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卷世界现代后期文化教育史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现代后期(1918~1945年)世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东西方有代表性的国家如英、法、德、美、苏联、日本及中国在教育、新闻、出版、体育方面发展的主要线索及状况。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
全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有:西方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西方现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现代国际竞技运动的发展;苏联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现代新闻出版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日本军国主义统治下的文化教育事业等。
一、概述
从1918到1945年间,世界局势风云变幻。这一时期整个世界的发展存在着三个不同的领域:一是以英、法、德、美等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此时正处于帝国主义阶段;二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正大力进行民族解放运动;三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为主要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许多国家都被卷入战争之中。这一阶段人类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与各国政治经济的变化密切相关的。
1917年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从战争结束到1924年间,整个欧洲经济处于一片危机之中。各国财政极度困难,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以" 世界工厂" 而著称的英国沦为债务国,德、奥经济更是濒于破产的边缘。此时的美国,由于一战中大发战争财,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开始企图称霸世界。位于亚洲的日本,在一战中也获得了对外扩张和经济发展的机会,正在进一步崛起。资本主义世界开始出现新的不平衡。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导致了另一个重要的政治后果,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取得了胜利。1917年俄国爆发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经过政权建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恢复,以及1928年后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功完成,苏联国民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成为具有初步繁荣、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和巩固,改变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胜利后,亚、非、拉、东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要求独立,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这一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探索民族解放道路,开始由学习欧美转向学习苏俄,积极介绍俄国革命经验,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为导火线,爆发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 五四" 爱国运动。从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从1924年开始,在美、日等国的扶植下,欧洲经济开始复苏,并逐渐达到和超过战前水平。这以后的几年中,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暂时的繁荣与安定,各国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然而好景不长,1929年又爆发了席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1929年10月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下降了一半以上,失业人口达3 千万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在罗斯福的领导下实行了" 新政" ,德、意、日等国则公开实行法西斯专政,走对外掠夺的道路,企图通过战争转嫁危机。这样,新的战争策源地逐渐在欧洲和亚洲形成,最后终于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战争全面爆发到1945年战争结束,人类文明又一次遭受空前浩劫。
1.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1918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现代教育制度在东西方各主要国家中逐渐建立起来。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进入了它的最高发展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其它各种矛盾十分尖锐,人民争取自由与民主的斗争和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在社会生产力方面,从19世纪开始,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契机,人类已进入了第二次科技革命时代。到20世纪上半期,各种新技术、新发明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中,为了适应帝国主义政治和经济的需要,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对本国教育进行了改革和调整,虽然各国因教育传统、文化背景和发展水平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具体措施,但因处于同一发展阶段,受资本主义共同规律的制约,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各国进一步重视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
早在19世纪后半期,美、英、法、日等国就通过立法确立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原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普及义务教育进一步受到重视。1918年,英国国会颁布《初等教育法》,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4岁,以后又增加到18岁。1923年,法国政府规定,在6-13岁的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必须按照同样的教育计划实施教学,1936年又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4岁。在德国,1919年魏玛宪法规定,废除双轨制学校系统,建立统一的初等国民学校——基础小学,并将4 年基础学校和4 年高等国民学 校定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
第二,重视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衔接,逐步普及中等教育,迅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1924年,英国工党首次提出" 人人有权受中等教育" 的口号。1926年《哈多报告书》认为小学和中学是连续教育过程的两个阶段,并提出11岁是一个关键年龄期。1944年英国" 巴特勒法案" 进一步谋求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衔接,规定儿童满11岁后,必须参加国家规定的"11 +考试" ,然后根据成绩和能力的不同免费进入不同类型的中等学校。法国在1930年规定,所有国立、市立中学一律免费。1936年,教育部设立初等教育指导局与中等教育指导局,以确保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衔接。在德国,中学的设置也考虑到与小学的衔接。
这一时期,不仅普通中等教育受到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
1917年,美国颁布了著名的" 史密斯——休士法" ,规定由政府资助各州发展职业教育,并对职业教育的基本门类做了具体规定。这以后,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起来,到1940年,美国职业学校的在校人数高达2000万人。法国在1919年通过了职业技术教育法案,将免费职业教育作为18岁以下青年的义务,规定每个市镇必须设立一所职业学校。英国、德国也将职业教育做为义务教育后的继续教育内容。同时,各国的普通中学也增加了一些实用性的课程。
资本主义国家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素质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民主化的趋向。
这一时期,在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上,出现了以提倡儿童活动为主的现代教育理论。比较著名的如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蒙台梭利的" 儿童中心说" ,它们对传统教育只注重读书而轻视儿童个性的做法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主张教育要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要以活动教学为主。现代教育理论在世界各国以及人类教育发展史上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苏联成为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政权成立后,非常重视教育工作,将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经过20年代对旧教育的改造和30年代的调整与发展,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育学,并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
此时位于世界东方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俄国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从借鉴西方民主革命的经验,转而学习苏俄,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他们批判了各种资产阶级文化教育思潮,引导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教育具有为革命服务的显著特征。
20世纪上半期,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对中国影响很大。为了寻求民族发展的道路,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本世纪初就开始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借鉴西方经验。这一时期,西方各种文化教育思想也被介绍进来,尤其在新文化运动后,以杜威实用主义理论为核心的美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在中国产生了广泛影响。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及美国学制的痕迹。杜威曾多次来华讲学,宣传以教育为手段的社会改良论,使" 教育救国" 论在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家中广为流行,并在二三十年代兴起了旨在改良社会的乡村教育运动。同时,美国的教育测验、智力测验、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等教学制度和方法也被引入中国课堂,并曾风行一时。美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及方法的传播,虽然并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况,但对反对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革新教学思想,建立现代教育体制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及广播电视的兴起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出版业在19世纪就获得了很大发展,20世纪初开始出现垄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报业上进一步走向集中,形成了许多大的现代报业集团。
报团的出现是资本主义报业竞争的结果,是垄断在新闻界的体现。这一时期著名的报团如英国的贝里报团,德国的乌尔斯坦因报团,美国的斯克列浦斯报团、赫斯特报团等都控制着本国主要的报纸和杂志,在一定程度上垄断着本国的新闻业。现代报业集团的形成和壮大是两次大战之间资本主义新闻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这一时期的中国,正是现代新闻出版业的兴起和发展阶段。随着《新青年》杂志的创办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五四" 时期及大革命年代各种宣传新思想的报刊杂志空前繁荣,社会科学书籍也大量出版,出现了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的第一次高潮。30年代以后报刊业进一步发展,新闻通讯社也壮大起来。现代新闻出版业的兴起和发展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两次大战之间世界新闻事业发展的另一重要特点是新的传播媒介广播电视在各国普遍兴起。无线电的发明和应用最早开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1920年,世界第一座广播电台在美国匹兹堡建立。这以后,广播电台在美、英、法、德等国普遍兴起,并成立了一些著名的广播公司如英国广播公司、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使广播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中国也从1923年开始出现了广播电台,30年代建成了以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广播网。
在无线电广播普遍兴起同时,电视也开始出现。30年代,英、法、美、德等国都建立了电视台,并开始试播节目。广播电视的兴起不仅是新闻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它的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
在世界教育和新闻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两次大战之间国际体育竞技运动也获得了很大发展。这一时期,传统的奥林匹克运动得到了新的发展,不仅参加范围扩大,比赛项目增多,还出现了冬季奥运会。同时,成立了大批国际体育运动组织,各种单项国际比赛广泛开展,使国际体育竞技范围进一步扩大。
30年代中后期,随着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类文明日益遭受浩劫。在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势力上台后,文化教育事业迅速被改造为法西斯专政的工具。二次大战爆发后,各国都被卷入战争之中,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人类文化教育事业蒙受了重大损失。
二、西方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1.英国普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918-1945 年是英国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以普通教育的发展为主要内容,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法令,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制。
(1)初等教育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的衰落使教育中的矛盾日渐突出。同时在战争过程中,英国政府看到了德国广泛实施国民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使他们开始着手对国民教育中的不足加以改革。1918年,英国国会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费舍教育法》。这一法令正式提出地方政府必须资助开办幼儿学校和幼儿班,为2 至5 岁儿童提供上学机会,以利于从小发展儿童的体质和智力。
《初等教育法》规定,禁止使用12岁以下的童工;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4岁;初等学校分为5 至7 岁和7 至11岁两个阶段。在教学内容中注重贯彻" 儿童中心" 的原则,以活动课和艺术课为主。
(2)哈多报告书与斯宾斯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以及教育活动自身的发展,英国人开始认识到加强初等教育的必要性,并且必须将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联系起来。1924年英国工党执政,首次提出" 人人有权受中等教育" 的口号。1926年工党任命以哈多爵士为主席的调查委员会对英国的初等教育进行调查,并在1926至1933年间三次发表《关于青年的报告书》,又称《哈多报告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26年报告书,报告中建议:(1)小学教育应重新称为初等教育。
儿童在11岁以前所受的教育为初等教育,5 至8 岁入幼儿学校,8 至11岁入初级小学;(2)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5周岁;(3)儿童在11岁以后所受的各种形式的教育都应称作中等教育,完成中等教育的最低年限为15岁。中等教育阶段分设四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即以学术性课程为主的文法学校,具有实科倾向的选择性现代中学,相当于职业学校的非选择性现代中学,以及略高于初等教育水平的公立小学高级班或高级小学。
哈多报告强调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小学和中学是连续教育过程中的两个阶段。11岁是一个关键年龄期,这是由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儿童受完初等教育,通过一次考试,分别进入不同类型的学校,以适应儿童不同的能力与需要。
哈多报告书颁布后,受到新闻界和教育界的热情赞同,尽管许多建议当时未曾实现,但对后来英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938年,英国又提出了以改革中等教育为中心的" 斯宾斯报告" ,这是由以斯宾斯为首的教育调查委员会提出的,标题为《关于文法学校和技术中学的中等教育》。该报告强调教育必须 切合社会的实际需要,中学课程中应增加更多的实用性学科;同时要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中等学校中加强技术教育,并建议将技术课程列入各类中学;报告还明确提出成立在同一学校中兼有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特点的综合中学。
斯宾斯报告是对哈多报告的补充和发展,它为1944年新的教育法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3)巴特勒法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经济受到重大损失。1940年至1945年,保守党、自由党和工党组成联合内阁,邱吉尔担任首相。在向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宣战的同时,英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教育方面颁布了新的法令。
1944年,邱吉尔联合政府通过了以当时的教育署主席巴特勒命名的" 巴特勒法案".该法案的中心内容仍在于调整教育领导体制和谋求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衔接,以加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并为进一步真正实现中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口号创造条件。
这项教育法案的主要内容是:
①加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废除原来只负督导责任的教育署,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教育。法令规定,教育部长除负责促进国民教育,发展为完成国民教育目的而设的教育机关外,还要监督和领导各地方的教育事业。
这个规定表明,国家对教育的领导权与控制权加强了。与此同时,保留郡级教育行政机构,并扩大其办学权限。因此,英国的教育领导体制具有明显的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性质。
除中央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外,法令还规定建立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作为教育部长的咨询机构。
②初等教育通过三种学校来完成。2 至5 岁进保育学校,5 至7 岁进幼儿学校,7 至11岁进初等学校。有的地方如果设立5 至11岁的初等学校,则可在学校附设保育班,招收3 至5 岁的儿童。
③中等教育是初等教育的延续,每个儿童满11岁后,需参加国家规定的"11岁选择性考试" ,即"11 +考试".然后根据成绩、能力和学习倾向的不同免费进入三种中等学校:一是文法中学,主要目标是为升大学做准备;二是技术中学,课程偏重技能知识、体育和手工,主要进行技术教育;三是现代中学,注重一般文化知识学习,为学生走向生活做准备。现代中学的毕业生不能报考大学。法令还明确规定,儿童凡在11-15 岁期间所受过的教育,均被认可为" 受过中等教育".④设立不同教育经费来源的各种类型学校,分为:公立学校,由地方教育当局设立,并负担全部经费;私立学校,由教会或 民间团体设立,它们又因接受地方教育当局资助的多少而分为受当局管理的学校、接受当局补助的学校和特别给以安排的学校等;独立学校,主要指公学,学校财产独立,不受公款补助,在学校行政管理上独立于国家教育制度之外,但接受教育部的视察。
⑤对结束了义务教育但未能升学的青年进行免费继续教育,至18周岁止,这种教育主要是职业技术方面的教育。
⑥推广宗教教育。所有公、私立学校每天都要进行集体祈祷活动,并开设宗教教育课程。
⑦设立大学奖学金,以此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控制。
1944年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是战后教育改革总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基础。它继承并集中了19世纪以来英国历次重要教育法令所提出的教育改革要求,并与战后对教育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成为英国教育发展史上发挥最重要作用的教育改革法。该法延长了义务教育年限,把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制定了继续教育制,这些都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它仍未改变英国教育的双轨制,未能解决二三十年代以来的学校三轨制矛盾。
2.法国教育的" 民主化" 改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开始了教育的" 民主化" 与" 现代化" 进程。
1918-1919 年,一些进步的社会人士和教师组成" 新大学联合会" ,提出了" 新教育" 和" 统一学校" 的主张,要求改革法国的教育制度。该团体的宗旨是:实现学校制度民主化,消除人为的阶级鸿沟,为一切人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具体建议包括: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4岁,扩大免收学费的范围;废除双轨制,实行" 统一学校".中学按性质分为人文和职业两大类。儿童在初等教育阶段进行统一的教育,然后接受智力选择,根据能力与性向的不同决定进入哪一类中学。两类学校的学生均可升大学。
以" 新大学联合会" 的努力为契机," 统一学校运动" 在法国逐渐展开,并导致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初等教育方面,1923年法国政府规定,在6-13岁的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必须按同样的教育计划实施教学。1925年以后,这项规定普遍得到实施,初步实现了小学阶段的" 统一学校".全国所有的初等学校包括小学和中学预科班都开设同样的课程,由同等资格的教师任教,同样接受初等学校视察员的监督,从而取消了以前中学预科班所享有的各种特权。1933年,政府颁布法令,设立中学入学统一考试制度,以保证两类学校的儿童升学机会均等。1936年,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4岁,小学毕业生一律参加入学考试,合格者升入中学,落选者进补习班或职业学校。
中等教育方面,1930年,法国政府规定,国立、市立中学一律免费。1936年,法国教育部长翟(M.J.zay)宣布设立初等教育指导局和中等教育指导局,以确保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衔接。1937年,翟向国会提出在中学初级阶段实行统一学校制度的方案。其主要内容有:将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的初级阶段改为独立的公立学校,以实现初等中学教育的统一化,并与初等统一学校衔接起来;儿童在11岁举行" 初等教育证书" 考试,对持有初等教育证书的小学毕业生设一年" 指导班级".然后按照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于第二年进行分流,分别升入古典、现代和技术三类中学。此项改革建议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并于1947年被法国政府正式采纳。
在普通教育进行改革的同时,一战后法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也开始发展。1919年,法国议会通过了阿登省议员阿斯蒂埃起草的一份职业技术教育法案。法案强调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是为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使学生获得各门科学知识和工艺知识。
阿斯蒂埃法案的主要内容是:18岁以下的青年有接受免费职业教育的义务;全国每个市镇必须设立一所职业学校,雇主每周都要让学徒抽出4 小时工作时间去上学,年学时累计不得少于100 小时,学校经费由国家和雇主各负担一半;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普通初等教育内容、职业技术课程和劳动实习三部分,设立职业能力证书考试。
阿斯蒂埃法在法国被称为" 技术教育宪章" ,它的实施为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德国共和时期教育的发展与纳粹时期教育的倒退
1918年,德国爆发革命,推翻了君主政府。1919年,德国资产阶级颁布宪法,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共和时期,德国作为战败国,由于向战胜国支付巨额赔款,导致财政经济严重恶化。后来,德国利用英、法、美等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拒绝赔款,很快摆脱了经济危机,使工业发展恢复到战前水平,并在美、英等国支持下,大力扩充军备生产,支持国内复仇势力。1929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给德国垄断资本以巨大打击。为了摆脱危机,垄断资产阶级统治者公然抛弃议会,实行法西斯专政。1934年,希特勒一上台,更是明目张胆地推行法西斯专政。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使德国进入了纳粹专制时期,欧洲再次成为战争的策源地,不久就爆发了世界大战。
(1)共和时期的德国教育
共和时期是德国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它对传统教育制度作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对战后联邦德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初等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发展。1919年,德国颁布了魏玛宪法,该法对教育改革作了明确的规定,它要求废除等级的双轨制学校教育制度,建立单一的学校系统。为此,1920年德国明令规定取消中学的预备教育阶段,建立统一的初等国民学校——基础学校。凡6 岁至10岁的儿童,无论贫富贵贱,都必须到四年制的基础学校学习。读完基础学校,通过考试,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中学,准备以后升入大学。大多数学生进入高等国民学校继续学习4 年,完成义务教育。
4 年基础学校再加上4 年高等国民学校,属于德国强迫义务教育阶段。6 至14岁的少年儿童,不能进入中学的都必须完成这段教育。8 年义务教育之后,还要尽可能到补习学校接受职业教育。这样,实际义务教育的年限被延长了。
在改革初等义务教育的同时,中等教育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1920年,德国全国教育会议决定,从1922年起增设两种学校:上层建筑学校和德意志中学。
上层建筑学校建立在7 年制的国民学校基础之上,与高等国民学校7 年级相衔接。读完高等国民学校7 年级的学生,成绩优异者可以被送到上层建筑学校继续学习6 年,将来有资格报 考高等学校。
德意志中学建立在基础学校之上。这是一种以" 德意志文化" 为主的中学。在这里,德意志文学、德意志历史、德意志地理等课程特别受到重视,它集中、突出地浸透着日耳曼民族沙文主义精神。它的创立,是与德国长期存在的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情绪分不开的。纳粹法西斯上台后,这种学校倍受重视。
②师范教育。德国历来重视师范教育。共和时期,德国对原来的师范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从1924年起小学教师必须由高等学校的师范学院来培养。高等国民学校的毕业生,不能进入师范学院学习,只有中等学校毕业生,通过严格考试选拔后,才能作为未来小学师资来培养。师范学院学制4 年,前两年为理论学习年,后两年为实习年。这样,小学师资的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了。
中学师资的培养制度也有所改变。根据1917年《中学教员培养规程》规定,中学教师由大学直接培养。在大学学习4 年以上,经过" 学业考试" ,成绩及格者获得见习教员资格;接着进行两年的讲习与试教,然后参加" 专业考试" ,合格者成为助理教员。以后经过正式任命才能获得中学教员资格,任期终身。
可以看出,德国非常重视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长期以来,形成了尊师重教的传统,这是德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③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方面,德国非常重视科技教育和学术研究,大学成为讲授科学和研究学术的场所。同时,实行大学自治,教授、系主任和校长由大学会议定期改选。高等教育的改革 使这一时期德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居世界各国首位。
总的说来,在共和时期,德国教育改革幅度较大,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这一时期," 公民教育" 、" 宗教教育" 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一定地位,教育领域充斥着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和宗教神学的精神,这就为纳粹法西斯上台和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下了基础。
(2)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教育
1933年1 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掌握了德国政权,全面实行法西斯专政。从此,德国的学校教育被纳入法西斯化的轨道,成为法西斯专政的工具。
1934年4 月30日,纳粹政府建立了国民教育部,由希特勒的朋友、纳粹党员、冲锋队的大队长恩哈德.卢斯特担任教育部长。国民教育部根据所谓" 划一革新" 的理论,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全面整顿和管理,统一规定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具有狂热的纳粹主义思想的卢斯特,更是竭力贯彻希特勒的" 种族论" 和" 争取生存空间" 的思想,他们一方面大力鼓吹军国主义,叫嚷侵略有理,说什么" 整个地球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争取生存空间是德国人的天职;另一方面又极力灌输种族论和宗教观念,说" 日耳曼民族是上帝的选民" ,是" 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劣等民族" 注定要遭到优秀民族的征服、奴役和毒杀".全部教学,都充满着日耳曼主义、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任何具有民主倾向的内容一律被取缔,凡有利于增强种族、战争、领袖和宗教观念的课程都大力加强。人种学、遗传学成了各级学校的必修课,德国文化、德国历史、德国地理受到极度重视,体育课一律改为军事课。这一时期,各级学校教育的重点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强调品行训练,其目的是培养效忠于纳粹政府的工具。
在初等教育方面,纳粹政府对初等国民学校予以极大重视。这种学校学制8年,分前后两个阶段各4 年,所有儿童都要受完第一阶段的教育。儿童6 岁开始入学,4 年后大多数学生继续接受第二阶段的教育,少数学生进入中等学校学习。在教学内容上,重视体育和德语的教学,其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让他们自信德意志民族是全世界最优等的民族;养成对社会的责任心,以便将来能够负起优等民族消灭劣等民族的夭职;养成绝对遵守纪律和服从领袖的精神。可以看出,初等教育完全是为纳粹统治服务的。
中等教育方面,各类中学的学习年限一律减少一年,由原来的9 年变为8 年,同时还大大压缩了招生和在校生人数。学校类型由原来的5 种减少为两种:8 年制的德意志中学和8 年制的文科中学(与国民学校的第一阶段相衔接)。此外,还有6 年制的上层学校(与国民学校的六年级衔接),作为文科中学的补充。据统计,1935-1939 年间,德国中等学校的数目减少了一半。
中等学校中,德意志中学受到极大重视,纳粹政府将此作为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它特别强调" 德意志学科" ,不仅加重了德国文学、德国语文、德国历史、德国地理等学科的教学,甚至还开设了所谓" 德国物理学" 、" 德国化学" 、"德国数学" 等课程,以此来贯彻种族主义原则,刺激民族主义情绪。德意志中学的数目比以前大有增加,这种学校在1938年招收的学生数占中学生总数的38.3%。
在高等教育方面,纳粹党一上台,就采取措施,大大削减大学招生人数。
他们减少了犹太人和女生上大学的名额,而强调根据对纳粹党的忠诚和在希特勒青年运动中的表现来招收学生。大学生人数从1931年的12万人锐减到1939年的5 万人。在管理方面,原来实行的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民主管理原则全部被废除,代之以法西斯式的统治。凡具有进步思想的学者,不是被迫流亡,就是被关进集中营,到1939年,大学教师几乎有一半被更换了。在教学内容方面,体育是一门重要课程,并要求所有学生学习" 种族学".其它课程如法律、政治、历史、物理等都被涂上了明显的纳粹主义色彩。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希特勒青年运动、纳粹党和军事活动上,整个大学学术研究空气被涤荡 一空,教学质量明显下降了。
在进行普通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辅之以" 劳动服役".1934年,纳粹政府规定,在受完8 年制的国民学校教育之后,城市学校里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到农村进行9个月的服役,过所谓" 乡村学年制" 的生活。1935年,纳粹政府又颁布了" 劳动服役法" ,规定所有18至25岁的男青年都必须到劳动服役营里服役一年。在劳动服役营中,一部分时间用来灌输种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大部分时间用于法西斯的军事训练和" 劳动服役".到1939年,有250 万男青年和30万女青年参加过劳动服役。
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对学生的教育还在希特勒青年运动中进行。希特勒青年运动开始于1922年,到1938年希特勒执政时,成员已达100 万左右。
1936年起,希特勒取缔了一切非纳粹党的青年组织,强令所有的德国青年必须加入希特勒青年团,10至14岁的少年编入少年组,14至18岁的青年编入希特勒青年团。希特勒青年运动通过组织集体游行、群众集合等方式,强迫青年尊重纳粹党确定的德意志传统,决心为德意志文化和德意志民族而斗争。
此外,纳粹政府还设立希特勒学校、全国政治教育学校和军事学校等各种特殊学校,以训练纳粹党的大小军政头目。
4.美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为资本主义商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到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经济的大发展和对众多各国移民的统一化,推动了美国现代教育的发展。
(1)地方分权制的教育领导体制
美国现代教育的领导体制是地方分权制,联邦政府不具领导全国教育之责,各州教育由州政府教育委员会领导。1929年,美国的全国教育行政机构为联邦教育局,它并不领导各州教育的实施,而是收集各州教育资料,发布统计数字,报导各州教育实施情况和进行国际间的教育交流等。
美国教育的实际领导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控制。各大金融资本集团通过设立" 教育基金会" 、对学校及各种教育机构" 赠款" 等方式对教育加以控制,直接对教育目标的确定,学校课程的设置,科研内容及教师的聘任等方面施加影响。据统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有各种教育基金会200 个。此外,还通过一些全国性的教育组织来左右美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如1935年成立了" 教育政策委员会" (Education Policies Commission ,简称EPC ,其前身是著名的" 十人委员会" 和" 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该委员会虽非官方组织,但对美国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它所提出并制定的教育政策,各州都付诸实行;它所出版的教育文件,具有支配并统一全国教育的作用。EPC 被美国人称作美国统治集团在教育界的代言人,美国教育界的集体哲学家。
可以看出,美国的教育领导体制虽属地方分权制,但实际掌握教育领导权的仍是垄断资产阶级。
(2)按进步主义教育原则发展的中小学教育
为适应战后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教育在二三十年代进行了有重点的整顿与重建。其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强调教育的社会效益,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要适应个别能力,把公共教育看作是对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1918年,美国教育协会提出" 教育七大原则" ,它们包括:" (一)保持身心健康;(二)掌握基础训练;(三)成为家庭有效成员;(四)养成就业智能;(五)胜任公民职责;(六)善于运用闲暇时间;(七)具有道德品质".与这些原则相适应,美国教育以实施进步教育为主,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起着指导作用。教育讲求适合个人生长和民主社会进步的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讲求多方面运用科学方法。在这种教育理论的影响下,普通学校的学生人数增加了;学校课程有了很大的变化,注重儿童个人经验的活动课程迅速发展,而传统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的教学被看作保 守主义受到批判;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实际运用;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单纯讲授向解决问题方面发展,提出了许多新式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如设计教学、单元教学、分班、分组教学等;以前统一的教科书也逐步发展为使用教学手册,参考资料等自选教材。
美国教育七大原则的提出对战后美国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具体的教育领域,它的影响随处可见。这些基本原则在国际上尤其是英语国家和地区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1938年,美国教育政策委员会为全国教育提出了四大中心目的:自我实现、人的关系、经济效率和公民责任。这四大目的突出了教育在培养公民,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政治经济目标,强调了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善于处理与别人的合作关系和实现自我的意志。在这种统一的教育目的的制约与现代教育理论的影响下,美国在初等教育方面非常重视围绕家庭、邻里和学校生活为中心的活动,要求在突出儿童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加强" 自我概念" 、善于解决问题和能够应付社会环境的需要。中等教育方面,建立多种多样的中等学校,如以普通课程为主的普通中学,为选拔高材生,进行专门文理或技术、艺术科教学的专门中学,以职业课程为主的职业中学,开设学术性、实用性和职业预备三种课程的城市综合中学等,所有这些类型的中等学校,都体现着重视培养活动能力和进步主义的教育原则。
(3)偏重应用科学,重在培养技术人才的高等教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使美国高等教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时期,由于社会需要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毕业生,而四年制的大学年限长,费用高,不能吸引更多的中学生,于是具有良好物质设备与技术基础的两年制学院迅速发展起来。1918年美国只有46所两年制学院,到1940年二次大战前,已发展到456 所,在校学生也由当时的4500人增加到15万人。两年制学院是世界高等教育的一种首创形式,也是美国高校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次大战后,这种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并且影响到其它发达国家,许多国家纷纷办起这种学校。
美国高等教育与西欧有明显的不同。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等学校,比较重视高深学术的研究,一些古老的大学尤其如此。而在美国,高等教育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高校以工农教育专业为重点,重视应用科学与技术的学习研究。一次大战后直至二次大战前,一种重技术、轻学术,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才一直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方针,各州都力图使州立大学服务于本州生产与生活的需要。但是,一些久负盛名的重视文理科传统学术的大学,对这种高等教育方针也有很大抵触。于是,美国高等教育一直存在着究竟是重视学术教育还是应重视现代技术专业教育的论争。而在实际措施上,美国高等教育仍然重视专业与技术教育,这个方向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有新的发展。
(4)快速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
美国在经济上先以农业立国,南北战争后工业迅速发展。工业的发展不仅增长了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而且工业技术渗透到农业中。这样,社会需要大批的工农业劳动力和中低级生产管理人员。在这一基础上,从18世纪末开始,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就开始发展起来。
1917年,美国颁布了著名的" 史密斯- 休士法".该法案规定由政府拨款协助各州发展职业教育,并具体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基本门类包括农、工、商、家政以及培养师资等。法令还确定了联邦职业教育局对全国职业教育的领导权。从此以后,美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起来,建立了比较完整、多样的中等职业学校系统。30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使社会急需各类职业劳动力,职业教育发展更快。到1940年,美国职业学校的在学人数已高达2429万人。
同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国防职业教育法" ,规定由政府拨出专款举办军事工业方面的职业技术教育。这是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特别方面。所有这些,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职业教育更大、更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多种渠道发展的师范教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普通教育的发展使美国对中小学教师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更高的要求,原有的中等师范学校已不能满足培养合格师资的需要,于是师范教育迅速发展起来。1910年,美国设置高等师范学院45所,到1940年增加到180 所。30年代起,文理学院、综合大学也承担起培养教师的任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师范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师范学校:一般为两年制,其任务是培养小学教师,主要讲授教学方法和教学原理,并进行教学实习,这种学校到二三十年代时逐步被淘汰,发展为四年制的师范学院。
师范学院:1920年开始由各州将两年制的师范学校改组而成,学制为四年,讲授教育理论与教学技巧,其任务是将学生培养成熟练的、有能力的、知识渊博与品格优秀的教师。课程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研究、艺术教育以及教育心理学、教学原理、教育哲学等。
教育学院:附属在一些著名的综合大学之内,其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与师范学院大致相同。一般科系的学生在学完两年课程后,可进入教育学院学习教育课程,接受做教师的训练,整个课程学完后,可取得学位。
教育系:开设在文理大学和综合大学内的独立系。如芝加哥大学、密执根大学等都建立了独立的教育系。该系设置高级课程,提供教育科学研究的场所,也培养学校管理人才和教师。
总的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二次大战期间,美国教育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这一时期,美国教育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化、多样化程度都有了很大发展,各州政府和广大民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了很大提高。这期间的美国教育深受进步教育运动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具有明显重实际、轻理论,重个人经验、轻学术标准的倾向,这是美国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三、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现代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伴随着这一过程,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出现了以提倡儿童活动为主的现代教育理论。
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实用主义。它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到20世纪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实用主义反对以读书为核心的传统教育,主张教学中重视儿童的个性和经验,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让儿童从做中学。这一理论在美国被付诸实施,形成了美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 进步教育运动".杜威的理论还被引进到世界上不同制度的30多个国家内。
二三十年代,欧美各国又出现了一种新教育的思潮。这种思潮主要包括蒙台梭利的" 自由教育" 思想,凯兴斯坦纳的" 公民教育" 与" 劳动学校" 理论和风行一时的" 实验教育学".新教育思潮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主要依据,反对传统教育,提倡儿童的自由发展,极力宣传培养活动能力的重要性。新教育思潮有许多合理的见解,在教育史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30年代以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开始受到各方面的批判。1929年经济危机后,人们纷纷谴责以现代派教育理论为指导的进步教育措施,认为这种教育推行的一套漫无目的、杂乱无系统的课程和放任自由的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下降,是造成社会危机的根源,因此必须对教育进行改革。在这种情况下,30年代末又出现了以宣传传统教育为核心的新传统教育理论,它包括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和新托马斯主义等教育理论流派。新传统教育理论以反对现代派教育为出发点,重新论述了资产阶级传统教育的基本主张。这种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了较大发展。
1.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约翰.杜威(1859-1952 年),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一生从事教育活动和哲学、心理学及教育理论的研究,对美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威生于美国佛蒙特州柏林顿镇的一个商人家庭。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学,曾任中学和乡村小学的教师。1882年进入霍普金斯大学,两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这以后他在密执安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任哲学讲师和哲学系主任,1894年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和教育系主任,1902年又担任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主任。1904年开始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直到1930年退休。
1896年,杜威在芝加哥创立了" 芝加哥实验学校" ,作为他哲学和教育理论的实验基地。实验学校招收4 至13岁的儿童,采用活动课程和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让儿童养成互助合作的生活习惯与心理。8 年后实验学校停办。芝加哥的这段教育实践是杜威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他把实验的情况和结果记述在《一个教育学的实验》和《大学初等学校》两篇文章中。1897年发表了重要论文《我的教育信条》,以后又相继出版《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专著,从而形成了杜威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体系。他的主要著作还有《明日之学校》、《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哲学的改造》、《人的问题》等。其中,教育哲学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西方教育家视为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有同等地位的重要教育著作。
(1)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杜威在其教育理论中,从生长、生活、经验的改造和民主等方面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进行了论述。
①" 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基本上是以本能为核心的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机能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这种本能的生长。他说," 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 在《明日之学校》中,他提出:" 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须使儿童' 与生俱来' 的能力得以生长".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他更明确指出:" 教育即是生长,除它自身之外,并没有别的目的,我们如要度量学校教育的价值,要看他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使这种欲望得以生长".总之,在杜威看来,教育是促进儿童天生本能和欲望生长的一种过程。以此为基础,杜威提出了著名的" 儿童中心主义" 教育原则。杜威批评传统教育无视儿童内部的本能与倾向,只是从外部强迫他们学习成人的经验,教育成为一种" 外来的压力" ,他明确提出了以儿童为教育中心的主张。他说,旧日" 学校的重心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其他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
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杜威批判传统教育不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压抑儿童的个性,置儿童于被动地位,主张教育要重视儿童自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这在当时是很有实践意义的,它不仅击中了传统教育的一个要害,同时也阐明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有主动地位这一规律性问题,这一论述也符合现代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新型人物的需要。因此,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原则虽然基于生物学的本能论,过分强调儿童的兴趣与自由,在以后曾多次遭到批判,但这一理论至今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并被加以改造和利用。杜威的这一思想是对公元18世纪民主教育家卢梭关于儿童身心自由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②" 教育即生活".从教育即生长出发,杜威又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一角度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他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 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即是生活" ," 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是生活".在杜威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学校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为主要内容,而不是依靠已有的科学知识所组成的文理科目。他说一旦把教育看作是为儿童的未来生活作准备,必然教以成人的经验、责任和权利,而忽视了儿童自身的需要和兴趣,结果教育仍然会成为一种" 外铄" 的东西,重复了以往旧教育中儿童的被动地位。他认为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的眼前生活溶为一体,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根据" 教育即生活" ,杜威又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教育原则——" 学校即社会".他在《学校与社会》中明确提出应把学校创造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使" 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以反映大社会生活的各种类型的作业进行活动" ,从而培养能够适应现实生活的人。杜威的这些观点在当时教育严重脱离社会生活的情况下,有利于使教育参与生活,是有积极意义的。
③" 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改造".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他认为经验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机体不仅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且对环境发生着作用。其结果,环境中所造成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有机体及其活动。" 行动与遭遇的这种密切联系,就形成了我们所谓经验".杜威认为自然的存在离不开人的经验,否则只是一片混沌,毫无意义。他说," 自然和经验是和谐地并进的——经验表现为认识自然、深入自然奥秘的方法,并且是唯一的方法。" 同时他又指出,经验" 不承认任何行动与材料、主体与客体的区分,而把双方面都包括在一个不可分析的总体之中。" 概括起来,自然依据经验而存在,经验是世界的基础。由此他给教育下了一个专门的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
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
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 从做中学" ,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活动教学理论在当时对传统教育中只教死知识的书本教学形成了有力的冲击,但是把获得主观经验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这是错误的。
基于教育即生长、生活,即经验不断改造的理论,杜威提出,教育是一种过程,除这一过程自身发展以外,教育是没有目的的。他说:" 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又说:" 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如要在教育之外另立一个任何目的,例如给它一个目标和标准,便会剥夺教育过程中的许多意义,并导致我们在处理儿童问题时依赖虚构的和外在的刺激".他认为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而由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目标则是" 教育过程以外" 的目的,杜威指责这是一种外在的、虚伪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随着儿童的生长变化和个体之间的千差万别,可以对儿童提出一些建议性目的,他提出这种目的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要根据受教育者的活动、需要和现有能力;二是能转化为组织活动教学的方法;三是要避免提出一般的和终极的目的。可见,杜威不是一般的教育无目的论者。他反对那种普遍性的终极目的,而强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中的具体目的,认为这种目的与个体经验、活动相联系,并对经验改造和自由活动起着促进作用。
当然,只强调教育过程而抛开社会影响来讲教育目的,这是片面的。事实上,杜威又认为要完成教育在社会变革中的使命,就必须培养青少年能够维持民主主义社会,能够管理国家,具有制造、生产的真实本领,这就反映了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理论相矛盾的一面。
(2)关于教学的理论
杜威关于教学的理论是其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从做中学" 的基本原则。杜威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是" 从做中学" ,他把这一原则贯穿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认为" 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能力".杜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批评。他指出,传统教学只是从外部向儿童进行灌输,所用教材与教法脱离儿童本身的需要,儿童的学习过程只是吞剥书本上和成人经验中的东西,教学只根据已往社会文化的成果,而不考虑儿童个人的生活与经验。
杜威认为," 人们最新的知识,最能令人永久不忘的知识是关于' 怎样做'的知识" ,为此,应为学生" 设备相当的环境,使学生' 由做事而学习'",在"做" 中习得经验,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他强调,必须" 以表现个性和培养个性反对从上面的灌输;以自由活动反对外部纪律;以从经验中学习反对从教科书和教师学习;以获得为达到直接需要和目的的各种技能和技巧,反对以训练的方法获得那种孤立的技能和技巧;以尽量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反对为或多或少遥远的未来做准备;以熟悉变动中的世界反对固定不变的目标和教材。" 杜威所阐述的这些原则具有现代教学的一些特征,在当时对突破传统教学把儿童放在消极被动地位、教学完全脱离实际的弊端起着很大的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教学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在教学论中出现了" 外在论" 与" 内在论" 的论争,这一论争至今仍然存在。
②课程与教材。杜威强烈反对传统教育所使用的以既有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和教材,他认为传统课程在智育方面极度贫乏,教材中充斥着许多呆板而枯燥无味的东西。杜威指出,把那些" 早已准备好了的教材" 强加给儿童,是" 违反儿童的天性" 的,多 种多样的学科课程只会将儿童统一的生活经验加以割裂和肢解,从而阻滞了儿童的生长。他认为教材应该和儿童充满活力的经验相联系,他说:" 关于教材,迫切的问题是要在儿童当前的直接经验中寻找一些东西".又说:" 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根据这些原则,他提出在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应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如纺纱、烹饪、木工等,学校要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这些活动使儿童在校内、校外的生活" 相类" ,以减少它们之间的隔阂。杜威特别强调游戏和主动的作业在课程中的位置,他说:" 每天的时光分为四期,叫儿童去做下面的四件文体:游戏、说故事、观察及手工".他认为这就是儿童自然本能生长过程中最好的教学内容。
杜威的这些观点在当时学校课程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和儿童身心发展条件的情况下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他将传统的学科课程一概否定,仅仅满足于活动课程、主动作业和个人的经验,这是不科学的,这种做法最终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落后。
③思维过程与教学方法。杜威非常重视学校对学生优良思维习惯的培养,他认为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特别强调思维在经验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凡" 有意义的经验" 总是在思维的活动中进行的。
杜威认为:" 思维的功能就是将经验得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紊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与和谐的情境".思维就在这前后之间进行,它包括五个步骤:在疑难的情境中感觉到某种问题需要解决的暗示;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每个阶段所含的结果,确定哪个假设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在行动中检验假设,从而解决疑难问题,取得直接经验。在此基础上,杜威提出教学过程乃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过程,教学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在活动中进行。他把思维的五个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形成了教学的五个步骤:" 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做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这是一种" 从做中学" 的教学步骤,在" 做" 中思维,通过思维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又在" 做" 中验证所获经验是否有效。杜威认为,传统教学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 引起思维" 的情境,教学法仅仅重视教师对学生的书本传授,而不让儿童从事主动的活动。
杜威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地活动,积极地思维,并注意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这是很有见地的,为" 发现法" 的教学方法奠定了基础。但是,把整个教学过程完全建立在学生带有盲目、摸索性的" 做"的基础上,这是不科学的,不符合教与学的规律。
④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师的作用。基于" 从做中学" 的教学基 本原则,杜威反对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认为让学生整齐地坐在教室中,只能" 静听" ,"单纯地学习书本上的课文" ,而没有主动活动的情境,不能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为此,他要求实行活动教学的形式,学校要设立实验室、工场、园地等,为儿童提供活动的场所,并且要准备儿童在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和工具,让儿童在制作的活动中学习。
在这种以学生主动活动为主的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处于主导地位,而是对学生的活动起协助作用。
杜威的教育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理论大厦,它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的多方面性和深刻性,在西方教育史上是无与伦比的。他的理论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在美国,20世纪上半期他的理论被广泛引用,并付诸实践,形成了反对传统学校中形式主义的" 进步教育运动".这一时期,美国出现的许多教学制度与方法,如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实验室制、文纳特卡制、综合课程、单元教学等等都是与杜威的教育理论密切联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欧美各国出现的一系列重视活动与劳动操作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潮也大多是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相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流派,不论对实用主义持何种态度,都无法回避实用主义,足见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资产阶级现代教育理论发展中位置之重要。
杜威一生访问过许多国家,他的许多教育著作被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当时中国的影响也很大。杜威于1919年来到中国,历时两年多,旅行了13个省市,先后发表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教育哲学、伦理学等讲演,宣传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社会改良主义思想,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在他的影响下,美国的六三三学制以及课程和教学方法大量地介绍进来;一些城市还开办了实验学校,采用设计教学、道尔顿制等教学方法,进行实验。1919年10月,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五届年会通过的一项决议中写到:" 废除教育宗旨,宣布教育本义" ," 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 ,这些规定明显受到杜威教育目的论的影响。30年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等主张也包含着实用主义教育的因素。
实用主义理论对苏联也有很大影响。20-30 年代苏联教育领域出现的" 统一劳动学校" 、" 儿童学" 理论、" 学校消亡论" 等是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分不开的。此外,在教育实践方面,当时出现了" 单元教学" 、" 活页教材" 、" 道尔顿实验室制" 、" 设计教学" 、" 综合设计教学大纲" 等等,都反映了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日本、印度等国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30年代后开始遭到各方面的批判,尤其是二次大战后,杜威的教育理论被美国教育界视为导致美国教育质量下降、科技水平落后于别国的重要根源。50年代后,这一理论在美国开始走向衰败。但是到了80年代,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又开始得到重视,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
2.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1952 年)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医生。她是意大利第一个获得医学学位的妇女。她的自由教育思想与她创办的" 幼儿之家" 及其所用的教具和训练方法,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
蒙台梭利青年时期学医,毕业后任医师,开始接触和治疗身心有缺陷的儿童。她接受法国医生、心理学家伊他(1774-1838 年)和塞贡(1812-1880 年)关于教育低能儿童的主张,认为对于他们与其用医药治疗,不如用教育训练的方法更为有效。于是她亲自赴法国学习低能儿训练法。
1906年,蒙台梭利被聘为罗马一贫穷幼儿学校的监督,她开始运用特殊儿童教育方法对正常儿童进行训练。1907年,她在罗马的贫民区办起" 幼儿之家" ,招收6 岁以下的儿童,这是她为正常儿童设立的第一所" 蒙台梭利学校".1909年,蒙台梭利撰写出版了《幼儿之家的科学幼儿教育法》,全面总结了她在" 幼儿之家" 的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使儿童的天性得到自由发展的教育思想。该书出版后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 幼儿之家" 在促进儿童身体生长和智力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派人前来参观学习。随后几年,采用类似教育方法的" 幼儿之家" 在很多国家大量涌现。1919年开始,蒙台梭利在不少国家开办了国际教师训练班,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使蒙台梭利训练法进一步扩大到世界范围。从1912年到1951年,她连任9 届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召开的大会主席。
蒙台梭利一生十分重视对儿童的心理研究并进行教育实验,写了大量的著作。主要著作除《幼儿之家的科学幼儿教学法》外,还有:《高级蒙台梭利方法》、《家庭中的孩子》、《童年的秘密》、《和平与教育》、《人类之形成》等。
(1)蒙台梭利的基本教育观点
①儿童发展观。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她的儿童发展观决定的。她认为传统的教育不了解儿童的本性,将儿童视为小大人,对儿童的心理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正确的认识。教育中只是依照成人的标准处处限制儿童的活动和压制他们的个性,其结果使儿童的身心备受摧残。为此,他提出应对儿童进行观察、研究,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儿童的天性得到自由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生命力不只是体现在肌体的生长上,更重要的是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规定着个体发展的准则。正是这种精神力量的本能冲动,赋予儿童积极的生命动力,促进个体的不断发展。他进一步指出,这种内在精神力量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适宜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儿童的活动环境、教具和教师。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尽可能排除有害于生命力呈现的一切不利的外界因素。她认为,成人的生活环境并不符合儿童的特点,应为儿童单独设置一个适合其自身发展需要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充分活动、自由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她所创造的" 儿童之家" 就是这样的一个环境,在这里,有按照儿童体形设计的轻便桌椅,有色彩鲜明、形状可爱的日常用品,有促进儿童感官发达和运动协调的各种特制教具,还有不断观察并及时给予指导的教师,所有这些都为儿童的自由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和愿望,促进儿童生命力的正常发展。
②自由与纪律。根据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点,儿童的生命潜力是在自发性冲动的推动下,通过自由活动来完成其自我发展的。因此,对儿童的自由活动采取何种态度,是区分教育好坏的关键。蒙台梭利对旧学校压抑儿童个性的做法予以猛烈的抨击,她指出,在旧的学校里,儿童像被钉子固定的蝴蝶标本一样被束缚在课桌椅上,教师为了把知识塞进儿童的头脑,用奖励和惩罚的办法来诱逼儿童服从强加的纪律,其结果只能使儿童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蒙台梭利认为,真正的纪律对儿童来说必须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应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为了有利于儿童的自由活动,蒙台梭利在" 儿童之家" 安排了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一个较大的花园连着教室,儿童可以自由进出;大小适宜而又轻便的桌椅,使儿童能够搬动和进行活动;教室中有长排的矮柜,放置着各种特制的教具,供儿童任意使用。在课程安排上,没有统一的时间表,只要儿童专注于一项活动,时间可以不受限制。
正是这些充分的自由活动,激励着儿童自身的发展。可见,自由是蒙台梭利方法最基本的原则。但她认为,自由不是没有限度的,给儿童以极大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让儿童任意妄为。蒙台梭利提出,应对儿童的活动进行训练,培养自我克制能力,使他们在活动中不会妨碍他人的利益,同时要正确地使用教具。
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是在自由活动中形成的,但是,并非所有的自由活动都能导致良好的纪律,只有身心结合的自由活动才能促进良好纪律的形成。运动和智力活动的协调是蒙台梭利方法的指导原则,她将这种协调的活动称为工作。他认为,儿童之所以全神贯注地工作,是因为他所从事的工作能满足其内在的需要。不同儿童的内在需要是有差异的,因此,必须给儿童选择作业的自由。在工作中,人人都全神贯注,反复操作自己的作业,自然容易达到和保持良好的秩序,这样,纪律也就形成了。可见,自由和纪律是通过工作联系起来的。
③教师的作用。在蒙台梭利学校,儿童的自我教育是主要的教育方式,这样,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就与传统教育不同。蒙台梭利认为,教师不应无视儿童的特点和需要,照搬某些权威的思想,对儿童的兴趣和活动进行粗暴干涉,强迫他们接受成人灌输的东西。科学的教育要求教师勤于观察儿童,努力揭示儿童的秘密。观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她认为,新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应处于被动的地位,间接地发挥影响。
在对儿童的成熟程度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还要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引导,这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这种引导包括帮助儿童选择相应的作业,合理地使用教具,维持良好的纪律,阻止儿童不良行为的发生,等等。蒙台梭利强调,在对儿童的引导中,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易懂、正确,以便儿童很好地领会。
④宗教教育。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宗教教育,她认为人的天性中生来就具有宗教的本能,因此应该自幼培植他们的宗教信仰,使其虔诚地成为宗教信仰者。蒙台梭利强调宗教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宗教思想贯穿于她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她要求每个" 幼儿之家" 都设一间" 圣堂" ,用以举行宗教仪式,向儿童灌输宗教思想。
(2)" 幼儿之家" 教育训练的主要内容
蒙台梭利认为,让儿童自由发展,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听其自然,而要组织必要的训练,这是教育的基本方法。她提出在" 幼儿之家" 应对3 至6 岁的幼儿进行四个方面的训练,即筋肉练习,实际生活的训练,感官训练以及初步的知识教育。
①筋肉练习。作为医生,蒙台梭利特别重视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问题,她认为3 至6 岁是练习筋肉最重要的时期。通过筋肉练习,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可以训练儿童动作灵活,培养儿童独立自由的性格与能力,使他们养成适应周围环境的本领。她在" 幼儿之家" 为儿童安排了许多活动,如自由游戏、滚铁环、放风筝等等,并主张为儿童设置平行的木栅、摇椅、绳梯等,让儿童充分地活动。
②实际生活的训练。她认为实际生活的动作训练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益于培养儿童的意志力、独立性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实际生活的训练包括穿脱衣服、清洗室内用具、种植、饲养等。
③感官训练。感官训练是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最重要的部分。
她认为,对幼儿的每一种感官进行单独的训练,可以使他们的感觉更加敏锐,观察力得到发展,从而为高级智力活动打下基础。
蒙台梭利创造了一套很有秩序的教具与训练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儿童的视、听、触、味、嗅等感觉器官进行训练。她特别强调采用单独训练的方法,使一种感官的训练不受其它感官的影响,以便培养一种感觉器官极度的敏感性。
蒙台梭利训练儿童感官的教育有一定的合理性。根据她的观点,与幼儿心理发展表现出的特殊敏感性相应地训练某一感官,不仅可以有效地发展这种感官,而且可以及时地发现它的缺陷,以便进行补救、改善。但是,利用特制的教具,孤立地对某种感官进行单独训练,不仅脱离了现实生活,也割裂了儿童的认识活动,不利于发展儿童的思维认识能力,是不科学的。因此这套训练方法问世不久就遭到一些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怀疑与批评,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也只是部分地有选择地被采用。
④初步的知识教育。对儿童的初步知识教育包括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语言、阅读、计算、写字和唱歌等。在蒙台梭利学校,写字练习先于阅读练习。她提出练字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进行执笔的筋肉动作练习,让儿童描下各种几何图形的轮廓;第二步是摹写,用手触摸硬纸制的字母轮廓,好像在写字母;第三步是写字练习,从装有字母的匣子里挑出字母,拼写出简短的词或短句,或让儿童用笔任意地书写。运用这种方法教儿童写字,不仅简便易行,而且特别符合儿童的兴趣,效果非常显著。它一问世就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并广泛传播开来。
掌握了文字书写的技能之后,就转入阅读练习。蒙台梭利认为,阅读练习可分解为两部分,一是字形的识别与语音的辨别;二是语音和文字符号同该符号所意指的物体相联系。通过触觉和听觉的训练使儿童识别字形和辨别语音的能力得以提高,在此基础上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儿童抽出写有单词的卡片,走到盛有各种物体的大盒中,取出卡片上单词所指的物品。在识词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短语和句子。
初步知识的教育是在感官训练中进行的。蒙台梭利把感官训练和读、写、算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儿童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提前进行文字学习,这是很有启发性的。但是,在" 幼儿之家" ,语言的学习主要不是通过儿童间的语言交往来进行的,蒙台梭利认为它是一种" 爆发式" 的顿悟,这就忽视了语言交流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机构及其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以其新颖、丰富和成效引起了各国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世界不少地方组织了" 蒙台梭利协会" ,建立了" 蒙台梭利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蒙台梭利的新教育思想影响更加广泛。在英国,尼尔建立了蒙台梭利式的萨默希尔学校,罗素开办了皮肯希尔学校等。在亚洲,蒙台梭利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日本大正时代兴起了新教育运动,开办了一些以儿童为中心的自由教育新学校。在中国,1914-1915 年江苏省教育会设置了" 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会" ,各教育杂志也大力介绍蒙台梭利的教育法,并有人采用和仿制她的教具。蒙台梭利对中国的幼儿教育影响颇深。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法在传播中也曾遭到批评,引起争论。60年代后,她的思想又受到重视和好评,尤其是她强调探索儿童心灵的秘密,重视自出生即开始早期教育的主张受到了充分的肯定。直到目前,蒙台梭利在幼儿教育实践中,一直是影响最大的一位教育家。
3.桑代克的实验教育学
桑代克(1874-1949 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生于马萨诸塞州威廉斯堡。1891年进入威斯莱大学,1895年转赴哈佛大学,受教于詹姆士,1896年获得学士学位,1897年获得硕士学位。1896年桑代克在哈佛大学开始用小鸡做实验,不久转赴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继续利用猫和狗等做实验。
1898年通过了题为《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的博士论文。
1899年他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员,1901年升为心理学副教授,1903年为专任教授。此后,他一直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任教,直到1940年退休。
桑代克一生培养了大批教师、教育行政领导人员和教育心理学研究人员,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著作极为丰富。他的主要专著有:《动物的智慧》、《教育心理学》、《成人的学习》、《人类的学习》、《人性与社会秩序》等,其中,三卷本《教育心理学》为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桑代克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
(1)学习理论
桑代克用实验法对动物的心理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他设计了迷路圈、迷箱、迷笼等实验工具,研究鱼、鸡、猫、狗等动物的学习行为。例如,他将饿猫关在迷笼里,笼外放着鱼,猫要出来吃鱼,就要做出乱跳、乱抓、乱咬等许多无效的动作,随后偶尔拉了绳子或推动了其它装置,突然把门打开,走出笼外吃到了鱼。他认为动物就是这样通过尝试错误而偶然获得成功的,他把动物这种偶然成功的行为称作学习。桑代克根据这些实验,认为动物的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连结,并把这种看法照搬到人类的学习,提出了学习过程的三个基本规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①准备律。桑代克认为,一切反应都是由个人的内部状况和外部情境共同决定的。内部状况主要指反应者的内部心理状态。个体要学习是因为有某种需要,具体体现为兴趣和欲望。兴趣和欲望是否跟反应一致,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他认为,良好的心理准备还应包括对该情境起反应所不可缺少的素养与能力方面的准备,良好的素养与能力有助于心理准备的完善。具体体现在教育上,就要求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②练习律。练习律是指学习需要重复,其实质是强化刺激与反应的感应结,所谓" 业精于勤" 、" 熟能生巧" 可为这条定律的说明。
③效果率。主要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前的内部心理状况,满足感比厌烦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这条定律要求学习要有严格的计划,使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上述的学习定律,桑代克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控制环境,消除一切不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干扰因素。在进行练习时,教师应注意学生是否疲劳和厌倦,可先将作业中的乐趣讲给学生听或以自己的热情激起儿童的心理准备。在练习过程中,不能让学生感到太困难,以免使他们感到苦恼,最终导致气馁。从练习一开始,就要严加监视,尽量避免错误和失败,即使出现过错,教师也不能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迅速加以肯定和鼓励。
桑代克的这些方法对教授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会有较好的巩固作用,但明显带有刻板和机械训练的特征。
(2)成绩测验
1910到193O年间,由心理测验引起的测验运动在美国蓬勃发展起来,出现了许多对人进行各方面测量的方法,仅1927年一年内所出版的论述测验问题的书籍就有200 余种。桑代克是这一运动的领导人物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心理测验的研究,并首先提出了成绩测验的理论和方法,创制了成绩测验量表。
桑代克认为,在进行智力测验的同时,还应通过对儿童学习成绩的测验来衡量儿童的天资与学习能力,并以此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他指出,对学习成绩的测验愈客观、明确、精密,则愈能诊断出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他认为以往学校中的成绩评定带有严重的主观因素,不能客观地反映教与学两方面的实际情况。例如,在同一班级,同一课程的教学中,由于不同教师在评分标准、态度和教学经验上的不同,使学生所获得的成绩评定前后有很大差别;甚至同一教师在不同时间、不同心情下评阅同一学生的成绩,前后也有明显的不同。至于对学生思想、品行等方面的评定,更会因评定者的主观原因而不能得出科学的反映。为此,他提出,在教育上要采用科学而又精确的测量方法,也就是进行成绩测验,让教师能正确估计教学活动的结果,学生能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桑代克提出,进行成绩测验应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编制具有严格规定的" 标准测验".第二,要应用统一的" 量表".桑代克还亲自编制了书法量表,他又与美国另一教学心理学家麦柯尔合编了" 桑代克麦柯尔阅读量表".在他的推动下,算术、默读、拼写、作文等成绩测验及量表都相继在美国问世。
桑代克还提出,根据分数量表的平均数,可编制年龄或年级的" 常模" ,从中可以对每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或每一年级学生成绩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以便进行相应的教学改进。
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如将成绩测验与智力测验相结合,便可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测验结果对天才生给予更多的功课,使其学得更多、更深;对天赋差的学生,则可精确地予以学习诊断,进行适当的补救教育,学生通过两种测验能够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成绩与能力,从而更加重视学习,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根据这种主张,美国当时还出现了" 成绩年龄" 、" 成绩商数" 等概念,并编制出许多计算公式,以便更好地说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成绩商数=成绩年龄/心理年龄×\u65297X00%,凡学习者的成绩商数超过100 ,说明其学习年龄超过心理年龄,属上等学习能力;反之则属下等学习能力。他们认为这样来衡量学生,不是仅按某项成绩的优劣,而是根据一贯的成绩与智力发展的比率来比较,是比较科学的。
不仅知识学习可以通过成绩测验予以推进,桑代克认为儿童的思考、判断、推理能力、运动行为能力以及兴趣欣赏力、理想等都可通过测量加以估价区分,以了解一个人的忠奸、善恶、好动与好静、善交际与不善交际等。
总之,学生的" 性向" 也可以通过测验加以了解,并能用数量进行估计。
在桑代克这些主张的推动下,美国成绩测验运动有很大发展。各种学科的单一测验及综合测验都很盛行。后来,成绩测验在小学、中学以至高等学校中都被使用,所测学科范围也越来越广,扩及到职业教育乃至军队对新兵的录用中。不久成绩测验在其它国家也流行起来。
成绩测验是本世纪前半期实验心理学与实验教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一些具体细节和方法对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具有建设性的意义。成绩测验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区分儿童天赋的差异,了解儿童的特有性向,从而加强对教学的技术性指导,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它仅把对学习的卷面成绩的测量作为改进教学的基础,是不全面的;从生物化的心理学出发,企图用动物实验的数据来说明人的行为与学习规律,人为地编制各种测验与量表等等,都缺乏科学性与客观性。
4.凯兴斯坦纳的公民教育理论
乔治.凯兴斯坦纳(1854-1932 年)是德国著名教育家。他出生于慕尼黑市。17岁时从弗赖辛师范学校毕业,担任了3 年小学教师后,于1877年进入慕尼黑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和教育学、哲学。1883年起,他连续担任了12年中学教师。1887年,他在慕尼黑建立了第一所职业学校。1894年,被任命为慕尼黑教育局长,在职25年,主持学校教育改革工作。之后,他担任慕尼黑大学教育学教授,直到1932年逝世。凯兴斯坦纳曾多次赴美、英和欧洲大陆国家讲演,宣传他的主张。主要著作有:《教育原理》、《性格与性格陶冶》、《公民教育要义》、《劳动学校要义》等。
(1)" 公民教育" 理论
凯兴斯坦纳认为,对学生必须进行以贯彻国家主义为主的公民教育,他提出:" 国家公立学校的目的——也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一切有用的国家公民".不管一个人的政治观念、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如何,他都要成为一个为"最高价值的国家" 服务的公民,只有这样,才能使德意志成为理想的国家。
凯兴斯坦纳标榜德意志帝国是具有最高伦理价值、使" 各种阶级的人们都心满意足" 的国家,将成为" 地球上的天国".而个人是绝对属于国家的,每一个人都要作为一个" 公民" 而存在,都必须为国家服务。但是,为国家服务必须是具体的,要在国家中从事某种职业,担任某种工作。他说:" 如果一个人不去作任何的工作,直接的或间接的去帮助这种国家团体的目的的成功,他决不能算是我们所说的有用的国家公民".为此他提出公立学校的任务就是帮助和培养学生将来能在国家中" 担任一种工作,或一种职务,并且把这种职务或工作做得能够多么好就多么好".凯兴斯坦纳认为这是" 公民教育" 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 公民教育" 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以儿童的天赋为条件,发展学生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在完成本职工作以后,还要尽可能设法使国家向着理想的" 最高价值" 方向发展。凯兴斯坦纳认为," 性格陶冶" 乃教育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学生进行性格训练,可以使他们发展为具有" 纯高" 的为国家、为" 公"的道德品质,最终成为有价值的良好公民。他强调," 性格陶冶" 必须从儿童时代开始实施,通过同学之间的关心和爱戴,让他们养成各种好的习惯,进而扩大范围,达到具有最高道德价值的行为。" 在初级小学,可以通过儿童一起劳动的办法,培养各种习惯;职业学校,则可以教他们领会国家的重要地位及其最高价值之所在;中学高年级,可以通过" 语文选读和外国名著选读,还有较深的历史去研究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化问题及国家任务" ,使学生明确国家的重要性和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凯兴斯坦纳看来,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教育青年成为对国家、对他人有价值的" 良好公民"." 公民教育" 理论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
(2)" 劳动学校"
从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目的出发,凯兴斯坦纳提出了建立" 劳动学校" 的主张。他提出,公立学校有两个不可缺少的任务:一是性格陶冶;二是职业训练,为此应将公立学校办成" 劳动学校".凯兴斯坦纳认为,劳动是精神训练的绝好时机,儿童通过机械的操作劳动,可以发展意志力、判断力、敏锐性和兴奋性等基本能力,从而使性格得到陶冶。他强调," 劳动学校的组织,必须以性格陶冶为最高条件。" 为此,劳动学校要坚决排除那些" 杂乱" 的和" 肤浅性" 的知识,用极少的" 真正经验的知识" 材料去培养学生" 极多的适应力、本领和工作兴趣,以完成国家公民教育的使命".在他看来,劳动学校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之受到最高价值的" 精神训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凯兴斯坦纳又把劳动学校称作" 性格陶冶学校".劳动学校的另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劳动训练。通过劳动训练,教育学生乐于从事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工作和劳动,激发他们做好工作和劳动的愿望,培养他们形成个人的职业技能,以便在将来能够很好地为国家服务。凯兴斯坦纳强调,国民学校的主要科目,不应是" 读、写、算、画" 等获得" 简单文化工具本领" 的科目,而应是劳动训练。学校应设立手工场、实验室、学校园地等,让学生从事各种" 制作" 、园艺、烹饪、细木工、钳工等手工技艺劳动。他要求学生在劳动中要竭尽全力,以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获得正确的知识。凯兴斯坦纳认为,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为此他提出将劳动课程作为独立的教学科目,由有能力的专业教师来担任,以增强和提高劳动训练及职业陶冶的效果。
凯兴斯坦纳的" 劳动学校" 理论于1908年开始进行实验。1920年,德国教育大会通过决定,要求新学校必须是劳动学校,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1926年,德国教育大会提出开展" 劳动学校运动" ,使劳动学校在德国普遍推广,这一理论成为当时德国风行一时的教育思潮,并在瑞士、法、英、俄等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凯兴斯坦纳的" 公民教育" 及" 劳动学校" 理论具有明显的维护垄断资本和帝国主义利益的性质,它的实质是培养忠于德国资产阶级的新型劳动力。他的"劳动学校" 理论与杜威的职业教育理论及" 从做中学" 的思想如出一辙,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劳动力新的要求。" 公民教育" 理论渗透着国家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思想,助长了纳粹主义在德国的发展。
5.永恒主义教育理论
永恒主义教育是本世纪30年代在美国产生并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流派。它以实在论的哲学观为依据,提倡古典主义教育传统,反对当时极为流行的实用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观,属于现代西方教育理论中的新传统流派。
该派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1899-1977 年)、艾德勒(1902-)、法国的阿兰(1868-1951 年)和英国的利文斯通(1880-1960 年)等人。
(1)永恒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永恒主义教育理论是在批判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给教育实践造成的不良影响中发展起来的,它以古典实在主义哲学为基础,指责进步主义教育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忽视受教育者对绝对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永恒道德的掌握,将教育看作是没有目标的不确定的过程;第二,忽视儿童智力和理性的发展,过于强调儿童生活中的直接经验,仅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生长、活动和个人经验的满足;第三,将教育看作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在批判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过程中,永恒主义教育者提出了自己的基本教育观。
永恒主义认为,世界是由先验的" 实在" 所组成的,世上存在着永恒不变的真理。对人来说,人性是不变的,永恒的。但人性并不是以完满的形式被赋予的,必须不断发展才能达到理性。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展这种永恒的人性,它的基本原则也应是永恒的,正如艾德勒所说:" 如果人是理性的动物,在全部历史时代中,其本性都是永恒不变的话,那么不管处在什么文化和时代,每一种健全的教育方案都必须具有某种永恒不变的特点。" 在教学中,永恒主义者既重视给学生以系统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赫钦斯说:" 教育包含着教学,教学包含着传授知识,而知识就是真理。" 在他看来,知识存在于绝对不变的和普遍的真理之中,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真理性的知识。同时,由于人类的最高属性是理性,因此要发展永恒的人性还必须重视培养他们的理智能力,以便使他们能够控制盲目冲动,按理性去生活,这是教育的另一项重要任务。他们认为,要完成这些任务,就要重视各种基础学科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永恒性,发展理性。为此,永恒主义者提出了一个几乎" 包括人类知识总和" 的课程体系,其基础科目包括哲学、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宗教和数学、物理、生物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含有永恒性研究内容的课程。
他们尤其强调学生应多读哲学、历史、文学和科学等方面的古代名著,认为那里蕴藏着大量真理性的知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能使学生更切实地认识世界的永恒性并从中找到独立思考的源泉。永恒主义者甚至提出了" 回到古人,回到柏拉图" 的口号,他们列出读" 百部名著" 的计划,并于1937年前后在美国圣约翰大学推行。这些名著包括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和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关于哲学、历史、文学和科学方面的古典作品,如荷马史诗、《圣经》、莎士比亚的著作、牛顿《光学》等。他们提出,在小学过程中,学生必须熟记古典杰作中的某些段落,中学则要学好古典语文、逻辑学、修辞学及数学等学科,从而为将来学好古典名著打下基础。英国利文斯还认为," 古典的学问是我们的各门学科得以生长的土壤,我们的各门学科最后就依靠这个土壤".基于这种对古典知识的高度重视,永恒主义者在课程论中将职业性的课程放在次要地位。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不能靠模仿或简单的参与工作来学习知识,而只能靠系统的、正式的传授。
在教学方法上,永恒主义者认为要按照学生自己的学习速度、接受能力来进行教学,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指出,如果迁就学生的懒散和所谓的兴趣,就会妨碍他们的才能的发展。学习的高效虽与学生的兴趣相关联,但更重要的是经过自身的努力和艰苦的工作,他们反对进步主义教育单纯追求兴趣、降低知识标准的做法。
(2)赫钦斯的教育思想
赫钦斯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毕业于耶鲁大学,曾任耶鲁大学教授、法学院院长和芝加哥大学校长。退休后担任福特基金会主席。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美国高等教育》、《为自由而教育》、《教育中的突破》、《理想的大学》、《永恒世界的追求》等。
①永恒的人性与永恒的教育。赫利斯认为,人的天性中有许多共同的要素,这些要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不会改变。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引出人性的共同要素,为培养永恒的人性服务。这种教育不同于为培养各种专门人才服务的狭义教育,它不存在国别差异,在世界各地都应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教育是永恒的。
要实现发展永恒人性的目的,教育中就要传播永恒的真理、永恒的知识。
为此他提出要确定一些"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在任何政治、社会和经济条件下都相同的" 永恒的课程。永恒课程由永恒的学科构成,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古代和中世纪时期的古典名著。赫钦斯还专门设计了名著学习计划,编辑了一套系统的名著教材。除名著之外,列入永恒学科的还有文法、修辞、逻辑、读、写、思考和谈话的艺术以及数学等。他认为,这些永恒的学科能抽象出人性的共同因素,有利于发展永恒的人性。
②通才教育与终身教育思想。以永恒人性为基础,赫钦斯针对当时美国学校中职业技术科目比重过大,文理科目受到排挤、教育质量下降的情况,提出了通才教育观点。他认为,通过这种教育可以使每个人都受到共同的理智训练,为人们日后进入不同的领域提供了共同的必备的基础。通才教育的内容即他所确定的永恒课程,这些内容具有永恒的价值,一个人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应首先接受通才教育。他指出,通才教育不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个人来说,可以使之获得美好的心灵陶冶和智慧训练,获得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从事各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对社会,可以增进行业间的横向联系,使人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能起到推动社会发展的功效。
但是,通才教育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有许多方面必须通过经验来学习,经验性的学科不是通才教育阶段所能完成的,为此需要进行终身教育。赫钦斯指出,过去有一种观念,认为人的一生只有童年时期是受教育时期,以后就不需要再受教育了,这是十分错误的。只要一个人活着,学习就不能停止,教育是终身的需要。他认为,当时,美国教育的悲剧就在于只注重青少年的教育,而忽视成年后的教育,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后就不再学习了,以至过去学习过的知识也逐渐被遗忘。
赫钦斯的通才教育观点,对欧美一些学校教育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些国家开始转变一度偏重职业技术教育的倾向,逐步重视对人的多方面培养。他的终身教育理论,在当时虽然没有引起强烈反响,但50年代以后终身教育在许多国家普遍兴起,今天更成为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终身教育的出现,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继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的说来,永恒主义教育虽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见解,但这是一种非常保守的教育理论,本身的欠缺很多。永恒主义教育家对教育的看法大都依赖于他们的哲学思辨,从僵化的实在论哲学观出发,提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人性和永恒的教育目的、永恒的课程等口号,这都是不足取的,缺乏心理学和社会学依据。尤其在课程内容上主张以古典名著为主,这是一种极端保守、落后、复古、倒退的主张。现代社会知识陈旧速度加快,科技成果倍出,学校教育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如果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读古书上,其结果只能是造就一批科盲,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6.要素主义教育理论
要素主义是3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个重要教育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巴格莱、贝斯特、科南特和里科弗等。
1938年,在美国新泽西州大西洋城,一些持有不同哲学思想的教育学学者组成" 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 ,参加者以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家巴格莱为主要代表,他的论文《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被视为要素主义教育派别的经典著作。" 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 于1939、1941年开过两次年会,以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暂时停止了运动。
1955年,美国" 进步教育协会" 宣告解散,次年成立了" 基础教育协会" ,标志着进步教育的衰落和要素主义教育在美国的崛起。
(1)要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兴起和发展是许多教育家努力倡导的结果。它不是某种哲学理论在教育上的表述,也不仅仅阐述教育的一般性的、思辨性的基本原理,而是立足于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批评以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支柱的进步教育中的种种缺点,探讨现存教育的弊端,阐明教育、教学的实施原则、实施内容和方法。他们在某些问题的看法上不尽相同,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①重视知识的传授。要素主义者认为,人类文化遗产中有许多普遍的、稳定的要素,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规范、道德准则、纪律、习惯等,这是知识的核心,教育的使命就是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对学生进行" 智慧的训练".他们反对进步主义者所推崇的" 从做中学" 的做法,主张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学习掌握按一定逻辑顺序编排的教材。学生的学习应以间接知识为主,直接经验只能起辅助作用。
②强调严格的学术性教育和严格的训练。要素主义者提出,对儿童应施以基本知识、技能、艺术和科学方面的学术性教育。他们反对进步主义者以" 生活教育" 为主的教学内容,认为小学课程应体现读、写、算的基本技能,中学课程则应包括历史、数学、自然科学、语言和文学等学科。这是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同时,对学生要进行严格的训练,要求学生学习努力、刻苦,并严格执行学校的纪律。他们认为,教育中不能只顾儿童眼前的兴趣,而应该培养他们长远的志向和坚韧的品格。
③要求教师发挥主动、权威作用。要素主义者反对进步主义者所倡导的" 儿童中心主义" 原则,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处于" 权威" 地位,把握教育的主动权。儿童的充分发展必须依靠教师的引导、教育,因为只有教师熟悉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并了解教育发展的过程。他们也重视将学习建立在学生的能力、兴趣基础之上,但认为这些能力和兴趣只有在教师的指导和控制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 要素主义把教师放入在教育这个大千世界的核心地位。而教师必须受过通才教育,具有有关学习领域的广博知识,对儿童心理学和学习过程有深刻的理解,有传授事实、知识和理想给年轻一代的能力".(2)巴格莱的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巴格莱(1874-1946 年)是美国著名教育家。1900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心理学和教育学博士学位。1907到1908年,在奥斯威戈纽约州立师范学校主管教师培训工作,不久任伊利诺伊大学教育学教授和教育学院主任。1917到194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担任教授。1938年他与德米亚西克维奇等人一起组织了" 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 ,并发表《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1939年他帮助建立了美国教育促进会,并担任协会秘书和会刊《学校和社会》的编辑。他提倡欧洲传统教育,反对儿童中心主义教育。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教学概论》、《课堂管理》、《学校纪律》、《教育的价值》、《教育、罪恶与社会进步》、《教育与新人》等。
他的主要教育观点如下:
①学校应以传授系统的书本知识为主,要加强对学生的严格训练。巴格莱指出,实用主义者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设计教学,打乱了书本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否定了教材的逻辑关系、年代顺序和因果关系。学校不去进行系统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儿童仅在活动中获得了一些零碎而又肤浅的知识,这是十分有害的,它不仅导致了知识质量的下降,也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心智训练。为此他提出要重新确立学校中严格的学术标准,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
他认为,学校应把代表人类遗产最宝贵的要素传给学生。在人类文化遗产中,存在着许多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要素,教育的任务就是使这些要素在新的一代中再现出来。这就需要把它们作为教材教给学生。为此,学校中要建立一套连贯与系统的课程体系,通过一门门的学科来传授各种知识。他提出,建立何种学科,这不是偶然的,要依据实际要求。如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阅读、测量、计算,人文方面的历史、文学、地理、艺术,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诸种学科等都是不可缺少的,这类科目对学生心智训练很有价值。在设置这类学科时,其教材的难度、讲授顺序,应与年级的设置相一致。他指出,在中小学里,通过这些基本学科的系统讲授来训练学生,给他们打好文化知识和道德精神的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以间接经验为主的教材在教育过程中占有中心地位。
②学校中要突出教师的地位,强调教师的作用。巴格莱认为,教育是传递人类文化遗产的过程,只有教师才能担负起这一历史赋予的责任。同时,儿童智慧、能力的发展也要通过教师来引发、教导,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应处于突出的地位。他指出,由于实用主义教育的流行,一时间教师成了" 权威主义" 的象征,似乎教师只起压抑儿童自由和民主的作用,这种看法是很不正确的。如果取消教师的作用,多给儿童一些选择学习的自由,必将造成日后更大的不自由。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童只有牺牲一些在校期间的自由,通过刻苦、努力的学习,摆脱无知的束缚,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他指出,未成年人对成年人的依赖是人性固有的。从人类历史上看,只有野蛮状态下的人们才纵容和放任孩子。人类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渐认识到成年人对未成人管束和教育的责任,这是历史的进步,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生物学的意义。教师正是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中介人,他们掌握着学科的逻辑体系,了解教育过程,所以能够而且必须发挥在教育中的主动权。但是,在强调教师作用的同时,也不可否认某些教师的管束是愚蠢和粗暴的,因此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修养。
③学校中要有严格的管理。巴格莱指出,进步主义教育最终导致了教学无章可循,学校纪律松弛,没有留级生,全体学生按时间表升级,这是美国教育软弱无力的具体表现。为此,学校中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纪律约束。学生要服从教师的安排,不能随心所欲只凭兴趣爱好来完成或拒绝教师布置的作业。教学中要以教学计划为根本依据,学生的个体活动经验只能是教学计划的补充。他还认为,学校中按一定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是必要的,这有利于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④要建立积极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巴格莱对进步教育理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指出,美国推行的" 使人软弱的教育理论" 导致了美国教育" 可怕的缺点并缺乏效率".他说,若干世纪以来,教育理论中一直存在着关于" 个人与社会" 、" 自由与纪律" 、" 兴趣与努力" 、" 游戏与工作" 、" 目前需要与长远目标" 、" 个人经验与种族经验" 、" 心理组织与逻辑组织" 、" 学生主动性与教师主动性" 等矛盾概念的论争,而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教育理论日益强调这些矛盾概念的前者,即兴趣、自由、目前需要、个人经验、心理组织和学生主动性等,而轻视甚至谴责它的对立面,即努力、纪律、长远目标、民族经验、逻辑关系及教师的主动性等。巴格莱指出,这种理论是很片面的,它指导下的教育导致了美国学生的质量大大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他号召教育工作者消除这种理论带来的危险,使教育理论成为" 强有力的、生气勃勃的、积极的,而不是无能的、软弱的和含糊的" 理论。
(3)科南特、里科弗的教育观点
科南特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他1914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然后留校任教。1916年获得哈佛文学学士、哲学博士学位。1931年后,任哈佛大学化学讲师、系主任,1933年当选为哈佛大学校长。1955-1957 年任美国驻西德大使。1957年以后,在卡内基财团支持下,他对美国教育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对美国的教育政策、学校制度及课程设置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
主要教育著作有:《教育与自由》、《知识的堡垒》、《今日美国中学》、《教育政策的形成》等。
里科弗是美国教育评论家、海军中将,精通工程学和物理学。1922年毕业于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后在海军任过多种职务。1953年晋升为海军少将,1959年为海军中将,并获得金质奖章。60年代开始关注教育问题,撰写了不少有关美国教育的评论文章和著作。主要教育著作有《美国教育——全国性的失败》、《教育与自由》、《瑞士教育与美国教育》等。
科南特和里科弗是五六十年代要素主义教育流派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基本教育观点如下:
①加强基础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学术训练。科南特主张,中小学教育一定要重视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足够数量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懂得美国在世界上" 极其重要的地位" ,教他们关心国际事务,为此要加强外语课程的教学。这就是他提出的要高度重视的所谓" 新三艺" 学科,这一主张受到1958年" 国防教育法" 的重视。
里科弗也强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他认为" 凡是不重视有训练的智慧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他指出,美国教育的主要缺陷是对" 优秀智力" 和" 智力训练" 漠不关心,为此要彻底改造教育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学术教育,切实搞好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以培养大批科技英才。
②加强英才教育。科南特提出,要选拔一批英才学生,特殊地、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能力。他尖锐地批评美国中学教育不区别英才学生和普通学生,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英才的培养,从而导致了对" 有学术才能的人" 的教育的失败。
他认为,美国英才学生的数量约占学生总数的3 %,对这批人要及早发现,重点培养。在儿童年幼时,就要通过某些测验将英才儿童鉴别出来,配备专门教师,予以特别关注。教学中要鼓励他们学习进度快一些,培养竞争意识。中小学英才教育搞好了,大学就能招到相当数量具有数学专长的学生,他们能够热情地、成功地学好物理、化学等学科,这对培养从事尖端科技工作的人才是很有利的。
③学习别国经验,大力改革教育,增强美国的竞争能力。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上天给美国以很大的打击,人们纷纷指责教育的失败。
要素主义教育家也对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科技落后的原因应归结为教育的落后。为了与苏联抗衡,应大力改革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科南特宣称,美国是" 自由世界公认的领袖"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使学生认清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努力学习,将来成为科技骨干,投身于美国的工业和国防。同时,在舆论方面要学习欧洲,在社会上要形成一种促进学生勤奋学习,以便将来升入大学的压力,使英才脱颖而出,这样才有利于开展英才教育,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他还号召美国要根据新的世界形势,开展一次类似于19世纪中叶" 赠地兴学" 那样的教育变革运动,使教育能够真正担负起它的历史使命。
里科弗主张美国要学习欧洲的经验,彻底改造教育制度。他认为美国在教育投资、教师待遇以及对学术成就的鼓励等方面都不如苏联,为此要唤起美国人的民族意识,提高对加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彻底改变学校中忽视学术性教育的倾向,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综上所述,要素主义从批判进步主义教育出发,重新论证了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该派理论强调学校教育要以传授系统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为主,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严格要求学生通过努力掌握知识,发展智能,主张开展英才教育等等,这些见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它片面强调灌输书本知识,继承社会遗产,使教育脱离社会实践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忽视儿童的自由活动以及完善人格的自然发展,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起广大学生的强烈不满,这不仅没有收到革新美国教育、促进人才培养的预期效果,反而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矛盾。
正是由于这些局限性,到60年代末,要素主义在美国就逐渐退出了教育舞台。
7.新托马斯主义和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1)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理论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理论是一派以基督教哲学为基础的教育理论。托马斯是13世纪欧洲著名的哲学家兼神学家,他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和神学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的基督教哲学,认为无论精神还是物质都是由上帝创造的。
上帝代表至高无上的智慧和善,从而建立了一个有秩序、有理性的宇宙。经院哲学又被称作托马斯主义哲学,它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而丧失了其原有的地位。但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这一哲学理论又重新抬头,公开宣扬宗教信仰凌驾于世俗性世界观之上,神学凌驾于科学之上。20世纪30年代,一批教育家以此为理论依据,反对以实用主义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了以宗教教育为基础的教育理论。这派教育理论便被称为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理论。
1936年,美国出版了《青年的基督教教育》一书。这是教皇庇护十一世于1929年发出的通谕,全面论述了" 教育就应是基督教教育" 的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学者马利坦出版了《在歧途中的教育》等教育专著,指责进步教育轻视对学生宗教信仰的教育,认为现代社会生活的混乱是由于人们对宗教的无知所形成的。这派理论的代表人物还有美国的威廉.麦古肯、罗伯特.亨利等。
①关于教育的领导权。新托马斯主义者上至罗马天主教皇,下至这一流派的学者,都非常重视教育,他们认为人是" 上帝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所创造,注定要归于无限圆满的上帝自身的" ,而要达到这种与神性相统一的境界,只有通过基督教教育。为此,他们提出教育的职责应属于教会,教会是神的法则的捍卫者、解释者和教师,具有上帝赐给的教诲人的特别使命与最高权威,只有它才能抚养和教育人的灵魂。马利坦还明确提出,如果把学校作为国家的一个机关,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得不到保证,相反会遭到背弃。在他们看来,教育的领导权应掌握在教会的手中。
②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新托马斯主义者认为,教育具有两个方面的目的。教育首先在于培养和发展与神性相统一的人性。要把每个人培养为" 真正的基督徒" 使他们对上帝绝对地信仰,并且爱真理,爱公道。教育的另一目的是培养"有用的公民" ,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公共利益,并且对整个社会负责。
为了完成上述教育目的,在教育内容上,新托马斯主义者特别重视文学和艺术课程,并且要求多读宗教方面的古书。在科学教育方面,他们要求教授数学、自然科学和科学史等学科,以便让学生更好地领悟" 上帝是一切知识的主宰" 的启示。同时科学教育要以不触犯宗教原则为限。
新托马斯主义者还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各种混乱主要是" 道德上的危机" ,只有通过道德教育,促进社会" 道德力量的复兴" ,才能拯救人类的" 文明危机".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理论反映了帝国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已失去勃勃生气,一批教育家对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无能为力,不得不乞求于对上帝和对宗教的盲目信仰。这一理论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曾有较大影响。
(2)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改造主义教育理论产生于本世纪30年代的美国,它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分支。20年代,杜威在《哲学的改造》一书中就有过关于通过经验与行为方法的改造来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的论述。但是,他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儿童生物化的本能活动和主观经验的获取上,只强调教育是一个过程,而忽视教育目的的约束,致使在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实用主义教育因没有能够发挥改造社会的作用而受到各方面的指责。这时有一批教育家如康茨、拉格等,他们自称为" 拓荒思想家" ,批评并修正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在改造社会中的作用。但在当时这种思想并未引起重视。
50年代以后,随着进步教育的衰落,改造主义获得了很大发展,并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理论流派。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布拉梅尔德,代表性的著作有《新时代的教育》、《教育哲学的改造》、《危机时代的教育》、《教育哲学的模式》和《作为激进教育哲学的改造主义:一次重新评价》等。
50年代,美国教育界普遍感到教育质量下降,科技水平落后,并认为这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所造成的。尤其是1959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使他们深感美国教育与科技所面临的危机,纷纷要求改革教育。布拉梅尔德指出,50年代教育质量的下降导致了教育上新保守主义的出现,但是时代发展到现阶段,完全抛弃进步教育的主张,而重新实施保守教育的一套,这只能是一种倒退。他认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美国教育史上最有创建的理论,它摆脱了历史上旧教育的模式,符合时代的需要。但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也有它明显的缺陷,它只重视过程而不重视目的,只强调个人生长而不强调为社会计划出一个方案。因此,在实用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之间非此即彼地选择一种办法,或者用一种简单的拼凑方法来制定一种新的教育理论,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他提出需要用一种新的教育哲学来指导。这种教育哲学就是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布拉梅尔德认为,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新的文化危机时代。随着弹的爆炸和人造卫星的上天,人类已能在一夜之间毁灭整个文明。同时,美国作为第一流的工业国的地位正在发生动摇,而强大的极权统治已经兴起,在这样的年代里,就要依靠教育" 在人的心灵中引起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 ,以便创造一种新的社会秩序,解救时代危机。同时,近年来行为科学的迅速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新的知识源泉,教育要利用这些知识对旧的结构进行重新考察,并重新考虑" 编排教材的新方法,组织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新途径,和确定学校与社会目的的新方法".在上述前提下,以布拉梅尔德的观点为代表的改造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了以下基本主张:
①关于教育目的。改造主义者认为,教育要以改造危机四伏的社会为最终目标。在当今时代,教育不再是为了个人的自我实现,而要立足于整个社会的自我实现,致力于创造一种新的社会秩序。
改造主义者认为,要完成教育的社会大目标,首先要承担一种新文化的建设。通过对每个社会成员的教育,使普通人民能够控制工业系统、公共服务事业,以及文化和资源。改造主义者声称,他们是理想社会的寻求者,曾对历史上的各种社会学说进行了考察,认为都不理想,只有通过新文化的建设才能实现理想社会。这种社会必须是真正民主的,它的主要制度和资源都是由人民自己所控制的。
②关于制定课程和选取教学方法的新原则。改造主义者从对教育目的的论述出发,认为教育课程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选取,应与今日文化危机的要求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相适应。在这一总的原则下,他们认为课程中要体现道德、审美和政治等方面的价值标准,教学要以这些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在研究问题时,要尽量利用丰富的资料,这种资料包括书本、社会经验以及各门专家的个人接触等。此外,课程中要尽量消除诸如足以造成学生无真知、无兴趣、恐惧、怨恨等情绪的消极因素,以及暴力观念等。课程还应能促进学生对自身和对群体的理解,帮助他们了解阶级之间与国家之间的权力结构,防止在这些问题上产生错误的观念。
③关于教师的作用。改造主义者认为,促进人们对社会的改造,主要是使用" 说服" 的方法,而这种说服是从学校开始的。学校的主要教育力量是教师,这就决定了教师的重要作用。布拉梅尔德认为,教师应该是对建立未来新秩序有深刻的信念并承担义务的公民,通过说服使学生了解并接受所要建立的新秩序的计划,并为实现这一计划做好知识上和品德上的准备。他指出,教师可以向学生灌输某种学说,但要允许学生进行公开讨论,不能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理论。是否接受这些理论要由他们自己来决定,教师只具有" 说服" 的权力。可见,在改造主义者看来,教师的职责在于说服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相互探讨、公开辩论的关系。
改造主义教育理论重视社会、集体以及价值目标等因素对教育的作用,重视吸收新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教育,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改造主义者忽视对自然科学的系统学习,对行为科学研究成果的认识和利用也有一定的片面性。更重要的是,企图通过教育建立一种新的统一的社会文化秩序,这脱离了美国多元化的文化传统,是不可能实现的。由于这些原因,改造主义在美国教育中始终没有形成气候。
四、西方现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现代报业集团的形成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报业上逐渐走向垄断,形成了许多大的报业的集团。现代报团的形成和发展是这一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英国的报业垄断
英国的报业兼并开始于世纪之交。19世纪末,英国报业空前发展,1900年报纸总数达2234家。以后由于竞争日趋激烈,报纸种数逐渐减少。
报纸兼并的结果,导致报业垄断集团的出现。英国出现的第一个报团是北岩报团,形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陆续形成了一些新的报业垄断集团,著名的有:掌握《每日快报》的比维布鲁克报团,拥有《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的贝里报团,掌握《西敏斯特公报》的西敏斯特报团等。
贝里报团是由威廉.贝里和詹姆斯.贝里兄弟二人创办的。1901年,贝里兄弟在伦敦创办《广知世界报》,开始了报业生涯。1915年,他们从政府手中购入《星期日泰晤士报》。1923年,又购入赫顿公司在伦敦和曼彻斯特的所有日报和星期日报。1926年,他们购入北岩报团所属最大的杂志公司组合报业公司。1927年,他们又购入《每日电讯报》,成为英国最大的报业集团。
1937年,贝里兄弟分家。在报业财产划分上,威廉拥有《每日电讯报》等几家报纸和120 家杂志;詹姆斯拥有《每日素描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曼彻斯特每日快讯》等8 家日报、7 家晚报和6 家星期日报,形成卡姆罗斯和克姆斯莱两个报团。这以后,卡姆罗斯报团由英国最大的报团降为二流报团,克姆斯莱报团成为英国较大的地方报团。
(2)法国的报业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报业发展相对缓慢。这一时期,由于纸价上涨较快,导致报纸价格暴涨。1917年,每份报纸零售价为10生丁,到1941年暴涨到1 法郎,即100 生丁。这在客观上阻碍着报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左右法国舆论的有巴黎的5 家报纸,它们是:(1)、《小巴黎人报》,1933年销售量达170 万份,平均日销120 万份左右;(2)、《新闻报》,日销60万份左右;(3)、《小新闻报》,以刊登社会新闻来吸引读者;(4)、《巴黎回声报》,是当时法国文学性最强的一家大报;(5)、《清晨报》,二次大战前日销40万份。
法国报业由于经济上不能独立,垄断的程度比不上美国和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形成的几个报团资金不够雄厚,拥有报纸的数量也不够多。
法国第一个报团是普鲁沃斯特建立的。普鲁沃斯特1917年开始经营报业,他当年购得《家园》,1924年又买入《巴黎午报》。他的最重要报纸是1930年购买的《巴黎晚报》和《不妥协报》。《巴黎晚报》是插图性日报,它以大量的社会新闻、犯罪新闻和人情味新闻吸引读者,1939年销数达200 万份,成为法国销量最大的日报。该报还出版一些期刊,如模仿美国《妇女》画报的《玛丽——克莱尔》、模仿美国《生活》画报的《巴黎——竞赛》等。
此外,这一时期形成的主要报团还有:温特家族报团,科蒂报团和天主教报团。
(3)德国的报业
①魏玛共和时期的新闻自由。1919年,德国召开制宪会议,颁布了魏玛宪法。宪法规定,人民在法律范围内有以语言、印刷、文字等方式发表意见的权利,并且任何人不得妨碍。在这以后直到希特勒上台后13年中,德国人民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报业空前繁荣。到1932年,全国有日报4703家,总销数达2500万份,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魏玛宪法颁布后,德国党派林立,各党竞相办报,宣传自己的主张。1928年,全国已有党报千余家。党报中以社会民主党的《前进报》销数最高,1928年有125万订户。此外,在商业性报纸中,柏林的《晨邮报》是当时最大的商业报纸,销量达60万份。这一时期,德国的报团进一步壮大。德国的报业垄断组织形成于本世纪初,最早出现的报团是雪尔报团。雪尔于1883年创办《柏林地方通讯报》,以后以该报为基础,办起多家报纸,从而形成了报团。
1898年,报人乌尔斯坦因创办《晨邮报》,后来又创办了《柏林汇报》、《柏林午报》、《时报》等多家报纸,并购买了有200 多年历史的《沃西新闻》。到希特勒上台前,乌尔斯坦因报团拥有5 家日报、20家杂志以及广告社、印刷厂和出版社等,是本世纪上半期德国最大的报团。
②希特勒上台后的新闻统治。1932年底,希特勒上台,这以后德国实行了有史以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化统治。
1933年,德国成立文化协会,下设新闻、广播、电影、文学、戏剧、音乐和美术7 个协会。凡是从事这些职业的人,都必须加入有关协会。这些协会的决定和指示具有法律效力,协会可以以" 政治上不可靠" 为理由开除或拒绝接受会员。
同年,德国又颁布了《新闻记者法》,规定编辑部负责人必须填表,待宣传部长接见后才能任用。编辑部负责人必须保证报上不出现有关危害国防、教育、经济及荣誉的一切报道。记者必须是经过专门教育,有公民权和官吏资格的德国人,凡从事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或其他" 政治上有害行为者" ,不得参加新闻事业。
纳粹党对报纸控制极严。新闻的编写、发表以及社论等都由宣传部统一控制。每天早晨,柏林各日报编辑和其它大城市的记者都聚集宣传部,听取戈培尔及其助手的训示。中小城市的报纸和杂志,则通过电报或信件发出指示。
《新闻记者法》实施后,大批报人被解雇或受到迫害,德国报业受到极大摧残。1932年,德国有日报4703家,1934年减至1200家,1945年只剩1000家。原来形成的报团也受到很大摧残,乌尔斯坦因报团和摩塞报团被强行没收。世界闻名的沃尔夫通讯社于1933年被接管,改为官方通讯社。
(4)美国的报刊业
①报纸的兼并集中和报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竞争的加剧,美国报纸业逐渐走向兼并集中。这一时期,报纸的销量增加,但种数在下降。
美国各大城市在本世纪初都有两种以至十几种日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城一报的现象逐年增加。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心的特大城市纽约,1890年有15家英文日报,到1932年减为9 家,1967年以后只剩下3 家。一些曾经名声显赫的报纸,如《先驱报》(1835-1924 年)、《论坛报》(1841-1924 年)、《世界报》(1860-1931 年)等都消失了。据统计,1910年美国只有日报2433家,到1940年减少为1878家。
报业垄断的主要形式是形成报业集团。美国历史上第一家报业集团是爱德华.斯克列浦斯建立的。他于1889年与米尔顿.麦克雷合伙组成" 斯克列浦斯——麦克雷报团" ,前者占2 /3 股份,后者占1 /3.斯克列浦斯报团从1893年到1926年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除外),几乎每年增加1 至6 家报纸,到1926年拥有报纸26家。1920年,爱德华.斯克列浦斯退休后,其子罗伯特.斯克列浦斯继承报业,小斯克列浦斯与报团的总经理罗伊.霍德华合伙,将报团改组为" 斯克列浦斯——霍德华报团".新报团向摩根财团贷款打进纽约办报,它于1927年和1932年先后购得《纽约电讯报》和《世界报》,并将两报合并为《纽约世界电讯报》,成为纽约的大报之一。报团又继续兼并一些报纸,发展为一个大的报业集团。
稍后兴起的著名报团是威廉.赫斯特报业集团。赫斯特于1887年起在旧金山代理他父亲经营的《考察家报》,1895年接办《纽约新闻报》。1900年时他还只有这两家报纸,以后不断扩张兼并,到1935年极盛时期,在美国19个城市拥有26家日报和17家星期日报,日报发行量占全国的13.6%,星期日报占全国的24.2%;同时还控制了美国最大的特稿" 辛迪加" ,拥有《美国人》周刊等14家杂志,控制着国际新闻社、宇宙新闻社、国际新闻社图片社以及8 家广播电台和两家电影公司,成为显赫一时的最大报团。
此外,这一时期美国发展起来的著名报团还有甘纳特报团、奈特——里德报团、考克斯报团、柏德逊——麦考密克报团和纽亲斯报团等。
②销量最大的报纸——《纽约每日新闻》。1919年,麦考密克和他的表弟派特森创办了《每日图画新闻》,不久改名为《纽约每日新闻》。1924年,该报日销75万份,是当时美国销量最大的报纸。
1926年,维斯特里斯号轮船在大西洋沉没,几百人丧生,派特森派《纽约每日新闻》的所有记者去采访生还者。对沉船事件的报道,使该报声誉大增,1926年销量突破百万份。在这以前,纽约的几家报纸也有销数超过百万份的,但不能持久,而《纽约每日新闻》是美国第一家销数超过百万份后不再回落的日报。1930年以后,该报注重对增进人民快乐和家庭的新闻报道,1941年销数达260 万份,创造了最高纪录。
③《读者文摘》等著名杂志的创办。本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杂志业有了很大发展。其中20年代创刊的《读者文摘》、《时代》等,对杂志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读者文摘》创刊于1922年,创办人是华莱士,毕业于加州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在医院治病时就开始收集摘编其它报刊的文章,1921年10月发出数千封信,征求行将出版的《读者文摘》的订户,结果出乎意料地收到了1500份回信,同意订阅,于是1922年2 月杂志正式问世。《读者文摘》内容广泛,从国际、国内政治,到社会问题、科学、医学以及日常生活,均有涉及;体裁也多种多样,政论、杂文、散文、游记、故事、笑话等,无所不包。每篇文字一般都在500-3000字以内,每期约25-30 篇。该刊聘请了20多位巡回作家到世界各地游览,访问名流要人,搜奇揽胜,并不断发回稿件。由于《读者文摘》取材尽量适合一般读者的口味,注意趣味性、故事性和知识性,因此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1935年销数突破百万,1940年为300 万。1938年开始出外文版。
《时代》是美国最有影响的新闻杂志,1923年3 月3 日创刊于纽约,创办人是亨利.卢斯和布里顿.哈登。
《时代》杂志的文章,主要是对一周的新闻进行加工整理,综合分析,再配上照片,使之比报纸的报道更有条理、更具深度,并且尽量写得生动活泼,做到图文并茂。内容除国内国际时事外,还有经济、科学、教育、文艺和宗教等专栏。出版初期主要是对报纸上的材料进行加工,30年代起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和采访队伍。1941年起,该杂志开始出版国外版。
此外,这一时期创刊的著名杂志还有《新闻周刊》(1933年)以及经济杂志《幸福》(1930年)、《商业周刊》(1930年)等。
2.现代广播电视事业的兴起
(1)英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在世界各国中,英国兴办广播和电视是比较早的。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在英国发明了无线电,取得专利权,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无线电公司。
1922年,马可尼公司等6 家无线电广播公司和电器制造公司联合组成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 -casting Company ,这是老BBC),并开始播音。
1929年,该公司在伦敦试播无声图象,1930年试播有声图象,1936年正式创办电视节目,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
①BBC 广播。1922年成立的英国广播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经费主要依靠出售收音机的附加费和听众交付的收听执照费来获得。1927年,英国政府将该公司收归国有,作为皇家特许的非营利公司,改名为"The British BroadcastingCorporation",即现在的BBC.新BBC 的最高领导机构是董事会,有12名董事组成。董事为社会各界代表,由政府推荐,女王任命,任期5 年。公司总经理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由董事会任命。根据特许执照和协议,BBC 对议会负责,实际事务由政府内务大臣掌握。协议禁止BBC 播送广告或其它付费的节目。协议还对发射台的建立、频率和电台功率等作了具体的规定。
BBC 有四套广播节目:一台专播大众音乐;二台播出轻音乐、故事、体育、简明新闻和滑稽节目;三台主要是戏剧,也有音乐、文艺作品介绍和知识性节目;四台以播送新闻为主,也有音乐和戏剧节目。
1932年,BBC 开办对外广播节目。最初几年只用英语广播,1938年以后,陆续采用西班牙、葡萄牙、阿拉伯、法、俄等语种对外广播。1944年,该公司用39种语言进行广播,每天对外广播时间为109 小时,占世界首位。
②电视业。电视是英国人贝尔德发明的。1926年,第一次电视公开表演在伦敦举行,但当时未引起英国人的重视。1927年,《纽约时报》发表题为《电视——未来的展望》的文章,高度评价了贝尔德的这一发明。
1931年,贝尔德应美国纽约两家广播台的邀请,帮助建立电视系统,同年,两台电视试播成功。
1936年11月2 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开始定期播放电视节目,内容包括新闻、歌曲、戏剧、杂技和魔术等。四个月后,因技术问题停播。1937年初,电视台改用电子电视系统继续播放节目。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停播。1942年,贝尔德又研制成黑白电子摄像机,并改进了电视接收机。
1946年6 月,电视台恢复正常播出。
(2)法国的广播和电视业
法国的无线电广播兴起较早。1903年,法国广播事业先驱法赖斯特在巴黎建立了广播实验电台。1922年,法国政府在巴黎成立国家广播电台,每天用长波定时播送节目,这是法国广播事业的开始。随后,在巴黎和外省陆续办起了一批私营商业电台。1923年,政府公布广播法,规定广播事业为国家专利所有,私人不得设立广播电台。1931年,法国开始对外广播。二次大战中,广播业遭到严重破坏,1939年全国广播网的总发射功率为1600千瓦,到1944年只剩下200 千瓦,对外广播停播,对内广播奄奄一息。
1932年,法国开始试播电视,1935年在巴黎建立了第一家电视台。1937年现场直播了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盛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停播。
(3)美国的广播电视业
美国人研究声音传播和意大利的马可尼大体在同一时代。1895年,匹斯堡大学教授弗森顿开始试验无线电广播,1906年取得成功。
1919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建立了WHA 广播电台,试验播出了市场行情及气象情况。1920年,西屋电气公司在匹兹堡建立了KPKA广播电台,11月2 日首次广播,报道了总统候选人哈定在和柯克斯竞选中获胜的结果。这是美国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一般认为它是世界广播事业的鼻祖。
进入20年代以后,美国无线电广播迅速发展起来。电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连许多旅店、剧院、出版商都来开设。1925年,美国有广播电台500 多家,1927年为700 多家,收音机650 多万台。
1922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所属纽约广播电台首先播出广告,每15分钟收费100 美元。但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广播广告的作用,大约10年以后,使用广播广告的客户逐渐多起来。
1926年,沙诺夫在纽约创办全国广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简称NBC),第二年组成" 红色" 和" 蓝色" 两个广播网。1927年,佩利在纽约创办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简称CBS),到1938年,全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已垄断了美国的广播事业。1941年,美国政府公布广播联营条例,限制两大电台对地方电台的控制。1943年,最高法院裁定,强迫全国广播公司出售其" 蓝色" 广播网。
1945年," 蓝色" 广播网独立出来,成立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Company ,简称ABC)。从此形成三大广播公司垄断全国广播事业的局面。
美国的对外广播是由政府主办的。1942年,在华盛顿建立了美国之音电台(The Voice of America ,简称VOA),隶属于战时情报局。1945年美国之音的广播语种达34种。
美国的电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进入试验阶段。1928年,通用电气公司在WGY 电台播映了第一个电视剧。到1937年,美国有17座试验电视台在播放电视节目。1939年4 月,美国无线电公司电视实况转播了纽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开幕式以及罗斯福总统的讲话,这是美国电视第一次同人民见面。
1939年,全国广播公司建立了美国第一家商业电视台。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参战,电视发展陷于停顿。战争期间全国仅有6 家电视台,每天播放2-3 小时节目,电视机约为1 万台。
除了英国、法国和美国,最早兴办广播电视事业的还有德国。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无线电技术就有了广泛的运用。1915年,德国曾将战时新闻用无线电向外播出,为欧洲一些报纸收听刊载。1923年10月,柏林正式创设广播电台,并开始播音。1934年,柏林建立了试验电视台。1935年3 月,世界上第一套电视节目在柏林开始定期播出。当时德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曾一度有过较大的发展。
五、现代国际竞技运动的发展
1.国际运动组织和比赛范围的扩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现代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大批国际体育运动组织纷纷建立,比赛范围也不断扩大。
现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立的国际体育运动组织列表如下:
这一时期,竞技运动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在比赛项目上,不仅传统的同身体练习有联系的运动项目广泛开展,还出现了诸如汽车赛、摩托车赛、水上技术运动、航空和滑翔运动以及各种模型运动等技术性运动项目。同时,各种单项运动的国际比赛蓬勃发展,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1926年,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举行。比赛设有男子团体、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五个项目。这以后每年举行一届。
1928年,国际足联开始单独组织国际足球比赛,并规定不限制运动员的业余和职业资格,每4 年举行一届。第一届世界足球锦标赛是1930年在乌拉圭举行的。
这一阶段,首次举行的重大世界性单项运动竞赛还有:世界举重锦标赛(1922年);世界滑雪锦标赛(1925年);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1927年);世界射箭锦标赛(1931年);世界皮划艇锦标赛(1938年),等等。
此外,在欧洲还举行了多项欧洲锦标赛。首次举行的有:欧洲举重锦标赛(1921年);欧洲击剑锦标赛(1921年);欧洲拳击锦标赛(1924年);欧洲游泳锦标赛(1926年);欧洲自由式摔跤锦标赛(1929年);欧洲花样滑冰(女子)锦标赛(1930年);欧洲田径(男子)锦标赛(1934年);欧洲篮球锦标赛(1935年),等等。
2.奥林匹克运动及区域性运动会的开展
(1)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20年代以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奥委会成员国进一步增多,阿根廷、保加利亚、厄瓜多尔、爱沙尼亚、菲律宾、海地、印度、爱尔兰、波兰、墨西哥、摩纳哥、乌拉圭和拉美各独立国家以及中国、拉脱维亚、立陶宛等都先后加入进来。
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前夕,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组织召开了各个国际运动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预备会议,大会批准了游泳、田径、体操、滑冰、滑雪和击剑等运动项目,并决定在奥运会召开期间设立奥运村和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同时将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作为两类比赛形式固定下来。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共举行了五届奥运会,其中运动成绩最出色的是1932年7 月30日到8 月14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这次运动会上,仅田径和游泳项目就创造了49个奥运会纪录和19个世界纪录。几乎在所有比赛项目中,第九届奥运会所达到的成绩都被刷新。在洛杉矶还首次修建了供运动员食宿的奥运村。
在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同时,冬季奥运会也出现了。第一届冬季奥运会是1924年在法国沙莫尼举行的,共有293 名运动员参加了5 个运动大项、14个小项的冠军角逐。挪威的" 滑雪皇帝" 托尔列依弗.哈乌格是冬季奥运会的第一个胜利者,他夺得了3 枚金牌和1 枚铜牌。
冬季奥运会也是每4 年举行一次,与夏季奥运会在同一年内举行。
(2)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产生
大学生体育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1923年5 月,国际大学生联盟在巴黎召开了世界大学生体育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正式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1924年,第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波兰的华沙举行。这次比赛只有田径项目。1927年,在罗马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增加了足球、网球、游泳和击剑项目,并决定从1928年起举办冬季大学生运动会。这以后又相继在巴黎、多特蒙德、都灵、布达佩斯、巴黎和摩纳哥共举办了8 届,摩纳哥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已增加到10项。
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第一届于1928年在科尔基拉达姆佩佐举行,到1939年共举办了6 届。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开展,扩大了各国大学生组织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国际体育竞技运动的总体发展。1935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国际学联运动部,将其列为自己属下的一个机构。
(3)地区性竞赛运动的开展
①远东运动会。远东运动会产生于本世纪初。1911年9 月,菲律宾、中国和日本基督教青年会美国干事联合发起成立了远东体育协会,并决定每两年举办一次远东运动会。
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以下简称" 远运会")在马尼拉举行。到1934年,远运会分别在上海、东京、马尼拉等城市共举办了10届。参加者除中、日、菲三国选手外,印度派了4 名运动员参加了第9 届运动会的表演,第10届又吸收了印度尼西亚和越南。
1920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远运会及" 远东体协".为了与奥运会相协调,远运会从1927年起改为每3 年举行一次,1930年以后又决定每4 年举行一次。在奥运会的影响下,比赛项目、规则、记分制和丈量方法都逐渐变得规范化和标准化。
远运会开始设有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棒球、网球和游泳7 个项目,每项设一个锦标,另设一个总锦标。以后又逐渐列入了日本式摔跤及其它运动项目。1923年第六届起设有女子项目。
在远运会召开的同时,印度、阿富汗、锡兰和巴勒斯坦分别于1934年和1938年联合举行了两次西亚运动会。
②加勒比运动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根据国际奥委会和拉美奥委会的倡议,跨越中、南美洲的" 拉美运动会" 开始筹备,③巴尔干运动会。巴尔干运动会的举办是1926年在雅典举行的田径足球锦标赛上决定的,1930年起,全部奥运会项目都被列入该运动会的内容。
巴尔干运动会的显著特点是,除了主要的比赛外,一些单项比赛,安排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城市甚至不同的国家分期举行,成绩也分开计算。到1940年,巴尔干运动会一共举办了11届。
④全英运动会。全英运动会是英联邦成员国召开的运动会。
第一届全英运动会于1930年在加拿大力米尔顿召开,1934年和1938年又分别在在伦敦和悉尼举办过两次,固定比赛项目有田径、拳击、举重、摔跤、自行车和击剑等。
六、苏联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从苏维埃政权建立到二次大战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文化教育事业也获得了很大发展。这一时期,苏联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工作,通过对旧的文化教育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育学,以及社会主义新闻制度,体育事业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1.苏联教育制度的发展
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即着手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对沙皇时代和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政府时期的教育进行革命性的改造,努力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教育理论。30年代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又对教育进行了调查和整顿,使教育按社会主义方向正常发展。卫国战争时期,为适应战争需要,苏联曾对教育进行调整。纵观苏联教育发展史,这一时期教育制度的发展变化影响深远。
(1)20年代苏联教育的改革
苏维埃政权自成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国民教育事业,并着手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力图把旧教育制度改革为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育学。
①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初几年的教育改革。第一,教育领导机构的建立和民主化、非宗教化的国民教育原则的实行。
十月革命前,沙俄的旧教育是封建农奴制性质,受东正教直接影响和控制,其主要特征是:双轨制,等级性、宗教性,男女不平等及民族歧视等。
1917年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教育体制未能根本改变沙俄旧教育特征。学校仍旧为资产阶级服务。劳动者仍然处于文化落后,无权受教育的状态。
因此,革命胜利后在教育上采取的重大行动首先是夺取教育领导权。1917年11月9 日,成立了领导全国国民教育工作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委员会的主席是安.瓦.卢那察尔斯基(1875-1933 年)。他于11月11日发表《告居民书》,宣布新政权在国民教育方面的基本原则与任务: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使人民普遍识字;建立世俗的、消除等级差别的统一学校;对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实行革命变革;培养教师队伍并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提高国民教育经费预算;吸引工农兵群众参加教育事业的管理;广泛地组织成人文化教育机构等等。1917年11月中旬又分别发布《告全体教师书》和《告学生书》,要求教师与工农合作,学生接近工农。
1918年1 月,苏维埃政府下令取消官僚的学校管理机构——学区,各地中小学由工农代表苏维埃领导。并根据人民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教会同国家分离、学校同教会分离》的命令,宣布信仰自由,禁止在学校内讲授宗教科目和举行宗教仪式,教会不能干涉学校事务。这在制度上消除了宗教对国民教育的控制。同年5 月又决定实施男女合校,改变过去教育上性别歧视现象。
第二,建立统一劳动学校。
1918年10月,苏联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了《统一学校规程》和《统一劳动宣言》。所谓" 统一" 主要是指学校类型是统一的,低、高两级是相互衔接的;"劳动" 主要指学校要进行综合技术劳动教育,所有儿童都要参加体力劳动,而且应该培养儿童社会生活的能力。
这两个文件提出尽快实施普及义务初等教育;使各级各类学校成为世俗的,真正民主的,劳动人民能受到教育的学校;取消革命前各种类型的学校。
建立学制为9 年的" 统一劳动学校" ;学校之前设幼儿园;各级学校互相衔接。文件规定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实行学校综合技术化的原则。文件中还提出尊重学生人格,反对对学生的惩罚。取消一切考试,以分组学习代替班级授课,并规定实行由全体学生和全体工作人员组成学校集体自治的基本原则。
1921年新学制作了调整,主要原因是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造成经济困难,平定战争以后重建经济工作对技术人员和工人需求增加。原来的学制9 年缩短为7 年,原来的8-9 年级改为进行各种专业教育的中等技术学校。
第三,高等学校招生改革。
为了使工人和农民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开始实施高等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措施。
1918年8 月,人民委员会议通过了列宁亲自起草的《关于苏俄高等学校的招生问题》。指出要在高等教育中废除有产阶级的特权。无产阶级和贫困农民出身的人应该被招收进大学学习。根据这个指示精神所作出的高等学校招生规章中规定:" 一切年满16岁的公民都有可能成为高等学校的学生,不需要什么考试,也不需要缴什么毕业证书。" 这个招生制度改革一方面扩大了工农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导致生源质量不能保证。为了弥补它的缺陷,在全国的高校设立" 工人系" ,后来发展为" 工农速成中学" ,实际上成为高校的预科,这些学校的任务就是补足工农青年文化知识,以适应大学教育。第四,扫盲。
1919年,人民委员会颁发了扫除文盲的命令,动员识字的人参加扫除文盲的运动。全国到处建立扫盲站,提出每一个识字的人都应该教不识字的人。
扫盲工作迅速取得了效果。苏联的扫盲运动,提高了国民素质,到50年代全国范围内消除了文盲。这是一项巨大的教育工程。
第五,重视少数民族教育。
十月革命后,建立了" 民族事务委员会" ,国家非常重视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制定并实行了一条发展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的民族文化教育路线,积极扩大民族学校的学校网。到1920年,民族学校及其学生数都有成倍的增加。
②20年代苏联教育改革实践。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学前教育只是为有钱人服务的。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决定学前教育必须成为国家事业,学前教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1919年苏联建立" 儿童保护委员会" ,大力扩展学前教育机关网。1929年更在全国开展学前教育运动。
学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幼儿教师。国家积极创造条件培养所需人才。1918年在莫斯科开办学前教育讲习班,20年代初,又在新开办的克鲁普斯卡娅共产主义教育学院和国立莫斯科大学第二分校附设了学前教育科系。到1928年时,苏联已有4 所高校培养学前教育的管理人才和教学法专门人才,有23所师范学校培养教养员。
同时,国家组织力量对幼儿教育理论进行广泛研究。
在普通教育方面,对教学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改革。为了适应" 统一劳动学校" 新体制要求,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作了变动。1923年至1924年,教育人民委员部颁发了苏维埃学校必须执行的教学大纲,该大纲把学生在校要学的知识分为自然、劳动和人类社会三个单元,称为综合教学大纲。
这个大纲破坏了学科的系统性,学生不能学到系统的科学基本知识和巩固旧的技巧。这个大纲反映了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20年代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在学校里广泛流行,其后果就是教学质量下降。
1918年苏联建立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1922年建立了少年先锋队组织。
共青团员、少先队员都是学生中的学习、劳动的积极分子。他们在团结全体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劳动,培养自觉纪律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校外教育机关的各种活动中,青年团员和少先队员往往成为青少年中的模范。
20年代,特别是在20年代后期,苏联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专业人才。1928年7 月,联共(布)中央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培养新专家的改进措施的决议》,该决议制定了培养新型专家的计划,从1928至1929学年起在苏联统一技术教育制度,尽快培养造就一批专业性强,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新干部。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培养新型专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
(2)三十年代苏联教育的整顿和发展
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工农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批掌握技术的专门人才和实际管理的干部。但是普通学校教育现状满足不了这种要求。由于" 学校消亡论" 和实用主义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的推行,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中学毕业生质量差,影响了高等院校招生质量。同时中学毕业生人数少,不能满足高等学校需求。以上种种情况促使苏联在30年代对普通教育进行了整顿。
1931年9 月,联共(布)中央发布《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拉开了整顿普通教育工作的序幕。这个决定批判了" 学校消亡论" 和设计教学法,指出,普通学校的根本失误在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普通教育知识,没有为中等技术学校和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根据这个决定,教育部重新制定各科教学大纲,并于1931-1932学年第二学期开始使用。
联共(布)中央《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批判了各种错误,特别是" 左"倾思想,纠正了极" 左" 思想所造成的危害,保证了教育的正常发展。
1932年8 月,联共(布)中央作出《关于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育制度的决定》,这一决定是对《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实际实施的总结和继续。
此决定指出,1931年的新教学大纲存在着规定的教材份量过多,各科之间配合不够,教材简单化,缺乏历史观点等不足。决定确定课堂教学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上课时,教师应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系统地讲述教材;培养学生运用参考书和教科书进行独立作业的能力;要求实行学生知识质量的评定;加强学校中的自觉纪律。
1936年7 月,联共(布)中央作出了《关于教育人民委员部系统中儿童学曲解的决定》。该决定对儿童学的本质及其危害作了彻底的揭露和批判。
所谓" 儿童学" 是当时流行的一种资产阶级教育理论,这种理论的一个观点认为儿童的天赋是由其生理以及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所决定,因此大量工人的子女则被断定是" 智力落后" 、" 有缺陷".这些学生只能到特殊学校读书。
这使许多儿童得不到应有的良好教育,对教育造成了很大危害。为了消除这个危害,联共(布)采取了一些措施,撤销教育人民委员部有关推行儿童学的错误决定,纠正了一些错误做法,制止了儿童学的传播和儿童学者的活动。
在学校制度方面,1934年5 月,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通过《关于苏联中小学结构的决定》,调整和改革了学校制度,实行了新的学制,主要内容是:小学4 年,不完全中学7 年,完全中学10年,大学4 至6 年,此外还有中等专科学校,中等技术学校。这一学制在苏联实施达25年之久。
普及义务教育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对实施普及义务教育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1930年8 月,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关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决定》。决定要求儿童8 岁入学,至少要读完小学4 年;同时为所有11至15岁的男女儿童实施义务教育。
在城市和工人区实施7 年制普及义务教育。法令明确提出,送儿童入学受义务教育,是家长及儿童照管者的义务,如不履行这项义务,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到1934年,苏联基本上完成了小学阶段的普及义务教育,在工业城市、工厂区,工人镇实行七年制的普及义务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工作成绩显著。
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和中学网的扩大,需要大量的师资,因此大力发展师范教育显得迫切。1930年7 月通过的《关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迅速扩大师范学院,中等师范学校和特设的师资训练班网,增加学生名额并加紧采用其他方式来培养师资。30年代,苏联建立了师范教育体系: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两年制的师范专科学校(培养五、六、七三个年级的教师)和师范学校(培养八、九、十年级教师,)还开办了培养教师的讲习所。
为了确保各级学校教师的质量和水平,1936年至1939年间连续发布三个决定,规定要给中小学教师授予教师个人称号,并确定了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任命程序。随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教师鉴定工作。根据鉴定结果,对于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教师,采取多种补救措施,使之得到提高,以便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由于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苏联在30年代教师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增长和提高。1930年,全苏联的教师人数(主要指中小学教师)约48.1万人,到1939年则迅速增加到近103 万人。
30年代,苏联把整顿教育的重点放在普通教育(中小学教育)上,而其着眼点则是发展高等教育。从30年代初在整调中小学的同时,也开始了对高等教育的调整工作,主要目的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主要措施有:严格选拔合格新生;加强专业课程设置,尽力提高教学和研究工作水平;多方创造条件,促使高等学校规范化、标准化早日实现。
此外,苏联在30年代开始实施学位、学衔制度。1937年颁布的《关于学位和学衔的决定》所确定的学位有:博士和副博士。学衔有教授、副教授和助教;科研人员为一级科学研究员、初级科学研究员等。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30年代,苏联高等教育获得了较大发展。高等学校数目由1929年的190 所发展到1940年的817 所,在校生达80万人。
(3)卫国战争时期的教育
1941年6 月,法西斯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苏联人民奋起抵抗,从此苏联进入了卫国战争时期。
战争爆发后,各级学校教育也很快被纳入战争轨道。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发展,各级学校的教育内容作了必要调整,使之适应战争的需要。在学校中加强了体育课程的教学,对适龄青年增加了军事训练课和军事常识的讲解。
同时还专门增设了农业理论课和农业实践课,使学生参加一定的农业劳动,保证战时农业生产的发展。1942年,苏联对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国防和劳动所必需的内容。同时,各级学校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
由于战争,不少儿童与父母失去了联系,一些儿童无人照管,为此,政府机构组织和开办了两种类型的学校:一种是对因战争而失去父母或与父母失去联系的孤儿,给予妥善安置,有的被收入" 儿童之家" 进行照顾,有的送到专门组织的学校学习;另一种是对从前线或接近前线地带有组织地疏散下来的儿童,为他们开设学校。在一些后方地区,特别组织一些寄宿学校,使成千上万的儿童得到了妥善安置并继续受到教育。
战争也影响了普及义务教育工作,1943年7 月俄罗斯人民委员会对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作了适当变更。在农村实施小学普及教育,在城市和工人镇实施7 年制普及义务教育,并采取多种措施尽量防止儿童辍学。同年,为战争初期辍学,已在工厂或农业部门劳动的青年设立了工厂青年学校和农村青年学校。这两种学校,在战争时期及战后年代也为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方面,战争初期也受到很大影响,高校招生人数和高等学校数目都大大减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保证各专业必要的学生人数和扩大培养战争期间所急需的专家,苏联政府免除了部分高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学生以及所有高校和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班学生的兵役义务,同时扩大了与军事和国防相关的专业的学生数。随着战争胜利的临近,又加强了综合性大学和社会科学专业的教育。
战争后期,整个形势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在收复地区,学校很快被重建起来。但由于战争的破坏,学校设备受到重大损失,师资力量也有所削弱,教学质量明显下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43年6 月,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改进学校教学工作质量的措施》,规定实行毕业生考试和毕业生证书考试制度,对考试成绩优良,有良好操行的中学生颁发金质奖章和银质奖章。1945年又规定奖章获得者可免试升入大学。
整个卫国战争过程中,苏联的学校为国家输送了数百万的红军指战员、军事工程人员和各行各业的专家、劳动者,为夺取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苏联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潮
苏联的教育理论随着教育制度的调整、改革也取得了多方面的发展。从十月革命至30年代中期是对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建立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新的社会主义的教育理论体系还没有在苏联发展成型和完全固定下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潮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列宁、克鲁普斯卡娅和马卡连柯是这一时期教育理论上的代表人物。列宁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教育理论,纲领和策略,克鲁普斯卡娅和马卡连柯的主要贡献在于对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方面着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劳动教育和社会主义的集体教育理论。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是苏联教育理论继续发展时期,到了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才初步形成。
(1)列宁的教育理论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其一生的革命实践中,十分重视教育问题,始终把教育视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了对教育领导机构和学校的改革,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出发,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教育理论、纲领和策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说。
①教育要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就揭露了沙皇俄国教育的阶级性和反动性。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多次阐明资产阶级教育浸透着资产阶级精神,批判了教育超政治的观点。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教育必须贯彻无产阶级的精神,结合所面临的新的历史条件和任务同无产阶级政治联系起来。
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1919年)中提到:在国民教育方面,俄共(布)的任务是把十月革命所开始的事业进行到底,把学校由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工具变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学校应培养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新人。列宁指出,教育应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通过教育培养提高劳动者文化科学知识,从而不断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②论文化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非常重视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事业。列宁在其晚年发出了进行文化革命的号召。他把文化革命看作整个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看作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文化革命就不可能把经济落后的俄国变为先进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文化革命的任务是:扫除文盲,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广泛进行政治思想的宣传教育,造就新型的知识分子,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以及批判继承文化遗产,发展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的民族文化等等。
列宁对孟什维克和无产阶级文化派在文化问题上错误思想进行了批判,为文化革命指明了方向。
③论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列宁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的阶级性时,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教育和资产阶级政治的密切联系。列宁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整个教育中,我们都不能持有教育脱离政治的旧观点,我们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结合联共(布)党和苏维埃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阐述了使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利益服务的问题。
④培养建设共产主义的一代新人。1919年2 月,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提出了培养能够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人的要求。1920年10月,在共青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发表题为《共青团的任务》这一演说时,详细论述了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共产主义者的要求。列宁要求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列宁指出:" 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从全部人类知识中产生出来的典范" ," 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他还提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是青年一代共产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列宁非常重视实施综合技术教育问题。
⑤论教师。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十分关心培养新型教师的问题。列宁认为,教师肩负着培养建设新生活的年轻一代的重任,是向工农群众普及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可靠支柱。他分析了十月革命后教师队伍的状况,制定了团结、教育、改造和建设教师队伍的政策。
列宁在其晚年提出实行文化革命的伟大号召时,要求重视提高教师地位的问题。他指出:" 不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就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 " 应当把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的地位。" 同时,还提出要提高教师思想意识和各方面的素养," 而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⑥论无产阶级政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权问题。列宁一贯重视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严厉批判了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等对教育领域加强党的领导的恶毒攻击;论证了公开承认共产党的政治领导的必要性。无产阶级文化派的一些领导人,以" 独立" 、" 自治" 为口号,想取消党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领导,列宁对此也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在如何实现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问题上,列宁作了许多重要指示,他要求在党的工作会议上,应经常研究和讨论教育问题,少谈些" 领导" ,而多做些实际工作,并且要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发挥工人和劳动农民在教育方面的主动性,注意吸收有实际经验的专家和教师的意见,等等。
(2)克鲁普斯卡娅的教育思想
娜.康.克鲁普斯卡娅(1869-1939 年)是苏联著名教育家,列宁的夫人和战友,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活动家。生于彼得堡,中学毕业后当过一个时期的家庭教师,后来进入彼得堡女子高等学校学习。90年代初加入具有进步倾向的大学生小组,大量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1896年开始在彼得堡郊区的工人夜校担任教师,积极对工人进行政治工作和教育工作。
1893年,她与列宁在彼得堡相识,并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小组和工人运动,1896年被沙皇政府逮捕流放西伯利亚。在流放期间,她刻苦学习钻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并成为列宁的得力助手。流放期满后,她流亡国外。1905年她和列宁一起回国参加了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失败后,又和列宁侨居国外。在此期间,她研究了欧美国民教育的情况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的教育著作。1915年编著了《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一书。这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第一部教育专著。克鲁普斯卡娅在此书中对夸美纽斯、卢梭、裴斯塔洛齐等古典教育家都给以应有的肯定,她特别重视他们的劳动教育思想,并力图把这些思想与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综合技术教育理论直接联系起来。在这本书中她还介绍了杜威、凯兴斯坦纳等人的劳动学校及欧洲" 新学校" 的特点。明确提出并论证了把教人读书的学校改造成为教人劳动的学校的必要性和必然趋势。这一见解,为她后来积极宣传和热心推广劳动学校的活动与理论奠定了基础。
十月革命后,克鲁普斯卡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教育人民委员部副委员。她是苏联科学院名誉院士,也是苏联第一位教育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她对苏联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她对一些问题(如劳动学校的实质问题)特别是对资产阶级教育思潮(如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在思想上认识不清,以致在苏联教育实际工作中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克鲁普斯卡娅的教育思想就其主要方面来说,有以下论点:
①论学校的性质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克鲁普斯卡娅揭示了学校的阶级实质。她指出,在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办的学校,都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的。资产阶级国家为了不同阶级和阶层,设立完全不同类型的学校,使学生受到不同的教育,成为适合各阶级和不同等级社会地位所需要的人。" 资产阶级国家在建立国民教育制度时所追逐的是本阶级的利益," 而" 资产阶级国家给学校提出的目的,就是使学校成为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克鲁普斯卡娅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工农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要揭露学校的阶级性质,要" 粉碎学校的阶级性质" ,要从实际上真正做到" 使全体居民能进入各级学校学习" ,这就首先要求改变学校的性质,改变学校的目的,那就是要把单纯读书的学校改变成为设置一定劳动课业的劳动学校,把培养为资产阶级效力的学校教育,改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学校教育。
克鲁普斯卡娅认为全面发展的人要具有自觉的和有组织的社会本能,具有有目的,成熟的世界观,清楚地了解周围自然界和社会实践中从事各种劳动(既有脑力劳动,又有体力劳动,能建设合理的,内容丰富多彩而又愉快的社会生活)。克鲁普斯卡娅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是社会主义学校的重要标志。
克鲁普斯卡娅明确指出" 资产阶级把学校看作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无产阶级把学校看作培养能结束阶级统治的一代人的工具".②论集体主义教育。克鲁普斯卡娅认为集体主义教育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她明确指出,要把儿童培养成集体主义者。这和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她认为,苏联的教育方法与资产阶级的教育方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资产阶级力图把自己的儿童培养成个人主义者,使他们把" 我" 置于一切之上,使他们跟群众对立起来。而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则" 努力把儿童培养成全面发展,身体强壮,认识明确的人,他们不应是个人主义者,而应是集体主义者,他们不和集体对立,而能成为集体中的一部分力量,并能把集体的意义提高到新的高度来认识。" 集体主义教育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相适应的。资本主义与集体主义格格不入,它既不需要集体主义者,也根本不可能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克鲁普斯卡娅认为集体主义教育不会埋没人的个性。她认为集体主义教育不清除每一个人的个性,不否定每个人的特点,而且还要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每一个人的特点和特长。只有集体主义教育,才能真正使人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展和发挥。
克鲁普斯卡娅十分重视对少年儿童的集体主义教育。她指出,应当在儿童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实施集体主义教育。她重视学校和少先队组织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作用。
③关于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的见解。克鲁普斯卡娅认为,社会主义的学校不但应该给学生以知识,而且必须给学生以生活和劳动的本领。因此她强调社会主义的学校应该是劳动的学校。她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教学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在分析了帝国主义时期的生产特点和学校发展的趋势以后,得出结论:由读书学校向劳动学校的转变,是近代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改造旧学校的全部过程中,克鲁普斯卡娅始终致力于把旧的读书学校从内容、组织、方法等方面改造成为劳动学校,提出了一系列原则性的意见。
克鲁普斯卡娅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要使学生从很小的时候就能参加劳动,受到劳动的教育,只有在学生一面从事学习一面进行劳动的情况下,才能培养出既会用脑也会用手工作的人。她主张在学生中开展广泛的生产劳动,重视集体劳动。她认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可以使学生掌握劳动和组织劳动工作的技巧,培养学生坚韧、毅力、耐心等品质,可以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集体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其他宝贵品质,如珍惜时间,热爱劳动,团结互助等。
克鲁普斯卡娅要求对儿童进行系统的劳动教育,以培养儿童劳动技能和劳动观点。1936年她提出了一个从一年级到十年级的系统的劳动教育设想。
克鲁普斯卡娅认为,综合技术教育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化而改变的。她认定苏维埃学校的任务,应同国民经济的具体要求,同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紧密结合。
克鲁普斯卡娅认为技术教育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各个生产部门及其相互关系和联系的了解,二是对技术本身的了解。
克鲁普斯卡娅指出,综合技术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因为综合技术教育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劳动过程,发展把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的能力,发展理解一定现象的相互关系的能力,而职业教育的重点是使学生获得一些劳动的技巧。在综合技术教育基础上,可以迅速而又牢固地进行某种职业的训练。
克鲁普斯卡娅认为,实施综合技术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全面和广泛技术兴趣的有效途径,通过综合技术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现代技术原理,获得一般的劳动技能,易于适应各部门的劳动,可以提高工人的劳动素养,开阔他们的眼界,从而有助于迅速发展生产。克鲁普斯卡娅为实施综合技术教育作了很多工作。
④关于少年先锋队的教育活动和校外教育的见解。克鲁普斯卡娅认为,少先队运动的任务是:培养善于共同生活和工作,把公共的事业与自己的事业结合起来的集体主义的新人,培养具有明确思想,火热的感情,能干的双手并具有自觉纪律的人。
她阐明了少先队组织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克鲁普斯卡娅认为少先队的工作还应与儿童的校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她指出,校外工作是儿童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目的是帮助学校对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另外,校外工作在学生智育教育上也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唤起学生新的兴趣,发展求知欲,启发掌握知识的主动性。
克鲁普斯卡娅认为校外工作的基本原则是自主性与主动性。她强调在校外工作上,必须以发展儿童自动性与主动性为原则,这有助于培养儿童成为未来共产主义的积极建设者。
⑤关于学前幼儿教育的见解。克鲁普斯卡娅一直重视学前幼儿教育工作,并为建立苏联学前教育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十月革命胜利后,她更加重视学前教育,把学前教育看作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业,看作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教育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问题,而且也与解放妇女参加苏维埃国家的社会与生产建设密切相联系。
克鲁普斯卡娅对学前儿童共产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的体育、德育、智育、美育以及有关游戏和玩具等都给了很多宝贵的指示。
(3)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安.谢.马卡连柯(1883-1939 年)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和富于创新精神的教育理论家。17岁开始当小学教师。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卡连柯主要从事对流浪儿和少年违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他从事这项工作达16年之久。1920年,他被委派组织一所" 少年违法者工学团" (1922年,此工学团改为" 高尔基工学团")。马卡连柯在这里工作了8 年,数百名犯罪儿童成长为新人。1927年,他离开工学团,组织并领导同一性质的" 捷尔任斯基公社" ,他进一步发展了工学团的经验,创造了在集体中把教学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的教育形式。
在连续16年的时间里,马卡连柯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于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倾注到千百个流浪儿和违法少年的教育和再教育的工作上。工学团和公社先后收容三千多名流浪儿和违法青少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被教育和改造成为有用的" 真正的新人" ——" 有文化的苏维埃工人" 。《论共产主义教育》是马卡连柯对其教育理论的总结。
马卡连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与资产阶级的" 自由教育论" 、" 儿童学" 等错误理论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他坚信共产主义教育的威力,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又汲取了高尔基作品中对" 人" 的高度信任的思想,确定了" 尊重与要求相结合" 的总的教育原则。他在此基础上广泛地论述了各种教育问题。
①关于集体和集体教育理论。集体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集体教育理论可以概括为" 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 的教育体系。马卡连柯所说的集体教育,是指在工学团和公社参加生产劳动的组织和集体的教育。他明确指出,集体首先是在有共同目的、劳动和斗争的前提下,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社会有机体。
马卡连柯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可能有真正的集体。" 集体是以社会主义的结合原则为基础的人与人的相互接触的总体" ,集体是社会主义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和细胞。
马卡连柯确定,社会主义国家的每一个教育机构和学校就是一个集体。
在学校这个统一集体之下,还应当建立学生集体和教师集体,这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马卡连柯认为,所谓集体教育,乃至学校的全部教育,都是以学生集体特别是基层集体作为唯一和主要的对象的。
马卡连柯提出" 前景" 教育理论和" 平行教育影响" 原则进行集体教育,同时,重视集体的优良传统在集体中的重大作用。
②关于纪律和纪律教育的理论。马卡连柯认为纪律、纪律教育和集体、集体教育密不可分。马卡连柯认为在旧社会,旧学校采用的纪律是一种压(强)制性的纪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纪律再不是技术上的东西,而必须是道德的范畴,从纪律教育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和形成学生自觉的纪律。
马卡连柯认为良好的纪律是通过正确合理的教育产生的。要实施法律,进行纪律教育,必须对学生提出积极热忱而又无庸置疑的要求,而要求本身就包含着被要求者的真诚广泛的尊重。要求既是纪律教育的基础,又是纪律教育不可缺少的因素和方法。
马卡连柯认为,诱导(如赠物、奖励等)、督促(如暗示、微笑、说服方式、幽默态度等)、威胁(如提交大会评断等),也都是实现纪律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和方法。
③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理论。马卡连柯认为劳动不仅是劳动教育必不可少的措施,而且是全部教育总体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在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重视劳动和劳动教育,在社会主义学校,不能不把劳动和劳动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他认为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生活和文化幸福的基础。劳动教育,即人的劳动品质的培养,不仅是未来好的公民或不好的公民的教育,而且是公民将来生活水平及幸福的教育。因为劳动不仅能够发展人的体力,同时培养人的工作能力,使人在道德上和精神上得到发展。因此,学校中应该重视劳动及劳动教育。应将教育和劳动结合起来。
马卡连柯论述了知识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机结合的一般原则。他确认,学生既要参加生产劳动,也要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训练学生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本领,并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和工作能力,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20年代影响苏联的几种教育思潮
①" 自由教育论"." 自由教育" 原是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种以资产阶级人性论、生物学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教育理论,后来传到沙俄。
十月革命胜利后,一些从旧社会过来的资产阶级教育家,仍然企图用这种理论来论述教育问题,其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教育家文特策利和高尔布诺夫- - 波沙多夫。
他们都认为学校教育要脱离阶级意识,否则便不是真正的" 自由教育".他们反对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革,这对苏联初期教育改革起了消极作用。
②" 儿童学".这种理论由资产阶级的生物化教育理论和实验教育学演变而来,20年代、30年代初在苏联受到一些教育家的极力推崇。
所谓" 儿童学" 标榜有一种以研究儿童为中心的科学理论,它宣称,教育应以对儿童发展的研究为核心,而影响儿童发展的最根本的东西是生物学的规律和不变的环境影响。
在苏联,20年代" 儿童学" 的代表人物是布隆斯基(1884-1941 年)。
他认为以对儿童的身体、智力测验为主要内容的" 儿童学" 才是真正的教育科学,而教育学只不过是" 儿童学" 的附属部分。这样,就把" 儿童学" 代替了教育学,以至形成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期把" 儿童学" 理论凌驾于一切教育之上的情形。
根据不变的环境影响论,他们认为人受环境所主宰,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成什么样的儿童,而在恶劣、贫困环境下生活的儿童必然智力落后而不能受教育,这些儿童只能送往特殊学校。这就戕害了大批儿童,并降低了教师应起到的作用。1936年7 月,苏联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作出《关于教育人民委员部系统中儿童学的曲解》的决定,批判和纠正了儿童学的错误。
③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杜 威的实用主义教育传入苏联,并被全盘接收。根据这一理论而派生的许多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被搬到教育改革实践中来,如" 单元教学" 、" 道尔顿实验室制" 、" 设计教学法" 、" 综合设计教学大纲" 等等。
④" 学校消亡论"." 学校消亡论" 是苏联20年代的" 学校工作方法研究所"所长、当时教育改革事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舒里金提出的。他的这种观点一提出,即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与争论。
" 学校消亡论" 涉及到教育的本质、作用、内容和方法、组织形式以及劳动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这种理论认为,整个国家在向共产主义发展过渡的时期中,由一个政权管理机构逐渐转变为对她的人民群众具有重大教育作用的机构,国家的专政性质逐渐朝着教育性质转变,实质上即是国家在逐步" 消亡".而随着国家的" 消亡" ,专门行使教育职能的学校也一定会" 消亡" ,它的职能将由人们所生活、工作、劳动的一切场合和机构所代替。根据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教育是人在一生中的社会形成的过程,人在整个周围生活中所接受的" 自发教育" 要比"有组织的教育" 即学校教育重要得多,广泛得多。他们主张加强劳动教育,为学校" 消亡" 创造条件。
3.苏联的新闻传播事业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立即着手发展苏维埃的新闻事业。除《真理报》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恢复原名出版外,《消息报》改为苏维埃政权的最高权力机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机关报。1917年10月14日,列宁签署特别法令,规定彼得格勒通讯社为人民委员会的中央通讯社。1918年6 月26日,人民委员会通过决议,将彼得格勒通讯社与新闻局合并。同年9 月7 日,全俄中央执委会主席团做出决定,将合并后的通讯社定名为俄罗斯通讯社。简称罗斯塔通讯社(塔斯社前身),并为该通讯社规定了任务和方针。另一方面,在大力发展苏维埃新闻事业的同时,还对资产阶级报刊进行了整顿和处理。1917年11月10日,苏维埃政权公布了新闻出版法令。该法令明确规定了应该封闭的报刊的范围。1918年2 月12日,人民委员会决定在革命法庭下设立革命报刊法庭,负责审查和处理有关资产阶级报刊的案件。该法庭具有执行罚款,封闭和没收资产阶级报刊等八项职权。根据这些法令,苏维埃政权先后封闭了一批反对苏维埃政权的资产阶级报刊,没收了它们的财产,捍卫了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促进了苏维埃新闻事业的发展。
在列宁和苏维埃工农政府领导下,苏联建立了有别于资本主义的新型报刊体系。
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苏联新闻事业在十月革命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数量和门类上都较以前有了较大扩大。到1922年,苏联有了无线电广播,电子媒介开始在苏联出现和使用。30年代开始电视的试验工作。1938年,正式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建立电视台,1939年开始定期播放节目。卫国战争期间停播。1945年12月又重新恢复播放。
4.苏联体育事业的发展
(1)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起点
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广泛开展体育运动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体育从此成为苏联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革命前的俄国,体育运动不过是少数达官贵人手中的玩物;高额费用使一般劳动人民无从问津任何体育运动组织。新的社会制度建立后,取消了剥削阶级的体育特权,建立了新型的,面向广大劳动群众的各级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
在国内战争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年代,体育与军事相结合,体育运动与军事训练相结合,是苏联体育工作的特点。这一时期,苏联按地区成立军事体育俱乐部。除此之外,在机关、学校和红军部队中还成立了体育小组、体育协会等体育组织形式。经过各级军事训练和军事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的努力,苏维埃政权初期的体育运动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后来苏联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时期,体操、田径、滑雪、球类、举重等运动首先得到了发展。
(2)20年代和30年代苏联的体育事业
从20年代初,直至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联的体育事业在大约20年左右的和平环境中得到了迅速发展。
1922年6 月,俄共(布)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决议,决定建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体育委员会,统一领导共和国的体育工作。1924年初,在共和国各省市及大部分县区内,先后建立最高体育委员会的下属机构——体育委员会。不久,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加盟共和国也都成立了最高体育委员会及其地方体育委员会。
1929年3 月,俄罗斯共和国最高体育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会上作出决定:必须同体育工作中单纯纪录主义和不问政治的倾向作坚决的斗争,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在群众中普及体育运动。
1928年,第一届全苏运动大会在莫斯科隆重召开,这是苏联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全运会。参加大会的运动员共7225名。其中600 名运动员是来自捷克斯洛伐克、德国、英国、法国、挪威等国的代表,反映了苏联20年代对外体育联系的扩大。
进入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为其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1930年4 月,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通过一项决议,决定成立全苏体育委员会,作为领导和监督全苏体育工作的统一国家机关,后来,又于1936年6 月改在苏联人民委员会下设立全苏体育运动委员会,在各边区、州、市和区的劳动人民代表执行委员会下设立该区、州、市和区的劳动人民代表执行委员会,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国家对体育运动的领导。
苏联国家体委建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全国实行新的体育制度——劳卫制。
1931年3 月,全苏体育委员会根据共青团的建议,制定并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准备劳动与卫国" 体育锻炼考核制度(简称劳卫制)。劳卫制条例规定,凡考核达到劳卫制条例标准的适龄男女,均可获得全苏体育委员会授予的劳卫证章(纪念章)和证书。劳卫制的实行,调动了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劳卫制成了苏联体育教育制度的基础。
30年代苏联体育的另一件大事是各行业全苏性志愿体育协会的建立。
1936年,各生产部门在各产业工会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建立全苏性志愿体育协会。其目的是加强对企业、机关、学校等单位体育团体的领导,充分发挥这一环节体育组织的作用。各志愿体育协会都制定自己的会章、向会员颁发会员证,规定会旗和会徽,统一制作运动服。这些措施有助于加强体育活动参加者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志愿体育协会的建立促进了苏联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这一时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体育活动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和运动会上创造了优异成绩。发展最快的体育项目是体操、田径、足球、滑雪、举重。此外,在射击、举重、滑冰、游泳、摔跤等项运动方面,也有较大发展。
1939年,苏联政府规定,每年的7 月18日为全苏体育节(后又改为每年的8月第一个星期六)。每年这一天,将总结和检阅全苏体育运动的成绩,以吸收更多的国民参加体育运动。1934年,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一项决议,将向最优秀的苏联运动员授以" 功勋运动员" 的称号,这有利于激励运动员为国争光。
20年代至30年代,苏联的体育,为培养和造就整整一代具有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崇高的思想品质的苏维埃人作出了巨大贡献。
(3)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体育
1941年6 月22日,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动" 闪击战".苏联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
战争年代,苏联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粉碎法西斯敌人这个中心。因此,卫国战争一开始,苏联的体育工作就转移到军事轨道上去了。
1941年秋,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对各地居民施行普遍军事训练,各体育组织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国防服务的战时总任务,也影响到了学校中的体育教学。在战争期间,除暂时被法西斯占领的省市之外,所有苏联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都一律转变为军事体育教育。
体育为国防服务,使体育充分起到了发动人民参加卫国战争并训练部队战士和后备军的作用。为卫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战争的突然爆发,严重影响了苏联体育的正常发展,很大一部分运动员和体育活动积极分子走上前线,各体育组织都把主要力量放在对居民进行普遍军事训练和劳卫制的组织工作上面,战争期间没有举行过全苏或加盟共和国范围的大型锦标赛或传统体育竞赛,但是,苏联的体育活动并未停止。尽管战时体育活动规模比战前大大缩小,但仍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优秀成绩。
七、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 五四" 新文化运动下的教育改革与探索
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教育战线就开始了反对封建主义旧教育和帝国主义奴化教育的斗争。19世纪90年代,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进行具有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教育改革,辛亥革命后,这种改革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辛亥革命的失败,最终未能改变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对我国教育的改革起着重大推动作用。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涌现了各种教育思潮,出现了许多教育团体和革新教育的办学活动,并进行了教育上的多种改革。
(1)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
①民主与科学教育受到重视。袁世凯统治时期,学校里毫无民主与科学教育的地位。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学校教育逐步排除了封建性的内容,开始重视科学教育。1916年9 月,教育部颁布通知,撤销1915年袁世凯颁布的" 教育纲要".10月,教育部颁布" 高等小学校令施行细则" ,删去了" 读经" 及有关内容。1917年5 月,宪法审议会否决了将孔教定为国教的提案,并撤销了1913年宪法草案中所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体" 的条文。学校教学开始重视科学教育,在中小学加强了自然科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学增设了一些自然科学系,不少学校还设立了实验室和科学馆。同时,教材中增加了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方面的内容,教学上开始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②争取男女平等教育权。1912年颁布的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学,高等小学仍分别设立。到1915年,袁世凯公布的《国民学校令》中,规定只准许小学一二年级男女合班上课,三年级以上男女只可同校,不准同班。
新文化运动对这种男女教育不平等的状况进行了猛烈抨击,他们积极宣传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思想,主张男女有平等享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主张男女同学。1917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三届会议向教育部提出推广女子教育案。
1920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随后各大学都陆续招收女生,一些比较进步的中学开始男女合校,甚至同班。这些措施,改变了自有学校教育3000多年来男女不平等的状况,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取消了男女中学之间的差别。至此,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从教育制度上得以肯定下来。
③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教育界强烈要求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1917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决议通过《推行注音字母以期语言统一案》,要求教育部选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到各省区,以为将来在小学实行国语教学做准备。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在文学革命的推动下,1920年,教育部明令公布,全国各国民学校先将一、二年级国文改为白话文,并规定到1922年止,凡旧时所编的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白话文。中学教科书、高等学校的讲义也随之采用了白话文。这样,大、中、小学文言文教材逐步被淘汰,在教学上使语言文字更接近人民生活实际,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④各种教育团体的建立和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改革。" 五四" 时期在新文化运动" 民主" 与" 科学" 的旗帜下,教育界思想十分活跃,由于教育改革活动的开展,全国建立了许多教育团体。主要有:1914年建立的" 中国科学社" ,1915年由各省教育联合会及特别行政区教育会派代表组成的" 全国教育联合会" ,1917年成立的" 中华职业教育社" ,1921年由实际教育调查社、新教育共进社,新教育编辑社合并成的" 中华教育改进社" ,1923年成立的"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等。这些教育团体,集中了当时教育界的一些知名人士,他们各自从不同的方面发动教育改革运动。在这些教育团体和一些教育家的推动下,各级各类学校都进行了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方面,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出了"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兼容并收" 的办学方针,对北大进行了全面改革,这以后全国各大学都纷纷按北大的制度办理,从而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中小学教育方面,加强了科学教育与职业教育。
同时,引进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如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凯兴斯坦纳的" 劳动学校" ,以及设计教育法、道尔顿制等。最后,对学制进行了一次全面改革。
(2)1922年学制改革
1912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系统,基本上沿用清末采用的日本学制。以后,留美学者增多,美国教育逐步引入中国,不少人开始提倡美国学制。1919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五届年会开始讨论修改学制系统。经过三届年会讨论议决,1922年9 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对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的学制草案稍加修改,于11月1 日以大总统的名义公布施行,这就是壬戌学制。
一般称这个学制为" 新学制". "新学制" 根据七项标准制订。这七项标准是:" 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这次学制,采用美国" 六三三" 制。
初级小学四年,高级小学二年,小学教育共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至六年。与中学平等的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学制系统在总说明中提出,要以儿童身心发达时期为依据,采取纵横活动主义,教育以儿童为中心,顾及学生个性及智能。高等、中等教育采取选科制,初等学校升级采取弹性制。
在推动学制改革的同时,全国教育联合会还组织了" 新学制课程起草委员会" ,着手研究课程改革。1923年,该委员会颁布了《中小学课程纲要》。
纲要规定,小学开设国语、算术、卫生、历史、地理、公民、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音乐、体育等科;初中采用学分制和选科制,必修科目有公民、历史、地理、国语、外国语、算学、自然、图画、手工、音乐、生理卫生和体育;高中采用综合中学制度,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公共必修科目有国语、外国语、人生哲学、社会问题、文化史、科学概论和体育,此外还设有选修课。纲要还对师范教育除高等师范外的课程标准作了规定。
1922年" 新学制" 的颁布,结束了辛亥革命后教育上的混乱状态。学制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延长中学年限,取消大学预科,高中增加职业科,这一方面提高了中等教育的水平,满足了社会对中等教育水平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减轻了大学负担,有利于集中精力进行专业教育和学术研究;初中可以单独设立,有利于初级中等教育的普及。学制规定,大中学校课程采取学分制,选科制,这有利于发展青少年不同的个性。在课程设置中没有男女差别,小学国文改为国语,修身改为公民,增加了手工和图画方面的课程;中学加强了人文科学和理科课程;职业教育单成系统;重视提高师范教育水平,这些都反映了" 五四" 新文化运动以来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 新学制" 比较适合中国当时的情况,以后除在学分制和综合中学制等方面有所改动之外,基本上沿用到全国解放。
这一学制也有它的局限性,在许多方面盲目搬用美国的做法,如采用综合中学制,开设大量选修科目,虽有许多优点,但在当时的经济基础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另外,该学制也明显受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从" 五四" 时期起,一些教育工作者大力宣传美国教育,使我国教育从仿效日本转向仿效美国,从而缺乏独立性和独创精神。
(3)陈嘉庚的办学活动
陈嘉庚(1874-1961 年)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他在海外从事工商业,对当时中国经济的贫弱,教育的落后感受颇深。他主张以办企业促进国内教育的发展,办教育促进国家的富强。1913年,在家乡厦门市集美镇办起集美两等小学堂。为了解决师资问题,1918年兴办集美学校师范部和中学部,并大力从事普及教育工作。1924年在集美学校设推广部,到1932年已对全省28个县市,73所中小学给予了经济帮助和业务指导。他非常重视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积极兴办职业教育。在他的主持下,1920年集美水产科开学,1925年又增设航海科。
1919年,陈嘉庚第五次回乡时,正值" 五四" 时期,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他发起创办厦门大学。经过两年的筹备,1921年厦门大学正式开学。到1927年,他兴办的学校有幼稚园、男女小学、中学、厦门大学、国学专门学校;中等教育中又包括普通中学、师范和各种职业学校;此外,还设有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医院等。就学的除国内学生外,还有大批华侨子弟。
陈嘉庚非常重视办学质量。他说:" 学校得失者,率别质量" ,而保证质量的关键是领导和教师,"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教学中,他主张学校" 不但教其识字而已,其他如知识、思想、能力、品格、实验、体育、园艺、音乐以及其他课外活动,均须注意,与正课相辅并行。" 他很重视校舍、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
陈嘉庚一生大力投资兴办教育,除在国内办学外,还在南洋举办各种教育事业。他为祖国一生办学所捐之款以当时金价折算,约为一亿美元。毛泽东同志评价他为"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2.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产生
在" 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许多国外教育思想被介绍进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一些早期共产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考虑中国的教育问题,这样产生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萌芽。1921年7 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工作,把它作为革命总战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了一系列的纲领、方针、政策,使中国教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阶段。
(1)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①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的胜利》,欢呼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俄国的革命经验重新考虑中国问题。在教育方面,他们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关于国家的学说,批判了当时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家和知识分子所热衷的" 教育救国"论,在批判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 五四" 运动以前,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连续发表《不朽》和《实验主义》两篇文章,宣传杜威的实用主义和改良思想。1919年7 月,胡适配合杜威在华演讲再次发表文章,推行以教育为手段的社会改良论,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论。他提出:"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 主义'",指责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不去研究人力车夫的生计,却去高谈社会主义".针对胡适的这些观点,李大钊明确指出,企图以教育去点滴改革是达不到目的的,必须经过工人阶级的联合行动,依靠阶级斗争才能改变经济基础,改造社会。
这场" 问题" 与" 主义" 的论争,是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释教育和政治经济关系的典范。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他反对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宣传实在论和基尔特社会主义。张东荪发表了许多文章,极力推崇罗素的理论。
他说:" 中国第一宜讲教育,使无知识的有知识,使有知识的更进一层。第二是开发实业救济物质生活。至于社会主义不妨迟迟。" 针对这种情况,陈独秀发表《独秀致罗素先生底信》,指出发展教育与工业是非常重要的,这不必讨论,但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有发达的教育与工业,却带来了社会上的贪鄙欺诈刻薄以及战争,中国应用社会主义来发展教育与工业,不能再走欧美的错路。当时,毛泽东、蔡和森等也有类似的论述,批判以教育为工具的改良主义道路,主张通过革命改造社会。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还站在工人阶级与劳苦大众的立场上,提出改革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劳苦大众争取教育权的斗争。他们根据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分析,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民主的虚伪性,主张教育上人人机会均等,劳动者应有受教育的机会。在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的关系上,他们主张知识阶级应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鼓励知识分子到工农中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已经萌芽,从此中国文化教育战线的斗争开始由旧民主主义阶段向新民主主义阶段转变。
②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留法勤工俭学活动最早开始于1912年,当时蔡元培等在北京成立" 留法俭学会" 并设立了预备学校,四川、上海也建立了类似的机构。他们希望" 兴苦学之风" ," 留学泰西" ," 输世界文明于国内" ,以" 造成新社会,新国民。"1915 年,法国政府从中国招募大量民工。6 月,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成立" 勤工俭学会" ,提出" 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增进劳动者知识为宗旨。" 他们采用半工半读的办法,使工人能够以工助学。1916年3 月,巴黎成立了" 华法教育会" ,该会后来成为负责大批青年留法勤工俭学的总机关。十月革命胜利和" 五四" 运动爆发后,越来越多的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据统计,1918年3 月到1920年底参加赴法留学的青年达1600余人。
赴法勤工俭学的成员中,以中学生为最多,此外还有小学生、师范生、大专学校学生、教师、工人等,他们在法国就读的学校有30多所,所入的工厂达六七十处。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有不少积极组织并参加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李大钊、毛泽东、吴玉章等都是这一运动的组织者,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邓颖超等都是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1921年,周恩来、赵世炎、王若飞等发起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旅欧学生和工人中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批中国青年,远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到西方最" 民主" 的资本主义国家法兰西共和国,进入资产阶级学校,深入法国工人之中,过着一种" 勤工" 与" 俭学" 相结合的生活。他们有的先工后学,有的先学后工,工不忘学,学不误工,工学并进。他们在同法国工人的共同劳动中,学到了技艺,同时也看清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他们认识到,中国不仅要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束缚,而且要和整个剥削制度决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各国经济极度困难,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也陷入了欲工不得、欲学不能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华法教育会不仅不支持他们,而且用种种办法限制他们,1921年1 月还宣布与勤工俭学学生脱离经济关系。在这种背景下,1921年2 月28日爆发了勤工俭学学生向巴黎公使馆要求向北京政府转达他们争取" 吃饭权、工作权、求学权" 的斗争,这就是" 二八运动".同年6 月和8 月,又开展了两次拒款斗争,抗议中国政府秘密向法国政府借款。9 月以后,掀起了要求将里昂中国大学和中比大学改办工学院,解决勤工俭学学生求学问题的斗争。这三次大的斗争都在中国政府和法国政府的联合迫害下失败,大批学生被强行遣送回国。至此,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告一段落。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和干部条件。这以后,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领导者。
(2)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的提出
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关于教育运动的决议案》。
1922年5 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教育运动的决议案》,具体规定了青年团在教育工作中的任务。
在社会教育方面,应在青年无产阶级中组织俱乐部、学校、讲演会,发展他们的知识和觉悟;政治教育方面,应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学校教育方面,要改革学校制度,使一般贫苦青年得到初步的科学教育,并建立普遍的义务教育,让学生参加校务管理,取消一切不平等待遇。决议案提出了当前要开展的六种教育运动。它们是:" 青年工人和农人特殊的教育运动" ;" 普遍的义务教育和免除学费的运动" ;" 男女教育平等运动" ;" 学生参加校务运动,打破这种官僚式、或牢狱式的学校制度" ;" 非基督教学生在基督教学校内的平等待遇运动" ;"统一国语和推行注音字母的运动".
②中国共产党" 二大" 提出的教育纲领。 1922年7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并且提出了目前奋斗的七项具体目标。有关教育的规定,内容有:" 废除一切束缚女子的法律,女子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教育上一律享受平等权利" ;" 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 ;" 保护女工和童工".③新三民主义教育政策。在革命形势高涨的情况下,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1 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发表了大会宣言。这个宣言成为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关于教育方面,宣言规定:" 于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助进女权之发展" ;" 历行教育普及,以全面发展儿童本位之教育,整理学制系统,增高教育经费,并保障其独立" ;" 施行军队中之农业教育及职业教育" 等。
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教育已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干部学校和工农教育运动
①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为了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革命干部,开展工农运动,先后开办了少数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主要有湖南自修大学、湘江学校、平民女学等。
湖南自修大学是毛泽东于1921年8 月在湖南长沙创办的。目的是为了让党团干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团结社会进步青年。学校的主持人是何叔衡。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教学方式以自学和讨论为主。学生24名。自修大学还附设了补习学校,补习学校的负责人和教师大多是自修大学的学生。
湖南自修大学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学校,也是中国无产阶级举办的第一所革命大学。它的办学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都与传统的旧大学有本质的区别。自修大学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革命干部的培养起着重大作用。湖南地区许多党团干部如毛泽东、杨开慧、夏明翰等都是这所大学的学生。由于学校的革命活动,1923年11月被湖南军阀赵恒惕强行封闭。接着,党又创办了湘江学校,继续培养革命干部。
平民女学是中国共产党人于1921年10月在上海创办的,目的是培养妇女革命干部。课程有《共产主义ABC 》、《反杜林论》等。
②工农教育运动。1921年8 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作为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并派许多党员深入工矿开展工人教育。这以后,北京、上海、武汉、湖南、广东等地都办起了工人补习学校。比较著名的有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等。工人教育运动的发展,成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人运动兴起的先声。
与此同时,农民教育运动也广泛地开展起来。广东海丰是农民运动最早开展的地区,1922年组织了海丰农民总会,设教育部主办农民教育,教农民记数、写信、办农会,很受农民欢迎。其它地区如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农民教育运动也发展起来。
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会议通过了《工人教育决议案》。决议提出,工人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唤醒工人的阶级觉悟,二是训练工人的斗争能力。与此同时,各省也召开农民代表大会,如广东、湖南都通过了《农村教育决议案》,对农民教育作了许多具体规定。从这以后,工农教育在全国各地更为广泛,更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形成了中国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工农教育运动。
(4)第一次国共合作下的革命教育
①广东国民政府的教育。 1925年7 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1926年2 月广东国民政府设立教育行政委员会。许崇清任教育行政委员兼广东教育厅长,他拟定了一个" 教育方针草案" ,提出了14条具体纲领:"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改良及统一;二、义务教育的励行及教育经费的国库补助;三、中等学校的扩张及其设备教学训练的改善;四、产业教育组织的建设;五、乡村教育的改造;六、民众教育事业的扩张;七、贫困儿童就学的补助;八、优良教师的养成;九、大学教育内容的充实;十、军事训练的实施;十一、宗教与教学分离;十二、外国人经营学校的取缔;十三、革除偏重书本的陋习励行学校的社会化;十四、打破学科课程的一元主义".教育行政委员会还积极推行" 党化教育".他们要求在各校课程中加授三民主义,教师要加入国民党。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还通过决议,规定每星期举行纪念周,宣读总理遗嘱;建立中山大学。
1926年3 月,教育行政委员会决定设立教材编审委员会,4 月成立教育法规委员会,准备编审教材,制定教育法规。由于时间短促和北伐战争的影响,这些纲领和计划未能实现,但它反应了这一时期革命教育的基本要求。
②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第一次国共合作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为了领导革命武装,进行北伐战争,在共产党人的积极参与下,国民政府建立了几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其中著名的有黄埔军校、农民运动讲习所、上海大学等。
1924年5 月,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黄埔创办。
1926年3 月更名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校总理为孙中山先生,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 1924年秋周恩来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后由熊雄继任,军事顾问为加伦将军。黄埔军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能指挥作战,能做政治工作的革命军官。从第二期起学校分设步兵、炮兵、工辎、宪兵等科,1925年设政治训练班和军官政治研究班。军校有潮州、武汉、长沙、南昌、洛阳5 个分校,并附有两个教导团。黄埔军校4 期共培养军事干部4981人,成为保卫广州国民革命政府和进行北伐战争的一支骨干力量。第五期以后,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黄埔军校便成为蒋介石培养嫡系部队的军事学校了。
农民运动讲习所是1924年7 月为培养从事农民运动的骨干而设立的。第一期的主任为彭湃。讲习所招收革命知识青年,从事工农运动的工人和农民。
学习课程有革命基础知识,农民运动的理论和方法,军事训练等。学习期限大致为1 到3 个月。第一期到第五期,讲习所主要培养广东省的农运干部。
1926年为适应全国农民运动迅速发展的需要,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倡议下,中国国民党农民部农民运动委员会决定将农讲所扩大,招收中学程度的学生,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由毛泽东任所长,肖楚女为专职教员。 1927年1 月,由于北代战争的胜利,广州革命政府迁到武汉。在毛泽东倡议下由湘鄂赣三省农讲所扩大成立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达700 多人,1927年6 月结业。这时蒋介石已发动反革命政变,原定继续举办的农政训练班未能继续,学员撤离武昌参加了伟大的" 八一" 南昌起义。
上海大学是1922年10月由原东南高等师范学校改组成的,由于右任担任校长,他去广州后由邵力子代理校长,教务长是陈望道。上海大学设社会科学院、文艺院和附属中学三部分。社会学系的创办人是著名共产党人瞿秋白,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许多共产党人曾在此任教。这是一所有广泛影响的革命学校,曾屡遭帝国主义的破坏。 1925年" 五卅" 运动中,帝国主义派海军陆战队包围学校,强令解散,上海大学被迫迁校。1927年4 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封闭了上海大学。
3.反对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和反对封建复古主义教育的斗争
(1)收回教育权运动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凭借不平等条约开始在中国传教、办学校,进行文化侵略。清朝末年,学部颁布《咨各省督抚为外人设学无庸立案文》,这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更是毫无顾忌地在华办学,不受中国教育行政当局的管辖,不在中国政府立案。教会学校用种种手段强迫学生信奉宗教,压制学生参加爱国运动。
面对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中国人民一直进行着反" 洋教" 的斗争。1922年," 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 要在中国清华学校举行第11次大会,以此为导火线,爆发了空前的非基督教运动,进而发展为收回教育权运动。" 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 是由美帝国主义分子穆德组织的。" 早在1901年他就透露了企图通过控制中国学生的办法在中国培养代理人的意图。 1912到1913年,他在中国11个城市布道,并提出要在北京举行下届" 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 大会。
针对这个新的侵略行动,1922年3 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发起" 非基督教学生同盟" ,发表宣言,通电全国。宣言指出,基督教和教会是英、法、美等国侵略中国的" 先锋队" ,这次会议是一次" 强盗会议" ,所以" 愤然组织这个同盟,决然与之宣战" ,通电中揭露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为" 殖民之先导" ,"挟金铁之威以临东土,金铁奴我以物质,福音奴我以精神" ,并呼吁" 吾爱国青年之血泪未干,焉能强颜以颂上帝." 通电发出后,全国立即响应。北京发起组织全国" 非基督教大同盟" ,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胡汉民、汪精卫、吴虞等都参加了。蔡元培在" 非宗教同盟" 第一次大会上发表演说,他提出:" (一)大学中不必设神学科,但于哲学科中设宗教史,比较宗教学等;(二)各学校中,均不得有宣传教义的课程,不得举行祈祷式;(三)以传教为业的人,不必参与教育事业".除北京外,全国30多个地区也建立了类似的组织。
1924年以后,特别是1925年" 五卅" 运动前后,教会学校中的帝国主义分子破坏学生运动,迫害进步师生,甚至公开叫嚣:" 已入教会学校读书,应该断绝国家关系,爱国二字断无存在的余地".对此,各学校的师生针锋相对,纷纷举行罢课,示威游行以致全体退学,并提出收回教育主权的口号,将运动推向高峰。1924年7 月," 广州学生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 提出了4 条收回教育主权的具体办法,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三届年会讨论通过了收回教育权的决议案。同年10月,全国教育联合会开会通过" 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案" 和" 取缔外人在我国办理教育事业案" 两个提案及11条具体办法。东北三省也掀起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斗争。收回教育权运动给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以沉重打击,教会学校被迫关门改组,数量急剧下降。1925年," 中华基督教教育会" 不得不承认" 应向政府注册,遵守政府之规定,受政府之监督、指导".同年12月,北洋政府公布了"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 ,规定外国人捐资办学应作为私立学校向中国政府请求认可,校长需为中国人,学校董事会中中国人应占董事名额之过半数,学校不得以传播宗教为宗旨,课程必须遵照部定标准,不得将宗教科目列为必修课等。
至此,外国人在华所办学校形式上要向中国政府注册,按统一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2)对教育上封建复古主义的反击
" 五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封建主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随着革命形势的高涨,为了压制革命运动,1923年起,北洋军阀政府掀起了一股封建复古主义的逆流。
在教育上,章士钊是推行复古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 五四" 后就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宣传复古主义。1924年,他出任段祺瑞执政府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上台之后,即宣布" 整顿学风" ,对敢于蔑视政令者,依法从事,决不姑贷。接着就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镇压女师大风潮事件。1925年7 月,章士钊出版《甲寅周刊》,鼓吹古文,宣扬封建思想。 1925年10月,在修订中小学、师范学校法令的会议上,通过了恢复读经科和文言文的决议,要求高小以上国语读本兼采古文,初小从四年级开始诵经。教育部还通令禁止女学生到市场、公园,以免发生有伤风化事情,等等。地方军阀的封建复古主义也很猖獗。张作霖在东北禁用国语教科书,不准学习注音字母。山东省张宗昌通令小学一律添设读经班,要中小学生读完《四书》、《五经》。
与此同时,胡适也劝学生" 踱进研究室" ," 整理国故".1923年,他发表《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开列以孔学、佛学为主要内容的古书200 多种、共1000多册供青年研读,要学生钻到故纸堆中去" 读书救国".这种教育上的倒行逆施遭到教育界进步人士和青年学生的坚决抵制。女师大师生与章士钊、杨荫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1925年8 月,北京大学批判章士钊" 思想陈腐、行为卑鄙" ,反对他任教育总长,同时宣布独立,与教育部脱离关系。1925年12月,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师范附属小学在无锡第三师范举行仪式,焚毁初小文言文教科书,并发表宣言。当时的《民国日报》、《中国青年》等进步报刊也纷纷发表文章,批判封建复古主义。在教育界和广大学生的坚决抵制下,随着北代战争的胜利发展,这股封建复古主义逆流在章士钊下台后即宣告破产。
4.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建立了十大农村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八年中,党在敌后又建立起十四大抗日民主根据地,这些根据地都建立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政治、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偏远山区。根据地建立后,四面受到敌人的包围、封锁,处于严重的" 围剿" 与反" 围剿" 、" 扫荡" 与反" 扫荡" 的战争环境。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1)教育方针与政策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工农民主政府,并拟定了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大会宣言中提出:" 工农劳苦群众无论男子和女子,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上,完全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 一切工农劳苦群众及其子弟,有享受国家免费教育之权,教育事业之权归苏维埃掌管" ," 取消一切麻醉人民的封建的、宗教的和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的教育".大会通过的《宪法大纲》中规定:" 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群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应开始实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首先应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积极地引导他们参加政治和文化的革命生活,以发展新社会力量。"1933 年4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部训令(第一号)规定:" 苏区当前文化教育的任务是要用教育与学习的方法,启发群众的文化水平与政治水平,打破旧社会思想习惯的传统,以深入思想斗争,使能更有力的动员起来加入战争,深入阶级斗争,和参加苏维埃各方面的建设". 1934 年1 月,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会上毛泽东对教育工作作了总结,提出苏区教育的总任务是:" 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为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为着动员民众一切力量,加入于伟大的革命斗争,为着创造革命的新时代,苏维埃必须实行文化教育的改革,解除反动统治阶级所加在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而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苏维埃文化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文化教育的中心任务" 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教育的纲领是:" 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方案,提高人民民族觉悟的程度。"1938 年又进一步提出:" 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因此全民族的第十个任务,在于实行如下各项的文化教育政策。第一,改订学制,废除不急需与不必要的课程,改变管理制度,以教授战争所必需的课程及发扬学生的积极性为原则。第二,创设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的抗日干部。第三,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组织各种补习学校、识字运动、戏剧运动、歌咏运动、体育运动、创办敌前敌后各种地方通俗报纸,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第四,办理义务的小学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后代。""一切这些,也必须拿政治上动员民力与政府的法令相配合,主要的在于发动人民自己教育自己,而政府给以恰当的指导与调整,给以可能的物质帮助,单靠政府用有限财力办的几个学校、报纸等,是不足完成提高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之伟大任务的".根据地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强调工农群众及其子弟同等的受教育权,政府要采取一切办法来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和政治水平;同时教育同革命的任务紧密相连,始终坚持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这些都体现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性质与特色,符合当时革命实际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对支援革命战争,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2)各级各类教育
①干部教育。为了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根据地特别重视对党、政、军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始终把干部教育放在第一位,先后开办了许多干部学校和干部训练班。主要干部学校如:苏区时期的红军学校和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和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大学、中央党校等。
红军学校创办于1931年,到1933年共办了6 期。其任务是:" 培养一大批工农分子的军事政治干部,以供充实红军各部队创造铁的红军及扩大红军以及地方武装的需要。" 叶剑英任校长兼政委。1933年11月,红军学校与苏维埃大学军事政治部合并成立红军大学,分指挥、政治、参谋3 个系,培养营团级以上干部。此外还有一个高级班,培训军以上干部。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6年,在红军大学的基础上成立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在延安,林彪、徐向前先后担任校长。抗大的任务是培养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骨干力量。教育方针是:" 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校训是:"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课程以政治课、文化课和军事技术课为主。教学上突出" 少而精" 、" 理论与实际并重" 、" 理论与实践联系" 、" 军事与政治并重" 等原则。抗大的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也参加实际的战斗。
8 年抗战中,抗大总校共办了8 期,在晋察冀、鄂豫皖、晋东南、苏北、苏中、华中、太行等根据地办了12所分校,先后培养了20多万名军政干部。
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干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 1944年鲁迅文学艺术学院、行政学院等也并入。延安大学分3 个学院,行政学院,下设行政、财经、教育、司法4 系;艺术文学院,下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4 系;自然科学院,下设工学、农学、化学和医学四系,这是解放区第一所工、农、理、医、文、艺综合性高等学校。
②小学教育和中等教育。根据地的小学最初为6 年,1933年以后改为5 年,初小3 年,高小2 年。1933年10月,中央教育部发布《小学课程与教则草案》,规定小学教育要达到的程度为:政治水平上要达到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能了解阶级斗争的一般理论和策略;知识技能、身体要达到能满足目前斗争的一般生活最低限度的需要,同时要准备将来学习专门知识技能的最低限度的基础。课程包括国语、算术、游艺、社会常识、科学常识、劳作等。教学方法上强调教育与政治斗争和生产劳动相联系,教育要有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
中等教育方面,在苏区设有短期师范和短期职业学校,没有普通中学。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中、山东战前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有一定数量的中学。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中等教育主要是师范学校。这些中等学校都从事干部教育,学制一般2 到3 年,但学生常常不到毕业即调出工作。此外,还有少数职业学校。
③全民识字运动。建立和巩固发展革命根据地,必须依靠广大有觉悟的工农群众,主要是农民。旧中国90%以上的农民是文盲,这就成了革命根据地必须解决和克服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苏区开展了全民识字运动。
1929年,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中特别规定了关于红军的文化教育问题,要求各纵队政治部负责编制青年识字课本,开展文化教育。1930年,徐特立来到苏区,毛泽东委托他组织识字运动并指出:" 游击区域应当有带游击性的教育。"1932 年人民委员会令(第六号)《政府工作人员要加紧学习》,专门对政府人员的识字问题作出规定,要求所有的省区县都设立识字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强迫识字,程度稍高的成立读书班。
1933年8 月,教育人民委员部发布第十二号令《颁布夜校办法大纲》,对群众的识字教育作了规定。要求一般的青年和成年男女必须达到" 普遍的能作报告,能看各种文件,最低限度也要能看标语和路条".识字教育的开展,主要按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区,通过建立识字班、识字组或夜校来组织进行。此外机关、工厂、红军联队或村中的俱乐部、列宁室、列宁小学、工会等也负责识字工作。1933年10月,中央文教建设大会决定从中央到乡均组织消灭文盲协会," 成为独立系统的、广泛的群众组织。在行政上,受各级教育部指挥、监督并帮助工作进行".识字教育的教材有《红色战士读本》、《看护识字课》和《工农三字经》等。
苏区的全民识字运动,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首创,它动员广泛,组织严密,形式多样,成效显著,对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5.国民党政府统治区的教育
(1)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 中华民国教育宗旨" ,内容如下:" (一)
恢复民族精神,发扬固有文化,提高国民道德,锻炼国民体格,普及科学知识,培养艺术兴趣,以实现民族主义。(二)灌输政治知识,养成运用四权之能力;阐明自由界限,养成服从法律之习惯;宣扬平等精义,增进服务社会之道德,训练组织能力,增进团体协作的精神,以实现民权主义。(三)
养成劳动习惯,增高生产技术,推广科学之应用,提倡经济利益之调和,以实现民生主义。提倡国际正义,涵养人类同情,期由民族自决,进于世界大同".1929年3 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并由南京国民政府正式颁布的教育宗旨为:" 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2)教育行政制度与学校系统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教育部,下设高等教育、普通教育、社会教育和总务4 司,1929年增设蒙藏教育司及华侨教育设计委员会,教育部下还没有编审处,1933年改为国立编译馆。省设教育厅,县设教育局,从而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
在学校制度方面,基本上继续实行1922年公布的学制。后来由于中学采用综合中学制存在许多问题,师资、教学设备、学生来源等都无法保障,1932年废除了综合制度,分设中学、师范和职业三种学校。
(3)各级各类教育的实施
①初等教育。国民政府曾于1929年、1936年、1939年几次提出实行国民义务教育,制定扫盲计划,但均" 由于经费困难,未能实施。" 课程设置方面,1936年公布初小为:公民训练、体育、卫生、常识、工作、唱游,高小加设公民知识、历史、地理三科。
②中学教育。1932年,废除了综合中学制度,分别设立中学、师范、职业三种学校,高中不分文理科。1932年颁布了《中学法》,明确规定中学的任务是:" 遵照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实施方针,继续小学的基础训练,以发展青年身心,培养健全国民,并为研究高深学术及从事各种职业之准备。" 中学课程先后进行了3 次修订。1936年公布修正课程标准。初中设公民、国文、英语、历史、地理、算学、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生理卫生、图画、音乐、体育和劳作,第3 年视地方情形可设职业科目4 学时,减去音乐、图画、劳作4 学时。高中设公民、国文、外国文、数学、本国历史、外国历史、本国地理、外国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军事训练和体育,第3 学年酌设商业会计、簿记、统计、应用文书、农艺等职业科目。
③高等教育。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和《大学规程》,规定大学" 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材为目标" ,大学的设立分国立、省立、市立和私立。大学须设研究院。学制医科5 年,其余4 年。1931年通令采用学年学分制。除医科外,其它院校各科学生,从第2 年起应认定某学系为主系,并选定另一学系为辅系。大学得附设专修科。在课程设置方面,规定党义、国文、体育、军训、第一、第二外国语为必修科目。
④师范教育。 1922年学制改革采用综合中学后,独立师范学校逐渐减少,由高中师范科代替。但是许多人都主张将师范学校独立设置。1932年,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大会对师范教育作出如下决议:(一)
中等师范教育机关分简易师范、师范学校等,均由政府办理;(二)师范学校应脱离中学而独立;(三)现有之师范大学应力求整理与改善,使其组织、课程、训育各项均合于训练中等学校师资之目的,以别于普通大学,且与师范学校等力谋联系;(四)大学设师资训练班,大学毕业愿任教者,加修一年教育课;(五)师大、师范不收学费、师范以政府供给膳宿制服为原则;(六)指定服务年限期满发毕业证书。 1932年,南京政府颁布《师范学校法》,1933年,教育部公布《师范学校规程》,以后又进行了两次修订。
规定师范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 年。师范生服务年限原订为修业年限之加倍,1939年规定一律为3 年。师范由省市设立。课程为:公民、国文、历史、地理、算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卫生、军训、劳作、美术、音乐和教育概论、教育测验及统计、教育心理、小学教材教法、小学行政、实习等。
⑤职业教育。1931年,教育部通令各省区限制设立普通中学,在普通中学内设职业科或职业科目,县立初中应改设或附设乡村师范或职业学校。1932年,南京政府颁布《职业学校法》,将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分开单独开设。
职业学校分初高两级,初级招收小学毕业生,或同等学力,学制1-3 年;高级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学制3 年,或收小学毕业生,学习5-6 年。
1934年,教育部刊行职业学校各科课程表、教材大纲和设备概要,对职业课程做了统一规定。
⑥蒙藏教育。1930年,教育部蒙藏教育司拟定改良蒙藏教育的工作大纲。具体措施有:整顿国立北平蒙藏学校;对蒙藏学生肄业于国内外专科以上学校的学生规定奖励办法;中央党部在中央政治学校开设蒙藏特班二班;译蒙文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八册,等等。国立蒙藏学校有:国立西藏宁夏蒙回藏学校,国立宁夏蒙回学校,国立甘肃蒙回藏学校等。
(4)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活动
改革教学的活动从辛亥革命后就开始了。" 五四" 以后,由于西方教育思想的引进,一些教育家开始从事教学改革实验活动,其中主要的有:①试行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教育测验和智力测验理论在五四运动以前就介绍到中国。" 五四" 以后,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推行测验法。1918年,俞子夷编成《毛笔书法测验》,为中国编制测验的首创。1921年,廖世承、陈鹤琴合编出版了《智力测验法》一书。192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柯尔应邀来华访问,在陶行知的主持下,通过与东南大学及北京各大学师生的合作,共编制了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约30种。这以后陆志韦又订正比纳——西蒙量表,并于1924年出版,共包括65个测验。1931年6 月," 中国测验学会" 成立,并发行" 测验杂志" ,但因" 经费支绌,致工作未能如期完成".后来有关教育测验方面的活动,除师范院校设有" 教育测验与统计" 课外,在30年代就已经消沉下去了。
②推行设计教学法和实验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都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设计教学法自1917年后开始引入中国,1921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曾决议过"推行小学设计教学法案". 1927年,中华教育改进社邀请设计教学法的代表人物克伯屈到上海、北京等地演讲,并大力介绍设计教学法,一时这种教学法颇为流行。
从1922年起,书报上开始讨论道尔顿制。最早实验道尔顿制的学校是吴淞中学。到1925年,全国实验道尔顿制的中小学达57所。1925年,中华教育改进社邀请道尔顿制创始人克赫斯特来华讲学,道尔顿制成为一种比较有影响的教学方法。1931年,美国教育家华虚朋来华,介绍文纳特卡制,这是一种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法混合的教学制度,当时曾在陈鹤琴主持下的工部局小学试行,对某些学校的教学有过一定影响。
③改" 教授法" 为" 教学法".清末以来,对学校教学的方法一直称为" 教授法".陶行知首先在南京高等师范提出改教授法为教学法。他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教的方法必须依据学的方法,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因此教授法应改为教学法。他的这个观点后来发展为生活教育观点,提出了" 教学做合一" 的主张。陶行知提出将教和学联系起来,这是符合教学规律的。" 教学法" 作为科学概念比" 教授法" 更能反映教学过程的实质,所以为教育界所接受,此后关于教学的方法均称为" 教学法".(5)20年代末到30年代的乡村教育
本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农村经济急剧萎缩。农民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家希望通过乡村教育,来改善农村生活,稳定社会。他们受美国教育实验的影响,从1925年起纷纷建立农村教育实验区,形成在中国教育史上颇有影响的乡村教育运动,到1935年,全国民众教育实验区有193 处。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以下这些。
①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实验区。最早提出划区进行农村教育实验的是中华职业教育社。1925年8 月,黄炎培在" 山西划区试办乡村职业教育计划" 中提出了选择实验地区的标准,推行乡村职业教育的计划,实施这种教育的组织以及实用的解决办法等内容。随后,职教社又提出《试验农村改进计划》,本着富教兼施的原则,列举了包括农事、工艺、义务教育、平民教育等21项事业。1926年7 月,在沪宁线上的徐公桥创办了第一个实验区,成立乡村改革进会,下设总务、建设、农艺、教育、卫生、娱乐、宣传7 部,试验期6 年。6 年中,他们建立农艺试验场,设立农具农产品陈列室,散发改良种子,组织信用合作社,开办夜校,举行露天识字、讲演等,于1934年试验完毕交地方办理。此外,职教社还在镇江黄墟、吴县、养人桥、沪郊等地办理过农村改进实验区。
中华职业教育社希望通过改进的办法来解决中国农村问题,这只能是一种改良主义幻想,但它采取" 富政教合一" 的方针,把发展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这是很有独到之处的。
②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 1926年,陶行知提出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生活教育的主张,他说:" 我们的新使命,是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创办一百万个乡村" ," 合起来造成中华民国的伟大的新生命".为此,1927年2 月他创办了晓庄中心小学,3 月又创办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1929年3 月改名晓庄学校。
晓庄师范是完全按" 生活教育" 的观点办理的,晓庄学校以万物为导师,宇宙为教室,生活为课程,主张目前的教育要进行根本的改造。晓庄学校附设小学师范院、幼稚师范院及中心小学8 所,中心幼稚园4 所,还有民众夜校、晓庄医院等,并在当地提倡修路,设联村武术会。这是陶行知实施乡村教育的最新实验。1930年4 月,晓庄学校被国民党封闭。
1932年,陶行知发表教育小说《古庙敲钟录》,描述了他关于以学校为中心改造农村的理想,提出要把中国建成无数个工学团,使人人生产,人人长进,人人平等互助,这样中华民族将焕发新的生命。根据这个理想,他草拟了《乡村工学团试验初步计划说明书》,提出工学团要把工场、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在工学团中要实施普遍的军事训练、生产训练、科学训练、识字训练、民权训练和生活训练。1932年9 月,陶行知在上海与宝山之间筹办了山海工学团。
山海工学团包括青年工学团、儿童工学团、妇女工学团、棉花工学团等。
其中,儿童工学团采取小先生制,把失学儿童组织起来,采取大的教小的,会的教不会的办法,人数多的三四十人,少的五六个人。学习内容主要是陶行知编的《老少通千字课》。此外工学团还修路、筑鱼池的堤、办合作社等。
1939年以后,山海工学团的试验因战事停止。
陶行知开办的晓庄师范在当时颇有影响,全国各省也都开始创办乡村师范。
③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试验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成立之初,主要在城市中进行识字教育。 1930年10月,平教会成立定县试验区,并系统地提出了乡村教育观点。他们认为中国农村的问题是农民的" 愚、穷、弱、私" ,为了改变这些,就要实施文艺、生计、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是公民教育。教育方式采取学校式、社会式和家庭式。定县试验区调查了当地历史、地理、人口等社会概况,创办了平民学校,还建立了农场、合作社、卫生院等。1932年,晏阳初替国民党政府拟定《县政改革方案》,这以后平教会的乡村改革实验就与国民党政权结合起来,为蒋介石实验管、教、养、卫的" 新县制" 服务。
④梁漱溟的" 乡村建设".梁漱溟十分重视农村问题,他认为中国的命运取决于" 乡村建设".在他看来,中国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中国社会是以伦理为本位,靠伦理维持的社会,因此,维持社会秩序不在政权而在礼俗,以此为出发点,他提出实行" 乡村建设" 的主张,通过政教合一的途径,用乡农学校去实行对农民的精神陶冶、自卫训练和生产知识等的教育。
1929年,由河南省政府决定,梁漱溟在河南创办" 河南村治学院" ,设农村组织训练和农村师范两部,培养基层政权人员和乡村教育人员。后来又在山东邹平、荷泽办实验区。具体作法是:由县政府下办学公文,在各区组织乡农学校校董会,开办乡农学校。乡农学校分初高两级,对象为18岁以上的成年人,时间在冬季3 个月。内容主要是精神陶冶,以《三字经》、《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为初步教材,从而在农村恢复了尊孔读经的封建教育。
(6)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在教育上的应变措施
抗战期间,由于国民党战场的失利,从1937年7 月到1938年10月国民党统治地区的高校108 所被破坏91所,40%的中学陷入沦陷区和战区。 1939年到1941年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沦丧。在这种形势下,国民党政府在教育上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
①南迁和调整高等学校。国民党政府将一批重点高校迁往内地,并加以调整。如将北大、清华、南开迁到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河北省立女师一部迁到陕西城固成立西北联合大学;南京中央大学迁到四川重庆;东北大学迁到四川三占等,使师生不至流散,以保存高等教育的实力。到1938年底,共有55所高校迁移和调整。还将部分私立大学如厦门大学、东北大学等改为国立,以维持校务。
②救济战区师生。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在战区设立了儿童教育团和国立中学,收容12岁以下失去亲人的难童和流亡中的中等学校师生。据统计,抗战期间共设立了国立中等学校48所。为了解决战区流亡学生的生活问题,1938年对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设立贷金;同时允许战区各类学校的学生向非战区的学校转学、借读,专科以上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贷款,中小学生可申请减免费。此外,为了配合抗战的需要,在学校教学中增加了兵役、防空防毒、救护训练等战时所需课程;对参加战时服务的师生规定了若干奖抚办法。
6.蔡元培、陶行知、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 年),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1889年应乡试,中举人,1892年应殿试,中进士,1894年被授职翰林院编修。" 戊戌变法" 失败后,他弃官归籍,任绍兴中医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1901年任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年,他同章炳麟、蒋智由等发起创立中国教育会,任会长。同年,又组织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并任校长。1904年,他与龚宝铨、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任会长。1907年,他赴德留学,在莱比锡大学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和心理学等,曾编写《中国伦理学史》,并翻译了《伦理学原理》。1911年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蔡元培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他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并主持召开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宣布废除忠君尊孔读经的封建学制,主持制定并颁布了" 壬子癸丑学制" ,修改各级学校课程,增加自然科学与工、农技术的课程,规定小学实行男女同校。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改革,对近现代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1912年7 月,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统治,他辞去教育总长职务,再次赴德留学,1913年又去法国考察教育,从事著述。1916年底回国。1917年1 月,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他在任北大校长期间,实行"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的办学方针,引进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方法,对学校进行了全面改革,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
1927年,蔡元培参加南京国民党政府,担任教育行政委员会常务委员、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后,他坚决主张对日抗战。1932年12月,他与宋庆龄、杨杏佛等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担任副主席。" 七七" 事变后,他拥护国共合作,主张抗战。淞沪沦陷后,他移居香港,于1940年3 月5 日病逝。毛泽东同志曾发唁电,称" 孑民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①关于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蔡元培在哲学思想上受康德二元论的影响,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以此为基础,他认为教育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于现象世界,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一部分属于实体世界,包括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他说:" 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三者,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美育主义二者,为超轶政治之教育" ," 五者,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者也".对于普通教育的目的,他认为应该" 养成健全的人格" ,为此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教育,受完普通教育,就要使四育" 平均发展".他认为,军国民教育,即体育,一方面是适应当时形势,举国强兵之需要,另一方面又是养成完全人格所必需;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训练学生思维细密,对事认真的科学态度;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其内容包括自由、平等、亲爱等,是完足人格之本;美育是一项有着特殊意义的教育,课程包括音乐、美术、游戏等许多方面,它可以引人进入一种"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 的意境,可以" 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渐消沮者也。" 蔡元培提出的关于德、智、体、美平均发展的教育方针符合当时历史的要求,是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宗旨的否定;在人才培养上,它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是教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②" 思想自由" 、" 兼容并包".在兴办教育、发展学术方面,蔡元培一贯主张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各派主张可以兼容并包。他认为,"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聘请教员要" 以学诣为主" ,其他条件如思想、派别、年龄、资格、国别等都是次要的条件。他反对中国长期封建社会钳制思想,独尊儒术,造成思想界一片死寂的现象,主张" 思想自由".在大学内要允许有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同时任教,使各种学术派别" 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蔡元培的这种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作用,是进步的,积极的。按照这个原则,他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改造。他聘请《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到北大任文科学长,请在学术上有突出造诣的胡适、李四光、马叙伦、马寅初等到北大任教,同时也留用了业务上有一技之长但思想比较保守的人。对没有业务能力者,不管依仗何种权势,也坚决辞退。经过整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个网罗众家的高等学府。
在学生中,他极力提倡并亲自发起很多学术团体,本着学术自由原则,举行演讲会,辩论会,办各种刊物,进行学术研究。北京大学成为马列主义最早传播的重要基地之一,成为" 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这些都和蔡元培的改革有着密切关系。
③关于教育应该独立的主张。1922年,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和《非宗教运动》,阐述了他关于教育独立的主张。
他认为,教育是一种发展个性,培养人才的工作,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见成效。而当时政权极不稳定,教育权在政党手中频繁更换,甚至有人根本不懂教育,致使教育不见成效。另一方面随着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教会学校极力诱惑未成年的学生信奉基督教,他认为这是一种" 侵犯人权" 的行为。因此,他提出了" 教育独立" 的主张,认为" 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实施教育独立的方法,他提出从行政管理上,把全国分成若干个大学区,每区设一中心大学,管理区内各种学校及教育事宜,政府不得干涉学区工作。
每一大学区内,由教授组成教育委员会主持学校工作。学校内不得设神学科,不许传教士任教。
蔡元培关于教育独立的主张,反映了他希望按教育规律办好教育,反对军阀分子控制教育,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愿望,但是让教育完全脱离政治、脱离政党,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④" 尚自然" 、" 展个性" 的思想。蔡元培反对封建教育对个性的束缚,主张应使学生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他批评中国旧教育" 是教者预定一目的,而强受教者以就之;故不问其性质之动静,资禀之锐钝,而教之上有一法,能者奖之,不能者罚之,如吾人处置天机物然".他认为新教育应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用适当的方法教育之,教育者不要事先有个固定的办法,去约束受教育者。他说:" 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他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要学生自动、自学、自助,教师的责任只是在学生感到困难时,去帮助他们。他特别提倡要研究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等教育科学,还介绍了一些西方教育情况,如蒙台梭利的儿童室、托尔斯泰的自由学校等。
蔡元培的这种思想对反对传统的封建主义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2)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46 年)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和大众诗人。他生于安徽歙县。 1914年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师承著名教育家杜威和孟禄。回国后,反对传统教育,积极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运动。1927年在南京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1932年在上海市郊创办" 山海工学团".1934年他办《生活教育》半月刊。1936年,组织国难教育社,并任社长,起草《国难教育方案》,大力开展国难教育运动。1938年,他在桂林主持" 生活教育社" 成立大会,被推选为理事长,出版《战时教育》杂志。
1939年7 月,他到重庆创办育才学校,作培养人才幼苗及分组实习实验。
1944年以后,他积极投身民主运动。当时成立民盟,陶行知被推选为常务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5年他协助民盟主编《民主》星期刊,将《战时教育》杂志改为《民主教育》,提出民主教育和普及民主教育的口号,大力开展民主教育运动。1946年,他与李公朴、史良等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以提高在职青年文化水平。 1946年4 月,他由重庆回到南京、上海,继续进行反内战、反独裁的斗争。由于特务的迫害,他于7 月25日因劳累过度逝世。
陶行知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在当时国统区和老解放区有很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国外。
①关于" 生活教育" 的思想。在二三十年代从事乡村教育的过程中,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 生活教育" 理论。他认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 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 ,"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在教学方面,他说:"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可见,陶行知的" 生活教育" 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种理论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同时也是他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并针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而寻找出的普及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②关于普及教育的思想。陶行知毕生的大部分精力都在从事普及教育事业,他曾说:" 这十几年来,我有时提倡平民教育,有时提倡乡村教育,有时提倡劳苦大众的思想,不知道的人以为我见异思迁,欢喜翻新花样,其实我心中只有一个中心问题,这问题便是如何使教育普及,如何使没有机会受教育的人可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 他认为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学龄儿童的教育要100 年,失学成人的教育要400 年才能普及,因此,他提出必须用新的方法,实行" 小先生制" ,利用上学的儿童、小学生来教不识字的儿童、成年人甚至老人。在普及识字的教育中,要打破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界限,他亲自编写的教材就是" 老少通识字本".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不能妨碍生产,在时间上、组织上要灵活多样,适应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普及教育中各民族应用自己的民族语文。他还提出实施普及教育要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是丰富而且具有创新特点的,对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③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陶行知非常重视儿童和儿童的教育。他认为儿童是现在的小主人,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儿童的人权。教育不能创造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儿童成长。要实现这一任务,首先要真正地了解儿童;其次要尊重儿童的人权,重视儿童的创造力;第三要解放儿童。他提出了有名的儿童五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在培养儿童的过程中,要给小孩的体力和心理以充分的营养,建立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对待儿童既不应忽视,让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但也不能期望太切,拔苗助长。他还要求让儿童学习科学实验,认为科学实验要从小做起,并能独出心裁。
陶行知的儿童教育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要求解放儿童、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唤醒人们重视儿童教育等主张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④关于民主教育的思想。陶行知是一位人民的教育家,他真诚地希望帮助人民,但他的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能得以实现。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积极参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运动,大力提倡民主教育。
1945年,陶行知发表《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他认为民主教育应该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民主的教育必须办到各尽所能、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在他看来,民主教育还是一种平等的教育,应该是" 文化为公" ," 教育为公" ,不分男女、老少、贫富、阶级、信仰、城乡,也不分民族都应该教育机会均等。
对于实施民主教育,他提出要使学生自动,启发学生自觉,要客观、多样地因材施教,要使生活与教育联系起来。同时教师要进行自我教育,学习民主作风,肃清2000年来专制制度和10多年法西斯训政所遗留在教师身上的余毒。在学制方面,要单轨出发,多轨同归,换轨便利。
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在民主主义革命时代里是一种顺乎历史发展潮流,并促其发展的进步的思想,它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反映了教育发展的趋势。
(3)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杨贤江(1895-1931 年),又名李浩吾,浙江余姚人。他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理论的人。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新教育大纲》一书中。
①论教育的本质。杨贤江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是适应生产劳动的需要产生的," 它是帮助人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在原始社会,由于生存的需要,教育与劳动是密切联系的,教育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但是当社会产生了阶级和阶级对立后,这种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教育出现了五大特征。第一,社会出现了治人的" 劳心者" 和被治的" 劳力者" ,教育属于统治阶级的,劳动属于被统治阶级的,教育与劳动分了家。第二,教育权跟着所有权走,教育成为少数有钱人的专利品。第三,教育成为统治阶级支配被统治阶级的工具。第四,出现了统治阶级有组织有制度的教育与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进行" 行动教育" 两种教育形式的对立。第五,出现了男女教育的不平等。由于这些变化,教育逐渐失去了其自身的意义,成为统治者手中的工具。由此,他对一些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批判。他指出" 教育神圣说" 、" 教育中心说" 、" 教育清高说" 、" 教育独立说" 等观点都是错误的。
杨贤江认为,教育是属于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
它是以社会的经济结构为基础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同时教育也受政治的制约,它不仅由生产过程所决定,也由政治过程所决定。他批判了" 教育万能说" 、" 教育救国说" 和" 先教育后革命说" 等思想。但他指出教育也不是无能的,教育只能是革命力量的一个方面军。
②关于教师的历史使命。关于教师的阶级属性问题,杨贤江认为教师属于被支配阶级而不属于支配阶级。教师不占有生产手段,靠出卖劳动为生," 和其他劳动者一样,同为受人的支配而生存的;因之他们就也和其他劳动者一样终于脱离不掉被支配者的地位".他认为教师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属于被支配阶级,因此他们是革命的依靠力量,而不是革命的对象。他特别指出小学教师出身于社会贫困阶层的较多,他们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也必须参加革命工作。
杨贤江指出,在社会变革的现阶段中,教育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非常重大。为了很好地担负起这一使命,教师对革命要有所认识,了解教育与革命事业的关系。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他们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不仅要研究革命理论,还要把革命的道理告诉学生,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实际,参加革命工作,培养他们对革命的认识。他还认为,教师对民众也有应尽的责任,教师" 应从讲坛上解放,向着社会民众走去,参加甚或领导社会民众运动。" 他认为学校不仅是民众的学校,还应成为当地文化的中心。
杨贤江认为,教师要很好地尽到自己的责任,应" 把自己这一集团的力量完全积聚起来,形成一种社会势力".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结社。他认为,教师的结社运动,其性质与工会组织运动的性质相类似,是民主革命的一部分。教师结社运动的目标是" 争取彻底的民主主义,获得批判的自由与生活的安定。" 杨贤江除了上述有关教育理论的论述,还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问题的思想,并写了大量的文章分析当时的教育问题,指导青年和学运,为革命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我国无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当时革命根据地的师范教育中,杨贤江的著作是主要参考书。当然,他的教育理论也有不完善、不精确的地方,这我们要看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不能苛求于前人。
八、中国现代新闻出版业的兴起和发展
1.中国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1)" 五四" 时期报刊业的兴起
" 五四" 时期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报刊是《新青年》杂志。《新青年》打破了军阀统治下万马齐喑的局面,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同时,它为报刊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榜样。在《新青年》的带动下,各种宣传新思潮的杂志风行一时,报纸副刊也纷纷改革,报刊上新旧思潮的论战反复展开,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及其报刊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①《新青年》杂志的创办。《新青年》创刊于1915年9 月15日,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每期印1000册。在第一期创刊号上,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编辑部迁到北京,这一杂志开始和北京的进步知识分子结合起来,掀起了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欢迎,销量大增,发行量达一万五六千份。1918年1 月,《新青年》宣布:" 所有撰译,悉由编辑部同人公同担任,不另购稿。" 当时为《新青年》撰稿的有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胡适和鲁迅等人。1919年第六卷起成立了编辑委员会,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轮流主编,鲁迅也参加到编辑部中来。
这样,编辑部集中了新文化运动中的许多代表人物,形成了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坚强阵地,向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宣战。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新青年》是这场运动的号角。它首先从思想上向封建势力发动猛烈的进攻,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和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民主主义的政治主张和新的社会伦理观念,把思想上反对封建礼教和政治上要求实行民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次,《新青年》针对封建统治者散布鬼神、迷信思想来阻止社会变革的反动企图,给予了有力的回击。它发表了一系列驳斥所谓" 灵学" 的文章,以自然科学为武器,进行反迷信的斗争和无神论的宣传,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新青年》还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利用文学作为宣传封建迷信的工具,主张建立宣传新思想和反应现实生活的新文学。
《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民族前途命运的关心,在广大青年知识分子中掀起了追求新思想的热潮,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俄国十月革命后,《新青年》开始介绍马克思主义。1919年5 月,《新青年》出版了" 马克思研究专号" ,1920年编辑部迁回上海,同年5 月又出版了《劳动节纪念号》。 1920年9 月第八卷起,《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该刊进行了反对无政府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斗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又成为党的理论刊物,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思想发动作出了贡献。
②杂志的兴起与报纸的" 四大副刊".随着《新青年》的创办,宣传新思潮的杂志纷纷出版,同时,不少报纸也对副刊进行了改革,增加了介绍新思潮的内容。
1918年11月12日,陈独秀和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4 开4 版。这个刊物的宣传中心是反对军阀和巴黎和会,报道欧洲革命高潮。该刊和《新青年》一起,相互补充,成为五四时期有重大政治影响的革命刊物。
这一时期创办的著名刊物还有:毛泽东主办的《湘江评论》,周恩来主办的《觉悟》周刊以及《共产党》月刊、《国民》和《新潮》等杂志。
在各种杂志纷纷创办的同时,不少报纸的副刊也进行了改革。其中,北京的《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时事新报》的《学灯》以及《京报》副刊,被人们称为五四时期的" 四大副刊". 1919 年2 月,北京的《晨报》宣布改组第七版(即副刊),请李大钊负责该版的编辑工作。该版增加了介绍" 新修养、新知识、新思想" 的《自由论坛》和《译丛》两个专栏。李大钊在这个副刊上曾多次发表重要论文,在五四运动爆发之际,给革命青年指明了斗争的方向,对广大青年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北京的《国民公报》和上海的《时事新报》也采取了类似的改革。《国民公报》增设了" 世界革命潮流" 、" 星期讲坛" 、" 科学丛谈" 等专栏,介绍新思想和科学知识,并经常对战后的形势发表评论,在青年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宣布扩充篇幅,增加了" 讲坛" 、" 学校指南" 、" 青年俱乐部" 、" 科学丛谈" 和" 译述" 等栏目,提倡" 教育主义" 、" 人格主义" ," 对于原有文化,主张以科学解剖之"." 学灯" 副刊对资产阶级的教育、科学和文化思想进行了积极的传播,成为当时著名的副刊之一。上海的《民国日报》从1919年6 月起,取消了刊载黄色作品的《国民闲话》、《民国小说》两副刊,创办《觉悟》副刊,宣传新文化,刊登介绍有关社会主义思想的文章,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园地。
③五四时期的报刊业务改革。五四时期,进步的革命的报刊如雨后春笋,冲破一切反动复古势力的阻拦,蓬勃发展。这些报刊大力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与科学,广泛介绍各国思潮,使我国报刊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形势。这一时期,报刊形式的最重要改革是将文言文改为白话文。报纸业务的改革,最突出的是副刊的变化,不少低级趣味的副刊经过改革成了新思想的园地。
报刊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主要阵地。
五四前后,我国报刊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突出现象。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展开了激烈的交锋,马克思主义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展开了大论战。论战的广泛性与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通过报刊的传播,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报刊成为各种政治、学术派别百花齐放的园地,也变成了百家争鸣的场所。
以报刊为阵地进行论战,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战争,是思想领域的阶级斗争。对于这种斗争,不能采取压服甚至扼杀的办法。五四时期的新闻工作者在自己办的刊物上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法,对于不同观点的文章,也是" 兼容并包" ,通过讨论逐渐取得一致。如《新青年》杂志在反对封建文化专制主义时,采取摆事实、说道理的方法,以理服人,甚至对于反面的观点有时也刊登出来,供读者讨论。事实证明,这种百家争鸣的方法,是有利于进步、革命的思想战胜落后、保守的思想的。
报刊的宣传报道广泛使用白话文
五四运动以前,报刊主要是用文言文进行报道的。《新青年》创刊前后,僵死的文言文仍统治着中国。在散文方面," 桐城派" 的势力很大,它宣扬封建的" 义理" ," 代圣贤立言" ,反对和打击新思想和新的创作形式。同时," 文选派" 的骈体文和" 江西派" 的旧诗词也有较大影响。这派文人刻意摹仿古调,滥用对偶排比,堆砌词藻典故。此外,报刊书藉也多是文言文的天下。这些都严重阻碍着新思想的传播。因此,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任务。
1917年1 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改革文学体裁和形式问题。2 月,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1918年,陈独秀将他主编的《新青年》改成白话文刊物。接着,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后又写了不少白话文作品。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优美的文学语言,而且包含着深刻的反封建思想内容,是五四时期文学革命的典范。
《新青年》改成白话文后,《每周评论》、《湘江评论》、《晨报副刊》、《少年中国》等也先后采用白话文写评论、消息、通讯、小说等。一些使用文言文的大报,也逐渐使用白话文,随着白话文的广泛应用,文章的结构形式也作了重大改革,新式标点符号的使用也逐渐推广开来。
报刊形式及业务的改革
五四时期,在新思潮的影响下,报刊形式及业务有了许多改革。在报纸版面方面,改变了以前副刊的消闲性低级趣味性质,使副刊成了介绍新文艺、新知识、新思想的园地。在采访业务上,大报开始派驻国外记者。1919年12月3 日,胡政之代表天津《大公报》到法国巴黎,采访巴黎和会的消息。这时,北京、上海的一些大报也开始派驻国外记者。在编辑业务上,进行了很多方面的改进。《新青年》创办通讯栏,加强了报刊与读者的联系。在新闻编排上,不少报纸采用了"专栏新闻" 的编排方法。这种方式使专业读者阅读方便,很受欢迎。五四时期新闻标题的形式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多行题,眉题、主题和副题俱全,有些还用多层副题。
(2)大革命年代现代报刊业的空前繁荣
在革命初兴、政治纷争的大革命年代,各党派、各社团竞相宣传自己的主张,再加上现代出版印刷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各种报刊杂志竞相创办,出现了我国现代报刊业空前繁荣的局面。据统计,从1921年到1927年春,各党派创办的各种杂志达500 多种,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以往各个时期主要期刊杂志的总和。
①《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杂志的创办。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非常重视对革命期刊的出版发行。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门讨论了报刊宣传工作,决定停办《共产党》月刊,创办全国性的政治刊物《向导》周报。
这以后又创办了《前锋》月刊、《新青年》季刊等重要刊物。
《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刊物,1922年9 月13日创刊于上海,后迁至武汉,由蔡和森任主编。从创刊到1927年7 月停刊时,《向导》共出版了201 期。最初每期8 页,后增至12页、16页。《向导》高举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旗帜,大力宣传反帝反封建和建立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思想,宣传统一中国,实现真正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主张。该刊还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党内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斗争。《向导》周报深受群众欢迎,它在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上,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对提高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起到了重大的鼓舞和教育作用。当然,由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该刊也有若干错误的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地方组织也非常重视创办革命刊物,如北方区委创办了《政治生活》,广东区委创办了《人民周刊》,湖南区委创办了《战士》周报,湖北区委创办了《群众》周报,等等。党在五卅运动中还创办了通俗报纸《热血日报》,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日报,于1925年6 月4 日在上海创办,发行量达3 万多份。
在党的刊物纷纷出版的同时,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也大力加强宣传工作,出版团的刊物逐渐形成了团刊大发展的局面。
1923年10月20日,《中国青年》在上海出版,后迁至武汉,这是团中央的机关刊物。该刊初期主编为邓中夏,后来由恽代英长期担任主编。萧楚女、任弼时、张太雷等,都曾参加过该刊的工作。
《中国青年》宣传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同当时流行的" 学术救国" 、" 读书救国" 等错误思潮进行斗争,教育青年坚定革命意志,并鼓励知识青年把学习生活同参加社会活动结合起来,学习马列主义的社会科学,参加实际斗争。其次,《中国青年》还在理论上彻底批驳了代表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家主义派,揭露了他们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破坏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大量事实,使广大青年猛然觉醒,看清了国家主义派的本来面目。
《中国青年》还大力宣传知识青年" 到民间去" 的重要意义,对推动知识青年参加工农实际斗争起着很大的作用。"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前后,《中国青年》在宣传上加强了战斗性,大力支持农民的土地斗争,大胆提倡农民建立武装和取得政权,驳斥了农民运动过火的论调。
《中国青年》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既有" 时事述评" 、" 书报评论" 、" 文艺" 和" 寸铁" 等专栏,又有插图、漫画等美术作品,还刊登读者来稿来信,并经常征求读者意见,不断改进编辑工作。由于该刊越办越好,发行量也越来越大,1924年只发行4 千份,1927年猛增到3 万份。《中国青年》成为广大青年和进步教师的良师益友,是大革命时期的杰出刊物之一。
继《中国青年》之后,团中央在上海又创办了《平民之友》、《青年工人》、《中学校刊》等刊物。此外,各地方团组织也创办了自己的刊物,如广东的《少年先锋》、湖南的《湖南青年》、北京的《烈火》等。
这一时期,随着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工农及军人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比较著名的如《中国工人》、《中国农民》、《中国军人》等,这些刊物在革命中起着很大的组织、鼓舞、推动和战斗作用。
同时,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国民党左派也创办了许多进步刊物。
他们宣传孙中山提出的"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国民革命中起着积极的进步作用。这批刊物,以《政治周报》为代表,包括《新建设》、《新民》、《浙江周刊》等。据不完全统计,北伐战争前夕,国民党14省市党部出版的报刊达66种之多。
②《大公报》的复活和《世界日报》的创办。《大公报》最早由英敛之于1902年6 月17日在天津创办。该报最初是亲法的,1905年后转而亲日,替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宣传。1912年民国成立后,英敛之隐居北京香山,1916年9 月将《大公报》转卖给财阀王郅隆。这以后报纸的亲日色彩越来越浓,逐步为读者所厌弃,被迫于1925年11月27日停刊。这时,吴鼎昌出钱买下了《大公报》的产业,并与胡政之、张季鸾联合组成新记公司《大公报》社。
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总经理,张季鸾任总编辑。
新记《大公报》对版面的编排做了重大改革。当时京、津的报纸,都是老一套的编排方法,一栏到底,先是" 大总统令" ,然后是" 本报专电" 、" 外国通讯社电" ,以下才是通讯。新闻按轻重程度,加有不同字体的标题,但版面仍是记帐式的。《大公报》对此进行了重大改革:两版面的国内外要闻,重要新闻很突出,长短新闻注意搭配,错落有致,标题醒目,还配有图片,版面美观新颖,很能吸引读者。该报很重视社论,每天结合当天的新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大公报》还先后刊登了不少农村调查通讯和旅行通讯。旅行通讯是当时报刊的创举,很受读者欢迎。
《世界日报》由成舍我于1925年2 月10日在北京创办。1937年8 月曾一度停刊,1945年11月20日复刊。《世界日报》的新闻编辑方针,完全沿用资产阶级报纸的经营方式,怎样吸引读者,就怎样做。而吸引读者的目的,又是为了扩大报纸的销路,增加营业收入。为了吸引读者,成舍我亲自出马抢独家新闻。该报还自设短波无线电台,收录空中电报消息,编成新闻发表。
在标题制作的编排形式上,常常使用炫奇、夸大的手段以吸引读者。
《世界日报》在整个版面安排上,大致和当时的日报相同。每版分10栏,每栏八九行,每行13字。第一、四版是广告,二、三版为国内外要闻,第五版是画报,第六版是社会新闻和各省要闻,第七版是" 经济界" 、" 劳动界" 和" 妇女界" 专栏,第八版是副刊《明珠》。第五版还按日增出副刊一种,名为《世界日报》幅刊。《世界日报》在当时刊登各种不同内容的文章,吸引了多方面的读者,发行量超过万份。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报刊业
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由于蒋介石的叛变而失败了。这以后进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国民党统治的十年内战时期。这一阶段,国民党加强了对新闻事业的垄断,在国统区共产党的报刊被迫转入地下出版。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党又创办了许多革命刊物。
①以《中央日报》为中心的国民党报刊网。蒋介石成立国民政府后,为了加强对新闻事业的垄断,建立了全国性的党报网,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政、军部门出版发行了大量的报刊。《中央日报》是国民党报刊网的中心,1928年2 月1 日在上海创刊。1929年2 月1 日迁往南京出版。社长由国民党中宣部长叶楚伧兼任。《中央日报》还先后发行了庐山版、重庆版、长沙版、昆明版以及《贵阳中央日报》、《成都中央日报》、《福建中央日报》、《安徽中央日报》、《长春中央日报》等。国民党中央直属的报纸还有1929年在北平创刊的《华北日报》、1929年创刊的《武汉日报》、1934年在西安创刊的《西京日报》等。
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后,也创办了自己的报刊——《革命评论》,由陈公博任主编、鼓吹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蒋介石争权夺利。
除蒋汪两派的报刊外,国民党其它派系也成立了自己的党部,出版自己的报刊。1932年4 月,上海出版了鼓吹法西斯主义的报纸《晨报》。1933年6 月,又出版了法西斯刊物《社会主义月刊》。这些报刊大肆吹捧法西斯主义,认为中国只有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才有出路;只有建立一个" 万能政府" ,加上一个拥有" 绝对权力的领袖" 才能复兴。
据统计,1936年国民党统治区共有报刊1763家,其中国民党党政军报刊约占2 /3.有些民办报刊如1928年4 月陈立夫在南京创办的《京报》,内容与《中央日报》差不多,和国民党有着密切的关系。1929年9 月在南京创刊的《新民报》,发起人都是国民党党员。《新民报》创刊时为四开一小张,分为8 栏,后改为对开一大张,分12栏。在编排方面努力做到生动、活泼、有趣,版面整齐,逐步形成了《新民报》的编排风格。该报发表过不少反共言论,但在抗日问题上主张对日宣战,支持学生的抗日要求,被群众称为" 代表民众青年的报纸".这一时期的民办报刊除支持国民党外,一般的只能向商业性、消闲性方向发展。而革命的、进步的报刊则不得不转入地下秘密出版。
②共产党报刊及进步报刊的出版。为了向群众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分析国内外形势,鼓舞群众的革命斗志,指出革命运动的正确道路,中共中央先后创办了《中央通信》、《布尔塞维克》、《红旗》、《红旗日报》等报刊;共青团中央出版了《先驱》、《中国青年》等杂志;党领导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也创办了《中国工人》和《劳动周刊》。此外,各地的共产党组织也创办了报刊。这些报刊由于国民党的封锁、压制、查禁,都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出版发行,并且不得不经常伪装封面,改变报名。
《布尔塞维克》是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创刊。
主编是瞿秋白。该刊的宣传内容,主要是号召无产阶级领导农民和一般贫民起来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党为了秘密出版和发行这个刊物,经常将其封面改装成书名,曾用过《中国文化史》、《中国古史考》、《平民》、《新时代国语教科书》等名称。
在国民党统治区,除了中国共产党秘密出版的一些报刊,不少的进步文人也创办了一些刊物,他们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文化运动。比较著名的如创造社主办的《文化批判》、太阳社出版的《太阳月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创办的《萌芽》和《拓荒者》月刊等。
③国民党政府的新闻统治。1929年,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公布《宣传品审查条例》,规定凡是宣传共产主义的都列为反动宣传品。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出版法》,规定报刊在开办前首先要办理申请登记手续,经国民政府批准后方能出版。《出版法》还规定,出版品不准刊登" 意图破坏" 国民党和" 三民主义"的记载,对于违反该法的人,要给予各种处罚。
1931年10月,国民政府又颁布了《出版法施行细则》,把《出版法》的原则和方法加以具体规定。1932年11月,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公布《宣传品审查标准》,规定凡是" 宣传共产主义及鼓动阶级斗争" 的都是" 反动的宣传" ,凡是批评国民党政策的也是" 反动" 宣传。1933年,国民党又公布《新闻检查标准》,并在附注中规定,各报刊的新闻,都要以中央通讯社的消息为标准,凡是不符合的,都要予以删改。同年9 月,国民党通过《修正重要都市新闻检查办法》,决定在一些重要城市设立新闻检查所,实行新闻检查。1934年6 月,又公布《图书杂志审查办法》,规定一切图书杂志在付印前都要将稿本送到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通过这一系列的法律和办法,国民党加强了对新闻出版业的统治,剥夺了进步书刊的出版自由。
④革命根据地的报刊。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 八一"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党在革命根据地首先创办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机关刊物《红色中华》,接着又创办了《斗争》周刊、《青年实话》、《苏区工人报》等。据统计,当时中央革命根据地出版的刊物有30多种。其它革命根据地,如鄂豫皖、湘鄂西、湘赣等地,也都印行了大批革命书刊。
《红色中华》报是根据地报刊中发行量最多,影响最大的报刊,又是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个中央级机关报。该报1931年12月11日创刊于江西瑞金,1937年1 月改名为《新中华报》。《红色中华》报的内容。主要是宣传党和工农民主政府的政策和苏区人民支援战争的英雄事迹,对粉碎国民党的军事" 围剿" ,加强根据地的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抗日故争时期的报刊业
1937年" 七七" 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吞并中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奋力抵抗,抗战时期,各种抗日爱国报刊纷纷出现,同时解放区的报刊业也有了很大发展。
①国统区的抗日救亡报刊。从抗战开始到武汉沦陷为止,是抗日爱国报刊大发展的时期。1937年,由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的《救亡日报》在上海出版。该报共有30名编委,包括文艺、新闻、社会科学界的知名人士和一些国民党人士,社长是郭沫若,总编辑是夏衍。《救亡日报》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立场,为鼓舞全国军民抗战作出了出色的贡献。上海沦陷后,该报先后迁到广州、桂林出版,1941年2 月停刊。
除了《救亡日报》,当时在上海出版的抗日救亡报刊中比较著名的还有《申报》、《抵抗》、《呐喊》、《救亡周刊》等。这些报刊的最大特点是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紧密结合抗战情况。抗日救亡报刊的出版对推动华东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全国其它地区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上海、南京沦陷后,国民党政府迁都武汉,一时武汉成了抗日报刊宣传活动的中心。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先后在这里创刊。周扬、夏衍等主编的《自由中国》、《战斗旬刊》、《抗战文艺》、《国民会议》等也在这里出版。同时在全国其它许多地方,抗日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这些都对推动全国人民的抗战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②《解放日报》的创办与解放区报刊的改革。1941年5 月16日,《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社长是博古,总编辑是杨松。杨松病逝后,由陆定一继任总编辑。《解放日报》是在毛泽东的倡议下,由中共中央创办的大型机关报。它的出版,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在中国的革命事业中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许多新闻人才,积累的丰富的经验。
《解放日报》从创刊到1947年3 月27日停刊,共出版了2130期。该报创刊后不久,就投入了伟大的整风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使《解放日报》的面貌焕然一新,也对解放区报刊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在抗战初期,从事报刊工作的大多是刚从学校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们缺乏革命经验,有些人还存在着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因此办报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有些报刊忽视对党的政策的宣传,甚至宣传右倾机会主义观点;有些报刊不经过调查研究,就乱发议论,有时还出现捕风捉影的消息;在文字上,党八股腔调到处可见。针对这种情况,1941年5 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做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对那种" 闭塞眼睛捉麻雀" 、" 瞎子摸象" 、粗枝大叶、夸夸其谈和不注重调查研究、理论脱离实际的工作作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要求加强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7 月,中宣部根据毛泽东的讲话精神,发出了《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要求各抗日根据地的报刊必须纠正那种主观、教条、空谈等缺点。1942年2 月3 日,毛泽东又做了《反对党八股》的报告,2 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了《宣布党八股的死刑》的社论,接着中宣部又在3 月6 日发出了《为改造党报》的通知。
从此以后,报刊工作的改革运动迅速开展起来。解放区的报刊改革运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1945年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才算基本结束。经过改革,报刊与当时的革命斗争和人民生活的联系加强了;解放区的党组织也更加重视报刊宣传工作,把它作为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和指导工作的有力武器。
③沦陷区的爱国报刊。沦陷区在日寇的残暴统治下,进步的新闻工作者和爱国人士冒着生命的危险,利用各种方法,出版抗日报刊。据统计,仅天津、上海两地,抗日报刊就达100 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海的《译报》和《文汇报》。
《译报》创办于1937年12月9 日,主编是夏衍。《译报》的新闻全部是从外文报刊中翻译过来的,内容有介绍中国人民抗战的英雄事迹,还报道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译报》每天4 开一张,内容充实,编排新颖别致,销量曾达2 万多份。由于日本侵略当局的骚扰,《译报》出版了12期后被迫停刊。《译报》停刊后,又改出《每日译报》,1938年1 月在上海正式出版。这次出版聘请了两个与公共租界有特殊关系的英国人担任发行人,以减少租界当局的阻力和日伪的" 新闻检查".《每日译报》除刊登外报译文,还刊登自己编写的新闻,报道抗日前线的战况,揭露汪伪集团的阴谋活动,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在《译报》的影响下,一些爱国人士也以外商的名义在上海租界出版抗日报纸。如《文汇报》、《华美早报》、《大美晚报》等都先后问世,以至上海租界成了沦陷区抗日报刊出版的中心,人们曾形容" 孤岛" 上爱国报刊林立。《文汇报》是1938年1 月25日创刊的,主笔是徐铸成。该报坚持抗日立场,能够在敌占区报道抗日消息,发表抗日言论,内容比较丰富。《文汇报》的编辑方针是伸张民族大义,宣传抗日救国。该报出版后销数直线上升,当年五六月间发行量已超过5 万份。
2.中国现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
(1)中国共产党出版发行机构的初建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扩大革命书刊的传播,立即着手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出版发行机构。从党的建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建立的出版发行机构有:新青年社、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以及崇文堂印书局等,形成了革命出版战线上的坚强营垒。
1925年,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出版发行部,统一领导党的出版发行工作,由毛泽东任经理。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出版事业的第一个全国性组织,对党的出版机构的健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①新青年社。新青年社1920年9 月成立于上海,由陈独秀负责。它是因出版《新青年》杂志而命名的。《新青年》从第八卷第一号起,脱离群益书社而独立出版,并成立了新青年社。新青年社还出版《新青年丛书》,把宣传马克思主义放在首要地位,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版机构。
②人民出版社。1921年9 月1 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了人民出版社,这是党成立后创办的第一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主要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其它宣传革命的书籍,当时由李达负责。出版社成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就翻译出版了马克思主义著作和革命书籍17种。
③上海书店和长江书店。上海书店创办于1923年11月1 日,由当时负责党在上海文化宣传工作的毛泽东直接领导,徐白民负责具体业务工作。上海书店成立后,党的所有对外宣传刊物如《中国青年》、《向导》周刊,《新青年》季刊等都由它出版发行。上海书店经过艰苦的工作和同反动统治者顽强的斗争,业务进展很快,在上海沪西、沪东、沪北等地设立了分销处,还向全国各大、中城市供应革命书刊,并在巴黎和香港设有特约经售处。
1926年2 月4 日,上海书店被军阀孙传芳封闭,11月,党又在武汉建立了长江书店。长江书店由瞿秋白负责领导,苏新甫主管具体工作。从1926年11月到1927年8 月,长江书店新出和重印了《向导周报汇刊》、《中国青年社丛书》、《马克思全书》、《列宁全书》等书刊50余种。" 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后,长江书店遭受摧残,被迫停业。
④崇文堂印书局。1925年6 月,为适应革命书刊的迅速发展,便于党内刊物的安全排印,党在上海创建了崇文堂印书局。该局以印刷《向导》、《中国青年》和上海总工会的宣传小册子、传单为主。
崇文堂印书局于1925年10月改名为文明印务局,大约在1933年停业。
崇文堂印书局是中国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印刷机构,它在中国出版印刷史上,以崭新的一页而载入史册。
(2)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和社会科学书籍的大量出版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在我国的翻译出版,始于五四时期,但当时印数并不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马列主义的指导;同时,中国共产党出版发行机构的建立,给马列著作的大量印行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的马列著作的出版主要由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和新青年社来承担。出版的著作有《马克思全书》、列宁著作《俄罗斯革命五年》、《中国的战争》等以及斯大林的部分著作。此外还出版了一些介绍马列主义的著作。
在马列著作出版的同时,社会科学著作也大量出版发行。这一时期的社会科学著作,以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俄国革命与俄共建党情况以及社会主义科学理论等方面的丛书为主。此外还出版了大批工农运动书籍。
这一时期出版的马列著作和社会科学书籍,在版本的排印和装帧方面,都十分考究。根据书籍的不同性质,印各种开本。纸张一般用白报纸,好的用道林纸。在装帧上,除平装、精装外,有的还采用传统的蝴蝶式散叶装和彩色丝线穿钉。封面设计也多种多样。
(3)我国商业性出版企业的贡献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国商业性的出版企业印行了大批书籍,对我国现代出版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著名的出版企业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泰东图书馆和亚东图书馆等,不仅印行大批教科书、古籍图书和工具书,还出版了众多革命作家和进步作家的小说、诗歌、文艺理论和文学史等名著。
这一时期,北新书局出版了大量的鲁迅著作,如《呐喊》、《彷徨》、《野草》、《华盖集续编》等;泰东书局出版了郭沫若的《女神》、《星空》和辛夷小丛书《卷耳集》等以及一些翻译诗歌、翻译小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系列如《火灾》、《超人》等文学研究会丛书本,还出版有翻译文学著作俄国文学丛书、共学社文学丛书本等70多部,居当时各出版单位翻译出版书籍之首;亚东图书馆出版了《雪夜》、《草儿在前集》等文艺作品,还首次印行了新式标点本《水浒》、《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等古典小说名著,在当时声誉卓著。
(4)我国现代印刷技术的改进
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印刷行业陆续从西方引进了一些新的设备,不断提高印刷水平。
1913年,商务印书馆开始使用" 汤母生" 自动铸字炉,大大提高了铅字浇铸的工效。1915年,这家印书馆采用胶版印刷机,1919年又开始使用米力印刷机,大大提高了书刊的印刷能力。
1920年,商务印书馆开始使用彩色石印机,不久又用影写版。该馆还倡议改进新式中文排字机,对印刷技术进行了积极的改进。1937年前后,该馆又创制了赛铜字模,以琣珀代铜,数分钟内即可制成字模一二百枚。此外,还创造出长宋、特大老宋及特大黑体字,从而在商务印书馆形成了一股改创印刷技术的新风。
与此同时,上海《申报》馆采用平台双轮转机,《诚报画刊》始用影写版印刷画刊,《新闻报》馆始用" 巴德式" 双层轮转印刷机,1925年上海英美烟草公司印刷厂还始用彩色影写机,这些都对印刷新技术的采用有着较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以印刷国家发行的证券、文件而著称的北平财政部印刷局,设备齐全,技术先进、规模较大。该局不断增添设备,不断改进,到1931年有大小机器374 架,技师和职工1600多人。该局的锌版及铜版工艺都在国内其它印刷局之上。使用的印刷机器如雕刻花纹机、地纹画线机、刻地纹机和三轮画线机等,均为全国印刷行业所稀有。他们还自己炼制各色高质量的油墨,使该局的印刷术十分精美,反应当时印刷业的最高水平。
3.中国现代新闻通讯社的建立和发展
(1)我国早期的通讯社——国闻通讯社
国闻通讯社于1921年8 月在上海成立并发稿,1936年5 月1 日停办,这是我国创办较早、历史较久的资产阶级通讯社。
国闻通讯社的创始人、总编辑是胡政之,社长是邓汉祥。建社时由孙中山、段祺瑞和张作霖三方各出一千元经费,该社原打算办成一个全国规模的通讯社,1922年4 月成立了汉口分社,11月成立了北京分社,但因经费困难没有得到较大发展。国闻通讯社办有附属事业《国闻周报》,该报的编辑与撰稿大部分由通讯社的人员担任。
(2)国民党以中央通讯社为中心的全国通讯网
中央通讯社(简称中央社)于1924年4 月1 日成立于广州,直属国民党中央党部。1927年迁到武汉,1928年迁到南京。中央社是国民党政府全国通讯网的中心。
1932年5 月,国民党中央对中央通讯社进行了改组,由中央宣传部秘书肖同兹担任社长,在南京建立总社,并装设了当时最新式的收发报机,可以向全国各地播发新闻稿。1932年,中央社开设了上海、汉口两个分社,1933年以后,又在北平、天津、西安、香港、南昌、成都、重庆、贵阳、广州等地先后建立分社,并在其它省会及重要城市派驻了30个通讯员,从而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通讯网,垄断了国内新闻。其后,它又与路透社、合众社、哈瓦斯社、海通社等国际通讯社订立合约,购买新闻稿,并拿中央社的国内新闻交换外国通讯社的国际新闻。到1937年,中央社向全国250 家报纸供应新闻稿,每日发出新闻电讯8000到12000字。
(3)从红色中华通讯社到新华通讯社
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于1931年11月7 日创办于江西瑞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通讯社。
红中社有自己专用的发报台,向全国播发文字新闻。该社还编印《参考消息》和《红色中华报》。红中社办有油印刊物《工农通讯员》,刊登中央的指示和要求,介绍采访和写作方法,以培养工农通讯员。据1933年12月统计,红中社有工农通讯员400 名。
西安事变后,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形成。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1937年1 月,《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红色中华通讯社也改名为新华通讯社。改名后仍是报、社一家,社长由博古兼任,社址在延安,每天播发两千字左右的新闻稿。
红中社改名为新华社的同时,红中社西安分社也改名为新华社西安分社,这是新华社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分社。
新华社建立初期,报道范围比较小,仅限于陕甘宁边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发稿范围和数量逐渐扩大,除了播发中共中央的重要决议、宣言、声明以及陕甘宁边区的建设成就外,还有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消息,发稿字数增加到四五千字。在抄收电讯方面,除抄收中央社、同盟社的电讯外,增加了抄收路透社、海通社、塔斯社和美国国际新闻社的电讯。
1939年初,中共中央决定将新华社与《新中华报》社分开,各自成为独立的组织机构,由向仲华任新华社社长。从此,新华社进入了独立发展的新阶段。
1939年6 月,新华社进一步调整组织机构,设立了编辑科、通讯科、译电科和油印科。12月,创办了业务刊物《通讯》。1944年8 月,新华总社成立英文广播部,9 月1 日起,正式对外播发英文电讯广播。到1945年,新华总社职工人数已由抗战开始时的20多人增加到110 多人。
1939年11月,新华社华北分社在山西成立。在这前后,各地党组织陆续建立起一批通讯社,但由于名称不统一,组织不统一,任务不明确,在新闻发稿上常出现混乱状况,影响了党的工作。针对这种情况,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从1941年到1942年对各地的通讯社进行了整顿,各地方通讯社一律改为新华社地方分社,各分社独立建立业务组织,并和新华总社建立直接的业务关系,规定各分社的任务是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为新华总社采访当地新闻和抄收新华总社播发的电讯。整顿以后,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凡带有全国、全党、全军性质的新闻电讯,均由新华总社统一发布。全国性电讯广播的统一,是新华社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对搞好党的宣传工作和推动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4.中国现代广播业的发展
(1)我国早期的广播电台
我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是由美国人奥斯邦创办的" 中国无线电公司" 设立的。发射功率为50瓦。该台于1923年初在上海开始播音,主要广播消息与音乐。播音3 个月后由于公司倒闭而停播。
同年,美商新孚洋行又在上海创办了第二座广播电台,播音几个月后因经费困难停播。1924年5 月,由美商开洛电话材料公司创办的广播电台在上海法租界开始播音,电台呼号为KRC ,功率为100 瓦,以后又增加到200 瓦。
该台于1929年10月停播,前后共播出5 年多。据统计,1925年美国在中国设立的电台达18座。
1926年,我国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在哈尔滨建立。第二年,北洋政府又先后在天津、北京开办了广播电台,这是最早的一批官办广播电台。我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是1927年3 月由上海新新公司建立的。
中国早期建立的广播电台发射功率不大,收听范围仅限于电台所在地区,加上收听工具昂贵,所以影响不大。
(2)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广播网
蒋介石成立国民政府后,为了加强对新闻的控制与垄断,建立了全国性的广播网。
1928年8 月1 日,国民党创办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正式播音。中央广播电台的全称是"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 ,呼号是XKM.这是国民党广播网的中心。中央广播电台最初装有500 瓦的中波发射机,每天播音约4 小时,内容有新闻、国民党政府的决议案、通告、宣传报告、气象预报和音乐等。由于功率小,收听不清晰,1932年又新建了一座75千瓦的发射台,电台呼号改为XGOA,频率为660 千周,波长为454 公尺。
在完成中央广播电台的建设以后,国民党政府又逐步发展地方广播电台。到1937年,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建立的直属台有五座:南京台、河北台、西安台、长沙台和福州台。1933年秋,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又在江西建立了南昌广播电台。
与此同时,国民党统治区各省市的广播电台也逐步建立起来。从1928年到1935年,杭州、广州、昆明、太原、湖南、南宁、河南、汉口、上海等地的广播电台先后开播,从而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广播宣传网。
为了控制全国的广播事业,1936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全国广播电台的分配办法和节目播送办法。国民党政府还规定,从1936年10月起,所有省市公营、私营广播电台,一律转播中央广播电台的简明新闻、时事述评、名人演讲、学术演讲、话剧和音乐节目。如果没有转播设备,到时必须停播。
(3)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
1940年底,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成并开始广播。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着党的新闻事业从报刊、文字阶段迈入到语言广播的新阶段。
新华广播电台发射功率为300 瓦,呼号为XNCR. 每天上下午各播音一次,每次一小时左右。广播的主要内容有:中共中央重要文件、《新中华报》社论、《解放》周刊重要论文、国际国内重要新闻以及名人演讲、革命故事和科学常识等。另外还办文艺节目,播放抗日进步歌曲。
九、中国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
从1918到1945年间,我国现代体育竞技运动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这期间召开了四届全国运动会,各大区、省、革命根据地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体育竞技运动。同时还参加了远东运动会和奥运会以及其它一些国际比赛。此外,传统的体育活动也广泛开展。
1.全国运动会及大区、省运动会的召开
这一时期,共召开了四次全国运动会,其中办得最好的是第六届全运会。
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于1935年10月10日至20日在上海江湾体育场举行。
参加单位和人数创历届全运会纪录,而且有许多华侨参加。这届运动会第一次按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全国运动大会举行办法》执行,参加办法、比赛规则和录取办法都比较规范。比赛结果共打破19项田径、游泳世界纪录。
除了全国运动会的举行,华北、华东也举办了多次地区性运动会。华北运动会首先在北平、天津发起,逐渐向其它省市推广,共举办了18届,其中约一半是在北平和天津召开的。参加者包括晋、冀、鲁、豫、辽、吉、黑、热、察、绥、陕、甘、宁和北平、天津、青岛等省市,还有哈尔滨和威海卫地区。华北运动会的召开,对推动黄河以北各省体育的发展,促进场地设备的建设起着积极作用。
此外,省、市级运动会也有所开展。除北平、天津外,广东、安徽、湖南、四川、江苏等省也多次举办过省运动会。
2.参加远东运动会、奥运会等国际比赛
旧中国的国际体育活动,主要是参加过10届远东运动会和第十、十一、十四届奥运会。
在远东运动会中,中国曾连获9 届足球冠军(前几次由香港南华足球队代表),成绩是比较突出的,这说明我国足球水平在二三十年代曾处于亚洲领先地位。其次是排球,曾得过5 次锦标。篮球、游泳各得过一次锦标。其它项目基本是日本、菲律宾的天下。
中国第一次参加的奥运会是1932年7 月30日至8 月16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当时派了一个5 人代表团,其中一名选手参赛。代表团代表是沈嗣良,选手是刘长春,还有3 个职员:刘国权、刘雪松和宋君复。
刘长春在100 米跑项目中得分第4 ,成绩是11秒1 ,200 米跑成绩为22秒1 ,预赛即被淘汰。
在第十一届奥运会中,中国派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其中有运动员69人,参赛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拳击、举重、田径、游泳、竞走、自行车和国术表演等。另外随代表团同行的还有一个欧洲体育考察团。比赛结果田径项目除符保卢的撑竿跳达到了及格标准,但未跳过4 米而被淘汰外,其他连及格赛都未通过。别的项目也都先后失败。
3." 国术馆" 系统的建立及活动
进入民国以后,以武术、养生健身性活动及各种民间游戏为代表的我国传统体育,继续在民间存在和发展。其中武术和部分其它项目逐渐进入学校体育和各级竞赛中。尤其是武术发展很快,成立了各种民间武术团体,在国民党政府时代,逐渐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 国术馆" 系统。
1926年12月,张之江、李景林和钮惕生在南京共同创办了武术研究所,后改为国术研究所。1927年3 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在国术研究所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中央武术馆,6 月改为中央国术馆,由张之江任馆长。
根据《中央国术馆组织大纲》的规定,中央国术馆的宗旨是提倡中国武术,增进全民健康;其任务是研究和教授中国武术与体育,编著有关国术及其它武术方面的图书,并且管理全国武术。
中央国术馆成立后不久,国民政府就通令各级行政区普遍设立相应机构。30年代初,各地相继成立了地方国术馆。据不完全统计,到1933年底,共有24个省市建立了国术馆,县级国术馆达300 多所。县以下许多区、村也成立了国术支馆。各级国术馆均受上级国术馆和同级政府领导,这样就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国术馆系统。
国术馆系统成立以后,举行了一系列的" 国术考试" ,组织了一些比赛、训练和出国访问等活动。由于许多武术家和社会活动人士的努力,不少国术馆在推行有组织的武术训练和比赛,整理传统文化遗产,编辑武术书刊和教材,促进武术的改良和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贡献,对推动二三十年代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4.全国性的体育组织——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建立
1924年8 月," 中国教育改进社" 在南京举行年会时,体育界人士也举行集会,并通过了章程,后在上海正式成立了" 中华体育协进会。" 董事会由15人组成,推选张伯苓为名誉会长,王正廷为名誉副会长。
1931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其团体会员之一。
中华体育协进会成立后,参与筹办了旧中国第四到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并选拔参加远东运动会、奥运会、戴维斯杯网球赛的选手,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体育活动;同时还审编各种运动规则,审订全国田径、游泳最高纪录,并出版了会刊《体育季刊》。中华体育协进会对推动全国和各地区体育运动和竞赛的开展,加强国际联系,组织参加国际体育活动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十、日本的文化教育事业
1.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
自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到1920年日本的初等教育已基本实现普及,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1890年天皇《教育敕语》的颁布实施,日本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对外侵略战争的需要,学校教育被纳入战时体制的轨道,成为法西斯统治的工具。
(1)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建立
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体制,是在1890年天皇的《教育敕语》颁布后开始建立的。《教育敕语》强调要对学生灌输" 尊皇" (膜拜天皇和皇室)、" 武国"(军事训练)和" 神国" (日本由神创造)的思想。它不仅是日本学校修身课的重要内容,而且其它一切科目也都要按照这种精神来讲授。从此以后,军国主义教育逐步在学校中确立起来。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对外侵略战争。为了适应国家军国主义化的需要,1935年,日本政府建立了青年学校。该校是一种富有军事意义的民众补习学校,招收小学毕业生,学习年限2 年。教学中进行普通职业知识的补习,但更偏重于军事知识技能讲授练习。为了适应军事上的需要,1939年,它的学习年限延长为5 年,与入伍年龄相衔接。
此外,日本军国主义政府还建立和加强了军事学校教育系统。例如,日本海军系统设立了海兵学校——海军大学;陆军系统设立了少年学校——士官学校——陆军大学。
从本世纪初到1937年,日本的普通学校系统并无重大变化,一般小学由4 年延长到6 年,为义务教育年限;初中5 年,高中由2 年改为3 年;大学3 年。
在军国主义教育体制下," 武备第一" 的口号被摆在普通国民教育的首位。在各级学校中,军国主义精神成为修身课教科书的主要内容,那些在侵略战争中替天皇和军国主义政府卖命的人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表率,军国主义思想充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2)对学校师生思想的严密控制
为了抵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加强对学生思想的监视与控制,1930年,在文部省内成立了" 学生思想调查委员会" ,对中小学生的思想进行调查指导。1934年,文部省设立思想教育局(1937年改成教学局),具体负责对学生思想的控制。规定中小学生只准集体观看文部省指定的影片或战争的影片。日本政府还明令规定大中学校的学生一律参加为军国主义效劳的" 青年团".在对学生思想进行控制的同时,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也加强了对教师思想的控制,不允许任何违反军国主义教育的言论和行动。1933年,对全国700 多名" 赤化教师" 进行了镇压。1934年4 月,文部省召开了" 全国小学教师精神动员大会" ,天皇亲自参加,并向到会教师代表敕赐诏书,然后在全国各地召开同样的大会,把诏书散发到那里。同时,一些带有民主倾向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授,被从帝国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里赶了出来,大学里的学术自由完全被剥夺了。日本政府甚至还禁止一些教育团体组织和开展教育科研活动。1936年,日本建立了警察对教师的监督制度,以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控制。不仅如此,日本军国主义政府还竭力向学校师生灌输" 大和魂" (日本精神)思想。" 大和魂" 思想强调日本是太阳女神创建的,天皇是" 活神" ,日本民族是神的后裔,应该成为主宰全世界的优越民族。这种思想成为日本国民教育的精神基础,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为了加强" 大和魂" 教育,灌输皇道主义和日本民族主义思想,1932年,文部省成立了国民精神文化研究所,这是传播" 大和魂" 思想的中心。1935年,文部省又建立了教育改革委员会,旨在提出发展和宣传" 大和魂" 思想的方式。1937年,日本教育审议会编写了一本小册子,强调" 大和魂" 是日本存在的基本原理,学校必须向学生讲授它的信念和礼节,绝对服从天皇和军国主义政府。这本小册子很快被印刷了600 万份,分发给所有的学校教师,一些课本里还编进了它的摘要。当时,在中小学的课程中,40%的内容与" 大和魂" 思想有关。
(3)军事教育的实施
早在19世纪后期,日本的普通中学里就开始实施军事训练。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军国主义文化的加剧,军事训练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从1925年4 月起,日本中等以上的学校普遍实行军事训练,并被列为学校的正式课程,中学每周2 小时,师范学校每周3 小时,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每周2小时。当时,大约有2000名从军队里裁减下来的军官,被分配到各个学校担任军事训练的教官。在军事训练中,学生必须按兵操典进行训练,同时也教授剑术和柔道,还灌输" 武士道" 精神,培养学生" 忠诚" 、" 勇敢" 和" 服从" 的军人精神。
与此同时,日本军部在社会青年中也实施了军事教育,从1926年起,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青年训练所(后改为青年学校),由" 帝国在乡军人会" 负责。在青年训练所里,社会青年一方面接受使用武器、阵地服务和旗语、测距等军事训练;另一方面又接受" 大和魂" 、" 武士道" 等精神的教育。
军部还规定,现役军官两年内至少去青年训练所视察一次,并给予具体指导。
对青年军事教育的实施和加强,旨在为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准备后备力量。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大批青少年被送上战场,充当了军国主义政府的炮灰。
(4)战时教育体制的形成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以后全国的一切都立足于战争,学校教育也被纳入战时体制的轨道,形成了战时教育体制的结构。
在学校教育纳入战时体制的过程中,为了适应战时需要,日本军国主义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学校师生思想的控制,1937年,日本成立了" 国民精神总动员同盟"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 国民精神总动员" 活动,并规定每月1 日为国民精神总动员日。" 国民精神总动员同盟" 大肆宣传军国主义思想,散播" 举国一致" 、" 尽忠报国" 等言论,强制人们去祭祀神灶,迫害具有反法西斯思想和反战言论的教师。同时,文部省也对中小学校实行更加严密的控制,极力灌输军国主义思想。1939年5 月,日本天皇向全国青少年发布敕诏,号召他们为战争牺牲自己的一切。1940年8 月起,全国各学校都组织了" 报国队".同年,又解散所有青少年团体,重新组成" 大日本青少年团".在战时教育体制下,学校中的军事训练进一步加强。男学生经常到野外进行训练,背上很重的三八式步枪,每天在麦田里行进四五里路。同时,大中学生被强迫参加劳动服役,还有许多青年被应征入伍。1941年12月根据" 国家总动员法" ,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强令包括学生在内的14-30 岁的男子和14-25 岁的未婚女子一律参加" 国民勤务报国队".在整个战争期间,大约有340 万名学生被迫从事军需生产和粮食增产活动,300 万以上的少年被迫参加所谓的" 勤劳奉仕" 活动。为了给侵略战争补充兵源,1941年,军国主义政府决定停止暂时免除文科大学生入伍的办法,派遣大批已超过应征年龄的人到军队服役。同时,首相东条英机还颁布了《战阵训示》。这以后,大批学生被动员参加陆军或海军。
1941年,日本颁布了《国民学校令》,仿照纳粹德国的做法,把小学校改称为" 国民学校" ,并规定" 国民学校基于皇国之道,实施初等普通教育和基本训练。" 同时,为了适应侵略战争补充人力的需要,缩短了中等教育的年限,改为中学4 年,高等学校2 年,高等学校中,大力减少文科教学,文科学生减少了1/3.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学生必须用1 /3 的时间到工厂、农村或战争服务机构工作。这一时期,学校中军国主义思想的教育更加明显,甚至幼儿园教育的内容也渗透了军国主义思想。1943年以后,日本进入所谓" 决战阶段" ,军国主义政府又陆续颁布了《中等学校令》、《学徒勤劳令》、《关于教育的战时非常措施方针》、《决战非常措施纲要》,要求大中学校的师生全部参加战争服务工作。1945年5 月20日,日本政府又颁布了《战时教育令》,宣布国民教育进入紧急状态,强令关闭幼儿园,小学生实行疏散,所有的学校都暂时停办。至此,法西斯军国主义统治下的日本学校教育进入了全面崩溃的边缘。日本投降后,《战时教育令》也随之被废除。
2.日本的新闻传播业
(1)日本的报业发展
1918-1945 年间日本报业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25年前的大正时代,这一时期日本报纸完成了政论性报纸向商业性报纸的转变;二是1925年以后的昭和时代,随着军国主义的实施以及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发动,到1945年日本报业遭到了空前的摧残。
①大正时期的报业。日本大正时代开始于1911年,止于1925年。这一时期日本报纸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完成了由政论性报纸向商业报纸的转变。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日本的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如果不向商业化转变,获得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资金,就难以生存下去。为此,日本报业纷纷向股份公司经营形式发展,到大正中期,主要报社都变成了股份公司,资金也急剧增加。
报纸的商业化转变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由于日本统治者的压力所迫。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和连年的对外侵略战争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为此,统治当局加强了对报刊的管制,凡不利于自己的报刊,或予查禁,或施加压力迫其转向。如《大阪朝日新闻》,由于宣传民本主义,屡与当局对抗,被当局视为眼中钉。1918年,该报在一篇关于" 米骚动" 的报道中,引用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指暗杀、动乱的" 白虹贯日" 一词。日本当局抓住这一点,指控该报矛头指向天皇,煽动动乱,滋扰社会,违反了报纸条例。文章执笔者大西利夫和编辑田井新一因此受到起诉,社长村山龙平也遭到了右翼暴徒的袭击。这是日本新闻史上最大的一次政府镇压言论的事件,史称" 白虹笔祸".在政治高压下,《大阪朝日新闻》不得不放弃了民本主义,社长村山龙平等人也" 引咎辞职".该报不久也改组成了股份公司,并宣布采取" 不偏不党" 的编辑方针。
1923年9 月,日本关东发生地震,报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报纸从此一蹶不振。在灾后重建报社过程中,资本雄厚的大阪《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以价格优势压倒东京其它各报,加上后来崛起的《读卖新闻》,在日本报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垄断格局。
②法西斯时代的新闻管制。20年代以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上台,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对新闻的管制日益加强。三十年代,随着侵华战争的发动,新闻迅速成为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工具,到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时,日本新闻业受到严重摧残。
1925年4 月,日本当局发布《治安维持法》,后来又设立了反动的" 思想检察官" 和" 特高课" 等特务组织,以加强对言论、出版乃至思想的管制。
1932年,日本首相犬养毅遇刺身亡,标志着日本军部完全掌握政权。这以后,反动当局对言论、出版活动的管制更为严酷,不少记者、报人惨遭迫害。1936年7 月,日本正式成立" 内阁情报委员会" ,直接控制情报和舆论宣传。1938年5月,日本政府公布《国家总动员法》。该法关于新闻方面的条款规定," 在战时,政府出于国家动员的需要,得依据法令对于报纸及其他出版物的内容予以限制或禁止".这是战时日本管制新闻的主要法律依据。1941年,日本内阁又接连制定《报纸刊登限制令》、《新闻业令》、《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临时取缔法》等强制性法规,完全扼杀了言论和出版自由,使报纸沦为侵略战争的吹鼓手。
为了统一发布消息,控制舆论,日本政府解散了所有的小通讯社,并于1936年将最大的两家通讯社——日本电报通讯社和日本新闻联合社合并,成立了由官方直接控制的" 日本同盟通讯社".1942年2 月,在日本政府的策划与操纵下,成立了" 日本新闻会" ,该会对报纸的编辑、经营、纸张分配以及记者培训等拥有很大的管理权。与此同时,解散所有的记者俱乐部,由内阁情报局统一发布官方消息。
在战争期间,日本报纸的数量也显著减少。1939年7 月,东京就开始合并周报与旬报。1940年,日本内阁建立了" 新闻用纸统制委员会" ,由政府直接控制新闻纸的供应和分配,致使许多报纸一再减少版面,副刊、增刊、号外被迫砍掉,广告刊登数量也大为缩减。随着战争的发展,国内经济状况和物资供应日趋窘迫,1941年4 月,日本政府公布了" 生活必要物资管制令" ,规定将报刊用纸也作为" 生活必需物资" 实行配给。1942年1 月,日本内阁情报局发表了对全国报纸进行合并、整顿的方针,规定了" 一县一报" 的原则。随着这一政策的推行,日本报纸数量大为减少,1939年尚存848 家大小报纸,到1943年只剩下45家了。为了节约纸张,1944年3 月,日本废除了晚报,只允许出版日报;到11月,即使是日报,篇幅也被限制在两页之内。
法西斯主义的专政,使日本报业濒于崩溃的边缘。
(2)广播和电视
20世纪初,无线电技术从西方传入日本,到大正年间,日本已经能够制造无线电收音机。1924年11月,在邮政省的监督下,成立了" 中央放送局" ,并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各设一座广播电台。1925年3 月22日,东京广播电台开始试播,接着大阪和名古屋的广播电台也相继开播,从此广播正式走进日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1926年,根据日本政府的要求,三家电台联合成立了" 社会法人日本广播协会" ,这是现在日本广播协会(NHK)的前身。
这以后,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广播事业迅速发展。1928年11月,日本建成了全国广播网。1931年4 月,东京第二广播部开始广播。1935年4 月,全国性学校节目开始广播,同年6 月,开始国际广播。到1940年5 月,日本的收音机数目已发展到500 万台。
日本的电视研究工作最早开始于1928年,当时的主持人是高柳健次郎教授。1930年,日本广播协会开始着手研究电视。1939年5 月,电视的发射与接收实验获得成功。二次大战期间,电视的试验工作中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