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卷世界现代后期军事史

  内容提要
  世界现代后期的军事斗争史,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表现在军事斗争上,由连绵不断的局部战争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一开始就包含着人民因素,即反对法西斯奴役的群众斗争,后发展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成为世界和平力量与侵略势力在军事斗争上的一次大较量,最终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结束。这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军事斗争史以至整个人类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一时期的军事斗争,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战争的规模、战争的形式、作战样式、作战方法、军事制度、武器装备和军事理论等方面,较之以前都有了重大的变化和发展,体现出了现代军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把世界军事史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以后世界军事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概述
  本书叙述的是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间26年多世界军事斗争的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战争的根源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原有的矛盾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加深了它们的矛盾,并且出现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因分赃不均引起的矛盾等新的矛盾。当这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恢复之后,他们之间的斗争便尖锐起来,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逐渐发展到军事斗争上。
  其中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崛起,成为发动侵略扩张战争的策源地。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德、意、日统治集团企图用战争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先后在世界各地挑起局部的侵略战争,并最终发动世界大战。
  1931年,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侵占中国东北;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意对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1937年7 月,日本制造卢沟桥事件,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和1939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1937年11月,德、意、日互相勾结,形成"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之后,又缔结了三国同盟条约,结成军事同盟。从此,德、意、日加快了在全球发动更大规模战争的步伐。面对法西斯疯狂的侵略扩张,英、法采取了姑息纵容的" 绥靖政策" ,美国则采取了" 坐山观虎斗" 的政策,企图把德、意、日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这就大大助长了法西斯势力扩大侵略战争的气焰。
  1939年9 月1 日,德国进攻波兰,同年9 月3 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四五月间,德国侵占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进而攻入法国本土,迫使法国投降。1941年3 月,德军进驻保加利亚;4月占领南斯拉夫和希腊。意大利乘机夺取英、法在地中海和北非的殖民地。1941年6 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攻苏联,意大利、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也同时对苏开战。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日军迅速占领了菲律宾、泰国、马来亚、新加坡、缅甸、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这样,战争进一步扩大。
  1941年10月,苏、美、英三国举行莫斯科会议,确立了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合作关系。1942年1 月,中、美、英、加、加、澳、印等26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开始了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从1941年冬开始,苏德战场出现转机,苏联军民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击败德军。1942年11月,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反攻,全歼被围德军,扭转了战局。英、美军队在北非登陆,将德、意军队逐出北非,并在西西里岛登陆。1943年9 月3 日,意大利投降。1944年6 月,英、美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苏军在把德军逐出国境后,配合东欧各国的解放战争,许多国家先后得到解放。1945年初,苏军和英、美军队分路攻入德国本土。5 月2 日,苏军攻克柏林,8 日,德国无条件投降。随后,美、英军队集中力量在太平洋向日军发动全面进攻。8 月8 日,苏联对日宣战。中国人民对日展开总反攻。8 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 月2 日签署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现代军事斗争史上规模最大、参战国家和参战人口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最残酷、物力损失和人员伤亡最大的世界性战争。大战的结果是苏、中、美、英、法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家战胜了德、意、日法西斯集团,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各国人民的力量在战争中发展壮大,为战后争取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二、战后世界军事新格局的形成
  1.凡尔赛条约下的德国
  (1)限制与挣脱
  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两个最重要的后果,一个就是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另一个则是出现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它退出了欧洲及世界的资本主义体系。这两大后果对后来的全球形势,欧洲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主要是英、法、美等国,为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利益,经过了5 个多月的激烈争吵,终于在1918年6 月28日,同德国代表在凡尔赛签署了和约,巴黎和会宣告结束,凡尔赛体系正式确立。
  凡尔赛和约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确保德国不能再次发动一场新的全面战争,因此,和约对德国来说是非常严厉的,规定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制,德国只能拥有10万名官兵的军队和36艘军舰,不得拥有军用飞机,只许保留140 架飞机和196 台发动机商用。不得拥有坦克和潜艇。德国要拆除西部边境线上的防御工事,但有意思的是可以保留东部边境的防御工事。
  和约还规定,德国放弃一切殖民地,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交给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国联代管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区域划为非武装区。在东部,波兰取得一条狭窄的通海地带,格但斯克成为国联统治下的" 自由市" ,比利时、丹麦、捷克等国也都得到了一些领土,德国失去了原有领土的1 /8.另外,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也被英、法、日等国家瓜分。
  关于战争赔款,和约没有就数额做出最后决定,但规定德国在1921年5 月1日以前付清第一期赔款200 亿金马克。
  在此之后,德国又与战胜国之间签定了一系列的条约,国际联盟在美、英、法、意、日等国的操纵之下成立,由此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大部分地区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把第一次大战中形成的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固定下来。但各个列强国家的利益不仅是不同的,而且是相互冲突的,他们之间的矛盾在新的条件下很快就会突出和激化起来,而战败国,特别是德国,在新的形势发展之下,也会出现新的变化,希望用固定的模式制约不断变化发展的国家关系和力量对比,历史证明它是失败的。
  德国在战时损失最为惨重,战死了180 万人,被俘受伤者达667 万,工业产量下降50%。战后,霍亨索伦王朝被推翻,建立了魏玛共和国。但在整个20年代,德国在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之下,始终处在十分尖锐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民族矛盾中,社会动荡,政府不稳。
  虽然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队进行了近乎苛刻的限制,使相当多的德国人和军官们都感到耻辱,但迫于压力,在最后的时刻,德国代表还是在和约上签了字。但从一开始,德国的军队就开始规避和约的限制,尽管这时期德国军队的胆量远不如后来希特勒那么大,但他们确实是心有不甘。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容克贵族军官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很快就采取各种措施重建军队。1925年,德国陆军和海军的军费为49090 万马克,1929年则增至82700 万马克。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保留下来的10万国防军,实质上已成为训练军官的学校,而转入预备役的军官和军士,也都参加了" 钢盔团" 、" 国旗社" 及其它军事组织,继续接受军事和政治训练。早在1926年,德国陆军就拟定一个代号为A 的扩军计划,要求以1934年为期,把7 个步兵师秘密扩充到21个,但由于无法获取足够的武器,因而于1932年重新修订了计划,将完成期限推迟到1938年。
  德国的空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凡尔赛和约的严厉管束,已被基本消灭了。德国的航空工业,在1919年时,已具有生产1.4 万架飞机的能力,但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国必须结束军事航空工业,德国必须取消军事航空部队。德国向协约国交出了所有的航空器和有关装备,只保留了140 架飞机和196 台发动机作商用。和约还禁止德国制造各种飞机。但德国军界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特别是1921年,杜黑提出了《制空权》理论之后,德国军队深受其影响,千方百计地谋求恢复空军,德国当时的陆军总司令冯.西克脱将军在1923年的一份备忘录中提出,未来的德国空军必须是武装部队中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要重新创建德国空军。德国航空工业的恢复是从滑翔机开始的(因不受和约的限制)。1922年,协约国虽取消了不准德国制造民用飞机的禁令,但仍有种种严格限制,德国的厂商无法在制造大型飞机方面取得经验。后与苏联签定条约,秘密在飞机制造方面进行合作。德国在苏境内设立飞机制造厂,从事研制和生产。1925年,英、法、德、意等国签定《洛迦诺公约》,在此之后,德国与协约国关系缓和,于1926年签定航空协定,撤销对德国民用飞机的限制。很快德国的道尼尔公司研制的D0-X型飞机,容克公司研制的Jn-38 型发动机民用飞机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为后来的军用航空工业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海军也被严格束缚,凡尔赛和约只允许保留战列舰、巡洋舰各6 艘和驱逐舰、鱼雷艇各12艘,不许建造潜艇和新的战列舰。如何挣脱这个束缚,加速重新武装,是德国考虑的中心问题。大战结束不久,德国海军档案局就出版了《1914-1918 年海战》,德国海军将领狄比兹也写了回忆录,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突出强调" 制海权的概念" ,在希特勒上台之前,海军已经开始偷偷在芬兰、荷兰、西班牙等国家建造凡尔赛和约所禁止的潜艇以及新的2.6 万吨的巡洋战舰(超过凡尔赛和约规定的1 万吨的限度)。
  (2)法西斯主义的蔓延与争夺对外生存空间的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由于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等深刻的历史原因,致使法西斯主义开始在德国出现。希特勒在1925年写出《我的奋斗》,不仅提出了一整套法西斯主义的理论,而且还具体提出了" 争夺生存空间" 的对外军事扩张的战略目标。他认为,只有在这个地球上有足够大的空间,才能保证一个民族的生存自由,日耳曼民族也只有靠这种方法,才能保障其世界强国地位。那么,到哪里去寻找生存空间呢.希特勒提出不能用从前那种殖民地政策或商业的政策来解决,不应在非洲而应在欧洲本土取得新土地。世界强权的中心是在旧世界(欧洲),只有在古老的欧洲大地上才能找到对于欧洲民族至关重要的生存空间。由于乌克兰有极为富饶的土地,乌拉尔有丰富的资源,因而消灭布尔什维克是德国的一项特殊使命。同时,希特勒深知,不应也绝不能东西两线作战。因而对德国来说,国家战略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决不让欧洲出现与德国对立的大陆势力。毫无疑义,德国必须是欧洲唯一的军事强国。德国不仅有权利,而且有责任使用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不让邻近国家成为军事强国,一但出现这样的军事强国,必须毫不犹豫地消灭之。因此,对德国威胁最大的敌人将是法国。德法是历史上的宿敌,法国在凡尔赛和约中是欲置德国于死地而后快,因此德国要东山再起,就一定要消灭法国。
  希特勒认为,在实现上述目标之前的恢复和建立武装时期是最危险的时期。法国很可能利用对德国不利的国际环境,对其发动预防性战争。因此,德国的策略应该是切断法国与东欧国家的同盟关系,与英意结盟,拉住他们,孤立法国。
  可以明白地看出,希特勒的对外侵略扩张的策略和主张,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就形成了,并且得到公开的宣扬。当希特勒在各种矛盾的推动之下,统治了德国之后,在一系列的法西斯侵略战争中也正是按照这一轨迹向前发展的,可惜当时的政治家们并没有看破,甚至是故意避开,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在一次次的绥靖和退让之后,把欧洲各国都拉进了战争的深渊。
  2.胜利之师的落伍
  (1)英国战后的国防力量与防务政策
  英国通过世界大战击败了竞争对手德国,战后又获得了许多新的殖民地和商业利益。因而战后英国的政治家对英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影响是极为自信的。"不列颠的旗帜已飘扬在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帝国领土上,我们的意见,对于各国人民的意志,或是决定人民的命运,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这是前所未有的。" 一位英国的议员曾如此得意地说到。但是在大战中,英国在战场上也伤亡了200 万人以上,国民财富损失了1 /3 ,国力开始下降。做为曾是世界最强大的帝国,它已开始了下滑的沉重历程。
  面对日渐削弱的帝国经济实力和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英国在战后实行了"十年无大战" 的国际政策。根据这个" 十年规则" ,战后英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减。陆军从300 万减至1920年的37万。陆军在1914年还拥有14万训练有素的后备军,而到1923年则仅有7 万多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3 个月内,英军可动员6 个步兵师、1 个骑兵师,而到1931年,如果战争爆发,则在同样时间内只能动员2 个步兵师和2 个骑兵旅。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长达4 年之久的堑壕战,英军损失了70万士兵才取得了胜利。因而英国的领导人和大众都认为,一次大战的作战方式是不正常的,违背了英国的传统海上战略,认为应当放弃这种300 年来的战争经验所证明的战略。根据这一观点,英国集中陆军于本土和帝国防务,仅以强大的海军实行传统的海上封锁战略去干涉大陆欧洲的冲突,以为这样既可以保住不列颠帝国,又能减少由于大规模地面作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因此当时的陆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替换海外部队,准备应付欧洲之外的小型冲突,维持国内秩序。
  " 十年规则" 是英国在两次大战期间最重要的国际政策。这个政策的基点在于限制和削减军费。1932年,这个政策虽然被取消,但其影响仍然是巨大的。当时的英国内阁仍一致认为,取消" 十年规则" 并不等于认为不顾财政和经济状况而增加国防开支是合理的。当时的英国政府把保持财政和经济稳定看成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因为这既可表现出威摄德国的经济实力,也是可以进行持久战的可靠保证。所以这个思想始终支配着国防政策的制定。当然这与英国的国内状况密切相关。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财政损失高达118 亿英镑。战后,英国欠美国40亿美元的债务,1929年的经济危机同样给英国带来巨大的冲击,1931年,英国外贸出口额下降了30%;1933年,英国失业人口达300 万。因此英国政府认为,笼罩在英国财政和经济上的危机比战争危机更可怕。因而英国的军费开支始终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1932年,英国军费予算只有1.03亿英镑,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低点。陆军的予算从1922年的6200万英镑减至1932年的3600万英镑。
  消极的国防政策导致了军力的下降,而军力的下降则必然导致其在外交等方面的变化,最终导致绥靖政策的产生。
  英国是一个以海上贸易为中心的国家。其国家利益包括海洋利益,海外殖民地利益和欧洲大陆均势利益。因而尽管消极的国防政策对英国整体防务力量影响很大,但英国在20年代还是比较重视海军的发展。1921年,英国为争夺海权,准备重整海军,计划建造36艘巨型军舰。在华盛顿会议上,经过激烈讨价还价,最终决定英、美、日三国军舰比例为10∶10∶6.英国保住了海上力量世界第一的地位,海军力量可以保持在50万吨,到1922年签定《五国公约》规定时,英国可保持52.5万吨,与美国持平,与日本仍是5 ∶3 之比。规定英国可拥有航空母舰13.5万吨,单舰排水量不超过3.5 万吨,舰炮在16英寸以下。但华盛顿会议主要目的是日美争夺太平洋的霸权,而英国则想力争保住海上霸主地位,同时利用条约来捆住别人的手脚,因此千方百计地想要主导海上裁军的进程。终于在英国的极力主张之下,伦敦海军会议于1930年1 月至4 月召开,通过了《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的国际条约》,规定英美海军力量仍为第一,战列舰各为15艘,并规定了潜艇的总吨位数。这一时期,英国海军在总的力量上虽然仍保持着领先的地位,但实际上从英国的国力特别是它与美国的国力相比较上看,保持第一已是勉为其难,后继乏力了。皇家海军海上无敌,独步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2)盛名之下的法国军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人终于战胜了老对手德国,报了普法战争之仇,夺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这时的法国军队名声大振,被公认为世界上的军事强国。但它如何能保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让德国这个可怕的邻居永世不得翻身,这是一次大战结束后,法国军队要考虑的问题。
  凡尔赛体系确立后,法国与英美等国分别签定防御条约,而德法接壤的莱茵区划为非军事区,由协约国军队驻守15年,德军不得超过10万人,同时由于现代战争极其残酷,破坏性极大,法国虽是战胜国,但在大战期间,仍伤亡了138 万多人,数百座城市化为灰烬,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因此举国上下极为厌战而和平主义盛行。同时根据大战时法国取胜的经验,这就是通过绵亘、筑有坚固工事的防线即可抵御任何火力的打击和任何敌人的进攻,终使敌人情疲力尽,再在友军的配合之下一举歼灭之。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第二次这样战胜德国呢.因此维护凡尔赛体系是法国安全系统的支柱,惧怕战争是法国军民共有的心理,战略防御是军队的指导思想,建立绵亘的防线是国防建设的重点。这决定了战后法军朝着和平的、防御性和非机动性的方向发展。
  大战结束后,法军即开始大规模裁军,先后裁去46个陆军师,到1919年4 月,法军有67万人。此后,法军再也没有大的裁军或扩军行动,后来的20年间,法军现役部队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上。
  由于和平主义的盛行,厌战就必然不愿当兵,因而军队中渐渐出现极度涣散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几年之后才得到局部扭转。法军当时的指导方针是" 决不准备发动进攻性战争".并将军备控制在少得不能再少的情况下。1923年4 月,法国颁布新的征兵法,规定服现役为1 年半,战争部(1932年改称国防部)视需要有权单独征召,征兵法的实施解决了现役时间短和更新快的问题。当时的法国军队在国内有26个师,莱茵地区有6 个师,海外殖民地还有一部分驻军。另外还有5个骑兵师和2 个航空师。1928年,法国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前夕达到了这一时期繁荣的顶点。这一年法军又颁布了新的征兵法,现役期由一年半改为一年,同时提高了士兵的待遇,并对军队编制作了进一步的规定,本土由20个步兵师、5 个骑兵师、3 个航空师组成,另编4 个殖民地师。
  这一时期最大的国防建设就是建立马奇诺防线。这条防线的修筑完全体现了法国军队在国防政策方面的总体设想。防线从1929年开始修建,当时的战争部长安德烈.马奇诺说服了国会,使它拨出了29亿法郎,以后又拨款12亿多法郎,终于修成了法国人自以为是不可愈越、牢不可破的防线,他们可以在马奇诺防线后高枕无忧了。
  这一时期军队的装备也有所改善。步兵的火力得到加强,机枪,火炮受到青睐,但坦克装甲车则受到忽视。尽管法国的坦克之父艾斯蒂安将军在20年代就予见到,快速机动是达成突然袭击的最有力的手段,用装甲车打败敌人,有朝一日我们要装备1 万辆装甲车,对100 公里以外的敌阵地实施新的打击。要求把坦克装甲部队单独出来做为一支独立的进攻力量来使用。但这与法军的整体防务思想是不符的,因此受到冷落也是必然的。它是不会为以贝当元帅为代表的保守势力所接受。因此虽然法国军队在当时拥有3500辆雷诺公司生产的F.T 型坦克,但性能很差,只被视为步兵的随伴武器而编成10个坦克团和4 个坦克营,配属部队。
  尽管法国人对飞机的认识并不那么深刻,但对其威力还是注意到了。法军统帅贝当当时曾认为要生产就生产空中火炮,装在装甲飞机上的火炮能产生重大效果。法国于1928年成立空军部,但因随之而来的经济大萧条,使空军的发展也非常缓慢。
  法国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已沦为海上二等国家。由于有德国这样危险的邻居,使得法国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欧洲大陆上,放在法德边境上。
  因此法国海上军事力量在世界海上霸权争夺中的分量越来越小,法国的海军不仅落后于英美,而且落后于日本,而与意大利相同,他们之间的比例为5 ∶5∶3 ∶1.75∶1.75. 已沦为三等国家。此后这个比例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法国20年代到30年代初,海军主要的目标就是在地中海与意大利争夺那里的海权。
  (3)畸型的意大利军队
  意大利作为战胜国也参加了战后的瓜分。但由于意大利是后起的" 穷人帝国主义" ,实力并不强,因而在分脏过程中屡遭各大国的歧视。1922年10月,国内外的一系列矛盾终于导致了法西斯领袖墨索里尼的上台。在取得政权之后,他很快就公开提出要打破欧洲平衡、建立强大的意大利帝国、意大利要统治地中海等主张。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全国实行军国主义的" 民兵" 体制,全面推行法西斯化。规定从1923年1 月起对全国公民进行军事教育,全国公民都要按年令、性别分别编入不同的法西斯准军事组织。在经济上加紧了战略经济的体制转变。
  为了实现其对外扩张的计划,意大利政府大幅度地增加了军费。1922年-1930年,年均军费达到51.63 亿里拉,占全部公共予算的19.2%。
  海军是意大利三军中较强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的舰队已随帝国而灭亡,地中海就只有法国舰队与意大利人争雄了。为称霸地中海,意大利加紧了海军建设,到3O年代以后,这一进程大大加快。
  意大利空军是于战后的1923年正式建立的,受意大利朱利奥.杜黑的《制空权》理论影响极大,因此意大利政府和军队都十分重视空军的建设,当时许多狂热青年都以能参加空军为荣。
  意大利陆军是比较弱小的。1932年,陆军也只有兵力29万人,其武器装备也比较落后,坦克只有几百辆,而且都是仿制英国的袖珍坦克,重量不过3 吨,只能配备机枪,任何可以击穿装甲履带的武器都无法携带。其所拥有的较好的火炮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奥地利军队手中缴获的战利品。这个" 穷人帝国主义"虽然在对外扩张中张牙舞爪,但却时常露出捉襟见肘的窘相。
  3.一支新型的军队
  (1)红军的建立和反对武装干涉
  俄国在1917年爆发了" 十月革命".从此这个历史上欧洲和世界的大国,退出了资本主义体系,建立了一个人类历史上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
  虽然俄国在" 十月革命" 后,通过签定《布列斯特和约》逐步退出了世界大战,但是各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昔日战争中的盟友,极不愿意看到俄国从此走上另一条道路。因而全力支持俄国国内的复辟活动并实施武装干涉,企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因此,建立一支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是拯救这个新生国家最紧急最根本的任务。1918年1 月,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一致赞成建立武装力量。列宁提出,为了保证劳动群众掌握全部政权和根除剥削者的政治复辟的一切可能,特命令实行劳动者武装,建立社会主义工农红军。同时,在彼得堡由几百名赤卫队员和卫戍区各后备团的士兵,组建了红军的第一支部队,即工农红军第1 军。红军建立之初发展极快,仅到1918年春天,就达到20万人。
  红军在刚刚建立之时,就面对着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严重的国内战争,这对于年轻的红军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考验。1918年初,日本和英国的军舰就开进了海参崴港,3 月,英法美三国军队占领摩尔曼斯克,后又占领了阿尔汉格尔斯克,成立了白卫军的" 俄国北方政府" ,英军还从伊朗侵入士尔克斯坦和外高加索。5 月,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发动叛乱,由于大批白卫军的加入,叛军增至6 万名装备精良的士兵和军官,他们占领了西伯利亚广大地区及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的西部地区,成立了反革命政权。在北高加索、科尔尼洛夫,邓尼金和阿列克谢也夫等沙皇军官组成了" 志愿军" ,宣布讨伐苏维埃政权。德国也违背《布列斯特和约》,进兵乌克兰,哥萨克军首领克拉斯诺夫在德国支持下,纠集大量兵力进攻察里津和沃罗涅什。国内外的敌人占领了苏维埃国家3 /4 的土地,包围了它的中心地带。苏维埃俄国正在经历着一个极其艰苦的时期。工农红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发展和壮大的。
  1918年下半年,形势变得开始对红军有利,在各条战线上取得了初步的胜利。9 月,在东方战线上解放了喀山,辛比尔斯克;10月,解放了萨马拉,肃清了伏尔加河地区的白军,把敌人赶向了乌拉尔。在南方战线,8 月和10月,红军击退了克拉斯诺夫的顿河哥萨克白军对察里津的两次进攻,保住了英雄城市,粉碎了南部和东部白卫军实行汇合的企图。在北高加索红军也对邓尼金部进行了英勇的反击。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1月13日,苏俄宣布废除《布列斯特条约》,德国占领下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等地,都举行了武装起义,赶走了德国军队,分别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
  到1918年底,由于大战结束,协约国得以集中力量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形势又变得极为严峻。协约国在俄国南部地区集结了13万兵力,法军在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登陆,英军在巴统等地登陆,联合了当地白军势力,企图在俄国南部颠覆苏维埃政权。1919年春,西伯利亚的高尔察克在协约国金钱和武器的援助之下,以40万装备精良的部队在长达2 千公里的东方战线上发动全面攻势,配合他进攻的,南有邓尼金,西有波兰白军,彼得格勒附近有尤登尼哥,北部则有英法美军队。不久,红军东方战线的中部即被突破。4 月,高尔察克占领乌法,逼近喀山,直扑伏尔加河,准备和邓尼金汇合,直取莫斯科。
  布尔什维克党发出了" 一切为了东线" 的号召,短时期内,15000 多名共产党员,3 千名共青团员,6 万多名工人补充到东线红军,4 月28日,在伏龙芝,古比雪夫指挥下的东方战线南路兵团向高尔察克发动反攻,很快突破阵线。从5月下旬到6 月中旬进行了乌法战役,最后终于攻克乌法。东线部队乘胜前进,7月解放乌拉尔,11月14日,红军占领高尔察克" 首都" 鄂木斯克。1920年1 月,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消灭了高尔察克残部,共俘6 万多人。这是向协约国和白卫军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从1919年下半年起,协约国和白卫军又从南线发动了第二次进攻。这次进攻的主力是邓尼金的三个集团军。1919年7 月初,邓尼金部占领了顿巴斯和乌克兰大部分地区。邓尼金发布了" 向莫斯科进军" 的命令,其精锐" 志愿军" 沿库尔斯克、奥廖尔、图拉、莫斯科一线进攻。至10月中旬,已占领沃罗涅什、库尔斯克和奥廖尔,距莫斯科仅200 公里。列宁发出了" 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 的号召,斯大林、奥尔忠尼启则、伏罗希洛夫等人被调往南线。从10月起,红军的作战重心从顿河和库理河地区转移到奥廖尔和沃罗涅什地区。10月中旬,红军在南线300 公里的战线上转入反攻,布琼尼指挥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在进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0月24日,解放沃罗涅什,随后攻克奥廖尔和库尔斯克,至11月,红军占领了哈尔科夫、基辅、顿巴斯。192O年1 月,红军进抵亚速,进入北高加索,到3 月彻底击溃了邓尼金。
  红军在东线和南线决战之时,在彼得格勒附近的白卫军尤登尼奇曾多次进行配合作战,10月下旬,红军发动进攻,至11月就彻底打垮了尤登尼奇。
  1920年春,协约国又组织了第三次进攻,其主力为波兰军队及邓尼金残部弗兰格尔。4 月25日,波兰军队侵入乌克兰,5 月6 日,攻陷基辅。以图哈切夫斯基为司令的红军西方方面军牵制了大量波军,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指挥的骑兵第一集团军突破波军防线。6 月2 日,即收复基辅;7 月,收复明斯克、维尔纽斯,随即进入波兰。8 月,红军进逼华沙。在协约国的大力支持下,波军展开反攻,红军受挫,被迫后撤。10月,苏波签定停战协定。
  1920年6 月,弗兰格尔也集结15万军队发动了攻势,由克里木向北进攻,至7 月占领了乌克兰南部,迫近顿巴斯。8 月,红军强渡到第聂伯河左岸,占领了卡霍夫卡。从8 月到10月,弗兰格尔投入精锐部队,配有坦克和大炮掩护,多次猛攻卡霍夫卡,均未奏效,红军再次建立了由伏龙芝领导的南方战线。至10月底,对波战争结束,红军得以全力对付弗兰格尔。弗兰格尔退守克里木。经过艰苦的战斗,终于在11月解放了克里木半岛,歼灭了弗兰格尔的军队。至1920年底,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基本上结束了。
  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的基本结束,使红军由迅猛扩张的战争时期向和平建设时期过渡,武装部队的人数也由最高峰时(1922年底)的550 万人,逐步减少到1924年的56万人。在此之后又有小幅的增长,到1932年时为88.5万人。红军开始向着正规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红军的体制及武器装备
  红军是一支新型的军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由俄共(布)领导的,以党的宗旨、利益做为自己最根本的任务,一切服从于党的领导。俄共(布)中央于1919年底根据列宁提议通过的《关于军事部门政策》的决议中就指出,党应当对军事部门的政策负全责,党的影响应涉及苏维埃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和军事行动的各个方面。
  在红军刚刚成立之初即建立了政治委员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使共产党员成为红军中的核心力量。内战期间,俄共(布)曾大规模地把党员派往前线。1918年10月,红军中有党员3.5 万人,一年后达到12万人,1920年时有30万人。在后来大规模的复员时,党员骨干仍都保留了下来。这对于红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下来并取得伟大胜利,红军表现出来的无畏的精神和铁的纪律都有决定性的意义。
  红军的最高领导机构就是1918年11月成立的以列宁为首的工农国防委员会,由它统一领导各军事部门。在内战最紧张的1918年12月至1920年2 月,国防委员会曾召开了101 次会议,其中有99次是列宁主持的。一切最重要的战局的战略计划都是在这里做出的。这是红军总指挥部和各个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制定军事战役具体计划的基础。
  在国防委员会下,又建立了红军总指挥部。在此之下,又根据战争的进程设立了方面军、集团军,再下为师、旅。内战结束后,战时的体制有所改变,逐步按战略地域分成各个军区。红军的最高领导机构为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陆海军人民委员会及后来的国防委员会。红军中实行的领导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单一首长制。
  红军对军事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早在内战末期,红军中就有了200 多个培训班和学校,共培养了2.6 万多人。内战结束后,学校和培训班的网络逐步建设起来,培训制度也正式确立。到1931年,军事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已达到1924年的1 倍。并着重加强了机械化摩托化、炮兵、化学兵、军事电力工程、军事工程、军事运输等专业。这一时期的部队指挥人员已100 %地受到过专门军事教育,使红军的素质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1925年,第一个正式的《全苏兵役法》通过,规定了全体公民服兵役的义务,并规定了红军的组织编制。
  红军在内战期间,武器装备是极差的。步兵主要有步枪、马克沁重机枪、手榴弹,只有少量的装甲汽车和列车。1920年时拥有45O 架飞机的空军和50艘舰艇的海军,这基本上都是沙俄军队的遗产。俄国国内当时的工业还不足以制造精良的武器。
  内战结束后,苏联开始加快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步伐,同时也在加强自己的国防工业。1923年开始制造作战飞机,到1925年生产了300 多架,并停止了向国外购买。苏已开始试制新型的飞机和航空发动机。波列卡尔波夫、图波列夫等人设计研制的TB-1重轰炸机,已优于国外同类飞机。
  海军则主要是对沙俄时代的军舰进行改装和大修,当时的海军由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巴伦支海分舰队、里海和白海分舰队组成。至1928年改装和修复工程才基本结束。
  就整个20年代而言,红军的技术装备水平还是较低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制约和军事工业水平低。军队中轻重机枪极缺,没有自动步枪。到20年代末,仍只有7000门火炮,而高射炮、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完全没有。
  1928年,红军共有1394架飞机,但基本上是老式的。仅有100 辆坦克和装甲车,部队摩托化能力很差,1928年末只有350 辆载重卡车、700 辆轻型汽车,这是由于1928年以前苏联没有汽车和拖拉机制造工业。虽然联共(布)
  14大在1925年就提出了工业化的方针,但成果要在30年代才显示出来。到30年代初期,苏联在坦克和飞机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苏军装备了T-24、T-26、T-28、T-35、T-37等型号的坦克,1930年的坦克年产量达到740 辆。远程轰炸机和重轰炸机也都可以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1930年飞机的生产量达到860 架。
  4.远东及太平洋的军事格局
  (1)美国军队的兰色梦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太平洋及远东地区成为了另一大战略要点,引起了各国列强特别是位于这一地区中的美国和日本的激烈争夺。
  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赢家。美国本土上没有落下一枚炸弹,美国士兵在前线阵亡的只有10万人,而工业特别是军火工业在大战期间得到飞跃发展。美国在战后摇身一变成为欧洲列强的债权国,它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老大。
  战后美国军方以马汉战略为发展国防力量的指导思想,以此来制定美国的军备战略方针。马汉的战略是以" 海权" 为中心,主张优于其它军种大力扩充海军。围绕着对太平洋和远东及全球的争夺,战后10年,美国的战争计划主要是针对英、日两国,特别是针对日本。1921年-1924 年,由美陆海军联合委员会(参谋长联席会议前身)制定了" 橙色计划" ,其目标是尽早建立西太平洋上美国对日本兵力的优势,通过封锁和袭扰打败日本,对其海军部队和经济生活实施海上和空中进攻作战。在其后的10余年中,美国此项计划的基本精神始终没有变化。美国的战略制定者还设想了其它几种战争可能性,甚至进一步设想美国同时对英日两国进行海上作战,而制定了白色一橙色计划。但20-30 年代的国际形势,决定了对英国的作战不过是一种最坏的打算。最可能的作战对象仍是日本。美国军方直到30年代后期才逐步确认法西斯德国是最危险的敌人。
  在这种战略指导下,美国决心要建立起一支比英国更强大的海军。大战刚刚止息,美国立即恢复1916年的造舰计划,增建10艘战列舰6 艘战列巡洋舰。到1919年美国海军军费已占到整个国家予算的1 /3.进入30年代,德国法西斯兴起,世界战略格局开始动摇,日本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利益,成为其真正的主要敌人,因而美国的扩军备战有增无已,即便是大萧条也未能干扰政府的决心。1930年,美国海军已拥有各类军舰285 艘,总吨位达到929761吨。1933年,舰艇达到342 艘,总吨位首次超过百万吨。
  但这种海军制胜,海军第一的理论,影响了三军的平衡发展。在这期间,陆军相对于海军是在人数和装备上非常不利的条件下进行建设的。1920年,美国会通过了《国防法》,这对于陆军体制有深远的影响。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以民兵为主体的美国陆军体制。规定美国陆军将由正规陆军、调服联邦勤务的国民警卫队以及包括军官后备队和士兵后备队在内的在编后备役人员组成。国民警卫队和在编后备役人员属民兵部队,即公民陆军。正规陆军平时最高限额为28万人,国民警卫队为43.5万人。并将全部陆军分别划归美国本土9 个作战与管理兼顾的军辖区,每个军辖区辖1 个正规陆军师、2 个国民警卫师和3 个在编后备役师,以保证出现严重事态时以这些部队为基础进行快速动员。美国还特别重视对后备军官团的培训。1928年,在350 所地方学校建立了后备军官训练团,由正规陆军抽调军官担任训练团的军事科学教授。每年都有训练团毕业的学生约6000人成为陆军后备役军官。战后的这一时期,是美国陆军中正规部队与非正规部队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重要阶段。1920年的国防部还对陆军的指挥系统进行了改组,大大提高了陆军参谋总部的权力。但总的说来,陆军的发展远远落在海军的后面。
  美国空军的发展同样未能摆脱马汉战略的阴影,美国军界中虽早有人如米切尔将军提出了大力发展空军,并将其从传统的军种中独立出来的主张。
  但这些主张一直未能受到美国决策人物的重视,空军依然被附属于陆军之中,只做为国土防御的一   种手段。虽然美国在1922年将一艘运煤船改装成了美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兰利" 号并编入现役,但空军在未来战争中的巨大威力和作用还是未被人们充分地认识到。
  尽管美国的陆军和空军发展比较迟滞,但美国毕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拥有最强大的科技和经济力量,一但进行战争动员,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供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2)日本的军备扩张与" 大东亚共荣"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是个不小的赢家。大战不仅使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侵占了许多领土,而且为其在经济上开辟了繁荣的道路,日本也在战时从债务国变为了债权国,大战使日本的工业生产增加了5 倍以上而基本上没有战争损失。
  但日本是个岛国,国土狭小,资源极端匮乏,国内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畸型发展,又使得阶级矛盾激化,因此形成了向外扩张的极大动力。日本历来的扩张方向是东亚大陆,自明治维新以来形成的大陆政策是其对外侵略扩张的基本指导思想。
  1918年6 月,日本对原有的《帝国国防方针》、《国防所需兵力》和《帝国军队用兵纲领》进行了修改。日本把假想敌国定为俄、美、中。在《国防所需兵力》中规定,陆军战时兵力为40个师,海军则以" 八八" 舰队为基干。在《帝国军队用兵纲领》中设想:①战争初期歼灭敌在东洋的舰队;②陆海军协同进攻吕宋岛;③在东洋海面歼灭来袭的美国舰队。日本在亚洲和太平洋的扩张,打破了远东的均势,威胁到英美利益,因而遭到激烈的抵制。
  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上,规定了英、美、日三国军舰5 ∶5 ∶3 的比例。日本虽然受到制约,但其独占中国、排挤英美出太平洋的决心并没有改变。
  1922年,日本再次修改了《帝国国防方针》,把头号假想敌国定为美国,并以此为目标进行长期战争准备。1922-1925 年,日本曾三次裁军,但并非放弃战争准备,而是为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促进军备现代化。日本把装备机枪火炮、坦克、飞机、通讯器材,汽车等作为当务之急。1925年5 月,航空兵从陆军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独兵种,建立了第1-6 飞行团。
  为了平时少养兵,战时多用兵,日本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军官数量,增加军士数量,将2000名现役军官分配到中等以上学校对学生进行军训,提高学生和国民军事素质。1927年3 月颁布《兵役法》,规定凡年满18 -40岁的男性国民均有服兵役的义务。
  1929年,全球发生经济危机,日本亦被卷入,在经济与政治危机叠错之中,日本法西斯组织纷纷出现,极力主张建立军人独裁政权,以武力解决满蒙问题。武装对外侵略已成弦上之箭。此时的日本总兵力为30.8万人,陆军为23万人,编有17个师,6 个混成旅,飞机1310架,海军为7.8 万人,拥有舰艇278 艘,海军航空兵飞机363 架。
  1931年," 九一八" 事变爆发,日本以中国军队炸毁沈阳附近铁路为由,全面进攻中国东北,蒋介石下令中国东北军队避免冲突,绝对不准抵抗而退至山海关内。日军仅以3 个师的兵力在四个多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三倍于日本国土的中国东北全境。从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同时也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 九一八" 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又在中国上海挑起事端,发动了" 一二八" 事变。中日双方交战一个多月,最后在美英法意的 调停之下,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1932年3 月,日本又在中国东北一带制造了伪满洲国,操纵了一切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中国东北三省彻底沦为其殖民地。同时日本又将其建成北进和南进的基地,逐步蚕食中国华北,为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做准备。在远东,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战争策源地,世界大战后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构造的军事力量格局开始向日本倾斜。
  5.制衡与裁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段时间内,特别是1924-1929 年间,世界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资本主义的主要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先后超过了战前水平。而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由凡尔赛及华盛顿体系的制约而处于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
  但这种稳定是短暂和相对的。几年前还被认为是牢不可破的凡尔赛体系很快就出现了逐步瓦解的迹像。首先是德国,巧妙地利用了各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及对红色苏联的恐惧,从他们的手中得到了大量贷款,来实现工业设备的现代化和恢复经济,到1929年经济危机前,德国的一些主要生产部门在资本主义世界已占据了第二位。经济力量的增强就必然寻找挣脱凡尔赛铁链的方法,以重新恢复其在欧洲乃至世界的强国地位。而这一时期的美国有了更加快速的发展,从1925年起,美国的工业总产量已达到英、法、德三国的总和。而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寻找一个合理的位置,以摆脱被帝国主义国家围攻的态势。
  凡尔赛体系的崩坍最初表现在德国的战争赔款问题上。德国通过实行巨大的通货膨胀,来抵制赔款,并要求延期交付,此举获得美、英的支持,但遭到法国的坚决反对,最终导致了法国、比利时10万军队于1923年1 月开进了德国鲁尔地区。最终通过美国人制定的道威斯计划、扬格计划使赔款问题不了了之,这对于德国国力的增强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随之而来的就是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在英美的主使之下,德国加入国联,德国不再是一个政治上受歧视的国家,并使法国放弃了夺取德国西部以削弱其实力的想法。同时,由于法国的盟友——波兰和捷克的边界没有保证,法国不得不与波、捷分别订立保证条约,以防止德国的进攻。英国人以为《洛迦诺公约》抑制了法国,而将德国引向东方去反对苏联,这是他的巨大胜利,但真正的胜利者并不是洋洋得意的英国人,而是默不作声的德国人。《洛迦诺公约》大大动摇了凡尔赛体系建立的有利于英法的战后秩序,深深地埋下了战争因素,德国为东进扫清了道路而又没有承担义务。何时发动进攻,向东还是向西,主动权是在日耳曼人手中。
  有鉴于战争的残酷,经历了大战的人们对和平是极为渴望的。因此在20年代,也曾经有过多次的裁军活动,希望阻止战争的再发生。借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十周年之机,经法国和美国倡议,经过一系列谈判,1928年8 月,在巴黎有15个国家签署了《非战公约》。宣布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承认必须通过和平方法解决各种争端与冲突。各个主要列强国家都参加了,苏联也加入了此公约,到1933年已有63个国家加入。但一些国家也提出了许多保留条件,如法国提出可以进行防御战争,英国提出可以对各国都不承认的国家作战,也可以对无力整理内部秩序的国家作战。在种种借口之下,最终公约成为一纸空文。
  裁军也是这一时期永不止息的话题,国联在成立后不久,即成立了两个委员会专门讨论裁军。1925年9 月,国联通过了关于筹备裁军与限制军备会议的决议,并于年底成立了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由21个国家的代表组成。
  在筹委会中英法两国为各自利益而激烈辩论,英国要求限制对它威胁最大的飞机和潜艇的生产及裁减大量陆军,法国则与英美针锋相对,要求裁减海军军备,并把裁军与安全保证联系起来,要求不仅对军备,而且对军事潜力确立国际监督制度,德国则要求与其他国家一样的平等地位。1927年,苏联也参加了筹委会工作。最终经过激烈争吵,经过许多修正,决定以法国的方案为蓝本,但这个方案对各种军备却没有规定限制数字。从1925年到1930年,这个委员会共召开了118次会议,结果只通过了一项毫无内容的裁军公约草案,还附有各国提出的49项保留意见。1932年2 月,国际裁军会议在日内瓦召开,共有60多个国家出席了会议,但最终会议一无所获。以后又举行过两次,结果都是一样的。
  凡尔赛- 华盛顿这个维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体系,在逐步走向瓦解,而1929年的经济危机给了它致命的一击。当经济危机在30年代初终于艰难地渡过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世界和欧洲的局势,它已完全是另外一付面孔了。
  三、再次走向战争
  1.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希特勒的上台与战争机器的发动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对于一次大战后形成的新的力量格局都是极为沉重的打击。在德国,当经济危机达到高峰时的1932年,工业产量下降了一半,生产潜力的利用率只有35%,失业人口高达800 万。
  经济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魏玛共和国摇摇欲坠。在极为动荡的局势下,法西斯纳粹党乘机而起,在1932年7 月的国会选举中,轻而易举地成为了国会中的第一大党。1933年1 月,在工业和金融巨头的拥戴之下,希特勒登上了德国总理的宝座。法西斯主义的公开恐怖的专政在德国建立起来。
  一个新的最危险的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开始形成。
  纳粹德国从建立之日起,就以夺取世界霸权为其终极目标。因而所有的列强都将是其敌手,但扩张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最终目的,因而希特勒的扩张计划,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建立一个以大德意志为核心,包括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部分有大量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其次是打败法国和苏联,夺取欧洲大陆的霸权,并以此做为称霸世界的基础。最后向海外扩张,击败英美、称雄全世界。
  为此,希特勒上台后,便把扩军备战作为最基本的国策,一切都为此服务。1933年底,德国即拟定出新的扩军计划,规定建   立21个步兵师,3 个骑兵师又1 个骑兵旅,1 支装甲部队和1 个轻装师。陆军在和平时期总兵力为30万人,战时扩展到63个师,其中33个师为野战部部队。这个计划原定1938年完成,但希特勒下令提前到1934年10月完成。这是纳粹上台后德国陆军的第一次大发展,但由于当时尚没有实行新的征兵制,因而兵源十分困难。1935年3 月,希特勒公开打破了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备的限制,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一支在和平时期为36个师的德国陆军,5 月颁布《兵役法》,规定18-45 岁的德国公民要服兵役,由此进入了更紧张的扩军时期。1936年8 月的陆军扩军新计划进一步规定,以1939年10月为期,建立32个步兵师、4 个摩托化师、1 个山地师、3 个坦克师、3 个轻装师和1 个骑兵旅,和平时期总兵力为83万人,战时扩张到462 万人,其中野战部队102 个师。
  空军扩军的速度更加惊人。希特勒上台前德国的空中力量十分微弱,只有13架战斗机,全国只有250 架飞机。希特勒掌权后,立即任命戈林为德国航空专员,后为航空部长。确定大规模发展军用飞机生产,一年之内,不断做出新的计划,要求全力提高飞机生产数量。1935年3 月,德国宣布成立空军,此时德国拥有飞机2500架,其中作战飞机800 架。德国空军的建立,也深受杜黑的理论影响,曾一度积极发展四引擎远程轰炸机,但由于德国的技术力量资金及先期的作战目标等原因,远程轰炸机生产曾中断了一个时期,但当希特勒正式提出把英国作为假想敌之后,1939年又重新研制足以打击整个英国的远程轰炸机。同时整个空军的发展要求也更加迫切。1938年11月,德国制定了战前第10个(也是最后1 个)空军发展规划,要求到1942年春天,德国应拥有2 万架飞机,其中轰炸机8000架。但是尽管1933年至1939年间,德国的扩军备战经费40%都用于空军,但到战争爆发时,德空军的第一线飞机仍只有4093架,其中轰炸机2000架,歼击机800 架,共4 个航空队。
  德国海军的发展落在空军和陆军之后,但其速度也是不慢的。希特勒刚刚上台,马上为海军追加拨款11570 万马克,1934年,海军拨款增加至4.8 亿马克,1935年又增至6.5 亿马克。1935年,德国海军的总排水量为11万吨,不及英国的1 /10,到1939年已增至35万吨,约相当于英国的1 /7.德国海军当时对发展重点存有尖锐对立的意见,邓尼茨等人坚决主张重点发展潜艇,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建造大量可适用于大西洋上袭击英国船队的潜艇,以开展无限制的潜艇战。但以海军总司令德雷尔为首的高级将领仍然坚持重点发展大型水面舰只。1938年底,雷德尔主持制定Z 计划,准备建造10艘排水量为5 万吨级的战列舰和2.9 万吨级的战列巡洋舰。到大战爆发时,海军共拥有战列舰2 艘、装甲舰3 艘、重巡洋舰2 艘、轻巡洋艘6 艘、驱逐舰22艘、旧式驱逐舰20艘、潜水艇57艘。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法西斯德国已拥有了一支庞大的用各种武器和技术装备武装起来的现代化军队。军队的最高统帅是希特勒,最高统帅机构是由凯特尔元帅领导的最高统帅部,或称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其主要部门是由约德尔上将领导的作战指导部。陆军的最高机关是陆军总部,布劳赫奇元帅任总司令,哈德尔上将为总参谋长,空军总司令为戈林帝国元帅,海军司令是雷德尔海军上将。
  战前纳粹德国扩军备战的速度和规模都是历史罕见的。但是德国在这一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由于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的军事工业和军火储备都被限制在极低的水平上。尽管希特勒上台后开始高速发展军事工业。1934年,颁布了《新经济体制法》,推行" 四年计划" ,采取各种措施优先保证军工生产的需要,但由于起点较低而且时间短促,再加上各种牵制和矛盾,使其无法满足军工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原料,能源和劳动力。因此直到战争爆发,德国并没有足够对西方国家进行一场大战的装备与军火储备,坦克部队只是整个野战部队的1 /20,摩托化部队也只占到1 /10. 各种运输车辆只有所需的1 /4 ,航空汽油只有两个月的储备。同时,德国的兵源也严重不足,一次大战爆发后,德国出生率下降,而战后又被迫取消了义务兵制,1900年以后出生的壮丁均未受过军事训练。而且德军还缺少经过专业训练的足够数量的军官,因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国防军只能保留4000名军官。虽然后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将原国防军军士提升为军官,将一批警官转入军队,重新征召退役军官等等,但到战前,德国陆军中只有1 /6 的军官受过足够的专业训练。
  纳粹德国在扩军备战中的这些弱点,也是希特勒在发动侵略战争中决定采取突然袭击和闪电战战略的重要因素之一。
  (2)穷兵黩武的意大利
  进入30年代之后,墨索里尼政权大大加快了战争准备。1933年,墨先后将作战部长、海军部长、空军部长集中一身,倾其全国财力加紧对三军的建设。
  意大利空军深受杜黑理论的影响,是当时最受重视的军种,到1935年,意大利曾成为拥有军用飞机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空军曾被誉为法西斯政权的利刃,有能力控制整个地中海。其空军由独立航空兵、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组成。1939年,意大利空军拥有飞机2950架,其中轰炸机850 架、歼击机750 架、强击机200 架、侦察机750 架以及殖民军轰炸机350 架、侦察机50架。但做好参战准备的只有近千架飞机。
  1931年以后,意大利政府每年拨给海军的经费达6 亿里拉,从而使意海军有较快发展,仅1933年下水的军舰就有22艘;1934年,又开工建造2 艘3.5 万吨的战列舰,两艘旧式战列舰也开始进行现代化改造,同年还开始建造一种快速、轻型,适合于地中海作战的驱逐舰,到1936年,意大利海军已掌握了较先进的雷达技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意大利海军共有战列舰4 艘、巡洋舰22艘、驱逐舰59艘、旧式驱逐舰69艘、潜艇105 艘。
  陆军在1933年之后进行了部分摩托化和机械化,更新了炮兵的装备,在和平时期,意大利陆军共有13个军,由33个步兵师、3 个快速师、2 个骑兵旅、1 个坦克团、63个炮兵团及其它部队组成。在宣布动员后,到1940年6 月参战,意大利陆军则增至74个步兵师,共25个军编为10个集团军。
  74个师中有61个步兵师、7 个山地师、3 个坦克师和3 个骑兵师,共计150万人。
  意大利最高军权形式上属于国王,而实际上则直接由政府首脑墨索里尼领导下的陆军部(作战部)、空军部、海军部和殖民部掌握。此外,还设有一个由各部门联合组成的最高机关——最高国防委员会。
  意大利在扩军的同时,就发动了对外侵略战争。1935年10月3 日,意大利军队不宣而战,全面入侵埃塞俄比亚,意军从厄立特里亚向阿迪格腊特、阿杜瓦和阿克苏三个城市突击,然后沿马卡累、德西埃、亚的斯亚贝巴一线南进。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颁布了总动员令,埃塞俄比亚人民奋起反抗。但埃军由王公贵族指挥,并不听从最高指挥部命令,只关心保卫各自的领地,军队和游击队虽英勇作战,但由于指挥不统一,同时意埃军队装备优劣悬殊,经过半年多的抵抗,1936年5 月,意军攻入了亚的斯亚贝巴,海尔.塞拉西皇帝流亡海外,墨索里尼政府将埃塞俄比亚并入意属东非帝国。
  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造成了新的世界战争的又一策源地。意大利在发动侵略时,英、法等国都采取绥靖政策,实际纵容和默认其侵略。但意大利在站稳脚根后,即觊觎邻近的法属殖民地,威胁英属非洲殖民地,英国在红海上的航线也处于受攻击的地位,英、法同意大利的关系大大恶化了。
  2.英法的战争准备与绥靖政策
  (1)深受制约的英国防务
  欧洲军事力量格局在进入30年代,特别是希特勒上台后开始发生根本变化。战争的阴云又开始聚集。因此,英国也在30年代初放弃了" 十年无大战" 的规则,进入了重整军备的阶段。但在初始时期,其进程是极为缓慢的。这是因为受到英国决策者的" 防务需要要服从财政需要" 的指导思想的影响。英国首先强调的是财政经济的稳定,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军备问题。
  这实际上与" 十月规则" 并没有根本不同。因而在军备生产问题上,往往先是由军方提出总预算,然后由财政部估计能够支付的款额,两者之间必定存在巨大差距,则由军方去研究何种项目将被削减。英军参谋长委员会提出1937-1941年5 月的国防预算总额,为18.84 亿英镑,财政部则认为最高为15亿英镑。几经反复,最后财政部勉强将限额定为16.5亿,不足部分,三年作相应削减。在这个大原则下,还制定了一个防备次序原则,首先保卫本土,其次是贸易线,再次是海外领地,最后才是履行欧洲大陆义务。三年的战略及军备政策都据此决定。
  在这个原则之下,三军的战略都发生了转变,陆军的战略为" 有限义务".即在未来发生的大规模欧洲大陆的战争中,将主要由盟国的军队来承担,英国主要提供海上和空中支援,而这主要还是指低地国家。英国陆军的首要任务是防卫本土,尤其是防空。因此,陆军被大规模地削减了军费,一部分本土部队改为防空师,陆军的装备和组训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更多地增加了高射炮、探照灯等装备,以取代适于欧陆作战的重型武器。本来在坦克战理论和技术上都处于优势的英国,提出了" 我们应该慢慢地实行机械化" 的主张,没有扩大现有的坦克部队,而是逐步使步、骑兵实行摩托化,以利于本土部队和海外驻军互换。由此,到1939年,英野战军3 个师已全部实现摩托化,这比任何国家都先进。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这就是在英国远征军中甚至连一个装甲师也没有。因为只有参加大规模欧战,装甲师才最有价值,可这正是英国政府所要竭力避免的义务。由于迟迟未能确定陆军在欧战中的必要性,英装甲部队只装备了近距离步兵支援坦克,轻型装甲巡逻车和轻型坦克,而适于在欧洲大陆作战的先进重型和中型坦克的生产几乎为零,待到1939年春天,英国政府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时,已经太晚了。战争前夕,英国陆军由正规军和国民部队两部分组成,正规军由5 个步兵师、1 个装甲师、3 个防空旅,国民部队有12个步兵师(其中3 个摩托化师、5 个防空师)、1 个坦克旅,共约83万人。英国直到1939年3 月才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皇家空军的战略也作了重大的调整。原来空军的战略是有效反击战略,即使空军的力量尤其是轰炸机的力量具有威摄力,要让德国人确信,在任何战争中,只要有英国参加,德国必败。一但武力威摄失败,便采用消耗战略,先让强大的海空军保卫本土和帝国海上通道免遭毁灭性打击,动员帝国资源与德国进行持久战。因此,在重整军备过程中,空军还是较受重视的。1934年7 月,英政府提出:削减陆海军经费,无限期推迟远征军的组建及修建新加坡海军基地同时,规定要在5 年内为空军增加41个飞行中队。1937年以前,空军的发展重点是轰炸机,强调空中力量对等原则,首先要在轰炸机数量上与可能的敌人相当。但到1937年以后,随着雷达等新技术的出现及西班牙内战中的实践经验证明,轰炸机并不是不可防御的,同时,防务政策的中心又是保卫本土,因而空军的首要任务不再是突袭德国本土。因而空军的重点也从远程轰炸机转为相对低廉的战斗机(两者造价为4 ∶1)和近程轰炸机。但这样一来,以对等原则为基础的轰炸机反击战略被否定,取而代之以战斗机防御战略。从而失去了对德国的轰炸机优势和空中主动权,这一后果在战争前期就充分地表现出来。英国空军一个独立的军种,由正规航空兵和辅助兵力组成。空军中又有本土空军,殖民地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之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本土空军共有第一线飞机1460架,其中轰炸机536架、歼击机608 架、通讯联络机96架及岸基侦察机220 架。此外,还有备用飞机2000架、海军航空兵飞机220 架、殖民地航空兵飞机350 架。同时,英国的防空力量也有相当发展,到1939年7 月,从斯卡珀湾到朴次茅斯就设有20多个雷达站,能在100-200 公里的距离上发现高度3000米的敌机。
  英国海军本来是最受重视的军种,但在调整中却陷于困境。因为英国的海外利益,英国本土及生死攸关的交通线都需要海军去保卫,而且英国这时要在大西洋、地中海和太平洋同时对付德、意、日三个敌人,但财政的限制使得英国连DRC标准(即把原来的" 一强标准" 再适度扩大)都远远达不到。
  到1939年,英国的海军总共有战列舰12艘、战列巡洋舰3 艘、航空母舰7 艘、水上飞机母舰2 艘、巡洋舰64艘、驱逐舰184 艘、扫雷艇42艘、潜艇58艘。英国海军无论在组织方面还是装备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缺点,英国海军中能在近海作战的轻型舰艇数量不多,高射火力也很弱,担任护航的军舰——驱逐舰和航空母舰的数量也感到不足。
  应当说英国在这一时期还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军备战,军费在逐年增加,1935年-1936 年的军事予算占整个国家予算的17.7%,1938-1939 年度则占到37.5%。只是这种速度远远落后于法西斯国家。为此,英国军界忧心重重,认为无法予见何日英国的国防力量会强大到足以同时面对德、意、日的情况下保卫自己的领土、贸易和重大利益的安全。英国的军备政策已使英国在军事上退出了欧洲,削弱了英国维持欧洲平衡和稳定的实力。英国却因此对欧洲的不稳定更加敏感,更要积极地干予,所谓重任已落在了外交上。这就成为这一时期英国政府特别是张伯伦对欧洲政策的关键因素,绥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2)惟他人马首是瞻和消极防守的法国
  30年代对于法国来说是风云剧变,大战来临的年代。30年代初,由于经济危机的原因,严重影响了法军的发展,军费紧缩,一些项目缓建、推迟直至撤销,兵员减少,组建摩托化部队和轻甲师的计划也告吹。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拚命扩军备战,退出了裁军会议和国联,危机已经降临,使法国感到了严重的危胁。法国的扩军备战也从此加速进行。1935年5 月,法国修改了兵役法,由原来1 年的现役期改为2 年,使法国陆军可以达到70万人。
  1936年,法国陆军有20个步兵师、5 个骑兵师、边防军9-10个师。到战争爆发的1939年,法国在本土的陆军共有45万人,20个步兵师中有7 个摩托化师,72个炮兵团和11个坦克团。另外还有驻守殖民地的远征军17万,计7 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陆军共有坦克2600多辆。法国还做了战争动员计划,如果战争爆发,还再组建17个A 类师、10个作战级B 类师、8 个次等级的B 类师等。
  法国空军到1939年还处在建立阶段。最大的作战单位是师,法国空军基本上都是旧式飞机。战前法国一线飞机大约为1700架,其中轰炸机460 架、歼击机630架,另有备用飞机1600余架。
  战争前夕,法国海军拥有战列舰8 艘、战列巡洋舰12艘、航空母舰1 艘、水上飞机母舰1 艘、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32艘、驱逐舰28艘、旧式驱逐舰12艘、扫雷艇26艘、潜艇72艘。
  由此可见,这个传统的欧洲军事强国是不容小看的。但法国在国防战略的指导方针上出现了重大错误。法国的决策者和军事理论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军事学术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就其基本方面和原则来说还是完全适用的。因此,阵地战仍是战争的基本式样,甚至是几乎唯一可能的式样,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采取消极待机的战略,也就是予有准备,在他们看来是不可攻克的地区进行防御战,疲惫敌人,聚集同盟国的兵力,经过长期准备,再去击败业已削弱的敌人。这就是法国战前耗费巨资和人力修筑马奇诺防线的根本原因。这种战略防御的总原则导致了法国对于战斗行动实施方法和各军种、兵种使用的错误。法军以为筑垒地区的防御是战斗行动的基本式样,在防御过程中,敌人必遭重大损失,实质上已经被打败了。因而,法军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战术地带的防御组织上,而对战役纵深内的防御行动研究的极为不够,对空防御和对坦克的防御也未能重视,对坦克和航空兵在战斗行动中的作用估计过低,大部分坦克只在防御中实施反冲击,在进攻中支援步兵,而完全忽视了大坦克兵团的巨大作战能力,对以旧式飞机为装备的空军也没有明确的战斗使用理论。虽然法军中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如法国坦克之父艾斯蒂安将军和戴高乐等人主张建立职业军,实施机动作战,反对单纯防御。但这在当时,只是一种极为微弱的声音,以贝当元帅为首的防御派在当时是占有绝对的上风,并且处在决策的地位。
  法国防务政策和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的基点就是法国无力单独对付德国,而必须有英国的合作与支持才能取得胜利。英法的紧密合作是法国军事战略的基石之一。因法国考虑到本国军事力量有限,单独抗衡德国风险太大。就是在地中海,法国也需要英国海军的支持才能确定优势。同时还由于自身的经济潜力不足,战时经济独立程度有限,同样离不开大英帝国的帮助。即便在和平时期,英法间极为密切的经济和贸易联系,也对法国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种种原因,使法国不得不感到英国在未来对德战争中的重要性。因此,英国因素对法国军事战略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着重大的作用。英国对法国的支持是可以肯定的,但英国并不肯向法国提供强大的军事支持,因而法国人宁愿奉行消极防御的战略,在看到盟国的作战能力对德占优势之前,在英国强硬起来并给予法国实质性的真正支持特别是军事支持以前,绝不敢轻易采取积极的进攻战略,而不惜跟在英国人的后面一步一趋。
  3.红色苏俄的崛起
  (1)苏联的国防战略目标
  苏联在20年代末期,逐步成为政治上稳定、经济上逐步发展、军事上更加强大的新兴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对苏联的发展壮大是不可容忍的,粉碎外来武装侵略始终是苏联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为此苏联以" 国家工业化,加强国防力量和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 为总方针。组织现代化的军队,随时打败敌人的一切进犯,不允许任何人侵占苏联国土就成为苏联30年代所追求的国防战略目标,即反击进攻战略。其主旨就是对敌人任何进犯都用武装力量的毁灭性突击予以回击,采用进攻的方法进行战争,并把它推移到敌国的领土,而后将敌人消灭在国境之外。
  为实现这一目标,苏联加速经济建设作为提高国防能力的基础,从1928 -1940年,苏实行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及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三年,使国民经济总额增长了5 倍。其中重工业增长最快,大型企业兴建了9000多个,新建了拖拉机、汽车、航空、化工、机床制造等行业,而不少行业已达世界先列。工业的发展为国防力量的增强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工业生产增长了1.2 倍,而军工生产增长了3 倍。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时,军工增长更快,1938年比1937年增长36.4%,1939年又比上年增长46.5%,1933年-1938 年航空工业增长4.5 倍,1938年坦克年产量达到2270辆,飞机达到5469架,火炮达到1.2 万余门,与1930年相比,坦克增长42倍,飞机增加5.5 倍,火炮增长5.9 倍。同时武器的技术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加强军队建设
  30年代是苏联红军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时期。红军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从1929年起,苏军颁布了新的《工农红军野战条令》等一系列的条令和政令。这些条令的颁发实施,使苏联红军训练作战都有了新的准则,对于苏军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从1932年起,苏军还大规模地建立了各种专业学院来培养军官。到1938年底,苏军已拥有14个军事学院及6 个附属地方院校的军事系,学员人数从1929年的3200人到1938年的2 万人。从1929至1938年共培养了中级指挥人员14万人。
  这时期,苏军还根据武器装备的发展和现代化作战要求,调整了军队的组织结构。在陆军,步兵师装备了先进火炮,组编了坦克分队,提高了机械化和摩托化分队能力。骑兵也实行了新编制,增编了机械化团,队属炮兵增加了数量,增编了高炮营。同时,开始组建机械化兵团。到1934年,已建成4 个机械化军。空军以各兵种航空兵团为基本作战单位,组建了空降旅。
  从1936年起组建了特种航空兵集团军(远程轰炸)。海军在1932年以后,先后组建了太平洋舰队和北方舰队。尔后,随着物质技术基础的加强,对组织结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撤销了舰艇中队,建立了能够独立完成海上作战的舰艇编队,还着重发展了海军航空兵。这样使海军舰队变为战役联合编队,拥有水面舰艇与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及海岸炮兵。
  到30年代中期,由于现代化装备和大批新型军事干部陆续补充部队,并为检验苏军界当时提出的大纵深战斗和战役理论,苏军曾举行过一系列大规模军事演习。1938年以后,由于红军中的大清洗和先后发生的张鼓峰事件、诺门坎战斗及进军波兰,苏军大规模军事演习中断,但实际作战则进一步检验了苏军的作战能力。这些演习和作战证明,苏军在使用飞机、坦克、火炮等现代化装备进行作战的能力已有明显的提高,已成为一支现代化的强有力的军队。
  苏军在20年代采用的是常备军与地方部队相结合的混合体制,至30年代中期改为常备军制,以应付来自东西两个方向的威胁。1935年以前,地方部队占74%,改制后,地方师降至23%,常备师则上升为77%。常备军制的推行使军队人数急剧增长,1936年,苏军总人数为110 万人,1939年8 月,苏军已达200 万人,几乎增长1 倍。其后由于世界大战的爆发,苏军走上了急剧扩军备战的新阶段。
  (3)大清洗带来的恶果
  斯大林在30年代中期以后对苏联红军内部进行的大清洗,是对红军的最沉重的打击,其损失是极为惨重的。这对于苏军的建设和战争准备及苏德战争初期的严重损失都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1934年底,以基洛夫被刺为开端的大清洗,很快就波及到军队。1936年下半年至1937年上半年,军队中逮捕了第一批将领。其中有著名的军事将领和国内战争时的英雄:加尔卡维、士罗夫斯基、加.德.加伊、萨布林、施米特等人。罪名是与托洛茨基及季诺维也夫分子有联系。1937年6 月,图哈切夫斯基、亚基尔、乌博列维奇、费尔德曼、科尔克等著名将领被捕,在为时极短的审讯之后通通被处决了,但这仅仅还是开始。从1937年下半年至1938年,大清洗愈演愈烈,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中央机关、工农红军政治部、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及各军区、海空军、大部分军、师、团的主要领导都被逮捕。国内战争时期最优秀、最出色、当时最著名的将领几乎全部被处决。苏联红军的损失是异常巨大和不可弥补的。战前被捕的将领为:苏联5 名元帅中的3 名;图哈切夫斯基、叶戈罗夫、布柳赫尔;4 名一级指挥员中的3 名;12名2 级集团军指挥员中的全部;67名军级指挥员中的60人;199 名师长中的136 人;397 名旅长中的221 人;2 名一级舰队指挥员中的2 人;15名2 级舰队指挥员中的9 人;2 名一级集团军政委级政工人员的全部;15名2 级集团军政委级政工人员的全部;28名军级政治委员中的25人;97名师政治委员中的79人;36名旅政治委员中的35人,中下级指挥人员的损失也极大。
  大清洗使苏军失去了极为优秀的军事领袖,使苏军的干部力量出现空白。1940年秋,步兵总监进行检查,在集训中的225 名团长中没有1 人是从军事学院毕业的,毕业于军事学校的只有25人,其它人只上过少尉训练班。
  1940年初,师长和团长中的70%、兵团政委和政治部主任的60%都是只有一年任职时间的新人。希特勒曾极为高兴地说到,苏军高级军事干部最优秀的部分已于1937年被斯大林消灭了,这样一来,那些正在成长的接班人,暂时还缺乏作战必需的智慧。正所谓亲者痛而仇者快,大清洗的后果可想而知。
  4.远东及太平洋的争夺与战争
  (1)走向全面战争的日本
  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之后,下一步则想占领整个中国及远东地区并进一步称霸太平洋地区。在打破了远东军事战略格局之后,日本与中、苏、美的矛盾逐步激化。为了保住并扩大其侵略成果,广田内阁——日本法西斯体制建立的标志,于1936年6 月第三次对《帝国国防方针》进行了修改,以美国和苏联为最大假想敌,同时要防备中国和英国。提出未来战争有发展成长期战争的可能,为此必须有适应这种情况的决心和准备,要全力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
  根据这一目标,陆军确定,战争初期所需兵力大体上是50个师。特别需要尽快完成的主要事项是:航空兵要首先建成战时使用的140 个飞行中队,而且还要迅速扩充;驻满州的兵力,平时至少要有6 个满员师;常设师为20个。海军确定,负责外线作战的舰队应有主力舰17艘、航空母舰10艘、巡洋舰28艘、驱逐舰战队6 个(旗舰6 艘,驱逐舰96艘)、潜艇战队7 个(旗舰7 艘、潜艇70艘),另外还有65个岸基航空兵队。
  1936年8 月,广田首相与外、陆、海、财相举行五相会议,确定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国策基准》,决定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随后日本开始了急剧的扩军备战。1936年军费为10.89 亿日元,占国家总予算的47.7%。1937年则高达32.78 亿日元,占总予算的69%。武器装备也大大改善,产量急剧提高。1931年,日本生产步枪3600支、机枪540挺、火炮90门、坦克10辆、飞机194 架、而到1936年,步枪产量达2.53万支,增长6 倍;机枪2400挺,增长4 倍;火炮590 门,增长6 倍;飞机600 架,增长3倍。" 七七" 事变前,日军已有坦克1050辆,火炮1800门。日军的总兵力也在急增,1931年为30.8万人,1936年达到50.7万,1937年则猛增至108.4 万人,日本已到了发动全面战争的最后时刻。
  (2)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6年8 月,日军参谋部制定了《1937年对华作战计划》,其中规定对中国华北除用原来的2 个集团军(5 个师)以外,视情况再增加3 个师,占领平津地区并在华北五省作战;对华中则以原来的第9 集团军(3 个师)
  占领上海附近地区,以新组建的第10集团军(2 个师)从杭州湾登陆,两军策应向南京作战,占领并确保上海、杭州,南京三角地带;对华南,用1 个师占领广州一带地区;海军一开始就要控制中国沿海及长江水域,协助陆军占领主要地区。
  1937年7 月7 日,日本侵略者终于挑起" 卢沟桥事变" ,从此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调集了8 个师、4 个混成旅共37万兵力,向中国华北发起全面进攻。接着又向淞沪地区派出9 个师、1 个混成旅共计30余万兵力,向华中发起战略进攻,并以海军第2 、3 舰队及航空兵共28个中队支援作战,企图以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在几个月内灭亡中国。
  但是日本侵略者没有料到中国此时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并日益发展,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英勇斗争,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 卢沟桥事变" 后,大批日军从北宁线进入关内,企图占领平津,中国第二十九军起而应战,平津战役全面开始,第二十九军以4 师之众据守冀察2 省及平津2 市。经过20多天血战,由于战线过长而兵力过少,平津失守。
  8 月初,日军又进行了华北会战,集中20多万兵力,发动南口及张家口战役,中国军队虽英勇抵抗,但终因敌众我寡,作战失利,南口及张家口相继陷落,日军于8 月底占领察哈尔。9 月,日军又进犯山西,突破晋西的长城防线,日第五师团及关东军第二、十五混成旅5 万人南逼太原。中国军队在忻口展开会战,调集20万部队,顽强阻击日军1 个月。但由于沿平汉线进攻的日军已冲破中国军队的防线,进至娘子关一线,忻口的中国军队腹背受敌,被迫后撤。11月7 日,太原失陷。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最激烈的一战,歼灭日军腾田旅团长以下2 万余人,阻滞了日军的进攻。
  1937年8 月,日军发动了淞沪战役。在近3 个月的战役过程中,日军出动了9 个师,占其陆军总数的37.5%,同时还有大批海空军的配合。中国军队则集中了51个步兵师,约占当时陆军的25%,由蒋介石亲自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了3 个月,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浴血奋战,打死打伤日军4 万多人。上海保卫战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粉碎了日军企图在3 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妄想,日军最初的战略构想是:在确保上海、青岛成为其作战基地的同时,通过华北会战打击中国军队主力,如不投降,则日军沿平汉线,平绥线会攻石家庄。直趋武汉。上海保卫战迫使日本改变战略部署,从华北向上海增援一个军,把主要作战方向移到上海。在此之后,日本又企图通过这一战役,消灭中国军队主力,结束作战。但在上海苦战3 个月,并没有达到结束战局的战略目的。在此战中,中国军队也暴露出重大弱点。武器装备极为落后,不仅空军不足,缺少战车与重炮,且轻武器也极落后。同时在战略和战役指挥上也有重大失误,最终导致了全线撤退,上海失守。
  11月,上海失守后,中国军队仓促撤退,未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和反击。
  日军则以8 个师的兵力沿京杭、京沪及长江多路进攻,直逼国都南京。1937年12月8 日,南京被围,5 天之后城破,日军屠杀30万中国军民,中国人当永远铭记!
  日军占领南京后,一路沿淮南路、津浦路北上,一路则渡过长江,向苏北进犯。至1938年1 月,中日军队相峙于蚌埠、明光、高邮一线,津浦路北段的日军在占领济南、泰安、兖州之后,沿津浦路南下,日军第五师从青岛登陆,直趋潍坊,进攻台儿庄,日军从三面对徐州成夹击之势。徐州为津浦、陇海路的交叉点,在战略上是中国大后方之屏障,中国军队势在必守。
  中国守军经腾县血战,延缓了南进日军的速度,使中国方面援军及时赶到参战。临沂之战击溃了日第五师,使其与第十师合击台儿庄计划落空,第十师深陷孤立。从3 月24日起,日军第十师向台儿庄发起猛攻,据守台儿庄的孙连仲第2集团军的3 个师与敌血战至4 月初,台儿庄2 /3 失守,守军伤亡过半,但终于赢得了时间,使中国军队在外围形成了对日军包围之势。4 月5 日,中国军队对日第十师发起猛攻,日军损失惨重,狼狈逃往降县,台儿庄之战,日军死伤2 万人以上,中国军队显示出英勇不屈的精神。
  台儿庄战役之后,日统帅部认为,中国军队主力集中于徐州地区,攻占徐州不仅可把华北与华中联结起来,对武汉施加压力,同时也是打击中国军队主力的良机。因而自4 月7 日起,正式下达徐州作战命令。华北方面军以大约4 个师的兵力击败徐州附近的中国军队,占领兰封以东、陇海线以北地区,华中派遣军攻占徐州及陇海以南地区,切退中国军队退路,采取大包围战法,逼迫中国军队与之决战,以击溃其主力。日军从华北、华中增调了13个师;并从关东军紧急调来2 个混成旅,总计40万人,分6 路围攻徐州。
  台儿庄大捷后,中国方面也积极调遣军队,准备御敌,集中于徐州的部队近60万人。但徐州地处平原,利于日军优势装备的发挥。在于我不利的情况下,仓促应战,必遭严重损失。至5 月初,徐州地区的态势已于中国军队极为不利,中国军队开始作有计划的突围,主力部队向西南方向撤退,掩护部队在完成任务后则撤入苏北,相机西撤。至5 月18日,中国多路大军从日军大包围的间隙中撤退完毕,守军放弃徐州。徐州虽失,但日军聚歼中国主力部队的企图落空,并使大部侵华日军被牵制在津浦线上达5 个月之久。
  日军在侵占南京后,即开始研究武汉作战。徐州会战结束后,陆军部认为条件已经成熟。日军参谋本部估计,为进攻武汉,还需要增兵40万人和新编兵团24万人,作战需要32亿日元。日本不惜一切进行冒险的战略意图就是:集中国力攻占武汉,以便1938年内迫使中国投降。日本以为只要占领武汉,打通平汉线,即可控制中原,威胁西安和西北国际通道,使中国失去抗战能力,并且认为:武汉是国共两党的结合点,只为此也必须占领武汉,这样就可能产生两党分裂,把民族的矛盾转成主义的对立。日本为策划武汉会战,对关内侵华日军作较大调整。9 个师编入华北方面军,14个师编入华中派遣军。华中派遣军集中全部主力进攻武汉。中国方面也调集了90个师,以第九战区和第五战区为主,坚决进行抵抗。武汉会战,从1938年6 月12日日军进攻安庆开始,到10月24日中国军队弃守武汉为止,历时4 个多月。
  战场包括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涉及皖、赣、豫、鄂4 省,日军先后投入兵力约40万人,中国参战部队最后达120 个步兵师及海空军。中国军队虽装备很差,但忠于祖国,为正义而战。日军在会战中被击毙3 万多人,击落飞机近百架,舰艇数十艘。就规模而言,这是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会战。几乎与武汉失守的同时,10月21日,华南重镇广州也沦于敌手。
  战争进行到1938年底至1939年初,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所进行的是一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总的战略是持久战。在2 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了4 次大会战,除淞沪战役中国军队损失较大以外,其它3 次会战经过英勇战斗,达到了消耗敌人之目的后,即适时撤退。
  武汉会战后,正面战场已进入中国西南山岳丘陵地带,中国军队依然保持着防御日军的战斗力。而在敌后的战场则有了巨大的发展。在上海、太原失守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即开展了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西北、晋冀鲁豫、冀鲁边及华中、华南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形成了辽阔的敌后战场,有力地牵制了大量日军,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中国军队两个战场互相配合,使日军陷于特殊的两线作战的境地而疲于奔命,日本速战速决的妄想完全破灭。日军虽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但中国反法西斯民族革命的战略格局已经形成,为战胜侵略者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日本方面经过两年的侵华战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到1939年,侵华日军伤亡已达70万人,日本人力物力的损失已达到日本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水平,日军的士气迅速下降,更重要的是日军在总战略上已陷于被动,无可奈何地被拖入了持久的消耗战中。及至1939年春,日军再集中起较大兵力向西南的中国军队主力发动进攻,但已实在是力不从心了。1938年底,日本陆军为34个师,而侵华部队即达32个师,占陆军总数的94%,可谓倾巢出动,但却深陷泥潭。
  日本在法西斯国家中,实力仅次于德国,中国的抗日战场沉重地打击和牵制了日本军队,破坏了日本的扩张计划,这势必对整个国际形势产生极为巨大的影响。
  (3)日苏间的对抗与妥协
  日本在《帝国国防方针》的制定过程中,始终是以苏联为主要的敌人。
  苏联的国力和军力的强大使日本感到是其完成大陆政策的莫大威胁。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国吞并奥地利,威胁捷克,慕尼黑阴谋正在酝酿,德国东进意图昭然,严重威胁苏联西部安全。日本以为时机已到,可以迫使苏联在远东让步。因而在1938年7 月,制造" 张鼓峰事件" ,日军发动进攻,但很快被苏军几乎全歼。日本因当时急于进攻中国武汉,所以又赶快签署了停战协定,承认苏方的边界要求。
  但在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苏台德地区后,日本又卷土重来,企图占领外蒙古,迫使苏联势力退出远东。日本把赌注押在欧洲局势的变化及德日意同盟上。因此1939年5 月,又发动诺门坎战役。但由于苏军在远东的力量自1934年以来已大大加强,在这一地区苏军有30万兵力,坦克650 辆,飞机600 架,日苏间军事力量对比已失衡。因此战斗爆发后,天平很快向苏方倾斜,在4 个月的大规模战斗中,日军被俘及死伤5 万人。在苏德已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欧战已经爆发的情况下,日本被迫再签停战协定。日本军方终于承认,在日本陆军主力深陷中国的情况下,北上进攻苏联是不可能的。因而延缓对苏战争,集中力量企图征服中国,而北进战略已被置于次要的位置。
  (4)日本的海上南进扩张
  日本一直大力扩张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力量,并以大洋彼岸的美国为最主要的敌人。因此对英美对其海军发展的限制极为不满,极力主张在海军力量上要与英美对等。1935年,日本愤然退出第二次伦敦会议后,便放手发展海军,1936年以后,先后制定出"03 计划" 和"04 计划" ,下决心追赶美国。
  日本海军亦深受美国马汉的制海权理论影响。日本把两国主力舰队之间的决战看成是海上战争的基本形式,这也是中日甲午海战和日俄海战中的经验所得。因此,日海军把巨舰视为海战中制胜的武器,这种思想在日海军中根深蒂固。并因此建造了一批大型战列舰。日本海军的战略和战役战术都是围绕着巨舰制定,这种理论和思想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也未曾动摇。
  在作战计划方面,准备在开战之初,歼灭美国驻西太平洋的舰队,攻占菲律宾、关岛、摧毁美海军的前进基地。第二阶段,当横渡太平洋的美舰队接近西太平洋诸岛时,联合舰队可以逸待劳,全力截击。第三阶段,加强防御,随时准备第二次来袭,再次予以截击,迫使其放弃进攻意图。随着中日战争爆发及英美对日政策逐渐强硬,日本的巡逻线,海军基地和予设战场不断地向东向南推进,日本将美国逐步看成是最主要的危胁,最终下定决心与美国在西太平洋上展开殊死之战。
  (5)" 中立" 的美国
  美国是列强中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晚的国家。特定的地理环境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使绝大多数美国人和美国政府更希望采取" 中立" 的态度,置于战争之外,而后从中渔利。30年代,美国的和平主义思潮盛行,孤立主义的情绪蔓延,这是美国人当时对战争认识的主流。因而在军备问题及外交政策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虽然美国晚参战数年并在战前几次修改战略和作战计划,大大加强了军备,但它仍是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投入战争的,以致在战争初期,这个经济上的第一强国却在军事上陷于被动,遭到重大挫折。
  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对海军的发展还是很重视的。当年即拨款2.38亿美元,下令在三年内建造32艘舰艇,这批新舰加上国会已同意建造的5 艘,计13.7万吨,其费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海军建设总费用的3 倍。第二年,总统又促使国会通过文森法案的五年造舰计划,计划造舰102 艘,耗资10亿美元。1935年,日本退出海军条约后,英美两国从竞争对手逐渐变成合作伙伴,美国海军的主要敌人就是日本。但这以后,由于日本的拚命追赶,美国海军对日本海军的优势在减退,日本正在抓紧制造一批世界上最大的军舰。
  1937年11月,日本与德国缔结了反共国际条约,美国开始考虑两洋作战。1938年5 月,罗斯福促使国会通过了第二次文森扩充海军法案,批准10年内再开支10亿美元,将海军扩大20%,其力量可以强大到对抗德日意联合舰队。9 月,海军组建了大西洋舰队,朝着划分两洋舰队迈出了第一步。
  海军的注意力已不仅只放在日本。至11月,陆海军联合委员会起草紧急作战计划,正式将德日意定为假想敌。
  美国在这一时期在海外还大力扩充军事基地。30年代初,美国在太平洋的战略防御圈为阿拉斯加——夏威夷——巴拿马。1934年,美国重审" 黄色计划" ,规定假若美日之间爆发战争,美国海军首先要把日军从马绍尔群岛和加罗林群岛驱逐出去,建立通向西太平洋的前进基地。
  到1940年,美国拥有陆军23万多人,正规军共有5 个步兵师、1 个骑兵师、7 个野战炮旅和其它部队。另外还有国民警卫队17个步兵师、4 个骑兵师和18个炮兵旅,但国民警卫队只保持最低名额,实际上除了步枪没有其它任何装备。后备役部队共有27个步兵师和6 个骑兵师,均由予备役军官组成。1940年,美陆军拥有坦克约1500辆。
  美国的航空兵分别编入陆军和海军。1939年,陆军约有2400架飞机,海军约有2500架。美国使用的飞机在质量上次于欧洲主要国家,但优于日本。
  美国海军至1939年9 月,共拥有战列舰15艘、航空母舰5 艘、水上飞机母舰13艘、巡洋舰36艘、驱逐舰181 艘、炮舰7 艘、扫雷艇26艘、潜艇99艘。
  虽然美国的国防和军事力量有很大发展,但其在战前的战略理论和军队建设方针上存有重大问题。首先是政治战略与军事战略的不协调,战争准备与政治外交政策不统一。美国在战前很长时间里就已判定德日意法西斯是美国的潜在危胁和危险的敌人,但在政治和外交上仍然实行绥靖政策,在经济上暗发横财,支援自己的敌手,特别是日本,结果纵虎贻患,自食恶果。其次,是在军事理论中强调海军制胜,海军第一,认为美国没有强国为邻,不需要庞大的陆军保卫本土,然而为了把自己的军队派往世界其它战区却需要远渡重洋。未来的战争是一场长期的、需要耗费大量物质资源的战争,是一场在美国国土以外陆海空广大空间进行的集团之间的战争。这就影响了三军协调发展,战争准备不充分,军队的兵力、兵器的数量和质量都劣于敌手。
  美国虽然面临危胁,但国会中孤立主义分子却经常反对军事拨款,反对扩张军备,直到欧战爆发时,美国也没有提出一个军备计划。以致到1940年3 月,美国的军事拨款才稍稍超过战前水平。结果在西太平洋上的日美海军力量对比中,日本处于优势。再次,美国在战前也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战略领导机构。美国对加入战争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估计不足,认为即使被迫卷入,也将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战争准备和改造军事机构。直至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才成立参谋长联席会议。最后,是战略判断失误,虽然美国一直以日本为主要敌人,但盲目轻敌,以为日本不论在军事、经济还是人力都不足以同美国抗衡,因此并不敢真的发动进攻。在欧战爆发后,美国又认为它虽面临着德国和日本在两洋的危胁,但主要危胁是来自更强大的德国。因而" 先欧后亚" 的方针,也对美国的军事战略形成重要的影响,导致其对日本疏于防范。
  5.欧洲走向深渊
  (1)不流血的征服
  希特勒自上台之日起,就以夺取世界霸权为目标,为实现这一巨大的野心,他从一开始就准备诉诸武力。他曾声称:" 我不是为了不打仗才建立国防军的,我一向都有打仗的决心".但一开始,希特勒不能也不敢打仗,因为德国并没有做好准备,因此他一开始追求的是一种不流血的征服。在建立囊括中欧的" 大德意志" 国家的侵略扩张阶段,基本上采取的都是这种战争边缘手段。
  1935年,当德国宣布扩军50万,建立空军,彻底打碎凡尔赛枷锁时,希特勒深深知道,这时德国的军事力量还远远不够,因此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时期,如果英法发动予防性进攻,他将不堪一击。因此一再对外宣称,德国丝毫没有要征服其它国家的念头,甚至还提出了维护和平的13点建议,而这些建议看起来非常冠冕堂皇。希特勒提出:愿意制定能导致取消最重型武器的任何限制,愿把海军限制在英国海军力量的35%,比法国还低15%,等等,言词极为动听,但实际上英国和法国却没有看到或者是故意不看:凡尔赛体系已就此完结了。
  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之后,为与英法抗衡,意大利完全倒向了德国,使希特勒的天平上又加了一个筹码。因此,1936年3 月7 日,德国突然派兵进入莱茵非军事区,尽管德国的将军们甚至希特勒本人都提心吊胆,准备随时退缩,但英法两国除了提出抗议之外没有采取任何的有效反击措施,英国竟以" 这个地区反正必将丢失" 为借口而反对制裁德国,法国虽动议制裁,但它并不敢单独出头,法国的决策者中没有一人有足够的政治胆略和统御能力来面对这样的局面。因此,在英国勉强作出一但法国遭到德国攻击时可派2 个步兵师的承诺时,法国也就乐于听从英国的规劝。
  但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战略态势却不可挽回地急剧逆转了。法国的安全保障是建立在限制德国军备以保持自己的军事优势和包围德国的同盟网上的。现在,希特勒已不受惩罚地摆脱了一切束缚。一但德国开足马力扩军备战(而德国正是这样干的),法国的优势丧失就指日可待。同时,法国的同盟网的丧钟也由此敲响,除捷克斯洛伐克外,比利时等国家出于对德国的畏惧而与法国疏远,奥地利被迫与德签定协议,承认是一个德意志国家、纳粹党合法化。波兰也出现离心现象。法国由此对德国更加惧怕,对英国也就更加依赖。
  接踵而来的西班牙内战,使整个局势更加恶化。1936年7 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德国和意大利立即发兵援助佛郎哥的武装叛乱,并千方百计地延长和扩大内战,使之不要停息下来。西班牙内战,使得法国边界上又有了第三个不友好的法西斯国家,从而削弱了德国的劲敌,同时也使英法与意大利不再可能重新修好,希特勒——墨索里尼形成了紧密的同盟。在内战中,意大利派出了大量地面部队,德国提供了大量的飞机、坦克和技术人员,还特别派出了空军秃鹰军团。苏联也派了大量军事人员和装备对西班牙政府进行援助。而英法两国则基本上是袖手旁观,害怕搅坏了整个欧洲的绥靖。但其结果只能是使英法,特别是法国的战略处境更加严峻。西班牙与法国接邻,又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且有一个对英法友好的政府,而英法竟以不干涉为借口听任去留。这样,法国与其东方同盟的关系遭到理所当然的冷遇,法国试图与苏联的军事谈判也受到本国军界和英国的警告而作罢。而德意同盟则进一步巩固,1937年11月,意大利正式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此时的欧洲已是危机四伏了。
  1937年底至1938年初,希特勒完成了战略方向上的调整和领导人员的改组。英法被列为德国最主要的敌人,以主力对捷克斯洛伐克发动袭击而在西线坚守的" 绿色方案" 已取代了防御性的" 红色方案".一直对希特勒冒险军事计划持有疑虑的沙赫特及国防军首脑被换,戈林成为德国经济的负责人,里宾特洛甫出任外长,希特勒本人直接掌管了军队,扩张计划到了最后冲刺阶段。而1937年6 月上台的英国张伯伦政府,却在这时加紧了绥靖,双方的交汇点就是慕尼黑。
  1938年3 月12日,德军集结了25万军队,突然开进奥地利,宣布德奥合并。希特勒公然以武力撕毁了凡尔赛条约中关于禁止德奥合并维护奥地利独立的条款。但英法政府仍然对此没有做出任何积极反应。当时的法国正处在无政府状态,而英国再一次以" 这是件终究要发生的事情" 为借口,而不愿打断和平进程。英法仅以一纸抗议而了事。
  随之而来的只能是更大的危险,即捷克的苏台德问题,这里生活着300 多万日尔曼人。希特勒早已在这里进行了阴谋活动,策动苏台德的日尔曼人在民族自决的旗号下进行分裂活动,制造为德国肢解和摧毁捷克的借口。这既为打败法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又为德国的东进提供了前进基地。在兼并奥地利之后,德国已从三面包围了捷克最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区,对捷克动手只是时间问题了。
  捷克对英法来说不同于奥地利,捷克具有发达的经济和比较完备的资本主义民主政体,又一贯是法国的同盟国,是法在东欧同盟体系中的支柱。因此捷克的存亡对法国的安危关系极大。而且捷克在1935年5 月同苏联签定了互助条约,而这个条约又与法苏互助条约有直接关系,因此一但捷克下决心抵抗德国的侵略,法国将难以逃避自己的义务,苏联也将践约出兵,最终英国也不得不卷入欧洲大战。但这是英国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特别是与红色苏联联手与德国作战。因此英国做出种种努力。其关键就是诱导法国一起强迫捷克对德屈服,拱手让出苏台德地区,然后接受英法德等大国对其新国界里中立地位的保证。这样英国既摆脱了同苏联的一切关系,也使法国有了不必履约的体面出路,英国企图以牺牲捷克来重新推动英德和解。法国在自身软弱及英国的诱使逼迫之下,同意了英国的主张。英国随即向捷克政府施加压力。1938年5 月中旬,德军已在捷克边境集结,准备了12个师,其中10个步兵师、一个山地师和一个装甲师。而捷克政府也实行了局部动员,有一年服役令的后备兵应征入伍,捷克人并不准备学奥地利人——不战而降!
  局势一触即发。英法被迫作出反应准备应战。德国人此时并没有做好与英法国家全面对抗的准备,因而后退。英法本来是有条件及时制止希特勒的。在海上,英法无疑具有优势,他们的主要缺点在于空军,英法共有各式作战飞机3000多架,其中法国飞机大多陈旧。而德国也拥有3350架飞机,但其主要是一支战术空军,是按近距离配合地面部队的要求组建的。只要没有低地国家的空军基地,就不可能对英国实施有效轰炸。德国也还有许多严重缺陷,如缺乏足够的训练有素的后备力量和战争机器赖以运转的基本资源,同时,如果当时德国不得不集中主力(起码20个师以上)对捷克发动进攻的话,西线就会立即暴露。一个古老的话题,德国又要进行两线作战。
  至9 月底,德军只有10个师在西线,匆匆就筑的齐格菲防线上许多工事的水泥还未干固,很难抵挡法军的进攻。连德国的高级将领也认为这在军事上是不可能的。但是英法却在这几乎可以说是最后的机会面前,自动后退了。
  1938年9 月,经过张伯伦的反复斡旋,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年近花甲的张伯伦三次前往德国拜会希特勒,终于达成慕尼黑协定。割让了苏台德地区,捷克被肢解,不仅丧失了11000 平方公里的领土,而且大部分的工业潜力及35个师的精良装备也都归到了德国人的手中。法国在东欧的反德阵线的核心从此不复存在。
  (2)大战前夕的欧洲
  慕尼黑标志着绥靖政策已达到顶峰,同时也是走到尽头。张伯伦所希望的从此以后的和平黄金时代并没有来到,德国和意大利更加变本加厉地推行扩张政策,准备发动新的进攻。希特勒在完成了不流血的征服后,下决心要打仗了。他在1939年5 月曾说,我们不能期望重演捷克事件,将进行战争,我们必须破釜沉舟。1939年3 月,全面吞并捷克后,德国把矛头指向波兰,一面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要求割让但泽,同时密秘制定了军事侵略的" 白色方案".在希特勒永无止境的扩张和野心面前,终于使英法开始猛省,面对希特勒的军事扩张,只要法国还想独立生存,不沦为德国的附庸,只要英国还想保持大国地位,不在一个独霸欧洲的德国威逼下苟延残喘,就不可再退,束手待毙。英法已被逼到退无可退的墙角,政策不变也得变了。因而从1939年初,英法开始重新实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结盟政策。3 月28日,英法正式结盟,随即开始参谋长会议,商定两国的共同战略和协同指挥等各项措施。随后又相继给波兰、罗马尼亚、希腊、土耳其、荷兰、丹麦和瑞士以安全保证。英国正式放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传统政策。4月25日,英国宣布实行征兵制,征召1919年出生的公民服役,以满足把整个陆军扩大到32个师和把本土军队增加1 倍的计划,并逐步将国民经济转入战争轨道,加速实施屡受阻碍的军备计划和新的扩军计划。1939年2 月,英国提出新的年度国防予算,从1938-1939 年度的3.88亿英镑提高到1939-1940 年度的5.23亿英镑,同时把国防借款限款从4 亿提高到8 亿英镑。7 月又实行财产征召,政府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拥有实行强制动员的全权。尽管战争准备为时已晚,但英国仍然抱有一线幻想,希望希特勒把战火燃向东方,这样就使得英法苏谈判最终归于失败,破坏了希特勒最害怕的东西两个方面的反侵略同盟。
  法国在大战前夕虽然也进行了最后的准备,但仍把希望寄托在马奇诺防线上,寄托在英国部队和美国装备的帮助下,打一场持久的防御战。法国予期要在战争爆发后两年才能转入对德国的进攻。因此尽管已给波兰等国家以安全担保,但从一开始法国就不准备利用东西两线的优势去主动发动进攻。
  因而也就在实际上把其东欧的盟友波兰等国家置于孤身奋斗的地位上。
  希特勒发动战争的决定已定,但他必须造成一个有利于自己避免两线作战的战略态势。为了准备首先击西,德国停止了反苏宣传,并着手调整对苏关系。1938年底,两国开始了外交接触,1939年春开始谈判,以暂时避免在东方第二条战线上作战。
  英国看到了西线以法国为主体、东线以波兰为主体的反德遏制圈的脆弱。在国内,丘吉尔、劳合.乔治等人主张" 没有苏联,也就没有强大的东方战线" 的压力下,张伯伦不得不一改过去孤立和排斥苏联的政策,把谈判之手伸向苏联。当然他也并没有放弃同德国的谈判。而法国由于比英国更直接地面对德国的危胁,因而在同苏联促成军事同盟的问题上比英国更积极一点,只是法国作不了英国的主,最终还是跟在英国的后面。
  苏联在1939年所面临的是一种十分特殊和紧迫的形势。从某种意义上,苏联也是一个被慕尼黑阴谋出卖的国家。因为英法政府把苏联完全排斥在解决捷克危机这个事关欧洲大局的会议之外,苏联成为欧洲唯一被孤立的大国。慕尼黑会议之后,欧洲并没有走向和平,而是一步步地走向战争。德国又把侵略之手伸向波兰,战火向苏边境渐渐烧去,再加上西方国家发出的德国将要东进夺取乌克兰等宣传,都使苏联特别提高了警惕,并极力要避免首先被推进战火。
  1939年3 月,德军占领布拉格后,英国对苏政策发生变化,苏联因此成为英德都想争取的对象,已跃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对于苏联十分有利,但也隐藏着十分严重的危机。因为英法同苏联谈判是为了把苏拉入冲突,而德国如果无法从东线取得妥协,则完全可能转而同英法妥协,首先进攻苏联。
  因而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英法苏的谈判,因为只有三国联合起来才能制止纳粹的侵略,防止迫在眉睫的大战爆发。但持续了将近半年的谈判毫无实质性的结果。主要由于张伯伦政策的摇摆不定和对苏联的极不信任,害怕与苏结盟会阻碍同德国的和解成为不可能。害怕苏联提出的集体安全保障将使苏联势力在东欧和波罗的海扩张,并使可能发生的苏德战争中,英国无法坐收渔利。法国虽与英国稍有不同,对苏联提出的建议比较欢迎,但在整个谈判中法国极为软弱,毫无主见,极轻易地改变自己的主张,屈服于英国的压力,根本就没有自己独立的政策。而苏联实际上对英法谈判的诚意也是极为怀疑的。
  苏德谈判之初也没有什么进展,但英德谈判与苏德谈判同时密秘进行,又加深了苏联与英法之间的互不信任。1939年5 月之后,德意结成钢铁同盟,波兰危机日益加剧,致使苏英法谈判取得一些进展,但在一些问题上仍然纠缠不休,最终陷于僵局。而准备在8 月底大规模对波兰发动进攻的希特勒,终于在最后时刻对苏联做出重大让步,以避免两线作战的结局,经过一番极为紧张的讨价还价之后,8 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莫斯科签定,希特勒告之墨索里尼:" 这个协定保证俄国在发生任何冲突的情况下将采取友好的态度。由于这个条约,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政治形势,可以把这种形势理解为轴心国的最大胜利。" 纳粹随即在1939年9 月1 日大举进攻波兰,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斯大林断然决定同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是在一种十分紧迫而特殊的形势下,出于苏联安全考虑而采取的非常措施。这个条约在战火迅速逼近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又未能建立起来情况下,使苏联得以从英法的绥靖阴谋和德国的军事威胁中突围出来,暂时置身于战争之外。但这也给苏联带来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严重损失。虽然苏联通过这个条约建立起了从卡累利阿芬兰、经芬兰湾直至黑海岸的" 东方战线" ,占领了邻国5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国界西移了250-350 公里。这曾被以为是战前苏联国防政府中最重大的措施之一,苏联政府和史学家曾给予高度评价。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苏德战争爆发后仅仅10天,苏联就失地千里," 东方战线"化为乌有。同时也激起了被占领国家和地区人民的仇恨情绪,破坏了国际关系准则,从而孤立了自己,降低了苏联的声望。另外也还麻痹了苏联人民和军队的思想,致使战争初期的严重失利。
  总之,西方国家和苏联的种种错误,造成了纳粹德国得以发动战争并迅速吞并欧陆国家的有利条件。大战再次在这块古老的大陆上爆发了。
  四、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军事理论的繁荣
  1.武器装备的发展
  (1)武器装备的重要突破与迅速发展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自然科学有了重大的发展,许多领域的重大发现都对军事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电的使用,特别是爱迪生的诸多发明,对军事装备发展影响极大;诺贝尔的无烟炸药,对高性能的武器开辟了新的途径;柏克勒尔发现的铀和居里夫人发现的镭,打开了原子弹制造的大门;而巴斯德的免疫学、科斯特的细菌学对提高士兵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都有重要意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原子能科学,宇航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最突出的是应用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上述科学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军队的技术装备和武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战后的前10年中,由于大战刚刚结束,各国还处于休养生息,恢复经济的阶段,武器装备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发展相对较慢,进入30年代,随着战争威胁的日益临近,武器发展走向高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军用飞机已得到广泛的使用,成为大规模杀伤武器,其性能和装备都有进步。战后,飞机性能的改进主要集中在飞行距离,速度和运载能力上。20年代,空气动力学和飞行技术有很大发展,但这时期主要是运载能力大的民用飞机得到巨大发展,而军用飞机发展相对落后。30年代以来,军备竞赛加剧,军用飞机高速发展。如德国生产了Me-109D 、Me-109E、Me-110C 歼击机以及Ju-87A、J-87B 、He-111F 、He-111P 、Do-17M、Do-17P、Ju-88A等型号的轰炸机。产量也由1934年的不足1000架上升到1939年的4370架。这些新型飞机都大量使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艺。
  苏联在30年代也设计出了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军用飞机,如波利卡波天设计的P-5 侦察机,图波列夫设计局设计的R-3 重型轰炸机,伊-5歼击机、伊-15 、伊-16 战斗机,斯勒-2快速轰炸机、特勒-7重型轰炸机、米格-3、雅克-1、拉格格-3歼击机、伊尔-2强击机、佩2-前线俯冲轰炸机等。在制造新型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的同时,苏联也很重视改进和研制新的武器装备。这一时期研究了武器的气动和电动打火系统、发动机系统的温度自动调节装置、新型弹药、口径为20、23和37毫米的航炮及火箭炮和新型的无线电导航、联络装置。苏联空军也从1928年拥有不足1400架飞机,发展到1935年的6600架,直到1941年的1 万架。
  歼击机的改进方向是提高其主要战斗性能。1939年的新式歼击机通常装备1-2台发动机,每台800-1200马力,最大速度力540-700 公里/小时,高度5000米,升限11000-12000 米,最大航程750-1500公里,战术半径300-600 公里,装备1-2门机关炮和2-8 挺机关枪。强击机主要是提高火力和防护力,苏制伊尔-2是当时比较先进的强击机。装有2 挺机枪和2 门
  机关炝、8 枚火箭弹,并可携带600 公斤炸弹,装甲防护也较可靠。轰炸机则是提高性能和改进武器装备。大战爆发时的战术轰炸机最大速度为450- 540公里/小时,升限为10000 米,最大航程1000-3000 公里,载弹量600 -1000 公斤,装备机关炮1-2 门,机枪4-5 挺。战略轰炸机时速达400- 600公里/小时,升限10000 米,最大航程3000-6000 公里,载弹量4-10吨,装备6-10挺机枪和机关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主要的舰种有装甲舰(战列舰)、巡洋舰、驱逐巡洋舰、雷击舰、炮舰、驱逐舰,布(扫)雷舰、航空母舰和潜艇。反潜舰艇和鱼雷艇等。动力装置也更加多样化,有蒸气动力、柴油动力、燃气动力及联合动力装置等。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较多的是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其中航空母航和潜艇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战的主要突击力量,对战争进程影响较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列强都有了航空母舰,其中英国7 艘,日本6 艘,美国5 艘,法国1 艘。最早的航空母舰可载机20-30 架。拥有潜艇的国家更多。1939年,意大利有潜艇105 艘,美国99艘,法国77艘,德国57艘,日本56艘,苏联在1941年拥有212 艘。这时期的排水量通常为2000吨,水下排水量2500吨,下潜深度200 米,水上速度20节,水下10节,续航能力16500 海里,自给力2 个月。装备有20-36 枚鱼雷,1-2 门大炮,1-2 门高射炮。这时期战列舰等巨型军舰的建造与竞争也在同时激烈进行。日本受传统海军理论影响,在战前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超级战列舰" 大和号".此舰全长263 米,最大宽度38.9米,排水量69100 吨,460 毫米火炮9 门,155 和127 毫米火炮各12门,垂直装甲400毫米,水平装甲200 毫米,主机15万马力,最高航速27节,舰员2300人。一颗炮弹的重量达1452公斤。其舰炮射程较大,可以远在敌舰火炮射程之外实施猛烈的炮火攻击。日本将其视为精神支柱。英美法也拥有多艘主力战列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坦克的威力开始被人们重视,认为其是克服堑壕体系和实施进攻的最好武器。因而坦克得到迅速发展。英德美等国在这一时期的坦克,通常重量为16.5-56 吨,前甲板厚度为30-102毫米,速度为25-55公里/小时,最大行程为100-225 公里,装备火炮1 门、机枪1-2 挺。其中德国的T-V (豹式)和TVT (虎式)坦克是当时世界上性能最好的坦克,远远超过了其它国家。原来没有制造能力的苏俄,从1921年开始试制,1927年即开始装备部队,和1939年已可以生产性能较好的KB型坦克和T-34型坦克。KB-1型坦克重47.5吨,前装甲厚度75-100毫米,最高时速35公里,最大行程420 公里,装配火炮1门,机枪2 挺。此外,两栖坦克也在此时期出现,装甲运输车、装甲火车和装甲汽车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火炮的种类已很齐全,有地面炮、高射炮、航空炮、坦克炮、舰炮和海岸炮,有各种口径的榴弹炮,加农炮、臼炮、迫击炮。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火炮的发展主要是提高弹丸威力,射击精度、射程、时速、火力机动性能,使用的可靠性和维护的简便性。据对主要列强国家的几种主要火炮的统计,火炮全重15.6-68 吨,火炮口径76-88 毫米。加农炮和榴弹炮的方向射界24-360度,弹药基数38-56 发,最大装甲厚度38- 200 毫米,最大时速20-72 公里。海军舰炮性能也有很大提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型军舰火炮射程只有11公里,而这时期舰炮射程已增至20-45 公里,并改进了弹道性能,增强了炮弹的破坏力,装药的自动化。在研制新型火炮方面,注重研制复合性能炮,同时兼有加农炮与榴弹炮、或榴弹炮与迫击炮的性能。3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多管火箭炮,弹道导弹和原子弹,火炮领域孕育着极重大的突破,并在大战中用于战争实践。在这些方面,美、德、苏居于领先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无线电通讯已被广泛应用于战场,但那时无线电通讯还不稳定。战后,三级管用于无线电,大大提高了远距离通讯效果。30年代初,开始了雷达的研制,德国于1933年,日本于1936年先后开始研制监测飞机的雷达,但在实战应用上,英国居于领先地位。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在其南部海岸建立了一道雷达警戒线。雷达及声纳装置的研制使用,对后来的海空战争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2)武器装备的发展与新的军兵种武器装备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对军队的现代化发展产生了最直接和重大的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开始只用于侦察,后期才开始进行空战和轰炸,但也只是十几架到几十架的编队。多数国家把飞机配属于陆海军以配合作战,只有英国在战争后期就建立了独立的空军。战后,空军地位迅速提高,意大利于1923年,德国于1935年建立了独立的空军,日本空军也基本独立。苏联在战前已把空军分为统帅部航空兵(战略轰炸)、方面军航空兵(军区所属)、集团军航空兵(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所属)
  和军属航空兵。1935年,又独立出海军航空兵。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这一时期轰炸机比重增加了1.5 倍,而歼击机、侦察机减少,这时的空军已能实施各种战略、战役和战斗任务,已成为各国武装力量的重要军种之一。同时,随着空军的飞速发展,防空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各国都相继成立了防空军。
  这时期还有一个兵种发展极为迅速,这就是装甲兵。20年代以后,各主要列强国家的坦克制造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军事家认为,要把战争从阵地战的死胡同中拖出来,就必须大力发展装甲兵种。从30年代开始,德国的装甲兵发展最快,到1939年,德国已拥有3195辆坦克,而且大部分编在坦克师和轻甲师中,并把这些师编入各种建制的坦克军和摩托化军中,战争中德军又组建了坦克集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苏军的装甲兵也是3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1929年,组建了一个试验性的机械化团。第二年扩编为机械化旅,1932年,组建机械化军,1938年,组建坦克军。苏德战争爆发后,
  苏军开始大量组建机械化部队。
  随着军队装备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的战争需要更多的工程保障、化学保障、无线电技术保障、通讯保障和道路桥梁保障及其它后勒保障,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专业兵种的建立提供了条件。20年代前后,大多数国家的军队中有了工程兵、通讯兵、无线电技术部队、铁道兵、汽车兵等专业兵种。
  2.军事理论的繁荣与突破
  (1)制空权理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军备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用于指导战争的军事理论急迫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个国家都在总结战争得失,因而大大促进了这一时期军事理论的发展。
  制空权这一理论是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于20年代提出。杜黑(1869 -1930)早年毕业于都灵军事工程学校,毕业后授炮兵中尉军衔,后又进陆军大学学习。20世纪初,受命参加研究意大利军队机械化问题,即予见到飞机在军事上将有重大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任意大利第一个陆军航空营营长,曾积极支持研制意大利第一架3 发动机大型轰炸机。由于在建设空军的问题上与当局意见相左,于1915年辞去军职。但在意大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杜黑又重返军队,任米兰师的参谋长,后因激烈指责陆军司令部无能,被军事法庭判监禁1 年。1918年,新任的意军总司令任命杜黑为航空署主任,但他5 个月后又辞职。1921年,出版《制空权》后,被晋升为少将。
  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后,杜黑为航空部部长,但1923年再次退职,专门从事著述,直至1930年病逝于罗马。他一生著有4 本主要著作:《制空权》、《未来战争的可能面貌》、《扼要的重述》和《19××年的战争》。
  杜黑是最早系统地阐述了建设空军和使用空军的思想的军事理论家,创立了崭新的制空权理论。他很早就予见到飞机这一新技术成就用于战争,必将引起战争的革命。将出现新的武装力量——空军、新的战争领域——空中战场、新的战争式样——空中战争,飞机用于战争就彻底改变了战争面貌,是战争发展史上的转折点。战争将成为全民的、总体的、不分前方后方、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未来战争中夺取制空权绝对重要,就是要阻止敌人飞行的同时,自己能保持飞行。这是杜黑理论的核心。掌握制空权就是胜利,丧失制空权就是战败。他认为,夺取制空权只能依靠空军,因此建立了一支与海陆军并列的独立空军是绝对必要的。而且独立空军的重要性将迅速扩大,陆军和海军的重要性则相应减小。空军主要由轰炸机、战斗机及少量侦察机组成。空军是一支进攻的力量,不适于防御,地面防空兵是一种浪费。
  空中力量应当集中使用,用于进攻。空军在夺取制空权以后可以支援陆海军作战,但配属于陆海军的航空兵是多余的、无用的、甚  至是有害的。空军要不顾敌方的空中进攻,集中最大力量对敌方发动更大的进攻,结合使用爆
  破弹、燃烧弹、毒气弹攻击敌人抵抗最薄弱的部位:后方城市和居民中心,以摧毁敌人的物质和精神抵抗。未来战争的结局要由打击敌国人民的斗志来决定。杜黑由此认为,应当建立强大的民航和航空工业,意大利的民航和航空工业应当在欧洲领先。他认为,建立空军比建设庞大的陆海军费用要小得多,但作用却极大。航空兵是一支年轻大胆、富有创新精神的兵种,因而应当着重发展,意大利特别适合发展空军。总之,杜黑所强调的就是空军是未来战争中决定性的力量。
  杜黑的制空权理论,使他成为一位极富创见的军事思想家,在空军学术史上占有先驱的地位。但这时的空军还处在大发展的初期,缺乏实践,使他的理论带有很大的预测性和主观性,因而即有惊人的准确性,也有重大的失误。杜黑虽敏锐地预见到空军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但却过份夸大。夸大了夺取制空权的作用,也夸大了轰炸的物质和精神效果,贬低了陆海军及防空军的作用。
  杜黑理论中的合理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逐渐被各国所接受。德国空军在重建过程中就深受其理论影响,寻求建立一支战略轰炸部队,通过空中进攻敌人的工业设施和交通线来削弱其抵抗能力,动摇其士气民心。虽然曾有一段时期限于财力能力,转而集中生产中型和俯冲轰炸机,但其强调发展进攻性武器——轰炸机是始终未变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到1938年8 月,德国空军拥有的第一线飞机有2660架,其中中型轰炸机1157架、俯冲轰炸机207 架、强击机173 架,共占其作战飞机的57.7%,明显地显示出攻击性。
  而美英实际上也是杜黑理论的信奉者,他们使用空军的着眼点更加注重摧毁敌方战争潜力和动摇民心士气,因而十分重视发展轰炸机,特别是由于他们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相继都建立了远程战略轰炸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对德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则充分显示了这种理论的实战意义。而法国则墨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经验,对飞机的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因而法国空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根本就无所作为。苏联反对空军制胜论,认为空军决定不了地面作战的胜负和整个战争的结局,而重点仍在支援海陆军作战。因此苏联重点发展支援飞机。苏联的战略轰炸机虽曾领先于其它各国,但后来逐步落后,同时国内的大清洗也使苏空军和飞机设计制造受到严重影响。
  (2)制海权理论这一理论主要由美国海军少将A .马汉提出。马汉,1859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后在海军学院从事教学和研究。1886年,任海军学院院长,1896年,以海军少将衔退休。1898年,美西战争时复出,在海军军事委员会任职。
  其一生撰写了120 篇论文和17本专著,论述当代海军政策及海军军事原则,度过了富有创造力的一生。他的代表作有《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1660- 1783》、《海上力量对法国革命与法兰西帝国的影响,1793-1812 》、《海上力量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等。虽然他的理论体系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前就创立了,但其理论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仍然倍受推崇并得到广泛应用。
  马汉的主要论点是,海上交通线是一个国家实力和战略最为重要的独一无二的因素。确保己方交通线、同时切断敌方交通线的能力是一个国家武装力量的根本,也是海上强国的天赋特权。海上战略的目的是获得海上控制权。海军战略必须在平时以建立并增强一个国家的海上力量为目标,要在战争中控制海洋。首先必须消灭敌人的舰队,这是海军在战争中的首要任务,其它一切都是枝节问题。一旦敌人的舰队被消灭,获胜的海军就可以利用随之而来的对海洋的控制来达到任何想要达到的目的。特别是一旦赢得了海洋控制权,海军就可以使获得世界资源的途径保持通畅,同时相应地使敌人失去这种权利而扼杀其经济。马汉始终强调的是,控制海洋必须是第一位的,而对海洋的控制只能靠一支能打垮敌国海军的强大海上力量来获得,虽然海上力量对敌国经济的作用可能在很长的时间才能见成效,但两个敌对舰队之间该由谁来控制海洋的胜负却可以很快决定。一但有了这个结局,一切都将不可抗拒的随之而来。因而马汉一再坚持要建立强大的足以消灭敌国海军的战斗力量,特别强调大炮巨舰的威力。而始终反对那种只是袭击贸易线、攻击商船的海上" 游击战".因为这只是一种破坏,但控制不了海洋。他的中心思想和历史观就是,通过海上力量,也只有通过海上力量,才可以使国家称雄于世界——英国就是全世界的榜样。因此,马汉认为,美国最要紧的就是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海军,一支具有进攻能力的海军,依靠它可以向外扩展影响。受马汉理论的影响,美国在20世纪初开始建造以巨型战舰为核心的大型舰队,加入了与英、法、日等国家的竞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前的美西战争、日俄战争使马汉的理论接受了战争实践的检验。一方面证明了海上作战对陆战区的战役及整个战争有重大影响,同时也暴露了其理论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新式武器的出现,如漂浮水雷、自动推进鱼雷、特别是潜艇,对于全面控制海洋,反对袭击贸易线的理论都形成了重大冲击,这时期飞机虽已用于战争,但还未对海上力量构成威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列强又投入到新的海军竞赛中去,美英在争谁是世界第一,而日本则想拼命追上来。但这一时期已经没有任何一支海军能象英国皇家海军那样在近3 个世纪中控制世界所有的海洋。谁也没有能够实现马汉所希望的那样绝对的制海权。保持某种均势成为当时的一个特点。因此在整个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各国列强都在华盛顿或伦敦讨论这种力量的对比。直到30年代中期之后,日本退出了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均势开始打破,新的竞争加剧。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飞机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这时期海军的发展,也侧重于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各国都大力建造航空母舰,并逐渐形成了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另外潜艇在这一时期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只有日本还恪守着巨舰大炮的原则,奋力建造" 大和号" ,以巨型战列舰为其战斗核心和精神支柱。
  海军制胜的理论,由海军的将军提出是情有可原的。但就整体上说,它与杜黑的理论一样有片面之处,就是夸大了制海权的重要,把它提到了绝对的程度,这显然过于武断了。同时它否定了各军种协同作战的重要性,这就更加不符合现代战争的基本原则。这一理论对美国的国防策略和军队建设就曾产生过明显的影响。美国海军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是建立在牺牲陆军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英国也有类似的情况。
  (3)大纵深战役理论这是由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在30年代提出的苏军进攻战役理论。图哈切夫斯基(1893-1937),毕业于莫斯科叶卡捷琳娜第一武备学校及亚历山大军官学校。曾在沙俄军队中服役并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在内战中负责筹建了红军第1 集团军,指挥过南线的第8 集团军和东线的第5 集团军,后又任高加索战线司令和西线司令员,是内战时期最重要的红军指挥员之一。国内战争结束后,图哈切夫斯基担任过一系列高级职务:工农红军军事学院院长,西部军区司令员,工农红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列宁格勒军区司令员,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工农红军装备部部长,国防副人民委员,国防第一副人民委员。
  1935年,被首批授予苏联元师军衔。1937年6 月,被指控犯有间谍和叛国罪而遭处决。
  图哈切夫斯基认为,未来战争的特点首先在于规模空前巨大。在当今世界,即使是两个单个国家的战争也可能逐步发展成地区或两大对立集团之间的战争。现代战争不论所花费的资财,所动用的军队,还是参战方所占领的地区,战争进程所持续的时间都是极为宏大的。基于此,今后战争已不可能单单是军队自身的事情了,整个国家都不得不全力以赴地投入战争。国家工业经济资源的快速动员能力,是一个国家战斗力的重要标志。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过的那种长时期工业动员期,在现代战争中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了。图哈切夫斯基提出,在先进的技术和兵器飞速发展并有大量武装部队的条件下,进行单个的战役已不足以全歼敌军,必须通过多次连续的战役方可奏效。在一个战略方向上,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人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的方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然后将坦克、摩托化步兵投入交战,并以空降兵实施空降相配合,迅速发展胜利。选择一定范围的纵深,不作重大停顿地组织多次战役,将使敌军无法得到休整补充,调整布署和前调予备队,从而最终达成在该方向全歼敌军的目的。30年代中期,这一原则主要应用于集团军在主要方向上实施进攻的战役。苏德战争爆发前,苏军认为大纵深战役也可由方面军群来实施。在战争过程中,方面军群进攻战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图哈切夫斯基还强调,不能把一打几年、全面耗费国家人力物力资源的战争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战争在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特征。因此,人们无法预料战争的全过程,而只能根据各交战国家武装力量
  的准备程度和军工生产的发展规模来判断战争初期的大体情况。因此,他对战争初期的判断极为重视。提出在平时就要对战争初期的情况作出正确预见,并进行正确的准备。他特别研究了德国的扩军计划,早在1935年就指出,德国正在建立强大的坦克部队,加紧发展航空兵,组建12个军、36个师的计划正在以比人们想像要快得多的疯狂速度在实现,德国军队随时都在准备发动进攻,它的动员程度是极高的。严酷的历史充分说明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当年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意图的判断是极为正确的。
  (4)总体战理论由德国军事理论家E .鲁登道夫等提出。鲁登道夫(1865-193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先后任西线第2 集团军司令部军需长、东线第8 集团军参谋长和东线德军参谋长,指挥了坦嫩贝格和马祖里湖会战,取得以弱胜强的重大胜利。1916年,任德国最高统帅部第一总军需长,成为德国国防军中仅次于兴登堡的第二号人物和战争的实际指挥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他负责实施" 兴登堡计划" 和" 辅导勤务法" 对全体德国人民和全国经济实行总动员。这可以说是他的" 总体战" 思想的一次实践。
  鲁登道夫一生著有许多著作,但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的是他在1935年出版的《总体战》一书。其总体作战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战争是总体的,全民的。总体战的本质是需要民族的总体力量。因而总体战的目标是针对整个民族的,战争对一个民族的生存是最大的负担。因此,从政治上必须在平时就为战时民族生存的斗争做好充分准备,民族的精神团结是总体战的基础,人民的力量决定了军队在总体战中力量的强弱,精神力量在维护民族生存的斗争中是必不可少的;国家经济必须服从于战争目标,一切的物质准备必须在战前就用一切手段准备好,经济的,物质的准备是战争的基本保证;必须对军队官兵进行严格训练,灌输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加强军纪是至关重要的;战争需要利用宣传来鼓舞士气和瓦解敌人;战争必须有一个最高权威人物来指挥,统帅必须具备难以估量的能力,这是先天的,否则便不能称之为统帅,在他的身上必须洋溢着必胜的意志,并以此激励军队和人民。总之,这一理论要求动员一切资源以及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和意识形态的力量为战争服务。
  从军事和战争的角度出发,总体战的内核——集中全部力量进行战争是有其合理和可取之处的。但这一理论的问世是与法西斯德国疯狂扩军备战、全面发动战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当时成为法西斯德国以及日本准备和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理论基础,并被希特勒全面付诸实践,因而遭到严厉的批判。
  (5)装甲战理论这是由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提出来的。富勒,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随英国远征军赴法作战,任坦克军参谋长。战后任英国坎伯利参谋学院的主任教官、英帝国总参谋长军事助理并从事军事历史研究。
  他的装甲战理论主张建立人数不多但技术精良的军队去羸得战争的胜利,所以又称" 小军" 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以机械化快速部队突击敌人的指挥机构,致使其指挥系统被破坏,然后再按常规方式进攻,迅速夺取全面胜利。他总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即阵地防御正面很宽、纵深很浅从而为机械化快速部队的突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法国的戴高乐在其《职业军》中持有类似的观点。富勒的这一理论对机械化部队特别是坦克部队的优势和潜能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对推进进攻的作战方法和建立强大的机动部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这一理论也有其片面之处,即忽视了军事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的建立人数众多的军队这一事实。
  (6)闪电战理论该理论是德国在继承毛奇和史利芬等人短促突击的思想基础上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军事理论。后来成为德国在战争中指导战争过程的一种战略方针。希特勒上台不久,就对未来战争作如下设想:下一场战争中与上一次世界大战完全不同,步兵进攻与密集队形已过时,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巨大的突袭,内部的突袭、恐怖、破坏和暗杀领袖人物,在敌人防御的所有薄弱点上发动压倒优势的进攻,在同一时刻不惜一切代价地实行突然袭击,只一次打击就能置敌于死地。闪电战理论的主要内容就是强调以突然袭击开始军事行动。在和平时期就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准备,以意料不到的速度采取行动。另外,在主要打击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和兵器,速战速决,极力避免出现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同时强调实施高速度大纵深的集中突击,用机械化程度尽可能高,武器装备尽可能好的部队突入敌人心脏。集中兵力实施高速度大纵深的战略性突击是闪电战理论的核心。但使其可以付诸实践并取得重大成果的主要手段,即在航空兵支援下密集使用坦克摩托化部队,则是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才在德军中确立下来。1935年,德军成立装甲兵司令部,装甲兵部队开始独立和集中使用;1937年,古德里安发表《注意,坦克》一书,将大量集中使用坦克的主张理论化和系统化,最终使德军确认了大量集中使用坦克的原则。后来进攻波兰和法国,使这一战略得到完善,而进攻苏联则使这一理论发展到最高峰,同时也是其破产的开始。
  五、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德国闪击波兰
  1939年9 月1 日,德国向波兰发动进攻,9 月3 日,英国、法国、印度和英国自治领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德宣战。9 月6 日、9 月10日,南非联邦和加拿大也先后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法西斯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以后,立即把下一步的侵略矛头指向波兰,这是希特勒妄图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队。波兰是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军事盟国。德国若占领波兰,就可以解除进攻英、法时的后顾之忧,又可建立进攻苏联的基地,从而使自己处于有利的战略地位。
  1939年3 月21日,德国向波兰发出通牒,要求把但泽" 归还" 给德国,并将在" 波兰走廊" 建筑公路、铁路权利也转让给德国。波兰政府拒绝了德国的无理要求。1939年4 月11日,希特勒正式下达了" 永远消除波兰" 的" 白色方案" ,并命令德军在9 月1 日以前作好一切准备。
  " 白色方案" 的战略企图是:集中大量兵力,充分发挥坦克部队和空中优势,以突然袭击的" 闪电战" 一举灭亡波兰。德军计划从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对波兰腹地实施向心突击。" 北方" 集团军群由博克上将指挥,辖第三、四集团军,共21个师,配置在波英瑞和东普鲁士;" 南方" 集团军群由龙德施泰特上将指挥,辖第八、十、十四集团军,共36个师,配置在德国西里西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内。这两个集团军群分别由凯塞林将军指挥的第一航空队和勒尔将军指挥的第四航空队担任配合。德国军投入对波作战的兵力总共有62个师(其中7 个坦克师、4 个轻步兵师和4 个摩托化师)、160 万人,2800辆坦克,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约2000架飞机。
  波兰政府由于对希特勒发动侵波战争缺乏警惕,因此防御准备很差,直到发现德军大兵压境时,才于8 月24日开始局部动员,30日宣布全国总动员。战争爆发时,波军只动员了40个师和22个旅的兵力,而且未能全部完成战略展开。能用于作战的共有100 万左右的陆军、4300门火炮、220 辆坦克和650 辆超轻型坦克;海军只有16艘战斗舰艇和辅助船只;空军共有824 架飞机,能用于作战的只有407 架,其战斗性能远不如德国飞机。可见,波军在数量、战斗素质和武器装备上,都落后于德军,德波军事力量对比,德军占有压倒优势。
  希特勒在完成战争准备后,蓄意制造借口,发动向波兰进攻。1939年8 月31日晚,一批身穿波兰军服的德国党卫队队员冒充波兰军队," 袭击" 并" 占领"了紧靠波兰边境的一个德国城市——格列维列兹。德军用该城电台,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但实际是德国囚犯的尸体。
  接着,德国所有电台便广播了所谓" 德国遭到了波兰突然袭击" 的谣言。德
  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波战争。
  9 月1 日拂晓4 时40分,德军分3 路向波兰发动全线进攻。德国空军向波兰全国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了连续轰炸,21个主要机场同时遭到袭击,飞机大部被摧毁,30多个城市发生大火,交通通信枢钮、电站、桥梁和政治行政中心均遭破坏。德军地面部队在空军的配合下,迅速突破了波军的防线。与此同时,停留在但泽港外进行" 友好访问" 的德国军舰,也突然向波军基地开炮。潜伏在波兰境内的德国特务组织起来内应,进行各种破坏。整个波兰立刻陷入一片混乱。
  面对德军的疯狂进攻,波军统帅部曾决定在西布格河、维斯瓦河、桑河一线组织抵抗,但未能实现。波军节节败退,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9 月7 日,德军" 北方" 集团军群占领了但泽走廊," 南方" 集团突入了西南工业区,德军于第一周就攻入到波兰腹地,从北面和西南方向威逼首都华沙。8 日,德军先头部队到达华沙西郊。9 月14日,德军" 南方" 集团军群在维斯瓦河以西合围了以波兹南、但泽走廊和罗兹地区撤退的波军,占领了波兰中部地区。接着,德军"北方" 集团军群的坦克部队继续南下,攻占布列斯特。" 南方" 集团军群继续北进,包围了利沃夫,16日在符沃瓦地区与北线德军会师,合围了布格河、桑河与维斯瓦河三角地带的波军。此时,德军压缩了对华沙的包围,同时加紧围歼波军各孤立集团。
  9 月17日,德军限令华沙当局于12小时内投降。这时,波兰政府早已撤出华沙,先后在巴黎和伦敦组织流亡政府。华沙守军和居民拒绝投降,进行了艰苦的华沙保卫战。9 月27日,德军攻占华沙,波军12万人被迫放下武器。至9 月底,所有被围的波军陆续被歼,波军全军覆灭,波兰沦亡。在德波战争中,波军亡6.6万人,伤13.3万人,被俘近42万人。德军亡1 万余人,伤3 万余人,失踪3400人。
  英、法两国与波兰订有盟约,并对波兰的独立作过保证。但是,当德军发动侵略波兰的战争时,英、法统治集团还幻想" 调停" 德、波冲突,遭到了希特勒的拒绝。只是在这种情况下,英、法两国政府才被迫于9 月3 日对德宣战。但英、法政府实际上是宣而不战。当时,德军主力已投入波兰战场,在西线只留下23个师防守齐格菲防线。英、法拥有110 个师,上百万兵力,具有压倒的优势。但英、法军队却不积极作战,只是法军第4 集团军的部队开始时对萨尔布吕肯地域发动了有限的进攻,突入齐格菲防线8-10公里后就停止进攻了。英国派往西欧大陆只有4 个师的兵力。英、法一直采取按兵不动的方针,眼看着波兰被灭亡。从1939年到1940年5 月,整整半年多," 西线无战事".因此,人们把英、法军队在西线的行动称为" 假战争" 、" 静坐战" 或" 奇怪的战争" ,这是英、法统治集团推行" 绥靖政策" ,对" 祸水东引" 抱有幻想的产物。
  2.德国侵占丹麦和挪威
  德国侵占波兰后,一方面声称,只要英、法承认德国吞并波兰,德国就会保证维持欧洲其余部分的现状,以欺骗世界舆论,麻痹英、法等国;另一方面则隐蔽地把军队从波兰战场调往西线,加紧发动进攻的准备。为了保障进攻西欧时的北翼安全,限制英国舰队在大西洋和波罗的海的行动,希特勒决定进攻丹麦和挪威,以粉碎英、法的经济封锁,并夺取北欧的战略原料产地。
  德国入侵丹麦和挪威的作战计划,代号是" 威塞尔演习" ,其要点是:以陆军越过德丹边界占领丹麦,同时以登陆兵和空降兵夺取挪威的主要港口和机场,尔后向内地发动进攻,占领挪威。
  为此,德军统帅部调集7 个步兵师和1 个摩托化旅,以及若干独立坦克营、摩托化营,共计14万人,计划用其中两个师和1 个旅进攻丹麦,其余兵力进攻挪威。此外,动用1300架飞机和2304艘作战舰艇配合地面部队行动。
  丹麦是个兵单力薄的小国,全国陆军仅有2 个师,海军舰艇只有2 万吨,丹麦与德国签订有互不侵犯条约,战前毫无准备。挪威全国只有人数不足的6 个步兵师,1.5 万多人,飞机190 架,超龄舰艇64艘。挪威政府把抗击德军的希望寄托在英、法身上,作战计划是建立在英、法派遣远征军的基础上,没有单独作战的准备。
  英国政府认为,地处英国东北侧的丹、挪两国一旦落入德军之手,将对英国造成严重威胁,因而战前拟定了代号为" 韦尔佛德雷战役" 的行动计划。
  英国海军于4 月5 日在那里布下了第一枚水雷,7 日,英国远征军开始登船。
  德国以防止英、法入侵,保卫丹麦、挪威中立为名,于1940年4 月9 日凌晨,发动了对丹麦、挪威的侵略战争。德军装甲部队突然向丹麦发起进攻,长驱直入未遭任何抵抗。登陆兵在主要港口登陆,在首都哥本哈根和各战略要地投下伞兵。丹麦国王宣布投降。这样,德军入侵后仅几个小时,使占领了丹麦。
  4 月9 日凌晨,德军在入侵丹麦的同时,其登陆兵和空降兵在挪威沿岸的奥斯陆、克里斯蒂安松、斯塔万格、特隆赫姆和纳尔克北部进行登陆和空降。在德国培植的以挪威前国防部长吉斯林为首的第五纵队的内应配合下,德军与当日即占领了首都奥斯陆。德军在占领各主要港口后,全线向内陆进攻。挪威军队虽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因兵力武器明显处于劣势,根本抵挡不住德军的攻击。战争开始时,英、法军队一直按兵不动,直到4 月14日才开始在挪威登陆,但为时已晚。英、法军在作战中又缺乏统一指挥,互不协调,终于无法挽回败局。6 月10日,德军占领挪威全境,由吉斯林组成了卖国政府。
  在德挪战争中,挪、英、法军队共伤亡5200余人,英国损失航空母舰、巡洋舰各1 艘、驱逐舰7 艘;法国损失驱逐舰1 艘。德军伤亡5700人,损
  失驱逐舰10艘、巡洋舰3 艘,2 艘主力舰被击坏。
  3.德国闪击荷、比、卢、法四国
  德国在灭亡波兰后,即开始策划对西欧的进攻。在希特勒的指令下,陆军总司令部制定了代号为" 黄色方案" 的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实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进攻法国的" 史里芬计划" 的翻版,即集中主要力量从正面突破比利时中部防线向法国推进,直取巴黎。这一计划有着明显的缺陷,已不适应现实德军速战速决的战略目标。德军"A" 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斯泰因对此提出修改意见,建议利用集群坦克的攻击力,对具有战略决定性的突破口——阿登山区实施主要攻击,再有,1940年1 月10日,德国空军少校赖贝克携带" 黄色作战计划" 因座机迷航,在比利时迫降,该计划落入英、法手中,给德国造成被动。希特勒最后采纳了经修改后的作战计划,并定名为" 曼斯泰因计划。" 德国占领丹麦并在挪威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认为进攻西欧的时机已经成熟,对实施" 曼斯泰因计划"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从北海到瑞士一线集中和展开了136 个师(包括10个坦克师、6 个摩托化师)、坦克3000多辆、飞机4500架。在兵力配置上,组成了3 个集团军群全面出击。由尤德斯泰特上将指挥的"A" 集团军群共44个师,配置在亚琛至摩塞尔河一线,担任主攻;由包克上将指挥的"B" 集团军群共28个师,配置在荷、比国境线至亚琛地区,担任助攻,准备占领荷兰和比利时;由勒布上将指挥的"C"集团军群共17个师,配置在马奇诺防线正面,牵制法军主力;战略预备队47个师,配置在莱茵河地区。希特勒极为重视西线战争,亲自担任德军最高统帅,凯特尔任参谋长,勃劳希契、戈林任地面部队和空军总司令,统一指挥作战。
  法国统治集团认为,德国打败波兰后,可能会继续东进攻打苏联,即使进攻法国,也要在四、五年以后。即使德国马上发动进攻,法军依靠马奇诺防线也可抵抗一阵,再进行动员不迟。英国则打算主要派海军参战,地面作战由其盟国承担,因而未认真准备展开陆军。荷、比、卢三国则认为只要严守中立,就可以避免卷入战争。因此,这些国家对德国全面的突破袭击均无充分准备。
  1940年5 月9 日深夜,德国飞机轰炸了边境小城市弗赖姆堡,声称是荷兰、比利时飞机所为,作为在西线发动进攻的借口。5 月10日凌晨4 时30分,德军在荷兰海岸至马奇诺防线展开全线进攻。德国空军出动3000多架飞机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的72个机场实施了猛烈的轰炸,一举摧毁了几百架飞机,德军夺取了制空权。德军担任主攻的"A" 集团军群向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地区实施主要突击。只有30万人口的卢森堡不战而降。与此同时,德军"B" 集团军群向荷兰和比利时北部展开进攻,空
  降兵夺取了机场、渡口、桥梁和其它战略要地。德军以1 个师的兵力对荷兰东部发起进攻,并以空降兵袭击海牙、鹿特丹等政治和经济中心。5 月13日,坦克部队与空降兵会合,待法军第7 集团军前往支援时,荷军已开始全线退却。5月14日德军攻占鹿特丹,次日荷军投降,荷兰政府流亡伦敦。德军地面部队在空降兵的配合下,于5 月11日攻占了列日防线上被认为是" 欧洲最难攻克的工事"——埃本.埃马尔要塞。德军遂渡过马斯河,在挫败了英、法军队的抵抗后,于5 月17日占领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5 月28日,比利时国王命令比军放下武器,20万比军成为俘虏。
  德军地面部队主力从法、比边境的阿登山区,强渡马斯河,攻占色当。
  接着,德军一路沿康坦、亚眠、加来方向,直指加来海峡,一路南下直逼巴黎。此时,英、法联军40个师被围逼在敦刻尔克地区的一小块三角地带上,三面受敌,一面濒海,面临覆灭的危险,唯一的出路就是从海上撤至英伦三岛。
  正当英、法联军三面受敌、危在旦夕之时,希特勒于5 月24日突然下令坦克部队停止追击。有西方评论家分析,主要是希特勒想保存坦克部队的实力,以便迅速南下击败法国,进而迫使英国言和,瓦解英法联盟,加速法国灭亡。同时,希特勒又信任空军总司令戈林指挥空军能够完成歼灭被围英、法联军的任务。也有人认为,希特勒的"5.24" 命令是失策,它挽救了英、法联军。
  英法军队利用德停止追击的有利时机,迅速实施从海上撤退的" 发电机计划".他们动员了包括民用船在内的各类舰船1000多艘,于5 月26日开始从敦刻尔克地区撤退。德国空军出动300 余架轰炸机和500 余架歼击机对英吉利海峡沿岸和敦刻尔克地区疯狂轰炸。英法联军在空军的配合下,奋不顾身地抢渡海峡,终于在6 月4 日以前完成撤退任务。撤退到英国的共有33.8万余人,其中英军22万人,法军8 万多人。及少量的比军。在撤退过程中,英法联军死亡6.2 万人,4 万人被俘,英国损失飞机302 架、舰船226 艘,法军损失舰船17艘。有700 多辆坦克、2400门火炮、7000吨弹药和其它武器装备被丢弃。这次被西方称为" 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 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为英、法军队保存了有生力量,成为后来进行反攻的骨干力量。
  在德军横扫法国北部的时候,法国雷诺内阁进行了部分改组,贝当任副总理,魏刚接替甘末林任法军总司令。魏刚调集军队企图在法国北部松姆河和埃纳河一带建立魏刚防线,阻止德军南下。6 月3 日,德军航空兵向法国的机场和后方实施袭击,法军近500 架飞机被击毁在机场上。6 月15日拂晓,德军分两路突破魏刚防线,进逼巴黎城下。6 月10日,意大利乘机对法宣战,意军越过阿尔卑斯山侵入法国。6 月11日,法国政府迁至图尔,次日即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13日,法国政府提出停战请求。14日,德军未经战斗进占巴黎。6 月16日,雷诺政府垮台,贝当接任总理,成立了亲德的投降政府。6 月22日,在法国贡比涅森林的雷通车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
  国签署投降书的同一车厢内,签订了法德停战协定,向德国投降。6 月24日,法国又和意大利签署停战协定,向意大利投降。在法德战争中,法军亡6 万多人,伤30余万人,被俘150-200 万人。德军伤亡14.6万多人。7 月1 日,贝当政府迁都维希,实际上沦为德国的附庸。
  法西斯德国对西欧的作战只用了44天,就灭亡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迫使英国退守本岛,为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
  4.英德空战
  法国投降以后,英国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势力,英伦三岛陷入了三面被围的困境。起初,希特勒企图通过和平方式与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反苏。但是,张伯伦下台后,出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断然拒绝了希特勒的" 和平建议".希特勒终于作出了进攻英国的决定,于1940年7 月16日签署了第16号训令,要求立即制订"海狮作战计划".该计划的主要作战目标是: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强渡英吉利海峡,以25至40个师的兵力,在多佛尔和朴次茅斯之间登陆,然后向西、向北发展进攻,包围并夺取首都伦敦。但是,战役准备难度很大,进展缓慢。因此,陆、海、空三军头目主张首先从空中进行袭击,夺取制空权,为实施登陆作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给英国的军事经济潜力和国家管理体系造成严重破坏。1940年8 月1 日,希特勒签署了对英国进行空战的第17号命令。德军投入战斗的飞机总数为2400架,其中轰炸机1400多架。
  在英国方面,防空体系拥有56个战斗机中队,980 架歼击机、250 架轰炸机,在飞机数量上居于劣势。但英国拥有2 个高炮师,约2000门高射炮,5 个防空气球大队,拦阻汽球2000多个和大量探照灯。沿东海岸一带设有一系列雷达站和观察哨,可以及早发现敌机,组织对空作战。此外,有50万人的国民自卫军可参加站岗放哨、防空和消防救护工作。
  1940年7 月下旬开始,德国空军突然袭击英吉利海峡的护航船队,英国空军起飞迎战,英、德空战由此爆发。仅在7 月10至8 月10日的一个月中,德军即损失286 架飞机,而英国仅损失150 架飞机。
  此后,德国空军转而攻击英国空军机场等设施。8 月13日,德空军共出动1485架次,昼夜不停地狂轰滥炸英国机场、雷达站和海军基地,希特勒特命名这一天为空战的" 鹰日".英国空军和地面防空部队英勇还击,使德机损失45架,英机只损失13架,从而挫败了德国空军实施轰炸的预期目的。
  24日晚,约10架德机在飞向泰晤士港口途中迷航,轰炸了伦敦。英国出动数十架飞机,连续数次对柏林进行报复性轰炸。
  从9 月起,德国空军集中力量,在整整两个月里,对伦敦进行轰炸,旨在摧毁抵抗意志。9 月15日,英、德空战达到了高潮。德军出动880 多架飞机对伦敦实施轰炸,英军出动500 架飞机迎战,地面高炮部队也进行了有效
  的反击,使德机损失60架,英机只损失26架,挫败了德军的企图。所以英国人把9 月15日定为" 不列颠战役日" ,载入空战史册。
  德国空军遭受重创后,从1940年11月起把空袭的重点转炸伯明翰、利物浦和考文垂等工业城市,妄图破坏其工业生产,削弱英国的战争潜力,给这些城市遭成严重破坏。但由于英国空军的英勇反击,希特勒感到靠空中进攻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同时为进攻苏联,开始把航空兵团逐渐调往东线,对英国的空袭减少达到最低限度。1941年5 月10日,德国基本上停止了对英国本土的空袭。
  英德空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德国空军出动飞机共4.6 万多架次,向英国投掷炸弹6 万吨,8.6 万居民被炸死炸伤,100多万幢建筑物遭破坏。在不屈的英国军民的抗击下,德国损失飞机1733架、飞行员6000名。而英国只损失915 加飞机和414 名飞行员,终于粉碎了德国妄图一举灭亡英国的" 海狮作战计划" ,取得了具有政治和战略意义的胜利,保卫了英国的独立和生存,并增强了全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信心。这次空战还证明,现代化战争仅仅依靠单一的空军或空中优势,并不是夺取大规模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也不能迫使一个敢于抵抗的国家最后投降。
  德国在轰炸英国本土的同时,还出动潜艇袭击大西洋上的英国商船队,对英伦三岛进行封锁,企图使英国成为与外界隔绝的孤岛。至1940年底,英国的船只已损失了500 万吨。对于岛国的英国来说,海上交通线是其生命线,没有大规模的海上运输,英国就无法持久的进行作战。
  英国遭到德国的空袭,又在海上运输上遭到严重破坏,处境极为困难。
  一直采取" 中立" 政策的美国政府感到,一旦英国灭亡,将会威胁到美国的安全,因此开始加强对英国进行军事援助。1940年9 月3 日,英、美两国达成协议:英国将太平洋上的纽芬兰、百慕大、巴哈马、牙买加、安提瓜、圣卢西亚、特立尼达和圭亚那等8 个重要基地租借给美国99年,美国给英国50艘超龄驱逐舰。此后,英国便在纽芬兰至不列颠群岛的北方航线上建立起了横渡北大西洋的运输护航体系。1941年3 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军火租借法案》,美国海军不仅为英国的全部运输护航,在大西洋海岸巡航监视德舰活动,而且还向英国提供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使英国的处境得到很大改善。
  5.德、意侵略东、北非
  西欧战局结束后,非洲就成为德、意法西斯侵略的一个目标。英国退守英伦之后,意大利企图抢在德国的前面,夺取英国在北非洲的殖民地,以实现称霸东地中海,建立非洲大帝国的迷梦。
  意大利在非洲大陆集中了两个集团军:一个在东非,由奥斯塔公爵指
  挥,有兵力30万人;一个在北非,由格拉齐亚尼元帅指挥,有兵力23.6万人。在这两个地区的英军分别为3.2 万人和6.6 万人。意军在实力上占有绝对优势。意军的战略企图是:以东非的军队进攻英属索马里,控制红海南部的出海口;以北非的军队进攻埃及,夺取苏伊士运河。
  1940年7 月初,东北非意军向驻苏丹和肯尼亚的英军发起进攻。由于英军兵力薄弱,且无准备,意军迅速占领了两国境内的一些重要据点。接着,意军开始进攻英属索马里,5 月19日占领首都柏培检。但是,由于意军补给日益困难,加之阿比西尼亚的游击队活动非常活跃,常给意军以袭击,因此,意军在东非的地位很不稳固。英军在更换指挥并大量增加兵力后,于1941年1 月,兵分南北两路从西北向厄立特里亚,从南面向索马里和阿比西尼亚境内的意军发起反攻。北路英军击败意军的抵抗,先后攻占了克纶、首都阿斯马拉和马萨瓦港口,结束了厄立特里亚战役。南路英军从肯尼亚进攻索马里,占领基斯马尤,渡过朱巴河,攻占首都摩加迪沙后,转入阿比西尼亚南部。英军在占领季季加后,向索马里南部推进,英海军在索马里北部柏培拉登陆。英军在占领哈拉尔后,便向西挺进,在阿比西尼亚游击队的帮助下,占领了阿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此时,意军已陷于绝境,被迫向英军投降。英军便将部分兵力调往北非。
  在北非,意英双方争夺的主要目标是埃及和苏伊士运河。意大利在北非的利比亚驻有军队15个师,而英国在埃及西部边境只有1 个师的兵力。1940年9 月13日,即在德国大肆轰炸英伦的时候,意军从昔兰尼加(即今拜尔盖)东部向埃及西部的英军发起进攻,企图侵入埃及,夺取英国控制下的主要海军基地亚历山大港和苏伊士运河。意军以6 个师、8 个坦克营的优势兵力,赶走埃及西部的英军,进至西迪巴腊尼,英军则向麦特鲁港一带撤退。
  这时,英国向埃及增调了两个步兵师和1 个坦克团,飞机从600 架增至1000架,同时加强了地中海的海军力量,以便实施反攻。1940年12月7 日,英军利用大风沙之夜,由航空兵首先对北非的机场进行轰炸,舰艇也炮击西迪巴拉尼等战略要点。接着地面部队发起大规模进攻,突破意军防线,收复西迪巴拉尼,占领了塞卢姆、昔兰尼加等地。次年1 月,攻占巴尔迪亚、托卜鲁克。2 月,进占阿盖拉、班加西。这时,英军需从北非抽调兵力援助巴尔干作战部队,加之后勤补给困难,因而停止进攻,巩固阵地。在这两个月的作战中,意军损失惨重,9 个师被歼灭,被俘13万人。英军亡475 人,伤1200余人。
  德军最高统师部为了帮助意大利保持在北非的控制区,同时也为了德国自身的利益,1941年2 月,希特勒指派隆美尔率2 个装甲师前往利比亚增援意军。此时,英军第7 装甲师已回埃及,接防第6 澳大利亚师的第9 澳大利亚师战斗力差,隆美尔即率德、意军4 个师的兵力,于3 月31日对阿格拉地区发起进攻,缺乏准备的英军仓促回撤。德、意军队在追击中,以一部兵力包围防守卜鲁克的英军,主力于4 月15日占领了塞卢姆、贾加布一线。6
  月25日,英军进行反击,经过了3 天激战,英军损失重大,被迫撤回原地。
  德、意军队由于缺乏补充,同时德军已开始向苏联边境集结军队,在北非方面无力实施大规模的进攻,便也停止了前进。
  6.德、意对巴尔干的侵略
  德国和意大利把控制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作为它们同英法争夺地中海、北非和中东的跳板。意大利早在1940年4 月就侵占了阿尔巴尼亚。
  德国为了夺取巴尔干的战略资源,并为了建立进攻苏联的出发阵地,决定进占巴尔干。
  德国首先把侵略矛头指向位于巴尔干半岛北部与苏联有几百公里共同边界线的罗马尼亚。德国通过支持罗马尼亚的法西斯头子安东尼斯库发动政变,建立独裁统治,然后,德军以派" 教官" 为名,进驻罗马尼亚。1940年11月,安东尼斯库赴柏林,签订了参加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的决定。接着,匈牙利的霍尔蒂政权也宣布参加三国军事同盟。
  1941年3 月初,德国30万军队开到保加利亚边境,在德国的军事压力下,保加利亚政府被迫宣布加入三国军事同盟。德军立即进驻保加利亚,进逼南斯拉夫边境。
  南斯拉夫政府被迫签订了参加三国军事同盟的协定,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3 月27日,空军总司令西莫维奇将军在军队和群众的支持下,推翻了摄政王保罗,年轻的王太子宣布亲自执政,国王为平息民愤,逮捕了亲德的首相和外长,并拒绝参加三国军事同盟,德国当即宣布与南断交。1941年4 月6 日,德国伙同意大利和匈牙利向南斯拉夫发动进攻。德、意航空兵对南的机场、贝尔格莱德等城市猛烈地进行轰炸,地面部队遂发起进攻。南军顽强抗击各路敌军,终未抵挡住敌人的攻势,很快败退。4 月12日,贝尔格莱德被攻陷,国王出逃英国。15日,南斯拉夫签订投降书。但是,南斯拉夫人民并没有屈服,在以铁托为首的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英勇的民族解放斗争,直到祖国解放。
  意大利根据同德国的密约,伺机入侵巴尔干。1940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下令驻阿尔巴尼亚的意大利军队向希腊发起进攻。意军很快突破希军的边境防线,进入希腊境内50至60公里。
  希腊军民在英国空军和远征军的支援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于12月将意军赶出希腊,并进占阿尔巴尼亚境内。
  在墨索里尼的求援下,希特勒在入侵南斯拉夫的同时,派军进攻希腊。
  德军以6 个师(其中包括1 个坦克师)在意军的配合下,向萨洛尼卡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迅速占领萨洛尼卡,迫使希腊" 东马其顿" 集团军投降。德军继续向南推进,形成对希军和英国远征军的包围。待希腊从阿尔巴尼亚撤回军队及英军援兵赶到,但都为时已晚,无法挽回败局。希腊首相科里西斯自
  杀。希王乔治二世摄政。希军在退却中大部分向德军投降,只有部分军队随英国远征军撤至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希腊政府也迁往该岛,继续指挥军队抗敌。
  1941年4 月25日,希特勒下令攻占克里特岛,以控制东地中海和爱琴海的海上交通线,取得袭击中东和北非的空军基地。5 月22日拂晓,德军航空兵首先对岛上各机场猛烈轰炸,接着实施伞兵空降和空运步兵至岛上,并阻止了英国海军的袭击,成功地从海上登陆。守岛的希、英军队力量薄弱,组织涣散,抵挡不住德军的猛烈攻击,英军大部从岛上撤出,6 月2 日,克里特岛陷入德军之手。巴尔干半岛的战事至此告一段落。
  7.苏联改变西部边界的军事行动
  德军大举进攻波兰后,当波兰防线全面崩溃,波兰政府成员逃往国外,首都华沙被德军包围,波兰即将灭亡的时候,苏联政府深感自身完全受到威胁,遂于9 月17日向波兰驻苏大使递交了一份照会。照会指出:" ……波兰政府业已崩溃,且无生存的迹象,这就是说实际上波兰国家和政府已不复存在。因此,英波之间缔结的条约已归无效。……波兰已成为可能对苏联造成威胁的种种偶然和意外事件的方便场所。苏联政府迄今为止一直严守中文,但它再不能以中立的态度来对待这种局势了".再有,由于波兰东部地区,即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居住在那里的1300万居民中,有900 多万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因此,照会还指出:"苏联政府对居住在波兰境内的同胞——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命运也不能漠不关心,让这些同胞被抛弃任人摆布而毫无保障。" 基于以上理由,照会指出:"苏联政府命令红军总司令部下令所属部队越过国境,前去保护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居民的生命和财产。" 当天,苏联红军开进波兰东部,在与波军发生武装冲突后,占领了这一地区。俘获波军20万人,缴获飞机300 架,野炮900 余门及大批步枪,苏军阵亡730 余人,负伤1800余人。9 月下旬,苏德两国政府签订了《苏德边界友好条约》。这项条约规定:以那累夫河——维斯瓦河——桑河一线为界,划定双方占领的范围。这样,苏联的边界向西扩展,获得了大片土地,并得到了德国的承认。
  10月底,波兰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各自选出人民会议,并由人民会议宣布建立苏维埃政权。接着,西乌克兰人民议会发表:" 要求加入苏联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宣言" ,西白俄罗斯人民会议发表《关于建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宣言》。苏联最高苏埃维非常会议通过决议,将拥有20万平方公里、1300万人口的这两个地方分别并入苏联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为了防止德国利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政府进行反苏
  活动,于1939年9 月底和次年先后同三国政府签订了互助条约,规定双方互相给予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一切援助,并允许苏联在这三个国家内建立海军基地、飞机场和驻扎一定数量的地面部队和空军。苏联政府还分别向三国发出照会,提出政府改组和让苏军自由通行等,待三国政府接受这些要求后,苏军遂进驻这些国家。
  在苏联的帮助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反法西斯阵线,推翻了本国反动政权,1940年7 月14日,这三个国家经全民投票选举出人民议会,并宣布成立了苏维埃政权,要求加入苏联。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七次会议批准了三国的要求,成为苏联的三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担心德国把芬兰当作从西北方向进攻苏联的跳板。鉴于列宁格勒距芬兰边界只有30多公里,1939年10月11日,苏联政府向芬兰政府提出对边界的领土作一些调整。苏联要求把靠近列宁格勒地区的芬兰边界向北推移20-30 公里,将芬兰湾的几个岛屿和雷巴契半岛上的领土割让给苏联,苏联以卡累利阿东部两倍于此的领土作为交换;租借芬兰的汉科海空基地;签订一项苏芬共同保卫芬兰湾的条约。芬兰政府拒绝了苏联提出的要求。于是,苏联便于1939年11月28日宣布废除了1932年签订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当月30日,苏军大举向芬兰发动军事进攻,企图迫使芬兰接受苏联关于交换领土的条件。苏芬战争由此爆发。
  苏联投入进攻芬兰的力量为4 个集团军,辖19个步兵师和5 个坦克旅,有800架飞机及北方船队和波罗的海船队部分兵力,支援作战,总兵力为30万人。芬军参战兵力为9 个师共12万人,另有100 架飞机。苏军向卡累利阿地峡进攻被扼守曼纳海姆防线的芬军阻挡。在拉多加湖以北进攻的苏军两个师在托尔瓦湖附近遭到苏军的伏击,被歼5000余人,仅在芬军防线北端攻占贝萨摩范。向奥鲁进攻的苏军在索木斯萨耳米遭到芬军的反击,被歼两个师,苏军的进攻遭到重大挫折。
  苏联为了挽回败局,于1940年2 月1 日开始,对芬兰两次发动进攻。
  此次苏军投入作战的总兵力在45个师以上。苏军集中22个师优势兵力向卡累利阿地峡的罗纳海姆防线发动新的进攻,在苏马方向打开一个缺口。接着,苏军坦克部队和乘雪撬的步兵突入芬军阵地,芬军被迫撤军,苏军乘胜向维堡推进。另一支苏军从攻占位于芬兰湾的科维多海岛要塞。在维堡后侧登陆,芬军在维堡抵抗几周后,最终失败。芬兰被迫同意在莫斯科重开谈判。
  苏联政府除了以前提出的条件外,还要求芬兰割让整个卡累列利阿地峡(包括维堡)、萨拉和贝萨谋。1940年3 月13日,芬兰政府宣布接受苏联的全部条件。通过这次战争,苏联共得芬兰领土4.1 万多平方公里,约占芬兰国土的面积的11%。
  苏芬战争结束不久,苏联又于1940年6 月向罗马尼亚政府提出解决领土问题的要求,罗马尼亚政府在苏联发出的最后通牒的压力下,同意将在1918年占领的苏联领土比萨拉比亚归还苏联,将北布科维纳移交苏联。6 月
  28日,苏联机械化部队开进这两个地区。接着,苏联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分别并入苏联摩尔达维亚和乌克兰加盟共和国。
  至此,苏联把西部边界向西、西北、西南分别推进了150 、200 和300 公里,总面积达46.5万平方公里,人口为2300万。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展开
  1.苏德战争爆发
  法西斯德国一直把苏联看成是征服世界的最大障碍。1939年8 月23日缔结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只是德国止图先拿下西方,然后进攻苏联的策略手段,以避免两线作战。先进攻西方,也是为了进攻东方苏联作战略上的准备。1939年11月23日,希特勒在强调进攻西方的意义时说:" 只有我们在西线腾出手来的时候,才能够反对俄国。""同布尔什维主义决一雌雄。" 1940年6 月,德军在西线取得胜利时,希特勒认为进攻苏联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计划在1941年春天进攻苏联。1940年12月底,希特勒批准了德军最高统帅部制订的侵苏计划的最后方案,这一方案被称为" 巴巴罗萨" 计划。
  苏联在遭受法西斯德国大举进攻,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苏联共产党和政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立即行动起来进行顽强的抵抗。保卫祖国战争爆发的当天,苏联政府向全世界广播了德国背信弃义进攻苏联的消息,并代表苏联人民庄严宣告:"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敌人必败,我们必胜。" 当天,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向各军区发出了义务兵役制动员令,动员1905年至1918年出生的青壮年应征入伍。6 月23日,成立了红军最高指挥机构统帅部。6 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主席的国防委员会,这是战时苏联的最高权力机关。7 月3 日,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号召采取各种措施" 用人民的一切力量来粉碎敌人!" 这次演说,对于动员苏联人民抵抗德国侵略起了巨大作用,并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产生重要影响。
  1941年6 月22日(星期日)晨4 时,德国背信弃义,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未经宣战,以突然袭击的手段对苏联发动了进攻。德军首先使用4 万多门大炮向苏联边防工事开火,近5000架飞机对边境附近的城镇、交通枢钮、军事基地及正向国境线开进的苏军猛烈地进行轰炸,并在苏联内地空投伞兵,占领要地。接着,出动190 个师、3700多辆坦克、193 艘各类舰艇,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长达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分北、中、南三路向苏联发起大规模全线进攻。
  面对德军的突然袭击,苏军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当即有66个机场、1200多架飞机被破坏和击毁,其中800 多架被击毁在机场上,从而失去了制空权。同时,通讯系统也被破坏,许多司令部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前线战争情况和上级命令无法上传下达,部队陷于混乱状态。值班的边防部队虽然对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因没有炮兵和反坦克武器,难以阻止敌人坦克集群的进攻。苏军第一线的主力部队又为德军炮火所阻,无法及时增援边境的作战部队,致使德军当天不仅突破苏军第一道防线,而且深入苏联境内20至50公里。晚上9 时15分,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在前线战况不明的情况下,错误地命令各方面军进行反攻,并由于组织不力,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战争的头三个星期,德军在苏联西北方向推进400 多公里,在西部方向推进400 至600 公里,在西南方向推进300 多公里,夺取了拉脱维亚、立陶宛全部和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达维亚的大部地区,侵入俄罗斯联邦西部各州,进抵列宁格勒近地,威胁斯摩棱斯克和基辅。此后,德军继续推进,苏军且战且退,撤至内地。9 月间,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包围了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进至斯摩棱斯克,南方集团军群占领了基辅。在上述作战过程中,苏联红军损失了28个师、70个师的人员和武器损失各半。德军损失了10余万名官员、1200架飞机、1500多辆坦克。
  2.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地区,包括东南亚,盛产石油、橡胶、锡、铁、铝钒土、粮食等战略物资,但大部分被英、法、荷、美等国所控制。日本的战略资源极其贫乏,所需铁矿石的60%、石油的95%和石油产品,几乎100 %的橡胶、羊毛等,都购自这些地区。控制太平洋,掠夺东南亚各国的战略物资,占领战略要地,是日本战争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0年代开始,日本军国主义恶性膨胀,妄图用武力独霸亚太地区,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迷梦遭到破产,被中国的抗战牵制住40个师,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日本两次" 北进" 向苏联发起试探性进攻,也被挫败。这样,日本" 南进" ,即向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扩张,抢占英美法荷等国的势力范围,掠夺急需的战略物资,然后再伺机北犯苏联,同时切断国际援华路线,迫使蒋介石政府投降,求得侵华战争的胜利,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同时,德国击败荷兰、法国,英国困守英伦三岛,减弱了在太平洋地区的实力,为日本" 南进" 提供了时机。
  1940年9 月23日,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开始了南进的试探。1941年7 月2 日,御前会议确定了所谓适应局势演变的《帝国新国策纲要》,确定了以南进为主,北进为辅的方针,决定:除了继续进行侵华战争之外," 继续向南方扩展" ," 为达成此项目的,不辞对英、美一战。"10 月6 日,近卫内阁辞职。18日,东条英机内阁组成,最终完成了日本天皇制法西斯体制。
  11月5 日,御前会议作出了对美、英、荷开战的决定,发动进攻的日期为12月初,日军将占领菲律宾、关岛、香港、英属马来亚、缅甸、荷属东印度、俾斯麦岛、帝汶岛等,联合舰队加紧作好偷袭珍珠港的准备,太平洋战争爆发在即。
  日本军国主义为了欺骗舆论,麻痹美国,大放和平烟幕,声言要继续进行日美谈判,借以掩护其突然袭击。与此同时,日本加紧战争准备。到1941年12月初,日本陆军共有51个师团和1 个骑兵集团总共为211 万人,拥有飞机3500架,坦克1200辆。用于南进的兵力有11个正规师共25万人,加上后勤部队总共40万人,寺内寿一大将担任南方军总司令,冢田攻中将任
  参谋长。日军在南进作战时,将由联合舰队实施海战和掩护部队登陆。日本海军拥有航空母舰10艘、战列舰10艘、重及轻巡洋舰38艘、驱逐舰112 艘、潜水艇65艘、其它舰艇156 艘,合计391 艘。海军航空兵有各类飞机3202架,总兵力为32.2万人。日本与美、英、荷在太平洋地区的兵力相比占有优势。据当时日本情报判断,美、英、荷在这一地区的陆军为38万余人,海军各类舰艇167 艘(不包括美国太平洋舰队),陆海军航空兵的飞机有720 架,且这些兵力隔海分散在广大地区,有利于日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日本为了保障南进时左翼和后方的安全,决定首先消灭驻夏威夷群岛珍珠港的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1941年11月26日,由6 艘航空母舰(共载423 架飞机)、2 艘战列舰、3 艘巡洋舰、9 艘驱逐舰和3 艘潜艇(另有27艘潜艇组成的先遣队已先行出发)组成的兵力从千岛群岛出发,于12月7 日(当地时间)隐蔽地驶至距珍珠港230 公里的海域。
  美、英等国对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扩大侵略战争的企图虽有察觉,但因估计不足,因而没有做好充分和及时的准备。日本侵袭珍珠港,更出于美国政府意料之外。美国政府认为,太平洋海面辽阔,珍珠港距日本3000多海里,不可能遭到日军的突然袭击。对日本在准备偷袭珍珠港的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迹象,也一再忽视和判断失误,使得日军的偷袭行动顺利进行。
  12月7 日(夏威夷时间星期日),美军官兵大都到檀香山欢度假日,瓦胡岛一片平静。7 日6 时,日军空中攻击总率领官海军中佐渊田美津雄率领第一突击机群(183 架飞机)起飞,7 时55分飞临珍珠港上空,首先对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军大型舰艇和陆上的各机场进行猛烈的轰炸,长达45分钟。
  8 时45分,第二突击机群(168 架飞机)再次轰炸港内目标,持续时间约1小时。与此同时,潜入港内的日军潜艇,也以鱼雷向美舰发起攻击。此时美军毫无准备,当日军飞机飞临上空时,一些美军士兵还认为是自己演习的飞机,而没有在意。因而在日机开始攻击时惊慌失措,一片混乱,难以立即组织抗击。空袭5 分钟后,高炮才零星射击,岛上32个高炮连中,只有4 个连开3 炮。8 时15分,才有4 架战斗机起飞迎战。此后,陆续有25架飞机仓促应战,或被日机击落,或是被自己的高炮击毁。美军完全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毫无还手之力。
  日军经过约两个小时的攻击,共投炸弹100 余吨,发射鱼雷50枚,击沉美军各种舰艇40余艘,击毁击伤飞机260 架,机场全部被毁,毙伤美军4500多人。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只保存了外出的3 艘航空母舰和部分重巡洋舰。而日军损失飞机29架,特种潜艇5 艘,死亡64人,以极小的代价夺取了这次偷袭的胜利。
  珍珠港事件,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2月8 日,日本对美国宣战。
  同一天,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对日本宣战,从此,美国政府和人民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斗行列。与此同时,英国也宣布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12
  月9 、10两日,中国国民党政府先后正式宣布对日、德、意宣战。12月21日,德、意对美宣战,世界大战将全面展开。
  日军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即开始了对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进攻。由寺内寿一大将指挥的南方军,向东南亚国家发动了全面进攻。
  1941年12月8 日凌晨,驻印度支那的日军第15军向泰国进攻,日军越过泰国国境,泰军没有抵抗就停火了。次日占领泰国首都曼谷,接着向泰国北部和缅甸边界推进。两个星期后,日军占领了泰国大部领土。12月21日,泰国政府和日本缔结了军事同盟,并于次年1 月对美、英宣战。
  日军在占领泰国部分地区后,集中力量进攻缅甸。1942年1 月20日,日军从泰国向缅甸重镇毛淡棉发动进攻,经过激烈战斗,30日占领毛淡棉。
  接着兵分两路,直逼首都仰光。2 月底,日本空军对仰光进行轰炸,迫使英军撤出该城。3 月8 日,日军进入仰光。此时,在泰国北部集结的日军越过缅甸边界,向缅甸内地发动进攻。英军和赴缅作战的中国军队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于5 月下旬撤退到印度。5 月底,日军占领缅甸,切断了盟国的援华道路,也封闭了盟国与远东联系的交通线,在战略上取得了有利地位。
  由驻台湾的日军第14军主攻菲律宾。14军共约10万人和100 辆坦克。
  海军以第3 舰队为骨干支援作战。1941年12月8 日,日军开始进攻菲律宾。
  日军飞机对吕宋岛美军机场进行猛列轰炸,几乎全部炸毁美军飞机,从而掌握了制空权。从10日起,日军先后在菲律宾许多地区登陆。次年1 月2 日,日军攻占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美、菲联军退守巴丹半岛。日军进攻巴丹半岛受阻,日本大本营遂调国内唯一的总预备队第4 师团前往菲律宾增援。同年4 月至5 月,日军攻占巴丹半岛和哥黎希律岛,从而占领菲律宾。菲律宾的陷落,使美军丧失了具有主要战略意义的军事基地,对太平洋战场的整个战局产生极大影响。
  1941年12月8 日,驻九龙的日军第23军开始向香港进攻。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军守备部队只有6 个步兵营和少数义勇队,基地和港口均无防御工事。12日,日军向英军发出最后通牒,英军拒绝投降。18日深夜,日军在香港登陆,英军经过一周抵抗,终因力量薄弱并弹尽粮绝,只得投降。
  25日,香港被日军占领。
  12月10日,日本第4 航空舰队主力和南海支队,向美国海军基地关岛发动进攻。该岛360 名美军抵抗不住5000日军的疯狂攻击,被日军夺取。
  同一天,日本南洋部队和海军水雷部队,在日本飞机的掩护下,进行威克岛登陆作战。该岛是美国的军事基地,被称为中太平洋固定的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岛上只驻有美国海军陆战队470 人。日军发动进攻后,一度受挫,被击沉2 艘驱逐舰。日本大本营从偷袭珍珠港的第一航空舰队中抽调2 艘航空母舰前往支援。12月22日,日军在空中火力的掩护下登陆成功,占领威克岛。
  1941年12月16日,驻海南岛的日军第16军向荷属东印度(即今印度尼西亚)发动进攻。荷兰驻东印度军队约10万人,拥有飞机200 架,分散
  在3000多个大小岛屿上,兵力相当分散。美英荷联合舰队的海上力量也很薄弱。第16军第18师团先后攻占婆罗洲北部的米里、古晋。坂口支队在第14军的支援下,攻占棉兰岛的达沃、婆罗洲东部的打拉根和婆罗洲南部的巴厘巴板。东方支队攻占安汶岛,从而从东面完成了对爪哇岛的包围。1942年2 月15日,第16军第38师团攻陷新加坡,从西面形成对爪哇岛的包围。同日,日军伞兵部队占领了苏门答腊的港田巨港,从而形成了对爪哇岛的三面包围之势。
  在日军对爪哇登陆之初,美、英、荷联合舰队对日本舰船发动攻击。2 月26日,盟军舰队在爪哇海同一支日本护卫舰发生海战,被击沉击伤巡洋舰和驱逐舰3 艘,日军伤巡洋舰、驱逐舰各1 艘。2 月28日,美、澳3 艘作战舰在巽他海峡攻击日军舰队,被日军击沉2 艘巡洋舰和3 艘鱼雷快艇驱逐舰。至此,盟军舰队被日军所瓦解。3 月1 日,日军从东、西、北三面对爪哇进行登陆作战,爪哇沦陷。12日,荷兰总督正式投降,日本占领了荷属东印度。
  驻印度支那半岛的日军第25军向马来亚和新加坡发起进攻。1941年12月8 日,日军从海上到达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巴鲁,并强行登陆,英军守卫部队经过激战,终于占领哥打巴鲁市区和飞机场。此时,英国东方舰队司令菲利浦上将率2 艘巨型战列舰、4 艘驱逐舰开往马来亚东部海面迎战日本海军。
  日军以34架高空轰炸机和51架鱼雷轰炸机击垮英军舰队,从而夺取了东南亚海域制海权。接着,日军在马来亚建立空军基地,掌握了制空权。日军在空中优势的掩护下,迅速由北向南推进,于1942年1 月11日攻占吉隆坡。
  马来亚半岛东西两岸的英军撤退到半岛南端,接着又退守新加坡。日军全部占领马来亚。
  1942年2 月8 日,日军横渡马来亚半岛南端到新加坡之间的狭窄海峡,在新加坡实施登陆。8 万英、印、澳、马守军,组织涣散,无力抵抗,日军顺利登陆。12日,日军推进到新加坡城郊,14日占领了新加坡沿岸海军基地。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15日,英军投降。日军占领新加坡。
  至此,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广大区域,总面积为3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达1.5 亿。连同先前侵占的中国领土和朝鲜、印度支那,共控制了70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本的侵略扩张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3.莫斯科保卫战
  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的突然袭击,使苏联在苏德战场上一度处于被动的局面。苏军最高统帅部及时作了认真的总结,提出了战略防御的作战方针,决定以消灭和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德军占据的暂时优势不断受到削弱,争取时间,壮大力量,为红军转入反攻准备有利条件作为战略防御之目
  的。而德军在取得暂时的胜利以后,对战争形势作出了错误的估计,以为他们已经具备了最后战胜苏联的决定性条件,决定仍按原定计划推进,进攻列宁格勒,继而从西北方向进攻莫斯科。但是,战斗一开始,德军就遇到了预想不到的苏军防御力量的抵抗。虽几次调整部署兵力,日夜不停地向列宁格勒市区进行炮轰和空袭,企图凭借军事优势,迫使列宁格勒的苏联军民就范。然而,手执武器的苏联军民英勇抵抗,使列宁格勒成为一座坚强的" 钢铁堡垒" ,粉碎了德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在通往莫斯科的另一条交通要道上的斯摩棱斯克城也遭到了德军的攻击。由于德军的兵力、坦克、飞机和火炮等方面占据优势,该城失守。为了首都莫斯科的安全,苏军最高统帅部调来20个师的兵力加强西方面军,由铁木辛哥指挥,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发起全线反攻。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苏军虽然未能夺回斯摩棱斯克,但也使德军受到严重损失,削弱了进攻能力,德军被迫转入防御。
  德军鉴于在战场上的失利,不得不改变作战方针,将全面进攻改为在局部地区集中优势兵力进行重点进攻,把大批精锐部队从西线调往东线,决定在列宁格勒、莫斯科和罗斯托夫等三个方向发起新的进攻,并把进攻莫斯科的计划定为"台风" 作战计划,妄想在1941年冬季来临之前一举攻占莫斯科。
  莫斯科作为苏联的首都,是苏联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同时也是指挥苏联军民作战的中心。德国法西斯认为,只要占领莫斯科,便可使苏联国家机构瘫痪,迫使苏联投降,并以此恐吓欧洲各被占领国,维护德国在欧洲的统治并加强对法西斯伙伴和仆从国发号施令的地位,可谓是一举多得。德军进攻莫斯科的作战计划是:以两个集团军的兵力分别从北、西、西南三个方向突破苏军的防御阵地,然后合围莫斯科以西的苏军,最后攻占莫斯科。
  为了这一目标,德军统帅部在向莫斯科进攻的方向上集结了占苏德战场上步兵总兵力1 /3 以上的部队,近2 /3 的坦克师和摩托化师,共计75个师,180万人,14000 多门火炮和迫击炮,1700辆坦克,950 架飞机,并把在" 闪击战"中的决胜工具——坦克部队的主力也投入了这次战役。
  对于德军进攻莫斯科的行径,苏军方面也做好了反击的准备。保卫莫斯科的是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共计95个师,125 万人,990 辆坦克,677 架飞机,7600门各种火炮。
  1941年9 月30日,德军从三个方面向莫斯科发起总攻,拉开了莫斯科战役的序幕。战役初起,德军占据了优势,坦克师团首先突破了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的防线,继而又占领了奥廖尔,  并突破了维亚兹马防线,向纵深推进,直接威胁着莫斯科的安全。在这危急的关头,苏军最高统帅部果断地采取了4 条措施:其一是改组军队,将原保卫莫斯科的两个方面军合并为一个,任命朱可夫大将为司令员,又新成立了由科涅夫上将指挥的加里宁方面军;其二是苏联政府等中央行政管理机构除最高统帅部不动以外,其余的从莫斯科迁至800 公里以外的古比雪夫城;其三是军事上采取攻势防御的战
  略,组建了前线坚固的工事系统;其四是号召首都人民不惜一切代价,配合红军,誓死保卫莫斯科。面对德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苏联军民团结一致,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有效地阻止了德军向莫斯科的进攻。到10月底,德军被阻挡在距莫斯科100 公里左右的防线上,而未能闯入市区。
  11月15日,德军又向莫斯科发动了第二次进攻。这次德军用于直接进攻莫斯科的总兵力共为51个师,其中有13个坦克师和7 个摩托化师,其它部队则从侧翼出击,协助主要突击军团的正面进攻。德军企图采取南北钳形攻势,一举占领莫斯科。依仗军事上的优势,德军曾一度推进到距离莫斯科仅有24公里的伊斯特腊镇。苏军采取快速反攻的突击战术,在莫斯科近郊同德军展开了殊死搏斗。12月1 日,德军发动了最后一次进攻,激战5 天,苏军终于阻挡了德军在莫斯科以东汇合的作战计划。这次历时20天的进攻,德军死伤官兵15万多人,毁坏坦克777辆,火炮数百门," 台风" 攻势被粉碎了。
  从12月初开始,苏军利用" 天时、地利、人和" 的优势,展开了对德军的大反攻。12月6 日,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在莫斯科方向长达80Q公里的防线上,向德军正式发起进攻,先后粉碎了从南、北两方面包围莫斯科的德军突击军团,解放了加里宁、耶列次和卡卢加,迫使德军在整个苏德战场上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德军统帅部妄想死守现有阵地,待到春季来临重新发动攻势,于是下令全军禁止后撤。但是,在苏军的强大攻势下,德军仓惶溃逃,一败涂地。1942年初,苏军又向西推进了400 公里,夺回了60多座城市、1.1 万个居民点,终于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莫斯科保卫战给了德军以沉重的打击。从1941年12月6 日至1942年1 月15日,德军被击毙30余万人,击落飞机1100架,并损失了大量的坦克、大炮、枪支弹药和各种军用物资。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是德军发动侵苏战争以来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打击,使希特勒的" 闪击战" 开始破产,苏军也从此开始转入全线防御反击阶段。同时,苏军在莫斯科战役的胜利,也鼓舞和促进了欧洲各被占领国人民抵抗德意法西斯运动的发展,增强了他们争取民族解放的勇气和信心。莫斯科战役以后,苏联的国际威望迅速提高,使英美盟国的军政界领导人不得不重新估计苏联的战斗潜力和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在莫斯科战役胜利的有力推动下,1942年1 月,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终于正式形成。
  4.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爆发到1941年底,战争的规模和范围空前扩大,已波及到欧、亚、非三大洲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包括美、英、苏在内的大部分国家都卷入了战争。由于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
  侵略,各国的主权、独立、民族生存,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到野蛮践踏和摧残。
  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开始认识到,法西斯侵略者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的、最凶恶的敌人。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对敌,才能扭转战争形势,有效地抗击和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共同的命运、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目标已经在事实上把这些国家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了。
  苏德战争爆发后,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掀起了声援苏联卫国战争的革命运动,强烈要求本国政府援助苏联,并相互联合,共同打击法西斯侵略者。德国进攻苏联的第二天,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向中国和世界人民指出:" 目前共产党人在全世界的任务是动员各国人民组织国际统一战线,为着反对法西斯而斗争,为着保卫苏联、保卫中国、保卫一切民族的自由和独立而斗争。在目前时期,一切力量必须集中于反对法西斯奴役。" 英国、美国以及许多国家的共产党也纷纷发表宣言,支持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民的卫国战争,要求各国政府与苏联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人民群众纷纷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要求联苏抗德。被德国侵占的波兰、捷克、法国、南斯拉夫、挪威、希腊等国的人民,积极开展抵抗运动,打击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并支援苏联人民的卫国战争。
  7 月3 日,斯大林在广播讲话中,明确阐明了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立场和前景:" 我们为了保卫我们祖国的自由而进行的战争,将同欧洲和美洲各国人民为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这将是各国人民争取自由、反对希特勒法西斯军队的奴役和奴役威胁而结成的统一战线。" 全世界各国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斗争和争取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要求,汇合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洪流,强有力地推动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此时,英、美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英、美统治集团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表示愿意和苏联结成同盟,共同抵抗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发表广播演说,他说:英国政府的对外政策" 只有一个宗旨,一个唯一的、不可改变的目标" 就是" 毁灭希特勒,以及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他明确指出:德国进攻俄国是进攻不列颠诸岛的前奏,因此,俄国的危险就是英国的危险,表示将全力支援苏联,并呼吁全世界联合起来,齐心协力,打击敌人(7 月12日,英、苏两国签订了军事协定,保证在战争中互相支援,并且不单独对德国停战或讲和)。
  6 月23日,美国代理国务卿威尔斯代表美国政府发表声明:" 美国政府认为,任何反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任何反希特勒主义的力量的团结,不论其由来如何,都会加速当今德国统治者必然灭亡的进程,从而促进我国的国防安全。" 次日,罗斯福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声明:" 美国决定在可能的范围内,全力援助苏联。" 并宣布解除在苏芬战争期间开始的美国对苏联4000万美元的冻结,允许苏联在美国购买物资。
  1941年6 月底到7 月上旬,苏、英两国政府在莫斯科举行了两国在对德战争中联合行动的会谈,于7 月12日签订了苏英《在对德战争中一致行动的协定》。两国政府保证,在当前反希特勒德国的战争中彼此给予作战各种援助和支持;在整个战争期间除经彼此同意外,既不同作战对方举行谈判,亦不签订停战协定或和约。这个协定标志着苏、英两国同盟关系的建立,对于国 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具有极大的意义。
  1941年7 月28日,罗斯福派国家安全顾问霍普金斯秘密访问苏联,向斯大林表达了罗斯福对苏联人民抵抗德国侵略给予援助的态度。他亲眼目睹了苏联的局势和苏联政府及军民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决心和强大的军事潜力。他在给罗斯福的报告中作出了这样的结论:" 我对这条战线深深依赖,这里的士气特别旺盛,对胜利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 苏联不仅能够顶住敌人的攻击,而且还能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霍普金斯的苏联之行和他的报告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政府对苏政策的主要依据,使美国对苏联的抵抗能力和作战前途有了新的认识,并最后确定了采取实际措施援助苏联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方针,从而坚定了美国参加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决心和信心。
  美国加入反法西斯斗争行列后,为了适应世界战争形势的要求,迫切需要同英国协调双方的军事战略。1941年8 月9 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北大西洋纽芬兰沿海的美国战列舰" 奥古斯塔" 号和英国战列舰" 威尔斯亲王" 号上。秘密举行会谈,并于8 月14日发表了《罗斯福和丘吉尔共同宣言》,即著名的《大西洋宪章》。《宣言》主张:美、英两国不谋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反对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愿望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的主权,努力促使取得世界贸易和原料的机会均等;促进所有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全;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应放弃使用武力,解除侵略者国家的武装。在会谈中,美、英两国首脑还讨论、协调了两国的对苏政策。双方一致同意,向苏联提供尽可能多的武器援助。罗斯福和丘吉尔还联名致电斯大林,建议在莫斯科举行一次三国会议,商讨有关援苏的问题。
  《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内容,符合当时各国人民反对法斯侵略,维护独立、自由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它的发表,对于鼓舞、动员全世界人民抗击法西斯的侵略,促进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1941年9 月,在伦敦召开的有英、法、荷、比、卢、希腊、挪威等15国参加的国际会议上,与会各国一致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苏联政府也发表了基本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声明。
  1941年9 月29日至10月1 日,苏、英、美三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谈,签订了《美英对俄国供应的第一号议定书》。议定书规定:从1941年10月到1942年6月,美、英向苏联每月援助400 架飞机、500 辆坦克、1000吨铜板、2000吨铝及其它军用物资,并承担其运输义务。苏联方面则相应地向
  美英提供军事生产所需原料作为补偿。这次会议的成功,宣告了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采取联合行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为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41年7 月到1942年9 月,苏联同在伦敦的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比利时、挪威等国的流亡政府以及以戴高乐为首的自由法国运动建立了正式关系。同捷克、波兰签订了抗击德国法西斯采取一致行动的互助协定。这些都表明了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日益发展。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正式加入反法西斯战争行列,反法西斯战争扩大到全球,各战场连成一片,法西斯侵略国和反法西斯同盟国这两个对立的阵营完全明朗。1942年1 月1 日,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波兰、印度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开会,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又称《二十六国宣言》。
  宣言规定,签字国政府保证运用全部军事与经济资源,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仆从国,每个国家都保证不与法西斯国家合作,不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以苏联、美国、英国和中国为核心的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以后又有20多个国家宣布加入《联合国家宣言》,全球性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建立。
  1942年5 月,苏、英两国在伦敦进一步签订了《关于在反希特勒德国及其欧洲盟国战争中结成同盟和战后合作互助条约》。同年6 月,苏、美两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关于在进行反侵略战争中相互援助的原则协定》。这些条约和协定,使各国之间的相互支援得以具体落实,从而也使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进一步巩固。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巩固,从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集中了一切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使反法西斯阵营的力量大大超过法西斯阵营的力量,德、日、意法西斯陷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战略大包围之中,注定了其最后失败的命运。
  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
  1.斯大林格勒会战
  1942年上半年,由于莫斯科战役的胜利,使希特勒在欧洲战场上的" 闪击战" 战略彻底破产,加上国际反法西斯阵线各个同盟国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合作,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开始进入到战略转折时期,即反法西斯同盟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则由战略进攻变为战略防御和战略退却,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和整个战争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尽管如此,希特勒仍然不甘心于失败,企图利用在苏德战场上还暂时占据的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再次对苏联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希特勒的军事进攻目标是:在北方最终占领列宁格勒,在南方突入高加索。这样一来,斯大林格勒便成为这次军事进攻的首要战略目标。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位于伏尔加河下游,是苏联南部最重要的工业中心,南北交通的枢钮,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希特勒把对苏联进攻的希望寄托在占领斯大林格勒战役上。他认为: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南可以切断高加索地区同苏联中部的联系,夺取丰富的石油资源,继而迂回东北,包抄莫斯科,进取西伯利亚。为此侵略目的,德国军队作了充分的战斗准备,在苏联南部六七百公里长的战线上部署了两个集团军群,达150 万左右的兵力。
  其中,由利斯特元帅指挥的"A" 集团军群部署在高加索一线,共计43个师;由包克元帅指挥的"B" 集团军群部署在斯大林格勒正面的奥廖尔至哈尔科夫一线,共71个师。同时,德国军队还调集了1200辆坦克和强击大炮,1.7 万余门火炮和迫击炮,1640架飞机,投入到斯大林格勒战役中。
  1942年5 月,德军开始进攻刻赤和塞瓦斯波托尔,遇到苏军的顽强抵抗。
  但是,苏军由于在兵力、兵器上的不足,虽然经过激烈战斗,大量杀伤德国军队,终因寡不敌众,苏联最高统帅部只得下令苏军转入战略防御。德军占领了刻赤、塞瓦斯波托尔和哈尔科夫。
  苏联为反击德国军队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于1942年7 月12日,由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成立了以西南方面军为基础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铁木辛哥元帅担任方面军司令员(7 月23日起由戈尔多夫中将担任)。这时,苏军能与德军对抗的兵力约1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000门,坦克400 辆,飞机454 架。根据德军在兵力、兵器方面占有很大优势的状况,苏军制订了顽强防御、待机歼敌的作战的方针,沿顿河、伏尔加河构筑了纵深60公里的四道防御围廊,随时准备把进犯斯大林格勒的敌人就地歼灭。
  从1942年7 月17日至11月8 日,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处于防御地位。
  7 月17日,德军越过顿河下游向斯大林格勒大举进攻,由此,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8 月23日,强行渡过顿河的德军又在斯大林格勒以北的伏尔加
  河地区把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分割成两部分,对斯大林格勒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德军出动大批飞机,在斯大林格勒上空投下上百万颗炸弹,使市内建筑无一完好,断电断路,城市成为一片废墟。但是,英勇的斯大林格勒全体军民绝不甘屈服,他们响应斯大林发出的" 不让敌人前进一步,用一切力量消灭敌人" 的战斗号召,立下" 保卫城市,保卫家乡" 的誓言,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就有包括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内的一万多人志愿参加了战斗。在斯大林格勒军民的殊死抵抗下,使德军损失惨重。9 月13日-15 日,德军又一次向斯大林格勒市区发动了猛烈的攻击,苏联军民对每一个街区、每栋楼房、每个楼层都进行了寸土不让的抵抗,尤其是近卫步兵第13师中士巴甫洛夫率领24名士兵和30多名居民,在" 一.九" 广场(现列宁广场)附近的一栋楼房里坚守了长达58天的时间,始终没让德军攻下。11月中旬,德军在一次比一次更疯狂的进攻下,虽然已经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市区的大部分地区,但是,也已经精疲力竭,死伤近70万人,同时损失2000多门火炮和迫击炮、1000余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400架飞机。德军元气大伤,基本失去了猛烈进攻的能力,只得逐步转入战略防御。而进攻高加索油田的德军也出师不利,被困在高山与坚城之下,欲进不能,欲退不得,使德军占领斯大林格勒的计划趋于破产。
  1942年11月19日晨,苏军按照最高统帅部的作战部署开始反攻,由此进入了围歼敌军集团的战略性反攻。这次反攻的目标是:收复卡拉奇城,并肃清斯大林格勒正面的敌人。为此,苏军调集的主要兵力包括三个方面军:瓦杜丁中将任司令员的西南方面军(1942年10月组建),辖近卫第一集团军、坦克第五集团军、第21集团军和空军第17集团军;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任司令员的顿河方面军,辖第65、24、66集团军和空军第16集团军;叶廖缅科上将任司令员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辖第62、64、57、51、28集团军和空军第8 集团军,总兵力达110 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5 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463辆,作战飞机1350架。
  11月19日,苏军首先由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对德军发起攻击。第一天,西南方面军就攻破了敌军的防御,歼灭德军两个纵队。11月23日,解放了卡拉奇。与此同时,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也从斯大林格勒南部向卡拉奇推进,与西南、顿河两个方面军会合,很快形成了对驻扎在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的33万德军的钳形包围圈。在希特勒" 死守待援" 命令的威逼和空投物资许诺的诱惑下,被包围的德军拒绝投降,并企图突围。德军统帅部为解第六集团军被围之急,紧急组建了顿河集团军群,计划从陆上开辟一条通道,帮助第六集团军脱离险境。在顿河集团军群指挥曼施泰因的率领下,救援敌军曾一度推进到距斯大林格勒只有40公里的地方。据此情况,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改变作战计划,把进攻重点转到了顿河集团军群,首先从后侧进行包抄,歼灭了意大利第8 集团军,迫使德军不得不放弃救援计划。12月29日,苏军解放了科捷尔尼科沃,彻底粉碎了被围敌军等待救援的梦想。1943
  年1 月18日,苏军发起全线进攻,势如破竹,锐不可挡,将由鲍卢斯率领的被围德军分割成南北两个集团,南部德军于1 月31日被彻底击溃,刚刚被希特勒提拔为元帅的鲍卢斯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北部德军负隅顽抗,于2 月2 日在斯大林格勒近郊被苏军歼灭。至此,历时半年之久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德军共损失兵力150 万人,相当于其在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 /4 ,同时还损失了20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 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3000架战斗机和运输机,德军受到致命的打击,元气大伤,苏德战场的主动权开始转到了苏军手上。
  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上的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点,也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德军的惨败使部队将士的情绪急剧低落,对战争前途充满了悲观情绪。轴心国集团内部也危机四伏,意大利、日本、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土耳其等国对德国的信任感大大下降,不愿继续听从希特勒的摆布;日本政府在斯大林战役刚刚结束,就朝德国头上大泼冷水,表示无法支援德军作战;罗马尼亚、匈牙利也各自寻找借口,拒绝德国增派军队的要求。1943年,同德国保持着外交关系的国家由苏德战争前夕的40个减少到22个,还有许多国家正准备同德国断绝外交关系。
  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也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团结。在会战过程中和会战结束后,苏联陆续同澳大利亚、古巴、埃及、哥伦比亚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还同卢森堡、墨西哥、乌拉圭等国恢复了外交关系。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后,欧、亚各国人民迅速掀起了抵抗法西斯运动的新高潮。德国、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等轴心国家的人民反法西斯运动也蓬勃开展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2.库尔斯克会战
  1942年冬至1943年春,德国陷入政治、经济、军事内外矛盾交困的境地。国内,英美的战略轰炸给德国工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在轴心国集团内部,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已由主动转为被动,而意大利法西斯则危在旦夕;军事上,德军失去了海上优势,潜艇战越来越不利;北非的突尼斯有可能发展成为第二个斯大林格勒,对德国法西斯构成严重威胁。这一切,使希特勒感到极为恐慌,紧急部署在苏德战场发动大规模的反攻。此次反攻的目的主要是:一是把丢失的战争主动权重新从苏军手中夺回来,扭转德军在战场上被动挨打的局面,以伺机向莫斯科发动进攻;二是通过反攻,确保顿巴斯、尼科波尔等重要矿区,解决德国战略原料,尤其是锰原料不足的状况,以维持德国的战时经济;以反攻来缓解国内外的政治危机。但是,在德国法西斯集
  团内部对发动这次反攻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部分德国将军认为,在苏德战场上,德军已丧失400 多万兵力,已明显失去优势,因此极力主张在战略上以防御为主;而希特勒为首的另一部分人却认为,如果放弃了这次反攻的机会,就等于宣布自己的失败,那么,在轴心国集团的地位就会大大下降,于是,决定孤注一掷,于1943年7 月4 日,向德军下达了进攻库尔斯克的命令。希特勒称这次反攻" 应该对战争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和成为转折点" ," 这是夺取德国胜利的最后一战。" 为了保证这次反攻的成功,德军统帅部将战役的代号定为" 堡垒" ,准备将最精锐的部队、最先进的武器、最好的指挥官和大量的物资、弹药投入到战斗中去。希特勒亲自下达了" 总动员令" ,要求国内17岁到50岁所有能拿武器的人都要上前线,强迫许多消费部门的工厂停产、关闭,以加强军火工业生产。至1943年5 月,被迫从事军事生产的德国工人,多数是妇女和老人已达110 万人。同时,德军还在军事上做了周密的部署:计划从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 哈尔科夫阵线发起进攻,实行南北合击,把库尔斯克地区的苏军分割围歼。为此,德军统帅部调集了近50个师,总兵力达90万人的强大阵容,其中包括16个坦克师和3 个摩托化师,以及大量的炮兵和航空兵,拥有1 万门火炮,27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000架飞机。德国的" 虎式" 、" 豹式" 新型坦克、" 斐迪南式" 自行火炮也计划在这次战役中大规模地加以使用。
  对于德国军事进攻的企图,苏联最高统帅部已经识破,并做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苏军对德军的进攻时间和进攻方向都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决定首先组织兵力进行战略防御,然后再调集兵力转入进攻,最后歼灭德军主力。
  为此目的,苏军采取的军事部署是:调遣由瓦杜丁将军率领的沃罗涅什方面军和由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率领的中央方面军共130 多万兵力,把守在库尔斯克突击部,以对付敌人的主要突击;调遣由科涅夫将军指挥的预备队方面军(后改称为草原方面军)作为接应部队,并修筑了长达5 千公里的战壕和交通沟,以使库尔斯克成为一座坚固的碉堡,保证苏军在地面上的优势。
  1943年7 月4 日下午3 时,德军正式发起进攻。按原定计划,德军分别从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两个方向向库尔斯克进行猛烈的炮击。随后,德军包括8 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在内的30个师在飞机狂轰滥炸的掩护下,发起进攻。德军的进犯遭到了苏联军民的英勇抵抗,战斗十分激烈。德军在大量伤亡的代价下,才勉强突破了苏军防守的个别地段,分别从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两个地区向库尔斯克地区推进了15公里和35公里。
  7 月12日,做好充分准备的苏军主力转入决定性的反攻,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区与德军展开了著名的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这次战斗,双方共投入坦克1200辆。坦克群互相冲撞,炮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蔽日。一天的激战,德军损失约400辆坦克,被击毙的官兵达1 万多名,苏军虽然也蒙受了惨重的损失,但最终取得了胜利,迫使精疲力竭的德军转入战略防御。第二天,
  苏军的西方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也奉命转入反攻,15日,德军决定实行撤退,退却到发动进攻以前的阵地。从7 月中旬到8 月下旬,苏军不断粉碎德军的抵抗,分别解放了被德军占领的卡拉契夫城、奥廖尔城、别尔哥罗德城以及哈尔科夫城,取得了库尔斯克会战的完全胜利。
  库尔斯克会战,使德国法西斯损失了50万名官兵。苏军乘胜进攻,在以后的三个多月中,从大卢基到亚速海长达2000公里的战线上苏军对德军展开了全面反攻,先后解放了顿巴斯、斯摩陵斯克、罗斯拉夫里等162 个城镇,并一举占领了基辅,使苏军主力向前推进了400-450 公里,收复国土100 万平方公里。苏军的沉重打击,使德军损失了苏德战场上50%的陆军兵力。
  库尔斯克会战和苏军反攻的巨大胜利,进一步保卫和发展了莫斯科会战和斯大林会战的胜利成果,并且完成了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从战略防御进入到全面进攻的新时期。通过库尔斯克会战,苏军积累了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密切配合,地面部队与空军协同作战的军事经验,为以后战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库尔斯克会战沉重地打击了德国法西斯的嚣张气焰,使德军在兵力、武器、军事装备和士气上都遭到了巨大损失,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到战略防御,彻底粉碎了希特勒从苏军手中夺回战略主动权的企图。
  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有力地支援了盟国在西线的军事行动。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为了应付苏军的打击,从地中海战区抽调大批陆军和空军,使地中海战区兵力空虚,为盟军向意大利本土进攻创造了条件,也为夺取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英、美盟军在北非的作战
  北非位于非洲西北端,濒临地中海和大西洋,扼直布罗陀海峡要道,在战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等国家。自1941年12月下旬至1942年6 月,英美盟军的丘吉尔和罗斯福经过多次协商,决定在北非实施代号为" 火炬" 的登陆战役,以彻底歼灭北非境内的德、意军队,控制地中海,巩固中东,为以后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从1942年8 月的阿拉曼战役开殆,到1943年5 月英军突入突尼斯城为止,盟军在北非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大大加快了德意法西斯集团的危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1)阿拉曼战役1942年初,曾被英国第8 集团军沉重打击过的由隆美尔率领的德军" 非洲兵团" 在得到280 辆坦克的补充后,又重新猖狂起来,深入英军阵地250 多英里,向英军贾扎拉防线展开进攻,迫使英军不得不向埃及撤退,固守在
  阿拉曼防线。德军追击到阿拉曼地域后,因兵力受损耗过大,也不得不停止进攻,驻守在阿拉曼西角长达60公里的防御地区,与英军对峙。
  英军在埃及的失利,使朝野上下大为震动,丘吉尔在舆论界的强大压力下,向下院保证"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守住埃及" ,在非洲再度展开攻势。
  随后,英军进行了军队调整,由亚历山大任中东英军总司令,蒙哥马利任第8 集团军司令,还补充了大量的坦克、飞机和枪炮。为了歼灭隆美尔的" 非洲兵团" ,蒙哥马利制定了详细的" 捷足作战" 计划。
  8 月31日,隆美尔向英军阿拉曼防线南翼开战,蒙哥马利指挥英军沉着应战,经过6 天的激战,德军不仅未能前进一步,反而损失了4500人。此时,德军正在集中力量攻打斯大林格勒,无兵力支援阿拉曼,而运送给养的运输船又遇到英军的袭击。此    时,隆美尔" 非洲兵团" 只有12个师,其中有8 个意大利师,8 万人的兵力,近540 辆坦克,350 架飞机,缺乏足够的武器装备。而英军经过调整和补充后,拥有10个独立师和4 个独立旅,达23万人,1440辆坦克,1500架飞机。德军隆美尔" 非洲兵团" 陷入困境。
  英军经过充分准备后,于1943年10月23日夜9 时,向德军阵地发动反攻。1000多门大炮进行了连续20多分钟的炮击,上万发炮弹倾泻在德军炮兵阵地上。随后,步兵在北面沿海附近的特勒埃萨岭和米泰里亚岭之间进行强攻,由于德军布雷区的阻挡,英军一度受阻,被迫在沙漠上与德军作战。
  10月25日上午,英军第十装甲师冒着德军的猛烈炮火,越过布雷区,打开了进攻通道,德国坦克开始四处逃窜。10月28日晚,英军突破德军北部防线。接着,英军又开始突破由意大利师守卫的南部防线。处于孤立无援境地的隆美尔几次打电报给希特勒,请求放弃阿拉曼,把部队撤退到富卡,均遭到希特勒的拒绝。11月4 日,隆美尔看到大势已去,已无力坚守阵地,为保存他的残部,没有执行希特勒不放弃一寸土地的命令,丢下意大利军队,向富卡撤退。意大利4 个步兵师很快向英军投降。这种情况下,希特勒才被迫同意隆美尔撤退的请求。
  隆美尔的" 非洲兵团" 穿过昔兰尼加的东部边境,撤至卜雷加港,又接到希特勒" 不惜一切代价" 守住卜雷加港防线,阻止英军进入的黎波里塔尼亚的命令。但这时隆美尔确实感到力不从心,死守只能是使其残部全军覆灭。于是,他专程飞到东普鲁士的希特勒总部,向希特勒面陈撤离北非的请求,被希特勒当面驳回。然而,在墨索里尼的同意下,隆美尔又一次违背了希特勒的意志,命令部队做好撤退准备。
  11月26日,英军先头部队越过昔兰尼加到达卜雷加港,蒙哥马利下达了在12月24日发动攻势的作战命令,而隆美尔在12月12日就率领残部逃到了布埃拉特阵地,以后又撤退到突尼斯边境,企图在突尼斯重新组织防线。1943年1 月23日,英军占领了的黎波里,取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
  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它沉重地打击了德意法西斯在北非战场的军事力量,大大鼓舞了英国和非洲人民打败法西斯的信心。在这次战役
  中,隆美尔的" 非洲兵团" 伤亡和被俘达5900人。阿拉曼战役与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洋战场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一起,完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
  (2)英、美盟军在北非登陆英、美盟军共同开辟北非战场是经过了两国首脑长时间的酝酿而最后确定下来的。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决定在阿尔及尔、阿尔及利亚的奥兰、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三地登陆。登陆时间定在1942年11月8 日,登陆总人数近11万人,其中美国6 个师,英国1 个师,调用军舰和运输舰650 艘。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在战争爆发前都是法国殖民地,现在仍然继续由维希政府统治。为使登陆顺利成功,英、美盟军把登陆计划通知了法属北非当局,并与其进行了停战谈判。谈判过程中,北非当局代表达尔朗在未取得维希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接受了盟军关于在法属北非各地立即停火的最后通牒。几个小时后,维希政府慑于希特勒的压力,宣布拒绝停火,并命令诺盖接替了达尔朗的职务。
  1942年10月22日和25日,英、美盟军舰队先后从英国开出,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向北非进军。这一行动被德国情报人员获悉后立即通报了希特勒当局,但并没有引起注意。希特勒认为盟军可能会在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登陆,从后方打击隆美尔。希特勒要求地中海空军能给隆美尔以支援,而空军却认为没有力量支援北非的战斗。
  盟军在阿尔及尔登陆的是英美两国陆军,由美国查尔斯.赖法少将指挥。登陆前,盟军曾秘密地同阿尔及尔边防区司令马斯特进行过接触,因此登陆部队得到了马斯特驻防军的配合,首先夺取并控制了制高点,关闭了电讯设施,占领了警察局和广播电台,随后,登陆部队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便开进了阿尔及尔城,迅速接管了这座城市。
  在奥兰登陆的是美国陆军,由劳埃法.弗雷登法少将指挥。登陆部队出其不意地顺利登上海滩,当攻击奥兰港时,遇到了法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运送登陆部队的英国快艇遭受重创,美国士兵一半战死,其余的或负伤或被俘。第三天,美军从东西两面夹击,两支装甲部队从南面长驱直入,直逼城内的法军司令部。法国驻军在两面受敌的情况下,被迫于11月10日宣布投降。
  进攻卡萨布兰卡的部队是直接由美国出发的由乔治.巴顿少将指挥的美国陆军。曾经在盟军登陆之前与英美盟军有过秘密接触的卡萨布兰卡防区司令贝图阿尔将军在11月7 日深夜获悉英美军队将在8 日凌晨2 时登陆的消息后,立即逮捕了法国休战委员会的成员,占领了拉巴特的陆军司令部,同意巴顿将军的部队登陆。但是,新任北非法军总司令诺盖却以叛国罪将贝图阿尔逮捕,命令法军阻击美军登陆。因此,在卡萨布兰卡登陆的美军同法军沿岸炮兵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当得悉阿尔及尔的局势发生变化以后,诺盖才于11日下令法军停止战斗。美军的登陆,损失了飞机21架、登陆艇150 艘,
  付出了比原来预计要高的代价。
  11月10日下午8 时,英美军队在北非登陆后,希特勒下令德意军队进驻法国南部地区,意大利占领了科西嘉。11月26日黎明,希特勒违背不占领土伦海军基地的保证,派军队进攻土伦港,企图夺取法国舰队,遭到了法军的顽强抵抗。为了表示对希特勒的抗议,不使军舰落入德意法西斯之手,土伦法军将60多艘军舰全部凿沉。德军占领法国南部后,在法西斯的压力下,维希政府被迫同美国政府断绝了外交关系。
  由于达尔朗等人的协助,英美盟军登陆作战的困难大为减少。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权也没有插手北非的战事。盟军在北非全部登陆后,沿着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领土向突尼斯推进。
  (3)争夺突尼斯阿拉曼战役英军的胜利和盟军成功的在北非登陆,沉重打击了德意法西斯,大大削弱了德意军事上的实力。但德意法西斯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企图利用占据的突尼斯一隅,负隅顽抗。为了保住突尼斯这个稳固的桥头堡,希特勒先后从西欧和意大利调遣了5 个师的兵力,从海空两路迅速增援突尼斯,并任命阿尼姆为德意两国部队最高司令官。
  此时驻守突尼斯的法国守军,对盟军和德军谁敌谁友的态度并不明朗,一方面对德国存在复仇思想;另一方面却又怕违背维希政府的意志。法军司令巴雷虽然拒绝了德国要求法军撤至突尼斯边境附近一线的最后通牒,但是又自动放弃机场、据点,然后撤出了突尼斯,并没有对德军进行坚决反击。
  为了消灭突尼斯境内的德军,在北非登陆的盟军同蒙哥马利的第8 集团军相配合,从西东两面进行夹攻;在阿尔及尔登陆的盟军由英国第一集团军司令安法森将军指挥,从海陆两路同时出发,在突尼斯北部进行拦截,美国伞兵营从东南方向突击了80英里,占领了离加贝斯湾和通向的黎波里的咽喉要道加大萨机场。如此包围态势,使德意军队成为瓮中之鳖。
  盟军抢占突尼斯的第一次战役是从1942年11月底开始的。当时,德军的兵力十分薄弱,在突尼斯城实际只有1000人,在比塞大约有4000人,投入作战的兵力极少。但德军采取疑兵战术,貌似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盟军被蒙在鼓里,不知敌军兵力多少,不敢轻举妄动,行动谨慎小心,直到11月25日进攻突尼斯时,德军的兵力已调集增加了2 倍。盟军从左、中、右三路发起攻势,但由于援兵未到而受挫,只好向西撤退。德军的增援部队占领了整个突尼斯。12月,盟军又几次向突尼斯方向发动进攻,都被德军击退。
  后因大雨滂沱,道路泥泞,无法前进,原定的进攻计划只好放弃,使盟军在突尼斯的首次战斗宣告失败。1943年初,法国守军加入了盟军行列,加紧对德军作战的准备。而这时从阿拉曼战场上败退至突尼斯的隆美尔的" 非洲兵团" 为阻止盟军反攻,抢先向美军发起进攻,美军大败,损失惨重,伤亡1000多人,损失200 辆坦克,隆美尔部队乘机向前推进150 英里。在这种困难的境遇下,新编第18集团军司令亚历山大亲自到前线担任盟军指挥,稳住了
  阵脚,迫使隆美尔停止向西推进。2 月26日,由隆美尔指挥的在突尼斯的轴心国军队在沿突尼斯北部海岸和蓬杜法赫之间70英里战线上向英军发起攻击,遭到顽强抵抗,德军兵力消耗很大。从此,突尼斯战场上盟军的力量占了绝对优势,兵力是轴心国军队的2 倍,坦克是轴心国军队的6 倍。隆美尔见势不妙,称病离开了非洲战场,把指挥权交给了其属下阿尼姆。
  3 月底,盟军在突尼斯整个南部开始了总反攻。4 月6 日,轴心国军队开始向突尼斯城撤退。4 月中旬,得不到弹药、燃料和食品补给的德、意军队被盟军围困在突尼斯北部,被迫与盟军展开决战。5 月初,法军攻克法赫斯桥,突破了轴心国军队在突尼斯的最后一道防线。随后,英军进入突尼斯城,美军进入比塞大城。1943年5 月13日,25万德意军队被迫向盟军投降。
  盟军在北非取得了重大胜利。
  北非战役全歼德、意军队,从根本上改变了地中海的形势,使地中海又成了英国的内海,也使盟军掌握了地中海地区的制海权和制空权。
  4.盟军进攻西西里岛与意大利退出战争
  盟军在北非取得胜利以后,罗斯福和丘吉尔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制订下一步的盟军军事行动计划。在讨论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上,英美双方产生了意见分歧,英国极力主张夺取巴尔干半岛,以恢复并建立在地中海和巴尔干的英国势力范围,而美国虽然明白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重要性,但也清楚在巴尔干开辟第二战场只对英国扩大势力范围有利,因而坚决反对。最后在丘吉尔的坚持下,英美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即对意大利半岛展开军事行动,首先占领地中海的意大利岛屿,并在西西里岛登陆。双方一致认为,这一方案有三大好处:有利于地    中海的运输线畅通、安全;分散苏德战场上德军对苏军的压力;以此加强对意大利的压力。
  1943年6 月,盟军任命艾森豪维尔为地中海战场总司令,亚历山大担任进攻西西里岛的总指挥。进攻西西里岛之前,盟军首先对潘特莱里亚小岛进行了连续袭击,迫使12000 余名意大利守军投降,由此拉开了进攻西西里岛战役的序幕。
  西西里岛登陆计划定在1943年7 月9 日实施。从7 月2 日开始,盟国就开始出动飞机进行轰炸,为进攻扫清道路。7 月9 日白天,天气骤变,狂风怒吼,恶浪滔天。意大利军队由此放松了警惕,认为在这样的天气里盟军不会登陆。而盟军却没因天气变化而放弃登陆计划,仍继续在马尔他岛东面和西面集结舰队,做登陆准备。7 月9 日夜间,由巴顿将军指挥的美军和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共16万兵力,分乘3200条大小军舰和船只,由1000架飞机护航,开始实施登陆计划。盟军登陆部队几乎没有遇到意军的有力抵抗,仅用2 天时间便分别从西西里岛南部和东南各40英里的海岸上,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西西里岛。这时,德军才向西西里岛增派了包括一个精锐师和
  两个坦克师在内的7 万兵力,使盟军遭到了新的阻力。从7 月13日开始到8月16日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英军和美军经过同德军增援部队的激战,分别占领了卡塔尼亚、巴勒莫和墨西拿,最后完成了占领西西里岛的作战计划。
  盟军占领了西西里岛,把战火烧到了意大利门口,使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面临着覆灭的危险。西西里岛被占领之前,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已岌岌可危,出现内外交困的局面。连续4 年的战争及其失利,使意大利经济濒于崩溃,国内的反法西斯和反战活动频繁发生,墨索里尼政权遇到了空前的政治、经济危机。与此同时,意德关系也加剧恶化。西西里岛战役开始后,希特勒不仅没有提供更多的部队支援意大利,反而调动党卫军和空降师在意大利北部偷偷设立军事防线,来防止意大利的彻底崩溃而给德国带来的冲击。
  在这种形势下,墨索里尼知道大势已去,但还作垂死挣扎,企图把战争继续打下去,以挽回失败的局面。可是,意大利国王这时已决定罢免墨索里尼,任命巴多利奥元帅接任总理职务。巴多利奥接替墨索里尼出任总理后,即宣布了法西斯党解散,结束了持续21年之久的意大利法西斯统治。
  巴多利奥总理上台后,一方面表示意大利将继续进行战争,不同英美举行和平谈判,以避免希特勒对意大利进行报复;另一方面又秘密地寻求退出战争的途径,多次派代表与盟国进行接触,表示意大利政府准备磋商停战条件,并请求盟军进攻巴尔干半岛,迫使德国军队撤出意大利。鉴于意大利希望停战的态度,盟军商定了接受意大利停火的条件,决定派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接受投降,并制定了盟军在意大利登陆作战的计划。
  根据盟国提出的意大利投降的停战协定规定,意大利军队立即停止军事行动,海军和空军撤往盟军指定的地点,并立即撤回在国外各战场作战的军队,盟军有权使用意大利的机场、军事基地。盟国与巴多利奥总理经过半个月的谈判,于1943年9 月3 日在西西里岛的小城卡塞比岗签了字,并于9 月8 日由英国正式公布。从停战协定签字的当天起,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就渡过墨西拿海峡,在亚平宁半岛登陆。9 月10日,马克.克拉率领的英美联军占领了萨勒诺。9 月13日,德军向萨勒诺的英美军队发动进攻,遭到了盟军空军的阻拦。9 月20日,英军的一支部队开始在巴里登陆,27日占领了福贾,德军弃城而逃。在亚平宁半岛登陆的英军不断向北推进,同萨勒诺地区的英美联军会合后,先后占领了那不勒斯和法尔莫利。德军被迫退守到了以卡西    诺山的隘道为中心的" 古斯塔夫防线"在意大利人民强烈要求下,已经在投降协定的" 详细条款"     上签字的巴多利奥政府于10月13日宣布正式退出法西斯同盟,并向德国宣战,苏英美三国立即承认意大利为共同作战的一方。这样,德国法西斯在欧洲大陆完全处于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而意大利境内的德军又几次向盟军发动攻势,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从此,意大利整个战局便处于停滞状态。
  5.美军与日军的太平洋岛屿争夺战
  苏德战场上出现战略转折,苏军的节节胜利,德军的惨重损失,使国际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太平洋战场上,日美之间的较量也出现了新的转机。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沉重地打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取得了太平洋战场上的初步胜利,由此进一步刺激了日本军事扩张的野心。1942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今后战争的指导大纲》,确定继续扩大已取得的战果,伺机采取积极的攻势,以逼迫英国屈服,使美国丧失斗志的战略方针。为了落实这一作战方针,日本海军凭借自己的优势,极力主张主动出击,采取攻势。
  在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将的坚持下,海军司令部决定实行" 东进" 的战略,即把消灭美军的太平洋舰队作为主攻方向。日本海军针对美军来自夏威夷的军事威胁,提出的作战计划是:第一步,攻入所罗门群岛,夺取图拉吉岛,建立空军基地,轰炸澳大利亚;第二步,夺取中途岛,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第三步,向东南太平洋推进,封锁美澳海上交通线。
  珍珠港事件以后,美国也开始重视太平洋舰队,尤其是航空母舰的作用。日本偷袭珍珠港时,美国的航空母舰因不在港内,而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在此基础上,经过补充、扩建,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逐渐增加到5 艘,这对日本海军构成了很大的威胁。1942年3 月,美国专门成立了两个司令部:一是太平洋方面美军司令部,由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任总司令;二是西南太平洋方面美军最高司令部,由麦克阿瑟任司令。这两个司令部的行动,由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从1942年2 月开始,尼米兹率领太平洋舰队就在太平洋中部和太平洋西南地区频繁出击,并空袭了日本本土。3 月,麦克阿瑟到达澳大利亚,着手组编和训练部队,制定作战计划,积蓄力量,准备进行反攻。由此,日本和美国在太平洋主要岛屿上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争夺战。
  (1)珊瑚海之战珊瑚海是美澳交通的一条主要航线。要切断美澳的交通,珊瑚海是争夺的主要目标。1942年3 月初,日军第四舰队在井上成美的率领下占领了新几内亚的莱城、萨拉英阿之后,发现澳大利亚东南海域有一支美国舰队在活动,估计有2 艘大型航空母舰、4 艘重巡洋舰和10余艘驱逐舰组成。于是,日军联合舰队临时改变了原定的对所罗门群岛的图拉吉和新几内亚东南部的莫尔兹比发动进攻的作战时间,紧急调集兵力,重新进行部署。由南云忠一率领的第一航空舰队中抽出第五航空母舰战队(" 瑞鹤号" 和" 翔鹤号")、第五巡洋舰战队和轻型航空母舰" 祥凤号" ,拨给第四舰队,使第四舰队的飞机增加到125 架,大大增强了实力。4 月底,井上成美将舰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后藤有公少将指挥,负责直接掩护;另一部分由高木武雄中将指挥,担任机动任务。这两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载运登陆部队船团的安全。
  兵力部署完毕,井上决定立即发动进攻,5 月3 日占领图拉吉,一周后进攻
  莫尔兹比。
  事实上,美军特混舰队在珊瑚海活动的只育" 列克星敦号" 和" 约克敦号"两艘航空母舰,141 架飞机。日军登陆部队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便占领了图拉吉,揭开了珊瑚海之战的序幕。随后,日军又分乘14艘运输船,在1 艘轻巡洋舰和6 艘驱逐舰的护送下,驶向莫尔兹比登陆。这时,美军航空母舰" 约克敦号" 在距图拉吉100 英里的海面上击沉了几艘日本小舰艇,日军由此断言美军的特混舰队就活动在图拉吉附近,于是派遣机动舰队进入珊瑚海袭击美观队。而美特混舰队则向北行驶,企图截击向莫尔兹比进攻的日军舰队。一天中,日美两国舰队如同" 捉迷藏" ,相互窥探,一度只相隔70英里,但彼此都未发现对方。
  5 月7 日凌晨,日军误将美军的一艘大型油船和一艘驱逐舰作为美军特混舰队,出动78架轰炸机、鱼雷机和战斗机进行攻击。与此同时,美国特混舰队发现了由后藤率领的日军掩护舰队,出动100 多架飞机轰炸,击沉了日本轻型航空母舰" 祥凤号".同日傍晚,寻找美国特混舰队的27架日军轰炸机与正在巡逻的美军战斗机不期而遇。混战中日军被击落9 架飞机,余下的飞机返航。途中恰好飞过美国特混舰队上空,但由于前面的战斗中已扔掉了炸弹和鱼雷,只好任美军舰队从眼皮底下驶过。
  双方相互寻找行踪一直到5 月8 日拂晓才在相距175 海里的地方彼此发现了对方,正式开始了在珊瑚海面上的战斗。首先,从美军航空母舰" 约克敦号" 起飞的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群对日军舰队发起攻击," 瑞鹤号" 躲进雷雨区,免遭袭击;" 翔鹤号" 连中三枚炸弹,失去了作战能力。随后,从" 瑞鹤号" 和" 翔鹤号" 起飞的日本机群对美军特混舰队发起进攻,炸沉了" 列克星敦号" ,炸伤了" 约克敦号" ,由此,日美双方舰队均失去进攻能力,分别奉命撤退。
  珊瑚海之战,从兵力上看,双方损失相当:日军损失1 艘航空母舰,77架飞机,1000余人;美军损失一艘大型航空母舰,74架飞机,500 余人。但从战略上看,日军是败方。美军的阻拦,挫败了日军攻占莫尔兹比的企图,阻止了日军可能发起的对澳大利亚的进攻。同时,日军的两艘航空母舰受伤后都未能参加中途岛海战,而美军的" 约克敦号" 经修复很快便投入了战斗。
  (2)中途岛海战中途岛地处太平洋航路之中途,故起此名。该岛位于珍珠港西北的1000多海里的位置,陆地面积达4.7 平方公里,是夏威夷群岛的西北门户和屏障。
  日本法西斯在制定对盟国" 东进" 的军事计划时,即把中途岛作为主攻目标。
  按照日本的作战计划,占领中途岛作为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前进基地,另外出动一支部队,进攻日本北面的美属阿留申群岛,引诱美国太平洋舰队北上进行决战,以图一举歼灭之,为了应付这一战役,日本海军几乎倾巢出动,调集了350艘舰艇,总吨位达150 万,1000架飞机及相当于海军平时一年消耗量的燃料。由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直接指挥主力编队,南云忠一中将指挥第一
  机动部队,攻击中途岛美军;近藤信竹中将指挥中途岛进攻编队,负责实施登陆;细萱戌子郎指挥北方编队负责在阿留申群岛登陆。
  日本的作战计划被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从日军的密码电报中破译,迅速调集兵力,加强对中途岛的防御,仅用两天时间便修复了航空母舰" 约克敦号" 参战,使作战的航空母舰连同" 企业号" 、" 大黄蜂号" 共达到3 艘,相对地增加了攻击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与日方相比兵力不足的弱点。根据破获的日舰活动的情报,美军将3 艘航空母舰秘密隐蔽在中途岛东北的沿海地区,随时准备出其不意地袭击日舰。
  6 月3 日清晨,中途岛海战之前,日军飞机从两艘轻型航空母舰上起飞,向北太平洋的美国阿留申群岛发动进攻,轰炸了荷兰港,攻占了基斯卡和阿图岛,目的是引诱美国舰队北上,但并没有奏效。
  6 月4 日凌晨4 时45分,由于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一直密切注视日军动向的美军巡逻机在中途岛西北200 海里的地区发现了南云忠一指挥的第一机动部队出动100 多架飞机正准备向中途岛发起攻击。于是,美军各机场的飞机或起飞拦截日机或隐蔽起来躲避攻击,以至日机到达中途岛上空后,失去了攻击目标,只好袭击机场和机库。大约7 时整,南云接到返航飞行员有关攻击受阻的报告,决定再次对中途岛进行轰炸。日军飞机全部卸下鱼雷,换上炸弹。8 时许,日军搜索机接连报告说,发现了配有航空母舰的美国舰队。南云当即改变主意,下令先攻击美国舰队。这时由于大部分飞机已卸下鱼雷,无法立即投入战斗,南云即命令日舰北撤,以避开美机袭击,争取在10时30分做好准备,发动攻击。在这段时间里,41架美军鱼雷机分三批对南云舰队发起进攻,被日军击落35架。日军为取得的胜利兴高采烈,认为面临的危险已经过去。恰在此时,37架美军俯冲轰炸机从" 企业号" 航空母舰起飞,利用云层的掩护,从1.9 万英尺的高空俯冲下来对南云舰队发起猛攻。当日军舰队还未清醒过来,旗舰" 赤城号" 已连中两弹,并引发了鱼雷爆炸,使整个机库成为一座火海,很快失去了作战能力,10几小时后,该舰沉没。" 加贺号" 和" 苍龙号" 两艘航空母舰分别中了4 颗和3 颗炸弹,先后沉没海底。南云舰队只剩下" 飞龙号" 一艘航空母舰。为了挽回败局,南云孤注一掷,出动仅剩的一艘航空母舰" 飞龙号" 上的24架俯冲轰炸机和战斗机,向美舰发动反击,击伤了" 约克敦号".随后," 飞龙号" 又出动仅有的10架鱼雷机和6 架战斗机,再次击中美舰" 约克敦号" ,使该舰丧失了作战能力,最后沉没。而日舰" 飞龙号" 也被美军的俯冲轰炸机击中炸毁,至此,南云舰队的4 艘航空母舰全部被击沉。而美军舰队在完成攻击" 飞龙号" 任务以后,立即撤出战斗,使日军同美军舰队决一死战的企图彻底落空。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接到南云舰队全军覆灭的消息后,因无法对美军舰队实施报复,只得率领舰队撤离战场,中途岛海战就此宣告结束。
  美军舰队在中途岛海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海军舰队,日军共损失了4 艘航空母舰,1 艘重巡洋舰,330 架飞机,兵员损失3500人。这是日美开战以来,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第一次惨败。这次战役后,日军失去了太平洋上的空中优势,只剩下在珊湖海战中受伤的" 瑞鹤号" 和" 翔鹤号" 两艘航空母舰,开始由战略进攻逐渐转为战略防御。
  (3)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战略转折的起点,日本逐渐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美国则由战略防御逐渐转为战略进攻。而真正完成这一战略转折的是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中途岛大捷,使美军士气大振,决心乘胜出击,转守为攻,开始在太平洋对日发动战略反攻。1942年7 月2 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将太平洋的对日作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占领圣克鲁斯群岛和东所罗门群岛,特别是图拉吉岛和瓜达尔卡纳尔岛;第二阶段夺取所罗门群岛的其它岛屿和新几内亚沿海地区;第三阶段夺取日军在西南太平洋上的主要基地腊包尔和俾斯麦群岛的其它岛屿。
  8 月7 日,美军开始向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图拉吉岛发起攻击,出动了包括"企业号" 、" 黄蜂号" 和" 萨拉托加号" 三艘航空母舰在内的由80艘舰艇组成的特混舰队,以及第一陆战师、第二陆战师的一个团,总计19000 名海军陆战队。此时日本尚蒙在鼓里。中途岛战役后,日本大本营仍坚持认为,美国在太平洋的反攻时间只能在1943年以后,因此把主要力量放在重庆作战方面,以尽早结束中日战争,而对太平洋战场则采取守势。当美军进攻瓜达尔卡纳尔岛时,岛上没有日军战斗部队防守,只有2500名日本人,其中大部分是修筑机场的工人,美军轻易地占领了该岛。日军这时仍把美军占领瓜达尔卡纳尔岛看作是一次" 侦察登陆" ,全面进攻的准备并没做好。
  于是,派遣5 艘重巡洋舰、2 艘轻巡洋舰、2 艘驱逐舰从腊包尔出发,悄悄地穿过所罗门群岛,向瓜达尔卡纳尔岛发起偷袭,击沉美、澳海军的4 艘重巡洋舰。但是,美军航空母舰已从中途岛离开瓜达尔卡纳尔岛,日军不知道此情况,因害怕受到航空母舰的攻击,急急忙忙撤走,失去了一次取胜的机会。
  日军判断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群岛的驻军只有2000人,预计用6000兵力就能将该岛收复。实际上,美军在岛上的兵力此时已达20000 人。因此,当日军900人的敢死队于8 月20日向美军阵地发动进攻时,即遭到美军炮火的猛烈轰击而全部丧生。到9 月底,陆续被送往瓜达尔卡纳尔群岛的日军兵力达到了6000人。9月13日-14 日,日军川江支队集中3000人向美军发动第一次总攻,被美军的坦克部队打得只剩下300 人。此时,日本大本营才开始意识到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的重要性,决定先推迟对新几内亚的作战计划,调集兵力进行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但是,日军仍旧低估美军在岛上的兵力,认为最多不过7500人,所以投入2万余人就以为占据了优势。
  实际上,此时美军在瓜岛的总兵力已达23000 人,与日军旗鼓相当。因此,10月24日日军从瓜岛南部向美军发动攻势时,地被装备精良的美军一次又一次打退。到26日,日军死伤几千人,被迫退出了战斗。
  与此同时,日美双方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海域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8 月19日,日本海军以2000人组成的护航队开道,后面安排了" 龙骧号" 、" 瑞鹤号" 、"翔鹤号"3艘轻型航空母舰、2 艘战列舰和3 艘巡洋舰,企图以此兵力,引诱美国舰队出动,然后进行决战。而美国特混舰队并没有中其圈套,而是把" 企业号" 、" 萨拉托加号" 、" 黄蜂号"3艘航空母舰及整个舰队集中隐蔽在瓜岛的东南海面,准备伏击日军。24日下午,美舰出动36架飞机炸沉了" 龙骧号" ,又出动飞机截击从另外两艘航空母舰起飞的日机,当场击落了70多架。同时,美军的航空母舰" 企业号" 也被日军击中。随后,美军的" 萨拉托加号" 和" 黄蜂号" 两艘航空母舰分别被炸毁或炸沉。
  10月26日下午,日美两军又在圣克鲁斯群岛海域展开了激战,美军的" 大黄蜂号" 和" 企业号" 航空母舰被炸毁,日军的" 翔鹤号" 、" 祥凤号" 航空母舰也受重伤。11月13日至15日,日美两军舰队在所罗门群岛海域又进行两次大规模作战,日军损失了2 艘战列舰、1 艘重巡洋舰、3 艘驱逐舰,从此,美军完全控制了制海权和制空权。
  日军在海战上的失利,给瓜达尔卡纳尔群岛上2.5 万名日军的给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日军的运输船无法靠近瓜岛,粮食等物品运不到岛上,驻岛日军只好吃树叶、草根和水苔,再加上疾病流行,药品缺乏,瓜岛成了一座" 饥饿之岛" 、" 死亡之岛".而此时驻瓜岛的美军已达5 万余人,占了绝对优势。日本大本营不得不于12月31日对驻瓜岛日军下达了分批撤出该岛的命令。
  从1942年8 月7 日到1943年2 月7 日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中,日军共损失各种舰艇30余艘、飞机1900架、官兵24600 人;美军损失舰艇22艘,死亡官兵1592人。从这次战役以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由攻势转为守势,美军则由守势转为攻势,完成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
  6.中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局部反攻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反法西斯力量在各条战线上展开了全面战略进攻和反攻。在中国战场上,虽然国民党军队抵敌不住,节节败退,破坏了对日军反攻的大好形势,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军民,主动在日本占领区发动反攻,并派出大批部队打进日军新的占领区,收复失地,打击和牵制日军,逐步恢复和发展了敌后根据地。从1944年起,根据地军民开始了对日军的局部反攻。
  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和抗日群众,从1944年初开始,连续对
  日军发动反攻,先后攻入卢龙、宁河、赵县、雄县、沧县等20多个县镇,并两度攻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攻克日伪军据点1600余处,歼灭日伪军45000 余人,并挺进到伪满洲国统治下的东北境内。
  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于1944年3 月至4 月,发动了讨伐伪军吴文化部战役,歼灭伪军13个团,7000余人,收复国土1.2 万平方公里,解放了30万人口。随后,又进行了讨伐伪军荣子恒部战役及沂水战役,收复国土3500平方里,巩固和扩大了鲁中根据地。在滨河区,人民武装击溃了伪军李永平部。收复国土1 万多平方里。渤海区军民发动秋季攻势,歼灭日伪军1.2 万余人,收复国土4.5 万平方里,解放人口400 万,伪军反正2000余人。
  胶东区军民在秋季攻势中,连续攻克荣城、文登,收夏国土2  万多平方里,解放人口140 余万。在1944年一年中,山东根据地军民共歼灭日伪军6 万余人,收复8 座县城,解放人口740 多万,形成了渤海、胶东、鲁中、鲁南、滨海5 个巩固的根据地。
  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抗日军民先后发起昆(山)张(秋)战役、济(源)垣(曲)战役和以解放豫北为重点的春季攻势以及向平汉线两侧、鲁西、晋南地区发起进攻的夏季攻势,共毙伤日伪军3800余人,俘虏日伪军3.4 万余人,收复县城11座,国土6 万余平方公里,改变了根据地被分割的局面。
  晋绥抗日根据地军民先后发动了春季攻势和秋季攻势,攻占了日军重要据点汾阳,摧毁了日军飞机场等重要设施。同时还攻克日伪据点95个,解放人口37万,收复国土9.7 万多平方里。
  在华中战场,新四军主动有计划地对日伪军发起攻势作战。新四军苏中军区以高邮、兴化、宝应、泰州等地区为重点连续对日伪军发动攻势,举行了东桥战役,歼灭日伪军1300余人。苏北军区发起了高沟、杨口战役和沿海攻势作战,使苏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淮北军区与淮南军区合作,举行了宿(县)南、睢战役,攻克日伪据点80多个,解放人口80多万。苏南军区两次对苏浙边日伪军发动攻击,控制堤防700 里,包围了安庆、芜湖等城市,从两侧威胁着南京。此外,新四军在鄂豫皖、浙东、皖江、淮南等地也展开了不同规模的攻势作战。在一年的作战中,新四军共歼灭日伪军5 万余人,解放土地7400多平方里,解放人口160余万。
  在华南战场,东江纵队、琼崔纵队也不断出击,举行了春、夏攻势作战,炸毁了九龙铁桥,歼灭日伪军1800余人,同时,在许多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使华南抗日根据地拥有300 万人口、1.5 万名正规军和数万民兵,华南抗日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八路军、新四军在展开攻势作战的同时,还打到外线,收复失地,开辟新区。八路军组成了豫西抗日第1 至4 支队,进入新黄河以东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新四军第5 师一部进入豫南,开辟了平汉路以东地区,并向北发展。
  第4 师主力向豫皖苏进军,粉碎了日伪军两次大规模进攻,恢复了豫皖苏边
  抗日根据地。通过八路军、新四军的外线作战,大量歼灭敌人,扩大了根据地,进一步打通了华北与华中的联系。
  为了建立南方根据地,1944年11月,第359 旅主力4000余人组成南下支队挺进湘粤边,开辟了湘鄂赣边根据地。同年12月,新四军第1 师的3 个团由苏中渡江南下,与第16旅会合,取得了天目山反顽战役的胜利,开辟了苏浙皖抗日根据地。
  在反击日寇的战斗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人民武装力量和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到1945年春,人民军队已经发展到91万人,民兵220 万人,根据地扩大到19个,总面积达9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9550万人。
  这19个根据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包围着日军盘踞的大部分重要城市、交通线和海岸线,处于反攻的前哨。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抗日的大后方,也是中国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北抗日根据地由晋察冀、晋冀豫、晋绥、冀热辽、山东等6 个根据地组成,它能随时切断华北与东北的联系,使关内、关外的日军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华中根据地由苏北区、苏中区、苏浙皖区、浙东区、淮北区、淮南区、皖中区、河南区、鄂豫皖区和湘鄂区等10个根据地区组成,直接威胁着被日军占领的武汉、南京、徐州、上海等重要城市;华南根据地由东江区和海南区组成,分别威胁着广州、香港和控制着日军通往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的要道。这些根据地的重要战略位置,决定了根据地必将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大反攻的主要战场。19个根据地的形成,使日军占领的大多数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都处于人民军队的包围之中,为即将到来的全面大反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7.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了根本的转折,同盟国军队在各个战场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形势的转折使同盟国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为了制定今后的战略计划,并就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进行商讨,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先后举行了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为了做好德黑兰会议的具体准备工作,1943年10月至30日召开了苏、美、英三国莫斯科外长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本、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以及三国的一些高级军事参谋人员。这次会议通过了美国提出的联合行动加速战争结束及战后建立安全制度的《普遍安全宣言》。会议认为,中国已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四大国之一进行战争,于是商定由中国驻莫斯科大使傅秉常与三国外长一起在宣言上签了字。会议还通了《关于意大利的宣言》、《关于奥地利的宣言》。
  此外,会议还决定在伦敦设置欧洲咨询委员会,继续研究如何处理德国、意大利和奥地利问题,并负责制订有关法西斯国家投降的条款。这次会议解决了三国间的某些分歧,初步提出了解决一些国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召开
  三国首脑会议作了充分的准备。
  莫斯科外长会议后不久,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前往德黑兰途中,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与中国政府首脑蒋介石举行了开罗会议。会上签订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在征得斯大林同意后,于12月1 日公布。《宣言》规定:中、美、英三国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和占领的一切岛屿,把侵占中国的领土东北各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给中国。使朝鲜独立。三国表示加强合作,把战争进行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
  开罗会议结束后,11月28日至12月1 日,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会议。这是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举行的第一次会晤。三国外长和军事政治顾问也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加速击溃德国法西斯,开辟第二战场问题。经过几次讨论,三方对开辟第二战场达成协议。美、英明确了承担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义务,决定于1944年5 月,实施横渡英吉利海峡,从法国北部登陆的" 霸王作战计划".苏联保证在实施" 霸王作战计划" 时,苏军在东线将发动大规模攻势,以阻止德军向西线调兵。
  在对日作战问题上,斯大林表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半年左右,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
  会议还对分割德国、波兰的边界、芬兰、法国、巴尔干以及战后建立国际组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于12月1 日发表了《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加强了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团结与合作,决定以同盟国联合的力量击败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在战后防止侵略势力和法西斯残余重新抬头,以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两次会议所取得的成果,对加速打败德、日法西斯起了重大的作用。
  八、盟军的战略反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苏联在本土对德军的歼灭性打击
  (1)苏军与德军1944年的作战计划由于苏军在1943年进行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会战等一系列重大战役中取得胜利,使苏德战场上两军的战略位置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德国法西斯处于内外交困的被动地位,已经认识到,在苏德战场上的优势已完全丧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只能转入战略防御,保住已经侵占的地盘,补充力量,恢复元气,伺机反攻,夺回战争主动权。同时,德军还要应付英、美盟军从西线发动的进攻,加强西线的防御力量。这时,德军认为只要能够顺利地击退西线的新进攻,就会给英美盟军以精神上的毁灭性打击,使英美政府丧失最后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信心,促使反法西斯联盟内部出现冲突和裂痕。但是,在德军的战略部署上,却再一次重犯了德国历史上两线作战的错误。德军制定的作战计划是,用现有的力量" 坚守东方的每一寸土地" ,稳定东方战线,使苏军不能靠近德国边境;新编的部队屯积在西线,击退英美的进攻,夺取战争主动权,然后,把西线腾出的兵力用于攻击东线和地中海地区,以便" 胜利地结束战争".这种战略部署决定了德国失败的命运。
  而苏军凭借在战略转折阶段中所取得的军事优势和高昂的土气,积极进行战略反攻的准备。苏军反攻作战的主要目标是:把德国法西斯逐出苏联,彻底解放苏联本土;支持东欧、东南欧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侵略,争取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斗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苏军的作战计划是:在西南战线上,主要打击德国的" 南方" 集团军群和"A" 集团军群,解放乌克兰弟聂伯河右岸地区和克里米亚;在西北战线上,消灭德国的" 北方" 集团军群,完全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打通到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要道,继而击溃德国" 中央" 集团军群,解放白俄罗斯的大部分领土,由此形成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广阔战线上对德军的强大攻势。为实现这一战略计划的实施,苏军最高统帅部集中了616.5 万人的兵力和大量的飞机、大炮,并得到了敌后游击队和地下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阻止德军调集后备力量,由此开始了苏联夺取卫国战争决定性胜利的新阶段。
  (2)收复列宁格勒州苏军对德军实施第一次歼灭性打击发生在1944年1 月的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地区。1 月14日,苏军按照原定计划,在西北线首先发起攻击。对于苏军的反攻,德军已有准备,在列宁格勒地区部署了德军最精锐的第18军,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以阻止苏军的反攻。在戈沃罗夫大将和梅雷茨可夫大将的指挥下,列宁格勒方面军、沃尔霍夫方面军两支部队分别从南北
  两个方向同时向诺夫哥罗德的德军阵地开始攻击。德军调集步兵和坦克发动反冲击阻止苏军前进,但均未奏效,两天的激战,苏军突破了德军的防御阵地。德军统帅部急忙从后备队中抽调了4 个步兵师作为增援。经过艰苦战斗,苏军终于在1 月20日全面突破了德军的坚固阵地,解放了诺夫哥罗德。
  从1 月21日起,苏军在科波尔湾至伊尔缅湖战线展开了全线反攻。列宁格勒方面军的右翼部队向金吉谢普和赤卫城方向发动进攻,分别于1 月25日和2 月1日攻占了赤卫城和金吉谢普;左翼在粉碎诺夫哥罗德敌军后,迅速向西方和南方推进,强渡卢加河,击退德军的顽抗,于2 月12日占领卢加市,切断了敌军的主要退路。由波波夫大将率领的波罗的海第二方面军很快解放了旧鲁萨城和霍尔姆城,又继续对西南方向发动攻势,沉重地打击了德军第16集团军。2 月底,德军全线溃退,列宁格勒州完全被收复。
  苏军在列宁格勒州的胜利,粉碎德军" 现代技术装备根本不能攻破" 的狂言,歼灭了德军3 个师,击溃23个师,从西方和西南方向前推进了150 至250 公里。同时,这次进攻的胜利,也为苏军连续打击德军,实现苏联统帅部的1944年总战略任务奠定了基础。
  (3)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地区的解放乌克兰地区是重要的粮食和原料基地,又是通往罗马尼亚和巴尔干半岛的战略要地,因此德军设置了重兵防守,主要有由曼施泰因元帅指挥的" 南方" 集团军群和由克莱斯特元帅指挥的"A" 集团军群,总兵力达93个师,并集中了苏德战场上70%以上的德军坦克部队和50%的摩托化师。按照苏联最高统帅部的部署,乌克兰第一、二、三、四方面军的任务是粉碎南翼的德军集团,解放整个第聂伯河右岸的乌克兰地区。
  1944年1 月,苏军乌克兰第一、二方面军先后向德军发起进攻,在科尔松-舍夫琴科夫斯基地区将德军的9 个步兵师、一个坦克师和一个摩托化旅层层包围住,形成合围态势,切断了德军和外界的一切联系。德军进行疯狂的反扑,并扔下大炮和辎重,企图强行突围。苏军用炮火猛击德军,击毙德军5.2 万人,缴获大批武器,为继续向德军发动进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接着,乌克兰第三、第四方面军开始在尼科彼尔- 克里沃罗格一线攻击德军。
  苏军猛烈的进攻,使德军节节败退,很快就攻占了尼科波尔和克里沃罗格。
  从3 月4 日至6 日,乌克兰第一、第二、第三方面军乘胜追击,大规模地驱逐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的德军,在从卢茨克到第聂伯河口长达1100公里的漫长阵线上拉开了攻击阵势。第一方面军经过27天的顽强作战,粉碎了德军" 南方" 集团军群30多个师的兵力;第二方面军冲破德军的顽抗,加快追击速度,强渡普鲁特河,进入到罗马尼亚境内。第三方面军的目标是粉碎德国"A" 集团军群。其左翼部队在第聂伯河下游发动进攻,切断了第六集团军向南面和海上的退路;右翼部队向南面进军,切断了德军向西退却的要道。德军不顾一切的企图强渡南布格河,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用主力部队占领了南布格河右岸的主要阵地,使德军被迫全线撤退。苏军在第聂伯河右
  岸乌克兰地区取得了胜利,歼灭了德军66个师。这次战役的胜利加速了德国法西斯集团的崩溃。
  乌克兰地区的胜利,使苏军土气大振,乘胜追击敌人。  1944年4 月5 日,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将南布格河德国集团军围堵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德军向蒂拉斯波尔败退,另一部分德军向敖德萨逃窜。虽然防守敖德萨的德军加强了阵地防御,但抵挡不住苏军排山倒海的攻势,从北面、西北面和东面包围了敖德萨,经过激烈的战斗,解放了敖德萨城,并肃清了周围的德军,这就决定了在克里米亚的德军灭亡的命运。
  驻守克里米亚的德军是由7 个罗马尼亚师和5 个德国师组成的第17集团军,共19.5万人,拥有3600门火炮和迫击炮,215 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48 架飞机。德军统帅部企图凭借这支力量,阻止苏军进攻巴尔干半岛,继而盘踞克里米亚,借以保持和加强对罗马尼亚、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等国家的控制。苏军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发动攻击,从1944年4 月8 日至5 月9 日,调集47万兵力,配备了5982门大炮和迫击炮,559 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250架飞机,进行了克里米亚战役,先后解放了辛菲罗波尔、耶夫帕托里亚、雅尔塔、刻赤、弗奥多西亚、塞瓦斯托波尔等克里米亚地区的重要城镇,取得了克里米亚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苏德战场南线和黑海战线的全部军事政治和战略格局,为进一步歼灭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境内的德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4)白俄罗斯的解放1944年初的冬季攻势中,苏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使德国法西斯遭到惨重损失。而在随之进入的夏季攻势中,苏军的进攻更加猛烈。从6 月开始,苏军在卡累利阿地峡和芬兰湾北部向芬兰军队和德军展开猛攻,胜利结束了维堡战役。7 月底,苏军打到了苏芬国界,将德军驱逐到芬兰境内,解放了卡累利阿共和国的大部分地区。芬兰政府由于连续遭受了两次沉重的打击,不得不与苏联签订了停战协定,退出了法西斯的轴心国集团,并于10月1 日,正式对德宣战。这样不仅完全解除了列宁格勒北面的威胁,而且保证了向西方大反攻时右翼的安全。
  与此同时,苏军积极着手准备解放白俄罗斯战役,并把这次战役称为代号"巴格拉江" 行动。苏军此次战役的作战计划是:由巴格拉米扬大将指挥的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罗科索夫斯基大将、扎哈罗夫大将、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上将分别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一、第二、第三方面军同时从几个方面向德军发动猛攻。此时,德军防御的总兵力为66个师,共120 万人,主力是防守" 白俄罗凉台" 的" 中央" 集团军群。而苏军投入这次战役的兵力高达250 万人、4.5 万门以上的各种口径的火炮和迫击炮、6000辆坦克和自动火炮、5000架飞机。
  1944年6 月23日,苏军的四个方面军分别从维帖布斯克以北、博古舍夫斯克和奥尔沙、莫吉廖夫、博鲁伊斯克等方向发起攻击,仅仅战斗36天,
  便在宽达500 公里的战线上突破了德军防线,德军被迫向明斯克方向退却。
  7 月3 日,白俄罗斯第一、第三方面军在明斯克南部会师,当天便解放了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随后,苏军先后攻占了立陶宛首府维尔钮斯和巴拉诺维奇,歼灭了明斯克以东的10多万敌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从7 月下旬开始,苏军的战线推进到北起芬兰湾南至喀尔巴阡山脉的广阔区域,并与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密切配合,进入到波兰边境,解放了波兰的一些城市和地区。
  但是,这时德军已经加强了抵抗力量,继续推进的苏军不断受阻,于是,在8 月底,苏军停止了进攻,白俄罗斯战役就此胜利结束。
  白俄罗斯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役。经过1 个多月的激烈战斗,苏军解放了白俄罗斯共和国、立陶宛共和国的大部分领土、拉脱维亚的一部分领土以及波兰东部的国土,这引起了苏德战场战局的进一步变化,大大改善了苏军进攻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西乌克兰和罗马尼亚的条件。
  (5)西乌克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解放在白俄罗斯战役紧张进行的同时,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乘胜出击,解放西乌克兰。德军为阻止苏军的进攻,调集42个师的兵力,组成了由哈尔佩上将指挥的" 北乌克兰" 集团军群。
  7 月13日,苏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开始了向西乌克兰的进攻。苏军先包围了布罗迪地区德军6 个师,歼敌4.7 万人,随后,又解放了俄拉瓦和普热米什尔、斯坦尼斯拉夫,并攻占了西乌克兰最主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利沃夫,各条战线都顺利地展开了攻势,向纵深挺进了近200 公里,击溃了" 北乌克兰" 集团军群。与此同时,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右翼部队也顺利展开,先后占领了维斯瓦河左岸巴腊努夫以北的一个登陆场和散多梅希,全歼了被包围在散多梅希的的德军3 个师,在维斯瓦河西岸建立了苏军的登陆场。
  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左翼在1944年8 月初并入了新组建的由彼得罗夫上将指挥的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在喀尔巴阡山麓展开进攻。继占领西乌克兰的大工业中心德罗戈贝奇之后,很快又进入了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国境。
  在此战役中,波兰游击队配合苏军正规军作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破坏了德军的后方基地,使苏军能够集中兵力对付德军主力部队。
  在进攻西乌兰的同时,苏军又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发起了攻势。德军孤注一掷,把拥有80万兵力的" 北方" 集团军群投入到从芬兰湾至涅曼河长达1000公里的战线上,以抵挡苏军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攻势。苏军则集中了由马斯连尼科夫大将指挥的波罗的海第三方面军和由叶廖缅科大将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及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波罗的海舰队和列宁格勒方面军等主力部队,投入到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战斗中。
  1944年9 月14日,苏军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发动进攻,前8 天就摧毁了德军的顽固抵抗,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首先攻占了巴尔顿涅地区,但是由于炮兵在森林沼泽地带的进攻受阻,德军乘机将其它地段的11个师的兵力
  抽调到里加附近,加强了防御力量。苏联最高统帅部命令波罗的海三个方面军暂停进攻。从塔尔木地区转入向北进攻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则加紧了攻势,迫使德军仓促向北撤退。9 月22日,列宁格勒方面军攻占了爱沙尼亚首府塔林。至27日,除希乌马和萨烈马两岛以外,已肃清了爱沙尼亚境内所有的德军。
  9 月底,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解放战役进入第二阶段,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的主力被调到邵良地区,向梅梅尔(克来彼达)方向发起强攻,5 天内向纵深推进了130 公里,突破了德军的主要防御地带,切断了德军" 北方" 集团军群与东普鲁士的联系。波罗的海第二、第三方面军在里加地区同德军展开了激战,于10月6 日解放了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将德军" 北方" 集团军群35个师的残部挤到海边,迫使其于次年5 月向苏军投降。列宁格勒方面军在波罗的海舰队的配合下,对位于芬兰湾和里加湾的各岛展开攻势,先后解放了沃尔姆锡岛、穆呼岛、希乌马岛、萨烈马岛、司尔韦半岛等地区,取得了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胜利。
  至1944年底,苏军在本土进行的战役大体结束,取得了卫国战争的决定性的胜利。苏军在一系列大规模战役中,共歼灭德军138 个师,收复了从巴伦支海到黑海苏联西部的全部被占领国土,并且在追歼敌军的战斗中,越出国境,进入罗与尼亚、波兰、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作战,直接支援了这些国家人民反抗德国法西斯的解放斗争。苏联全部国土的解放,也有力地支援了盟军作战,促使德国法西斯的军事,经济和政治状况愈加恶化,面临着覆灭的危险,轴心国集团各成员国纷纷宣布退出战争,轴心国集团全面崩溃,从而加快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最后战胜德国法西斯的进程。
  2.诺曼底登陆及第二战场的开辟
  1944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呈现出有利的形势。由于苏军的大规模战略进攻,德国调集大量预备队和西线兵力去阻止苏军的推进。意大利投降后,德国又把大批兵力部署在意大利北部,以对付盟军的进攻。在亚太战场,日军深陷于中国战场,在太平洋战场上也连遭失败,已无力与德国进行战略配合。被德国占领的西欧各国,反法西斯武装力量蓬勃发展,德国占领军已立足不稳。此时,盟军还控制了地中海和大西洋上的海上通道。这一切都为盟军在西欧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英、美当局决定履行在德黑兰会议上承诺的关于开辟第二战场的义务,即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地区实施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这次登陆作战的代号为" 霸王作战计划" ,其总的意图是:在诺曼底登陆夺占登陆场和港口。保障主力登陆和后勤供应,然后发动攻势占领法国整个西北地区,并与在法国南部登陆的部队会合,切断法国西南部的德军退路,突袭德军的齐格菲防线,向德国内地进攻,协同苏军最后战胜德国法西斯。
  盟军选择在诺曼底登陆是因为这里沿海地势开阔,可同时展开26至30个师,且距英国西南海岸的各大港口较近,便于运输部队和物资。同时,德军判断失误,认为盟军可能在加莱地区登陆,因而在诺曼底地区兵力部署薄弱,只有6 个师又3 个团,地面部队不超过9 万人。而且未构筑坚固的海防工事。这些有力条件弥补了诺曼底没有供应港口、海面不如加莱海峡平静等缺陷。
  盟军方面为登陆作战成功,投入总兵力45个师,约288 万人,各型飞机1.37万余架,各种舰艇5000艘。在登陆前,美、英军对诺曼底地区进行了长期空中侦察,并在登陆前50天就开始了对该地区的交通枢钮、桥梁、机场、海防阵地和军工生产基地进行了轰炸,给德军的作战能力造成严重的破坏。盟军为了隐蔽登陆作战企图,在整个作战准备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作战伪装,对德军部署在加莱地区的阵地进行了猛烈轰炸,所投炸弹的总吨数超过在诺曼底地区所投炸弹总吨数的两倍。同时,还中加莱海峡的英国海港设置了大量假登陆艇和假物资器材堆积物,树立明显的军队上船标志,并以一部兵力在加莱地区运动。这些伪装措施给德军造成了美、英军在加莱地区登陆的错觉。
  1944年6 月6 日1 时至2 时,盟军空降兵在诺曼底各要地实施空降,夺取了海岸通路和重要桥梁,并建立了桥头堡,为陆军顺利登陆创造了条件。
  6 时30分,美、英陆军利用涨潮时机和刚刚出现的暂短的好天气,开始在诺曼底地区大规模登陆。盟军由于掌握了制空权,德军抗登陆的准备又不足,登陆部队未遇德军强大的反击,傍晚时即占领了数个纵深8 至10公里的登陆场。但登陆部队上陆速度很慢,而且各登陆场未能连成一片。从6 月7 日起,登陆部队开始建立统一的登陆场。
  盟军开始登陆后,给德国造成了巨大的战略威胁。为了阻止英、美军大批上陆,并迫使美、英妥协,德国于6 月12日使用新研制成功的V-1 飞弹(一种小型火箭)袭击伦敦。(9 月,德国又使用V-2 弹道火箭袭击伦敦)。
  同时,德国还调来4 个师先后投入反登陆战斗。然而,这些措施都没有起到多大作用。美、英军队继续扩大登陆作战,6 月26日美军攻占瑟堡,肃请了科唐坦半岛上的残余德军。6 月底至6 月初,有13个美军师、11个英军师和1 个加拿大师,共100 万人在诺曼底登陆场登陆,占领了正面约100 公里、纵深50公里的登陆场,有近56.7万吨物资和17.2万辆车辆被运送上岸。7 月9 日,英军攻占长卡,7 月20日占领冈城,向圣洛方向进攻的美、英军占领圣洛。至此,尽管盟军建立登陆场的面积只及原计划的一半,但已完全可以集结大量的兵力和兵器,在西欧大陆上建立起从卡昂经科蒙、圣洛一直延伸到来赛的稳固战线,并占有绝对的制空权。此时,盟军已具备了收复西欧大陆的条件。诺曼底登陆作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德军伤亡11.7万人,盟军伤亡12.2万人。
  盟军的诺曼底登陆作战,在第二次界大战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它标
  志着西欧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作战,拖住了德军的大量兵力,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使得法西斯德国陷于东西夹击、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同时,极大地鼓舞了欧洲人民战胜法西斯的斗志,促进了抵抗运动的迅速发展。
  3.收复西、北欧大陆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后,很快在登陆场集中了39个师的兵力,使德军受到巨大威胁。希特勒力图阻止已登陆盟军向内陆推进,把在法国西北部的兵力增至26个师,但人员缺额很大,实际只等于正式编制的16个师,装备也不齐,坦克和强击火炮只有900 辆,飞机约500 架,德军完全处于劣势地位。
  盟军为了尽快占领法国西北部,于1944年7 月25日开始向德军发起进攻。7月31日,美第一集团军向南推进60公里,前进到塞楞河地区。美第3 集团军在法国游击队的配合下,向布列塔尼半岛推进,留下一部分兵力在该地区作战,主力东进向塞纳河进攻。
  8 月1 日,盟军统帅部将整个远征军编成由布莱德雷统率的第12集团军群(辖美第1 、第3 集团军、美第9 航空队负责支援)和由蒙哥马利统率的第21集团军群(辖英第2 集团军、加拿大第1 集团军、英国空军负责支援)
  两个集团军群。8 月6 日,第12集团军在南、第21集团居中在北向东推进,展开了大规模的陆上进攻。德军为了改变不利态势,决定向西实施反击,前进至海岸,企图分割当地盟军,并切断盟军后方供给线,阻止其向前推进。
  盟军挫败了德军的反击,德军有8 个步兵师和2 个装甲师几乎全部被俘。至8 月25日,除布列塔尼半岛的几个港口外,盟军占领了法国西北部。
  盟军在法国西北部胜利进展的同时,又开始实施" 龙骑兵" (即" 铁钻")
  战役计划,在法国南部实施登陆。登陆军队共10个师、1 个空降大队、编为美军第7 集团军和" 战斗法国""B"集团军,总兵力为50万人,装备坦克1000辆,调用各型飞机4700架,出动舰船850 艘,由美军德弗将军指挥。
  此时,驻守法国南部的德军力量非常薄弱。其第19集团军共9 个师,总计25万人,配备120 辆坦克,200 余架飞机,在美、法军预定登陆的地段上只有2 个师驻守。
  1944年8 月15日晨,美法军队首先实施了空降,并同德军交战,占领了几个阵地。当日下午,美法军队开始在戛纳市以西的地中海沿岸登陆,傍晚,占领了3 个登陆场。19日,登陆军队建立起正面90公里,纵深50至60公里的统一登陆场,已登陆的部队共有16万人、2500门火炮和迫击炮、600 辆坦克和2.1 万余辆汽车。此后,美、法军继续北上发展进攻,8 月22日,攻占格勒诺布尔。23日,对马赛和土伦展开了猛烈进攻,向北推进到蒙太利马尔。
  法国抵抗力量有力地配合了盟军的登陆作战。在法国共产党和戴高乐的领导下,由国内抵抗力量组成的内地军和广大爱国者积极参加了解放祖国的战争。到1944年,法国人民武装已发展到了50万人,其中由法国共产党掌握的有20万人,这些武装力量以各种有效方式开展对敌斗争,牵制和打击了德军的大批兵力,解放了三分之一的国土。8 月19日,巴黎解放委员会领导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1 万多爱国民警队官兵也参加了起义。希特勒认为巴黎防御的成败在西线战场上具有决定意义,因而命令2 万德国占领军拼死守城。起义者奋勇战斗,基本上全歼德军。8 月24日,法国第二装甲师进入巴黎。25日,戴高乐作为法国抵抗力量的领导人进入巴黎,9 月9 日,成立了以戴高乐为首的法国临时政府。盟军包围马赛和土伦的时候,市内人民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大片市区,28日,盟军进入两市,不久又占领了蒙太利马尔。8 月31日,法国抵抗战士解放里昂,随后盟军进入该城。
  1944年9 月,在法国登陆的盟军远征军已达到208.6 万余人。9 月10日,沿着索姆河一线向北进攻的法军和美军第3 集团军先遣部队配合作战占领了第地区。9 月12日,执行" 霸王作战计划" 和" 龙骑兵作战计划" 的盟军在蒙巴尔会师,在法国本土建立起一条北起加来海峡南至地中海的战线,为向德国边境展开和解放西欧、北欧创造了有利条件。
  盟军于1944年9 月2 日进入比利时境内,在当地游击队的积极配合下,第2天即进抵安特卫普,市内人民举行了武装起义,并阻止了德军企图炸毁安特卫普港口重要设施的阴谋。在比利时人民的配合下,解放了该城。9 月8 日,比利时政府从伦敦迁回布鲁塞尔。
  9 月,卢森堡在盟军的帮助下,获得解放。盟军占领比利时后,进逼荷兰边界。此时,在荷、比边境德军有9 个师和两个战斗集团军群进行防守。
  9 月17日,英军第30军向埃因候温、格拉费、奈梅根、阿纳姆一线发动进攻,并以第8 、第12军在两翼进行配合,美军空降兵也实施了空降,经过10天作战,英军突破了德军防线,向纵深推进80公里。
  与此同时,荷兰3 万铁路员工宣布总罢工,使铁路运输完全陷于瘫痪。
  德国占领当局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和镇压。荷兰共产党领导抵抗组织和人民群众,排除了荷兰流亡政府和国内武装力量指挥部对德军妥协的干扰,在英军的帮助下,同德国占领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终于在1945年3 月使荷兰获得解放。
  1944年11月初,苏军解放了挪威极北部一本芬玛克,同时英国对挪威抵抗力量援助了武器、弹药,从而促进了挪威抵抗运动的发展,抵抗力量对德国占领军的企业、机构、交通等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给德军的作战行动造成了极大困难,1945年5 月,德军被迫向英美盟军投降,英军进入挪威。
  丹麦人民在最后抵抗德国侵略者及其帮凶的斗争中,其目标主要是破坏敌人的机场、军事工厂、铁路运输线等,同时不顾敌人的血腥镇压,坚持开展罢工斗争,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丹麦抵抗运动武装力量迅速扩大到4.2
  万多人。1945年2 月,爱国者将预定开住德国的22艘拖船送到了瑞典境内。
  同年5 月5 日,德国占领军向盟军宣布投降,英军进入丹麦。
  4.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扑
  1944年底,法西斯德国彻底失败的形势已经明朗。垂死挣扎的德军为了寻找出路,决定向阿登地区的盟军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反击,以图扭转西线的不利局势,赢得与美、英两国进行谈判的地位,争取同两国单独媾和,以便抽出兵力去东线抗击苏军。德军计划突破盟军防线中最薄弱的地段,在列日和那慕尔一线强渡马斯河,尔后向安特卫普方向发展进攻,分割并歼灭比利时和荷兰境年的盟军。德军投入这次进攻的总兵力为3 个集团军,25个师,共25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617门、坦克和自行火炮900 辆、飞机800 架。
  此时,盟军统帅部未曾预料德军会进行反扑,更认为阿登地区不适于进行大规模的进攻,因而未在该地加强防守。在阿登地区不远115 公里的正面上,只部署了5 个师共8.3 万人,394 门火炮、242 辆坦克和182 辆自行火炮,兵力兵器远不及德军。
  德军在开始进攻前,派遣了一支约800 人组成的特遣队,身着美军军服,口操英语,佩美式武器,潜入美军驻地进行破坏,制造混乱。1944年12月16日拂晓,德军主力部队发起进攻,美军未作有组织的抵抗即仓惶退却。德军在美军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后,继续向前推进,扩展到纵深90公里,正面达100 公里,于22日进抵马斯河。
  为了阻止德军越过马斯河,盟军统帅部调加4 个军的兵力,以加强阿登地区的防御力量,并调整了指挥关系和兵力部署。12月23日,盟军开始对德军进行航空兵袭击,地区部队实行反突击,暂时阻止了德军的前进。德军继续调集兵力发起新的攻击。1945年1 月1 日,德国空军出动1000多架飞机,猛烈轰炸盟军的机场,炸毁飞机260 架。
  为了彻底挫败德军的反扑,盟军于1 月3 日再度转入进攻。在此战事十分严峻的时刻,英国首相曾于1 月6 日打电报给斯大林,请求苏军提前实施既定的进攻计划,以配合盟军的反击作战。苏军最高统帅部答应了丘吉尔的请求,提前于1945年1 月12日,以120 个师的兵力,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喀尔巴阡山1200公里长的战线上,对德军发起全面进攻。德军被迫调2 个坦克师到东线对付苏军,从而减轻了西线盟军的压力。盟军乘机迅速推进,到1 月底,将德军全部赶到进攻前原出发阵地。此次德军反扑作战未果,死伤和失踪8.2 万人,损失坦克和火炮600 辆、飞机1600架、其它车辆6000辆,从而彻底丧失了反攻的能力。
  5.盟军在意大利北部的胜利
  德军在意大利南部失利后,被迫退守古斯塔夫防线,企图依托这条横贯意大利中部全境、被其称为" 坚不可摧" 的防线,阻止盟军占领意大利北部。
  德军"C" 集团军群所辖的第10集团防守该防线。驻守意大利北部的还有该集团军群的第14集团军。
  1944年初,在意大利南部的盟军为第15集团军群,包括美第5 集团军、英军第8 集团军和英军独立第5 军,共有19个师24个旅,支援飞机4000架和地中海的3000余艘舰船。
  为了配合正面摧毁古斯塔夫防线,根据丘吉尔的主张,盟军抽调美第5 集团军所属的第6 军及126 艘战舰、250 艘运输舰和约700 架飞机,于1 月22日凌晨2 时从古斯塔夫防线北面地中海海岸的安齐奥实施登陆。在此进行防御的德军2个营和数个连不堪一击,盟军当即占领安齐奥港,并把3.6 万人和3000多车辆运送上岸。但登陆部队奉命" 固守滩头阵地" ,未能迅速推进,致使德军调集6 个师的兵力进行反击。盟军依靠绝对的空中优势,才守住登陆场。
  此时,为了配合西线盟军即将开始的诺曼底登陆作战,需要在意大利的盟军部队加强攻势,牵制德军。5 月11日深夜,盟军发起进攻,很快突破德军的古斯塔夫防线,迫使德军退守从台伯河口至东海岸佩斯卡拉的凯撒防线。在安齐奥登陆的部队乘机发动进攻,于5 月25日与正面进攻部队会合。
  德军被迫继续向意大利北部撤退,占领从圣马力诺至卡拉拉的哥特防线。盟军开进罗马城后,继续向北推进,于8 月下旬突破哥特防线。这时,英国为了扶持希腊地主资产阶级统治,维持其势力范围,从意大利抽调大批英军前去希腊镇压民族解放运动。意大利的战争一时平熄下来。
  1945年4 月,正当东线苏军和西线盟军对德国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时候,4 月9 日,在意大利的盟军乘势对德军发动最后的进攻。23日,盟军全线进抵波河,俘德军3 万人。24日,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北部发动武装总起义,迅速解放了米兰、都灵、热那亚、威尼斯等大城和广大地区。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在逃跑途中被游击队活捉,于4 月28日被处决。4 月底,盟军在意大利人民武装的配合下,占领了意大利北部地区。5 月2 日,意大利境内的德军代表在卡塞塔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至此。意大利战场上的战事,以盟军的最后胜利而宣告结束。
  6.攻克柏林与德国法西斯崩溃
  (1)雅尔塔会议1945年初,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德国法西斯接近灭亡、日本也处于日暮途穷的形势下,为了研究关于打败德国、铲除德国军国主义、对德占领、苏联对日作战和战后安排等问题,1945年2 月4 日至12日,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以及三国外长和参谋长,在苏联克里木半岛上的雅
  尔塔举行了战争期间的第二次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
  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四个问题,并作了相应的决议。
  第一,关于德国问题。会议讨论和协调了三国最后击败德国的战略计划。一致表示加强合作,协同作战,并就东西线配合作战,向德国心脏地区发动总攻的时间、规模和协同作战等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并拟定了具体行动计划。会议详细讨论了战后对德国的处置问题,重点研究了占领和管制德国以及向德索取战争赔款问题。决定三国部队将各自占领德国一个区域,并决定从英美占领区中划出一个地区让法国占领。成立一个由三国占领军最高司令官组成的中央管制委员会,以便协调处理德国问题。关于德国索赔问题,苏联提出德国在10年内用实物支付总额为200 亿美元,按照" 谁的贡献大""谁的损失大" 谁将得到更大分额赔偿的原则进行分配,苏联应得到不少于100 亿美元的赔偿。会议经过争论,决定在莫斯科成立一个由苏、美、英三国组成的研究德国赔偿的委员会,以苏联提出的建议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德国的赔偿问题。
  第二,关于波兰问题。会议对波兰政府的组成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英、美拒不承认苏联支持的由波兰工人党为首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称的波兰临时政府,而支持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经过反复争论,三方达成了一项原则性协议,承认现存的临时政府为新的波兰政府的框架,但" 应该在更广大的基础上实行改组,以容纳波兰国内外民主领袖。这个新政府应称为波兰全国统一的临时政府。" 由苏、美、英三国成立一个委员会," 首先在莫斯科与现今临时政府成员,并与波兰国内外其他波兰的民主领袖进行会商,以便根据上述方针改组现政府。" 关于波兰的边界问题,会议确定波兰东部边界还以寇松线为界,而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自5 公里到8 公里的调整。西部边界,美、英主张以奥得河和东尼斯河为界,苏联则坚持以西尼斯河为界。会议最后达成协议,"波兰必须在北方和西方获得广大的领土让与" ," 波兰西部疆界的最终确定,应待和会解决。" 第三,关于联合国组织问题。会议决定,常任理事国在理事会中,除了对于关于程序问题之外的一切问题均可行使否决权。也就是说,一个大国不能用否决权来阻止安理会讨论问题,但可以用否决权来阻止安理会采取行动。会议经过争论,同意了苏联要求将白俄罗斯、乌克兰两个加盟共和国列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一事。
  第四,关于对日作战问题。会议决定,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必须参加同盟国方面的对日作战,其条件为:(1)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甲、库尔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势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
  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雅尔塔会议是在世界从战争向和平过渡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三国首脑在会上谋求消除分歧,增强合作,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各自作了一定的让步和妥协,对协调同盟国最后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战略计划,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重大作用,符合全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战争,要求和平的根本利益。但是会议的有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擅自作出有损其主权和利益的决定,表现了大国强权政治的行为,这是非常错误的。
  (2)盟军进攻德国本土,在易北河与苏军会师雅尔塔会议后,苏军和美、英盟军相互配合,从东西两线对德国法西斯展开了总进攻。到1945年2 月初,西线盟军击退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扑后,进逼齐格菲防线。东线苏军已进抵奥得河,对柏林构成严重威胁。德军为了阻止苏军的进攻,把西线战场半数以上的装甲师和大批坦克调到东线。这样,德军在西战场只剩下59个师的兵力,分散布署在整个防线上,企图依托沿莱因河构筑的齐格菲防线,阻止盟军的进攻。
  盟军决定组织大规模的进攻,歼灭莱因河以西的德军,尔后强渡莱因河攻占鲁尔工业区,然后进抵易北河与苏军会师。
  2 月8 日,加拿大第1 集团军发起进攻,13日突破德军主要防御地带后向东南推进。2 月23日,美军第9 集团军和第1 集团军一部开始强渡鲁尔河,3 月2日抵达靠近杜塞尔多夫的莱因河,次日与加军在格尔登地区会合。
  在莱因河中游以西地区,美第1 集团军一部于3 月7 日攻占达科隆市,另一部从雷马根抵达莱因河,通过鲁登道夫铁桥在河对岸建立起登陆场。美第3 集团军一部在特里尔附近首先突入齐格菲防线,于3 月9 日至10日抵达莱因河。3 月15日,盟军第6 集团军群从齐格菲防线南面发起进攻。与此同时,第12集团军群一部从北边的摩泽尔河发起进攻,合击歼灭了萨尔盆地的德军。
  3 月23日,盟军开始强渡莱因河,以第21、第12集团军群和独立空降第18军,在9000架飞机的支援配合下,对驻守在鲁尔工业区的防守西线的德军"B" 集团军群发起进攻,迅速形成对该地德军的包围。德军抵抗失败,于4 月18日投降。
  盟军第12集团军群在鲁尔合围德军后,继续由卡塞尔地区向东推进,于4 月16日进抵易北河。19日攻克莱比锡。25日,美第1 集团军在托尔高地区的易北河上与苏军乌克兰第1 方面军会师,此时,德国被分割成南北两部分。
  在北部,由蒙哥马利指挥的第21集团军群向东北推进,前进至易北何。
  英军在强渡易北河后继续向东推进,占领了汉堡。5 月初,英军在易北河以东与苏军会师。在南部,由德弗斯指挥的第6 集团军群在莱因河与内卡河之
  间发动进攻,4 月19日攻克纽伦堡。4 月21日攻占斯图加特城。4 月25日渡过多瑙河,进入巴伐利亚平原。5 月2 日攻克慕尼黑。德军在盟军与苏军的打击下,已处于全面崩溃的境地,其残部被压缩在柏林附近地域,苏军最后攻克柏林占据了有利条件。
  (3)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柏林是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巢穴。苏军根据苏、英、美等国关于把柏林划为苏军战区的协议,负责攻打柏林。苏军在1944年对德军及其仆从军实施打击和1945年初对德军进攻取得重大胜利后,已经从德军手中解放了波兰和匈牙利的全部国土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大部分国土,并且攻占了德国的东普鲁士和东波美拉尼亚。这时,苏军面临的作战任务,就是攻占柏林,彻底打败法西斯德国。
  此时,德国在欧洲已失去了所有盟国,政治上空前孤立,经济上已经崩溃,军事上兵员缺乏,装备不足,士气低落,德国已陷于全面危机之中。为了抵抗苏军对柏林的进攻,德军统帅部把214 个师又14个旅的兵力用于苏德战场,在柏林方面部署了" 维斯瓦" 集团军群的全部和" 中央" 集团军群的大部兵力,共85个师,100 万人左右,火炮1 万多门,坦克和自行火炮(车)
  1500辆,飞机3300架。此外,柏林市内还有守备部队20多万人。德军在奥得河、尼斯河地区构筑了3 道防御地带,还在柏林地域构筑了3 道防御筑垒。
  1945年4 月中旬,苏军开始实施柏林战役。参加战役的是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乌克兰第1 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2 方面军、波兰第1 和第2 集团军、波罗的海舰队以及远程航空兵部分兵力,总兵力共有162 个步兵师和骑兵师、21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41个空军集团军,约250 万人,配备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辆,火炮和迫击炮4.2 万门,飞机7500架。
  4 月16日,苏军发起进攻。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从屈斯特林登陆场进攻,在坦克集团军的配合下,从70公里正面上突破了德军3 道防线,向纵深推进30公里。同时,方面军辅助集团也向前推进,在左翼创造了从北面迂回德军法兰克福——古本集团的条件。
  乌克兰第1 方面军突破了德军尼斯河的3 道防线,尔后强渡了斯普里河,歼灭德军14个师,创造了从南边包围的条件。接着,乌克兰第1 方面军各坦克集团军从南面突击柏林。白俄罗斯第2 方面军于4 月18日发起进攻,占领了3 号渡西奥得河的出发地。4 月20日以后,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继续发展进攻,突破柏林远郊防线,进入城郊,开始了市区交战。乌克第1 方面军突破德军防御后,推进到柏林附近地区,近卫坦克第3 、4 集团军分别推进到柏林和波茨坦市南部。向德累斯顿方向进攻的方面军部队(包括波兰第2 集团军)击败德军的反突击,保障主要突击集团对柏林的进攻。4 月24日,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近卫第8 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1 集团军、乌克兰第1 方面军近卫坦克第3 集团军和第28集团军在柏林东南会合,完成了对法兰克福古本集团的合围。4 月26日至5 月1 日,分割歼灭了该集团。25
  日,乌克兰第1 方面军近卫坦克第4 集团军同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第47集团军、近卫第2 集团军在波茨坦地区会师,完成了对柏林的合围。德军试图突围,但在苏军痛击下未能得逞。随后,苏军展开了强攻柏林的激烈战斗,德军被分割成三个孤立的部分。4 月29日,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第3 突击集团步兵第79军打响了夺取国会大厦的战斗。当天,陷于绝望的希特勒写下遗嘱,指定海军上将邓尼茨为他的继承人,同时还指定了戈培尔、博尔曼等一些人为新政府成员。4 月30日,苏军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的圆顶上。同日下午,希特勒在总理府的地下室自杀身亡。5 月2 日,德军停止抵抗,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率残部投降。
  5 月8 日,德军最高统帅部派出以凯特尔元帅为首的代表,在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苏联政府委派朱可夫元帅和同盟军代表英国空军上将泰德等一起接受了德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宣告结束。在攻打柏林战役中,苏军共歼灭德军70个步兵师、23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俘虏德军官兵48万人,缴获坦克和自行火包1500余辆,飞机4500架。
  7.盟军在亚太战场的对日反攻
  德国投降以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只剩下一个日本。但是,日本法西斯并不甘心于失败,仍然企图以尚存的400 余万军队作垂死挣扎。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和日本大本营陆海军部相继发布了《帝国陆海军作战计划大纲》和《决战非常措施纲要》,提出其作战重点是挫败盟军向日本本土进攻,并要竭力搜刮中国和东南亚各地的战略物资,增加重要军需物资的生产。此时,由于欧战胜利在望,盟军抽调兵力至太平洋战场,使得盟国在亚州和太平洋地区的态势外于极为有力的地位。从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对日反攻作战。
  (1)攻占新几内亚1944年春,以美国陆军上将麦克阿瑟任司令官的盟军太平洋西南部战区统帅部,所辖部队有15个师的兵力,并掌握了太平洋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此时,驻守新几内亚的日军第18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处于极为有利地位的盟军采取" 蛙跳战术" 开展进攻。4 月,澳军第7 师、第11师从马丹沿海岸向西进攻,盟军主动直接进攻马丹西部重镇荷兰地亚。4 月22日,美军5 万人分别在荷兰地亚和艾佩塔登陆,对总共只有1.7 万余人的日本守军展开猛烈攻击,很快突破日军防线,并包围了马丹和荷兰地亚之间的威瓦尔。威瓦尔日军企图沿海岸向艾佩塔突围,被美军所挫败。麦克阿瑟不等围歼威瓦尔日军,又指挥部队渡过海峡,攻占了韦克德岛。
  5 月下旬,麦克阿瑟指挥部队跳跃到荷兰地亚以西350 英里的阿克岛,与1.1万守岛日军展开激战。6 月初,日本大本营派出一支部队在战舰和飞机的掩
  护下增援阿克岛。此时,由于美军在中部太平洋开始了发动对马里亚纳群岛的进攻,日军增援部队被迫撤退,美军攻占了阿克岛。7 月,美军攻占诺埃姆富岛,并在桑萨波角附近登陆。这样,盟军攻占了新几内亚日军各据点,打通了向菲律宾推进的道路。
  (2)攻占马里亚纳群岛美军攻占马绍尔群岛后,日军便退守马里亚纳群岛和加罗林群岛,企图构成" 第二道防线" ,阻止美军继续推进。1944年3 月,美军联合参谋部下达了进攻马里亚纳群岛的命令。美国投入的作战兵力,是由斯普鲁思斯海军上将指挥的中太平洋部队,拥有3 个海军陆战师、1 个后备陆军师、27艘航空母舰、113 艘各型军舰、1000余架飞机,共计13万人。
  6 月11日,美军航母舰载飞机,开始对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塞班岛和提尼安岛进行轰炸,摧毁了岛上的日机。塞班岛驻守日军4.3 万余人,是日本第31军司令部和海军中部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在日军新防线上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15日晨,美军开始在塞班岛登陆。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在登陆作战过程中,为争夺制空与制海权,双方在马里亚纳海域和上空进行了大规模海战和空战,美军击沉日军3 艘航空母舰和2 艘油船,重创4 艘航空母舰及战列舰、巡洋舰、油船各1 艘、击毁飞机450 架。美军仅有5 艘舰艇被击伤,损失飞机约130架。美军经过25天的作战,占领马里亚纳全岛,日军有4.1 万余人被击毙和自杀,美军伤亡1.4 万余人。关岛是马里亚纳群岛中最大的岛屿,由日军第29师团驻守。7 月21日,美军开始在关岛登陆,双方激战到五月上旬,日军停止了抵抗。提尼安岛是日本第一航空队司令部所在地,只有一个联队驻守。7 月25日,美舰对提尼安岛进行猛烈炮击后,海军陆部队开始登陆,一周内击败日军,占领全岛。
  美军在攻占以上三岛并在海、空战中击败日军主力,剩余日军被迫撤退,美军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
  (3)攻占菲律宾群岛菲律宾群岛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北方至西南方是中国、印度支那、泰国、缅甸、马莱亚、荷属东印度群岛等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和地区,菲律宾正处于东面中央部位。美军若攻占菲律宾,将为以后的进攻获得重要的出发基地,从而把海上攻势和亚洲大陆的反攻结合起莱,并且可以切断日本掠取东南亚资源和支援该地区作战的海上运输线。
  1944年9 月,美军在摩罗泰岛登陆,至此,中部太平洋美军和西南太平洋美军在菲律宾群岛附近会合。美军决定首先从日军防御兵力薄弱的菲律宾中部的莱特岛实施登陆作战,以便将防守菲律宾群岛的日军分割成两部分,然后逐个攻占各岛。美军参加莱特岛登陆作战的为第6 集团军和2 个后备师,共28万余人,支援作战的海军部队为第3 和第7 舰队,共有880 多艘舰艇(其中有30艘舰空母舰),空中掩护和作战支援的有陆军第5 、第13航空队和澳大利亚航空队,连同航空母舰载机,飞机总数为2000架。
  日本大本营针对美军将连续向日本本土接近地的日占诸岛发起大规模进攻,实现在日本本土登陆的战略企图,确定下一步的作战以确保日本本土和南方资源地区为中心,在本土、南方诸    岛、台湾和菲律宾地区集结兵力,实行决战,挫败美军进攻,扭转  战局。为此,大本营制订了" 捷号作战" 计划。其中菲律宾地区的决战为" 捷1 号作战".日军在菲律宾群岛方向成立了第14方面军,下辖第35军,以及5 个步兵师团,3 个独立混成旅团,主力部署于吕宋岛。防守莱特岛的部队步兵为第16师团主力和102 师团一部,共2.1 万余人。
  1944年9 月下旬开始,美舰载飞机对菲律宾各岛及台湾、琉球等地的日本海空等基地进行轰炸,炸毁和击毁日机1200余架,夺取并保持了莱特岛空域的制空权。
  10月20日,美军登陆部队在海军舰艇炮火和空军的掩护下,开始在莱特岛东岸登陆。守岛日军随着增援部队的到莱逐渐加强了对美登陆部队的抵抗。
  为配合守岛日军作战,日本决定以海、空军对美军海军实施攻击,为此编组了以北、中、南3 个舰队,共有4 艘航空母舰、9 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33艘驱逐舰,约700 架飞机。10月23日至25日,美、日舰队在思加诺角以东萨马岛附近和苏里高海湾展开激战。美军在航空母舰航空兵和雷达技术方面占有优势,从而占据了海战的主动权。3 天内,日军损失了4 艘航空母舰和24舰各型战舰。美军在海战中的胜利,有力地配合和推动了登陆部队的作战,12月下旬,美军攻占莱特岛。
  1945年1 月,美军在吕宋岛登陆,同时向马尼拉进军,经过4 周的激战,占领了该市。此后,美军接连在菲律宾南部的巴拿旺岛、民都洛岛、班乃岛和内格罗斯岛登陆。到7 月上旬,肃清了菲律宾群岛的全部日军。
  (4)攻取硫磺岛硫磺岛位于笠原群岛南部,居马里亚纳群岛与日本本土之间,北距东京1200公里,是日本对南海诸岛作战的航空中继站和防守日本本土的前哨阵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防守该岛的日军兵力为2.1 万人,配有坦克23辆、30余架飞机和12艘舰艇。日军在岛上构筑了防御工事,采取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的抗登陆作战计划。
  美军为给进攻日本本土扫清障碍,取得前进基地,利用该岛3 个机场,用战斗机护送马里亚纳群岛上的轰炸机去轰炸日本本土。因此,美军决定攻占硫磺岛。美军在登陆前对硫磺岛进行了长达6 个月的轰炸,为了孤立岛上的日军,在登陆前对日本本州和东京进行3 天空袭。为了确保登陆成功,美军调集了第5 两栖军、各型舰艇8000余艘、飞机2000余架,总兵力约22万人。
  1945年2 月19日晨,美军开始向硫磺岛登陆。由于日军抵抗无力,美军很快登陆,上陆部队达3 万人,建立了登陆场。当美军向腹地推进时,日
  军利用岛上复杂地形和坚固的防御工事进行顽抗,使美军遭受了很大损失。
  2 月25日以后,美军3 个战师并列向北发展进攻,至3 月9 日,美军相继夺取了南部、中部及北部正在修建中的3 个机场,将日军压缩在北端和东北部的狭小地带内。3 月25日,日军残部突围,大部被美军歼灭。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3 月26日,美军占领全岛。此战,美军伤亡2.1 万余人,日军被击毙2.5 万余人,被俘1000人。美军攻占硫磺岛后,为进攻日本本土提供了中继基地。从此,日本本土处于美空军的经常空袭之下。
  (5)攻占冲绳岛美军在进攻硫磺岛的同时,即着手准备进攻冲绳岛。冲绳岛是琉球群岛中最大的岛屿。该岛位于日本和中国台湾之间,距两地均为360 海里,是日本本土南部的最后一道屏障,岛上有4 处机场和1 个军港,是距日本最近的一个较大的海空基地。美军如能夺取该岛,既可以此为依据,进攻日本西南部。
  冲绳岛在日本本土防御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大本营在马里西纳失守后,重点加强了该岛的防守兵力和工事构筑。日军防守兵力为两个师团、1 个混成旅、1 个坦克团,还有一些炮兵部队和海军基地部队以及由岛上居民编成的特编团,总兵力10万余人。同时,日军大本营陆海军部制定了代号为" 天号作战" 的航空兵决战计划,集中了陆海军航空飞机2990架,分别部署于中国台湾、琉球群岛和九州等地,对支援登陆的美国舰队和运输船进行突击,以配合冲绳岛日军反击美军登陆。
  美军参加冲绳岛登陆战总兵力为45万余人,各型舰艇1500余艘、飞机2500余架。1945年3 月26日,美军攻占冲绳岛以西岛屿后,于4 月1 日美军在冲绳岛西岸实施登陆,当日有6 万人登上该岛。4 日,美军进抵东岸,将日军防线切成南、北两段,分别向两端发展进攻。
  美军早已估计到日本将集中陆海军飞机对美舰进行攻击,因此,在登陆前即重点轰炸了日本本土和台湾的机场,将3000多架日机击毁于地面,削弱了日军实施空中攻击的力量。日军为了保住冲绳岛,从4 月6 日起,开始执行其" 天号作战" 计划,派出包括3000架" 神风" 自杀飞机在内的8000架飞机和10艘大型水面舰艇及700 余艘" 自杀艇" ,对冲绳岛附近海域的美军舰队和登陆输送船只进行自杀式攻击。美军轰炸机与鱼雷机在九州以南海域上空攻击了日本舰队,美军快速航母编队也进行了迎战。日军有6 艘大型水面舰艇被击沉,损失飞机300 余架。美舰被击沉26艘,受重创368 艘。
  日军虽取得一些成果,但对整个战局起不到决定作用。
  在此期间,登陆美军击败了守岛日军的顽强抵抗,胜利向南、北推进,于6月23日占领冲绳全岛。这次作战,日军共伤亡9 万余人,被俘7000余人,损失飞机2000余架及舰艇20艘。美军伤亡7 万余人,损失飞机760 余架,舰船400 余艘。美军以巨大代价占领冲绳岛,从而取得了进攻日本本土的海、空基地。
  (6)盟军在缅甸的反攻1943年8 月底,盟军成立了东南亚统帅部,由英国海军上将蒙巴顿担任司令官,由当时兼任蒋介石的顾问、美军陆军中将史迪威担任副司令官。该统帅部的主要任务是向缅甸发动攻势,消灭缅甸边境的日军,打通交通线。
  1944年初,驻守中国云南普洱以西和缅东边境的中国国民党军队一部,奉命向腊戍方向发起进攻,美军也开始向密支那进攻。
  日军为了牵制盟军的攻势,于3 月25日由牟田口廉司令指挥第15军向印度的英帕尔和科希马发动突击。英军4 个师的兵力在空中火力的支援下,进行了有力的反击。日军由于缺乏军需补给,陷于困境。但牟田口廉不顾部下反对,命令日军继续进攻,故使10万日军陷入绝境。在英军的猛烈打击下,日军被毙伤7.2 万余人,全军失去战斗力,全部向缅甸西部和东部撤退。
  1944年8 月,中、美军队和缅甸游击队占领了密支那。10月中旬,盟军开始实施" 首都作战计划" ,以第33军和第4 军向缅甸中部发动进攻。
  日本守军抵挡不住盟军的攻势,从缅北、缅中撤退。盟军继续推进,占领了阿恰布。在缅北,以中国军队为主的中美联军击溃日军,打通了从曼德勒到中国的公路。
  1945年3 月,在缅中进攻的印军占领了曼德勒。此时,英军登陆兵已在缅甸西部占领了兰里岛和支达巴岛。另一支印军占领了实兑。5 月1 日,盟军开始实施" 吸血鬼作战计划" ,从南、北两个方向向首都仰光进攻,日军第28军和第33军被击溃,驻守仰光的日军向缅泰边境撤退。5 月3 日,盟军进入仰光。8 月底,盟军肃清了缅甸全境的日军,并进抵缅泰边境。
  8.波茨坦会议
  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后,为了讨论对德国及其他战败国的处置和安排战后欧洲及世界和平等问题,1945年7 月17日至8 月2 日,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三国首脑举行的第三次会晤。出席会议的有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方面先是首相丘吉尔,7 月28日,新首相艾德礼赴会。会议对以下三个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了相应的协议。
  第一,关于德国问题。会议确定由苏、美、英、法四国共同占领德国。
  为了保证战后德国能够建成一个民主国家,并防止德国再次发动侵略战争,会议通过了若干必要措施:由苏、美、英、法四国对德国实行军事管制;解除德国全部武装,使之非军事化,铲除或控制德国可用作军事生产的一切工业,废除纳粹党控制的一切机构;永远防止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复活,废除一切形成希特勒政权基础的或按种族、宗教、政治信仰不同造成歧视的纳粹法律;逮捕并审判纳粹战犯等。关于德国的战争赔偿问题,会议规定赔偿应由每个占领国从自己的占领区征收;苏联除从自己的占领区获得赔偿之
  外,尚可从西部占领区取得当地拆迁的全部工业设备中无偿获得10%和以产品支付的15%作为赔偿;波兰的赔偿要求由苏联负责在其本身所得的赔偿份额中拨给。此外,会议还按苏联政府的提议,决定将原德国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及其附近地区让与苏联。
  第二,关于波兰问题。美、英承认了以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组成的包括有流亡政府代表在内的临时民族统一政府,撤销了对波兰在伦敦流亡政府的承认。关于波兰西部边界问题,会议达成协议:在波兰西部边界未最后决定之前,以前德国之东部领土,即自史温曼德以西之波罗的海沿奥得河至与尼斯河西段会流处,再由尼斯河西段至捷克斯洛伐克边境,包括经本会议决定不归苏联管辖之一部分东普鲁士和以前的但泽自由区域,均由波兰政府管辖,但边界的最后划定要待和约解决。
  第三,关于如何处理意大利和原德国附庸国的问题。会议认为,意大利是第一个同德国断绝关系的轴心国,并已从法西斯政权下获得解放,应与它缔结和约,支持其加入联合国。三国政府还同意考虑在同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四国缔结和约前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在缔结和约后,支持它们申请加入联合国。会议责成外长会议尽快研究同这些国家缔结和约问题。
  除以上三个问题外,波茨坦会议还商讨了其它问题,并达成了协议。其中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苏联代表再次重申了保证履行对日作战的义务。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即《波茨坦公告》,因为当时苏联未参加对日作战,故未签字,7 月26日,中、美、英三国以共同宣言的形式发表。其主要内容是:盟国将继续对日作战,直到它停止抵抗为止。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的主权必须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所决定的其它小岛之内,日本霸占中国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地要归还中国。日本军队要完全解除武装,日本军国主义必须永远铲除,不准日本保有可供重新武装军队的工业等。后莱苏联出兵对日作战时追认《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会议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达成了协议,这对加快结束对日战争,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但随着战争即将结束,美、英同苏联的在世界范围内的矛盾、分歧和斗争则进一步深化。这一切对战后欧洲政局及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9.苏军在远东的对日作战
  在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承担了在德国投降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义务。在波茨坦会议上,苏联又重申了参加对日作战的诺言。
  苏联在对德作战尚未结束时,即开始了对日作战准备。苏军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从欧洲战场抽调约75万人至远东,使远东地区的兵力增加到80
  个师、46个旅,共158 万人,2.6 万余门火炮和迫击炮、55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5300余架飞机、670 余艘各型舰艇,形成对日本关东军作战的优势。
  同时,成立了以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为总司令的远东苏军总部,指挥苏军对日作战。
  日军方面,在亚洲、太平洋战争过程中,关东军大批主力被调到中国关内和南洋战场,新组建的师团缺乏战斗力,使整个关东军的作战能力大为下降。这样,关东军的作战计划即由进攻改为防御性的持久作战。当时,日本关东军辖第1 、第3 、第17三个方面军和独立第4 军,约97万人,火炮5000余门、坦克160 辆、飞机1800架,另有伪满和伪蒙军约20万人。
  苏军的战役企图是" 使用三个方面军(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1 方面军和远东第2 方面军)从西、北、东三个方向同时向驻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切断关东军与关内及在朝鲜日军之间的联系,全歼关东军主力,占领东北全境。同时在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实施登陆作战,控制宗谷、根室两海峡,进而威胁日本本土。
  1945年8 月8 日,苏联对日本宣战。与此同时,苏军三个方面军越过边境线,对日军发起了进攻。接着,苏军出动轰炸机,分批轰炸了沈阳、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索伦和朝阳等城市和交通枢钮。
  在西线,后贝加尔方面军主力进展迅速,第一天就深入150 公里。到12日已攻克鲁北、安泉。这时,先头坦克部队在海拉尔遭日军顽抗,主力部队实施迂回作战。苏蒙骑兵机械化群分两路前进,分别攻占多伦和张北。到17日,该方面军攻占扎兰屯、洮南、通辽、赤峰等地。除部分兵力继续围攻海拉尔日军外,主力部队随坦克集团军继续发展进攻。在东线进攻的远东第1 方面军左翼两个集团军分别在东宁、虎头遭到日军抵抗,主力被迫迂回。17日攻占牡丹江市。右翼兵团进占勃利,左翼兵团进占图们。在东宁、虎头,经激烈战斗,于8 月26日最后击败日军。在北线,远东第2 方面军兵分三路实施突击。第一路强渡乌苏里江,攻占宝清;第二路渡过黑龙江,攻占富锦筑垒地域和佳木斯;第三路在航空兵和炮兵的支援下,对孙吴和爱辉筑垒地域展开攻击。
  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无条件投降后,关东军除在个别筑垒地域顽抗外,已完全失去还击能力。8 月17日,关东军下令放弃抵抗,日军开始投降。苏军先后在沈阳、长春、哈尔滨、吉林、大连、旅顺等重要城市实施空降,控制机场和重要目标,接受日军投降,同时,肃清少数顽抗的日军。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共毙伤俘日军68万余人,使日本失去了一支机动部队,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中国人民和军队对苏军出兵东北对日作战,给予了大力支援和配合,在苏军进军的同时,中国解放区军民对关内日军展开了总攻击,从而使关内日军不能策应关东军。邻近苏、蒙进军地区的八路军,以部分兵力向北推进,配合苏军作战,东北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为部队补充给养等大力支援苏
  军。这些对苏军战胜日本关东军起到重大作用。
  苏军在进攻中国境内关东军的同时,还分别向朝鲜北部、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的日军发动了进攻。8 月8 日夜,苏军太平洋舰队的海军航空兵对朝鲜的雄基、罗律、清津等港口的日军军舰进行轰炸后,由苏军登陆兵先后攻占。8 月19日后,苏军空降兵在平壤、元山等地实施了空降作战。苏军远东第1 方面军一部也进入朝鲜北部,同朝鲜人民游击队一起对日作战,加速了朝鲜北部的解放。
  8 月11日,苏军远东第2 方面军所属第16集团军向南库页岛发起进攻,迅速突破日军防线,空降兵部队实施空降作战。25日,1.8 万名日军投降,南库页岛得以解放。
  8 月18日,苏军以一个步兵师和一个陆战营组成的登陆部队,在千岛群岛北部的锡木施尔岛登陆,击败日军,占领该岛。接着,千岛群岛的日军北部兵团司令命令群岛北部所有日军投降。苏军登陆部队先后占领群岛南部各岛。
  苏军在远东作战的胜利,对加速中国抗日战争的结束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起到了重要作用。
  10. 美军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和原子突击
  美军攻占硫磺岛和冲绳岛后,战火已临近日本本土。处于最后灭亡之际的日本法西斯,仍妄图在本土进行决战,以决战争胜负。为此,日本实行了战时组织体制改革,成立了专门担负作战任务的5 个方面军司令部和专门负责地区警备任务的5 个军管区司令部,集中了在本土决战的陆海军总兵力240 万人,其中步兵53个师团,25个旅团,2 个战车师团,7 个战车联队,4 个高炮师团,陆军航空兵编为3 个军,有各型飞机3200架,海军有驱逐舰19艘,潜艇38艘,特攻艇2590余只,军用飞机5200架。日本法西斯还把国民驱上战场充当炮灰。日本政府颁布了《义勇兵役法》和《国民义勇战斗队统率令》,规定15岁至60岁的男性公民和17岁至40岁的女性公民均须服役。根据此项法令组织起来的国民义勇战斗队,总人数达2800万。日本军国主义实行本土决战的企图是:在海上、空中和陆上实施不断的特攻作战,以挽救其失败命运。其实,此时日本的军事力量已相当薄弱,国内货源枯竭,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生产下降到最低点。同时,进口断绝,全国口粮发生恐慌,局势混乱,反军反战情绪日益强烈。
  在美军进攻冲绳岛期间,英军最高统帅部就开会讨论了对日本本土的作战计划。提出首先以空、海军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与封锁,而后地面部队实施登陆作战。
  美国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早在拟定对本土作战计划之前就开始了。
  1944年6 月15日,美军68架B-29型轰炸机从中国成都机场起飞,对日本
  钢铁工业城市八幡进行了轰炸。以后又轰炸了大村、佐世保和长崎等地。8月,美军占领马里亚纳群岛之后,修筑了机场,以此为出发基地,继续对日进行大规模轰炸。由于实施夜间高空轰炸,投弹命中率不高,因此,轰炸效果不大。此后,美军改为大量使用燃烧弹夜间低空面积轰炸的战术。1945年3 月9 日,美军出动234 架B-29型飞机对东京进行面积轰炸,投燃烧弹1667吨,使东京1 /4地区燃起大火。到8 月14日,美机向日本58个城市投燃烧弹8.5 万吨,这些城市面积的一半被摧毁,其中炸毁工业区200 多平方公里,大批市民死伤,1300万市民逃到郊区。
  与此同时,美国军舰也对日本实施轰炸和炮击。从7 月1 日起,美快速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对东京周围机场、本州北部和北海道的函馆、室兰及轻津海峡的火车轮渡等目标进行了大规模轰炸。美舰还击沉横须贺港内的各型船只22艘。美舰还对大阪、神户、日立、舞鹤、清水等港口和城市进行了直接炮击,给这些地方造成很大破坏。
  为了断绝日本的海上交通,美军对日本施行了海上封锁。从3 月底开始,美军在下关海峡两侧、神户、广岛、佐世堡等港湾和本州的西海岸,从新泻至下关各港、濑户内海及九州等沿海进行了大面积的布雷封锁。美航空队出动飞机1700多架次,共投水雷1.2 万枚,击沉击伤日本船只670 艘。这些措施使日本海上交通陷于停顿。
  美国对日本的轰炸、炮击和封锁,使日本损失巨大,数万人伤亡和流离失所,经济陷于瘫痪,社会陷于混乱,法西斯日本已面临绝境。此时,美国还出于对在进攻硫磺岛等作战中伤亡惨重而对日本进行抱负,更主要是争在苏联前面去抢夺对日作战的胜利果实,并制造原子弹结束战争的神话,杜鲁门总统下令对日本实施原子突击。
  1945年8 月6 日2 时45分,飞机从硫磺岛机场起飞,当载有原子弹的飞机飞临广岛上空时,因防空警报刚解除,人们对于又发出的警报没有在意,很少有人隐蔽起来。当地时间8 时15分,美机投下第一颗梯恩梯当量为2 万吨的原子弹。原子弹爆炸后,光幅射引起大火,整个城市遭到严重破坏,被毁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在爆心6.4 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工厂厂房、机器全部被破坏,先后死亡7.1万人,伤6.8 万人。8 月9 日10时58分,美军在长崎又投下第二颗原子弹,由于长崎地处山谷,加之当日无风,因此遭受的破坏程度比广岛小些。市区68.3%的工厂被摧毁,死亡3.5 万人,受伤6 万人,失踪5000人。
  美国在日本投掷的两颗原子弹,所造成的破坏是严重和长期的。当然,在当时对日本的最后投降是起了加速的作用。但是,并不象美、英统治集团所吹嘘的是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从根本上莱说,是中国人民、亚洲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坚持长期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从而最后战胜了日本法西斯。
  11. 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的对日反攻
  (1)中国人民对日的总反攻在苏军发起远东战役,进军中国东北的同时,中国人民开始了对侵华日军发起战略反攻。
  1945年春季和夏季,中国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再次对日军发起大规模攻势,同样取得了重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武装,其主力军已发展到100 余万人,民兵220 万人,19个解放区总面积约100 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 亿。日军占领的一些大城市及之间的交通线,大都处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包围之中。同时,国民党政府未屈服投降,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日军在战略上完全处于被动的境地。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出兵远东,给日本关东军以毁灭性打击。这时,对侵华日军举行全面大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1945年8 月9 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发动沦陷区人民立即组织地下军,准备武装起义,配合从外部进攻的军队,彻底消灭敌人。8 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立即动员一切力量向日伪进行广泛的进攻,迅速占领被我军包围和可能占领的大小城市和交通要道。8 月10日至11日,八路军延安总部朱德总司令向根据地所有部队发布了战略进攻的第一道命令,令各部队向日伪军发出最后通牒,限期缴械投降,否则予以坚决消灭。
  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在全国抗日高潮的推动下,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采取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力求保存实力,企图日后独吞抗战胜利果实。日本投降了,蒋介石利用合法地位垄断受降权。他命令国民党军队向被解放区包围的城市和交通要道" 积极推进,勿稍松懈" ,要求日伪军" 负责维持地方治安" ,等待国民党受降。国民党军队为抢夺胜利果实,将被八路军、新四军已解放的城镇强行占去。蒋介石甚至电令战犯冈村宁次指挥已投降的日军,抢回已被八路军占领的张家口等。同时,国民党当局还给伪军以" 委任" ,令其控制重要据点。这样就形成了蒋、日、伪合流共同抗拒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反攻受降的局面。
  根据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军委于8 月22日决定改变作战方针,除个别地区仍可占领外,放弃攻占大城市的计划,只以相当兵力威胁大城市及交通要道,迫使敌人向这些地方集中,而以主要兵力向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进军,扩大和巩固根据地,坚决歼灭拒不缴械的日伪军。根据地军民遵照中共中央的方针,开展更加猛烈的反攻,取得重大战果。在整个反攻作战中,各根据地军民共歼日伪军23万余人。收复张家口、邯郸、烟台、淮阴等250
  余座中小城市。并一度攻入保定、归绥、天津西站、上海西站,逼近和包围北京、天津、太原、青岛、南京等大中城市,切断了北宁、津浦、平绥、正太、胶济、广九等铁路线,解放国土31.5万余平方公里,解放同胞1870万余人。
  1945年9 、10月份,侵华日军投降完毕,全部被解除武装。战略要点除了张家口、古北口为八路军解放,多伦、赤峰、承德为苏军、蒙军攻占外,其余如上海、广州、南京、南昌、济南、包头、杭州、徐州等均被国民党军队接收。国民党军队还受降日伪军总计232 万余人,以及大批飞机、舰艇和各种轻重武器。
  日本侵略者在人民抗日力量的打击下,遭到彻底的失败。在整个8 年抗战中,敌后战场对日伪作战共计12.5万多次,歼灭日军52.7万余人,伪军118.3 万余人。正面战场毙伤日军约53万人。两个战场合计歼日军105.7 万余人,伪118.3 万余人,连同投降日伪军232 万余人,中国战场共歼俘(包括受降)日伪军455 万余人。在长期抗战中,中国军民共伤亡2000万人以上,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约1000亿美元。中国人民以抗战所取得的辉煌战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2)亚洲各国人民的对日反攻在中国人民对日大反攻的同时,亚洲其它国家人民也进行了对日反攻。
  在朝鲜,金日成领导本国和在中国东北的朝鲜人民军,转入对日全面反攻,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推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肃清了法西斯残余势力,普遍建立起地方政权机构人民委员会。朝鲜解放后,美军于1945年9 月8 日在仁川登陆,根据盟国的协议,苏、美军队以" 三八线" 为界,分别接受日军投降。但美军不顾协议蛮横地霸占了南朝鲜,造成了战后朝鲜的分裂,形成北南朝鲜对峙的局面。
  在日本即将投降时,1945年8 月13日,印度支那共产党在新潮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举行总起义,于当夜发布了总起义命令。越南各地武装组织和人民群众纷纷举行武装起义,越南人民解放军向日军盘距的太原市发动进攻。河内数十万群众实行政治总罢工。19日,10万群众的示威游行转变为武装起义,以工人为主体的起义军解放了河内。随后,顺化、西贡的起义也取得了胜利。日本傀垒政权保大" 皇帝" 被迫下台。9 月2 日,胡志明在河内50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上,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越南8 月革命胜利后,盟军总部命令中国国民党军队和英国军队以受降为名,进驻越南,并以北纬16度线为界,北部为中国军队受降区,南部为英国军队受降区。
  后法军在英国支持下侵入南部,从而形成了战后越南南北的分裂局面。
  在马莱亚,到抗战时期,人民抗日军发展到1 万余人,民兵发展到数万人,解放了全国一半以上的乡村地区,控制了许多中小城镇。日本宣布投降后,马莱亚人民经过艰苦战斗肃清了继续顽抗的日军,解放了全国,普遍建立了具有政权性质的人民委员会,出现了民族解放的革命形势。9 月5 日,
  英军以" 接受日军投降" 和" 维持秩序" 为名,重返马莱亚,解散了人民委员会,重新恢复了英国殖民统治机构。
  英、美军队在缅甸发动对日军进攻时,缅甸人民在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领导下,于3 月27日,掀起全民抗日武装起义。起义的缅甸国民军和游击队猛烈地向日军发动进攻,与盟军的作战相配合,使日军腹背受敌,陷于崩溃。5 月后,缅甸人民收复首都仰光和广大国土,英军迅速向缅甸人民武装已解放的地区推进,重新占领了缅甸。
  1945年8 月中旬,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的反法西斯革命青年组织及" 卫国军" 和" 后补" (日本为补充前线作战而训练的印尼青年后备军)的代表举行会议,决定举行武装起义,但此计划未能实现。印尼共产党地下组织迅速组织工、农群众开展对日斗争,夺取日军武器,没收帝国主义企业,进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8 月16日,在印尼正式宣布日本投降后,苏加诺和哈达鉴于形势的变化和革命力量的压力,同意签署独立宣言。8 月17日,正式宣布印尼独立。
  12. 日本投降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在中国、美国、苏联和朝鲜、越南及东南亚各国人民武装的共同打击下,日本军国主义已日暮途穷。1945年8 月9 日上午,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在皇宫地下防空洞里召开,就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展开讨论,由于陆相阿南惟心,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和海军军令部总长丰田副武反对,未取得一致意见。下午召开内阁会议仍争论不决。当晚11时30分,召开御前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在争论不定的情况下,最后由天皇裕仁作出" 圣断" ,接受盟国公告提出的日本投降的条件。8 月10日凌晨3 时再召开内阁会议,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10日上午,日本政府通过中立国瑞士、瑞典政府,把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照会转交美、英、中、苏四国政府,但附以一项条件,即要求盟国不变更天皇制度。8 月12日,美国代表美、英、中、苏正式复照,同意接受日本投降,但对保留天皇制度避而不谈。此时,日本统治集团内部斗争仍很激烈,法西斯顽固分子坚持反对盟国的复照,陆军部的一些法西斯分子在阿南的支持下,还企图发动反主和派的政变,以迫使天皇支持他们的要求。
  8 月14日上午,天皇裕仁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和内阁联席会议,正式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8 月15日中午,天皇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8 月17日,天皇向国内外的武装部队发布敕谕,命令他们和平地投降散布在日本本土以外的日本军队,陆续向同盟国投降。
  1945年9 月2 日上午,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第三舰队旗舰" 密苏里号" 上,举行了日本正式投降的签字仪式。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及政府,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
  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代表尼米兹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英日代表福莱塞上将、苏联代表烈维亚科中将,以及法澳、加、荷、新西兰等国代表依次签了字。9 月9 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在南京向中国政府代表何应钦上将投降,签署了投降书。日军128 万余人向中国投降。
  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也标志着历时6 年之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九、武器装备的发展与军事战略及战争样式
  1.武器装备的发展及对战争的影响
  (1)武器装备的惊人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武器装备的生产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一是产量有巨幅的增长。德国1944年的军工生产为1938年的6.25倍,这一年生产的武器可以武装225 个步兵师和45个坦克师,生产的作战飞机达到3.4万架,坦克和强击炮达1.83万辆,军舰250 艘,各种火炮14.82 万门;英国1943年的军火生产也达到最高峰,生产飞机2.12万架,坦克和自行火炮7500辆,各种火炮11.82 万门;苏联在1944年生产飞机3.32万架,坦克和自行火炮21827 辆,各种火炮12.24 万门;日本虽经济实力有限,但到1944年也生产了作战飞机2.1万架,坦克和自行火炮400 辆,各种火炮8.44万门;而实力强大的美国在战争后期建立起世界上最庞大的战争经济,1943年美国军火产值375 亿美元,几乎相当于苏(139 亿)、德(138 亿)、英(111 亿)三国的总和。1944年,美国生产作战飞机7.41万架,舰艇217 艘,坦克和自行火炮2.05万辆,各种火炮10.3万门。在短短数年中就制作出了数额如此巨大的大规模杀伤武器,以现代工业和现代科现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可想而知。
  其二是新的武器装备的不断出现,特别是核武器的出现,使战争和武器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常规武器中,飞机的发展依然很快。美国生产有B-29、D-47霹雳式、B-17轰炸机、洛克希德公司的P-38闪电式、P-51野马式战斗机,其中P-51是美军参加欧洲作战夺取盟军制空权的重要法宝。英国的飞机性能也有显著提高,如" 飓风" 式飞机,四引擎斯特林式远程轰炸机等。飞机的发动机也有重要的改进,特别是罗尔斯一罗伊斯梅林发动机,使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从300 多公里提高到850 公里。
  舰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尤以航空母舰和潜艇发展最快。在战争过程中,各国共建造了舰空母舰194 艘、重型航空母舰可载机10O-120 架,较战前扩大了5-6倍。在战争后期,美国已经制造出2 艘45000 吨级的航空母舰中途岛号和罗斯福号,被称之为战列航空母舰,其性能已远远超过美日海战时的航空母舰。
  坦克在战争过程中有不长足的发展,美国的M-26重型坦克在战争后期研制成功并投入战场,终于超过了德国的坦克。火炮的发展则出现飞跃,火箭炮的出现,尤以苏制" 喀秋莎" 最为著名。另外弹道导弹亦在此时研制成功,德国在战争期间生产出V-1 、V-2 飞弹,曾对盟国,特别是英国造成很大威胁。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武器发展就是原子弹的研制成功。早在1939年1
  月,丹麦物理学家尼.博尔就向美国同行通报了2 名德国科学家完成了铀原子裂变,美国科学家开始担心德国会制造出原子弹,于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恩.费米及爱因斯坦等人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但在1942年以前,美国核武器的研制落后于德英两国。英国科学家在1940年曾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拟出用气体扩散的方法莱获得铀235 的方案。同年4 月,英国政府由飞机生产部成立一个代号为" 玛特委员会" 的特别机构,并于翌年7 月向内阁提出制造原子弹的报告。1941年,丘吉尔任命枢密院院长约翰.安德森主持制造原子弹的计划,并于10月成立了代号为" 合金管" 的专门机构。但制造原子弹要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英国战时经济难以承受,被迫寻找美国合作。美在此后加快了自己的研制,1941年秋,成立了由总统、副总统、国防部长、陆军参谋长和W .布什、丁.康内特两名科学家组成的最高领高小组。由罗斯福向丘吉尔提出协调或共同研制的建议。1942年初,英一科学家小组到达美国,参加这一工作。同年6 月,美政府拔款5000万美元,由陆军负责,建立代号为" 曼哈顿工程" 的专门机构,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全面加紧研制。到1945年,先后花费20亿美元,在田纳西州和华盛顿州建立了提取铀235 的工厂和环工厂,在新墨西哥州圣菲城外的实验室中,由奥本海默领导的科学家们日夜奋战。终于在7 月16日,美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仅仅不到1 个月,美国就将其仅有的2 颗原子弹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原子弹在广岛杀死了7-8 万人,在长崎杀死了3.5 万人,受伤者不计其数。
  (2)武器装备的发展对战争的影响新的武器装备和技术的出现,对战争规模、作战方法、军队的组织编制和军事理论都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使之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
  现代化的战争使战争的规模变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争。无论就其范围、规模、激烈程度,还是残酷性都是如此。占世界人口80%的17亿人卷入了这场大战,先后参战的国家和地区多达61个,作战地区面积达2000余万平方公里,参战军队达1.1 亿人,直接军费支出为13520 亿美元,战争中死亡人数高达5000万人。大的战略性进攻战役,一次就可集结几十个师甚至上百个师,出动飞机几千架次,大规模的登陆战役,如诺曼底战役,出动飞机达1.2万架次。对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的战略轰炸亦可出动上千架飞机,因此造成的战争后果是极为严重的。
  新型武器装备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使作战目的更加坚决,进攻更具歼灭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兵器的射程、射速、精度、机动力、可靠性和杀伤半径均大幅度提高。这使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作战行动快速多变并更具连续性。据对武器的各种性能的综合统计,杀伤力较前提高了数倍到数十倍,为大量消灭敌人和打歼灭战创造了物质条件。如德国在发动苏德战争的前18天中,就歼灭苏军28个师,使70个师损失过半,德国向前推进300-600 公里,战争进行了5 个月,苏军已损失380 万人。而苏
  德战争后期,苏军实施大规模战略性进攻,又大量消灭了德军的力量。斯大林格勒反击战中消亡德军65个师中的49个,而到柏林战役时,则一次消灭德军116个师中的100 个,达到90%。
  航空兵的大量使用,空降部队的出现,地面部队机动能力的增强,已改变了战争的时空观,也开始模糊作战双方的战线,使战争从平面转为立体,由线式推进转化为纵深机动。这使作战方式和方法都产生了深刻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飞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空前发展,空军的作用越莱越大,它不仅能有效地在战术和战役范围内支援陆海军的作战行动,而且可独立实施空中战役和对敌纵深实施战略轰炸,这使得战争已发展成为陆地、海上和空中同时展开的快速、大纵深、急剧变化的立体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攻和防御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大战前和大战中,进攻性兵器的发展占有领先地位,坦克、飞机、航空母舰、火箭和原子弹都是进攻性武器、火炮威力的提高也增强了进攻的可靠性。尽管战争期间,防御性武器,如反坦克炮及防空武器也有所发展,但显然远远落后于进攻性武器之后。因此进攻在这一时期占了优势,这明显区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运动战也就随之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就第二世界大战的整个进程看,无论是德军,还是苏军以及后莱的英美盟军,进攻作战、运动战都组织得比较顺利,不仅解决了战术突破问题,还不断地把战术突破发展为战役突破和战略突破,但成功的防御战略并不很多。尤其是战争初期,以法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盲目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不惜血本地修筑边境防线,以战略防御为本,但根本阻止不了德军的进攻。
  2.军事战略的发展与战争式样
  (1)闪击战与战争初期作战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略上突然袭击成为德日意侵略集团开战的基本方式。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以前的各次战争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通常由进攻一方先宣战,同时进行全面战争动员,然再后发动大规模进攻,这样实际上双方都有较长的作战准备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进攻者先敌动员和展开,不宣而战,突然发动进攻。这样防御的一方通常则是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转入交战,给防御作战带莱巨大困难。在这次战争中,处于防御地位的国家毫无例外地都遭到重大损失。
  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德军为保证突击兵力的优势,战争初期把全部兵力的50%-80 %集中于战略第一梯队。德波战争中,德军将75%的步兵师,93%的坦克师和摩托化师用于第一梯队。步兵比波军多50%,飞机多3.5 倍,坦克多14倍。入侵苏联时,德军共14个集团军,其中13个用于第一梯队,从长远的观点看,突然袭击当然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但却可使战争初期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从而引起人们对战
  争初期的理论更加重视。在反突然袭击的战略问题上,对于防御国家莱说,如何正确判断敌人的主攻方向,判断敌人首次突击可能投入的兵力、兵器和可能采取的作战方式及发动进攻的时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波、英、法、苏、美在这方面都犯过错误。另外,防御国家有没有足够的战略予备队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减少损失、稳定战局、迅速动员后备力量、逐步进行反击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2)大规模陆上战略进攻战役在战略进攻方面,苏联的军事理论及战争实践在当时都居于领先地位。
  1943年,苏军转入战略反攻后,创造了大规模陆上进攻的辉煌典范。苏军组织和实施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完善和发展了30年代大纵深战役理论。它通常是由几个方面军在航空兵和游击队的协同下实施。一般投入2-4 个方面军,总兵力高达120 万-25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4 万门,坦克及自行火炮3000-6000 辆,飞机2000-7500 架。这种大规模的方面军群进攻战役,常常是为一两个战略方向或整个战略正面粉碎敌军主要集团、夺取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地区所采用。
  苏军在组织这种进攻时的原则是,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建立了强大的突击兵团,集中50%-70 %的兵力、70%-80 %的火炮、80%-100%的坦克和飞机,选定狭窄的突击方向,以便在突破地段对敌军造成决定性的优势。一般步兵为敌军的2-4 倍,火炮、坦克为5-7 倍,航空兵为2-4 倍。
  同时要极力达成战役的突然性,采取多种形式的战略战役伪装,迷惑敌人,隐蔽进攻企图。在作战方式上实施宽正面、大纵深、高速度的进攻。苏军的战略性战役,一般进攻正面达400-1000公里,战役纵深250-350 公里,最多甚至达450公里。并且连续或同时实施数个进攻战役,在各个战役之间不作长时间的间歇,甚至不作间歇,上一个战役尚未结束,即在新方向上开始另一个战役,迫使敌军不断向新方向转移兵力,而在其很宽的正面地带上出现暴露状态,使苏军得以全面实现战略突破。1945年,纳粹德国灭亡前夕,苏军已可以在全线同时实施几个战略性进攻战役,终使德军土崩瓦解。战略性进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基本的和决定性的作战方式,苏军共通过37个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战役,粉粹了德国法西斯的主要战争力量和日本关东军,为战胜法西斯作出巨大贡献。
  (3)登陆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创了登陆战历史的新纪元,登陆战成为仅次于陆上作战的重要战争式样。其实施次数、规模和成功率都是历次战争中所没有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共实施登陆战500 多次,其中包括6 次战略性登陆战役。德国发动仅数次,其中1940年在挪威沿海登陆为战略性登陆;日本实施近百次,主要是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所为,其中对菲律宾的登陆为战略性的;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实施了160 多次登陆作战,其中反攻菲律宾为战略性登陆;英美盟军在北非和意大利南部的登陆为战略性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为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略性登陆战役。另外,英国也有几十次登陆作战,苏联有100 多次,但规模却不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表明,夺取海空控制权是登陆作战胜利的基本保证。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在东南亚及西南太平洋之所以能够登陆作战成功,正是由于它夺取了这一地区的海空控制权。英美盟军在战略反攻中实施多次登陆作战,无一不是在海空军拥有绝对优势、完全控制了海空权的条件下成功的。同时,正确选择登陆地域,隐蔽企图,出其不意地突击上陆也是登陆作战胜利的重要条件。英美盟军发动诺曼底战役时,放弃了距离英国最近且拥有良港的加莱地区,而选择了距离虽远但德军防御薄弱、便于大部队上陆展开的诺曼底地区。而且还采取了种种伪装迷惑德军,从而保证了百万军队能够迅速上陆后向纵深发展。严密的组织准备和充分的物资器材保障则是登陆作战胜利的重要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大的登陆战役一般都进行3 个月至半年的准备。诺曼底登陆则准备了1 年零3 个月。当然登陆战的频繁及高成功率还由于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大量适于登陆作战的装备,如专门的登陆舰艇、两栖坦克和车辆,使登陆的第一梯队大大提高了上陆速度及夺取和扼守登陆场的能力。登陆战在英美战略进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4)以航空母舰为主力的海战及潜艇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大炮巨舰在海战中的支配地位。大战期间,共进行了大约36次大规模的海战,其中战列舰参与直接交火的战斗很少,舰空母舰已取代了战列舰成为水面舰只的主要突击力量,战列舰则降为航空母舰的保障兵力。无论是在太平洋展开编队的大规模美日海战,还是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保护海上交通线以及所有的战场上支援登陆作战,航空母舰都已起着决定性定性的作用。这起源于日本偷袭珍珠港。
  日本虽然信奉传统的大炮巨舰理论,却首先运用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机动部队,以舰载机进行袭击,取得重大胜利。但这并不是日本海军战略思想的产物,他们仍然迷信超级战列舰,而把偷袭珍珠港看成是一种偶然。结果从珍珠港受到教益的不是日本而是美国。美国一方面是从中吸取了教训,同时也是由于太平洋舰队中的战列舰全部毁伤,也不得不以幸存的航空母舰为核心编队,组成航母特混舰队,成为在太平洋战争中美海军的主要作战编队。1942年5 月,珊瑚海海战,美日以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交战,成为历史上首次双方舰队在目视距离和火炮射程以外的大规模海战。由于美海军战略思想正确以及航空母舰,特别是舰载机的数量和性能优于日本,终于经过中途岛、马里亚纳和莱特湾大海战,基本上消灭了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显示了其在新的条件下争夺制海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大战中,旨在破坏对方军事经济潜力和保卫自己海上运输的战斗,也是海军军事行动的基本形式。最重大和最具特殊意义的当属大西洋上的潜艇战和反潜艇战。大战爆发时,德国与英国、法国海军力量对比悬殊,无法与其正面抗衡莱争夺大西洋的制海权。因此,德国即在广阔的大西洋展开了潜
  艇战,对英国船只进行打了就跑的破袭战。英国则在战争爆发后马上建立了护航制度,把若干商船编成运输队,派出舰艇护航,船队按一定的行军序列及指定航线行驶。战争初期,在大西洋活动的德国潜艇并不多,平均每日仅13艘。随着德国调整造舰计划,集中力量建造潜艇,逐步增加了潜艇数量。
  在此之后,德国实施多艇结群攻击,使盟国及中立国商船损失大大增加。从大战爆发到1941年底,德国潜艇击沉盟国船舰410 万吨,占这一时期盟国船舰总损失的54%,德国为此损失了43艘潜艇。1941年底,美国参战后,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1942年,在大西洋活动的德国潜艇每天平均达75艘,这一年盟国损失船只769.9 万吨,超过英美新造船总吨位的718.2 万吨,德国的" 吨位战" 取得成功,英国的进口量比1939年减少1 /3.因此,1942年夏,盟国调整了大西洋护航体系。1943年,德国发展了" 狼群战术" ,集中100 多艘潜艇,在大西洋中部,组织多个大艇群集团协同作战,在予定海域展开数个潜艇幕,由岸上指挥系统确定船队的航向和位置,指挥附近阵位上的潜艇集结拦截,实施攻击,取得巨大成果。从1941年底至1943年4 月,盟军共损失1000万吨,其中80%是潜艇所为。受到潜艇巨大威胁的盟国,特别是英国,全力加强了反潜作战,调集了3000多艘舰艇和2000多架飞机投入反潜战。1943年初,美英加举行了大西洋护航会议,再次调整护航体系,采用新时刻表组织了6 只专门反潜护航舰队,尤其加强了空中力量,广泛使用护航航空母舰和新式雷达。终于在1943年5 月,击退了德国的攻击,在3 个多月中击沉德国潜艇31艘,使潜艇战出现根本转折,德国被迫停止潜艇攻击达4 个月。在此之后,整个反法西斯战胜利发展,英美海空力量大增以及对德国本土的大规模轰炸,使德国军火工业及舰艇基地遭到严重破坏,德潜艇活动日益困难。1943年10月,德国曾一度恢复攻击,但再次遭到惨败。
  从1943年5 月至战争结束,盟国损失了300 万吨船只,而德国则损失了潜艇600 艘。
  (5)战略轰炸战略轰炸是一种独立的空中战略进攻。即大规模、系统地轰炸敌方的战争经济、破坏敌方居民的抵抗意志。这种进攻可以在地面和海上部队所能达到的范围之外进行,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新的战争式样,也是杜黑在20年代就预见到的空军最重要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早出现的战略轰炸是1940年5 月,即当德国在西线向英法发动进攻之后,英国出动99架惠灵顿式远程轰炸机袭击鲁尔,此后在不列颠之战中,德英双方都开展了战略轰炸。但德国没有独立的战略空军,未能获得更大的效果,而英国在早期的战略轰炸中,由于飞机的性能和战术指挥问题,也未能发挥重大作用。因为当时只能进行夜间轰炸,而夜袭所能真正破坏的唯一目标是整个德国城市。于是以整个城市或地区为目标的夜间区域轰炸,便成为英国实施战略轰炸的主要方式。到1942年,英国的战略轰炸出现重要转折,把目标从新确定为" 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敌方居民,
  特别是产业工人的士气方面。" 从此集中轰炸工业城市,以破坏敌方战争经济和士气,即推行" 恐怖战略".虽然仍主要是夜间轰炸,但更加密集地使用轰炸机,同时又装备了最新式的导航仪和雷达,提高了轰炸精度。1942年5-6 月间,英国组织了3 次飞机轰炸,袭击了德国的科隆、鲁尔和不莱梅。
  1943年,英美开始联合进行战略轰炸,使规模大大加强。从3 月至7 月,英美对以鲁尔为重点的德国工业城市连续实施了43次大规模空袭,盟军出动轰炸机1.8 万架次,损失872 架。8 月,为配合" 霸王行动" ,盟军又组织了" 直截了当" 轰炸计划,英美对以汉堡为重点的德国工业城市进行了33次大规模轰炸,出动飞机1.7 万架次,仅其中7 月24-8月3 日的密集轰炸汉堡,就出动飞机3000架次,投弹8621吨,炸死4 万多人,比长崎原子弹炸死的人还多。1943年11月以后,又连续对以柏林为重点的大城市进行了28次轰炸。1943年,盟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投弹量达到20.1万吨,但对德国经济影响不大,估计损失不超过3 %-5%。1944年,为配合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又开始了代号为" 论证" 的新计划,重点轰炸德国航空工业,出动飞机6000架,2 /3 的德国飞机工厂被炸,产量下降1 /3 ,同时盟军空军还集中轰炸了石油工业区、交通运输线。1944年4 月以后,英美空军已占绝对优势,德国已完全丧失了制空权,盟军开始了大规模白天轰炸。盟军1944年的投弹量达到120 万吨,占整个战时对欧洲投弹量的60%。
  1945年1 月,为加速盟军推进,重新执行" 恐怖战略" ,对柏林等大城市进行摧毁性轰炸,2 月对德累斯顿轰炸,共投弹3749吨,炸死13.5人,35000 座建筑成为瓦砾。1945年2 月,盟军执行代号为" 竖笛" 的最后一次战略轰炸,对德国的交通线进行轰炸,共出动9000多架次飞机,在一个星期投弹5.5 万吨,致使全德交通陷于瘫痪。
  美军在对日作战中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由美军第20航空队以B -29轰炸机进行。1944年底,大规模轰炸开始。1945年3 月,美军出动B -29 共1600架次,密集轰炸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投弹近万吨,摧毁40平方英里面积的建筑物,仅东京就有1 /4 的建筑被炸毁,8.3 万人死亡。
  由于日本防空力量薄弱,美机损失率还不到1 %,这种恐怖袭击,加上美机轰炸时还都发出警告性传单(列出下一步轰炸的目标),致使850 万居民逃往农村,日本经济几乎陷于停顿。直到战争结束,美机先后轰炸了日本城市65个,投弹15.3万吨,炸死33万人,并在日本投降前夕,将原子弹投向日本,又造成直接死亡十几万人。
  战略轰炸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式样,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它远未达到空军制胜论者所希望的那种决定性的程度。
  歼击机和雷达等防空手段的发展,打破了轰炸机可以在较少损失的情况下达到目的地的设想,而通过轰炸摧毁目标则比想象的要困难得多。通过防空、疏散和有效修复,可以大大减缓战略轰炸造成的损失。同时,实施战略轰炸的代价也极高,需耗费巨大资源和付出巨大牺牲。英国投入战争的人力物力
  的40%-50 %用于空军,其中30%用于战略轰炸。美空军在最高峰时(1944年6 月)达240 万人,占美军总数的31%。在战略轰炸中,英国损失8325架飞机和64000 空勤人员,美国在欧洲战场损失8237架轰炸机,3924架战斗机,73000名空勤人员。尽管如此,战略轰炸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的最后得到重视的战争式样,它对于未来战争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6)游击战从战争史上看,决定战争胜负最终要靠正规战。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游击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国家通过对弱小国家的侵略逐步发展起来的,因而一开始就出现了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以游击战的方式反抗军事上处于优势的敌人。在欧洲(除苏联外),游击队人数达到300万,牵制了德意法西斯及仆从国军队240 万人。亚洲也开展了强大的游击战。
  大战中的游击战不仅范围空前广阔,规模空前宏大,而且具有前所未有的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在欧洲,当德国横扫欧洲大陆之后,游击战几乎成为被占领国家反法西斯斗争的唯一作战方式。在盟军登陆前,这些国家的游击战,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第二战场的作用,牵制了大量敌军,在战略上配合了苏军和英美盟军的作战。而且还打破了国界,发展成为广泛联合,互相支援的反法西斯统一阵线。1944年以后,英美开辟第二战场和苏军反攻进入东欧后,欧洲各国的游击队不仅配合作战,而且纷纷举行民族大起义和大反攻,从战略上配合了苏军和盟军的进攻。艾森豪威尔曾认为,欧洲游击队相当于15个正规师的作用。
  中国的抗日游击战,从一开始就不属于只是配合正规军作战的战术范畴,游击战肩负着开辟与坚持敌后战场、创建和巩固根据地、牵制与打击和削弱敌人、配合正面战场的战略任务,最终由游击战争转变为正规战争,展开大规模反攻、收复失地。
  首先提出游击战的战略问题并进行系统论述的是中国的毛泽东。他在1935年5 月所著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反法西斯战争中游击战的六大战略问题:第一,主动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二,与正规战争的互相配合;第三,建立根据地;第四,游击战的战略防御与战略进攻;第五,向运动战发展;第六,指挥关系。毛泽东的论述已成为当今世界军事科学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