底否定的态度。
  抗日战争的爆发,激发起老舍的爱国热情。他为文艺界的抗日统一战线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他利用从小就熟悉并喜爱的种种流传的民间文艺形式,如鼓词、旧剧、民歌、话剧、新诗等为抗日工作进行宣传。他和一些著名艺人交往,写下了《新拴娃娃》、《文盲自叹》、《王小赶驴》等鼓书,还用旧剧形式写抗战的故事,有《忠烈图》、《王家镇》等,这些作品大多收入《三四一》(1938)中。此外还有长诗《剑北篇》。这些作品,虽然艺术上比较粗糙,旧形式与新内容没有很好的统一起来,但洋溢在其中的政治热情却是老舍以前的作品中所没有的。
  老舍在抗战期间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编写了许多话剧,如《残雾》(1939)、《国家至上》(1940)、《张自忠》、《面子问题》、《大地龙蛇》、《归去来兮》、《谁先到了重庆》、《虎啸》、《桃李春风》等十几个剧本。主题大多是抗日救国的,有的号召民族团结,有的歌颂爱国将领,有的揭露" 大后方" 的霉烂堕落,有的讽刺一些人的性格弱点。这些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大多带有不同程度的喜剧色彩。
  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老舍写得最多的还是小说。陆续写下短篇小说集《火车集》和《贫血集》,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和《鼓书艺人》等。
  1944年初,老舍开始创作长达百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全书分为《惶惑》、《偷生》、《饥荒》三部分,至50年代初才最后完成。第三部《饥荒》仅在国内发表前20章,后13章直到1982年才从50年代初纽约出版的英文节写本转译成中文。
  《四世同堂》描写了北平沦陷后各阶层人民的苦难以及他们在战火中逐渐觉醒与反抗的过程。小说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以祁、钱、冠三家生活为基本线索,带动了他们居住的那条胡同中的各户人家与各种人物,展开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作家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再现了满怀亡国之痛的北平人民八年悲愤的历史。小说体制庞大,布局匀称,虽涉及130 多个人物,但线索清晰,表明了作家具有驾驭长篇巨著的高超能力。小说还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许多关于北平风土人情和街头巷尾生活场景的描绘,都写得鲜明、生动,富有光彩。《四世同堂》堪称老舍的又一部力作。
  1946年3 月,老舍赴美讲学。在此期间,他写完《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后,又创作了一部长篇《鼓书艺人》。它叙述了一群演唱大鼓书的艺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悲欢离合的故事。老舍以此反映了正在发生的剧烈的社会变革,也以此表现了他自己正在经历的深刻的思想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回到了祖国,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相继发表了著名的话剧《方珍珠》、《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西望长安》、《茶馆》、《女店员》、《全家福》、《义和团》、《宝船》、《荷珠配》等30余个剧本以及反映抗美援朝志愿军生活的长篇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和长篇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未完)。此外,老舍还发表了许多诗歌、曲艺作品、评论、杂感等,其中一部分收在《过新年》、《福星集》、《小花朵集》、《出口成章》及夫人胡絜青编的《我热爱新北京》等书中。1951年12月,老舍获得" 人民艺术家" 的光荣称号。1966年8 月24日老舍在北京去世,终年68岁。
  老舍区别于其他作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城市下层居民的生活,讲究情节的波澜起伏,善于运用" 京味" 十足的文学语言,具有幽默、风趣、俏皮的特点,受到广大市民群众的喜爱。老舍及其作品也因此蜚声中外。
  (2)《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老舍早期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1936年9 月,开始在《宇宙风》上连载,1939年3 月由上海人间书屋正式出版。曾先后被译成20多种文字,深受中外读者的喜爱。它的成功,标志着老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农村,纯朴、寡言、勤劳、要强,他的最大理想就是凭着自己的力气攒钱买一辆洋车,幻想着" 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 ,就可以过独立自主的生活。
  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奋斗也曾给他带来一线希望,可是经过3 年努力,用血汗换来的新车没拉多久就被军阀乱兵抢走。他没有灰心,租了车子,一心一意多拉快跑,可是买车的积蓄又被政府的侦探敲诈走。这一次的打击仅仅使祥子大哭一场,他仍然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后来他用妻子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然而一切都是徒劳的,很快他又因为料理虎妞的后事不得不再次将车卖掉。为了能有一辆自己的车,他三起三落,受尽了辛苦与折磨。他的生活愿望" 象个鬼影,永远抓不牢".他喜爱的小福子的上吊自尽,使他心中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他开始抽烟、喝酒、赌博、耍无赖,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祥子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他的形象具有典型意义。在他身上,表现了许多中国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他省吃俭用,对生活有骆驼般的忍耐力;他纯朴善良,对老马祖孙二人给予真诚帮助;他自尊自强,宁可辞职也不受杨宅主人的欺侮……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生活抱有希望,坚信只要肯吃苦就能过上好日子的人,在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摧残下,不仅失去了独立、自由的生活,而且变成了文化城中的一个走兽。祥子前后精神状况和品格操行的对比,使人们看到了那个社会的罪恶。老舍通过祥子这一形象告诉人们:在当时的社会里,无论你怎么要强,前途也是可悲的。
  小说围绕祥子描写了其他一些人物和当时社会的畸形面貌。如车主刘四的残忍霸道,车夫二强子的穷困潦倒,老马祖孙二人的凄凉,小福子的被迫卖身以及大杂院、" 白房子" 等处的悲惨景象。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表明祥子的悲剧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是不可避免的。在小说中,作者还用了许多笔墨描写了一个心理有点变态的老姑娘虎妞。虎妞是刘四的女儿,她大胆泼辣,相貌丑陋。为了找回失去的青春,她找上了祥子,并为此被迫和刘四决裂。
  她喜欢祥子,用计迫使祥子就范,但她并不喜欢祥子拉车,也不甘心做一辈子车夫的老婆。她既是一个身上沾染许多恶习的妇女,又是旧社会的牺牲品。
  小说对虎妞的描写逼真传神,使之成为一个典型形象。
  《骆驼祥子》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尤其是生动的北京口语,表现出鲜明的人物性格。如描写虎妞见到死里逃生的祥子回到仁和车厂时说:" 祥子!你让狼叼了去,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你要是还没吃了的话,一块儿吧!""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 简短的几句话,就将一个有心计、泼辣的虎妞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此外,老舍还注重运用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如描写祥子第一次买车时的心理活动,将祥子对车的喜爱和兴奋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法。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把城市底层社会生活和城市贫苦人民的命运引进创作领域,是老舍的一个重要成就。《骆驼祥子》是老舍最满意的作品,它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展示了一幅具有时代感的地方风俗画面,堪称一部现实
  主义的优秀作品。
  7.曹禺
  (1)从《雷雨》、《日出》到《原野》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它的出现,不仅使中国有了足以同世界相媲美的话剧作品,而且是中国话剧艺术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1910年9 月24日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父亲万德尊喜欢舞文弄墨,继母常带他去看戏。家庭的熏陶使他从小就培养了对戏剧的兴趣。他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参加剧团演戏并尝试写作。
  最初的文学作品有小说《今宵酒醒何处.》、新诗《雨中》、《四月梢,我送别一个美丽的行人》等。1928年,曹禺进入南开大学政治系,后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攻西方语言文学。此间,他广泛涉猎了欧美文学作品。
  为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33年,曹禺在大学即将毕业时,完成了处女作《雷雨》,1934年发表在《文学季刊》上。
  四幕剧《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间错综复杂的纠葛,反映了腐朽的社会制度给这两个家庭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充满了封建专制和邪恶的周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黑暗中国的缩影,周公馆的老爷周朴园就是这个罪恶家庭的代表。周朴园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在国外受过资产阶级教育,这样的出身和经历,使他身上具有双重性:在社会上是资本家,在家庭里是暴君。他在" 仁厚" 、" 正直" 、" 有教养" 的外衣下隐藏着狡诈、阴险、伪善的丑恶灵魂。他对工人的剥削惨无人道,为赚钱不惜淹死2000多名小工,克扣他们的抚恤金;为平息工人罢工,他不仅采取镇压手段,而且从工人内部进行分化瓦解,用收买手段使罢工失败。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当时资本家的特性。
  作者主要将周朴园放在家庭生活中来揭示他的思想性格。首先从他对妻子繁漪的态度上,揭示了周朴园是一个封建暴君的特点。他对妻子非常专横,强迫没病的妻子吃药,遭拒绝后恼羞成怒,采取种种办法逼迫她喝下药。在他看来,他的话就是法律,他说什么别人就得做什么。其次,在对待侍萍的态度上,体现了他的狠毒、虚伪和自私的一面。30多年前,他玩弄了侍女侍萍。后因要娶一个富家小姐进门,大年三十逼走了刚生完二儿子的侍萍,致使侍萍投河自尽。为了赎罪,他在家中摆放侍萍照片,家具维持原样,每年还给她过生日。然而当侍萍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时,他首先考虑的是名誉和利益,于是他撕下了伪善的面具,先是严厉责问,后又想用钱来和侍萍一刀两断。作者从社会和家庭两方面来揭露资本家的代表人物周朴园的罪恶,这是剧作的成功之处。
  繁漪是作家着墨很多的一个人物,她是属于那种" 在阴沟里讨着生活,却心偏偏天样高" 的女性。她向往爱情,追求自由,但是由于周朴园的专制和环境的压迫,使她的性格向不正常的方向发展。她不爱周朴园,是周萍燃起了她的爱情之火。当周萍对他和继母的这种乱伦关系感到悔恨,转而追求四凤时,她的爱变成了恨,倔强变成了疯狂,产生了变态的反抗心理。作家对她是同情的、肯定的,甚至还有一些赞美。作家在描写这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的悲剧时,强调了繁漪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
  侍萍和四凤在剧中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形象。母亲的悲剧在女儿身上重演。这种命运的高度巧合正体现了剧作家的独到之处:在这些纠缠着血缘关系和令人惊奇的命运巧合中,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内容以及斗争的残酷性和必然性。周朴园明知鲁大海是自己的儿子却依然将他开除,侍萍明知周萍是自己的儿子却不能相认。尽管曹禺当时不是阶级论者,但这种真实的描写,却把严酷的人生真实相当深刻地描绘出来。
  剧中的其他几个人物也都具有象征意义。大少爷周萍是精神空虚、道德败坏的资产阶级代表;二少爷周冲是个天真少年,作家通过他来观察那个雷雨世界,表达喜怒哀乐;鲁大海是无产者的形象,他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雷雨》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它把故事浓缩在一天的时间里(上午到午夜两点),两个舞台背景(周家客厅、鲁家住房)内,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紧张的场面和强烈的戏剧冲突,再加上高度戏剧性的文学语言和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深刻的思想内涵,使《雷雨》一经上演,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杰作。
  曹禺大学毕业后不久,即回清华当研究生,专攻戏剧。1935年夏,又写成一部四幕悲剧《日出》。
  《日出》描写了30年代初期的中国都市生活。作者以交际花陈白露和乡村教师方达生为引线,以陈的客厅和三等妓院" 宝和下处" 为活动场所,把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众多人物联系起来,全部展现在观众面前。上层人物的形象大多是阴险、丑恶的,如奢侈淫荡的银行经理潘月亭、狡滑卑鄙的银行襄理李石清、社会寄生虫顾八奶奶和" 面首" 胡四以及虽未露面但却为所欲为地操纵着所有上下层人物的封建把头和金融巨头金八;下层人物形象大多是一些被污辱和被损害的形象:为生计所迫的下等妓女翠喜、被金八逼死的小东西、走投无路的银行小书记员黄省三等。剧中的主人公陈白露出身于书香门第,年轻漂亮,但她高傲任性,爱虚荣、图享受。尽管她讨厌周围的上等人,身上的良知和正义感还没有完全丧失,可放荡舒适的生活和玩世不恭的态度使她无力自拔,慢慢堕落,结果只能在日出之前结束了生命。剧中的另一个人物是不满现状的乡村教师方达生。他原是陈白露的恋人,想将她从泥坑里救出来。等到他看清都市中的黑暗现象后,他决心为小东西那样的人去奋斗。最后迎着日出向工人歌声的方向走去。全剧通过对陈白露以及围绕着她的各色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的描写,鞭笞了人吃人的社会制度,对光明世界的到来发出了呼唤。
  《日出》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曾获《大公报》文艺奖。它的结构和《雷雨》不同,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而是采取" 横断面" 的描写,多方面表现大都市的生活。它也不象《雷雨》那样戏剧矛盾高度集中,而以内在的、隐蔽的矛盾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样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在题材上,《日出》比《雷雨》扩大了,生活面更广一些,加深了对都市生活的深刻解剖。从" 家庭悲剧" 的《雷雨》到" 社会悲剧" 的《日出》,标志着曹禺在创作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1936年冬,曹禺写下了他唯一的一部以反映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剧本《原野》。
  《原野》通过农民仇虎复仇的故事,反映了农民反抗的必然性,同时也批判了农民复仇的盲目性。
  《雷雨》、《日出》、《原野》三部作品都是以揭露旧中国的黑暗和腐朽为主题,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它们都是悲剧,但结构方式和风格特点却各不相同。《雷雨》具有曲折复杂的矛盾冲突,结构上是封闭式;《日出》注重的是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结构上是画廊式;《原野》更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了直觉、幻觉等手法,带有传奇色彩。这三部作品以它们独有的魅力在中国话剧史上闪耀着光辉。
  (2)《北京人》及其他剧作
  抗战爆发后,曹禺为宣传抗日救国,于1938年与宋之的合作写了《黑字二十八》(又名《全民总动员》)。又在川南的江安创作了独幕剧《正在想》、四幕剧《蜕变》和三幕剧《北京人》。
  《蜕变》通过描写某省立伤兵医院在战争期间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希望整个民族在战火中能够" 蜕" 旧" 变" 新的美好愿望。
  《北京人》是曹禺继《雷雨》、《日出》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描写了抗战前北京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纠纷和无可挽回的衰败。作家着重描写了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对人精神上的摧残和毒化,塑造了一系列带有时代特色的人物:自私的老太爷曾皓、无能的大少爷曾文清、王熙凤式的大奶奶思懿和满腹牢骚的姑爷江泰。他们面对家庭的衰败无能为力,只有瑞贞和愫方勇敢地冲出了大家庭的牢笼,走向新生活。作品通过曾老太爷和暴发户杜家同争一口寿木的情节,来象征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要灭亡的结局。剧中的" 北京人" 是以一个汽车修理工身份出现的,他既是一个远古时代的象征,又是未来新人的象征。作家想通过他来肯定过去和未来,否定现在,并且通过他的暗示为人们指出一条奔向新生活的路。
  《北京人》在艺术上的发展在于语言的诗化,全剧始终贯穿了一种浓郁的抒情气氛,显现出清新而又深沉的艺术风格。
  1942年,曹禺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话剧,对小说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1943年,发表独幕喜剧《镀金》,讽刺小市民自私和虚荣的心理。
  1946年,曹禺发表了剧本《桥》(未完),1947年编写电影剧本《艳阳天》并导演此片,表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曹禺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并继续进行话剧创作,出版了《明朗的天》(1954)、《胆剑篇》(1961,与梅阡、于是之合作)、《王昭君》(1978),其中《明朗的天》在1956年的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期间荣获剧本和演出一等奖。此外,曹禺还出版了《曹禺选集》及散文集《迎春集》。
  曹禺的作品多选取具有强烈时代性的题材,善于把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在艺术上,他借鉴了欧洲近代剧的写作技巧,精心设计戏剧结构,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长于组织戏剧冲突,语言富有个性和动作性,笔调多具有浓郁的抒情特色。曹禺的剧作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在新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六、亚非现代后期文学
  1.文学发展概况
  亚非现代文学是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亚洲和非洲文学,亦称为东方现代文学。
  20世纪初,除日本发展为帝国主义之外,亚非大多数国家仍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促进了亚非各国人民的觉醒,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不少国家的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并且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力量,将东方的民族民主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亚非现代文学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社会主义和马列主义影响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学。揭露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罪恶,反映东方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是亚非现代文学的基本主题。
  亚非两大洲,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现代文学在各国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除中国以外,仍以日本、朝鲜、印度等国文学发展得最快,成就较高。
  日本的现代文学,兴起于20年代。包括无产阶级文学和资产阶级文学两部分,其中无产阶级文学占有突出的地位,是日本现代文学的主流。
  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早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前就萌芽了。20世纪初出现的" 工人文学" ,为无产阶级文学的诞生准备了条件。1921年《播种人》杂志的创刊,标志着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正式形成。以小牧近江、金子洋文等人为主的文学队伍,举起了反对资本主义的旗帜。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日本军国主义者乘机制造事端,加紧镇压进步团体。《播种人》杂志被迫停刊。但是,1924年山田洋三郎又创办了更富于革命性的杂志《文艺战线》。第二年,以《文艺战线》为中心建立了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联盟(简称" 普罗艺")。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涌现出大批的作家。叶山嘉树(1894-1945)是"文艺战线" 时期的重要作家,曾经因为参加工人运动而多次被捕入狱。他那独具风格的《卖淫妇》(1925)、《水泥桶里的一封信》(1926),描写了劳动群众遭受资本家剥削的不幸。1926年,他发表了代表作《生活在海上的人们》,在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中,这部作品第一次比较生动地描绘了工人们的新形象,表现了工人阶级觉醒的新主题。这部小说的思想内容以及它的表现手法,给当时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以很大影响。除此之外,当时有影响的作家还有黑岛传治(1898-1943),他的小说《两个硬币》(1925)、《猪群》(1926)、《雪橇》(1926)和《盘旋的鸦群》(1928)等描写了贫困给农民家庭造成的悲剧,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盘剥,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暴行。
  随着革命运动的高涨和各种思想的影响,日本无产阶级运动不断发生变化。1927年," 普罗艺" 发生分裂,中野重治、青野季吉等人退出" 普罗艺" ,另行组织劳农艺术家联盟(简称" 劳艺")。后来" 劳艺" 又发生分裂,其中一些左翼人士退出,又组成了前卫艺术家同盟(简称" 前艺"),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形成了" 普罗艺" 、" 劳艺" 、" 前艺" 三足鼎立的局面。
  1928年,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团体又出现了统一的趋势," 普罗艺" 与" 前艺" 合并,组成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简称" 纳普")。" 纳普" 的出现,将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推向高潮,它的机关刊物《战旗》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文艺刊物。
  " 纳普" 的出现,使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创作进入了黄金时代,新人新事不断涌现。杰出作家小林多喜二发表的《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1928)、《蟹工船》(1929)等作品,表现了工农群众的革命斗争,引起了日本文坛的极大震动。另外一名杰出的革命作家德永直(1899-1958)也在《战旗》上发表了小说《没有太阳的街》(1929),这部作品描写了产业工人的大罢工,揭露了日本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巨大矛盾,塑造了鲜明的革命者形象,它与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被誉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双璧。" 纳普" 时期的主要作品还有中野重治的小说《早春的风》(1928)、《阿铁的故事》(1929);村山知义的剧本《暴力团记》(1929);女作家佐多稻子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小说《奶糖厂的女童工》(1928)等。
  1931年," 九.一八" 事变之后,日本法西斯对外推行侵略政策,对内加紧镇压革命群众,对无产阶级文化运动进行围剿,大批革命和进步文学家被捕。同年11月," 纳普" 被迫改组为日本无产阶级文化联盟(简称" 考普"),以适应严峻的斗争形势。在" 考普" 的领导下,无产阶级文学工作者们继续进行艰难的创作活动和革命斗争。到1932年3 月,在法西斯的疯狂镇压下," 考普" 不得不停止活动。1933年2 月,小林多喜二被害,大批革命作家被捕,有的作家开始转向。1934年" 考普" 宣布解散,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走向低潮。
  日本现代的资产阶级文学是近代文学的继续,其早期核心是" 新感觉派" ,这派作家受西方新的资产阶级文学流派的影响,以一种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创作上追求一种新的感觉和新的方式。其作品则表明人们的悲观和失望情绪。川端康成(1899-1972)和横光利一(1899-1947)是这一派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成名作分别是《伊豆的舞女》(1926)和《太阳》(1923)。
  但是,由于无产阶级文学登上了日本文坛,给资产阶级文学以巨大的冲击,致使这一流派没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没有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果。
  从1937年中日战争到40年代初,文学被日本法西斯作为侵略工具,作家的创作活动遭到种种限制,日本文坛陷于沉寂不振的状态之中。
  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了朝鲜,把朝鲜变成了殖民地。朝鲜人民不甘心忍受外来侵略者的压迫和统治,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爆发了全民性的"3.1" 反日运动,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列主义开始传播,民族解放斗争进入到新的阶段。在文学方面,出现了" 创造派" 、" 白潮派" 、" 废墟派" 等流派,把西方的唯美主义、自然主义和颓废主义文艺思潮引进朝鲜。他们主张"纯艺术" ,反对文学和政治发生任何联系。在其作品中充斥着颓废、感伤和幻灭情绪。金东仁、廉想涉、朱耀翰、吴相淳是这批作家的代表。20年代中期,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兴起,这些人便成为狂热的反对者,形成激烈的反对派。
  1922年,一批要求进步的年轻作家组织了朝鲜第一个无产阶级艺术团体——" 焰群社".他们的作品大多取材于下层人民的生活,描写他们对不合理社会的反抗,塑造了工农先进分子和革命者的形象,开辟了新的文学领域,所以被称力"新倾向性派文学。" 崔曙海(1901-1932)的《出走记》(1925)
  和《饥饿与杀戮》(1925)最能代表这一派文学的特点。
  1925年8 月,以" 新倾向派" 作家为核心成立的" 朝鲜无产阶级艺术联盟"(简称" 卡普"),表明了朝鲜无产阶级文学开始走向成熟。1927年," 卡普"进行了一次整顿,制定了新纲领,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宣布自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一翼开展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在这一纲领的指导下,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无产阶级作家和作品。如赵明熙(1892 -1942)的小说《洛东江》(1927),李箕永的小说《元甫》(1928)、《造纸厂村》(1930)、《故乡》(1933)等。已经开始描写工农的有组织的斗争,与前期" 新倾向派" 文学单纯表现个人反抗的作品形成鲜明的对照。1931年和1934年,日本帝国主义对"卡普" 作家进行两次大逮捕,并于1935年强迫加以解散。但革命作家们仍坚持斗争,继续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如韩雪野的代表作《黄昏》(1936)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朝鲜的进步作家以文学为武器,开展了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例如,当时创作的革命歌谣和革命剧本,在朝鲜革命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迎接胜利进行了思想上的准备。
  现代印度文学,是指从1919年到1947年间印度取得独立之前的文学。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两次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的传播,使印度作家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文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反帝反殖的革命激情。伊斯拉姆(1899-1976)
  的诗成为当时印度人民的战斗武器,普列姆昌德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家,他的作品广泛地反映了印度农村的斗争生活。他影响了整整一代印地语作家。
  1936年4 月,以普列姆昌德为首的进步作家,成立了全印进步作家协会,标志着印度现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批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作家和作品。安纳德(1905-)便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他的长篇小说《苦力》(1936)、《两叶一芽》(1937)和《村庄三部曲》(1938- 1942)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反映了印度人民反帝反封的强烈呼声。
  1942年通过的在印度文学家中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决议,促进了印度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著名作家钱达尔(1912-1977)、班纳吉(1910-1956)、阿巴斯(1914-)和政治诗人瓦拉托尔(1879-1958)的大量作品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谴责了帝国主义法西斯的暴行,歌颂了印度人民的反抗精神,树立了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许多进步作家勤奋耕耘,在争取祖国独立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东南亚地区的近代文学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导致了其现代文学的缓慢成长。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那里的文坛沉寂,没有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以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地区的现代文学,在30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涌现出了象塔哈.侯赛因这样具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和作品。
  非洲各国的现代文学发展较慢,处于萌芽状态。
  总之,在本世纪上半叶,亚非文学进入到一个新的繁荣时期,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对促进世界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小林多喜二
  (1)生平与创作
  小林多喜二(1903-1933),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杰出的革命作家,是日本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他通过一生的革命文学活动和创作实践,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开创了道路,对世界革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1903年10月3 日,小林多喜二出生在日本北部秋田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1907年,小林多喜二全家迁居北海道小樽市,投靠开面包作坊的伯父,全家靠开小点心铺勉强维持生活。小林多喜二的童年,是在贫苦、屈辱中度过的,他从小就参加劳动,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在伯父的赞助下从小学读到高等商业学校毕业。1924年,小林多喜二被北海道开拓银行录用为职员。还在求学期间,小林多喜二就热衷于绘画和文学创作,如饥似渴地阅读各国文学大师的作品。早在他16岁的时候,便尝试着开始了写作,并从1923年起开始在文艺刊物上发表作品,进入创作的早期阶段。
  20年代的日本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动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马列主义开始在日本广泛传播,日本工人运动、群众斗争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迅速发展。1922年日本共产党成立,把日本的革命运动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推向新的历史阶段。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小林多喜二终于走上了革命文学的道路,他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加入革命作家组织,不断地进行小说创作。这个时期,他创作了《回家过节》(1923)、《小点心铺》(1924)、《腊月》(1926)、《杀人的狗》(1926)等一系列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描写了身处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命运,揭露了当时日本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表现了作者探求社会出路的强烈愿望。
  1919年至1927年是小林多喜二的早期创作阶段。他这一阶段的作品爱憎分明、语言简朴,反映了广大被压迫人民的不幸命运和反抗情绪,表现了作者极强的人道主义精神,但在许多地方还显得比较幼稚,不够成熟。
  1928年,小林多喜二的世界观发生重大转折,创作也日趋成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1928年3 月15日,田中反动政府为了绞杀革命,在日本发动了残酷镇压工人运动的" 三.一五" 事件。这一天有许多共产党员和党外积极分子被捕,他们在军警的严刑拷打下,表现了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反动派的暴行,激起了小林多喜二对反动政府强烈的仇恨,创作了以这次事件为篇名的中篇小说《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小说热情歌颂了日本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者的英雄气概,愤怒控诉了法西斯军警的暴行,揭露了这一事件的真象。这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揭露天皇残暴和反动的作品,同时也奠定了小林多喜二在日本文坛上的地位,在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28年4 月,小林多喜二参加了" 全日本无产者艺术同盟" (" 纳普"),第二年2 月又被选为" 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同盟" 的中央委员,他一面进行文学创作,一面担负着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领导工作,成了职业革命家和作家。
  这一年他发表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蟹工船》和《在外地主》。
  《蟹工船》通过对被骗到" 蟹工船" 上参加捕蟹和制造罐头的船工的悲惨生活和反抗精神的描写,反映了日本工人阶级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的过程,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奴役人民、伺机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和野心。这部作品成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作之一,被译成多种文字发行,赢得了世界声誉。
  《在外地主》取材于北海道佃农的抗租斗争,深刻地揭露了那些地主兼工商资本家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罪行,歌颂了工农联合斗争的壮举和必要性。说明了小林多喜二在创作实践和思想认识上有了新的飞跃和发展。这部作品的发表,引起了日本反动统治阶级的恐慌,1929年11月,他被银行革职。
  1930年3 月,小林多喜二来到东京,出席了4 月在东京召开的日本" 无产阶级作家同盟" 第二届代表大会。同年5 、6 月两次被捕,在狱中,他表现出一个革命者坚贞不屈的品质。1931年5 月,在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同盟第三届代表大会上,再次被选为中央委员;7 月,被选为该同盟的书记长;10月秘密加入日本共产党,担任文化团体的领导工作。" 九.一八" 事变后,日本反动政府对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进行残酷镇压,环境异常的艰苦和危险。小林多喜二一面领导革命文艺运动,一面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至1932年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相继写出了《工厂支部》(1930)、《组织者》(1931)、《安子》(1931)、《转折时期的人们》(1932)、《沼尾村》(1932)、《为党生活的人》(1933)和《地区的人们》(1933)
  等重要作品。这些作品依然以工农革命斗争为主题,塑造了一批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表现了产业工人与农民结合同军国主义者、地主、资本家进行斗争。
  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思想上、艺术表现上都有较大的进展和提高。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运用得更加纯熟,注意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性格。其中,《为党生活的人》是小林多喜二的代表作,也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1933年2 月20日,由于叛徒告密,小林多喜二在从事街头联络时被捕。
  在警察署里,他坚持斗争,宁死不屈,被残酷拷打致死。年仅29岁。
  小林多喜二是具有国际声誉的革命作家,他的一生是光辉战斗的一生,他的创作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奠定了基础,他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全世界人民为争取美好的理想而斗争。
  (2)《为党生活的人》
  《为党生活的人》是小林多喜二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他一生创作的思想和艺术高度的集中体现。
  这部中篇完成于1932年8 月,于1933年4 月以《转换时代》为题在《中央公论》杂志上正式发表。这部小说以日本工人阶级反对军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为背景,以作者自身党的工作经历为题材,反映了30年代初期日本社会的尖锐矛盾,抨击了日本反动政府的法西斯暴行,是共产党员斗争生活的真实记录。
  这部小说描写了30年代初期,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原来只有200 名工人的仓田工厂,由制造电线改为制造军需用品,而且厂方招收了比正式工人多三倍的临时工。地下党员" 我" ——佐佐木安治、须山和伊藤等趁机打入工厂,工人群众在地下党支部的领导下,阶级觉悟迅速提高,斗争日趋深入。
  由于叛徒告密," 我" 被迫离开工厂转入地下活动,继续领导工厂的斗争。
  在" 我" 的领导下,须山、伊藤进行革命宣传,揭露侵略战争的反动本质,戳穿资本家无理解雇临时工的阴谋,积极组织反解雇的罢工。由于厂方提前下手,使罢工未能成功。在这意外的打击下,地下党员们并没有气馁,决定重新把工人组织起来,迎接更大规模的革命斗争,去争取新的胜利。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无产阶级战士" 我" 的高大形象。" 我" 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经受过严峻阶级斗争的考验,是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坚强的革命意志,自觉地克服小资产阶级意识和生活习惯,使个人完全服从革命工作的需要。他深刻地认识到:" 我自己的牺牲,是为了解放这几百万人的大牺牲所不可缺少的一种牺牲。" 这表现了一个革命者崇高的思想境界。小说在表现" 我" 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同时,也展现了" 我"丰富优美的内心世界,其中特别是对" 我" 与母亲关系的描写十分生动感人。"我" 的母亲是一个心地善良、饱经忧患的劳动妇女,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丈夫去世后,她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儿子身上。在儿子和儿子朋友的帮助下,母亲逐渐认识到儿子所从事的事业是伟大的,思想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她为了给儿子写信,认真练习写字;为了儿子的安全,决心不让儿子知道她的死讯……小说的第四章着重描写了" 我" 与母亲会面的情节,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革命老母" 的形象跃然纸上。母亲的形象具有典型意义,她代表了当时日本千百万劳动妇女的成长。
  《为党生活的人》的深刻的思想内容是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出来的。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着重写一个革命者在艰苦斗争的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气节。以" 我" 为中心展开情节,描写工厂里和社会上发生的尖锐斗争。用主人公所见所闻的自述方式,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人以真实、亲切之感。
  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塑造了日本共产主义新人的形象。标志着日本无产阶级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
  3.李箕永
  (1)生平与创作
  李箕永是现代朝鲜文学的杰出代表,是朝鲜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李箕永,号民村,于1895年5 月出生在朝鲜忠清南道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曾在家乡私塾学习汉语,十一岁时入私立宁进学校念书。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朝鲜,李箕永为生活所迫,流浪于南方各地,当过苦力和矿工,广泛接触了下层劳动人民,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屠杀朝鲜人民的罪行,激发了他的民族感情,促使他决心为祖国的独立而奋斗终生。
  1919年,朝鲜举行了全国范围的" 三.一" 反日民族起义,李箕永从民众的力量中看到了希望。1922年春,他到日本去留学,在东京的一所英语学校半工半读。在那里,他开始接触到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和苏维埃无产阶级文学,并且阅读了高尔基的许多作品,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1923年,东京发生大地震,日本迫害朝鲜人,李箕永只好回国,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
  他于1924年发表了处女作——短篇小说《哥哥的秘密信》。作品通过一对中学生兄妹之间的矛盾冲突,辛辣地批判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从此,李箕永便登上了朝鲜文坛,成为新倾向派的重要作家。
  1925至1926年间,李箕永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其中的代表作是《贫穷的人们》(1925)和《民村》(1925)。这些作品都具有" 新倾向派" 的特点,以20年代的朝鲜农村为背景,反映了贫苦农民的悲惨遭遇和反抗精神,塑造了先进知识分子成浩和" 汉城客" 的形象,并且提出要摆脱贫穷和不幸,必须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
  1925年,李箕永同赵明熙、崔曙海等进步作家一道共同创建了" 朝鲜无产阶级艺术同盟" (简称" 卡普")。1927年" 卡普" 进行了改组,通过了新纲领,大大推动了朝鲜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也为李箕永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更广阔的道路。这时期他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思想性、艺术性也都有很大的提高。短篇小说《元甫》(1928)、《造纸厂村》(1930)等作品,描写了当时朝鲜的工农运动,表现了社会阶级矛盾和社会改革的思想,塑造了在革命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新人物。这时的李箕永已经成为朝鲜无产阶级及文学的先驱者之一。
  30年代,经过近十年文学创作的积累,李箕永终于在思想上、艺术上达到了高峰。
  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在发动侵华战争的同时,加紧了对朝鲜人民的掠夺和镇压,1931年和1934年对" 卡普" 作家进行了两次大逮捕,李箕永和数百名"卡普" 成员被捕入狱。1935年," 卡普" 被迫解散。1936年1 月,李箕永出狱后,继续进行创作活动。1930年至1936年间,他创作了短篇小说《朴永镐》(1933)、《寂寞》(1936)等,中篇小说有反映" 三.一" 起义前后朝鲜农村面貌的《鼠火》(1933)。与此同时,李箕永创作了一系列深刻反映社会矛盾和社会斗争的长篇小说,例如《故乡》(1933)、《春》(1934)和《人间课堂》(1936)。其中的长篇小说《故乡》是他30年代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在朝鲜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45年,朝鲜获得解放,为李箕永的文学创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946年,他发表了以土地改革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开辟》,反映了土地改革后农民的新生活,1948年春至1949年,李箕永以主要精力创作了长篇小说《土地》。这是一部以反映土地改革后的农村新面貌为基本题材的作品,歌颂了解放后劳动人民的新生活,塑造了先进农民郭巴威的形象。
  1950年6 月,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朝鲜人民奋起反抗。在这期间,李箕永写了不少反映朝鲜人民英勇斗争的作品,如中篇小说《江岸村》(1954)等。
  从1952年开始,李箕永开始着手写作历史长篇小说《图们江》,分别于1954、1956和1961年完成小说的第一、二、三部。这部作品描绘了从19世纪末到解放为止的朝鲜社会的转变过程,表现了朝鲜民族解放斗争的艰苦历程。
  60年代以后,李箕永继续创作。1960年,在他完成《土地》第二部以后,还准备写作《土地》第三部。
  李箕永从事文学活动近60年,创作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为朝鲜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朝鲜劳动党和政府曾授予他劳动勋章和国旗勋章。
  (2)《故乡》
  长篇小说《故乡》是李箕永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 卡普" 时期的纪念碑式的作品,是他的创作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朝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之作。
  《故乡》写于1933年,记述了朝鲜南部元德村发生的故事。30年代初,那里的农民在日本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的双重压迫下,纷纷破产。这时,具有先进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金喜俊从日本留学回到故乡元德村,他的目的是" 决心以真理的警钟,敲醒祖国同胞" ,做一个" 高举着火炬,冲破黑暗,开辟人间新的道路的先驱者".然而,他的行动不为农民所理解,他所参加的" 青年会" 又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团体。他一度陷入彷徨、苦闷的状态中,甚至想离乡远去。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毅然地走到农民群众之中,把自己当作他们之中的一员,同他们接近,为他们解决困难,他从插秧、耙地学起,尽量挤出时间到地里和农民一块儿体验劳动的艰难,同农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办夜校,组织农民乐队,用革命思想启发教育老一代农民,将元德村的年青一代团结在自己周围,发展和壮大了农民革命队伍。就在这一年,由于席卷全村的水灾,粮食颗粒无收。金喜俊就利用这个机会,领导本村农民展开抗租斗争,在工厂女工的帮助下,又使这个斗争与丝织厂工人罢工斗争相结合,通过工农联盟的强大威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斗争实践中,他克服了小资产阶级的软弱、动摇,坚定了革命意志,成长为革命运动中优秀的领导者。
  《故乡》真实地反映了20年代朝鲜人民的民族和阶级的矛盾,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罪恶,表现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下朝鲜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工农联盟在革命斗争中的伟大意义。
  《故乡》的中心人物金喜俊是作者着意刻画的主要人物之一,是新型的革命知识分子的代表。作者并没有把他塑造成一个十全十美的人物,他有苦闷、有忧愁、也有错误。他的成长道路坎坷不平,艰难曲折,真实可信。作者塑造了一个丰满真实的人物形象,显示出高超的艺术功力。
  二地主安承学则是作者在《故乡》中塑造的反动势力的代表。他是一个卖身投靠殖民统治者的亲日派地主,是一个令人憎恨的魔鬼。他仗势欺人,心地狠毒,靠地租剥削和发放高利贷为生。作为与金喜俊对立的形象,刻画得比较成功。
  《故乡》的艺术成就是很显著的。作为朝鲜著名的" 农民作家" 的李箕永,怀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在这部作品中描绘了一幅幅农村的风俗画,形象生动,细致入微,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当然,他的作品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时代和条件的局限,作品无法公开写出反日内容,而把二地主安承学当作主要攻击目标,把农民斗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归之为掌握了他的家丑,这个情节的安排是经不住仔细推敲的,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深度。
  4.普列姆昌德
  (1)生平与创作
  普列姆昌德(1880-1936),是印度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印度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小说家,印度现代进步文学的奠基人。
  普列姆昌德原名滕伯德.拉耶,于1880年7 月31日生于印度贝拿勒斯附近的拉莫希村。他的父亲是乡村邮局的小职员,收入微薄,所以他的幼年生活是很贫苦的。母亲长期病卧在床,在普烈姆昌德8 岁时就去世了。他从小受尽了后母的虐待。当他15岁时,由继母做主,和一个长相很丑的女孩儿结了婚。不久,父亲去世,生活的重担从此便落在了普列姆昌德的肩上。他一边坚持学习,一边担任家庭教师,免强维持生计。1902年,他考上阿拉哈巴师范学校,1904年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并且进行业余文学创作。
  1908年,普列姆昌德被调到哈密普尔担任督学职务。这时,他经常去农村视察,了解到劳动人民的苦难。这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印度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时期,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号召担任公职的人放弃公职,不和英国当局合作。普列姆昌德深受感动,于1921年辞去了督学职务。在这以后的十几年中,他除短期在私立学校任教外,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刊物的编辑工作。1936年10月8 日,普列姆昌德病逝,终年56岁。
  普列姆昌德的文学创作活动很早就开始了,是与印度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世界上的无价之宝》,于1907年刊登在《时代》杂志上,将印度士兵抵御外来侵略者而抛洒的热血比做世界上的无价之主。此后,他发表了用乌尔都文写作的短篇小说集《热爱祖国》。
  这本小说集真实地反映了1905-1908 年间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歌颂了印度人民的爱国热情,号召印度人民要为祖国的独立而斗争。但是,这本书给他带来了麻烦,引起了当局的注意和恐慌,被英国殖民统治者下令禁止发行,他的文学活动也被官方禁止。但这并没有把普列姆昌德吓倒,他换了一个笔名便又重新发表作品,勇敢地重现文坛。
  1914年,为了使更多的读者阅读他的作品,普列姆昌德改用印地语进行创作。1916年出版的《服务院》,是第一部印地语长篇小说。小说写的是关于妓女问题,揭露了殖民统治下社会的黑暗,为妇女的悲惨处境而呐喊。这部小说引起读者的普遍好评,被誉为印地语文学中第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同时,也奠定了普列姆昌德作为印度著名作家的地位。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进入第2 个高潮。普列姆昌德辞去督学职务之后,由业余作家变成了专业作家,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和中长篇小说。1922年出版的长篇巨著《仁爱道院》,是普列姆昌德的第一部以反映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揭露了封建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的罪行,描写了农民反抗地主的斗争。小说结尾具有调和主义色彩,既表现了作家的美好愿望,也反映了他改良主义的思想局限。192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战场》(又译《舞台》)。这是作家自己比较满意的一部作品。通过主人公苏尔达斯保卫自己土地的斗争,反映了资本主义本身的残酷性及其发展的必然性,描绘了农村变化的时代特征,表现了作者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1930年,普列姆昌德创办了大型文学月刊《天鹅》和周刊《觉醒》。这两个刊物的创办,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也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品,推动了印地语进步文学的发展,鼓舞印度人民为争取祖国的独立而斗争。
  普列姆昌德在编辑这些刊物的同时,创作了一系列重要作品,其中较为突出的有长篇小说《盗用公款》(1930)、《工地》(1932)、短篇小说集《进军》(1928-1932)、电影剧本《纱厂工人》(1934)和《流刑犯》(1934)
  等。
  普列姆昌德一生中的最后两年是在贝拿勒斯度过的。他的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戈丹》和短篇小说杰作《可番布》(又译《尸衣》)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出版的。1936年4 月,印度进步作家协会成立,普列姆昌德以主席的身份起草了宣言,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的演讲,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此后,他一方面开始创作自传体长篇小说《圣线》,一方面又着手筹办一个新的文学刊物。可是,由于长期以来积劳成疾,普列姆昌德于1936年10月8 日与世长辞。
  普列姆昌德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他的一生共创作了15部长篇和中篇小说(其中两部未完稿),300篇左右的短篇小说,此外还写了一些电影剧本、儿童文学作品,并且翻译了几部外国文学作品。
  普列姆昌德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认为文学的基础是生活,文学必须为民族独立运动服务,必须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必须反映现实存在的矛盾和斗争。所以,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生活真实性和强烈的时代感,表现了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立场和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广大印度人民对民族解放的渴望。
  其次,普列姆昌德是印地和乌尔都文学史上第一个反映穷苦人民生活,把农民作为正面主人公的作家。他的许多优秀作品都以农村为背景,歌颂了那些所谓地位卑下的人们的美好品质,表现了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普列姆昌德被印度人民尊为" 小说之王".他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生动的艺术形象,语言简朴且大众化、口语化,情节安排合理。他给印度人民和世界各国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戈丹》
  《戈丹》是普列姆昌德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标志着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最高成就,也是印度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成果。
  《戈丹》是反映印度农民问题的小说,揭示了农民贫困的社会原因,对不平等的罪恶社会发出了有力的控诉。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何利的农民,家里有妻子丹妮娅、儿子戈巴尔和两个女儿。这是一个贫穷的五口之家,他们租种了十来亩地,一年到头起早贪黑不停地劳动。何利" 最美丽的梦想" 就是自己能买一头母牛。因为在印度社会里,母牛不仅可以产奶,而且还是体面家庭的标志和膜拜的对象。
  于是,何利从牧牛人手里赊来一头母牛,不料牛才弄到手,却被已分家的弟弟希拉毒死了。具有宗法思想的何利遇事宁可自己吃亏而不愿伤害他人,因此而吃了一场官司。何利的儿子爱上了年轻的寡妇裘妮娅,何利和妻子把她收留在家,村里的" 长者们" 认为这是伤风败俗,开除了何利的教籍,罚去了全年的收成,连房子也抵押了出去。尽管如此,何利并没有放弃买牛的梦想,他准备用卖甘蔗的钱来买牛。收割甘蔗时,卖甘蔗的钱却全被高利贷者拿走了,他买牛的希望再一次落空了。不久,在高利贷者的盘剥下,何利由一个佃农沦为雇农。后来,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信条,出卖了自己的小女儿来企图保住仅有的几亩地。这时的何利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他那买牛的梦想还没有丢掉,拼命地做工挣钱,自己却在地里干活时倒下了,累死在为了还债和买牛而奋斗的苦役中,而他卖命挣来的几个工钱也作为净化死者灵魂所举行的" 戈丹" ——献牛仪式的费用,被祭司搜刮去了。
  主人公何利是印度贫苦农民的典型,他善良、勤劳、备受压迫而尚未觉醒,到死也没有认识到自己受苦的原因。小说的作者非常同情何利的不幸遭遇,但又批判了他的愚昧、狭隘、逆来顺受的性格和不与任何人作对的人生哲学。何利这个人物形象是丰满且真实可信的。
  小说所刻画的丹妮娅却是与何利不同的典型。她一反丈夫的懦弱卑屈,具有十分突出的叛逆性格。这位印度的贫苦妇女善良温厚、心直口快而无所畏惧,她看透了地主的罪恶,抓住每一次机会来表示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抗议,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情绪,显示出印度农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大趋势和必然性。
  这部小说着力描写了地主和高利贷者对农民的剥削,揭示出农民极端贫困的社会原因。大地主莱易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以民族斗争中坐过牢来欺骗群众,何利和不少农民都认为他是个难得的好主人。但他内心却十分狠毒,千方百计勒索农民。他还通过与银行家、英国殖民者的勾结,取得了政治上的地位以维护其反动统治。
  《戈丹》是普列姆昌德30多年创作的结晶,不仅成功地刻画了典型的人物形象,而且也描写了城市生活,写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的矛盾和斗争。小说有城市和农村两条线索,对30年代的印度社会生活作了全面的描绘,扩大了作品的艺术容量。
  小说的不足之处主要是戈巴尔这个人物刻画得很不成功。戈巴尔是青年农民,没有他父亲那么多的旧意识,他憎恨地主和高利贷者,曾经在城里参加了罢工。最后,他却走了下坡路,当上了小高利贷者。如果作者能站在时代的高度,把他刻画成一代农民的形象,《戈丹》将具有更深广的意义。
  5.塔哈.侯赛因
  (1)生平与创作
  塔哈.侯赛因(1889-1973)是埃及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文艺批评家和思想家,被人们誉为" 阿拉伯文学泰斗" ,对阿拉伯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比较高的声誉。
  1889年,侯赛因出生在埃及南部尼罗河畔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父亲是甘蔗种植公司的小职员,家庭生活极清苦。侯赛因三岁时因患眼病,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而双目失明。但他自小聪明好学,记忆力强,被送进私塾,接受伊斯兰教启蒙教育——背诵《古兰经》。1902年,13岁的侯赛因随哥哥到开罗,入爱资哈尔大学攻读各种宗教和语言课程。
  1908年,侯赛因转入新成立的埃及大学。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内容给予他很大的鼓舞,他克服了生理残疾带来的困难,刻苦学习,获得埃及大学颁发的第一个博士学位。
  1914年,侯赛因公费留学法国,攻读历史、文学和外语。在此期间,他刻苦钻研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阿拉伯文化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1918年获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
  1919年,侯赛因回到开罗,从事教学、文学创作和研究工作,在文学院讲授古希腊、罗马史和法国近代史。1924年,埃及大学改为国立大学,由政府直接管理,侯赛因担任文学院阿拉伯文学教授,后来又成为文学院院长。
  西德基统治时期,他被撤去院长职务。1934年末,华夫党执政,侯赛因回到文学院当院长。此外,他还担任过文学杂志主编、阿拉伯语言协会会长和埃及教育部部长等职务。他认为" 教育对每个公民如同空气和水一样需要" ,在任职期间实现了中学和中技的免费教育。1956年埃及作家协会成立,侯赛因当选为首任主席。1958年获埃及政府颁发的文学表彰奖。1973年逝世。
  侯赛因在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被称为" 阿拉伯文学之柱。" 侯赛因在大学时期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1914年,他以《纪念阿布.阿拉》为题的论文,提出新的评论准则,获得埃及大学授予的第一个博士学位。
  1918年,他又以论文《伊本.赫勒敦的社会哲学》再次获得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外国博士学位的埃及人。两篇博士论文奠定了侯赛因的文学地位。
  20年代前后,侯赛因主要从事教学及欧洲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最初,他翻译了亚里斯多德的《雅典人的制度》和古希腊古典时期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几个剧作,向埃及人介绍希腊的古代文明。接着,他又向埃及读者介绍法国剧作。1924年出版了包括几位法国著名剧作家作品的《戏剧故事集》,翻译了拉辛的《安德罗马克》和伏尔泰的哲理小说《查第格》,希望能够改变当时埃及戏剧的落后状况。与此同时,侯赛因发表了许多文学评论和文学史研究的文章。1926年发表的《论贾希利叶时代的诗歌》一书,对伊斯兰教产生以前的阿拉伯诗歌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中有后人伪造的,因此受到保守派的围攻,这部作品也一度被政府查禁。但侯赛因所提出的文艺批评的标准是埃及新文学的一个胜利。这场革新与守旧的尖锐斗争,促使他开始创作自传体小说《日子》。此后,侯赛因发表的重要论著有《星期之谈话》(1925 -1926)、《哈菲兹与邵基》(1933)、《谈诗和散文》(1936)、《关于我们的现代文学》(1958)等。作者肯定了阿拉伯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向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学习的必要性。
  侯赛因在一个时期内还致力于小说的创作。1934年写的长篇小说《鹧鸪的鸣声》,描写了埃及的游牧民、农民和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一个游牧人的姑娘与城市读书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的爱情,反映了善与恶的矛盾。1943年,他根据阿拉伯和伊斯兰古老传说而创作的《山鲁佐德之梦》,提出了当代社会的各种问题。1944年写的《苦难树》,描写了一个埃及家庭三代人的生动形象,反映了革新与保守之间的社会斗争。1948年写成的《大地受难者》描写了埃及人民在封建王朝时期所遭受的黑暗统治,展示了当时埃及的社会现实。除此之外,侯赛因还写了许多历史传记小说,在文艺评论方面,他发表了《诗歌与散文漫谈》、《文学良心明鉴》、《荆棘园》等文章和论文集。
  侯赛因的创作活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为世人留下了70多部著作。他是现代阿拉伯文学复兴的卓越代表,为阿拉伯现代文化赢得了世界影响。
  (2)《日子》
  侯赛因的代表作是三卷自传体小说《日子》。它们分别发表于1929年、1939年和1962年。第一卷记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家乡生活。他出生于一个姊弟众多的家庭,排行第七。三岁时患眼病,被土医治瞎。后来,父亲把他送到私塾学习背诵《古兰经》。他不满足于呆板的背诵和老师的无能,13岁时随兄长来到开罗继续深造。第二卷记述了作者在爱资哈尔大学8 年的学习生活,描写了宿舍生活和周围的人物,表现了爱资哈尔大学的教学活动。从侧面反映了穆罕默德.阿卜杜(1849-1905)的教育改革的失败,从正面刻画了主人公同旧式经院教学的反抗和决裂。第三卷记述了作者在法国留学时的情况。他在法国期间,结识了一位法国姑娘,姑娘帮助他学习。后来,他俩建立了感情并结了婚。书中这样写道:"她把他由痛苦变为愉快,由绝望变成希望,由贫穷变成富裕,由不幸变成幸福和纯洁".1919年,在妻子的陪同下,他回到了埃及,投入到新的斗争之中。
  这部长篇自传体小说,通过盲童的回忆,描绘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及社会动荡的生活面貌。对埃及的家庭生活、私塾教学、学生生活、留学和爱情生活作了出色的描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埃及社会中新旧思想的矛盾冲突以及农村的落后状况和伊斯兰教育中的陈腐观念。小说的主人公对未来充满希望,他要把光明带给祖国。
  小说在艺术方面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语言和风格被认为是当代阿拉伯散文文学的典范。作者不用华丽的词句,而是平铺直叙,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音韵之美。在文体上也有很大创造。它被认为是现代埃及现实主义文学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在阿拉伯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被世人所传诵。
  6.现代非洲文学
  现代非洲文学从地域上讲,大致可分为两部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文学和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阿拉伯文学。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南部非洲通称黑非洲,包括东非、西非、赤道非洲和非洲南部诸岛的绝大多数国家。那里的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约占非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二。黑非洲的人民勤劳、勇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灿烂的文化,为整个非洲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黑非洲现代文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以前,欧洲殖民主义者对黑非洲的统治,严重阻碍了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唤起了黑非洲人民对殖民统治者的反抗精神。黑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刺激了这一地区现代文学的发展。
  在黑非洲各国的现代文学中,最主要的形式是诗歌,它植根在黑非洲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表现非洲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正义的民族解放运动。
  著名的诗人和作品有南非共和国的贝.乌.维拉卡泽(1906-1947)和他的长诗《维多利亚大瀑布》、赫.泽洛麦(1905-1945)和他的长诗《丛山幽谷》、塞内加尔的比拉戈.狄奥普(1906-)和他的诗集《回光与闪光》、莫桑比克的路易.德.诺罗尼亚(1909-1943)和他的诗《起来,行动吧!》,马达加斯加的雅克.拉勃马南查拉(1913-)和他的长诗《安察》等。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是塞内加尔的列奥波尔德.塞达.桑戈尔。
  列奥波尔德.塞达.桑戈尔(1906-)是塞内加尔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著名诗人,现代黑非洲诗歌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906年生于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南部若亚尔镇一商人家庭。他先后在达喀尔和巴黎上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参加法军作战。1945年成为立宪会议议员。他是塞内加尔民族解放的领袖。1960年出任塞内加尔共和国总统,后辞去总统职务,专心从事文学创作。1934年,桑戈尔与别人合作,共同创办《黑人大学生》杂志,提倡" 黑人性" 文艺,肯定非洲文化传统,促进了非洲人的觉醒,1948年,他编辑出版了《黑人和马尔加什人法语新诗选》,标志着新的黑非洲文学的诞生。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阴影之歌》(1945)、《黑色的祭品》(1948)、《埃塞俄比亚诗集》(1956)、《夜曲》(1961)和《雨季信札》(1972)
  等。他的诗继承了非洲古老的文化传统,内容丰富,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受到非洲各国人民的欢迎。
  在黑非洲现代文学中,除了诗歌这种形式之外,小说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其中包括巴苏陀作家托马斯.莫福洛(1877 -1948)的长篇小说《沙卡》(1925)、祖鲁作家约翰.杜贝的长篇小说《黑人的敌人就是他自己》(1922)和马赫玛.富泽的长篇小说《黑人在不远的地方出现》(1922)等。
  总之,现代黑非洲文学是整个非洲文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繁荣起来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现代北非文学主要是指位于非洲大陆北部及东北部阿拉伯诸国的文学。
  其中以埃及文学的成就最为显著。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阿拉伯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日益高涨,西方的思想、文化大量传入阿拉伯各国。阿拉伯的作家受到欧洲文学的影响,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逐渐成熟起来,创作出大量的文艺作品。与此同时,阿拉伯文学涌现出许多流派,而现实主义是其创作中的主流。
  在20世纪前30年的阿拉伯文学中,曾经出现了" 旅美派" 文学和" 埃及现代派" 文学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流派。
  " 旅美派" 文学是由旅居美洲的阿拉伯,主要是黎巴嫩和叙利亚作家所组成的文学流派,也被称作" 叙美派" 文学。
  19世纪后半期,叙利亚和黎巴嫩的阿拉伯人,为了逃避土耳其人的压迫而大量移居美洲。他们创办了报纸和杂志。1893年,第一份阿拉伯报纸《费哈报》在巴西出版,此后报刊总数达200 种以上," 旅美派" 文学就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1920年在纽约成立了" 笔会" ;1935年在巴西圣保罗成立了" 安达卢西亚协会".这两个侨民文学团体中的作家和诗人创造出新的文学风格。这一文学流派中著名的作家和作品有黎巴嫩诗人纪伯伦(1883- 1931)的散文诗集《先知》、作家努埃曼的小说集《往事》、作家雷哈尼(1876 -1940)的诗集《雷哈尼亚特》等。这些作品表现了阿拉伯人在新环境中的奋斗与追求,对个性解放的渴望,抒发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 旅美派" 文学虽然仅存在了20年左右,但是对促进阿拉伯各国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30年代以后,其地位逐渐被" 埃及现代派" 所取代。
  " 埃及现代派" 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一个要求真实地反映埃及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流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及民族独立运动日益高涨的产物。这一派著名的作家和作品有塔哈.侯赛因的《日子》三部曲、陶菲格.哈基姆的长篇小说《乡村检察官手记》(1937)、易卜拉欣.马齐尼(1889-1949)的长篇小说《作家易卜拉欣》(1931),这些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殖民主义者的愤恨,描写了劳动人民的苦难和愿望。在艺术手法和思想内容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在现代阿拉伯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除小说以外,在诗歌方面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涌现出埃及" 诗王" 邵基(1869-1932)、" 尼罗河诗人" 哈菲兹.易卜拉欣(1871-1932)、伊拉克诗人宰哈维(1863-1936)、鲁萨菲(1875-1945)等一大批杰出作家和作品,促进了阿拉伯国家诗歌的发展与繁荣。
  总之,由于历史、社会以及地理位置等诸多原因,致使非洲各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出现了极度缓慢和不平衡的现象,大约到了本世纪30年代才刚刚开始萌芽。只有到了当代阶段,非洲各国文学才得以迅猛发展,成为整个世界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