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卷世界现代后期经济史

  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1918-1945 年这个断代的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状况。书中以历史资料为依据,有重点地论述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危机的情况。同时,又从面到点,分别探讨了欧、亚、美、非、大洋洲以及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演变的特点,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另外,也结合研究经济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这个时期有关国家的经济思想流派。
  一、概述
  19世纪末、20世初,资本主义制度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世界社会经济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巨变,在世界经济政治中发生了下列重大事件:即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它削弱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力量;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根基,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各国垄断资本统治的加强,劳动群众日益贫困化;殖民地经济的畸形发展,民族经济发展缓慢,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发生危机;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及矛盾激化,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伟大的十月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又称" 垄断资本主义" 、" 现代资本主义" ,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和最后阶段。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帝国主义最终形成的时代标志。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战争,其企图是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1914-1918 年的帝国主义大战,却加深了帝国主义之间矛盾,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削弱和动摇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所有这些都使无产阶级有可能在帝国主义战线最薄弱的地方或国家上突破。1917年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就是在上述情况下取得胜利的。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新纪元,开创了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新目标,也揭开了世界经济史上的新的一页,亦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开始从资本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迈进。
  2.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危机
  1914-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根本。从此,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迈进了它的危机时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主义危机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世界分裂为资本主义体系和社会主义体系。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世界分裂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这两个经济体系之间,进行了激烈的生死斗争。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武装干涉和对苏联实行经济封锁,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而苏联人民在列宁、斯大林和联共(布)党的领导下,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二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危机,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加强对殖民地人民的掠夺和奴役,使其成为帝国主义的原料产地、农业附庸、产品销售市场等。这一切都激起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被压迫民族革命的新时代,它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而民族解放运动斗争又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殖民地的统治,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陷入危机之中。
  三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垄断资本和垄断统治的发展,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和势力范围进行了激烈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和各种矛盾尖锐化的集中表现。
  四是推行经济军事化。20世纪30年代,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加强垄断统治,摆脱经济危机,重新瓜分世界等等,都广泛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发展军事工业。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在经济军事化的过程中发展军国主义,准备发动新的侵略战争,并最终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即1918-1939 年),资本主义危机的演变和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下列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18-1923年。这是资本主义经济遭受到严重的震荡和破坏时期。战后,英、法、德等各交战国家的经济,都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时期的经济发展,在经历了一个暂短的通货膨胀景气以后,又爆发了经济危机,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的经济一直陷于困难、混乱状态。1920年,当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工业设备,盲目扩大生产,使工业生产恢复到接近战前水平时,由于生产能力超过了市场需求等原因,1920-1921年又爆发了世界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波及美、英、日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损失及破坏性超过了1847-1848 年和1900-1903 年等历次经济危机。
  第二个时期,1924-1929 年。这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处于相对的、暂短的稳定时期。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弥补战争的损耗,都进行大量的固定资产更新,采用新技术,推行所谓" 产业合理化" ,实行经济军事化,恢复金本位制等政策,这些措施政策,促进了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法国、德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于1924年和1927年达到了战前水平,1926年意大利的经济也恢复到战前水平,但英国的工业生产仍处于停滞状态。但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其表现在于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人数增长,农业处于慢性危机,劳动群众生活贫困等。
  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酝酿着新的经济危机。
  但各国革命斗争却处于低潮。
  这个时期,苏联在恢复国民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济稳定发展,从1928年起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积极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综合国力明显增长。
  第三个时期,1929-1938 年。这是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遭到破坏,经济危机非常严重时期,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和革命运动从低潮向高潮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爆发了1929~1933年和1937~1938年的两次世界经济危机。
  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它是1929年10月从美国工业生产陷入危机开始的,随后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的特点:一是规模大。1929年10月,危机发生于美国,然后蔓延到欧洲各国,最后冲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二是时间长。危机始于1929年,1933年结束,持续了4 年。三是工业生产猛跌。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较1929年减少了37%以上,退到了20世纪初的水平。这个时期,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了41%、28%、17%和34%。美国和日本工业生产分别下降了47%和33%。
  四是大量企业破产、失业人数猛增。这次危机,美、英、法、德等国计有30万家企业倒闭。其中:美国14万家、英国3.2 万家、法国5.7 万家、德国6 万家。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计有失业人数3000多万人,失业率为30%以上。
  此外,还有大量的半失业者。五是物价下跌。因销售困难,批发价格下跌30%以上。六是贸易额下降。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较1929年减少了70%,扣除物价因素,贸易额实际下降30%上下。其中:英、法、德、意各国的对外贸易额分别减少了40%、67%、76%、67%。美国减少了70%以上。
  六是农产品价格暴跌。危机期间,农业生产倒退,耕地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农产品价格下跌50-70 %,农民收入减少,大量农民贫困破产。此外,还有货币贬值,信用危机等,所有这一切,都使资本主义经济及政治危机加剧,促进了革命斗争的发展。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欧洲各国经济进入经济萧条时期。直至1936年,经济开始复苏。但好景不长,1937年下半年,欧洲各国和美国等国家,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也给各资本主义国家以沉重的打击。1937年,英、法国家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了10%和16%,美国下降了22%。德、意、日等国,因实行经济军事化,侥幸摆脱了这次危机的袭击。1938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为1800万人。农业危机继续尖锐化。1939年,德国法西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抑制了这次经济危机的发展。
  30年代,当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危机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正在顺利地发展,完成了5 年计划,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加强了苏联的经济实力。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经济现象。在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机,采取了一系列" 反危机" 措施,但无法消除危机的根源。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仍不断地发生周期性的世界经济危机。
  3.帝国主义各国垄断资本的发展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各国的垄断资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个时期,各国垄断资本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各国垄断资本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头几年出现了暂短的通货膨胀" 景气" ,以及于相对稳定时期各国推行" 产业合理化"措施和发展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加上帝国主义国家实行侵略扩张政策,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斗争的加剧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与资本的集中,促进各国垄断资本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垄断资本发展的标志为:
  (1)垄断组织的发展。这个时期,各国原有的垄断组织的资本、规模和实力都有所扩大。美国和德国的垄断化水平名列前茅,美国的少数垄断组织控制了主要工业部门的生产,德国的垄断组织控制了全国的军工产品生产,英国的炼钢公司控制了军火、机器制造业的生产,法国十家冶金公司控制了全国冶金工业总产量的75%,意大利的大型垄断组织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2)建立了大量新型垄断组织。这个时期,世界各国在工业部门中都建立了一批新的垄断组织,其主要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
  30年代,美国推行罗斯福" 新政" ,并根据" 反危机" 法令,建立各种" 调节经济" 的组织。英国和法国实行强制卡特尔化,并分别对电力输配网、铁路等实行" 国有化".1932年德国建立了2500个卡特尔,意大利在采掘、煤炭、钢铁、电力、制造业、化工等部门建立了一些新的垄断组织,它们控制了工业生产的70-90%。垄断组织的发展,加强了垄断资本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的统治。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0年代世界爆发特大危机以后,许多国家采取了各种" 反危机" 措施和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有力地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这个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组织形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实行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法西斯德国是实行军事统制经济的国家,这个时期,德国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其发展的标志:一是德国政府扩大对垄断集团的军事订货,旨在保证垄断组织获得高额利润;二是法西斯德国推行强制卡特尔化政策,加强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三是加强国家对经济军事化方针的干预和调控,发展军工生产;四是发展德国的国家所有制,推行国有财产私有化政策;五是国家大力支持垄断集团的发展,加强对外实行扩张和掠夺,等。
  日本、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都是实行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经济军事化条件下,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日本的法西斯官僚和大财阀控制国家政权,发展军国主义经济,建立各种垄断组织,实行卡特尔化和托拉斯化。在1931-1935 年间,日本先后创建了30多个贩卖股份公司,统制公司等卡特尔组织。同时,通过兼并手段,将50多个财阀企业分别建立了钢铁、纺织、化学、汽车、铁路、食品等大型托拉斯,其中著名的是日本制铁公司,它垄断了钢铁生产总量的96%。自1922年以来,意大利就实行统制经济。在30年代期间,意大利的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发展标志是: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联合统治加强,1933年建立了工业复兴公司(即伊利公司),1934~1935年又建立了20多个全国性的行业劳资协会,同时加强对财政金融和外贸的控制,实行经济军事化和对外侵略政策。由于实行上述政策,国家垄断资本获得了巨大的发展。1939年上半年,占意大利全国股份公司总数16%的股份公司,其资本约占全国股份资本总数的90%。
  另一类是美、英、法国家实行非军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美国是这类国家的典型,主要是推行" 罗斯福新政".1933年罗斯福任美国总统,他提出了" 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所谓新政,就是指为了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和萧条所采取的各种社会经济政策的统称。新政的政策包括财政信贷、工业、农业和城市等经济政策和法令。美国实行新政,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发展了卡特尔,加强了美国垄断组织的统治,保证了垄断利润。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各公司的税前利润额高达260 多亿美元。1939年,美国200 家非金融大公司的资产在全部非金融公司总资产中所占比重为55%。资本集中有所增长,1935年美国摩根等八大财团的资产计有600 多亿美元。
  英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美国一样,同属一个类型,主要是采取平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式。30年代,英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其发展的标志是:建立英镑集团、推行帝国特惠制和高关税保护政策;国家支持英国垄断组织和国际垄断组织;推行军备竞赛政策、加强备战;政府对落后经济部门实行贷款、低利政策;垄断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等。随着生产集中和垄断组织的发展,在30年代中期,英国终于变成了垄断资本高度发达的国家。
  在30年代,法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有一些发展,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将法国经济从萧条中摆脱出来。
  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
  国际垄断组织,又称国际垄断同盟,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大型垄断组织按协议自愿组成的一种国际性经济联盟。战后,它获得了迅速发展。其发展标志:一是数量增加。1939年,国际卡特尔的数量从1931年的320 多个发展到1200多个。二是国际垄断组织形式多样化。这个时期,它的形式有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国际托拉斯和国际康采恩等。世界著名的国际垄断组织有:国际航运卡特尔、国际钢铁卡特尔、国际电气卡特尔、国际石油卡特尔等。三是垄断范围扩大。战后时期,世界各国垄断组织的活动范围,从欧洲扩张到世界各地,它不仅制订垄断价格、控制生产规模、垄断销售、分割原料及投资场所,而且推行对外扩张政策,企图瓜分世界。因此,国际垄断组织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垄断资本和垄断统治等矛盾激化起来。
  资本输出的增长
  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方面。所谓资本输出,就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为了取得高额利润或利息,在国外所进行的投资或贷款活动。战后时期,欧洲各国的资本输出有增长趋势。1919~1938年,英国资本输出额从134 亿美元扩大至140 亿美元。1929~1938年,法国资本输出从35亿美元增长到39亿美元。德国资本输出从12亿美元增加至40亿美元。20~30年代,意大利的菲亚特、皮雷利、费鲁齐等十大私人企业集团,扩大了国外直接投资,先后在国外建立了16个企业。
  欧洲各国的资本输出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生产资本输出;另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不仅获得了高额垄断利润,促进了商品输出;而且可以控制落后国家的经济,破坏当地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运动。
  劳动群众的贫困化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各国的垄断资本通过对国内外人民的统治与剥削,获得了高额垄断利润。与此同时,各国的劳动群众情况却日益贫困化。垄断资本家借口实行" 产业合理化" 等措施,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加强剥削,工人实际工资不断下降;世界经济危机使大量工人失业,英国工人的失业率为30%以上,美国、德国的工人失业率一般都在40%以上。在30年代期间,尽管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有所回升,但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未获得重大改善。由于帝国主义各国加强经济军事化,对劳动者剥削加强,从而使劳动群众生活状况更加恶化。与此同时,各国的农民和中小农场主在垄断资本的剥削和慢性农业危机的制约下,也纷纷破产。垄断资本的统治与剥削,导致了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者反抗垄断资本统治的斗争。
  4.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这时,帝国主义已将世界领土瓜分完毕,世界上计有70%的国家或地区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庸国,从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进入总危机阶段后,帝国主义不仅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的控制和剥削,使殖民地劳动者的生活日益恶化;而且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也获得了一些发展,民族资本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在这种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条件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帝国主义之间矛盾不断加剧,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这一切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出现了危机。
  现代后期,各国垄断资本为了争夺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其手段之一是通过资本输出加强控制其所属殖民地的经济命脉和政治。1939年,英国在印度殖民地的投资较1913年扩大了一倍以上。
  英国垄断资本通过经理行控制了印度的现代工业部门和大量种植园,并通过在印度投资建立金融银行机构,操纵印度的财政金融、保险、外贸、运输等国民经济命脉。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国家及垄断资本控制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及附属国的绝大部分资源,而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则控制了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矿藏和重要战略资源的50-100%。
  在帝国主义和外国垄断资本的支配及控制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农业继续实行片面地发展一种或几种出口农作物,并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农业附庸。经济的片面发展在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各国都有明显的表现。
  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印度片面地发展棉花、黄麻、花生、茶叶等出口作物;埃及则片面地发展棉花;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片面发展可可、咖啡、棉花、花生等出口作物;美洲地区大都片面发展咖啡、糖、香蕉等出口农产品;大洋洲殖民地片面发展羊毛、椰油、香蕉等农作物。由于片面发展出口作物,破坏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农业经济结构,造成了粮食生产落后,粮食供应不足等。在片面发展出口作物的影响下,农村阶级分化加剧,广大农民贫困破产,沦为佃农,过着极端困苦的生活。
  尽管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采取抑制或摧残民族工业的政策,但从1918 -1945年,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工业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其发展的标志是;民族资本增长,建立了一些轻工业和重工业部门。如战后印度发展了棉纺织业,建立了制糖、钢铁、水泥等民族资本工业。这个时期,埃及的民族资本也建立了纺织、食品、制糖、加工、烟草、肥皂、榨油、水泥等现代工业。1939年,埃及的工业投资较1914年增长了64%。但埃及的民族工业具有一些殖民色彩,其主要标志是一些重要工业部门被帝国主义的垄断资本控制和操纵。这个时期,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美洲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工业,如纺织、食品工业等也获得了一些发展。
  然而,各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例如,在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由于外国垄断资本的排挤与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摧残,旧中国的民族工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个时期,法属北非一些国家的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基本上没有建立自己的民族工业。由于帝国主义及垄断资本的控制和操纵,加之工业设备、技术、资源靠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因此,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业的基础是十分薄弱的,其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随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激化,民族解放斗争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其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矛盾的加剧。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1945年,垄断资本为了追求高额垄断利润,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人民的统治、剥削,而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争夺的加剧,又使亚、非、美洲国家的经济日益殖民化,所有这一切,都促使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矛盾的尖锐化。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和间接地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的基础。
  第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仅削弱了整个帝国主义的力量,而且开辟了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革命的新时代。现代后期,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亚、非、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如火如荼,风起云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展了一系列的反帝反殖斗争,工人、农民举行了罢工和起义。1919年中国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 五四" 运动,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民开展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斗争。1926~1927年在印度尼西亚发生了反对荷兰殖民主义的民族起义。20年代,埃及人民开展了反对英帝国主义的斗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等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帝反殖斗争。亚、非、美洲人民的反帝反殖斗争,给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以沉重的打击。
  第三,社会主义革命发展,殖民地宣布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在东欧和亚洲先后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它不仅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而且鼓舞了亚、非、美、大洋洲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许多殖民地国家反对宗主国的控制和统治,宣布独立。
  上述情况表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已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而且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也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运用间接手段,从经济、政治、军事上控制原有殖民地及附属国,并通过贷款、" 赠予" 、" 经济援助" 、" 技术合作" 、倾销商品、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等方式,控制殖民地经济。
  5.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世界经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参战的帝国主义国家,不论是德意日轴心国法西斯集团,还是英法美反法西斯同盟国集团,都实行战时经济。战时经济政策推动了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军事化的发展。这个时期,各国的战时经济具有不同的特点。其表现如下:
  一是建立了战时经济调节机构。在大战期间,德、美、英、日、意等主要交战国都先后建立了战时经济" 调节机构" ,并由各国的金融寡头和其代理人把持。如德国在国防军最高指挥部下设立经济总署,军备委员会等;英国建立了由金融工业寡头控制的战时内阁和经济管制机构;美国建立了" 战时生产管理局" 等经济调节机构;日本建立了战时统制经济机构以及企划院等。
  二是积极发展军工生产。在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各国政府为了保证战争的需要,大力发展军用品生产,压缩民用消费品生产。为了军工生产,各国政府向垄断资本组织扩大军事订货,建立国有军工企业,加强对进口原料和分配的控制及管理,将关闭中小企业的劳力及设备改为从事军工生产等。
  三是扩大军费。在大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加重租税、扩大国债发行、通货膨胀等办法,筹集了大量军费,用于扩大军工生产,并将巨额战争费用负担转嫁给广大劳动人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的战费支出高达11170 亿美元,它约占各国同期国民收入的60%以上。
  四是强制推行卡特尔化。在大战时期,各国垄断资本为了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垄断商品销售市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强制推行垄断组织的卡特尔化。有些国家建立了全国性的垄断组织,旨在加强垄断资本势力。例如,德国建立了所谓行业" 最高同盟" ,美国建立了" 工业委员会" ,日本建立了" 国策公司"等等。
  五是人民生活困苦、垄断组织发财。战时,垄断资本的统治,加强了对本国和殖民地、附属国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各国政府对居民消费实行定额配给制度,劳动者勒紧裤带,生活极端困苦。各国政府除了加强对劳动者进行掠夺以外,还通过财政经济补贴和税收优待等手段,帮助垄断组织发战争财。
  此外,大战时期,法国、比利时、波兰等被法西斯军队占领的国家,大都沦为殖民地。这时,国家的经济都被迫为德国等侵略军的军事目标服务。
  这个时期,殖民地、附属国的经济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是各宗主国在殖民地进行猖狂的掠夺战略物资,加重捐税、摊派公债、强行借款、滥发军用券、敲榨勒索各种" 献金" ,目的是将战争负担转嫁给殖民地人民,结果使殖民地经济遭受了巨大的破坏,物价猛涨,劳动人民的生活恶化。这些都为战后各国民族解放斗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938年8 月23日,苏联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1941年6 月22日(星期日),希特勒德国背信弃义,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苏联人民奋起抗击德国法西斯,从此,苏联卫国战争开始了。
  苏德战争爆发,根本地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战争爆发后,苏联为了反抗德国的侵略,于1941年6 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领导战时全部工作。同时,改组国民经济,组织疏散工作,实行战时经济体制。为了改组国民经济,苏联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将全部经济生活转向战时轨道,建立军工企业,发展军工生产;二是将战区的重要的生产技术设备、物资、人力东迁,迅速恢复与发展生产;三是在东部地区建立新型企业,增加军工产品生产;四是将民用工业企业改组为军工企业,等等。这些政策措施,促进了苏联战时经济的迅速发展,保证了战争所需的军工产品、物资和食品等,为苏联打败法西斯德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实践表明,"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 的行动准则有力地动员苏联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进行艰苦卓越的斗争,同时,战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经住了最严峻的考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它不仅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也给世界经济及财富造成了极严重的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第一、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人口约18亿,它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在战争中死伤人员计有6700多万人,物质财富损失约4 万亿美元以上。第二、战争促使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一步的不平衡。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体系,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打败了,政治经济残破不堪。英、法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严重地被削弱了,元气大伤;美国在战争中提高了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剥削者和超级大国。苏联在战争中经济受到了巨大的破坏,但它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捍卫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战争推动了某些科学技术的突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军事需要,引起了科技领域出现一些新科技成果,它包括应用电子计算机、航空技术、原子能、高分子化合物、新材料等,应用新科技成果对于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第四,战争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混乱,削弱了资本主义体系,殖民地附属国的民族经济有所发展,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系列国家要求或宣布摆脱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宗主国的奴役和统治,这些都意味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面临着严重危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鼓舞了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战后,在东欧和亚洲先后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这些,不仅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危机的发展,而且意味着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及政治向新的更高的阶段发展。
  必须指出的是,世界现代后期,由于当时各国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需要,在各国的经济领域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思想、理论、学派、主义。
  这个时期,主要的经济思想流派有:凯恩斯主义、弗莱堡学派、制度学派、比较经济学派、福利经济学派、计量学派等。这些经济思想流派的经济学说对当时以及此后的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凯恩斯主义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特殊影响,使其被誉为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界的一场革命。
  二、欧洲经济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矛盾加剧的结果。这次战争不仅削弱了世界帝国主义的力量,而且也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及政治危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世界分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欧洲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至1945年,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坎坷的道路。它先后经历了战后初期的经济政治动荡年代,这时欧洲各国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欧洲资本主义体系进入了经济政治危机时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危机的基本特征,象世界资本主义危机的特征一样,大同小异。从1939年9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至1945年战争结束,欧洲各国普遍实行战时经济,各国的垄断资本获得了新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既使帝国主义出现了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又使整个欧洲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削弱,加深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1945年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手恢复和发展经济。
  1.欧洲经济概况
  1917~1945年,欧洲各国的经济演变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20年代的欧洲经济
  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11月11日,德国正式投降。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停战协定,从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大战结束时,欧洲各国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工厂企业毁坏,生产设备短缺,工业生产锐减。农业生产也因牲畜、机具、劳力缺乏而大幅度下降。1919年,欧洲各国工业生产较1913年约下降了12.3%,对外贸易额下降了23%,一些重要工业品的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农业生产仍处于慢性危机之中。随着战后初期欧洲各国从战时经济向平时经济过渡,经济有所回升。但有些国家经过波动和一个暂短的通货膨胀景气之后,1920年又发生了经济危机。这些情况表明,战后初期欧洲各国经济处于动荡年代,恢复也很缓慢。但这个时期,欧洲国家的经济状况是参差不齐的。英、法经济在战时受到严重破坏,所以战后经济恢复缓慢,工业生产下降,消费品缺乏,物价上涨,人民生活困苦。
  1919年,英国的工业生产仍低于1913年水平。法国的经济在战时遭到了更严重的创伤,因而经济恢复更加缓慢,1919年,法国的工业生产仅占1913年水平的57%,1920年法国的农业指数占战前1913年水平的85%。战后,德国因割地赔款,在战争中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疮痍满目,经济混乱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经历1920~1921年的经济危机后,欧洲国家的经济政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从1924~1929年,欧洲国家的经济获得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924年,法国的工业生产超过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德国和英国的工业生产也于1927年分别达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但是,这个时期,欧洲一些国家仍存在慢性农业危机等经济问题。
  总之,在20世纪20年代,欧洲各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这个时期,欧洲国家进行固定资本更新,推动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生产的增长;二是在生产中实行技术革新。主要是在生产中使用各种新机器、新式内燃机、新的金属加工技术、电气化、化学化、综合利用原料和燃料以及汽车运输等,利用新技术促进了新工业部门和生产的发展;三是采用现代的生产和销售方法。这个时期,欧洲国家在生产中广泛推行" 资本主义合理化" 的措施,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也加强了对工人及劳动者剥削。同时,在商品经营中采用扩大销售额的新型市场营销方式,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欧洲国家的商品生产增长和市场繁荣。四是欧洲国家恢复金本位制。这也有利于稳定货币,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五是一些国家获得赔款和资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从德国获得了巨额赔款和收复失地,获得了丰富资源;德国战后也得到了道威斯计划和美国垄断资本的财政帮助,这也是促进欧洲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这个时期,欧洲经济还存在企业开工不足,大量工人失业,农业处于慢性危机,垄断资本剥削加强等问题。
  (2)30年代的欧洲经济
  20世纪30年代,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危机和萧条的时期。这个时期,欧洲国家经济有以下特点:首先,爆发了经济危机。30年代,欧洲国家先后爆发了1929~1933年和1937~1938年的两次经济危机。欧洲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的危机。这两次经济危机,不仅给欧洲经济沉重的打击,而且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激化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西方资产阶级至今提及特大经济危机时,仍旧谈虎变色,心有余悸。
  其次,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0年代,欧洲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大的发展。30年代特大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欧洲各国采取了一系列" 反危机" 措施,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0年代,欧洲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投资建立国有企业。二是对经营不善的企业实行国有化。即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高价收买或支付补偿金等方式,将某些私营企业收归国有。如英国对电力输配网、法国对铁路、意大利通过工业复兴公司、融资公司等组织,对私人企业、钢铁、海运、电信、电力等工业实行资产阶级国有化。三是国家支持垄断组织实行对外经济扩张政策。欧洲各国政府,一方面采取出口补助、减免出口税等手段来鼓励垄断组织对外倾销商品,另一方面通过实行高关税政策,限制外国商品进口,保护垄断组织利润,还支持垄断组织建立跨国公司,掠夺他国财富。四是扩大垄断组织的经济实力。欧洲各国政府除制定法律保护垄断组织外,还通过贷款、津贴、补助、减免税、利息率等办法,帮助垄断组织企业发展生产。五是欧洲各国政府扩大对垄断组织的商品采购和军事订货,为其提供巨额资本,保证其利润。垄断资本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矛盾日益尖锐化。
  但欧洲各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同的。例如,德国是实行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是在经济军事化的条件下,以保证垄断资本组织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为目标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意大利与德国同属一个类型。
  30年代,英国采取平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它和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属于同一个模式。这个时期,法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法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使法国经济摆脱萧条的境界。
  (3)40年代的欧洲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进入了新的阶段。
  从1939年9 月至1945年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参战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都把国民经济从平时经济转向战争轨道,并普遍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由于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垄断资本集团的军事订货,建立军工企业,发展垄断资本组织等,所有这一切,都促进了各国的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提高了各国的经济军事化水平。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经济,各具特点。希特勒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在大战期间,为了保证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强制推行战时经济,加强对经济的军事化调节。这个措施促进了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同时,德国法西斯还加强对法国、比利时、荷兰、波兰、丹麦、挪威等占领区,进行疯狂的掠夺,主要是掠夺企业设备、各种物资、贵重金属、原材料、农作物、劳动力等,其目的是使被占领国沦为占领者的殖民地,强迫被占领国为其侵略战争军事需要服务。由于法西斯德国政府加强对本国人民的剥削和疯狂地搜刮各个占领地,从而推动了德国工业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组织的扩大。如1939-1944 年,德国的军工生产扩大了4 倍。国家垄断资本组织的数量增加,其资本约占全国资本总额的33%以上。
  意大利是轴心国的一个重要成员国,它于1922年建立了法西斯制度,自30年代以来,意大利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干预经济,加强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且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的军费支出约占国家预算的60%以上。由于财政赤字,物价暴涨,工农业生产不景气,所以,战时经济极为混乱。为了保证战争军需品供应,意大利法西斯政府推行军事国家垄断调节策略,在军工部门实行原料合理供应制度,将一系列工业企业改为军工企业。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意大利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与战前1939年比,1945年意大利的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分别下降了46%和40%,人民经济生活极为艰苦。
  英国是同盟国的重要国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英国建立了由垄断资本控制的战时内阁,实行战时经济管理体制,并对战时经济进行严格的干预、控制与管理。在战时,英国的经济和工业生产都有一定的发展,1944年,英国的工业生产较1939年约增加了25%。这种增长,一方面是靠发展军事工业生产;另一方面是根据" 租借法案" 精神,美国将270 亿美元的物资和服务支持英国。后来,由于德国对英国的工厂企业实行空袭,自1945年开始,英国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因此,战时英国的国民收入减少,军费在预算中所占比重不断增长。例如,"1945 /46年度的国民收入从1939/40年度的5075百万英镑下降至3481百万英镑。军费支出占预算的比重也从1939/40年度的45%上升到1944/45年度的83%。" 几乎翻了一番。由于农业生产下降,从1940年初开始,英国政府对重要粮食产品实行定额配给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德国占领了法国,从此法国变成了德国的殖民地及附庸国。德国为了加强对法国的占领和掠夺,于1940年6 月,与法国贝当政府签订了所谓的" 停战协定" ,这样,法国就实行战时经济,一切经济活动都为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战争服务。在占领法国期间,德国对法国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劫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机器设备,原材料和粮食等物资,还将法国大量的劳动力运往德国服劳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被迫向德国交纳的贡赋及占领费计8600多亿法郎,这些巨额军费,不仅使法国经济元气大伤,而且造成了工农业生产严重衰退。在被占领时期,法国的垄断资产阶级大发战争财,成万个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广大劳动者处于困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巨大的战争,它给欧洲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这次战争交战国的军费支出达1 万亿美元,人员伤死达3691万人,其中苏联为2000多万,德国700 万,波兰600 万,南斯拉夫160 万,法国60万,英国42万,意大利33万,等等;同时,经济损失惨重,据有关统计资料记载,物质损失高达4 万亿美元。大战中,各国经济损失程度是不同的。
  1945年5 月8 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资后,德国经济彻底崩溃,法国经济严重削弱,英国经济元气大伤,意大利经济陷入混乱状态,百业凋弊,财政赤字,民不聊生,其他欧洲国家经济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不同,苏联经济在战争初期遭到严重损失,但经过改组,国民经济逐渐恢复与发展。战后,欧洲各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恢复和发展的新时期。
  综观世界现代后期,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状况是不同的,而且各有特点。
  下面重点介绍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2.英国经济
  (1)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经济
  ①战后初期的英国经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的社会进入它的政治动荡、经济虚弱的年代。在战后的头几年,英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动荡不定的状态。这几个年头,英国经济的特点是先萧条、衰落,后略有回升。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工业生产下跌。战后,英国的工业生产迅速下降。1918年,工业生产较1913年下降了19%。工业生产下降的特点:一方面是重工业生产猛跌。例如,1919年的钢产量从1917年的972 万吨下降为789 万吨。同时,煤、生铁、造船产量也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是轻工业生产衰落,主要是日用消费品缺乏。棉花消费量也减少了很多。
  二是农业生产下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急剧下降。这个时期,小麦、大麦、谷物等农产品都大幅度下降。加上粮食进口困难,国内粮食供应发生了严重危机。
  三是物价暴涨。由于消费品生产严重不足,农业生产下降,市场消费品短缺,造成了物价上涨。1919年,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以1913年为100)
  上升为242 %,英镑购买力仅为1913年的30%左右。并于1919年停止金本位制。
  四是对外贸易恶化。战后由于德国实行经济封锁,商船大量减少。加之国内消费品生产猛跌,造成了英国对外贸易衰落。例如,1913~1918年,出口贸易额从52520 万英镑下降为50140 万英镑;进口贸易额从76870 万英镑增长至128520万英镑。造成了对外贸易的巨额逆差。为了解决贸易逆差,英国被迫减少国外投资,1919年,英国的资本输出额从1914年的180 亿美元减少为134 亿美元。同时,还向美国借债9 亿美元。
  五是政治经济动荡不定。这些年代里,因工农业生产下降,造成大量工人失业。物价暴涨,又导致了工人实际工资大幅度下跌。同时,英国统治阶级也加强对工人群众的剥削及压迫。这些情况推动了人民反对英国垄断资本的斗争。
  六是经济的初步回升。战后,英国经历数年的政治经济动荡之后,于1920年初,英国开始出现了短暂的经济回升现象。它的标志是生产略有恢复,商业兴旺,市场活跃,外贸稍有发展等等。例如,1913~1920年,国民收入从236800万英镑增长至566400万英镑。工业生产总值有较大的提高,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从1919年的88%上升为1920年的95%。
  ②1920~1921年的英国经济危机。英国经济经历半年多的虚假繁荣后,终于在1920年冬季又爆发了经济危机。1920~1921年的英国经济危机有以下特点:
  第一,工业生产萎缩。1920~1921年的经济危机是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爆发。这次危机的表现之一,就是生产大幅度下降。也就是说,在危机期间,整个工业生产从最高点至最低点减少了46%。其中,重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较轻工业下降幅度大一些。例如,1920年,煤产量下降29%,生铁产量下降67%,钢产量下降59%,造船吨位下降68%,棉花消费量下降43%。造成工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因素是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生产过剩和居民的购买力过低。
  第二,工农业产品价格暴跌。在危机期间,工业原料、产品和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跌。1920年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下降了49%。在危机期间,由于世界市场小麦价格下跌50%,肉、乳、蛋类产品价格下降30~50%。外国商人利用英国取消粮食谷物进口限制政策的时机,向英国大量倾销粮食等农产品,这不仅排挤了英国农产品市场,而且促使英国农产品价格下降。
  第三,工人失业增加。由于经济危机,英国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地将危机损失转嫁于工人劳动群众身上,大量地解雇工人,造成大批工人失业。1921年,英国约有失业者200 多万人。失业率为15%。同时,资本家大幅度地削减在业工人的工资。这些都促使工人进行罢工,要求工作和提高工资的斗争,加深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第四,对外贸易额下降。经济危机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下降。1920年,出口额下降了44.6%,进口额下跌了41.8%。对外贸易额下降严重制约了英国经济及财政状况。
  第五,农业生产衰落。战后,英国对农业实行扶植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但在经济危机期间,英国一方面停止扶持农业、取消补助,另一方面取消谷物进口限制政策,结果导致了播种面和粮食产量都减少了50%左右,大量中小农场破产,造成了英国农业衰落,被迫进口粮食及畜产品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
  ③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发生了经济危机。从1920年冬至1929年,英国经济一直处于萧条、不景气时期。1929年危机爆发后进一步加深了英国经济的衰落和停滞不前。这个时期,英国经济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新工业行业生产增长。20世纪20年代,英国的经济基本上处于萧条、衰落和不稳定局面。在工业中表现尤为突出。从1920~1929年的十年期间,除1927~1929年工业生产接近或达到战前1913年水平以外,其它年份的工业生产都属于负增长。1921~1929年,英国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7 %。
  其中1929年工业生产超过战前1913年水平的5.7 %。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英国工业生产增长最低。例如,1921~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年均增长4.3%,法国增长9.4 %,德国增长7.1 %,日本增长3 %。英国工业生产发展的特点:一方面是纺织、采煤、钢铁、机器制造、造船等老基础工业部门逐渐衰落。其主要标志是工业产量锐减,工业技术设备陈旧落后,设备利用率低,工人失业率较高,等等。另一方面是汽车、电气、化学、有色金属等新工业行业蓬勃发展。其主要表现是应用先进技术,工业产量倍增。例如,1929年新工业生产值在英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从1907年的7 %提高至14%。尽管英国的新工业有所发展,但它的工业仍较其他国家落后。从1913年至1930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的比重从14%下降为10%;同期,美国的比重从36%上升为42%;法国从6 %上升为8 %;日本从1 %上升为3 %;德国从16%下降为11%。这个时期,影响英国工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英国的国外市场萎缩,工业产品竞争能力下降,资本输出增长过猛等。
  第二,对外贸易额下降。20年代,随着英国经济衰落,国外市场日益萎缩,英镑的国际金融地位下降,商品市场竞争能力削弱,导致了英国对外贸易停滞不前,日益恶化。其主要表现是贸易额下降,贸易逆差扩大。1929年,英国外贸出口额从1920年的13.4亿英镑下降至7.3 亿英镑;进口贸易额也从1920年的19.3亿英镑下降至12.2亿英镑。对外贸易逆差高达4 亿英镑以上。这个时期,英国对外贸易额在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中的比重也从1913年的15%下降至1929年的11%。
  第三,资本输出猛增。20年代,英国政府为了发展工业,提高国际金融地位,弥补巨额贸易逆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资本输出。就是说,1929年英国的资本输出总额从1919年的134 亿美元增加至181 亿美元,基本上达到了1914年180亿美元的水平。
  第四,农业继续衰退。在20年代期间,英国农业继续处于停滞、衰落状态。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萎缩。从1920至1929年,英国的小麦、大麦等农作物播种面积都大幅度下降。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从80.1万公倾下降为56.1万公顷;小麦产量从15.8百万公担下降至13.5百万公担。大麦播种面积从82.9万公顷减至49.5万公顷,产量从15.8百万公担下降为11.2百万公担。英国谷物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后政府停止对农业补贴,取消了谷物粮食等农产品进口限制政策,国外廉价粮食冲击等。二是畜牧业生产下降。例如,1920~1929年,牲畜头数大量下跌。例如,牛从1170万头下降至790 万头,猪从310 万头下降至270 万头,羊从2330万头上升为2430万头。三是农场破产数量增加。例如,1913~1928年,英国的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的小农场从44万个减为40万个。其他地方中小农场破产数量也很惊人。四是农业工人失业人数日益增长。
  第五,垄断组织的发展。20年代期间,由于生产与资本的集中化,新工业部门的兴起和工业兼并的发展,促进了英国垄断组织的发展。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康采恩垄断组织的发展。在20年代,英国的康采恩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所谓康采恩,就是指多种企业集团,它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
  这种组织由不同经济部门的企业联合起来,以资本实力雄厚的垄断企业为核心所组成的一种多种企业集团。例如,英国的维克斯公司在20年代发展为大康采恩垄断组织。它联合了大批工业企业,并以军火及机器制造业为核心组成了制造军火、军用材料、金属、船只、飞机、电气设备等多种康采恩企业集团。此外,这个时期,英国还出现了大型化学康采恩,它控制了英国基本化学生产的95%,合成氮的100 %,染料生产的40%以上。英荷龙尼莱佛康采恩垄断组织既控制了国内人造奶酪及肥皂生产的90%,又通过国外公司及企业垄断产品的生产和营销。
  二是出现了垄断联合组织。所谓垄断联合组织,就是指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集中与企业联合的一种组织形式。在20年代,英国实行经济干预政策,促进了铁路、煤矿、造船等工商业企业及银行业的垄断化。例如,1921年,英国根据法律规定将1914年前已实行垄断化的11个铁路公司进一步合并为四个铁路垄断联合组织。这些组织规模大、资本雄厚、控制了全国铁路运输量的95%以上。20年代,英国还建立了煤矿卡特尔垄断组织,它控制了全国的煤矿生产和销售。1926年,英国在造船业中建立了10个造船公司,它大约控制了英国造船业生产总量的2 /3 以上。在纺织工业中也出现了垄断联合组织。如1929年,英国建立了兰开夏棉纺织联合公司,这个公司联合了约140 家纺织企业。
  三是实行个别行业国有化。例如,1926年英国在电力工业实行国有化。
  国家投资兴建" 格里德" 高压输电网,并建立国家电力管理局,负责电力的生产、购买、分配等工作。
  20世纪20年代,英国垄断组织的发展,不仅加强垄断资本集团的政治及经济统治,而且也促进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垄断组织的利润,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激发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状况日益恶化。
  (2)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经济
  在30年代期间,英国的社会经济出现了以下情况:
  ①发生了1929~1932年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发生了经济危机。由于20年代期间,英国经济长期处于萧条状态,未曾出现经济高涨现象,造成了英国社会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迫使英国经济更加依赖世界市场。因此,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就象暴风一样,立即席卷英国。这次英国经济危机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生产下降。在经济危机期间,英国工业生产指数从危机前最高点至危机时最低点,约下降了24%,倒退到1897年的水平。主要工业部门生产萎缩比较严重。例如,生铁产量下降52.9%,钢产量下降46%,造船吨位下降91%,棉花消量下降27.5%。同时,大量工业设备被闲置或没有利用。
  二是工人失业人数增加。在危机期间,英国的工人失业人数不断增长。
  1929年失业人数为116 万人,1930年为191 万人,1931年为271 万人,1932年为284 万人,1933年为250 万人。平均失业率为22%以上。在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生活处境困难。
  三是工商企业破产倒闭。在危机期间,1930~1932年,英国有2 万多家企业破产。
  四是对外贸易额下降。经济危机给英国对外贸易沉重的打击,使贸易额大幅度下降。1929年,英国的出口贸易额下降66%,进口额下降62%。并出现了4 亿英镑的贸易逆差。从而形成了银根奇缺,废除金本位制,货币贬值。
  五是物价猛跌。这次危机打击了农业,也使农业陷入了危机,造成农产品过剩,工农业产品价格惨跌。1929年,英国的批发价格总指数下降了57.8%。农业收入大幅度下降,耕地面积锐减,破产农民及农场激增。
  总之,这次空前的经济危机使英国经济长期处于萧条,使政治危机更加深刻化。
  ②英国政府的反危机措施。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英国统治阶级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巩固其在国内外的统治,维护其国际地位,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的经济措施,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行所谓" 节约" 政策。1930年英国政府削减失业保险补助金,降低工人工资水平,提高各种税收率等。这些措施使劳动人民生活日益恶化。
  第二、实行保护关税政策。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英国政府,为了摆脱危机,从1932年起采取下列政策:一方面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另一方面推行保护关税政策。这是英国政府采取高额关税和限制商品进口措施,从而保护本国市场,防止外国商品竞争的一种政策。具体做法是对进入英国市场的外国商品征收10~33.3%的进口税,从而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同时,英国实行对本国出口商品的优惠及补贴政策,目的是鼓励商品进口,争夺国外市场。
  此外,还实行英镑贬值,以推动出口贸易。后来,日本、美国等国家都放弃金本位制,实行货币贬值和关税壁垒政策,限制外国商品进口,从而加剧了英国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矛盾。
  第三、缔结帝国特惠制协议。在经济危机期间,英国为了维护国外市场,加强殖民地统治,于1932年在加拿大城市渥太华召开帝国会议,并同各个殖民地和自治领签订了帝国特惠制协议,目的是共同保护关税。协议规定,英国从殖民地或自治领进口的商品实行免税或减税优惠政策,其中免税进口商品占80%,20%的进口商品课征关税10%。同时,英国限制本国从帝国以外的国家进口农产品。但殖民地从英国进口的工业品应按商品价值减税20%。
  此外,还提高一般国家的进口商品关税率,目的是防止外国商品向英帝国市场倾销。
  另外,英国为了摆脱危机还采取了其他经济政策,一方面是建立英镑集团,它于1931年9 月建立,这是一种以英镑为中心的排他性货币集团,其目的是控制殖民地的金融和贸易,加强贸易战;另一方面是鼓励扩大国内投资,减少资本输出,降低银行利率。1932年,英国的银行利率从5 %降至2 %。
  英国的反危机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危机,促进了经济复苏。但它无法根本解决英国经济衰落和资本主义危机。
  ③30年代的英国经济简况。
  第一,30年代中期的工业回升。1929年经济危机,经历1932年的最低点后,工业生产开始逐渐缓慢回升。1937年,英国工业生产指数较1929年提高了约24%。其中发电量、钢产量、汽车产量等都有较大的增长。由于工业生产发展,使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1929年的9 %提高至1937年的11%。
  这个时期,英国工业生产发展具有下列两大特征:
  一是新兴工业部门生产大幅度增长。在30年代,英国的新兴工业部门和涉及军工生产的重工业部门生产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因为,这个时期,英国积极加强备战,扩大军事订货和军费,从而推动了采煤、钢铁、机器制造、汽车、飞机、化学、建筑等工业部门生产的发展。1937年,英国军费支出从1935年的1.2 亿英镑扩大至2.4 亿英镑。扩军备战不仅刺激了与军工有关的重工业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新兴工业部门生产的发展。1937年,新工业部门生产总值在英国整个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1929年的约14%增加至约18%。
  二是老工业部门生产继续下降。这个时期,英国的纺织、造船、煤矿等老工业部门的生产继续下跌,并处于慢性危机之中。例如,1937年,老工业部门的生产一直未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老工业部门生产萎缩、下降、衰落的原因,主要是技术设备陈旧,劳动生产率低,出口贸易额成倍下降。
  第二,30年代英国的农业生产。30年代,英国农业生产获得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也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英国农业生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播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1938年,英国的小麦播种面积从1929年的56万公顷扩大至78万公顷。其它大麦、谷物播种面积也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与此同时,农业产量也有一定的提高。1938年,小麦产量从1929年的1350万公担增加至1990万公担。但农业生产未恢复到1918年的水平。30年代,谷物进口量在全国粮食消费总量中仍占70%左右。
  二是畜牧业略有发展。例如,1937年,英国的绵羊头数从1929年的2430万头扩大至2550万头。但这个时期的畜产品未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因此,仍有肉类产品进口。1934-1938 年,英国的肉类进口量占全国消费量的85%。
  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1939年,英国的农用拖拉机从1931年的2.2 万台增长至52.6万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达60%以上。
  30年代,英国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主要采取了下列政策措施:首先,重新实行对农业的财政补助和保护政策。英国政府为了恢复农业,保证地主及农场主的利润收入,对小麦、大麦、甜菜、牲畜等重要农产品实行财政补贴。
  其次,限制食品进口。为了发展本国农业,1931年,英国放弃农产品进口的自由贸易政策,实行限制食品进口政策。再次,执行帝国特惠协议。即英国对从帝国自治领及殖民地进口的粮食实行优惠,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进口必须按规定限额进行,并征收高关税。最后,加强农产品市场管理。自1932年以来,英国先后建立了马铃薯、牛奶、生猪、腊肉、火腿等农场主协会和市场管理委员会,参照农产品进口限价规定各种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实行上述政策,使英国农业生产获得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由于英国实行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地束缚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1933年,英国经济开始缓慢回升。
  1935~1937年,英国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复苏与高涨。但好景不长,1937年冬,短暂高涨形势又消失了,并爆发了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在危机中,工业生产指数下降了13%;失业人数达179 万人,失业率为13.3%;棉花消费量下降了14.6万吨;出口贸易额减缩了5 千万英镑。1938年,由于英国统治阶级实行扩军备战,扩大军事费用支出3.8 亿英镑,较1937年增长50%,1939年军费又较1938年扩大50%。后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暂时地制约了1937~1938年经济危机的继续发展。第四,垄断资本的发展。英国是垄断资本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垄断组织的发展较美国、德国稍晚一些。英国的垄断资本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垄断资本统治获得了进一步的加强。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资本高度集中。30年代,英国工业资本日益高度集中化。例如,1935年英国雇佣职工500 以上的大型企业约有1960个,其职工人数占全部工业职工总数的55%,其产量占总产值的58%左右。
  二是垄断组织的扩大。30年代,英国垄断资本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新工业部门中垄断组织的加强。例如,汽车工业的奥斯汀、福特、莫里斯、沃豪尔、鲁茨等六大垄断公司的汽车产量在英国全部汽车总产量中所占比重高达90%。自30年代以来,这些大公司及大康采恩的经济势力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一些老工业部门参加了垄断联合组织。1929年经济危机后,英国实行经济干预,推行所谓合理化措施,促进了棉纺织业、采煤业、钢铁业、冶金业等工业企业参与垄断组织。例如,1930年初,英国出现了联合钢铁公司、英国炼钢公司、道曼.朗公司、盖斯特.金一纳德福特公司及兰开夏钢铁公司等五大钢铁垄断组织。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卡特尔化。这些垄断组织控制铁产量的47%和钢产量的60%左右。再一方面是银行业的集中化。30年代,英国银行资本出现了进一步集中和垄断的趋势。1938年,股份银行从1918年的55家减至26家。1938年,五大银行的存款在股份银行存款总额中所占比重从1918年的42%上升为86%。同时,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日益结合,如1929年,英格兰银行联合其他金融机构创办了证券经营托拉斯,从而控制了工业证券的营销业务。1930年,英格兰银行又联合了商业银行的投资公司创办了" 银行界工业发展公司" 等垄断组织。
  三是殖民地垄断组织的发展。30年代,英国在殖民地等国家或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国外垄断组织。资本雄厚的垄断组织有英伊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和英属缅甸石油公司等。这些公司不仅控制了中东石油生产的70%以上,而且还控制国内有关的工商业、金融银行等企业的经济活动。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经济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1939年9 月上旬,英国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期间,英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立刻建立了战时内阁和经济管制机构。目的是加强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和控制。垄断资本家不仅操纵战时内阁,而且控制了经济管制机构。在战时内阁中,垄断资本家分别担任了财政、生产、供应、粮食等部门的大臣。此外,有2500多个垄断组织的董事长或总裁在经济管制机构中担任要职,控制国家的管制机构。
  战争年代,英国政府为了扩军备战,发展军工生产,每年同垄断组织签订价值5 亿英镑的军事订货。垄断组织乘机扩大投资,建立军工企业,扩大垄断公司,加强垄断组织,攫取垄断利润。
  ②战时工业生产的发展。战争期间,因英国实行战时经济,制止了1937~1938年经济危机的发展,并促进了工业生产,特别是军事工业生产的发展。
  战时英国工业生产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业生产增长。战时英国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生产获得了较大的增长。例如,1944年英国工业生产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它超过了1939年的25%左右。工业生产增长主要是通过发展军工生产和重工业,减少消费品生产来实现的。但从1945年春起,工业生产又下降了。
  第二、民用工业生产锐减。在战争期间,英国大幅度缩减消费品生产。
  例如1945年的毛织品产量从1937年的290 百万米下降为177 百万米;食糖产量从59万吨缩减为44万吨。其它棉纱、棉布、靴鞋等消费品生产都大量锐减。结果导致了消费品匮乏,物价暴涨,外贸出口额暴跌。
  第三、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战时经济年代,英国政府为了保证战争所需军火和垄断组织的高额利润,对工人实行军事管制,强制工人进行超时生产,从而使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25%以上。由于战时实行主要食品配给制,加之军事苦役,工人生活非常艰苦。
  ③战时农业生产概况。英国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园艺业。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不稳定,且有下降趋势。在二次大战期间,农业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困难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德国法西斯封锁了英国商路,利用潜艇袭击英国商船,造成了粮食进口减少50%以上,使英国爆发粮食危机,食品供应困难。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英国采取了下列对策:一是建立农业生产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农业的干预、监督和管理。二是鼓励垦荒,扩大耕地面积。英国政府对开垦荒地的农户发给一定数量的奖金,从而扩大了耕地面积,1945年耕地面积由1938年的524 万公顷扩大至723 万公顷。三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战时,英国动员妇女参加农业生产,使农业劳力增长了8 %。同时,供应农村大量农业机械设备。使农业拥有20多万台拖拉机,1945年,农业机械数量较1939年提高了3 倍多。四是实行食品配给制。战时,英国粮食供不应求。1940年1 月,开始对主要食品实行定量配给制,降低消费水平。同时,对服装等消费品实行定量配售,使肉类供应减少20%,油类减少70%,砂糖减少30%,衣服减少50%。
  ④英国经济力量的削弱。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经济实力。其主要表现:一是全国人口减少了41万人;二是战争使全国财富损失25%;三是生产下降,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下降,大大落后于美国。战争中,英国出口贸易额下降了70%,它在资本主义世界对外贸易额中的比重从1937年的16%下降至1945年的13%,美国却从13%提高至22%。四是英国殖民地体系开始瓦解,其表现为英国占领的殖民地面积及人口减少,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解放斗争的发展。这些都使英国经济日益衰落,英国殖民地体系日趋瓦解。因此,英国从" 日不落帝国" 走向" 日薄西山" 是大势所趋。
  (4)英国的经济思想
  世界现代后期,英国流行凯恩斯学派和福利经济学派。每一个学派都有自己的特点。
  ①凯恩斯经济学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这时帝国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化。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爆发了特大的经济危机。这意味着马歇尔的" 均衡价格论" 失去作用,资本主义自行调节经济活动和永存论的神话破灭了。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下,英国等资本主义迫切需要一套适应新形势的经济理论,适应垄断资本需要的理论。于是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应运而生,并登上了世界经济理论的历史舞台。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思想
  凯恩斯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是凯恩斯稳定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政策、纲领的具体反映。他的主要经济思想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它是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需要,在资本主义危机时期出现的。1936年,凯恩斯在资本主义危机时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提出了稳定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和政策,被称为凯恩斯主义。其主要观点是:生产与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决定于消费倾向和投资量,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于投资收益、货币量及货币流动偏好。因此,凯恩斯主义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自30年代后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信奉和实行凯恩斯主义,它在缓和资本主义矛盾,推动经济增长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也导致了通货膨胀和其他社会经济矛盾。
  凯恩斯经济思想的代表人物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1902年学习于剑桥大学。1908年在剑桥大学任教,并任《经济学杂志》主编。他不仅从事教学、研究,还担任英国政府的要职。1913年任英国印度通货及财政委员会秘书。1919年任巴黎和会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1930年任英国内阁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1941年先后任英格兰银行董事等职。1944年,英国皇室授予他" 勋爵" 的爵位。其主要著作有《印度的通货和财政》(1913年)、《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货币政策论》(1923年)、《货币论》(1930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等。《通论》提出的" 有效需求、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 等理论,适应了当时垄断资产阶级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需要。
  凯恩斯主义学说的发展和变化
  凯恩斯主义一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也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策。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各种经济思想的出现,促进了凯恩斯学说的发展和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分裂为两大流派:一派是美国凯恩斯学派,又称新古典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保罗.萨缪尔森、詹姆士.托宾、罗伯特.索洛等人。另一派是英国凯恩斯学派,又称新剑桥学派,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庇罗.斯拉法、尼科拉.卡尔多等人。从此,凯恩斯学说日趋衰落。
  ②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福利经济学是世界现代后期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流派,这是一种以研究"社会经济福利" 为中心的资产阶级的庸俗的经济学理论。它大约于20世纪20年代在英美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出现。霍布森和庇古是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进行修改、补充和发展,从而出现了新福利经济学,它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等人。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这种理论指导下,采取了不少社会福利措施,如英国制定了社会保险方案等,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盛行英、美等国,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同时,出现了" 福利国家" 论。
  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福利经济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一个流派,它没有完整的思想体系,但有自己的基本理论观点。因福利经济学派存在以庇古为代表的旧福利经济学和以帕累托为代表的新福利经济学,因此,他们的观点也有同异之处。
  旧福利经济学,就是指以庇古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它的主要理论观点:一是将福利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福利是指社会福利,包括财富占有和欲望的满足等。狭义福利是指经济福利,这是指可用货币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二是把福利经济学建立在效用基数论的基础上。认为" 效用就意味着满足".三是主张经济福利和国民收入同等化,即国民收入量大,经济福利也大。四是从收入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出发,主张国民收入平均分配。五是主张适度地配置生产资源,减少生产资源消耗,扩大国民收入值。为此,要求国家干预经济。
  新福利经济学,就是指以帕累托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它的主要理论观点:一是排斥收入均等化理论,由卡尔多提出" 假想的补偿原理".即主张在变革后出现受益人和受损人时,由政府对受益人征收特别税,对受损人发给补偿金,若补偿有余额,则表示社会福利增长。二是以效用序数论代替效用基数论。三是补充发展了" 帕累托最优条件".也就是主张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为提高社会福利地位在生产、交换、分配等所需具备的最优条件。四是编制所谓" 社会福利函数" ,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佳配置。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布森、庇古、帕累托、希克思、卡尔多、柏格森.萨缪尔森等人。这些人的福利经济学观点各有特色。
  约.阿.霍布森(1858-1940)是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英国的经济学家,他出生于英格兰德尔比郡的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牛津大学毕业,获硕士学位。霍布森是资产阶级社会改良主义者,并从改良主义立场出发,提出以" 社会福利" 作为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提倡生产力的配置应使劳动痛苦减少到最小量,而消费品分配要使社会效用达到最大量。并且要求国家干预经济,以保障" 最大的社会福利".他的主要著作有《产业合理化和失业问题》(1922年)等。但他的理论未形成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阿瑟.塞西尔.庇古(1877~1959)是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旧福利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英国的著名经济学家。1920年,他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这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此外,庇古还有其他著作,其中包括:《产业变动论》(1926年)、《财政学研究》(1928年)。这三部代表作构成了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被称为" 福利经济学之父".维尔弗里多.帕累托(1848-1923)是新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意大利经济学家,洛桑学派的代表人物,曾任洛桑大学教授。其代表作有:《政治经济学讲义》、《政治经济学教程》、《社会学通论》等。
  在福利经济学派中,除上述人物以外,还有美国的柏格森.萨缪尔森,汉森和加尔布雷思等人。
  3.法国经济
  (1)20世纪20年代法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法国经济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战争使法国经济衰退,工农业生产萎缩,外贸额锐减,通货膨胀,工人实际工资大幅度下降,商品供应实行配给制,劳动人民生活状况恶化。同时,法国的垄断资产阶级大发战争横财,攫取了巨额利润。1918年战争结束后,法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经济恢复与发展工作。
  ①20年代法国工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一次大战后,法国根据1919年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规定,结合本国情况,采取措施进行经济恢复和发展,其中包括发展工业生产。为了恢复与发展工业生产,法国政府采取了下列" 繁荣政策" 措施:
  一是按凡尔赛和约规定收回阿尔萨斯、洛林经济发达地区,推动工业生产发展。战后,法国收回了东部经济发达、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及洛林地区,并享有对萨尔煤产区的代管权。这些地区有丰富的矿藏,良好的冶金企业,充足的工业原料。法国收复这些地区的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法国冶金、采矿、化学、纺织、钢铁工业生产的发展。1921~1929年,法国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从1901~1914年的3.3 %上升为9.4 %。其中煤、铁、钢产量都大幅度增长。如1930年法国的钢产量为945 万吨,较1919年的216 万吨增长了4 倍多,较1913年的469 万吨增长了1  倍多。
  二是利用德国赔款发展工业生产。一次大战后,法国按规定从德国获得了战争赔款81.51 亿金马克,这些赔款的大部分是煤炭等实物。法国利用赔款用于恢复与发展工业,从而促进了法国工业生产的恢复及发展。
  三是通过对战时受到破坏的地区进行恢复工程,推动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在战争年代,法国有1  万多个工业企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恢复工业生产,法国对战时遭受破坏的工厂企业进行恢复、重建和新建,进行技术设备更新,20年代,法国" 恢复与重建了约8000个工业企业。" 这不仅扩大了对机器设备、建筑材料、消费品的大量需求,而且也促进了重工业、轻工业、国内市场的发展。
  四是通过殖民地掠夺,发展本国工业生产。在一次大战中, 法国从德国手中夺取了多哥、喀麦隆、黎巴嫩、叙利亚等殖民地的政治经济统治权。法国殖民者利用殖民手段,掠夺殖民地的资源、财富,并利用殖民地作为粮食、原料基地和工业品倾销市场,这些措施对于战后法国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上述政策措施,不仅促进了法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而且也推动了法国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如1929年,法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13年的27亿英镑扩大至49亿英镑。1929年,法国的工业生产指数也从1913年的100 上升为139 %。总之,20年代,法国工业增长速度较美、英、德国快得多。
  1921~1929年,法国工业生产年均增长速度为9.4 %,德国为7.1  %,美国为4.3 %,日本为3 %,英国为1.7 %。但是,战后法国工业生产恢复与发展是不平衡的,其特点是重工业生产发展较快,轻工业生产发展较慢。
  ②20年代法国的农业生产。战后,法国逐渐从农业工业国发展为工业农业国。但农业生产却停滞不前,并处于慢性危机之中。20年代,法国农业有以下特点:
  一是农业生产发展缓慢。20年代,法国的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并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其主要表现是耕地面积减少,农作物产量下降,农业生产指数低落。1930年小麦播种面积从1913年的654 万公顷下降为537 万公顷,产量从8690万公担减至6210万公担。其他农作物,如黑麦、稻谷、燕麦、大麦、玉蜀黍等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大都未达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农业生产指数也有下降的趋势,1913年农业生产指数为96(以1938年为100),1930年为87. 在20年代期间,仅有1924年农业总产量达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其他年份都较1930年的水平低。
  二是畜牧业发展不平衡。战后,法国的畜牧业生产有增有减,发展极不平衡。1913~1930年,牛从1479万头增长至1547万头;绵羊从1613万头下降为1015万头;猪从704 万头下降为633 万头。总之,在20年代,法国的畜牧业生产除牛等大牲畜头数有所增长外,其它各种牲畜头数都未达到1913年的水平。
  三是小农破产日益严重。在20年代期间,由于农业生产停滞,高利贷资本残酷地剥削小农和农业集约化的发展,加速了法国小农破产的过程。1929年,法国的农业经营单位(即农业总户数)从1892年的570 万户下降为397 万户。受到排挤和破产的农业生产者都是法国农村中的中、小农户,主要是那些拥有土地5 公顷以下的农户。与此同时,拥有土地10-50 公顷以上的大农户或农业资本家的户数却上升了。1929年,拥有20~70公顷以上的农户从1892年的39万户增加至49万户。大农户在全国农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也从7.4 %上升为12.5%。农村土地集中不仅促进法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兴起。在20年代,法国有许多资本主义农场实行集约化经营。
  ③对外经济活动的发展。在20年代期间,法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外贸易增长。这个时期,随着经济的恢复及发展,德国外贸竞争实力的削弱,推动了法国对外贸易的发展。1930年,法国的出口贸易额从1913年的69亿法郎增长至428 法郎;进口贸易额从84亿法郎扩大至525 亿法郎。但这个时期,法国对外贸易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对外贸易增长落后于美、英、日等国,它在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中的比重也有下降趋势。1930年,法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额中所占比重从1913年的8 %下降为7 %。二是对外贸易逆差较大。20年代,除了1924~1927年有贸易顺差外,其它年份都出现了较大的贸易逆差。1920年,法国的贸易逆差为230 亿法郎,1930年为297 亿法郎。
  另一方面是资本输出增加。20年代,法国的资本输出或国外投资逐渐增长。然而,直至20年代末,资本输出额还未达到1913年的水平,1929年法国的资本输出额为600 亿法郎,1929年为270 亿法郎,仅占1913年水平的45%。20年代,法国资本输出的特点是通过法国涉外公司发行证券,扩大投资额,增加殖民地投资等途径来进行,资本输出来源主要是贷款、企业利润收入、殖民掠夺收入等。
  ④垄断组织的发展。20年代,法国垄断组织在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垄断企业数量增长。20年代,工业发展和生产集中化推动了垄断企业的发展。1926年,法国雇佣1000人以上的企业从1906年的207 个增至397 个。
  二是垄断企业产量扩大。在20年代期间,法国垄断组织的生产规模及产量日益扩大,并在工业中占居统治地位。在冶金工业中,10个垄断企业的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的75%左右;在汽车工业中,西特洛等三大汽车公司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75%;在电气、化学、人造丝工业的垄断企业的产量在其行业总产量中也占较大的比重。
  三是银行资本日益集中。从20年代初期至末期,法国的银行资本日趋集中化,出现了一系列规模巨大的银行和银行集团。20年代出现了著名的国民信贷银行、里昂信贷银行和国民贴现银行(号称三大银行)。这三大银行的分支机构遍及全国。1930年,银行分支机构从1913年的1700多个扩大至3300多个,它控制了法国绝大部分的存、放款业务。
  四是参加国际垄断组织。20年代,法国垄断组织先后参加了国际钢卡特尔、国际铅卡特尔、国际氮卡特尔等34家国际卡特尔组织或参加有关规定价格、生产、分配、销售市场的协定。
  (2)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经济
  ①1930-1936 年的经济危机。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
  法国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于1930年秋也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
  这次法国经济危机的特点是危机来得晚、延续时间长、经济破坏严重,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生产下降。1930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不仅扰乱了20年代法国经济繁荣的景象,而且导致了工业生产的严重暴跌。以危机前的最高点与危机时的最低点进行对比,则工业生产下降了36%多。其中:煤产量下降15.8%,生铁产量下降46.6%,钢产量下降41.9%,棉花消费量下降38.3%。
  其他工业部门的生产一般都下降40%以上。1930年的危机使法国工业生产倒退到1911年的水平,并使法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从8 %下降至5 %。
  二是企业倒闭破产,失业人数猛增。这次法国经济危机延续了6 年之久,它不仅导致了销售困难,生产过剩,产量下降;而且也使大企业生产萎缩,大量中小企业、银行倒闭破产,失业激增。1930年,法国有6000多家企业宣告倒闭破产,1935年破产企业达13370 家。在危机期间,还有670 家银行倒闭破产。其中包括著名的老字号滨海布格涅的亚当银行等。在危机期间,失业人数猛增,1932年失业人数为26万人,1935年为43万人。此外,还有成千成万的半失业者。在业工人的工资被大量削减。危机给劳动人民带来了灾难。
  三是对外贸易下降,资本输出减少。经济危机造成了法国的对外贸易萎缩,资本输出锐减。1936年,法国的出口贸易额从1930年的428 亿法郎下降为155 亿法郎;进口贸易额从525 亿法郎降为254 亿法郎。由于对外贸易额大幅度下降,使法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从1930年的7 %下降为1937年的5 %。同时,危机使资本输出减少了。由于资本输出减少,对外投资收入也大大下降了。在危机期间,法国的对外投资收入较战前减少了一半以上。法国垄断组织为了摆脱危机,逐渐扩大对殖民地的贸易和资本输出,加强对殖民地人民的掠夺。
  四是加深了农业危机。法国的工业危机是同农业危机联系在一起的。这次法国工业危机进一步使慢性农业危机更加严重了。其主要表现是农产品大量积压,收购价格猛跌,农业收入锐减,农场负债增多,大批农业工人失业,中小农场相继破产,农业生产者生活处于困境。而农业危机又使工业危机更加尖锐化。农业危机的重要表现是农产品价格暴跌。1930年,法国批发价格总指数下降45%。其中,小麦、葡萄酒的价格下跌幅度最大。1935年,小麦价格每公担从1930年的150多法郎猛跌至80法郎以下,而且大量农产品还卖不掉,使中小农户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由于农产品无法销售,又加深了农业危机和工业危机。
  ②1937-1938 年的经济危机。法国经历了1930~1936年的经济危机后,从1936年下半年至1937年上半年,法国的经济、生产、物价又呈现了上升、繁荣的景象。但工农业生产远未达到1930年的水平。而且好景不长,1937年下半年,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袭击下,法国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
  这就是1937~1938年的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有以下特点:
  第一,这次危机时间较短,从开始到结束仅一年。
  第二,工业生产衰退。这次危机给一系列工业生产以沉重的打击,工业产量普遍下降。以1929年工业生产指数为100 ,1937年为75,1938年为69. 工业产量也大幅度下降,如1938年钢产量从1937年的1319万吨下降为1057万吨。
  第三,农业日益恶化。1937年法国的小麦产量从1929年的9180万公担下降为7020万公担。1937年农业生产指数从1929年的98下降为91. 另外,绵羊头数也从1929年的10452 万头降至1937年的987 万头。与此同时,农产品价格也继续暴跌。
  第四,对外贸易额下降。1937年,法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额也从1929年的501亿法郎下降至239 亿法郎。
  总之,30年代经济危机削弱了法国经济的实力,并使它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经济地位大大下降了。在20年代垄断组织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加强。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银行资本日益集中化。30年代,法国工业生产的高度集中与垄断,推动了银行资本的集中,并使银行资本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1930年,法国的三大银行控制了全国大部分的存款业务。1933年,法国6 家大银行的存款为383 亿法郎,约占全国银行存款总额的50%以上。这6 家大银行通过其5700多个分行控制和垄断全国的银行业务,掌握与支配国内大部分的货币资本及生产资料,从而使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交织在一起,形成金融资本。
  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0年代,法国的国家垄断资本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主要标志是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日益溶为一体。一方面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国政府,服从于垄断组织,并利用发放补偿金、订货、奖励金等手段,帮助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利润,促进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国家对军工企业、银行、铁路等部门实行有利于垄断组织的国有化,从而加强垄断资本的统治;再一方面是垄断资本通过其控制的政权机构掠夺国库,剥削本国的和殖民地的人民群众。
  三是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随着垄断资本的发展,垄断资产阶级加强对法国的政治经济的统治,从而使法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垄断资产阶级通过政府提高捐税,实行法郎贬值政策,加强对人民的剥削。同时,利用武力镇压工人运动。所有这一切都加深了法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尖锐化。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法国经济
  ①战时法国经济的衰落。1939年9 月1 日,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法国参加二次大战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国内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但是,由于战前法国统治阶级未采取措施巩固国防,而是采取助长德国法西斯侵略政策的态度。在战争爆发后,法国统治阶级又推行反苏和勾结德国的反动政策,这样德军很快地占领了法国。1940年6 月,法国贝当政府与法西斯德国在巴黎附近的康边森林签订了屈辱的" 停战协定" ,实质上是签署了向德国的投降书,从此,号称资本主义强国的法国被德国法西斯消灭了,法国完全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在希特勒法西斯德国占领下,法国经济处于严重的衰落局面。它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实行为德国侵略战争服务的战时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在法西斯德国侵略军的统治下,广泛推行战时经济政策,所有经济部门都毫无例外地实行战时经济,为德国侵略战争服务。这是法国经济全面衰退、凋敝的重要标志。
  二是法国资源财富日益枯竭。法国被法西斯德国占领期间, 德国占领者对法国的资源及财富进行疯狂的劫掠。希特勒匪帮采取各种手段,不仅掠夺了法国大量的黄金储备、外币、贵重物品、机车、轮船、粮食、原材料、机器设备等各种物资;而且还劫掠了大批劳动力充当苦役。1944年7 月计有70多万法国工人在德国进行强迫苦役劳动。与此同时,德国占领者还向法国征收所谓占领费,其数额为每天4-5 亿法郎,这些占领费约占同期法国国民收入的20%-36 %左右。此外,法国还向法西斯意大利每月交纳10亿法郎的占领费。由于德国人大量掠夺法国的资金及物资,加上战争赔款费,使法国财富资源迅速枯竭,国民经济日趋衰退,凋敝不堪。
  三是工业生产猛跌。战时法国的工业生产在法西斯德国的掠夺下,处于严重的崩溃状态。而且工业生产猛跌。以1938年的工业生产指数为100 ,则1941年为65,1944年为40,仅占1938年的40%。法国工业生产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法西斯德国掠夺了法国的工业技术设备及原料。如在德国占领期间,德国将法国的74%的铁矿砂、61%的钢铁、64%的汽车等都掠为己有。
  四是农业生产恶化。在被德军占领期间,法国农业由于劳动力缺乏,农具化肥短缺,造成了生产大幅度下降。1943年,法国农产品总产值较1938年减少了40%。小麦、大麦、燕表、谷物总产量普遍下降。如1945年小麦总产量从1938年的9800万公担下降为4210万公担,下降了1  倍多。牲畜头数大量减少。如1938年猪的头数为713 万头,1945年为439 万头。由于农业收获量下降,造成农产品缺乏,农产品价格上涨,全国工农群众生活极为艰难。
  五是对外贸易急剧下降。由于法国经济衰落,工农业生产减少,导致了对外贸易额迅速下跌。如1944年进口商品额从1938年的460 亿法郎下降为97亿法郎,出口商品额从306 亿法郎下降为256 亿法郎。对外贸易恶化又给法国工农业生产、财政、人民生活增加了困难。
  总而言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法国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按1945年价格水平计算,这次战争法国经济损失约48930 亿法郎。因此,战争使法国城乡满目疮痍,经济严重衰退。战后,法国着手经济的恢复及发展工作。
  ②法、德垄断组织狼狈为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攫取垄断高额利润,继续加强同德国垄断组织的经济联系和互相勾结。法国和德国垄断组织在经济领域中的狼狈为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维持工业联系制度。在战前,法国垄断组织和德国垄断组织存在着密切的经济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垄断资产阶级继续保持同德国的垄断组织的" 工业联系" ,进行其所谓的事业活动。
  二是签订合作协定。在德国占领期间,法国的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牟取垄断利润,推行反动的卖国政策,出卖法国民族利益,加强同德国的垄断组织的勾结,签订了各种合作协定。如1941年5 月,法国汽车工业的垄断巨头和德意法西斯签订了所谓" 亲密合作协定".后来,法国工业部门的垄断组织和德国的垄断组织也分别签订了有关冶金、电力、化学、纺织、木材等各种合作协定。法国的垄断巨头都成为了德国法西斯的工具和附庸,其目的是大发战争横财。
  三是接受德国军事订货。在被法西斯德国占领年代,法国的垄断组织为了攫取垄断利润,先后组织了大约8 /10的工业企业接受德国军事订货,生产飞机、卡车、机车、坦克、化学武器等军需物资,其价值约2000多亿法郎,这些军工产品都直接为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战争服务。法国垄断组织及大企业的利润率大都在1 倍或数倍以上。
  四是建立组织委员会。法国的卖国政府为了保护垄断资本家的利润,加强法、德垄断组织的勾结,于1940年8 月16日建立了" 组织委员会".这是一个由法国二百家企业代表组成的全国性的大型垄断组织。其宗旨:一方面是管理全国资源、调整战时经济,扩大垄断势力;另一方面是便于德国占领者通过该垄断组织掌握和支配法国经济命脉。1945年,法国计有组织委员会231 个,掌管全国18万家企业。
  4.德国经济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经济
  ①战后初期的德国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失败而告终。1919年6 月28日,德国政府被迫与协约国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和约》规定:德国将资源富饶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割还法国;将波兹南等地归还波兰、比利时、丹麦、立陶宛。结果,德国丧失了1 /8 国土,1 /12人口,3 /4 以上的铁矿资源,3 /5 以上的锌矿资源和炼锌量,2 /5 以上的生铁产量,1 /3 以上的钢产量,1 /7 的耕地面积。德国的全部殖民地和国外投资也被英国、法国、日本、比利时等各战胜国瓜分和剥夺。同时,协约国根据和约规定,对德国的国防及军备实行限制,占领莱茵河左岸地区,强迫德国交出政治经济主权,并直接掌握德国的税收、铁路、海关、河流、港湾等事务。
  《和约》除规定德国割地外,还规定德国向协约国交付大量实物赔款(含各种车辆、船只、农业机器、奶牛等物品)和巨额金币赔款。1920年6 月,布隆会议定为2690亿金马克,1921年1 月巴黎会议定为2260亿金马克。但德国代表反对,不予执行。因此,1921年4 月,伦敦会议定为1320亿金马克,并规定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和每年出口商品价值的26%作为赔款。最后,德国政府同意该赔款数量和有关规定。
  战后初期,德国因割地赔款,经济处于十分困难和非常混乱的局面。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生产下降。因割地赔款,工业原料缺乏,军事订货停止等原因,导致了德国工业生产锐减。1919年,德国工业总产值较1918年下降了33%以上,仅占战前的33%强,倒退到1888年的水平。自1923年以来,德国因拒付赔款,引起了" 赔款危机" ,从而使工业生产更萎缩。
  这个时期,德国仅有15%的工业企业勉强维持生产,大量失业者流落街头。
  二是农业生产衰退。战后初期,德国因农业面临危机,生产大幅度下降。谷物、马铃薯生产和牲畜头数大大减少,农民收入下降。地主阶级对雇农的地租剥削加重,造成粮价上涨,地主大发横财。三是通货膨胀。1919~1923年,德国因经济混乱,工农业生产下降,导致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马克贬值。
  如1920年12月,生活必需品价格较1914年平均上涨15倍以上。工人实际工资严重贬值。这导致了商品流通停滞,黑市猖獗,物物交换盛行。尽管德国费伦巴赫政府为了制止通货膨胀,采取了一些措施,如1920年6 月向职员工人征收月薪10%的工资附加税,也无济于事。德国垄断资产阶级也参与干预政府的经济政策活动,成立了" 全国经济委员会" ,企图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和经济利益,并从中牟取暴利。
  战后,德国的魏玛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割地赔款,国内经济混乱等原因,造成了政局动荡不定。这个时期,德国发生了下列重大政治事件:一是工人阶级为了捍卫人民利益,开展了反对" 凡尔赛和约" 和资产阶级政府的反动政策的斗争。二是德国工人群众组织罢工、抗议、组织武装斗争,反对东普鲁士的地方长官沃尔夫根.卡普等反动分子的政变和建立君主体制的阴谋。三是组织政治经济斗争,要求稳定马克,保证粮食供应,增加工资的要求。同时,提出了打倒古诺反动政府,建立工人政权的口号。1923年秋,汉堡工人举行了武装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②战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自1924年起,德国处于战后的相对稳定时期,开始从事恢复与发展经济工作。
  道威斯计划
  1923年,德国仍存在经济混乱状态,政治危机日益尖锐,它引起了协约国及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不安。为了防止赔款化为乌有,在美国及英国的策划下,1923年11月13日,协约国成立了" 国际专家委员会" ,探索解决德国问题的政策和措施。其中:第一委员会负责研究德国财政预算和稳定经济的方法,第二委员负责研究德国资金流向及收回办法。
  美国摩根财团芝加哥第一银行董事长、美国银行家查理.格.道威斯任第一委员会的主席,他于1924年提出了关于稳定德国经济和解决赔款的新计划,故被称为" 道威斯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帮助德国政府进行货币改革,稳定通货,使协约国获得赔款。为此目的,在德国国家银行之外,另设一个拥有4 亿马克资本的" 兑换银行" ,负责发行新币、收回失效旧币等业务工作,并受协约国的专门机构管制。
  二是为稳定通货和偿付赔款,美英向德国贷款8 亿金马克,其中美国提供55%,英国提供45%。
  三是规定德国每年赔款数量。即1924/1925年度赔款10亿金马克,1925/1926年度赔款12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1928/1929年度要支付25亿金马克,以后每年都支付25亿金马克。但计划没有规定赔款总数和最后年限。
  四是规定赔款的来源。其中:50%从德国的国家预算收入中支付,主要是从关税和对糖、烟草、纺织品、鞋类、啤酒等高额间接税收入中支付;38%从铁路股份公司的公债息金和运输税收入支付;12%从工业公司的国有红利收入中支付。
  五是由美、英、法、意、比等国设立拨送赔款委员会,负责监督德国履行支付赔款事务,保证赔款计划的实施。
  六是规定法国和比利时从鲁尔撤出占领军,作为德国接受赔款计划的前提条件,今后法国无权单独对德国实行" 制裁".另外,计划还规定把苏维埃俄国作为德国商品的销售市场。其目的是便于德国输出商品,换取外汇,支付赔款;制止德国商品参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竞争;扼杀苏俄经济独立等。
  德国政府和垄断资产阶级接受了道威斯计划,并于1924年8 月通过了关于接受道威斯计划的决定。道威斯计划是一个损害德国国家主权、奴役德国人民的计划,但它对20年代德国经济的恢复也起了一些积极作用。
  恢复与发展经济的措施
  从1923年底、1924年初起,德国开始进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工作。为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德国采取了下列政策措施:一是实行" 道威斯计划".德国的经济恢复是在资金缺乏、原料奇缺、技术设备不足,通货膨胀,市场缩小,人民生活困苦等条件下进行的。先后出现了经济瘫痪及危机的现象。为了解决危机,1923年底,德国统治者接受了道威斯计划,并执行道威斯计划,从而使德国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
  1923年底,德国进行了货币改革,收回了旧币,稳定了通货,提高了新币作用,促使德国经济从混乱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从1924年起,德国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起来。工农业生产迅速增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商业外贸也逐渐活跃起来。1913年至1928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了12%。在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的比重提高较快,1913~1929年,它从53.3%扩大至58.5%。有些重工业发展较快,1923~1928年,硬煤产量增长了1.6 倍,生铁产量增长了1.7 倍,钢产量增长了1.6 倍,电力生产增加了6 倍,汽车产量增长了约6 倍,铝产量扩大了31倍。1929年初,德国的国民收入高达759 亿马克,较战前增长了150 %,黄金储备量接近22.6亿马克,较战前提高了一倍以上。
  总之,1924年,德国的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1927年德国经济已超过前战水平,1928年,德国的工业生产在世界工业中占12%,占居世界第二位。它被称为" 赔款的奇迹".二是利用外国资本。这是德国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重要措施。根据" 道威斯计划" ,德国从法国手中收回了鲁尔地区。从此,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国际资本大批地流入德国,从1924~1929年,德国支付赔款共95亿金马克,而获得的外国资本和投资共计326 亿金马克。德国政府和德国各大公司利用外国资本发展经济,从而促进了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是推行产业合理化运动。德国不仅从美国等西方国家获得了巨额国际资本,其中美国资本占总数的70%;而且也获得了大量的物资技术设备。德国的垄断资产阶级利用这些技术设备,开展所谓" 产业合理化运动" ,改造落后企业,更新企业固定资产设备,推行生产的" 福特制化" 、" 标准化" ,实行科学管理,采用先进技术设备,从而提高劳动强度,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促进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了整个工业和经济的发展。1924~1929年,德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0%,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但" 合理化运动" 造成了大量工人失业。1928年失业工人为140 万人,占工人总数的8.8 %,1929年德国失业工人约200 万人。
  四是发展农业。从1923年秋至1929年,是德国经济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在这个时期,德国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扩大农产品的播种面积,提高产量,发展畜牧业,这些措施使农业获得了明显的恢复。
  从1924/1925年度至1927/1928年度,农业生产指数从80%提高至95%,增长了19%。但农业生产仍未达到战前水平。农业生产恢复大大落后于整个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农产品价格下降40%,雇农人数增长,农村债务成倍增长,粮食及原料不足。为了解决粮食和工业原料不足问题,德国政府采取降低进口税率政策,大量进口粮食及原料。1924~1929年,每年进口粮食几百万吨和大量原料。在1930年前,德国每年要进口40亿马克的粮食饲料。由于大量进口农产品,导致了国内农产品销售危机,使农业经营亏损,农民处境日益贫困。
  五是恢复和发展对外贸易。在恢复和发展经济过程中,德国也采取措施发展对外贸易。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出口,给企业提供优惠,建立现代化远洋船队等。因此,1929年德国的进出贸易取得了平衡。德国的对外贸易额在世界进出口贸易额中占9 %以上,仅次于美国、英国,名列世界第三位,并参与了世界市场的竞争。
  ③德国垄断资本的发展。在德国的相对稳定时期,不仅经济获得了显著的恢复和发展,而且垄断资本在生产与资本集中的基础上也获得了很大发展。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型企业激增
  20年代后期,随着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德国的大企业数量较战前增长了1  倍以上。1929年,德国拥有5 百万马克资本以上的大型企业,在整个企业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41.4%。银行业也日益集中化,1929年,柏林9 家大银行在全国存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1913年的49%增长至68%。
  这些情况表明,生产和资本集中获得了巨大的增长。
  第二,出现了托拉斯等垄断组织
  这个时期,在德国的化学、冶金、电气、造船、采煤等工业部门中先后建立了一些托拉斯垄断组织。1925年建立了法本化学工业托拉斯,它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化学垄断组织。1926年建立了钢铁托拉斯,它拥有8 亿马克资本,约18万工人。1927年建立了普鲁士电力公司,1929年建立了费巴电力矿业公司等。这些组织拥有大量资本,垄断生产和销售,还拥有大量的产业工人。
  德国实行卡特尔化政策,推动了卡特尔和辛迪加垄断组织的发展。1930年,德国有卡特尔组织2100个,较1922年的1000个扩大了1  倍。
  第三,建立国有企业
  随着德国经济集中化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后期,德国国家在电力、炼铝业、制盐业、铁矿、采煤、机器制造、铁路等部门中建立了大量国有企业。这个时期,国家、州、地方企业计拥有资本500 亿马克以上。因此,国有企业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四,建立了国际垄断组织
  在相对稳定时期,德国的工业和金融寡头,如梯森、弗格涅尔、西门子等十多家企业在国外建立一系列女儿公司,这些公司约拥有100 亿马克资本,从事国际经营。同时,德国的女儿公司等垄断组织还参加了200 个国际垄断组织的营销活动。并在钢、火药、水泥、糖、氮、合成纤维、船运等国际卡特尔中占重要地位,发挥巨大作用。
  (2)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的德国经济
  ①杨格计划出笼。从1923~1928年,德国经济获得了一定的恢复与发展。但经济危机使德国社会经济矛盾更加尖锐。主要是德国有大量外债和巨额赔款的沉重负担。这个时期德国外债约250 多亿马克。这引起了协约国对德国赔款、债务及投资诸问题的关注。因此,1928年12月协约国成立了赔款问题专家委员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理欧文.杨格任委员会主席,于1929年8 月制定了德国的新赔款计划,世人称之为" 杨格计划".1930年1 月通过。其主要内容包括下列几点:
  一是规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139亿马克,分摊在57年内付清,年均赔款额约为20亿马克。
  二是规定废除协约国在德国的一切监督机构,取消协约国对德国的经济和财政直接控制权,让德国垄断资本充分发展军事经济力量。
  三是规定1930年,协约国军队全部从德国莱茵区撤走。
  四是规定协约国向德国提供贷款13亿马克,英美银行界负责发行债券。
  德国政府接受了" 杨格计划" ,并企图利用它来解决经济问题。但因经济危机使德国经济日益恶化,无力支付巨额赔款,导致了" 杨格计划" 的失败。据统计,德国仅支付赔款110 亿马克和200 亿价值的实物马克。而且赔款都转嫁于德国人民负担,垄断资本家从中攫取额外利润。
  ②德国的经济衰退和反危机措施。
  1929~1933年德国经济危机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袭击下,德国也发生了经济危机。它从工业开始,扩展到财政金融、农业、对外贸易等领域。在经济危机期间,德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生产下降。1932年,德国的工业生产较1929年下降了40%多,倒退到战前1906年的水平。一些重工业部门的生产下降更为严重,从1929~1933年,煤减产32.7%,发电量下降23.5%,生铁下降29.7%,钢下降35.1%,机器制造减产37.1%,汽车减产35.8%,棉花消费量降低了21%强。
  与此同时,德国有几十万个中小企业倒闭破产,全部工业开工率仅占33%,有600 多万人失业,占全国工人总数的50%。所以,经济危机严重地打击了工业。
  二是财政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又导致了货币信用危机。这个时期,几十亿马克的外国短期贷款被提取,由于德国财政困难,无力归还49亿马克短期贷款和15亿马克利息,终于导致了德国达姆斯特银行的倒闭破产,柏林等许多银行也处于危机之中。1931年,德国的国家黄金储备也从危机前的24亿马克锐减为约14亿马克,信贷体制和金本位制处于瘫痪状态。在银行界出现了合并趋势,原柏林的九大银行,含德意志银行、贴现公司、沙夫豪森合作银行、商业银行、德累斯顿银行等,被并为四大银行。德国政府给大银行10亿马克贷款,以拯救其生存,并收购了70%的私人银行股票。
  三是农业危机。这个时期,尽管德国从1930年起,提高农产品进口关税,限制外国农产品倾销德国市场,但仍出现了农产品销售困难,导致了农产品价格暴跌,农业生产下降。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及财产而破产。由于危机,造成了农业减产30%,农业收入大幅度下降。
  四是对外贸易迅速下跌。世界经济危机使德国对外贸易一落千丈,一蹶不振,进出口贸易大幅度下降。1935年,德国的出口总额较1929年下降了70%,进口总额减少了71%,出现了对外贸易逆差。
  总之,经济危机削弱了德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沉重地打击了德国经济。
  德国的反危机措施
  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政策措施,直接干预经济生活。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条:
  一是支持帮助垄断资产阶级。在危机期间,德国资产阶级政府,包括布吕宁政府,借口克服危机,对垄断组织和容克地主实行支持及扶助政策。主要是提供贷款和补助金。在这个时期,德国政府工商界及航运界共发放贷款及保证金100亿马克。并加强对大企业的国家订货,加速实行卡特尔化。其目的是将危机负担转嫁于劳动人民身上,保护垄断资本的利益。
  二是增加税捐,剥削人民群众。为了转嫁危机,德国在危机期间,实行增加税捐政策。主要是增加新税,如增加了啤酒税、零售税、人头税、烟草税、黑人税等附加税。还有独身税、就业税和危机税等税种。通过各种税收,德国政府搜刮了人民群众几十亿马克。同时,德国政府还延长工人劳动时间,降低工人工资。在危机期间,德国企业减少了职工工资或薪金的50%左右。
  此外,还降低了残废者、退休者的救济金及养老金,减少失业者的补助金等。
  这些措施使工人群众生活日益恶化。
  三是实行高关税政策。在危机期间,德国实行高关税政策,主要是提高关税水平,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外汇管理,推行赤字财政等。
  四是实行紧急法令。在危机期间,德国政府颁布了紧急法令。1930~1932年,除了颁布了" 紧急状态法" 外,还颁布了" 关于降低工人、职员、官吏的工资的法令" ," 关于减少资本家的税额的法令" 和" 关于向劳动人民征收新税的法令" 等等。其目的是镇压工农群众的政治经济斗争,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
  ③法西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933年1 月30日,希特勒法西斯夺取了德国的国家政权,并开始实行法西斯专政制度。法西斯政府除实行法西斯专政,建立法西斯制度外,还根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原则对全国的国民经济进行改组,建立德国经济总会,发展垄断资本和经济军事化,进行备战,准备发动侵略战争。这些政策推动了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急剧发展。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向垄断组织实行巨额军事订货,保证垄断资本的利润不断增长。
  法西斯统治年代,国家军费支出不断提高。1932年,布吕宁德国政府的军费支出为6.7 亿马克,占国家年度预算支出的10%或占国民收入的1.5 %。
  在1933~1939年期间,法西斯纳粹德国的军费总支出为600 多亿帝国马克,占同期国家预算支出的40%或占国民收入11%。这些军费主要用于向垄断组织进行军事订货。例如,1938/1939年度国家向克虏伯军工公司进行军事订货额,从1932/1933年度的930 万马克增长到1.45亿马克,扩大了约15倍。
  与此同时,克虏伯公司所得的纯利润额也从700 万马克增长到1.22亿马克,即增加了17.5倍。所以,垄断资本家大发备战横财。
  二是国家颁布" 卡特尔条例" 等法令,推动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化。
  这是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德国采取两大措施:一方面是强制推行卡特尔化。为此目的,1933年7 月,希特勒法西斯政府颁布了" 卡特尔条例" ,它规定帝国经济部有权组建新卡特尔组织,各种卡特尔有权兼并局外企业,等等。这些措施促进了卡特尔的发展,加速了生产和资本集中化的进程。1930年德国有卡特尔2100个,1936年有2500个,1937年有卡特尔1700个。这证明卡特尔组织和生产资本日益集中化了。另一方面,是发展股份公司。1937年德国政府颁布了" 股份公司改革法" ,它规定要淘汰那些资本不足10万马克的股份公司,新建股份公司的股份资本金不准少于50万马克。这个政策有力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发展和集中化。1933年德国有股份公司9148个,1937年有6094个,1939年有5353个。这样,1939年德国股份公司数量较1933年减少了43%。1939年,股份公司的平均资本总额也从1933年的220 万帝国马克增长至380 万帝国马克。这些数字说明德国的生产和资本集中化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此外,德国政府还强迫封闭了约20万家手工业企业和约10万家小型零售企业。德国法西斯政府推行的反动政策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化,促进了德国垄断组织和资本的发展。
  三是实行经济军事化。
  这是德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德国经济军事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军事化经济体制。首先是建立专业管理局。希特勒政权在1933 -1936年期间,建立了帝国经济部,负责调节指挥全国经济工作。为了开展扩军备战,在帝国经济部下又设立了各种专业管理局,分别管理工业、农业、外贸、市场、物价等部门。其次是根据1934年" 德国经济有机结构条例" 规定,在原有企业主联合会和各垄断组织的基础上建立两类经济调节机构,由垄断巨头控制。一类是部门调节机构,它包括工业、商业、银行、保险业、动力经济和手工业等六个经济集团。在全国经济集团下又分设44个部门经济组,350 个专业组,640 个专业小组。另一类是地区调节机构。其组织形式是省经济厅、市、区经济分支机构,全国共建立了18个地区调节机构。以上两类经济调节机构都在全德经济院管制下履行政府权力,根据德国经济有机结构条例规定从事活动。
  第二、建立德国经济总会。法西斯政权为了适应扩军备战的需要,于1937年7 月15日建立了" 德国经济总会".它由德国的工业、银行、商业巨头及纳粹分子管制,负责指导国家经济政策及法令的制定。具有实权,被誉为" 德国的真正政府".第三,实行扩军备战的" 四年计划".从1933~1939年,德国经济政策的最高目标是实现经济军事化,为了实现战争经济的目标,德国政府制定了发展军工生产的" 四年计划" (1935~1939年)。戈林负责" 四年计划" 的全权督办工作,法本公司的经理卡尔.克赫负责计划实施工作。德国法西斯政权鼓吹" 大炮代替黄油" ,将巨额资金用于扩军备战和生产军工产品。
  总而言之,德国法西斯专政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1939年,德国国家垄断资本约有250 亿马克,占全国总资本的20%以上,控制了全国政治及经济命脉。法西斯政权成为了垄断资本及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经济
  ①实行战时经济。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发展军工生产,在德国推行经济军事化和战时经济的方针。德国加强经济军事化的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经济总署。战争爆发后,德国法西斯国家就在国防军最高指挥部下建立了经济总署,负责对战时经济的管制。1943年10月又设置了军备及军事工业部和有关原料、军事供应、生产、主要军用品技术、建筑工程和动力工程等6 个专业管理局,负责战时经济组织工作。
  二是成立军备委员会。1942年春,德国在军火弹药部下建立了军备委员会,其职责是对全部经济部门实行监督和管制,并成为德国重要的调节军事经济的机构。
  三是发展军工生产。这是德国战时经济的重要内容。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后,立即采取措施,将整个国民经济纳入战争经济轨道,扩大军事订货,发展军工生产。战时,德国政府向垄断巨头进行军事订货价值达7000亿马克以上。从1938~1944年,德国的军工生产扩大了5 倍多。
  四是实行战时经济政策。在战争期间,德国法西斯政权为了筹集军费,在各个领域实行战时经济政策。首先是增加税收。战争期间,德国通过提高税收取得了1827亿马克。其次是发行国债。1945年发行国债为3793亿马克,较1939年的371亿马克增长了10倍多。再次是大量发行货币。德国政府在战时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扩大货币流通量。1939年为87亿马克,1945年春为528 亿马克。结果导致财政状况恶化,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赤字额占国家预算总额的34%。最后是对占领区实行掠夺,推行以战养战方针。德国发动战争后,先后占领了10多个欧洲国家,为了解决资金、战略原料、财力及物力等问题,对占领区进行疯狂的劫掠,掠夺了大量的战略原料、物资、黄金、外汇、运输工具及机器设备,从而加强了德国的反动军事力量。
  ②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势力获得了新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在大战期间,德国的垄断组织代表人物不仅掌握了战时军工生产的计划和领导的大权,而且在国家强制卡特尔化过程中扩大了股份资本和组织规模。1939~1943年期间,拥有股份资本5000万马克以上的特大公司从63个发展为108 个,它的资本总额扩大了约1 倍。这些大公司的资本在全部股份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从32%上升至49%。同时,出现了一批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实权的新财阀,德国法西斯第二号头目赫尔曼.戈林就是典型的新财阀代表人物。戈林康采恩这个大型垄断组织是依靠强权剥夺犹太人和盗窃国库发展起来的。1938年,戈林康采恩有资本4 亿马克,1941年的资本增长到25亿马克,1943年扩大至60亿马克。其它垄断组织,如法本化学公司、克虏伯、钢托拉斯、费利克等康采恩的资本也获得了很大增长。这个时期,国家垄断资本集团的资本总额在全德国的资本总额中约占33%以上。
  二是国有企业的发展。在战争期间,德国法西斯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有企业(或称国营企业)的发展壮大。这个时期,德国政府及各级地方政权,为了扩大军工物资生产,先后建立了一些国有企业。1938年,德国有国营企业333 个,资本213.396 亿马克。战时,德国的国有企业迅速发展。如铁路、邮电、煤气、电力等国营企业的资本在全国资本总额中占90%以上。
  ③纳粹德国经济的崩溃。战时,德国法西斯实行战时经济,发展垄断资本,使经济畸形发展。1938-1943 年,德国工业生产提高了19%。其中,生产资料扩大了63%,消费资料生产减少10%。1944年,工业生产猛跌。在战争中,军事工业职工人数猛增。1944年职工人数从1939年的210 万人增至600 万人。1945年初,战争从国外转入德国境内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贸易、财政状况日益恶化。这时,纳粹德国经济象军事一样,困难重重,处于全面崩溃的状态。
  因德国法西斯军事失败,经济崩溃,政治危机,加上德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兴起,加速了希特勒政权和纳粹德国的灭亡。1945年5 月,苏军占领柏林,希特勒自杀,标志着纳粹德国寿终正寝。同年8 月,邓尼茨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从而结束了德国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代,掀开了德国经济史新的一页。战后,联邦德国在美国等盟国支持下和民主德国在苏联帮助下从事经济恢复工作。
  (4)弗莱堡学派的经济思想
  ①弗莱堡学派的产生和发展。弗莱堡学派,又称德国新自由主义学派,是世界现代后期西方经济学界一个影响较大的学派。它出现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即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德广泛推行弗莱堡学派的经济理论,后来这种理论成为西德的经济指导思想,西德政府根据弗莱堡学派的经济理论制定社会市场经济的方针,是西德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②弗莱堡学派的经济理论。弗莱堡学派产生于帝国主义垄断阶段和资本主义发生巨大经济危机时代。它反对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即" 非社会" 的自由市场经济,主张实行" 社会的市场经济".弗莱堡学派的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维护生产资料私有制,反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反对社会主义。二是反对垄断,发展自由竞争。三是稳定通货,平抑物价,保证经济增长。四是主张公平分配,加强社会福利,实现经济人道主义。五是提倡自由贸易,反对贸易限制,消除关税壁垒,允许自由兑换货币,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由于弗莱堡学派的理论反映了西德垄断资本的需要,因此,它成为了西德垄断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政府制定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依据。
  ③弗莱堡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弗莱堡学派是主张实行" 社会市场经济" 的一个资产阶级学派,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欧根、威廉.罗勃凯、弗朗茨.柏姆、弗.卢茨、亚历山大.鲁斯托夫、路德维希.艾哈德等人。这些人大都是弗莱堡大学的教授,所以,它被世人称之为弗莱堡学派。他们每个人的理论都有自己的特点。沃尔特.欧根(1891-1950)是德国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主要代表和其理论的奠基者。欧根生于德国的耶拿,早年求学于耶拿、基尔、波恩,1913年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军役,1925年任杜平根大学教授,1927年任弗莱堡大学教授等职。他的代表作有:《德国货币问题的研究》(1923年)、《资本理论研究》(1934年)、《国民经济基础》(1940年)等,他的基本思想——" 经济理想典型理论" ,是德国弗莱堡学派(西德新自由主义)的理论。而" 社会市场经济" 理论,则是弗莱堡学派经济学说的理想典型和理想制度。因此,战后,欧根等弗莱堡学派的经济理论就成为西德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
  三、苏联经济
  1.十月革命胜利初期的苏俄经济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又称" 最初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国家资本主义时期" ,这是指从1917年10月25日(俄历11月7 日)革命胜利至1918年秋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爆发时期。在此期间,苏俄国家的任务是进行最初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根据列宁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纲领和政策,进行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事业。主要采取社会主义国有化的方针政策。
  国有化,就是指苏维埃国家采取没收和赎买政策,将银行、工业、运输、外贸、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变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从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为了实行社会主义国有化,苏俄政府采取下列措施:
  ①实行银行国有化。为了实行银行国有化,苏维埃政权采取三大措施:第一、接管国家银行。1917年11月7 日,苏俄政府命令军队占领了国家银行,同年11月25日接管国家银行。第二、对私人银行实行工人监督。苏维埃政府控制国家银行后,即开始对私人银行实行国有化工作,主要对私人银行实行工人监督,制止私人银行资本外流,培训掌管银行业务的人员,按政策规定给私人银行贷款。第三、实行银行国有化。为了控制银行业,1917年12月27日,苏维埃政府颁布了银行国有化法令,它规定:国家垄断银行,私人股份银行一律收归国有,并同国家银行合并组成全俄苏维埃共和国人民银行,负责全国银行业务。同时,苏维埃政府还规定私人银行的全部现款一律转为国家银行的活期存款,没收其全部金印和金锭,作为国家的黄金储备。
  由于私人银行家破坏国家银行政策,1918年1 月26日,苏维埃政府宣布没收全部私人银行的股份资本,废除股票,以及废除沙皇政府等各种债务(约600 亿卢布)。这样,就实现了银行国有化的使命。
  ②实行工业国有化。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期,苏维埃政府采取下列措施实行大工业国有化:第一、对官办工厂企业实行国有化。主要是将一些军火工厂、造船厂和伊若尔、巴尔京、奥布霍夫等大工厂收归苏维埃国家所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第二、对私人工业企业实行国有化。1917年11月,苏维埃国家颁布了私人工业企业国有化法令。主要是通过国有化建立国家资本主义。第三、将重要的大企业收归国有。即将中央工业区、乌拉尔、顿巴斯等工业区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企业、辛迪加等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1918年5 月,全国有512 个大工业企业实行了国有化。1918年6 月28日,苏俄颁布了全国大工业国有化法令,截至8月底,国有化大工业企业计有3000多个,同年年底,苏俄基本上实现了大工业的国有化。
  ③交通运输业国有化。所谓运输业国有化,就是指将铁路、私人铁路、水运企业收归国有。1918年初,苏维埃政权将70%的沙俄时代的官办铁路收归苏维埃国家所有。由于官办铁路的组织和官吏的怠工、抵制和反抗,苏维埃政府下令解散旧的铁路机构,并由工人管理机构接管铁路营运工作。同时,对私人铁路实行工人监督,因私人铁路资本家的怠工和反抗,所以,1918年6 月28日,苏维埃政府宣布将私人铁路无偿地收归国有。同时,对水运业实行国有化。1918年1  月23日,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商船国有化法令,先后将旧俄的14家航运企业、资本,16230 艘大型河运船只及海运船只收归国有。
  ④对外贸易国有化。1918年4 月22日,苏俄政府颁布了《对外贸易国有化》法令,它规定由俄罗斯共和国代表机构负责对国外一切商品的买卖业务,禁止私人或其他企业同外国发生贸易关系。并责令商业人民委员会负责对外贸易事务工作。1918年8 月,苏维埃国家在国内建立了各级地方对外贸易管理机构。1918年10月,颁布命令改由驻外领事馆负责对外贸易事务。
  实行外贸国有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保障外贸业独立自主的发展。
  苏维埃国家通过银行、工业、交通运输业、对外贸易的国有化,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公有制企业,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
  (2)实行农村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国有化,另一方面实行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实行土地国有化,从而解决农村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问题。在农村社会主义革命中,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下列政策措施:
  ①剥夺地主土地、建立苏维埃经济。1917年10月27日,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土地法令》,主要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满足贫农对土地的要求,巩固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为了贯彻《土地法令》,1918年2 月19日,苏维埃政府公布了《土地社会化》法令。这是苏俄国家进行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的国策。苏俄政府根据列宁提议立即颁布土地法令的实质,是宣布废除土地私有制,实现土地国有化。在土地改革过程中,苏维埃政府不仅没收了地主、皇室、教会等大量的土地,牲畜和农机具,而且也没收了富农的多余土地5000万公顷,以及一些耕畜和农具。由各级苏维埃政府和土地委员会,根据有关劳动和消费定额以及分配政策,将土地分给贫农或中农耕种,有些土地交给租赁站和农业公社经营和使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土地改革和土地国有化是一场阶级斗争,地主富农进行了破坏和反抗。苏维埃政权依靠贫农、团结中农,同地主富农进行了斗争,最终打击了地主、富农的反抗活动,保证了土地国有化的伟大胜利。
  ②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农场和集体经济。苏维埃政府在进行土地国有化过程中,先后在地主庄园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些国营农场。截止1918年10月,苏俄全国先后建立了400 多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农场。这些农场大约占地100 万公顷。这些农场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经营方法和农作物栽培技术。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示范作用。
  除了建立国营农场外,在苏俄农村还建立了第一批农业集体经济组织,这就是农业劳动组合和农业公社。1917年10月,在阿斯特拉罕省察列夫斯基县普里什比申诺村建立了第一个农业劳动组合。1918年12月,苏俄全国计有农业劳动组合和农业公社1500多个,它联合了约1 万名农业生产者及贫雇农的家属成员。
  苏维埃政府通过派专家、建立农业修理厂、提供种籽和牲畜、贷款等手段,帮助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促进其发展壮大。
  (3)实行粮食垄断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俄国农业的全面衰退。十月革命胜利后,也就是从1918年春至1918年5 月,苏俄出现了粮食危机。1918年4 月,苏俄全国仅有粮食1500万普特。莫斯科等市的居民每天仅领到1 /4 至1 /8 磅面包。由于当时的商业和运输工作混乱,加之富农等反动阶级制造饥荒、囤积粮食、拒绝向国家出售粮食,进行投机倒把活动,牟取暴利,企图搞垮工农政权。
  这个时期,在城市中出现了排队购粮,粮价猛涨,饥荒威胁全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因此,当时苏维埃政府提出了" 为粮食而斗争,就是为社会主义而斗争" 的伟大口号。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保证城市粮食及红军给养的需要,保障农业生产,在国内实行了粮食垄断制。所谓粮食垄断制,又称" 粮食专卖" ,就是一切余粮,都归国家所有,所有粮食,一律由粮食人民委员会负责经营,禁止私人买卖粮食的一种经济政策。为了解决粮食危机,实行粮食垄断制,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下列措施:
  ①建立工人征粮队。1918年5 月,苏维埃政权根据列宁的建议,组织了工人征粮队,赴农村反对粮食投机倒把分子,强行没收富农囤积的粮食,建立贫农委员会,夺取富农余粮,从而打击了富农反动阶级的气焰,保障城市粮食供应,解除了饥荒。应制度,在城市实行商品粮的定额配给制。苏俄政府还颁布了《农村贫农组织及供应法令》,从1918年6 月起,建立农村贫农委员会,负责分配粮食、农具、生活用品,没收富农多余粮食等。
  ③实行重要商品的国家垄断。苏维埃政府于1918年7 月,颁布了重要商品的国家垄断法令。它规定对农业机器、布匹、皮革等商品实行垄断,防止投机商人用布匹换粮食。并指定合作社负责居民商品供应工作。
  2.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的苏俄经济
  1918年夏,英、法、德、日、美等14个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发动武装干涉。白匪首领邓尼金等反动分子,也在英、法帝国的支持下发动暴乱,企图夺回失去的天堂。从此,苏维埃俄国被迫中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方针,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个时期,大致从1918年秋至1921年春。
  (1)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开始后,苏俄被迫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所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是指在一切为了战争的总方针下,停止和平经济建设,采取战时经济措施,改组国民经济,实行经济军事化的一种政策。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余粮收集制;②中小工业国有化;③战时经济管理集中化;④禁止私人贸易;⑤实行物资调拨制;⑥消费品配给制;⑦工资实物化;⑧普遍实行义务劳动制,实行" 不劳动者不得食" 的社会主义原则,等等。
  战时共产主义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不仅是一种临时办法,而且具有战时经济管制的特点。通过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既保证了苏俄赢得战争的胜利,也捍卫了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国内故争时期的农业经济和政策
  ①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长期的战争使农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破坏。
  其主要表现是: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牲畜及农具大量减少,耕地面积锐减,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全俄粮食产量从战前5 年(1909-1913 年)平均的39.81亿普特下降至1920年的27.6亿普特,即下降了30.7%。其他农作物,如棉花、甜菜、烟草、亚麻和畜产品,也都大幅度下降。粮食生产下降,导致了粮食危机。苏维埃政府为了解决粮食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主要的有:利用物资及财政支持农户生产,制定合理使用土地政策,建立农机厂,生产与维修农具,供应农户种子、肥料和牲畜,组织农业技术员从事农业生产,派工人、红军、市民支援农业生产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
  ②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在国内战争期间,苏维埃政府除了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生产外,还组织及帮助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主要是建立国营农场、农业公社、劳动组合、共耕社等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组织。这些农业组织在苏维埃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1919年有国营农场2020个,1920年末发展为3312个。1919年有集体农庄6200个,1920年扩大至10500 个。
  尽管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经济力量较薄弱,农业生产率较低,但它在保障城市、工业和军队的粮食供应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实行余粮收集制。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解决粮食问题,保证战争和居民粮食需要的重要措施。所谓余粮收集制,就是指苏维埃国家按固定价格,采用摊派方式,向农民征购全部余粮,付给农民纸币的一种征粮制度。为了实行余粮收集制,1919年1 月11日,苏俄政府颁布了《关于在各产粮州、县收集余粮和饲料交国家支配的法令》。
  收集的余粮,除了粮食外,还有种籽、饲料、肉类、油脂、马铃薯、麻、毛等农副产品。从1919~1920年,2700多个征粮队共计收集余粮2600百万普特。实行余粮收集制,不仅使国家掌握了必要的粮食,而且保证了军队、工人和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3)国内战争时期的工业经济和政策
  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苏俄的工业经济、工业政策、工业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工业受到严重破坏。在国内战争中,苏俄国家工交业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其主要表现:一是有些工业部门,如冶金、石油、煤炭、纺织、制糖等工业中心和原料基地,被帝国主义者和白匪军占领和劫掠,仅有南俄冶金基地和莫斯科煤炭基地开工生产;二是帝国主义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禁止战略物资和机器设备的进口;三是技术工人减少,1920年工人总数从1917年的260 万下降为122 万人;四是工业总产值猛降,战争使工业受破坏,劳动生产力低,产值大幅度下降。如1920年工业劳动生产率仅为1913年的21.8%,1920年工业总产值较1913年下降了85.5%;五是交通运输业遭到很大的破坏,国家要求做好粮食和运输工作,更好地为前线服务。
  ②实行中小工业国有化。1918年底,苏俄实现了大工业国有化。国内战争加速了工业国有化的进程,要求实行中小工业国有化。1920年11月29日,苏俄政府颁布了关于中小型企业国有化法令。它规定:凡是雇工10人以上或使用动力机械,雇工5 人以上的企业,一律收归国有。所有工业企业都为战争需要服务。1920年底,国营工业企业计有40多万人,其中中小企业占80%。
  ③实行战时经济体制。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苏维埃国家对经济和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这就是实行总管理局制。为此,1918年11月成立了工农国防委员会(1920年春改名为劳动和国防委员会),它负责协调全国的军事、交通、粮食、红军给养等部门的工作。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国工业,为前线服务。在工业中实行企业、托拉斯、部门工业总局、全俄工业总管理局的四级管理体制。国家总管理局集中领导与管理全部工业,规定企业生产任务,供应物资及设备,统一分配产品,包干企业盈亏等。
  因管理过份集中,影响企业及地方的独立性,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1920年改行分级管理体制。同时,在企业中实行一长制。1920年底,绝大部分国营企业实行了一长制。
  (4)国内地争时期的商业及其政策
  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国家的商业发生了下列重大变化。主要是实行国家垄断贸易政策。这个政策包括下列重要内容:
  ①商业国有化、取消私人贸易。因战争的破坏,造成了粮食紧张,消费品奇缺,黑市猖獗,商业市场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允许商业自由,将严重危害革命。为了打击投机商,合理利用商品物资,保证战争胜利,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商业国有化的政策,取消私人商业,禁止私人贸易,限制地方商品流通。1918年11月21日,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关于组织居民各种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供应的法令,宣布由国营和合作社分配站有计划地取代私人商业网点,并规定粮食人民委员部负责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采购与供应工作。后来,又颁布法令,由国家对布匹、食盐、火柴、靴鞋、肥皂等消费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严禁私商经营。从而实现了商业国有化。
  ②实行消费品配给制。禁止私人贸易后,苏维埃政府对消费品实行配给制。所谓消费品配给制,就是指由分配机构根据居民的社会地位和劳动种类,按固定价格凭证供应口粮和生活必需品的一种分配办法。为了实行消费品配给制,1919年3 月6 日苏维埃政府颁布了《消费公社法令》,它规定由消费公社负责居民消费品的免费凭票证供应工作。同时,实行劳动报酬实物化。
  此外,允许小农市场存在。农民获得有关部门准许,可在市场上自由地出售蔬菜、水果、蜂蜜、小手工业品和未列入配给制的产品。
  实行贸易垄断政策,有力地打击了黑市和投机商人,维护了社会秩序,保证了消费品配给制的顺利实施;(5)实行义务劳动制,制定电气化计划
  ①实行义务劳动制。1920年1 月29日,苏俄颁布了《关于普遍劳动义务制》的法令。它规定全体劳动人民都根据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参加义务劳动,其中组织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是重要的形式之一。列宁认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是伟大的创举,是人们劳动观念发生巨变的开端,也是共产主义的萌芽。它在战胜经济困难,为前线服务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②制定国家电气化计划。在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政府根据列宁倡议,聘请专家克尔日扎诺夫斯基制定俄罗斯国家电气化计划。并于1920年2 月成立了国家电气化委员会,同年12月,通过了《俄罗斯国家电气化计划》,它规定苏俄10年以上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及任务,因此,它是一个改造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规划,也是布尔什维克党的" 第二个党纲".所以,列宁指出:" 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3.国内战争后的苏俄经济
  1920年底,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国家进入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和平建设时期。
  (1)实行新经济政策
  战后,苏维埃国家经济情况非常严峻,几乎处于瘫痪和全面崩溃状态,出现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局面。在经济上,工农业生产严重下降,粮食、燃料、商品供应极端困难,人民生活处于半饥饿状态。在政治上,战后农民对余粮收集制开始不满。反动阶级的残余乘机进行破坏,煽动农民暴动和工人罢工。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要求中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以便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1921年3 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调整经济政策,开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粮食自由贸易、改变国家贸易垄断制;发展城乡商品流通,允许私人经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整顿国营经济,加强企业管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等。
  ①实行粮食税。1921年3 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用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这标志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开端。所谓粮食税,就是指国家根据规定标准税额征集余粮和其他农产品的一种形式。农民交纳粮食税后的余粮及其它农产品,可以自由支配。国家在征税后,再需要农产品可以通过商业,利用工业品进行交换。因此,实行粮食税,可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加强工农联盟。
  ②实行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经济。实行粮食税后,苏维埃国家改变了贸易垄断制,实行自由贸易政策。1921年5 月24日,苏维埃政权颁布了关于允许自由交换、买卖农民缴纳实物税后剩余的农产品的法令。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农民通过市场广泛地实行农产品的自由交换和买卖活动,推动了商品经济和商业的发展。在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国家商品经济和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自由贸易的发展;二是从商品交换向商业活动发展,如1921年8 月,苏维埃政府颁布了法令,取消了商品地方流转的地区性制约,逐渐向货币交换和商品买卖交换形式发展;三是合作社参加了商业经营活动;四是手工业参加了商业活动,向居民供应手工业品;五是国家允许国营企业参与市场,从事商品交易活动。总之,实行自由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允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与发展。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政府采取了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私人资本存在与发展的方针。例如1921年5 月,苏俄颁布了停止实行小工业企业国有化的法令。同年7 月,颁布了关于手工业和小型工业企业的决议,它规定允许公民自由经营手工业,给私人手工业提供优惠条件。1921年底,苏俄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凡工人在5 人以下,拥有发动机的小型工业企业和工人数在10人以上,没有机器的小型工业企业,一律停止国有化,并鼓励私人资本创办企业。这些政策促进了私人经济的发展。1926年初,私人工业有职工约400 万人,较1920年的160 万人增长了1.5 倍。
  1924/1925年度,注册登记的私营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 %。
  ④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新经济政策年代,苏俄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指由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与资本家,根据协议进行合作,受国家监督,由国家规定活动范围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苏俄自1918年春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政策,1920年11月开始实行以来,它获得了一定的发展。1923-1924 年度,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产值占全俄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5 %。这个时期,国家资本主义有下列几种重要形式:一是租让制。这是指由苏维埃国家与外国的资本家签订协议,将一部分企业或资源(含矿山、油田、森林等)租让给资本家投资经营,其产品的一部分给出租者,另一部分由承租者支配的一种经营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引进外国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等。为了发展租让制,1920年1 月颁布了租让制法令。它促进了工业、交通、邮电等行业租让制的发展。1926年,租让企业经济在苏俄工业总值中占5 %。二是租赁制。这是指由出租方(苏维埃国家)将企业及设备的使用权出租给本国资本家(承租人),承租人按规定交纳租金的一种经营方式。租赁期是1-6 年,期满归还出租人。苏维埃政府于1921年实行租赁制,1923年7 月实行租赁制的企业有7500多家,它占全国私人企业总数的70%,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 %。三是合营制。它是指由苏维埃国家同国内外资本家,根据协议,共同投资经营的一种企业经营方式。并按规定比例分配利润。从1922年起,苏维埃国家先后同挪威、荷兰、英国建立合资企业。1925年起,苏维埃国家同本国资本家共同投资兴办合营企业。此外还有合作制、代购、代销制等国家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⑤整顿国营经济和企业经营。在新经济政策时期,苏维埃国家为了适应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在全国推行整顿国营经济的政策。它的整顿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顿国营企业。主要是对国营企业实行分类管理。1921年8 月,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关于贯彻新经济政策原则》的法令。它规定把国营企业划分为三大类型:一类是大型、重要的企业,按规定继续实行国营;二类是不太重要的小型企业,将其出租,实行租赁经营;三是国家无力经营或亏损严重,管理混乱、无人租赁的企业,依法实行停产或关闭。1922年末,苏俄国家有13,697 个国营企业,其中国营、出租、关闭的企业各占30%左右。
  二是建立工业托拉斯。1923年4 月和7 月,苏维埃国家先后颁布了《关于国营托拉斯条例》和《关于地方国营托拉斯条例》法令,它规定国营托拉斯是基本经济核算单位和工业管理基本环节。它既管理生产,又从事供销业务。1923年,全国有478 个托拉斯,其中中央托拉斯133 个,地方托拉斯345 个,它联合了4144家企业和88%的工人。
  三是建立商业辛迪加。为了克服托拉斯既管生产、又管供销的弊病,提高企业竞争能力,1922年苏维埃政府决定建立商业辛迪加。它是由大型托拉斯的供销组织联合组成,负责统一经营各个托拉斯的商业经营活动。后来,它成为国营工业企业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自1922年以来,先后建立了纺织、制革、石油、食盐等20多个大型商业辛迪加。
  四是加强计划经济管理。为了适应新经济政策和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苏俄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为了加强计划管理,苏维埃国家采取了下列措施:首先是建立计划管理机构。如1921年2 月,在劳动及国防委员会下建立了国家总计划委员会。发布了《国家总计划委员会条例》,由计委负责全国计划工作。1921年3 月17日颁布命令,要求在各个经济人民委员部及主管部门建立计划机构。1922年,在各级地方政府建立计划委员会。其次是开展计划经济工作。从1921年4 月起,各级计划机构开始编制粮食、燃料、运输、工业等年度计划,1923年编制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最后是编制企业生产财务计划。
  (2)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为了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采取了下列经济政策。
  ①恢复与发展农业的措施和政策。在战争中,苏俄农业受到严重破坏。
  农业生产量较1913年下降了40%。为了恢复与发展农业,苏俄政府采取了下列措施:
  第一、利用财力物力支持农民生产。1921~1922年度,国家拨给灾区农民粮食1.6 亿普特。无偿给灾民贷款及种籽,从国外进口粮食解决粮荒。
  1923~1926年,国家给农民、农庄、农场贷款4 亿多卢布,帮助农民购买农具、牲畜、肥料,用于发展农业生产。
  第二、降低粮食税额。1923年,苏俄国家实行粮食税,从而使农民交纳粮食减少了50%。
  第三、组织农机具生产。从1921年4 月起,苏维埃国家制定发展农机具生产计划,并恢复和扩建了许多农机厂,建立了新农机厂,生产了大量农具,进口了2 万多台拖拉机,以低价售给农民,支持农民发展农业生产。
  第四、调整工农产品价格。一方面降低工业品价格,1923~1924年,国家降低国营企业工业品出厂价格25%。另一方面提高农产品价格,1925/1926年度的谷物价格较1913/1914年度提高了32%。
  第五、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组织。这个时期,苏俄国家大力发展集体农庄和农场。1925年,集体农庄数从1921年的1.6 万个扩大到2.2 万个。
  参加农庄的农户为29.5万户,占农户总数(2458万户)的1.2 %。同时,还整顿和发展国营农场,提高商品率。
  第六、发展农村合作社。这个时期,苏俄国家实行发展合作社方针,在农村建立了许多消费合作社、农业合作社、信贷合作社。这些合作社分别从事供销,农产品加工,农业生产,信贷等业务。1925年全俄有消费合作社2.6 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5.5 万个,各个主要农村城镇都有了信贷合作社。
  这些农业政策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达到了战前水平。以1913年为100 ,则1925年的农业总产值指数为112.粮食、农牧业生产都获得了相应的发展。
  ②工业的恢复与发展。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工业,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苏维埃国家进行了下列工作:
  一是改组工业管理机构。主要是撤销工业总管理局,建立两个工业管理局:一个是负责领导全国大型企业的国营工业中央管理局;一个是负责指导其他工业企业的工业管理局。1922年10月,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体后,又将工业分为联盟、加盟共和国和地方工业三大类。
  二是调整工业所有制结构。为了调整工业所有制结构,苏联政府采取下列措施:第一、停止对小型工业企业的国有化,恢复私人工业所有制;第二、准许私人建立中小工业企业,但雇工不准超过20人;第三、宣布解除部分工业企业国有化,将一些工业企业出租,实行祖赁经营;第四、发展个体私营小工业企业等。1925年,苏联出现了以国营经济为主体、包括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合作社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这种工业所有制结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三是扩大工人队伍。在战争时期,因工人参军等原因,造成了熟练工人不足,影响了工业生产发展。为了扩大工人队伍,1921年10月5 月,苏俄政府颁布命令将义务劳动制改为招工制,实行有计划招收工人,保证工业劳动力。1925年,苏联有工人212 万人,较1921年增长了64%。它保证了战后工业生产的发展。
  四是改革企业领导制度。主要是在国营企业中实行一长制和民主管理制度,吸收工人参加企业管理。
  上述工业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1925年,苏联的国营工业产量达到了战前水平的73%,它的产量在全国工业总产量中占76%。1928年,超过战前总产值的32%。与此同时,运输业也获得了发展,并达到了1913年的水平。
  ③商业、外贸、财政的恢复与发展。战后,苏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与发展商业、贸易和财政事业。
  为了恢复与发展商业,苏俄采取了下列措施:一是克服轻商思想,要求重视商业,学会文明经商。二是允许私人经商。三是恢复合作社商业。四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商业。五是建立集市和商品物资交易所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苏维埃商业的发展。1926年,苏联社会零售商品流转额为58亿卢布,较1923年增长1 倍多。
  在国内战争期间,苏俄的对外贸易处于停止状态。战后,苏俄政府为了恢复和发展对外贸易,采取了下列政策:一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对外贸易关系,开展同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签订贸易协议等;二是国家实行对外贸易垄断政策;三是实行外贸政企分开体制,即外贸调节局负责领导管理工作,国家进出口贸易局负责外贸业务工作。这些措施推动了外贸业的发展。1926年,苏联对外贸易额较1920年增长了47倍多,达到了战前的50%。
  新经济政策时期,苏维埃国家为恢复及发展财政,采取了下列措施:一是改革货币、稳定卢布。1922年发行苏维埃纸币,新纸币1 卢布等于1 万旧卢布。1923年发行的新纸币,1 卢布相当于1922年的纸币100 卢布。同时,发行国库券。二是建立财政体制。主要采取三大措施:首先是建立信贷体制。
  1921-1925 年,先后建立了国家、工商、农业、投资、外贸、合作银行和农业信用社,这些银行在筹集资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次是建立新税收制度。
  主要是实行直接税和间接税制。最后是建立国家预算制度。1923年以来,先后建立了中央和地方预算体制等体系。上述措施在恢复和发展财政工作中起了积极作用。
  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苏联经济
  (1)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5年,苏联恢复国民经济后,进入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它从1926年到1940年。这个时期,苏联一方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大工业,苏联采取了下列方针政策:
  ①制定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方针。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工业,苏联制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通过斗争,制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这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赶上并超过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水平,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发展与巩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②体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一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就是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燃料、金属、机器制造业,从而带动整个工业的发展。
  苏联从重工业开始实现国家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从轻工业开始实现工业化的方法有区别。在工业化时期,苏联重工业投资占国家总投资的30%以上。
  1926~1940年,重工业增长了18倍,较轻工业增长速度快2 倍多,比农业快了14倍。
  二是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工业化的核心和基础。而高速度则是工业化的灵魂。从1926~1940年,苏联工业增长了10.7倍,年均增长率为18%,其中重工业年均增长约22%。
  三是高积累、低消费筹集资金。为了解决工业化资金,苏联采取了下列办法:一方面是靠工业等部门的利润积累,积累率高达30%。另一方面是靠农民的"纳贡".主要靠农业的人、财、物的支持,靠减少农业投资,靠对农产品高征购,低价格的剪刀差取得工业化资金。它约占工业化资金来源总额的30%。再一方面是靠增产节约、压缩个人消费基金比重来筹集工业化资金。此外,税收、公债、捐税、储蓄也是工业化资金来源的一部分。
  ③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苏联用了12年时间(从1926-1938 年),终于实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达951 亿卢布,它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77%以上。这是世界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实现工业化的意义就是通过工业化使苏联建立了大工业体系和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使苏联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提高了国民经济技术水平,巩固了国防,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同时,苏联工业化的方针、政策、途径等经验,对于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建设社会主义的农业制度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苏联国家的一个中心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农业制度,也就是实现农业集体化。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农业制度,苏联进行了下列工作:
  ①确定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是逐步建立与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根据列宁的合作化思想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通过合作社逐步将小农经济改造为各种形式的集体经济。1927年12月,联共(布)
  第十五次代表会决议提出" 在合作化基础上,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起来,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这个政策促进了合作社组织的发展。但1928年,苏联仅有农业合作社6.5 万个,社员950 万人;集体农庄3.3 万个,联合了1.7 %的农户。大部分中农未加入集体农庄。1929年4 月,联共(布)
  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决议中提出加速整村、整乡集体化的措施。同年5 月,苏联又通过了关于大力支持整村、整乡实行集体化的决议。从此,苏联推行全盘集体化的方针。并从1929年7 月开始,苏联在农村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它经历了开始、高潮、新高潮三个阶段,终于在1934年基本实现了农业全盘集体化。根据苏联规定,凡是68-70 %的农户和75-80 %的播种面积加入集体农庄,则宣布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1934年7 月1 日,苏联建立了集体农庄23.3万个,参加集体化的农户为157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71.4%,全国有87.4%的播种面积参加了集体农庄,因此,按规定标准,1934年基本上实现了全盘集体化。
  但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错误和偏差。例如,违反列宁的自愿原则,出现冒进现象,强迫命令,将农民的住宅、奶牛、猪、牛、羊、家禽等财物实行集体化,关闭农贸市场,禁止农副产品上市等现象。这些错误做法,严重地损害了农业集体化的形象和声誉,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为了使农业集体化运动健康发展,苏联政府于1930年提出了整顿、巩固和发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明文规定,反对歪曲党的路线的行为,禁止采用强迫手段实行集体化,禁止将农民住宅、奶牛、猪、羊家禽等收归国有,恢复农贸市场等。1930年3 月1 日,苏联颁布了《农业劳动组合示范章程》等法律和政策,从而促进了集体农庄的巩固与发展,提高农庄声誉,巩固了工农联盟。
  ②巩固和发展集体农庄制度的措施。实现农业集体化后,苏联为了巩固集体农庄制度,制定了政策措施:
  一是制定法规。如苏联政府先后通过了《关于巩固集体农庄》的决议(1933年)、《关于机器拖拉机站同集体农庄的示范合同》的决定(1933年),以及《农业劳动组合示范章程》等法令。这些法令,从政治、经济、生产、供应、资金、报酬、组织等方面,来巩固农庄制度。
  二是加强农庄计划管理。从1933年起,苏联政府对农业和农庄采取了直接计划制度。主要是规定生产总量,各种作物播种面积,播种及收获期,各种畜禽头数和产品率等指标,逐级下达给集体农庄。并由机器拖拉机站负责监督集体农庄完成国家计划任务。
  三是发展农业机械化,巩固农庄物质基础。为了发展农业机械化,苏联通过工业部门建立了一系列农业机械厂,如哈尔科夫和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罗斯托夫农机厂、萨拉托夫联合收割机厂等。这些工厂为农业生产了大量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具和载重汽车。1937年,苏联农庄有拖拉机(15万马力标准台)56.1万台,联合收割机(15英尺标准台)12.9万台,载重汽车14.6万辆。从而使农庄的机械动力占总动力的66.7%,拖拉机春耕的机械化比重占全部播种面积的71%,机械化播种和收割分别占全部面积的54%和44%。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从物质技术基础方面巩固了集体农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是建立与发展机器拖拉机站。自1929年以来,苏联先后建立了机器拖拉机站股份公司和国营机器拖拉机站。1937年,苏联的机器拖拉机站数从1932年的2400多个扩大到5800多个。国家通过机器拖拉机站和政治部指导农庄的经营管理活动,从而使农庄制度日益发展。同时,国家还发展国营农场制度来推动农庄制度的发展。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37年农业总产值较1933年增长了33%。
  ③苏联农业制度的特征。苏联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集体化,于1937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农业制度。与资本主义农业制度相比,它有下列特点:
  一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在苏联农业中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了农业生产资料公有制。主要是国营农场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农庄的集体所有制。
  二是实行农业计划管理。即国家对农业实行直接的计划制度,给农业企业下达计划指标,并通过指令性指标管理农业。
  三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这是指农庄按庄员的劳动日和农庄收入好坏支付劳动报酬。国营农场等农业企业主要采取计件奖励工资制度。
  四是实行农产品由国家统一收购制度。就是说,国家对农产品实行义务交售制,对经济作物采取合同预购制。允许农民在完成义务交售任务和合同义务后,将其剩余产品卖给国家、合作社或在市场上销售。
  五是实行一长制和民主管理原则。即在国营农场和拖拉机站实行一长制,吸收工人参加管理。在农庄实行庄员大会制,由庄员大会选举农庄管理委员会和农庄主席负责农庄生产经营管理事务。
  六是允许小量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即允许庄员和国营农场工人拥有一些生产资料,如庭园、宅地等,用于从事个人家庭副业生产。但工人和庄员都必须按规定编入生产队从事集体劳动。
  此外,苏联农业制度还具有国家所有制色彩。其表现为:土地属国家所有,农业机器设备由国家占有和直接支配等。
  (3)商业、外贸、财政的发展
  ①商业的发展。苏联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后,商业获得了明显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一是建立了许多商业网点。如为了实行粮食和主要消费品的配给制,苏联建立了许多商业网点,仅1932年就建立700 个内部配售商店。
  在铁路部门建立了工人消费合作社。在城市和农村建立了高价商店。1936年,废除配给制,商店转入正常贸易。二是建立了农贸市场。主要是出售农副产品。三是建立多种商业形式。在工业化时期,苏联建立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集体农庄商业,私人商业等多种商业所有制形式。1930年有私人商店1.2 万个,1931年私人商业没有了,国营和合作社商业控制了商品流通领域。四是商品流转额增长。1937年,国营和合作社商业计有商业网点35万多个,社会零售商品流转额从1933年的498 亿卢布扩大到1259亿卢布。
  ②对外贸易的发展。这个时期,苏联实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的方针,促进了外贸的发展。其主要特点:一是签订贸易协定增加。这个时期,苏联同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许多贸易协定。进口商品有机器设备等,出口商品有石油、矿石、木材、粮食等。二是贸易额扩大。1937年,苏联对外贸易额为308 亿卢布,达到了战前水平。三是对外贸易作用增长。这个时期,苏联通过对外贸易不仅进口了大量机器设备,而且引进了大量资金,从而解决资金不足,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
  ③财政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苏联的财政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它表现如下:一是财政收入增加。如以1913年为100 ,则1932年为217.1932年,苏联国民收入为455 亿卢布,第二个五年计划国民收入为4105亿卢布,较第一个五年计划的916 亿卢布增长3 倍多。二是改革税制,增加财政收入。1930年9 月,苏联实行税制改革,将营业税、消费税、印花税等税种合并为统一的周转税,规定利润提成比例。其中国营商业提成率为84%,1931年调整为81%,最低为10%。所以,税制改革促进了生产发展,扩大了财政收入。三是实行高度集中的预算制度。主要是实行统收统支制,国家集中管理全国的税收和利润提成,并实行国家、联盟和地方三级预算体制。国家掌握了60%的预算资金。1940年,周转税为106 亿卢布,利润上缴额为33亿卢布。
  5.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经济
  卫国战争时期,一般是指从1941年6 月至1945年8 月这段时间。这个时期,苏联经济从和平建设转入战时经济。
  (1)卫国战争与和平建设
  ①和平建设。1937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从1938年起,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39年3 月,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的新目标,这就是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地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在经济方面的中心任务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在最近时期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赶上并超过欧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美国。为了实现这个经济建设任务,苏联制定了一系列重大的经济战略决策。主要是制定经济的发展计划,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加强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巩固国防,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1938~1940年,第三个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等指标都大幅度增长,加强了国防力量。
  ②卫国战争的开端。1941年6 月22日,德国法西斯军队对苏联发动侵略战争,从而中断了苏联人民的和平建设事业。当天,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了国家进入战争状态的法令。这样,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了。
  卫国战争初期,军事形势对苏联十分严峻。苏联军队被迫退却,经济蒙受了巨大损失。德国法西斯军队利用突然袭击及闪电式的进攻,占领了苏联西部大片土地。1941年11月以前,敌军占领区计有苏联45%的人口,开采全国63%的煤炭,生产68%的生铁、50%的钢和60%的铝、38%的粮食、84%的糖,占据全国40%多的铁路干线,等等。这些情况,导致苏联工农业产量大幅度猛降。如1941年下半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下降了50%以上。这使苏联在卫国战争初期遇到了严重困难,处于不利境界。
  为了战胜德国法西斯,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一方面重提"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 的口号,作为苏联人民参与卫国战争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另一方面是停止和平建设,将国民经济转入战时经济轨道。
  (2)实行战时经济
  ①战时国民经济的改组。1941年夏,卫国战争开始后,苏联立即采取措施,改组国民经济,主要是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入战时轨道,大量发展军工生产,保证国防需要。改组国民经济的内容及任务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将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转入战时轨道,一切经济要为前线服务。其做法:首先,将一系列工业部门立即从生产民用品转为生产军工产品,如拖拉机厂转产坦克,机器制造厂转产大炮,食品工厂生产浓缩食品,等等。其次,将重要资源,如原料、动力、燃料、设备、劳力等,优先供应军工企业需要。
  再次,在铁路等交通部门实行军事体制,按战时需要运行。最后是制订战时经济规划,合理配置生产力,保证战争需要。
  二是组织生产力东移,迅速恢复生产。根据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的原则,苏联成立了工业及居民疏散工作委员会,从1941年7 月至11月,计有1523个工业企业和1000多万居民从前线地区东迁至乌拉尔、西伯利亚等地,这些企业都是生产军需品及其原料的工业企业。此外,还有几千个国营农场、机器拖拉机站和集体农庄的机器设备和财产。经过苏联党政的努力和工人阶级的奋斗,终于在1941年12月恢复生产,1942年3 月工业生产逐步上升,有些达到或超过了战前水平。从此,工业转入了军工生产。
  三是建设新企业,迅速扩大生产。为了发展军工生产,适应战争需要,苏联在战时经济计划中规定,重新配置生产力,在东部地区建设新工业企业,利用地方资源,扩大生产。主要是扩大东部地区的煤炭、电力、钢铁等基础工业的产量。为了发展生产,先后在东部地区建立一些新企业,如军工厂、冶金厂、机器制造厂、矿井、电站等。同时,兴建了一些铁路干线。1942年,苏联在哈萨克、中亚、伏尔加河、西伯利亚、乌拉尔等地,兴建了1 万多项工业项目。在卫国战争过程中,苏联在大后方建设了3500多个大型工业企业,从而促进了军工等工业产品的增长。
  总之,苏联党政军民在战争爆发后,利用约一年时间,使整个国民经济转入了战时轨道。生产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它为卫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伟大的贡献。
  ②战时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在战争期间,苏联战时经济发展具有下列特点:
  第一、军事工业发展较快。在战争初期,因敌人占领部分国土,经济发达地区损失、工业东迁等原因,造成了军事工业生产猛跌。1941年下半年,工业总产值减少50%以上。东迁企业恢复生产后,苏联军工生产迅速发展。
  1942年3 月,军工生产达到了战前水平。1944年工业产值较1913年增长4 %。
  这个时期,军事工业产量增长51%。这些军工产品为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总之,在卫国战争期间,军工生产迅速发展,它在工业总产值中占52%,而消费品工业生产则明显下降,在工业总产值中仅占48%。1945年,因战争接近尾声,军工生产才逐渐减少。
  第二、农业受到严重破坏。在战争期间,苏联农业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德寇占领了40%的播种面积,10.7万个集体农庄、3000个机器拖拉机站、1800多个国营农场,而且破坏了7 万个村庄,掠夺或摧毁了数以万计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大量马、牛、猪等牲畜,所有这些,都严重地破坏了苏联的农业物质基础和农业生产力,造成了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至战争结束,农业生产也未达到战前水平。例如,粮食总产量从1940年的9560万吨下降至1945年的4730万吨,下降了49.5%。其他农产品,如棉花、甜菜、亚麻、土豆、向日葵、蔬菜等产量都大幅度下降了。与此同时,畜牧业生产也大量下降。
  1940~1945年,牛的总头数从5480万头减至4760万头,下降13%;猪从2760万头减少到1060万头,下降61.6%;马从2110万匹减少至1070万匹,下降49.3%。战后,苏联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恢复农业生产。
  第三、交通运输任务繁重。在卫国战争期间,交通运输业受到严重的破坏。例如,1943年,苏联铁路线较战前减少40%,机车减少15%,车厢减少20%。为了保证前线军工品、粮食等的物资需要,1943年初苏联在铁路等运输部门实行军事管理体制,组织人力修复铁路干线和设施,先后修复铁路约2 万公里,增加了大量机车和车厢,保证了运输任务的完成。在战争期间,铁路运输约运送了2000万辆车皮军需品,共14亿吨货物,它占全部运量的80%以上。尽管如此,运输业的发展仍未达到战前水平。例如,1945年,各种运输业的货运量较1940年下降23%,其中铁路货运量下降24%。海上及航空货运量猛增,而内河、管道、汽车货运量大幅度下降。
  第四、商业实行定量配给制。在战争期间,因民用生产转为军工生产,消费品短缺,农副产品生产下降,导致了粮食和原料奇缺。粮食、大米、肉、鱼、糖、棉布、鞋、服装等重要消费品的供应大幅度下降。这个时期,商业的任务:一方面是组织货源、扩大生产、合理分配、保证供应,充分发挥集贸市场在供应副食品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根据苏联政府政策,做好对居民消费品的定量配给制工作。当时,由国家实行定量供应的人口有7700万人左右。但是,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的零售商品仍呈下降趋势。1942年国合零售商品流转额为77亿卢布,较1940年的180 亿卢布下降57%。直至1944年,苏联商业及市场供应情况才逐渐好转。
  第五,在卫国战争时期,苏联还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其特点是外贸进口额不断扩大,出口额大幅度下降。外贸总额从1940年的28.5亿卢布扩大至1945年的162.4亿卢布。其中:进口额从14.4亿卢布扩大为148 亿卢布,出口额从14亿卢布下降至1943年的3.7 亿卢布。进口了大量武器和军工物资,有力地支援了前线。
  最后,财政状况稳定。在卫国战争时期,军费在苏联国民收入中占50%以上。1941~1945年,苏联用于战争的军费约为5824亿卢布,占国家预算支出总额的50%多。为了解决战时财政资金来源,苏联改组财政体制,开辟财源,增加军费比重,保证军费需要。同时,加强周转税和利润提成管理工作,征收战时税,厉行增产节约等。通过这些措施,增加了大量财政收入,并从1943年起,财政状况大为改善,国家预算收入超过了战前水平,减少了赤字。1944年实现了预算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因此,在卫国战争时期,苏联国家预算收入是稳步增长的。1941年,预算收入为1770亿卢布,1942年为1650亿卢布,1943年为2044亿卢布,1945年为3020亿卢布。战时,苏联的财政工作,不仅保证了战争军费开支,而且促进了战时经济的有效运行和进一步的发展。
  四、亚洲经济
  1.亚洲经济概况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亚洲各国的历史和民族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这个时期,除了日本帝国主义国家以外,许多亚洲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帝国主义的殖民剥削、奴役、控制和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社会经济及政治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亚洲国家经济殖民化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逐渐成长与发展,各国民族解放运动有新的发展,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日益加深。但亚洲各国的发展极不平衡,一般地说,朝鲜、中国、印度、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伊朗、阿富汗等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和革命运动,较亚洲其它国家发展要快一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亚洲各国的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亚洲许多国家继续受着帝国主义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剥削,帝国主义加强向亚洲扩张,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斗争日趋激化,并将战争军费转嫁在亚洲各国人民的身上,给亚洲各国劳动群众带来了难以置信的灾难,从而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1945年德日法西斯被击败,为亚洲等国家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体系严重地削弱了,亚洲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资本主义危机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日趋加深了。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等因素的鼓舞下,亚洲一些国家脱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亚洲的经济和政治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洲经济
  ①帝国主义对亚洲经济的控制与掠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日、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亚洲进行经济侵略、控制与掠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扩大对亚洲的投资。战后,帝国主义为攫取高额利润,将大量资本输入亚洲各国。1921~1923年,英国向印度输出资本额从1908~1910年的年均1470万英镑扩大到3030万英镑。1939年英国向印度投资从1929年的约6 亿英镑增长到11亿英镑。英国通过资本输出依靠经理行控制了印度的黄麻、采煤、电力、铁路、制糖、制茶等工业经济和700 多家大公司,从中获得了巨额佣金和利润。
  同时,英国还向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如1918~1928年,英国不仅在中国投资创办了矿山,侵占门头沟煤矿及河南焦作煤矿;而且在烟草、电力、橡胶、机器、玻璃、桐油、纺织、洗染、洋碱等行业中建立约60个企业,企图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日本在两次大战之间,既占领了中国的胶济铁路、青岛地区,而且通过投资和兴办工矿企业、建立株式会社等组织,来控制中国的纺织、铁路、面粉、采矿、轻工业等经济命脉,使中国变成日本的原料供应基地。
  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借口" 门户开放" 政策,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它颁布了对华通商条例,鼓励美国商人对中国投资。1917~1921年,美国通过在中国建立美孚、运通、友华、中华懋业、大通5 家银行,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同时,通过扩大投资进行掠夺。1919~1930年,美国在中国投资创办了180 多家公司。这样,美国通过资本输出和投资控制了中国的纺织、化工、机械、电力、汽车等工业,从中牟取暴利。
  两战期间,帝国主义还加紧对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侵略。例如,荷兰等外国垄断资本以租借地等形式,扩大对印度尼西亚的资本输出,建立银行,兴办工厂,掠夺资源,从而控制了印尼的大种植园、采矿业、出口作物加工业、银行、外贸、运输等经济命脉。
  1937年,外国垄断组织在马来亚投资从1914年的1.9 亿美元增长至4.5 亿美元,其中英国资本占70%。英国通过投资兴建铁路、设立银行、建立工矿企业,控制了马来亚的工矿业、农业、财政、外贸、交通等重要经济部门。
  1938年,外国垄断资本在菲律宾的投资额为4.3 亿美元,其中美国投资为2.6亿美元,占60%。美国通过投资控制了菲律宾的制糖、椰油、烟麻企业、种植园、出口作物加工厂、采矿业、电业、贸易等重要经济部门。
  1938年间,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泰国的投资达2.8 亿铢,其中英国投资占30%。英国通过投资贷款控制了泰国的粮食、采锡矿、采伐柚水、贸易、运输等部门。
  二是垄断亚洲国家的对外贸易。两次大战之间,帝国主义还加强对亚洲国家的对外贸易的控制与垄断。例如,战后英国通过提高卢比对英镑的兑换率,鼓励英国商品输出,强迫印度实行帝国特惠制,从而扩大了英国在印度的销售市场,使英国对印度的出口贸易额保持在30%以上,从而控制了印度的对外贸易,使印度成为英国的销售市场。
  在两次大战之间,英国、日本、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除了加强对中国贸易的控制及垄断以外,还加紧对东南亚各国对外贸易的控制,主要是荷兰、英国、美国、法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印尼、马来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亚洲国家对外贸易的垄断。其目的是使亚洲国家成为其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并通过不等价贸易剥削亚洲人民,攫取巨额利润。
  三是疯狂掠夺亚洲国家的财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在亚洲各国设立银行、强征赋税等手段,控制亚洲国家的财政经济命脉,掠夺亚洲人民财富。如英国通过在印度建立印度帝国银行(1920年)等机构控制了印度的财政金融。英国还通过强征赋税,发行公债等手段,剥削印度人民。这个时期,英国每年从印度劫掠的赋税收入约1.5 亿英镑。日、美、荷、英、法等国也通过在东南亚等国建立银行,控制其财政金融事业,从中牟利。
  ②亚洲国家的农业衰落。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因帝国主义、封建地主、商人高利贷者等对亚洲各国农民的统治、压迫、奴役、剥削,导致了各国农业萎缩、衰退,农村经济破产,农村阶级两极分化。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经济负担加重。这个时期,亚洲农民遭受的剥削日益加重,农民贫困破产。如印度农民除向政府交纳田赋外,还向殖民地政府当局缴纳盐、煤油、酒等消费税,地主提高地租,商人高利贷者提高利率,加强盘剥,外国垄断组织通过不等价交换掠夺农民等等,这都加重了农民负担,导致了农民收入减少,负债增加,贫困破产,沦为雇农或债务农。日本帝国主义不仅残酷地剥削本国农民,而且加强对中国、朝鲜、中国台湾农业的掠夺,使日、朝、台的农民负担加重,纷纷破产。东南亚诸国国农民的经济负担也很重。
  印尼、泰国的农民除向地主交纳地租外,还向政府交纳赋税,荷兰等国殖民者还强迫农民实行单一种植制,使农业经济结构受到严重破坏。
  二是农村阶级分化发展。两次大战之间,亚洲各国农民在沉重的地租、赋税、高利贷、不等价交换的盘剥下,发生了严重的阶级分化。大部分农民因失去土地,沦为佃农、雇农或乞丐。如1931年印度的雇农在农业人口中占38%,中国的贫雇农在农户总数中约占70%,泰国的贫雇农约占农户总数的50%以上。少数富裕农民因发财致富,购置田地,变成地主、富农、租田主或中间剥削者。并加强对贫雇农的剥削。例如印度地主实行分成制,佃农缴纳的地租约占收获量的60%。东南亚国家的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约占农民年收获量的30-60 %左右。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使农村阶级分化不断发展。
  三是农业生产停滞。两次大战之间,亚洲各国农业生产处于停滞、衰落状态。其主要标志:第一、农业耕地面积减少。如1931年印度的人均耕地面积从1911年的0.9 英亩下降为0.82英亩,1934年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从1913年的3.2 市亩减少至2.7 市亩。第二、农业生产工具匮乏、落后。这个时期,亚洲各国农民不仅普遍缺牲畜、农具、肥料,而且工具落后。如印度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木犁占耕犁总数的90%以上,使用铁犁仅占8 %左右。中国在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犁、木耙,极少使用铁犁。第三、农业产量下降。这个时期,亚洲各国的小麦、大米、玉米、高梁、谷子等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战后印度因农业产量下降,从粮食出口国变成了粮食进口国。1936年,开始从缅甸进口大米。30年代后期,每年从外国进口谷物150 万吨以上。印尼是个农业国,由于被殖民者强制发展供出口的农作物等原因,粮食缺乏。
  1940年从外国进口大米约11万吨。
  ③亚洲国家工业有所发展。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亚洲一些国家工业的发展。它表现下列两方面:
  一方面是民族工业的发展。两次战争之间,因帝国主义对亚洲殖民地工业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各国资产阶级在战争中获得了暴利,农民破产为发展工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这些都促进了亚洲一些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个时期,印度的纺织、黄麻、钢铁、制糖、水泥、采煤等工业都获得较大发展。
  如1934年印度的股份公司数量从1930年的6313个扩大至10070 个,各邦也建立了1700多个工厂企业。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工业也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尼的花裙、编织、皮革、卷烟、陶瓷等民族工业获得了一定发展。新加坡的民族工业如日用品工业和食品加工工业等正在萌芽、兴起。马来西亚的橡胶、采锡工业也有一些发展。
  另一方面是手工业的发展。两次战争之间,亚洲国家的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个时期,印度的手工业有织布、丝织、毛织、制糖、碾米等行业。
  1931年印度有手工业者1530万人(含民族工业从业人员),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左右。工业产值(含民族工业)在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约占20%左右。
  还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等。亚洲其他国家的手工业也有自己的兴衰历史,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泰国的手工业如纺织业等,大都破产了。
  直至40年代初,它的碾米、伐木、锯木、采锡、加工工业等手工业才逐渐恢复发展起来。
  ④亚洲国家垄断组织的兴起。随着外国垄断资本的入侵,亚洲工业的发展,亚洲的垄断组织也应运而生。这个时期,在印度的现代工业中出现了下列垄断组织:一是印度黄麻工业协会卡特尔(1886年),垄断黄麻产品价格;二是印度糖业辛迪加,1937年有90家制糖工厂参加,它控制全国糖业的60%;三是印度联合水泥公司,它由英印的10家大型水泥公司组成了托拉斯;四是印度家族康采恩,它是以某个家族所控制的大公司或大经理行为基础建立与发展起来的大型康采恩垄断组织,如塔塔父子、比尔兄弟、辛哈尼亚、塔帕尔垄断财团等,1939年印度有大经理行44家,它控制239 家公司的经营。
  在两战之间,中国出现了" 四行二局" 国家官僚资本金融垄断组织和资源委员会的各种经济垄断组织。这个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垄断组织有很大的发展。1931~1935年,日本建立了35个卡特尔,1933~1935年,日本通过公司兼并活动,建立了纺织、汽车、钢铁、化工、铁路、食品加工等17个大型托拉斯,1939年以前日本建立了20个大型康采恩,其中三菱、三井、安田、住友4 大康采恩垄断了日本的经济命脉。此外,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也在东南亚建立了一些垄断组织,借以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亚洲经济
  ①战争对亚洲经济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亚洲各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国国防费用增长。因日本侵占东南亚各国大批领土,这些国家为抗日,承担了巨额军费。如1938~1939年印度军费约为5 亿卢比,占政府预算支出的40%,1944~1945年印度军费支出为46亿卢比,占政府预算支出的78%,较战前增加9 倍。二是亚洲各国出现了通货膨胀。由于军费增长,亚洲各国出现了财政赤字。如印度的财政赤字为20亿卢比,日军入侵泰国后,向泰国勒索15亿铢军费。为了平衡战时收支,弥补财政赤字,各国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滥发纸币。如1945年印度发行纸币121 亿卢比,较1939年的23亿卢比增长了5 倍多。因滥发纸币,导致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黑市投机活动猖獗,劳动者处于贫困饥饿之中。三是阻碍了亚洲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亚洲进行残酷的掠夺、烧杀、搜刮人民财富,劫夺资源,严重地破坏了亚洲国家经济,延缓了亚洲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战时亚洲国家的工农业。战时,亚洲国家的工农业出现下列情况:一种情况是农业危机。战时,亚洲各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改革来发展农业,但因封建制度统治农村,自然灾害,战时对军粮及军用物资需求猛增,地租赋税加重,加速了农民破产,农业生产下降,导致了农业危机,造成粮食及农产品、布匹供应紧张,民不聊生。在农业危机中成千成万人死于饥荒。如印度在农业危机中有1.3 亿人挨饿,孟加拉地区有150 万人饿死。中国的蒋管区和亚洲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另一种情况是亚洲的工业有所发展。战时,尽管帝国主义的奴役及统治,农业危机的干拢,亚洲的工业仍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其主要标志:一是工业股份公司增加。如1945年,印度的公司数从1939年的1.1 万个扩大至1.5 万个。二是工人人数增长。1945年,印度工人人数从1939年的175 万人扩大到264 万人。三是工业产量增加。1939~1945年,印度除麻织品产量减少10万吨以外,其它工业品产量如钢、煤、电、水泥等都增长了,其中钢材、电力、水泥分别增长了22%、62%和28%。但这个时期,东南亚等亚洲国家的工业生产却下降了。例如,印尼工业遭到严重破坏,爪哇有碾米厂444 家,其中有236 家被毁坏。1948年,印尼的布产量从1940年的8180万米减至2640万米,食用油从22万吨下降到6.7 万吨。战时,菲律宾的工业总产值仅占1937年的40%。泰国工业生产出现了衰退现象。
  ③垄断资本的发展。战时,外国垄断资本和亚洲各国大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和加强。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垄断利润增长。
  战争期间,亚洲各国经济遭到巨大破坏,而外国殖民者及亚洲国家的大资产阶级却发战争财,在战争中牟取了巨额利润。例如,1946年英国的垄断组织——吉兰德斯一阿布特诺公司在印度掠夺中获利润1230万卢比。印度孟买一企业主投资1.4 亿卢比,在战争期间获利润9 亿多卢比。战争期间,中国国民党及四大家族搜刮民脂民膏,聚敛资本100 ~200 亿美元,使国家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二是金融资本发展。亚洲各国资产阶级将其攫夺来的利润,用于发展金融银行信贷事业,从而加强垄断资本的统治。1939~1943年,印度财团的银行数扩大了3倍,银行资本增长了1 倍,银行存款扩大了3.5 倍。
  中国国民党及四大家族通过" 四行二局" 控制了国家财政金融命脉。三是工业生产日益集中化。战时,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工业生产集中化日益发展,促进了新财团的出现。如印度出现了塔塔、比尔拉、达尔米亚.贾因、辛哈尼亚、瓦尔昌德、希拉昌德、塔帕尔等大财团,他们拥有几十家,以至100 多家企业,控制着印度国民经济。四是美国垄断资本渗入亚洲。在战争期间,美国的资本加紧渗入印度、中国、菲律宾、泰国等亚洲国家。1948年,外国在印度的投资总额为52亿卢比,其中美国占7 %,英国占70%以上。战时,美国以贷款、援助等形式在中国投资计30亿美元。外国垄断资本投资是推动亚洲国家垄断资本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世界现代后期,亚洲各国的经济政治发展情况是不同的,下面重点介绍日本、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2.日本经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一度膨胀,资产阶级获利巨万,财阀资本不断扩大,日本人民生活状况却日益恶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胜利后,整个资本主义体系进入了危机阶段,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亦处于动荡不定、危机四伏之中,并先后发生了一系列的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发展。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实行法西斯专政,推行经济军事化。1937~1945年,日本法西斯在侵略战争中逐渐走向崩溃,经济残破不堪。1945年8 月15日,日本宣布正式无条件投降。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着手经济恢复和发展。
  (1)战后日本的经济危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迅速膨胀,财阀资本猛增,资产阶级发了战争大财,但日本人民生活状况却日益恶化。1918年与1914年相比,物价指数(以1912年为100)从99增长至200 ,实际工资下降了25%。1918年,东京大米每日石平均售价从1917年的19.80 日元上升至32.51 日元。
  因粮价猛涨,导致了日本全国性的" 米骚动".所以战后初期,日本经济政治处于国内外矛盾的漩涡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经济从战争时期的畸形繁荣立刻转变为经济危机。日本经济危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18-1920 年)。这是日本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日本经济,隐藏着严重的政治经济矛盾。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过一个短暂的通货膨胀后,随着就发生了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一是物价大暴跌。铜、染料、烧碱、船舶的价格下跌了50-80 %,钢铁等军用物资价格下降了3 倍以上。
  如1919年上半年,生铁每吨价格从1918年9 月的550 日元下降至105 日元。
  与此同时,股票价格亦不断下跌。二是工农业生产萎缩。三是工厂企业破产倒闭,大量工人失业,流落街头,在职人员的实际工资不断下降。四是对外贸易发生逆差。1919年上半年,进口贸易额入超2 亿多日元。尽管1918年的经济危机来势猛,但持续时间较短。在危机期间,美国经济处于短暂的繁荣状况,大量进口日本的生丝、纺织、船只等商品,从而为日本开辟了国际贸易市场,并一度缓和了日本的经济危机。从此,日本经济略有复苏,股票价格也有所提高。在这种经济形势下,日本垄断资本家又掀起扩大投资、建立企业的浪潮。
  由于日本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投资,乱建工厂企业,加深了经济矛盾。
  这样,1920年1 月,日本又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其主要表现:一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国内市场商品过剩,涌入日本等亚洲市场倾销,于是推动日本经济暂时繁荣的因素消失了。二是出口贸易额大幅度下降。如在经济危机年代,商品出口贸易额下降了40%以上。三是股票价格下跌,工业品价格下降。
  下降率约为50-80 %左右。四是日本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外汇储备减少到最低额,即6 亿日元。五是生产日益萧条。工业总产值约下降20%,企业设备闲置率达40%以上,由于生产萎缩,工人失业,工资下降。1920年,日本" 全国有3500个缫丝厂停工,三十万职工挣扎在失业线上,二百万蚕农面临困境。" 六是农业生产下降。在危机期间,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冲击,各种农产品价格下降50%左右,大量农民破产。
  1920年的经济危机,造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衰退。为了抑制危机的发展,日本原敬内阁政府采取了一些经济政策,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920年5 月通过日本银行向有关棉纺、制糖、钢铁企业、银行、股票市场等单位,拨出3.5 亿日元低利率紧急贷款。1921年颁布了" 米谷法" ,日本政府使用特别基金调节粮食价格,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危机。但无法根本上解决危机问题。1923年9 月1 日关东大地震,又使日本经济陷入了更加混乱的局面。日本政府为了摆脱危机,对在地震中受害的资本家或企业,发放了巨额贷款。因此,从1924年起,日本经济逐渐地摆脱停滞、萧条局面。
  第二个阶段(1924~1926年)。这是日本经济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从1924年起,日本经济进入了缓慢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日本经济相对稳定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生产增长缓慢。如1921~1929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均增长3 %。
  而同期,法国增长9.4 %,德国增长7.1 %,美国增长4.3 %,英国增长1.7%。
  日本工业发展速度仅快于衰老腐朽的英国,而且发展不平衡。钢铁工业产量成倍增长,制铜、煤炭、造纸生产增长较快,分别垄断了全部生产的95%、62%和85%。但纺织、造船业却停滞不前,甚至从兴盛走向衰落。此外,还有成百万失业人员。
  二是对外贸易停滞。这个时期,日本对外贸易没有多少增长,出现了入超现象。1924年,日本对外贸易的出口总值为19.2亿日元,1929年为21.5亿日元。这个时期,日本的贸易增长率也较欧美国家低。1922~1929年,日本贸易额增长24%,美国增长39%,德国增长110 %,英国增长7 %。由于西方国家争夺市场激烈,中国、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抵制日货等原因,日本出口贸易额下降,出现了贸易入超现象。1922~1929年,日本贸易入超达27亿日元。日本被迫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借外债9 亿日元,利率为6.5 厘,因此,日本人称为" 国耻公债".三是农业生产一蹶不振。自1920~1921年的经济危机以来,日本的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停滞和不景气状态。例如,稻米产量,除1927年稍高于1919年的水平外,其它年度都处于低水平的状态中。这是日本封建农业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日本殖民扩张政策的恶果。自1920年以来,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朝鲜和中国台湾发展大米和粮食生产。这个时期,日本通过武力和不等价交换等方式,从朝鲜和台湾劫掠了成千万石的粮食。大量廉价粮食从殖民地运入日本,冲击粮食市场,造成粮价暴跌,农民破产,并使日本农业长期陷于慢性危机之中不能自拔。
  第三个阶段(1927~1929年)。这是日本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时期。
  1927年3 月15日,日本由于政治经济原因爆发了规模巨大的金融危机。从此,日本经济进入了新的经济动荡和经济危机时期。所谓金融危机,又称" 昭和金融危机" ,就是指由于日本的政治、经济等原因所引起的金融市场动乱现象。它的主要表现是货币信用关系破坏,银根吃紧,股价暴跌、银行倒闭等。同时,也导致了工厂企业生产停滞,破产倒闭。为了摆脱金融危机,日本政府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如发行公债,由日本银行发放贷款3 亿日元,以便缓和危机。后来,日本政府新首相田中义一,为了解决金融危机,颁布" 紧急命令" ,各银行业务停业三周,由日本银行拨款22亿日元救济三素、三井等各大银行,并发行纸币进行调剂,这些措施促进了金融危机的平息。
  从此,银行资本日益集中,银行存款增长。
  1929年10月,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它从美国股票价格暴跌开始,然后蔓延到欧洲和亚洲日本等国。1929年日本的经济危机有以下特点。
  一是出口减少、价格暴跌。1929~1933年,日本外贸商品出口额减少了76.5%,商品进口额减少了71.7%。因商品出口额下降,导致了生产过剩,价格暴跌。1929~1930年,生丝价平均每捆从1350日元下降到500 日元。
  生丝等商品价格暴跌,冲击了日本工业生产和商品及股票市场,并使占农户40%的养蚕户受到致命打击。
  二是生产下降、企业破产。在危机期间,日本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大量企业和银行破产倒闭。1929~1931年,工业总产值从74.2亿日元下降至49.9亿日元,下降32.9%。其中煤、生铁、钢、铜、造船、棉织品等重要工业部门的生产量下降情况比较严重。如钢产量下降47.2%,造船下降88.2%,棉织品下降30.7%。而且工业企业开工不足,主要工业部门的开工率仅占50%左右。同时,大量银行停业、破产、倒闭。1928年,日本全国有银行1028家,1931年仅有680 家,其中有518 家处于歇业状态,从而严重地影响了金融业务。
  三是农业丰收、农民负债。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也对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农业给予沉重的打击。主要是农产品价格暴跌、农民破产、负债累累。
  在危机期间,茧价、粮价猛跌。1929~1930年,春茧价格每贯从7.57元下跌至3.75元,茧价猛跌,给大量养蚕农户沉重的打击。虽然1930年稻米大丰收,但在危机影响下,粮价暴落,每石米价从27元下降至18元,造成了谷贱伤农,在农村出现了" 丰收饥馑" 的怪现象。农民十分贫困,被迫借债维持生活。1929~1931年,日本全国农民负债从40亿日元扩大至60亿日元。
  日本统治者为了将经济危机中的损失转嫁于工人及其他劳动者,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如1929年12月2 日颁布了《产业合理化纲要》,1931年4 月1日公布了《重要产业统制法》等。颁布政策法令的目的:一是推行产业合理化运动,加强垄断资产阶级对产业的控制,强行在50个主要产业部门中建立卡特尔,兼并或淘汰中小企业,限制工业生产,实行价格统制;二是加强劳动统制,大量裁减员工,降低工人工资。1931~1932年,日本失业工人从41.3万人增长至48.9万人。此外,还有几百万半失业者。
  日本解决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财政措施是恢复金本位制,宣布解除黄金出口禁令。1930年1 月11日,日本滨口内阁宣布恢复金本位,解除禁止黄金出口禁令。但这个措施在活跃经济、抑制外贸衰落等方面的效果甚微,甚至造成大量黄金外流,商品出口总值下降的现象。
  大危机期间,日本政府广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倾销政策。1931年,日本发动" 九一八" 事变,侵略中国,从而推动了日本经济军事化的发展,促进了军需品通货膨胀。同时,日本犬养毅内阁的高桥是清藏相则推行倾销政策。这就是在国内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保持垄断性的高价,对外则以低于国外市场的廉价抛售商品。所以,日本的倾销政策实质上就是通过对本国劳动人民实行残酷剥削的方式参与贸易战,捞回减价损失的一种手段。日本商品到处冲击,欧美各国惊呼" 经济黄祸".在推行倾销政策中,日本贸易额倍增。1931~1934年,日本商品出口额由11.5亿日元提高至21.75 亿日元。
  日本通过倾销政策将国内经济危机及困难转嫁于国外,受到了欧美国家的抵制,并采取了反倾销政策和高关税政策,限制日货进口。因此,从1935年起,日本出口贸易额逐渐下降,出口工业生产也出现了停滞现象。
  (2)日本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日本为了摆脱危机,振兴经济,除了发展经济军事化,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以外,还采取措施发展垄断资本主义。1931~1936年,日本垄断资本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①利用政府控制国民经济。日本法西斯政权为了建立军国主义经济,使国民经济为侵略战争服务,加强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控制与管理,1931~1936年,先后颁布了《重要产业统制法》、《米谷统制法》、《工业组合法》、《银行法》、《汇兑管理法》、《通商维护法》等一系列法令,其最高目标是将工农业、商业、贸易、财政金融等部门管理起来,使国民经济向战争经济发展。同时,促使日本新、老财阀资本迅速向军事工业转化,1937年,日本老财阀的军工投资约占其资本总额的14-26 %,新财阀的军工投资约占其资本总额的50-95 %,新老财阀从军需工业中获得了巨额利润。
  ②发展卡特尔和托拉斯。建立与发展卡特尔和托拉斯,是日本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一项组织措施。卡特尔和托拉斯都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重要形式。1931~1935年,日本的卡特尔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先后在工业部门建立了35个各种形式的卡特尔组织。垄断资本家通过卡特尔组织统制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从事竞争、销售、价格和原料等垄断活动,生产军需物资。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各个大公司的兼并活动也有很大的发展。1931~1935年,日本约有50多个属于新、老财阀的公司或企业先后进行合并,分别建立了纺织、钢铁、化学、汽车、食品、铁路等17个大型托拉斯,如1934年建立的日本制铁公司,就是一个大型的托拉斯,它是由八幡制铁所联合三井、三菱、安川等财阀所属的一些钢铁公司组成。这个托拉斯垄断了日本全国的生铁、钢锭、钢材生产分别为96%、53%和44%。
  ③向垄断资本企业进行军事订货。这个时期,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日本政府向垄断资本企业进行大量的国家军事订货。1931~1936年,日本政府向私人资本企业发出了50多亿日元(占国家军费支出70亿日元的75%)的军事订货。被指定接受军事订货的私人企业110 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属于三井、三菱、住友、久原、大仓等拥有雄厚资本和实力的新老财阀企业。日本政府对接受军事订货的财阀企业给了巨额的补助金、补贴和优惠,从而使三井、三菱、住友等老财阀和日产、日窒、日曹等新财阀企业在军事订货中获得了巨额利润。1932~1936年,三井的日本制钢所从军火订货中获利1000多万日元。1934年,日本陆海军省指定的89家私人企业公司在军事订货中获利润1 亿日元以上。随着军事订货和军火工业利润的扩大,又促进了新老财阀资本迅速转向军需工业,并扩大军工投资。  1937年,老财阀的军工投资占资本总额的14~26%;而新财阀的军工投资占资本总额的50~95%。所有这些,都加强了新老财阀的垄断资本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控制和垄断。1937年上半年,日本新老财阀拥有资本计41.7亿日元,占日本全部公司总资本的27.2%。新老财阀通过各地的卡特尔和托拉斯企业控制和垄断日本国民经济的工农业、商业、贸易、金融和银行等各个部门。
  ④剥削与掠夺人民。日本的垄断资产阶级和统治者,不仅剥削和掠夺朝鲜,中国台湾、东北各省的人民,实行奴隶劳动制,疯狂地掠夺朝鲜、中国和其他殖民地的财富和资源;而且也加强对日本人民的奴役和剥削。所以,残酷地剥削人民是日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本增长、利润扩大的重要来源。
  日本推行经济军事化,发展军事工业,从而扩大了劳动就业规模,1936年,企业工人人数多达260 万余人,它较1929年的184 万人增长了76万人,工人受到的剥削也日益加重。日本政府支持新老财阀工厂企业推行所谓" 产业合理化" 措施,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从日9 小时,增加至12 -14小时),降低工人的工资和提高捐税等手段,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占有其剩余劳动和产品,从中牟取暴利。那里有压迫和剥削,那里就有反抗和斗争。日本法西斯政权和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剥削,激发了日本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罢工、抗租等工农运动,打击了日本法西斯政权和垄断资本主义的统治。
  (3)战时日本经济的兴衰
  从1937~1945年,日本进入战时经济时期。这个时期,日本经济的兴衰有下列特征。
  ①军国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  1937~1941年,是日本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和发达时期。这个时期,日本政府为了发展军国垄断资本主义,推行战争经济,有目的地将国民经济转向军国垄断资本主义的轨道。
  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1931年9 月18日事变后,就开始实施积极征服中国和世界的狂妄计划。1936年8 月8 日,日本" 五相会议" 制定了" 国策基准" ,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并于1937年7 月7 日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由于蒋介石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卖国的政策,使日本侵略者在约一年的时间内占领了中国的华北、华中、华东、华南等大片国土。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决抗日,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灭亡中国的迷梦。
  由于日本侵略战争的延长和扩大,造成了日本经济实力与战争需要很不适应。为了解决经济矛盾,日本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政策,将国民经济转向帝国主义战争经济轨道。为了实行战争经济,日本法西斯政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是制定国家经济军事化计划。1937年5 月,日本陆军省制定了发展战争经济的" 五年计划".同年,又改为" 扩充生产力的四年计划".它的目标包括:第一,建立" 日满华经济联盟" ,目的是使中国的沦陷区沦为日本的工业原料和农产品的附庸地。第二,发展日本国内经济,主要是全力发展动力、冶金、机械、化学工业,目的是摆脱日本对欧美国家的经济依赖性。
  第三,扩大军费,为了实现经济军事化计划,要求在1937~1941年期间,国家投资500 亿日元。其中军费约占国家总支出的70%左右。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来源,一方面是提高捐税;另一方面发行公债。实质上是采取军需通货膨胀办法来剥削人民,实行经济军事化。
  二是颁布战争经济管制法令。为了推行战争经济,1938年4 月日本政府颁布了" 国家总动员法".它规定,由国家统一管制有关武器、弹药、飞机、通讯器材、船舶、工业设备、建筑材料、燃料、电力、食品、饲料、药品等军需品,同时,授权日本政府根据战争需要,征用物资,监督企业工厂投资方向,决定企业利润,发布有关雇工命令,规定工资及劳动条件,以及禁止罢工、解散工会等事务。它的目的旨在将日本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完全管制起来。
  三是加强对中国占领区的掠夺。  1937~1940年,日本侵略者先后通过所谓" 产业开发五年计划" 、建立满洲重工业公司、满铁分工、华北开发公司、华中振兴公司等名目和手段,劫掠中国人创办的工商企业、霸占沦焰区的交通、运输、车站、码头、电力、邮电、采矿、盐业、渔业等重要部门,从中牟取暴利。同时,在京沪等地建立了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和中国储备银行,发行了巨额不兑现的银行券,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控制中国金融银行业。
  这个时期,日本的新老财阀企业也张牙舞爪向中国的被占领区进行侵略扩张,强占中国工商企业,实行倾销政策,推销过剩和劣质产品,劫掠中国的重要原料和农副产品。这些掠夺活动,也推动了日本经济军事化的发展。
  四是劫掠日本人民和其它殖民地人民的财富。  1937~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推行战争经济,一方面加强对日本工人和农民剥削;另一方面加强对朝鲜、中国台湾和东南亚殖民地的掠夺,从中劫夺了大量金钱财富和原料,推动了日本军需品的生产。同时,推行强制征粮政策,掠夺了农民收获量的70%以上。
  日本帝国主义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掠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日本军工的发展,为日本生产了大量的载重汽车、飞机、军舰、坦克、装甲车等军需品,增强了日本军事力量,使日本成为仅次于英美的世界第三大强国。但这个时期,日本面临着严重的经济矛盾和内外政治矛盾。
  ②军国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日本于1941年12月8 日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军国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高度发展。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行政治新体制和经济新体制。太平洋战争后,日本政府推行政经新体制。它不仅加强了日本政治的法西斯化,而且也推动了经济军事化的发展。并使军国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极度的发展。所谓" 政治新体制" ,就是指日本政府实行赤裸裸的法西斯专政的统称。  1940年10月,日本法西斯政权颁布取缔一切政党,解散议会的法令,并于1942年初建立辅佐日本天皇施政的" 大政翼赞会" 的法西斯组织,实行法西斯统治,日本各级法西斯组织残酷地镇压进步势力,宣扬军国主义思想,它为发展军国主义经济创造了政治条件。日本法西斯政权除了实行" 政治新体制" 外,还在经济领域中推行" 经济新体制".所谓" 经济新体制" ,就是指从1941年12月起,所有重要工业部门和金融部门要根据《重要产业团体法》规定,建立" 统制会" ,并由" 统制会" 安排企业的军工品生产,新老财阀或代理人充当统制会的领导者,因此," 统制会" 是日本法西斯政权和垄断资本结合的一种形式,也是日本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工具。
  第二,建立产业设备营团。日本在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原料、设备不足问题。为了解决工业原料、设备及其使用的矛盾,日本于1941年12月组建了产业设备营团。日本政府颁布命令强行关闭一般中小企业,将其机器设备分配给财阀的垄断企业经营使用。为了加强军国主义经济,1942年5 月,日本政府颁布了《企业整饬令》。强令非军工企业转业或停业,以便将其所有的机器设备作为钢铁工业原料,用于生产军需品。所以,建立产业设备营团的措施就成为促进日本军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手段。同时,也破坏了大量非军工企业和设备。
  第三,发展" 国策公司".建立与发展国策公司,是日本发展军国垄断资本主义的政策,所谓国策公司,就是指直接从事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一种组织。它是由日本政府和财阀联合投资经营的公司。1936~1945年,日本先后建立了112 家国策公司。它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比较有名的是:日本制铁公司、帝国燃料公司、帝国矿业开发公司、日本发送电公司、日本煤炭公司、东洋开拓公司、台湾拓殖公司、华北开发公司、华中振兴公司、满洲重工业公司、南洋拓殖公司等。这些公司疯狂地掠夺殖民地和被占领国的土地、矿山、企业和财富,因此,它是日本国家通过垄断资本掠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工具。
  第四,推行劳动统制法令。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为了解决劳力问题,日政府颁布了劳动统制法令。1941年颁布的《劳动供应调整法》、《重要事业场所劳务管理法》,1943年公布的《勤劳报国队整饬纲要》等,这些法令,要求对工人实行军事警察统制,废除企业劳动时间的规定,组织" 妇女勤劳报国队" ,强迫大中学生参加工厂劳动。
  1944年,日本又颁布了" 国民总动员令" ,强迫12岁儿童、40岁妇女、60岁男人,一律参加服劳役。同时,还从朝鲜、中国等地劫掠劳工运至日本,强制为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军工生产。因此,这个时期,法西斯统治下的日本全国变成了一个残酷的、骇人听闻的、军事苦役的场所。
  第五,加强农业管制。为了加强农业生产和粮食管理,日本政府颁布了一些法令。1941年12月发布了《农业生产统制令》,其目的是限制农民弃农,强迫农民按政府规定进行种植农作物。同时,1942年2 月颁布了《粮食管理法》,旨在统制粮食征收工作,不准农民自主地从事粮食生产、销售和消费,违者依法处罚。这样,农民成了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农奴。
  ③日本战时经济的瓦解。现代后期,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推动了军国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但没有根本扭转日本经济面临崩溃的局面,从1941年至1945年,日本经济日趋衰落和瓦解。它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生产衰落。1941年以前,日本采取帝国主义手段,促进了工业的发展。1941年,日本的工业生产指数为1935~1937年的169.1 %,达到了其发展的顶峰。但1941年以后,工业生产逐渐衰落、崩溃。1945年,日本工业设备的90%以上处于闲置状态,全部工业生产指数为1935~1937年的28.5%,其中:生产资料为29.2%,消费资料为20.8%。这些数字说明,日本工业生产能力已处于瓦解的境地。
  二是农业生产严重下降。日本的农业生产象工业一样,也处于衰落状态。
  由于在战争期间,大量耕地被军事目的占用,使耕地面积减少14%。农村百万青壮劳力被征入伍当兵,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都是老人和儿童。农业生产资料和机具大幅度下降,如1 /3 的农用马匹被征为军队服役,化肥和农业机器都分别减少了80%左右。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例如,1945年,农业生产总指数仅为1933~1935年的58.2%。其中稻谷、豆类、蚕茧、其他农作物、牲畜的生产都大幅度下降。日本人民陷于饥饿状态。
  三是对外贸易严重恶化。1937年,日本对外贸易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对外贸易总额中占4 %。1945年,日本的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从1937年的33.18 亿日元(折合9.14亿美元)下降为3.88亿日元(折合0.91亿美元)。
  四是各国人民开展抗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仅给日本人民和殖民地及占领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日本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并将日本国家和民族推上了灭亡的道路。在战争中死伤人数达646 万人,其中死亡300 多万人。国家财富损失约643 亿日元。日本帝国所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东南亚殖民地、中国等被占领国家及人民带来的苦难和祸害,实属罄竹难书。日本帝国主义者对殖民地、日本和中国人民的残酷统治、掠夺、压榨,激起人民的反帝斗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抗日战争,给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以沉重的打击,使日本帝国主义处于崩溃的边缘。在全世界人民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打击下,日本帝国主义被迫于1945年8 月15日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从此,日本战时经济也告崩溃。这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3.中国经济
  1918~1945年,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下列几个时期:即中华民国初期经济(1911~1924年),其中包括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经济;广东革命政府时期的经济(1924~1926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1927~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经济和沦陷区的殖民地经济(1937~194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向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1945年)等。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发展
  自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国家采用武力侵略中国,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攫取了协定关税、设立租界、领事裁判权、片面的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控制了中国社会经济命脉,从此,中国逐渐地从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并建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体系。
  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袁世凯窃取政权后,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在经济上表示要以发展"实业为先务" ,并令有关部门制定和颁布了一些经济政策和法令,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袁世凯政府却出卖国家经济主权,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并借外债达47870 万元。
  1918~1927年,帝国主义不仅控制中国社会经济命脉,而且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①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衰落。这个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军阀、地主阶级、官吏残酷地统治、压迫和剥削农民,造成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衰落,大批农民破产。中国农村经济衰落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从辛亥革命后至1927年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大量收购农产品,运往欧洲市场;垄断阶级扩大资本输出,在中国投资建立工厂,就地利用廉价农产品作为原料;中国民族工业兴起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日益扩大;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则是促进农产品商品化的一个原因。据有关资料记载,1913~1921年,中国对外贸易总值从973469千海关两扩大至31507376千海关两。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因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商品入侵农村,破坏了农村的自然经济,迫使农民多售农产品换取货币,购买工业品。因此,农民出售的农产品在全部农产品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1921~1925年,河南、河北、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安徽等省的农民出售的农产品约占全部农产品的40-60 %左右。
  二是商品性作物播种面积扩大。主要是棉花、大豆、花生、油菜、芝麻、小麦、玉米等商品性作物播种面积不断扩大。  1924~1929年度棉田面积在总耕地面积中所占比重从1914~1919年度的14%上升到18%,而稻谷、小米、大麦、高梁、罂粟等自给性作物的播种面积则逐渐减少。扩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不仅破坏自然经济结构,而且使经济作物商品化的程度继续扩大。
  三是农业产品出口增长。这是农产品商品化发展的一个标志。这个时期,中国农村逐渐成为帝国主义的农业原料产地和工业品倾销市场。从辛亥革命后至1927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成倍增长,进口商品有洋油、砂糖、纸烟等,出口商品有农产品及手工业品等。1920~1930年,农产品原料出口额分别占出口总额的36%和45%以上。棉花、烟草、茶、丝茧、大豆、花生、猪鬃、桐油、木材、皮革等农业原料在出口商品中又占重要地位。
  第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农业资本主义是在中国农业自然经济瓦解和农产品商品化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有以下标志:
  一是富农经济的兴起。20世纪20年代,随着小农经济的分化,大部分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破产,沦为贫雇农;少数富裕农民发财致富,购买土地,成为富农。富农除自己参加劳动外,雇佣长工经营,出租土地,放高利贷,有的兼营工商业,如创办榨油作坊、开设店铺等。如" 上海彭浦创立江南养鸡场,资本3 万元,雇佣数名工人".这样,在农村经济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但富农仅占农户总数的5-10%左右,占耕地总面积的30%左右。在封建关系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一般很难发展为农业资本家或租地农场主。但富农经济的兴起,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加剧了农村的阶级分化。
  二是出现了农垦公司。清朝末年,在农业中出现了垦殖公司。北洋军阀年代,农垦公司有所发展。1912~1919年,全国有农垦公司171 家。农垦公司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种方式,大都是合股投资建成,投资人主要是军阀、官僚、买办商人、工业资本家和华侨等。农垦公司主要是从事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经营活动。其经营范围包括种棉、造林、种桑、种橡胶、饲养牲畜和经营园艺等,因农垦公司的经营目的是以廉价领取官荒,从事土地投机买卖,放佃收租,牟取利润,因此,它既具有资本主义农业的经营性质,又具有封建的色彩。
  三是经营地主增多。20年代,中国的经营地主日益增多。所谓经营地主,就是指占有较多土地,自己不参加劳动,而靠雇工种地,以剥削雇工剩余劳动为生者。经营地主除经营土地外,还建立商店,从事商业活动,剥削雇工。
  有的放高利贷,剥削农民。因此,经营地主不仅具有封建性质,而且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但中国经营地主数量不多,无法象普鲁士式或美国式的地主那样向农业资本主义化发展。
  ②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兴衰。
  20世纪20年代,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手工业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中国手工业历史悠久、行业多。这个时期,中国的农村手工业如纺织、织布等获得了较大发展,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
  1919年,河北高阳县有414 个村庄从事手工织布,有织户11000 多家,1926年,织布机从1919年的19000 架增长至29000 架,年产布达500 多万匹。纺织收入约占农户总收入的80%。
  二是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由于手工业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资本实力雄厚的手工业者逐步扩大织机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生产,于是出现了手工业作坊或手工业工场,每个工场约雇佣工人5-14人左右。这样,在手工业织户中出现了资本主义关系。同时,包买商也将农村中分散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建立分散式的手工工场,雇佣织户、支付工资,于是织户和商人之间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烟业、榨油业、织布业、麻布业等行业中也产生了资本主义手工业工场。
  三是手工业从盛至衰。20世纪20年代末,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制,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手工业工场向近代机器工业发展,从此,中国的手工业从昌盛走向衰落,现有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也日益减少了。1923年,热河有包买主67户,1929年减为40户,减少了40%。1919~1927年,中国的主要手工业品,如绸缎、茧绸、土布等15种产品的出口数量都下降了30-70 %左右。随着手工业的衰落,工场倒闭,工人失业。
  ③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刺激和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其表现如下:
  第一,中国官僚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官僚资本主义工业企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一是扩大官办军工企业。辛亥革命后,一部分官办企业转到了北洋军阀政府手中,北洋军阀集团,除继续经营这些官办、商办、官商合办的军工企业外,还拨款扩建原有企业。1921年,扩建了河南巩县兵工厂等。二是建立新军工企业。20年代初,湖南军阀建立了湖南兵工厂,有工人500 多人,专门从事军火生产。三是官办民用企业增多。1914~1919年,中国资本投资建立了厂矿企业379 家,资本总额计8580万元。  20年代,北洋军阀官僚集团投资建立了一些官营民用企业、工矿企业。黎元洪在山东建立了中兴煤矿,周学熙在天津创办了华新纱厂,交通系在山西建立了同宝煤矿等。北洋军阀集团在经营官办民用企业中获得了暴利。1919-1924 年,中兴煤矿的年均利润高达200 万元。北洋军阀官僚资本创办的企业控制了中国煤矿产量的50%以上。
  第二,中国银行业的崛起和发展。  20年代,银行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其发展的标志:一是银行数量及资本的增长。辛亥革命后,银行业迅速发展。
  1912-1927 年,中国的银行数从1896-1911 年的17家增长至186 家,银行资本也从1912年的3630万元扩大到15800 万元。这个时期,经价实力较强的银行是新华商业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上海银行和大陆、中南、金城、盐业银行等。但在竞争中先后有135 家银行倒闭。二是银行业扩大。这个时期,银行除经营一般存款、放款业务外,还代行国家银行职能,铸造货币、发行纸币、发行公债等。银行业务主要为帝国主义、军阀政府、官僚买办阶级服务。银行利率为10%以上。三是钱庄业萎缩。钱庄,又称银号,是20年代的一种信用机构。它分布于上海、北京、天津、沈阳、广州等大城市。主要经营兑换银钱、存款放款、开发庄票、发行银钱票等业务。在北洋军阀时期,钱庄业开始萎缩、衰落,并逐渐被银行业取代。  1916年,各钱庄有资本24603 万元,占银钱业资本总额的87%;而银行有资本3780万元,占银钱业资本总额的13%。  1920年,钱庄资本减少至3131万元,在银钱业资本总额中占37%,而银行资本增长至5199万元,占银钱业资本总额的63%。1926年期间,随着银行业的发展,中国出现了华北财团、浙江财团、华南财团三大财团系统,这意味着金融垄断的产生。
  第三,中国民族资本工商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20年代末,因帝国主义无力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原因,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1922年,中国民族工业企业从1914年的146 家发展为379 家,民族工业资本也从4100万元增长到1.6 亿元。1927-1930 年,全国华商纱厂计有376 家,纱锭为1268万枚。而且生产机械化水平也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是民族工业部门行业增加。在民族工业中除了纺织、面粉、针织、卷烟、火柴、造纸、制糖、榨油等轻工业外,还有采矿、煤炭、钢铁、机器制造、水泥等重工业。但轻工业较重工业发展快一些。这个时期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有荣宗敬兄弟创办的申新纺织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大中华橡胶厂,中华第一针织厂,永利化学公司,久大盐业公司,民生实业公司,汉冶萍公司等。这些公司的特点是资本雄厚、规模大、有经营特色。再一方面是资本主义手工业工场的发展。这个时期,在纺织、冶炼、盐业、瓷器等工业中建立许多资本主义手工工场。20年代末,全国棉纺织业计有资本主义手工工场2000多家。城乡手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为30%。此外,北洋军阀政府为了取得资产阶级的支持,在20年代期间,先后颁布了一些保护民族资本工业的法令,如奖励工艺品章程、公司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公司法、商标法、商品检验法等。这些法律、法令,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但自1930年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家官僚资本的垄断,南京政府的搜刮,民族工业逐渐衰落。
  主要是工厂减少,开工不足。如1930年全国新设工厂119 家,1932年减至87家。  1935年以后,中国民族工业又获得了明显的发展。  1936年," 全国新建工厂193 家,全国登记的工矿企业计2441家。"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商业也有所发展。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外贸易额增长。  1929~1931年,中国的商品出口贸易额从1919~1921年度的9 亿元增长至14.6亿元,进口额从12亿元扩大到21亿元。这个时期,出口商品主要有丝、茶、花生、棉花等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进口商品主要有棉纱、棉布、纺织品、煤油等。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实行高关税政策,压低价格,造成了中国商品出口贸易额的下降,阻碍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其次是国内商业的发展。中国国内商业发展的标志:一是,商业行业增加。
  在商业中,除了经营洋货、西装、呢绒、皮鞋、珠宝首饰等行业外,还出现了大饭店、咖啡店、舞厅、夜总会等新行业。其服务对象是洋人、买办、资产阶级和地主等。二是,出现了资本主义商业制度和经营方式。在20年代,先后出现了北京证券交易所(191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1920年),自1921年以来又出现了面粉、金业、杂粮、花纱布等交易组织。三是,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商业企业。这个时期,在商业中出现了百货商店、商业公司等组织,著名的有:上海先施百货公司(1917年)、宝元通公司(1920年)、上海永安公司(1918年)、美亚丝绸公司(1920年)、大新公司等,这些新型商业企业,都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牟取商业利润。
  从1935年至1936年,中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迅速的发展。1936年对外贸易额从1935年的14.95 亿元增长至16.48 亿元,扩大了10%以上。
  1935年10月,国民党实行币制改革后,国家官僚资本加强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与管理,并提高官僚资本在全国工商业资本中的比重,这个措施限制和阻碍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崩溃
  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27年4 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夺取了国家政权,对内实行反动统治,对外依靠帝国主义,使中国陷入了严重的政治、民族和经济危机之中。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转嫁经济危机,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其侵略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实行疯狂的商品倾销。商品倾销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方式。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转嫁危机,采取了商品倾销政策。其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进口关税。在危机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关税壁垒、征收高额进口关税政策,从而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例如法国提高进口关税率为30-60 %。这个时期,中国出口商品有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提高进口关税,限制和禁止外国商品输入,从而使中国的商品出口额大幅度下降。1931年,中国出口商品额从1929年的15.8亿元下降为14.2亿元。出口商品价格也下降了50%以上。这样,帝国主义国家从中大获其利。
  二是实行出口商品跌价倾销政策。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实行经济侵略,还对其出口商品实行降价倾销政策。同时,采取出口补贴金、减免税等优惠措施,扩大商品出口额,从而缓和经济危机。为了推行降价倾销政策,美、英、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1928年起先后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新关税条约。除实行按原定值百抽五的税率外,还可征收5-30%的附加税。1935年,中国的进口关税平均税率提高了27.2%,而帝国主义国家的进口商品关税率却高达100 %以上。这样,资本主义国家从中掠夺了中国的大量财富,扼杀了中国农业、控制了中国市场。
  第二,扩大资本输出。扩大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方式。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投资迅速扩大。1914~1930年,外国垄断资本在中国的投资扩大了54%,即35亿美元。  1931~1936年,外国在中国的投资又扩大了23%,投资额为43亿美元。日本、英国、美国是投资最多的国家,其投资额占外国在中国投资总额的81%以上。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扩大不仅控制了中国的煤炭、铁矿、电力、纺织、铁路、运输、邮电等部门的经济命脉,而且严重地危害了中国经济资源。同时,帝国主义国家还通过贷款等形式控制和支配中国的财政金融事业。1936年,英国在华的金融投资从1930年的1.6 亿美元扩大至1.7 亿美元。1931-1936 年,英国对中国的贷款达2370多万美元。
  第三,争夺对中国货币的控制权。  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趁1927年国民党政府准备实行币制改革之机,纷纷参与中国货币改革活动,美、日、英、法等国都提出了所谓币制改革方案,如美国提出中国实行金本位制,日本以巨款支持国民党,英国主张实行法币制等。其目的是为了控制中国货币,企图把中国货币变为帝国主义国家的货币附庸。经过白银大战后,美国战胜了对手,最终控制了中国国民党政府的货币权,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国民党将大量白银运往美国,换取美元作为储备货币。  1933-1934 年中国流出白银为1.4 亿多元。
  ②日寇占领区的经济殖民地化。
  日寇对中国东北占领区的殖民掠夺
  1931年" 九一八" 事变前,日本控制了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 九一八" 事变后,东北地区沦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法西斯手段加强对中国东北的掠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掠夺东北的工业。" 九一八" 事变后,日本加强对东北工业的掠夺。
  日本根据" 经济统制" 原则,对工业实行统制政策,命令关东军司令部和"南满铁道株式会社" (简称" 满铁")作为统制东北经济的机构。并通过日本垄断资本如满铁、三井、三菱、太仑等财阀在东北设立369 个会社或公司经营东北的工业,主要是对金、钢铁、轻金属、石油、煤、电力、军火工业实行统制,对棉纺织、汽车、煤气、化肥、酒精、烟、碱等工业实行半统制,对零星小工业实行自由经营,不受统制。日本通过满铁等特许公司控制了东北工业,操纵了东北的经济命脉,掠夺了中国东北人民的大量血汗和财富。
  " 七七" 事变后,日寇实行" 以战养战" 的侵略方针,加强对东北工业的掠夺,鼓励日本垄断资本来华投资,一方面建立" 日满贸易公司" 负责供销业务,另一方面设立" 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 (简称" 满业"),负责金矿、石油、有色金属、煤、钢铁、汽车制造等重工业。于是,日寇通过" 满铁" 和" 满业"等垄断组织,控制东北的工业。
  二是对东北农业的掠夺。日寇利用中国的封建地主作为帮凶,对东北农民进行掠夺。其掠夺方式:第一是掠夺土地。  1932~1944年,日寇通过移民等手段,侵占东北农民土地152 万公顷以上。第二是掠夺农产品。日寇在东北占领区实行农产品统制,以低价强制收购农产品,并由" 兴农合作社" 负责农产品统制工作。1932-1936 年,每年运往日本的高粱、小米各占总产量的40%以上。这导致了东北粮食生产的殖民地化,成为日本的粮食基地。
  第三是掠夺劳动力。日寇在东北实行兵役制,强迫17-56 岁的人服劳役、当兵、修工事等。日寇掠夺东北农业,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
  三是垄断金融贸易。日本帝国主义主要是通过建立银行、发行伪币等方式,控制及掠夺东北地区的财政金融、掠夺东北人民的财富。" 九一八" 事变初期,日军占领沈阳的东三省官银号,掠夺了库存黄金16万斤。自从" 九一八" 事变以来,日寇在东北占领区建立了58处银行及分支机构,其中包括1932年在长春设立的伪满洲国中央银行,1937年在东北建立的伪满洲兴业银行,等等。日寇通过这些银行发行伪钞票(满元)、债券、储蓄券等手段,控制了东北的财政金融,使东北的经济为日本侵略战争服务。此外,日寇还在东北占领区征收土地、生产、营业、烟酒等苛捐杂税,控制东北对外贸易,向东北占领区倾销过剩商品,掠夺东北的原料及资源。
  此外,日寇于1932年侵占中国内蒙古地区,加强对内蒙的统治和掠夺。
  日寇对中国关内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1937年,日本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后,侵占了中国关内大片土地,不仅对沦陷区人民进行烧杀、抢劫、奴役,而且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其主要表现如下:
  日寇在关内沦陷区主要是侵占工厂企业,掠夺资源。并采取下列方法控制工矿企业:第一,统制事业方式。所谓统制事业方式,就是由" 国策公社" 即华北开发会社和华中振兴会社,负责经营有关煤、铁、盐、航运、农产品及有关工厂企业的统制,直接为日本侵略战争服务。第二是自由事业工厂,就是指由日本帝国主义采取" 军管理" 、" 委任经营" 、" 租赁" 、" 收买" 、" 合办" 等方式进行控制和管理。所谓" 军管理" ,就是指将劫夺来的中国企业交给日本的会社经营,它的主权归军队所有。而" 委任经营" ,是指日本侵略军委托" 会社" 经营掠夺来的中国工矿企业。  1937年6 月,日本在华北的河北、山东两省的工业企业总投资为17182 万元,占各国(含中国)
  在华北投资总额的60%。日寇对沦陷区工矿业所采取的掠夺或经营方式,其目的是把沦陷区的工业及经济变为日本帝国主义的附庸。日寇对中国工业的掠夺,严重地破坏了沦陷区的经济,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日寇在沦陷区采取各种手段,侵占土地,掠夺农产品和劳动力。并在关内占领区的农村实行破坏、屠杀等" 三光政策".使沦陷区农业成为日寇的附庸经济。日寇在侵占区,一方面通过华北" 中日实业公司" 、" 东洋民生农场" 和日伪合办的" 垦殖公司" 等机构,侵占数千万亩民田,并使这些土地沦为日本垦殖农场。另一方面又通过所谓" 征发" 、" 收购" 等手段掠夺侵占区的农产品。所谓征发,就是就地掠夺粮食。所谓征购,就是指日寇通过" 华北粮食会社" 和华南的" 华商总会" 等组织,以极低的价格搜刮、购买农产品等物资。再一方面是日伪政府通过征收各种苛捐杂税,残酷地剥削农民,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荒芜,农业生产衰落,农民贫困破产。抗战期间,江苏省桑园面积减少了52%。
  日寇为了在中国沦陷区劫掠更多的金钱财富和物资,支持日本侵华战争,在沦陷区实行对华贸易垄断政策,一方面对占领区实行统制政策,并封锁海陆交通航路,从而切断抗日根据地和蒋管区的物资供应渠道;另一方面是对非占领区实行经济封锁,进行走私活动。日寇通过组织专业人员和走私汉奸,携带巨额法币,在抗日根据地封锁线上偷运了大量物资。  1938年走私额为12700 多万元,约占日本输华总额的60%左右,1940年上半年走私额为25900 多万元,占输华贸易额的112 %。在走私入口商品中有鸦片、吗啡等毒品。
  日寇除了利用武力垄断沦陷区的经济命脉以外,还疯狂地掠夺沦陷区的财政金融。其掠夺方式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建立日伪银行,发行伪钞票。日寇先后建立了" 蒙疆银行" 、" 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 上海华兴银行" 、" 南京中央储备银行" 等20多家日伪银行,滥发纸币,掠夺人民财富。另一种是采取" 军用手票" 收兑原有货币办法,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再一种是征税。日寇通过征收财产税、人头税、衣服税、" 皇军慰劳金" 等税种,搜刮民财。此外,日寇还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提高物价等手段,掠夺中国的物资和人民的财富。1937-1941 年,沦陷区53家公私银行被日本侵略者掠夺,造成了41247.9 万元的巨额损失。这些掠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日本占领区经济的崩溃
  1931~1945年,日本占领区的经济逐渐崩溃,其主要表现:一是工业破产。由于日寇实行产业统制政策,加强对工业的掠夺,导致了工业原料短缺,资金不足,生产锐减,工业日趋破产。1943-1944 年,棉纱、面粉生产分别下降62%和56%。二是农业停滞衰落。由于日寇对占领区农业实行残酷的劫掠,使耕地面积减少,产量下降。1939-1943 年,东北耕地总面积从1503万公顷减至1469万公顷。高梁、谷子、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下降。农业生产的停滞与衰落,加速了经济的崩溃。三是财政经济状况恶化。由于日寇扩大侵略战争,增加军费开支,加强对占领区的经济掠夺,实行野蛮政策,使占领区的经济日趋崩溃,工农业产品匮乏,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这些都使经济面临崩溃的危机。
  ③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独占侵略活动。美国是对中国进行殖民扩张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日寇侵华期间,美帝国主义也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活动。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阴谋独占中国。1899年,美帝国主义为了独占中国,提出了所谓" 门户开放" 政策。1937年,美国将军需物资卖给日本侵略中国。1937-1939 年,美帝国主义在日本军需品进口总额中,年均约占34%左右。1940年美国售给日本的军需品为20064 万美元。同时,美国也给国民党政府贷款,1937年卢沟桥事件后,美国给中国军火贷款14880 万美元。1942年又给国民党贷款5 亿美元,以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反动派勾结,企图使中国殖民地化。并通过签订各种条约或协议,攫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特权,从而使中国沦为美帝国主义独占的殖民地,使国民党政府变成美国的附庸。
  二是独占中国的商品市场。自1937年以来,美国通过外贸、" 救济" 、" 援助" 、" 减免关税" 、" 走私" 等手段,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占领中国商品市场。1936年,美国出口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0%,1939年占23%,1946年占53%。并通过四大家族,推销劣质商品,不仅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而且也独占了中国的商品市场,扼杀了中国的民族工商业。
  三是占领中国的投资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936年至1948年,美国对华投资额从3.4 亿美元扩大到13.9亿美元,分别占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的7.8 %和45%。在抗日战争期间,美国给国民党贷款为7 亿美元,用于购置军火,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加强对中国的投资侵略,它先后给国民党贷款达30亿美元。美国垄断资本还在蒋管区进行直接投资,建立工矿企业,以牟取暴利。总之,美帝国主义通过对外贸易、资本输出、倾销商品、贷款、直接投资等形式,控制了中国的投资市场、商品市场和经济命脉,从而独享国统区的经济特权,企图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和亚洲的边疆。
  ④中国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兴衰。
  在1927~1937年期间,中国出现了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所谓四大家族,就是指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四大家族的统称。  20多年来,它一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则是国民党政权和官僚资产阶级统治的经济基础。中国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产生于十年内战时期,发展于抗日战争和日本投降后。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产生
  30年代,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产生时期。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是依靠利用国家政权势力建立与发展起来的。1927年以前,四大家族不是富商巨贾,财产有限。例如,蒋介石出身于一个盐商家庭,做过上海交易所的经纪人。宋子文出身于一个买办家庭,他曾经在一家进出口公司担任经理,专门从事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活动。孔祥熙出身于一个票庄家庭,专门从事商业和存放款等高利货业务。陈立夫、陈果夫出身于一个丝商家庭,专门经营生丝等买卖,陈果夫一度当过店铺掌柜,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这个时期,他们的财产不很多。后来,蒋介石投机革命,在孙中山领导的北阀战争中窃取了军权。蒋介石于1927年发动了"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建立了地主买办资产阶级专政的国民党政权,从此,推行独裁专制,发动内战,卖国求荣的反动政策。四大家族在其反动统治过程中掠夺了巨额财富,成为官僚资本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是采取下列手段形成起来的。
  一是利用国家政权掠夺财富。四大家族为了形成官僚资本,主要采取下列政策进行掠夺财富。首先是贩卖军火。在内战期间,四大家族利用国家政权向外国购买军火,筹集军费,每年获佣金收入约几千万元。其次是增加赋税。国民党在统治期间,以政府名义通过增加关税、盐税、统税、田赋、营业税等手段来增加财政收入,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积累财富。赋税收入不断增长,如1928年,税收入在财政预算收入中占的比重为48%,1936年为65%,1937年为77%。除正税外,国民党政府还向人民征收苛捐杂税。使人民苦不堪言。再次是发行公债。国民党政府为了筹集军费,大量发行公债和钞票。1927~1936年,国民党发行公债26亿元,由四大家族控制的银行认购,按公债价值5-6 折承购,年利率6 厘以上,通过公债投机买卖,攫取了巨额利润。1927~1931年,通过承购公债获利2.2 亿元。此外,国民党还通过四大家族向外国借债,使四大家族从中获利。
  二是垄断金融,从中牟利。对金融垄断是四大家族形成官僚资本的重要手段。为了垄断金融,四大家族采取下列措施:一方面是利用国家政权控制上海工商银行业的商业联合会,争取江浙财阀的财政支持。1927~1928年,蒋介石从江浙财阀手中获约1 亿元的资助。另一方面是利用政权控制北洋军阀把持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再一方面是由南京国民党政府建立中央银行(1928年),由宋、孔任总裁,控制财政大权。1936年,该银行有资本12.3亿元,一跃而成为中国官僚资本的中心。后来,四大家族又建立邮政储金汇业局(1930年)、拥有资本1000万元的中央信托局(1935年)、中国农民银行(1935年),拥有资本1000万元。此外,四大家族还创办了中国国货银行,兼并了新华银行等。四大家族通过" 四行两局" ,以及2500个支行垄断了全国的金融业,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所以," 四行两局" 的建立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
  三是垄断工商业、扩大资本。四大家族为了垄断工商业,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垄断工业。其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实行工业吞并政策。即利用政权和资本,吞并民族工商业。主要是通过加资、合股、接管、国营等方式,兼并原有官办工业和私人资本工业。第二,建立新型官办工业。四大家族通过资源委员会建立煤炭、电力、冶炼、机械、电工、矿业等工矿企业。
  第三,抢夺民族工业企业。四大家族以官办、商办、投资等名义抢夺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上海恒丰纺织厂等民族资本工业企业。第四,实行统制经济。
  四大家族通过全国经济委员会建立了有关粮食、棉业、蚕丝、煤业等统制机构,实行其对工业的垄断。1936年,四大家族官僚资本额在全国工业资本总额中占10%以上。另一方面是垄断商业。官僚资本是一种商业投机资本和买办资本的结合。四大家族为了独占商业,建立了一系列商业垄断机构。如1934年,孔祥熙建立中央信托局,垄断了商品出口和军火贸易。1936年,宋子文建立中国棉业公司,垄断了全国的棉花、纱、布等商品的贸易;1937年建立华南米业公司,垄断了洋米进口及其运销业务;并建立中国国货联营公司以垄断全国的国货营销业务。
  四是残酷地掠夺农村。四大家族为了积累资本,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掠夺。
  其掠夺方式:一方面是通过国家政权,以地租、赋税和高利贷等手段,加强对农民的掠夺和搜刮财富;另一方面是通过建立由地主或高利贷者把持的合作社,控制农产品购销,实行贱买贵卖,对农民进行剥削,掠夺农民的财物。
  四大家族通过一系列掠夺活动,积累了亿万资金,形成了国家官僚资本,并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发展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的一种形式,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买办性和垄断性等特征。它在1937~1945年间,获得了迅速的膨胀,积集了资本约100-200亿美元。四大家族扩大官僚资本的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接受美国贷款和军事物资。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接受了大量美国贷款和军事物资。  1938-1941 年,美国先后给国民党政府贷款和军资价值共13亿美元。四大家族乘机发" 国难财".在向美国借贷款及购买军火和军事物资过程中也大获其利。
  二是搜刮民财。在抗日战争期间,四大家族为了筹集军费,通过实行征借粮物、增加税收、征收苛捐杂税、发行公债、增发钞票、向外国借债等途径,搜刮民财。  1937年,四大家族发行法币约17亿元,1945年发行10319 亿元,并向外国借债约440 亿元。四大家族通过这些手段为国民党筹集了军费,也从中大获其利,从而扩大了官僚资本。
  三是实行战时经济统制政策。四大家族为了发展官僚资本,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广泛推行经济统制政策。为了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国民党政府制定了《战时农矿工商管理条例》(1937年)、后改为《非常时期农矿工商管理条例》(1938年)。这个条例规定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行经济统制:
  其一,实行金融业统制。四大家族为了垄断全国金融业,采取了下列措施:首先是建立金融统制机构。如建立四行联合办事处,负责财政经济决策;建立战时金融委员会,负责战时金融事务;建立战时经济委员会,掌握战时经济统制工作。其次是制定金融法规。1940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了《非常时期管理银行办法》,由四行负责监督私人银行工作。再次是实行新金融政策,如通货膨胀政策、外汇管制政策、购买外汇制度、禁止自由买卖黄金政策等。
  四大家族通过这些政策措施,控制了金融业。在抗战时期," 四行二局" 的储蓄存款、外汇和黄金的储蓄,1940年占全国总数的1 %,1944年增长到32%,1945年上半年增长到75%。
  其二,实行国内商业统制。其统制办法包括以下几条:一条是对粮食、食油、盐、棉花、棉纱、布匹、燃料、纸张等重要商品和运输费实行限价。
  另一条是对棉花、棉纱、棉布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再一条是实行专卖制度。
  即从1941年起,对盐、糖、烟、酒、火柴、茶叶等商品,由专卖局实行专卖经营。四大家族通过贱买贵卖等手段,掠夺生产者及消费者利益,从中攫取高额利润,扩大官僚资本。
  其三,实行外贸统制。国民党政府和四大家族主要采取两大政策:一个是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就是由国民党政府的复兴、富华公司负责垄断生丝、桐油、羊毛、猪鬃等外销物资的收购和出口业务;中国茶叶公司负责垄断茶叶经营;中国资源委员会负责钨、锑、锡、汞等重要物资的出口贸易。四大家族以鼓励外销为借口,乘机压低收购价格,进行商业投机。另一个是实行优惠出口政策。主要是对羊毛、茶叶、桐油等外销商品免纳出口税。
  其四,实行工矿业统制。首先是建立统制机构。如1938年建立了工矿调整处,负责发展官僚资本工业。其次是发展官办工业。1945年官办工矿企业从1937年的26个增长到128 个。再次是吞并民族工业。四大家族以收买、接管、加股等形式,控制民族资本工业企业。此外,建立官商合营工业企业。
  四大家族通过上述统制手段垄断了国统区的工矿企业。  1942年,国家官僚资本占后方工业总资本的69.6%。
  其五,加强对农业的掠夺。抗战期间,四大家族利用国家政权加强对农业的掠夺与垄断。其控制农业的手段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提高农业赋税。推行田赋征物、征购、征借政策。这个时期,农民交纳农业赋税约占其收获量的50%以上。另一种是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主要是对棉花、蚕丝、茶、桐油等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四大家族从中掠夺农民粮食及农产品。再一种是放高利贷剥削农民。四大家族对农民发放高利贷额占农村高利贷总额的60%,利率高达3.5 分。1943年,四大家族的金融机构对农民发放的高利贷额,从1938年占农民借款来源的27%上升为59%。此外,四大家族通过强占农民土地、收高额地租(地租率占农民收获量的50-80 %)等手段来掠夺农民、积集资本,从而垄断了农业。
  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的崩溃
  在1927-1945 年期间,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四大家族的掠夺,导致了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的崩溃。其主要表现:一是工业生产萎缩。如1945年工业产量较1936年下降了10%。二是民族工商业破产。
  这个时期,因战争、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掠夺,使民族资本工商业生产锐减、纷纷破产。如1934年,民族资本工厂企业从1928年的250 家减为82家。工厂倒闭,失业人数增加,民不聊生。三是农村经济衰落。这个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地主阶级的盘剥,导致了中国农村经济凋敝、衰落、破产。当时,农村荒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30%左右。由于耕地荒芜,劳力、资金、农具、耕牛缺乏,造成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1947年全国稻谷产量从1936年的1034百万市担下降至942 百万市担。其他农产品产量也锐减。因农村经济崩溃、农民处境凄凉。
  ⑤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的全面崩溃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恶性膨胀
  1945年8 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但一贯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蒋介石国民党反动集团,却在日本投降后,以" 胜利者" 自居,在美国的支持下,到收复区抢夺胜利果实,掠夺人民财富,大发劫收财,这些财富都变成了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财产,并积极准备发动全面内战。因此,在抗战胜利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获得了极度的膨胀。四大家族扩大官僚资本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接收(劫收)敌伪财产。日本投降后,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劫收了日伪用暴力和纸币集中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大量金银财富和工矿设备。至1946年底,苏浙皖地区计接收敌产12648 亿元。这些财富均被四大家族所霸占。
  二是接收日伪银行金融机构及财产。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通过其金融机构" 四行二局" 接收了日伪的银行金融组织及财产。1946年6 月,计接收银行金融机构4630家,其中银行为3489家,从而扩大了四大家族的金融资本实力。同时,掠夺了收复区民间保存的财富,接收人员则中饱私囊。
  三是接收敌伪企业及财产。1946年底,四大家族通过" 敌伪产业处理局" 等机构,先后接收工矿企业2411家,它的价值达20亿美元。此外,还接收了大量的仓库、码头、房地产、物资和金银等财物。
  四是建立新的垄断工矿企业。四大家族在接收敌伪工厂企业的基础上建立了许多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垄断工矿企业和公司。其中包括电力、煤炭、石油、机械、纺织、钢铁、电工、水泥、化工、造纸、交通运输等工矿公司与企业。1947年,计建立了各工矿企业与公司共290 多个,它与原有工矿企业垄断了生产和销售。这个时期,四大家族的工业资本约占旧中国工业资本的80%以上。
  五是接收敌伪商业机构和财产。日本投降后,四大家族利用权力接收了敌伪时期的所有商业机构、财产和货物。同时,建立了一些对外贸易公司,从而垄断国内外贸易业务。
  六是接收敌伪的农业机构及土地。日本投降后,四大家族接收了日本侵略者在占领区所劫掠来的土地、农业组织和人民财产,其中有垦业公司、农场等。从而扩大了四大家族的财富。
  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的总崩溃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为了维护其对中国的统治,在美国的支持下,终于在1946年夏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革命内战。加之美国的经济侵略和四大家族加强对人民的掠夺,从而使蒋管区的经济处于总崩溃状态。它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财政金融的总破产。国民党发动内战,导致了财政支出逐年猛增,国民党政府预算的80%用于军费。1946年军费支出为6 万亿元,1947年为100 万亿元,1948年上半年为400 多万亿元。军费增长造成了庞大的财政赤字。1946年的财政赤字为5 万亿元以上,1947年为29万亿元,1948上半年为260 万亿元。尽管美国给予国民党50亿美元的" 援助" ,但杯水车薪,无法解决赤字问题。国民党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采取了滥发钞票和增加税收的办法。由于滥发货币,造成了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暴涨。从1936年至日本投降,国民党统治区物价上涨了1800多倍,1947年底,物价上涨了14.5万倍左右。结果,国民党政府在货币改革中所发行的法币、金园券、银园券迅速贬值,如同废纸,发挥不了货币作用。这样,国民党的财政金融就彻底崩溃了。财政金融的崩溃,也反映着四大家族统治的破产。
  二是国民经济的衰落与破产。由于国民党发动反革命内战,导致了社会经济的衰落与破产。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工商业倒闭破产。在蒋管区,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压榨,中国民族资本工商业处境悲惨,一蹶不振,纷纷倒闭破产。从1946年6 月至1947年期间,上海、天津、汉口、广州、重庆等20多个大中城市,计有倒闭破产的工商企业2700多个。工商企业破产造成了工业产量下降,商业停滞,市场萧条。工商业的衰落、崩溃又加速了蒋管区社会经济的解体。
  另一方面是农村经济日益崩溃。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加强对农民的掠夺,四大家族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使农村经济陷入总崩溃的局面。其主要特点是农田荒芜、耕地面积减少,缺乏劳力、资金、农具,农业产量下降。  1948年,蒋管区的河南、湖南、广东等省的荒地约占耕地总数的30-40%以上。国民党抓壮丁,造成了农业劳动力大量缺乏,耕畜和农具分别较战前减少16%和30%,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  1947年,蒋管区农业生产较战前下降了40%左右。农业产量下降,造成了粮食危机,1947年谷物产量为94.3万市担,小麦为43万市担。被迫进口粮食50多万吨维持局面。这些情况表明,国民党统治区的农业停滞、衰落,农村经济陷入了总破产的境地。
  三是蒋管区人民掀起解放斗争运动。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广大工农群众生活极端贫困,失业、破产,饥寒交迫,挣扎在死亡线上。为了翻身解放,广大人民参加了反饥饿、反内战、反压迫的爱国民主运动。蒋管区人民的斗争,不仅动摇了美蒋反动统治的基础,而且也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全面崩溃。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经济
  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就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内,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领导的,由多种经济成份组成的一种过渡性经济。从1927-1945 年期间,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经历了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①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
  1927年~1935年,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时期,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福建、湖南等15个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就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雏型。这个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由下列五种经济成分组成:
  一是国营经济。它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条件下,通过接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和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以及由苏维埃政府投资创办的经济。
  这种经济包括国营工业、交通运输、商业、银行等各个领域。
  二是合作社经济。它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合作经济。
  它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生产合作社。主要是指从事生产农工、纸张、石灰、煤灰、钨沙等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及在农村的土地改革过程中建立的劳动互助组、耕牛社等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另一种是消费合作社。主要是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农村消费合作社和城市供销合作社等。再一种是信用合作社。这是由工农群众私人集资组成经营信贷业务的合作社组织,它对组织农村资金,帮助农民,抵制农村高利贷剥削起积极作用。
  三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这是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主要是指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经济。苏维埃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采取保护、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
  四是个体经济。这是指以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大都是指革命根据地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者的经济,苏维埃政府依法对个体经济实行保护和奖励政策。
  五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是指由苏维埃政府和私人合作共同创办的经济。
  以上五种经济成份构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它是一种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指导方针,就是" 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因此,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不仅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束缚,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而且它在实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在根据地消灭封建土地制度,支持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特别是支持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工农联盟,进一步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等方面,都有巨大的社会、政治、经济意义。
  ②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1937~1945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发展壮大起来的。它的发展表现如下:
  第一,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客观经济规律,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革命政策,改行减租减息政策。1937年8 月,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把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毛泽东也指出:" 现在的政策,一方面,应该规定地主实行减租减息,……地租一般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利息,不要减到超过社会经济借贷关系所许可的程度。另一方面,要规定农民交租交息,土地所有权和财产所有权仍属于地主。" 这是一种减轻农民所受的地租和高利贷剥削,不改变地主对土地所有权的经济政策。农民在减租减息后,按约定进行交租交息,并保护地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所谓减租,就是指实行"二五减租" ,即按抗战前原租额减去25%。所谓减息,就是指抗战前成立的借贷关系,一律以1 分半为计息标准。
  如果付息超过原本一倍者,应停利付本,超过原本二倍者,本利停付。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但它有效地削弱了封建剥削和封建土地制度,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各阶层的抗日积极性,促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发展互助合作组织。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除了领导农民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外,结合根据地情况,提出了发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方针。这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合作社,逐渐地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这个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许多农业互助合作社。例如,陕甘宁边区参加劳动互助组织的农民为8 万多人,占全区劳动人口总数的24%以上。其他革命根据地也有类似情况。这个时期,合作社主要是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的集体劳动组织。其主要形式有劳动互助合作社、犁牛合作社、变工队、耕田队、扎工队等。这些农业劳动互助合作社是初级形式的合作社组织,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性质。如上杭县才溪乡劳动合作社、冀中饶阳县王公村土地合作组织等,都是有名的集体互助组织。发展互助合作组织,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新民主主义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三,组织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  1937-1945 年,日本帝国主义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的侵略,实行野蛮的" 三光政策" ,采取" 铁壁合围" 手段,企图破坏根据地经济。同时,国民党反动派也加紧反共反人民的活动,发动了反共高潮,对革命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使解放区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困难。为了克服困难,保证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和民主政府除了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发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以外,还组织了军民大生产运动。毛泽东提出了" 发展生产、保障供给" 的财政经济工作总方针。并利用这些政策,发动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这个大生产运动包括农业、工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畜牧业等方面,其中以农业为主。农民开展农业生产,军队创办农场、牧场、菜场、作坊、工厂、合作社、运输队、种粮种菜等,机关和学校也实行生产自给。1938~1944年,大生产运动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它促进了生产发展,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经济封锁,保障了军队供给,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生活,巩固和扩大了解放区,培养了党政军民的艰苦奋斗精神,并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四,工商业的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根据地和解放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工商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民主政府为了发展工业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1940年提出了" 争取工业品自给或半自给的奋斗目标" 和对企业实行"集中领导、分散经营" 的方针。1942年制定了" 巩固现有公营企业,发展手工业" 的方针。在工业政策的指引下,新民主主义工业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这个时期,根据地和解放区先后建立了机械、印刷、服装、卫生、器材、纺织、制革、石油、造纸、肥皂、农机具、化工、煤炭等工业,每一个工业行业都建立了许多工厂企业。  1938年有国营工厂7 个,1942年有62个,1943年有102个,1944年有130 个。工业生产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工业产值扩大,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工人阶级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
  在民主政府政策的扶持和保护下,私营工业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例如,1938年,陕甘宁边区有私营纺织厂5 家,1943年发展为50家,织机150 多架,织布1.2万匹。另外,还出现了一些大型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如米脂生产纸厂、万合毛织厂等。
  这个时期,手工业也有很大的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从1939年开始发展起来的。1939年,全边区计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0个,1944年发展为375 个。手工业行业包括化学、水泥、木工、食品、纺织、维修、裁缝业等。
  这个时期,民主政府和国营工厂以设备、技术、资金等支持手工业合作社的发展。此外,城乡私人手工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主要行业是从事纺纱、织布、造纸、烧窑、毛毡、成衣、皮革、洗染、木工、打铁、榨油等生产。
  1943年延安等十三个县市有手工业作坊约660 个,工人2600名。此时,家庭手工业也有较大的发展,主要从事纺纱、织布生产,1944年民间纺织业有从业人员20多万,有纺车、织机约16万架。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商业也获得了发展。民主政府为了发展区内商业,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既发展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也保护私人商业,限制私人商业资本主义的过份剥削。这个时期,解放区采取了商店、庙会、骡马大会、物资交流会、物品交易市场等商业形式。在自由贸易商业政策指导下,解放区市场繁荣,在市场上交易的商品有农副产品、布匹、棉花、纸张、食盐、文具、毛织品、麻、碱等。在抗战期间,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私营商业都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如1942年,陕甘宁边区贸易局有土产公司8 个,盐业公司有骡马店123 个。  1944年,有消费合作社3700个。  1943年,延安市的私营商店从1938年的90个发展到473 个。商业发展,有力地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活跃了城乡物资交流,改善了人民生活。
  为了发展对外贸易,民主政府采取了严格管制政策。一方面禁止一切奢侈品和非必需品输入和区内必需品的输出;另一方面是通过各种商业力量进行反经济封锁斗争;再一方面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私营商业同敌占区进行贸易,购进必需品,满足市场需要。
  第五,财政金融业的发展。抗日战争期间,财政金融机构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指导下,根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合理、用之得当的财政政策原则,进行财政经济工作,促进了解放区财政金融业的发展,财政收入增加,保证了抗日军费供给,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抗日战争期间,财政机构根据《统一累进税条例》规定进行征税,保证了财政来源。
  其中:农业税占总收入的90%以上,工商税占总收入的5 %,出入口货物税收入约占财政收入的2 %。同时,财政支出按节约原则进行分配。1943年前,军费支出占财政总收入的70%,30%用于发展生产。1943年以后,军费支出占财政收入的30%,70%用于发展经济。正确的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这个时期,建立了一系列银行,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等。解放区的银行,通过发行货币,开展储蓄业务,发行公债、发放低利率农贷等活动,支持生产、支持革命战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五、美洲经济
  1.美洲经济概况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洲经济
  在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之前,美洲印第安人的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过着原始公社的生活,印第安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美洲经济和文明。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欧洲殖民者相继到达美洲大地。最早入侵美洲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他们在美洲建立了殖民制度。19世纪初叶,计有10多个美洲国家通过斗争,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获得了独立自主。随着英、法等欧洲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他们先后入侵美洲,占领美洲土地,推行殖民制度,并极力排挤西、萄在美洲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而美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却日趋增强,因此,美国就把拉丁美洲作为建立殖民制度、发展殖民经济的场所,并采取军事、政治、经济等手段,千方百计排挤英、法两国在拉丁美洲的势力,其目的是独霸美洲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法、美等国家,为了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原料基地和投资场所,重新瓜分势力范围,在美洲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实行殖民扩张,加强对美洲的控制和掠夺,都扩大对拉丁美洲的投资,从而使美洲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洲各国的经济有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战后美洲经济发展没有改变美洲各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经济性质。外国垄断资本依然控制着美洲各国的经济命脉。
  ①外国资本对美洲经济的控制。美洲是帝国主义的原料供应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和英国极力通过资本输出加强对美洲经济的控制和掠夺。因此,这个时期,帝国主义各国对美洲各国的资本输出和投资不断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美国的投资猛增。1919年,英国在美洲的投资从1914年的50亿美元下降至37亿美元;而美国的投资却从12亿美元增长至24亿美元。
  1914~1929年,美国在美洲的投资从20亿美元上升为37亿美元。但在1929~193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帝国主义在美洲的投资都有下降的趋势。1938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额为35亿美元。英国的投资额为38亿美元。两国的实力大体相当。1938年经济危机后,帝国主义在美洲的投资都有上升。1939年,德国在阿根廷等美洲国家的投资高达10亿美元。另一方面是直接投资增长。美、英、法、德、比、荷、葡等国家,为了掠夺美洲的原料资源,加强对美洲的工矿业、农业、交通运输、银行、信贷等领域的直接投资。1914~1919年,美国在美洲的直接投资从13亿美元上升为37亿美元,1929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为56亿美元。1929年初,英国在美洲的直接投资为59亿美元。因此,可以说两国的投资实力是旗鼓相当。帝国主义投资的地区包括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智利、乌拉圭、秘鲁、古巴、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国家。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国家通过投资,不仅控制了美洲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促进了美洲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在对美洲的掠夺中获得了巨额垄断利润。1938年,美国垄断组织控制了美洲的工矿业。英国垄断企业控制了阿根廷铁路、保险、电讯业的90%以上。墨西哥、巴西的重要企业,都被英、美两国垄断资本占有。
  ②工业迅速发展。两战之间,美洲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是工业明显发展。
  其发展标志:一是工业企业及产量增加。1939年底,墨西哥的工业企业从1935年的7.4 万家扩大至13.5万家,工业产量也从17亿比索扩大至30亿比索,1940~1945年,工业生产又扩大了25%以上。但墨西哥的经济命脉,全部被外国资本所控制。1925年,巴西有纺织企业300 多家。1928年,工业生产总值较1914年增长了3 倍。美洲其他国家的工业企业及工业产量都有所增长。
  1929-193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给美洲工业企业沉重的打击。如1930年,巴西工业生产下降了30%。由于工业生产下降,导致了工厂开工不足,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二是建立了一些新工业企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洲各国都建立了不少新企业。巴西兴建了5900多家新企业,阿根廷、墨西哥、智利、乌拉圭等美洲国家也兴建了大量近代工业企业。三是工业行业增加。
  在两战之间,美洲的工业部门日益齐全,许多国家不仅拥有纺织、食品、加工等轻工业;而且有的国家拥有采矿、冶金、钢铁、石油等重工业。如墨西哥兴建了一系列轻工业行业,1935-1940 年,墨西哥的纺织、食品、家具等部门拥有企业数从7420多个增长到13510 个。其产值也从17亿比索扩大至30亿比索。四是工人队伍不断壮大。随着工业发展,美洲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1920年,巴西产业工人数从1914年的15万人增长为28万人;1920年,阿根廷产业工人从1907年的12万人扩大到35万人。这个时期,美洲的工业发展速度较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高,在经济危机年代,受影响也较小。
  在两战之间,美洲工业发展有下列特点:一是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主要形式是私人工业、公私合营工业和国有化工业企业;二是采矿工业较加工工业发展,轻工业较重工业发达:三是食品、纺织业在轻工业中占60%以上;四是工业技术较落后,手工业操作占很大比重;五是外国资本在美洲的工业生产中约占50-70%的比重。
  ③农业畸形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因为欧洲市场对进口原料需要的减少,导致了美洲各国农业生产的委缩与衰落,一度遭受暂短的农业危机。
  自1924年以来,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美洲的农业也逐渐地发展起来。因此,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洲的农业处于既发展,又落后的局面。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庄园制统治农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洲农业中继续推行大庄园制,并在美洲各国农业中处于统治地位。这个时期,大量的国有土地以及印第安人的公地和份地被大庄园主和外国垄断组织侵占、掠夺和兼并。美洲各国绝大部分土地(约占整个耕地面积的50%以上),逐渐地被占农户总数1.5 %的一小撮大庄园主、牧场主和种植园主所占有,而占农业人口70%以上的农民只占有极小一部分土地或无地。1930年,墨西哥的大庄园主仅占农户总数的2 %,却占全国耕地面积的83%以上,计1.1 亿公顷。而占农户总数67%的小农户,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0.7 %,计89万公顷。一部分大庄园主在经营土地过程中采用所谓预付工资或强迫农民在其商店赊购商品的手段,将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从而使大量农民沦为佃农或债农。与此同时,外国垄断组织也采用各种政治经济手段,疯狂地侵占和掠夺美洲的土地。
  例如,美国垄断组织就侵占美洲各国的土地达数千万公顷。由于封建、半封建大庄园制的统治和外国垄断组织对土地侵吞,使大量的美洲农民丧失土地,纷纷破产,沦为雇农或债务农。在两战之间,美洲各国计有数千万债农。
  因此,大庄园制的统治,不仅使农民生活处境悲惨,而且也严重地阻碍了美洲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洲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的发展。
  二是农业生产较落后。在两战之间,尽管美洲农业生产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整个美洲的农业生产是比较落后的。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是推行单一作物制。帝国主义利用武力或欺骗手段,侵占美洲的土地,迫使美洲国家片面地生产适合于殖民主义者需要的某几种农作物,使其成为垄断组织原料供应基地,使美洲各国农业依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结果,使美洲各国的农业生产畸形发展。例如,古巴种植甘蔗的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0%以上,糖的出口额占古巴出口贸易额的70%以上。大庄园主及外国垄断资本,为了谋取暴利,片面地发展单一农作物。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委内瑞拉等美洲各国,都以种植和出口甘蔗、可可、咖啡、香蕉等农作物为主。如巴西以种植咖啡作物为主,咖啡在巴西出口贸易额中占70%以上。乌拉圭和阿根廷一直是粮食、肉类、皮毛等农畜产品出产地和输出国。
  洪都拉斯则是香蕉的生产国和出口国,香蕉出口在洪都拉斯的输出总额中占80%以上。外国垄断组织控制单一农作物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出口,攫取高额利润,使美洲农业经济处于落后状态。
  另一方面是出口农作物生产扩大。世界贸易的发展,欧美从美洲进口农产品数量的扩大,促进了美洲出口农作物和畜产品生产的发展。这个时期,美洲各国的小麦、稻谷、玉米、马铃薯、豆类和牲畜等农畜业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如1925~1929年,阿根廷的粮食出口较1920~1924年度增长了30%以上。巴西和古巴的糖产量也有较大的增加。1926-1927 年,巴西的糖产量从1920-1921 年度的49.2万吨扩大至85.1万吨,增长了70%以上。
  再一方面是农业危机。在两次战争之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危机不仅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经济,而且也打击了美洲各国的单一作物制农业。例如在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欧发达国家从美洲进口的农产品数量锐减,导致了美洲各国农产品出口数量猛跌,农产品价格下降,造成了大量农产品积压。外国垄断资本和大种植园主为了保持出口农产品市场价格,人为地毁灭农产品,数以万吨的农产品被销毁。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美洲各国农业生产普遍萎缩,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产量等都大幅度下降。例如,在危机期间,墨西哥的棉花和烟叶的播种面积分别下降了62%和28%;1929~1938年,加拿大的小麦产量减少了70%。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美洲各国的农产品出口逐渐回升,农牧业的生产也开始恢复和发展起来。
  三是农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由于大庄园主的统治、外国垄断资本的掠夺、经济危机的袭击,导致了农民处境日益恶化,广大农民被迫掀起了反对地主压迫、剥削,反对外国垄断资本劫掠的斗争。如1932年,巴西圣保罗等地的种植园发生了雇农大罢工,争取实行土地改革。1926年,墨西哥建立了全国农民联盟,开展了农民运动,它要求墨西哥政府进行土地改革,要求将土地分给农民。美洲其他国家的农民运动也在广泛地开展,农民运动震撼了美洲封建、半封建的大庄园制度。
  ④帝国主义垄断美洲的对外贸易。帝国主义不仅垄断美洲国家的工农业,而且也垄断美洲各国的对外贸易。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英、德等国家,一直垄断和控制着美洲各国的对外贸易。这个时期,美洲对外贸易有以下特点:
  一是美国在美洲的对外贸易中占优势。这个时期,美国推行所谓" 睦邻政策" ,加强对美洲各国的贸易掠夺,先后与美洲各国签订了各种" 互惠贸易协定" ,降低关税30%,从而使美国垄断资本于1937年在美洲20多个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中占居优势地位。例如,1938年,美国在古巴、墨西哥、哥伦比亚、巴西等20个美洲国家的进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从1913年的25%上升为35%,在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从31%上升为32%。
  二是进行不等价贸易。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与美洲各国进行不等价贸易,通过低价收购农产品和工农业原料,以高价向美洲倾销工业品,从中谋取高额垄断利润。1930~1939年,美洲国家对美国出口低价农产品及矿产品总额为42.5亿美元,美国垄断组织在经营中获利13亿多美元。
  三是进出口贸易的附庸性。在20世纪20至30年代,美洲国家的进出口商品贸易具有强烈的附庸性质。帝国主义国家向美洲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劣质的工业品,其中包括纺织品、汽车、金属制品、煤、化工产品等,实质上是把美洲作为工业品销售市场。工业品在美洲各国的进口商品总额中约占70%左右。而宗主国和外国垄断组织从美洲进口的商品,90%以上是棉花、咖啡、可可等农产品、食品、畜产品、矿产品、工业原料以及半成品等。这些情况表明,美洲是帝国主义的农业附庸、原料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洲经济
  ①美国对美洲经济的控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不仅加强对美洲各国的政治、军事的干预和侵略活动,而且加强对美洲各国经济的控制和掠夺。这个时期,美国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美洲各国经济的控制。
  一是增加对美洲的投资。在二战期间,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在美洲的投资逐渐减少。如二战初期,英国变卖了其在美洲的投资,1945年,英国在美洲的投资额减少了30%以上。二战后,法国在美洲的投资仅有1 亿美元左右。
  在战时,美洲各国政府先后没收了德国等轴心国在该国的投资和全部企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利用战时有利因素排挤英、德、法、日等国的势力,加强对美洲的全方位控制,并扩大对美洲的投资。截止1946年,美国在美洲的私人和国家投资共43亿美元,其中:私人直接投资计30亿美元,私人间接投资约7 亿美元,国家投资约6 亿美元。战时,美国对美洲投资的目是掠夺美洲各国的石油资源、战略性工业原料和半制品等重要物资,从而控制美洲各国的经济命脉。这个时期,美国投资的地区是盛产石油或矿产资源、战略物资丰富的国家,如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秘鲁、智利、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
  二是垄断美洲的对外贸易。在二战期间,美国垄断组织不仅加强对美洲的投资,而且加强控制美洲各国的对外贸易。战争初期,美洲各国的对外贸易处于混乱状态,出口额大减,丧失了德国市场,削弱了英国市场,从此美洲国家对外贸易转向美国市场。美国乘机垄断了美洲进出口贸易额的50%以上。美国的垄断组织在控制美洲对外贸易中大获其利。而美洲国家对美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也有所发展。1941~1945年度,美洲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从1936~1939年度的2.7 亿美元增至15.3亿美元,对欧洲的贸易也有一定的增长。但美洲国家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和矿产品,进口的商品是工业品、金属、金属制品、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化学产品、纺织品、粮食等。而且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和美洲各国之间的贸易是不等价交换。美国为了加强其在美洲的垄断地位,1945年泡制了所谓" 美洲国家经济宪章" ,并以取消关税壁垒、保障国外投资为借口,加强对美洲各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控制和掠夺。
  ②战时美洲国家工业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世界市场对农产品、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需求的增加,促进了美洲经济和工业的发展。美洲工业发展的主要标志:
  一是工业生产的增长。战时,美国各国的工业生产都获得了不同的增长和发展。其中采矿业、钢铁工业、水泥、煤炭、加工工业的产量,有较大的增长。例如,1937~1945年,美洲的采矿业普遍提高产量1 倍至数倍,钢铁产量增长2 倍,水泥及煤炭约增产50%左右。加工工业产量也增长35%以上。
  战时,除轻工业、食品工业获得发展以外,重工业也有所发展。但美洲各国的工业生产发展极不平衡。1939-1945 年,美洲各国的加工工业产量增长了35-50%。其中,巴西增长80%,墨西哥增长39%,阿根廷增长36%(与1937年相比)。
  二是工业企业数和职工人数增加。战时,美洲国家都先后兴建了一些现代企业。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加拿大等国,先后建立了一些钢、铁冶炼企业,其中巴西建立了年产100 万吨钢铁的沃尔塔雷东达钢铁联合企业和大型国营飞机发动机工厂,墨西哥建立了大型的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等,智利建立了大铜矿企业、大型加工企业和大型瓦奇帕托钢铁厂等。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队伍也不断扩大。1945年,美洲的职工人数从1940年的900 万人扩大至1500万人左右。
  三是民族资本工业的发展。战时,美洲国家推行" 进口替代" 的工业化发展方针,并通过制定关税、信货、金融、价格、外资管理等政策来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战时,美洲各国没收轴心国家的企业,购买了英、法等国的一些企业,都大大地加强了民族工业的实力。例如,1947年,美洲国家的民族制造工业产量较1938年增长了50%以上,民族工业企业数量,工业投资额和工业产品种类等,都有显著的发展。例如,1945年美洲民族工业投资总额约为30亿美元(按1950年价格水平折算)。随着美洲工业的发展,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出现了工业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尽管美洲工业获得了重大的发展,但是,因帝国主义国家仍然控制着美洲各国的经济命脉,因此,它制约了美洲各国工业化的进程。
  ③战时美洲农业的增长。
  战时,美洲各国的农业有一定的增长,但它的增长较工业慢得多。美洲农业增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战时,美洲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标志是农业产值有所增长。以1934-1938 年为100 ,则1946年为110 %。但各国农业生产发展不平衡。加拿大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成为粮食出口国。而1939-1945 年,巴西的农业总产值则下降了2.3 %。美洲各国农业产值的提高,主要是大米、玉米、马铃薯等15种农产品产值的增长,咖啡、可可和棉花等出口农作物的产值是下降的。
  二是农业技术的提高。战时,美洲各国的农业生产技术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例如,加拿大等国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美国、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国,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拖拉机。但许多美洲国家的农业生产仍是手工操作。
  三是播种面积和产量增长。在二战期间,加拿大、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美洲各国的农业播种面积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巴西的耕地总面积扩大了25%以上,咖啡、大豆和甘蔗等作物的产量约提高25-50 %以上。
  此外,美洲的畜牧业也有较大的发展。1937~1945年,阿根廷的牛、羊、猪、马畜牧业产值约占农牧业产值的40%左右。其中,大牲畜、羊、猪的存栏头数分别增长24%、28%和104 %。
  尽管战时美洲农业有一定发展,但由于大庄园制的统治,束缚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在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美洲的国家依然是帝国主义的农业附庸。为了反对大庄园制的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美洲人民开展了反帝、反殖和争取经济独立的斗争。
  2.美国经济
  (1)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
  ①20年代初期的美国经济危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表面上采取中立政策,但却依靠对英、法等协约国进行军事订货,来解决自己的市场、就业、财政等问题,从而促进美国经济的畸形发展。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生产急剧增长。战时,美国的钢铁、石油等同军火有关的工业部门生产迅速发展。从1913年到1918年,工业生产指数从199 上升为254 ,提高了30%。二是农业出现繁荣。这个时期,工业发展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价格上升,促进了美国农业生产的发展。1914~1919年,农业生产指数从100 上升为105 ,农业收入也从76亿美元扩大到177 亿美元。三是国民财富增加。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商品输出和外贸扩大,美国的国民收入也不断膨胀。1914-1918 年,美国的国民收入总额也从312 亿美元扩大到570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从1317美元增长至1401美元。
  战后,因刺激战时经济膨胀的因素消失,导致美国经济的不稳定性因素增长,于是爆发了1920-1921 年的经济危机。这是美国再生产过程中所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
  首先是工业出现危机。一是工业生产猛跌。战后,美国从战时经济转向平时经济轨道。因外国军事订货减少,造成采煤、钢铁、汽车工业生产锐减,商品出口量下降,导致了产品销售困难,出现了工业生产猛跌。如1921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较1920年下降了32%,钢产量下降74%,机床、机车、货车等工业生产减少了90%以上。所以,危机严重地冲击了美国的工业生产。二是企业破产。危机期间,美国大量的企业破产。如1921年美国的破产企业数较1919年增加了2 倍多,银行倒闭数量也增加了6 倍以上。三是失业人数增长。1921年秋季,美国的失业人数猛增长到575 万人,1921年工人失业率从1920年的7 %上升至23%。在业工人的实际工资也大幅度下降,以1900年为100 ,则1921年下降至99. 农业危机和工业危机交织在一起,这是美国经济危机的重要特征。这个时期,农业危机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产品过剩,价格猛跌。1921年,美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较1920年下跌了41%以上,有的重要农产品价格降低了60%左右,结果,造成了农民收入普遍下降。二是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
  它一方面表现为工业品价格上升速度较农产品价格上升速度快;另一方面是工业品价格不变,农产品价格猛跌;再一方面是工业品价格下降低于农产品价格下降速度等。三是大批中小农场破产。危机期间,因1920年5 月美国政府宣布停止收购小麦、废止农产品收购合同,从而导致了农产品销售危机,扩大了农场主生产经营的困难。结果使大批中小农场主和小农经济破产,造成了大量农业工人失业,使农业生产指数较危机前下降了11%,最终使美国农业进入了慢性危机之中,加强了美国经济的不稳定性。
  ②相对稳定时期美国经济的发展。
  1921年,美国摆脱危机后,进入了20年代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这个时期,美国经济得到相对稳定的发展。
  第一,工业呈发展趋势。1922-1929 年,美国工业出现了发展势头。其主要标志:一是工业生产增长。1920-1929 年,美国的工业总值增长了约53%。l922年以来,美国的汽车、钢铁、电力、石油、橡胶、制革、玻璃、建筑等工业生产也获得了较快发展。1919~1929年,美国汽车工业生产提高了2.6 %,其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8 %,平均每4 个家庭拥有一辆小汽车。工业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1929年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从1922年的125 %增长到188%。但工业发展不平衡。生产资料生产年均增长为6.4 %,而消费资料生产年均仅增长3.7 %。二是出现了新的工业合并。在经济相对稳定时期,美国的生产与资本集中有所发展,在工业中出现了合并高潮,出现了一系列控股公司,这些公司在经营中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美国企业合并先后发生在工业、商业、银行、电力等行业中,1919-1929 年,在工矿业中有8000多家独立的工业公司合并为1270家联合公司。1929年,美国有200 多家大型公司拥有资本800 多亿美元,占全国企业总资产额的38%。
  三是从业人数增加。危机后,美国的工人总数从1920年的4100万人扩大至1930年的4600万人。1921-1929 年美国年均约有175 万失业工人,失业率为7-12%。
  第二,农业缓慢增长。在相对稳定时期,农牧业生产有所增长。但美国农业一直处于慢性危机状态。其主要表现:一是农业生产指数大体上保持1920年的水平。如1920年,小麦产量为8.4 亿蒲式耳,1929年为8.2 亿蒲式耳。畜牧业也有些增长。如1929年有牲畜16789 万头,较1913年的15087 万头增加了许多。二是农业生产率提高。主要是由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行生产专业化,改良品种,采用新农药和高效化肥,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1929年,美国农业生产率较1913年提高了26%。三是农产品价格下跌。因农产品出口减少,导致了销售困难,价格暴跌。如1921~1929年,农产品价格指数较1920年下降了35%。四是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继续扩大。五是农民及农场负债增加。在这个时期,美国垄断资本通过银行金融机构,利用贷款剥削农民和农场。美国负债农场日益增加,1930年负债农场从1920年的37%扩大至42%。六是农业赋税提高。美国政府利用赋税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和掠夺。1913年,农业赋税占农民纯收入的11%左右。1921~1929年间,农业赋税却占农民纯收入的30%以上。由于上述诸因素,使美国农业长期处于慢性危机之中。
  第三,国民经济的逐步增长。在相对稳定时期,美国经济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1929年国民总产值从1922年的695 亿美元增长至984 亿美元。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以1909年为100),1920年为141 ,1929年为216.美国工业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为48.5%,超过了当时英、德、法的比重,而占居世界第一位。美国的农业生产总指数(1909年=100),1920年为115 ,1929年上升为125.1920-1930 年,农业生产率提高了26%。
  此外,对外贸易、就业人数、银行存款、社会购买力、黄金储备、资本输出等各方面,都有所发展。
  第四,经济扩张日益发展。相对稳定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推动了美国经济扩张和掠夺的增长,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争夺原料产地。战后,美国积极参加争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的活动。其战略重点是争夺石油资源、金属原料、天然橡胶和其它工业原料资源等。美国不仅排挤英国等西欧国家资本,积极争夺中近东、印尼等国的重要石油产地;而且还参与掠夺国外的贵金属原料、天然橡胶等活动。主要是开发镍矿,扩大在印尼的橡胶业投资。
  二是扩大对外贸易。美国为占领国外商品销售市场,向国外倾销商品,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它的商品输出到拉丁美洲、欧洲、亚洲各国,排挤与打击英国等西欧国家。在相对稳定时期,美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1919年,美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分别为12亿美元和25亿美元。而1929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分别增长为43亿美元和52亿美元。1913~1929年,美国对外贸易额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从11%提高至14%。从而占居世界贸易的第一位。
  三是扩大资本输出。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在相对稳定时期,随着经济发展,资本输出也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1913年,美国的资本输出额为35亿美元,1919年为70亿美元,1929年为172 亿美元。这个时期,美国的资本输出额仅次于英国而占居世界第二位。美国通过向德国、拉丁美洲、亚洲输出资本,旨在控制这些国家的经济,牟取垄断利润。1929年,美国的资本输出获利约12亿美元。同时,192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量达40亿美元,较1913年的15亿美元增长了2.6 倍。由于美国拥有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5%左右,所以,它逐渐成为世界金融资本的中心。
  此外,在相对稳定时期,美国垄断资本组织还参加了国际卡特尔垄断组织,其目的是参与瓜分世界市场,划分势力范围,牟取垄断利润。
  (2)1929年至1933年危机时期的美国经济
  ①经济危机产生的起因。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在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基本矛盾激化情况下发生的,这次危机是1929年10月从纽约股票价格下跌开始的。其具体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的盲目扩张。20年代,美国的生产与资本日益集中化。1919~1929年,计有800O个独立公司合并为1268个联合公司。结果垄断组织的经济实力不断扩大。1929年,美国最大的200 家非金融公司的资产计810 亿美元,它在全国公司全部资产中所占比重从1926年的45%上升为48%,随着企业资产的扩大,促进了生产垄断化程度的提高,控制了重要工业部门的生产,推动了美国工业生产的盲目扩张。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超过1913年的80%。
  这种暂时的" 景气" ,引起了资产阶级、资本家对资本主义经济" 永久繁荣" 的幻想,刺激了美国工业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大,导致了1929年5 月出现了商品货存大量积压和生产下降趋势。但美国资本家仍陶醉于所谓经济" 永久繁荣" 或" 柯立芝繁荣" 的迷梦之中。
  二是证券市场价格暴跌。各种垄断组织的发展,促进了银行业的集中。
  1921~1929年,全国银行数量从3 万多家合并为2.5 万多家。而银行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却成倍增长。随着经济的高涨,银行金融业的发展,推动了证券市场的畸形发展。所以,自1927年以来,证券投机活动猖獗,证券经纪人扩大放款,证券交易所成交额猛增,证券价格飞涨。从1929年夏季起,证券价格猛跌。这个时期,证券价格平均下跌率为40~50%左右,大量经纪人、投机者、交易所破产、倒闭、损失巨大。由于证券价格暴跌、导致了证券市场崩溃,形成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并促使美国生产下降,银根短缺,销售困难,工商业萧条等现象。
  三是销售困难。美国垄断资本家为了牟取垄断利润,加强对人民的剥削。
  导致了人民日益贫困,实际购买力下降,货币工资下降了30-35 %,引起了销售危机。大批商品及农产品被销毁,广大劳动者处于贫困、失业饥饿之中。
  ②美国经济的大萧条。
  美国的经济危机从1929年10月股票价格下跌开始,然后蔓延至其他经济领域。同时,很快从美国蔓延到西欧、日本、加拿大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这次危机中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锐减。这次危机使美国工业生产暴跌。1933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较1929年下降了55%,后退到1905-1906 年的水平。其中生产资料生产下降72%左右。如采煤产量下降41%,钢产量下降76%,汽车产量下降80%以上。
  二是国民生产总值下跌。1933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29年的1031亿美元下降至795 亿美元。1933年美国的农业收入也从1929年的130 亿美元下降至55亿美元。国民收入也大幅度下降。1933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8 亿美元下降为402 亿美元。同期,人均年国民收入也从681 美元下跌至495 美元。
  三是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在危机期间,美国有大量企业和银行破产倒闭。1929-1933 年美国约有13万个工商企业破产,企业倒闭率为50%左右。
  大量企业亏损,负债总额为30亿美元左右。这给工商业主以沉重的打击。同时,还有1 万多家银行破产倒闭,银行倒闭率为49%。1933年3 月,黄金储备猛减,被迫废除金本位制,宣布货币贬值。美国政府被迫关闭全国银行,从此银行信贷体系处于严重的瘫痪状态。
  四是失业人数增加。由于销售困难,生产下降,工商企业破产,造成了大量工人失业。在1932~1933年的危机严重时期,美国失业人数为1700万人。1933年工人失业率从1929年的3.2 %上升到24.9%。在工业、运输业、建筑业中,失业率高达45%以上。在危机期间,美国在业工人的实际工资大约下降25%以上。例如,工业的平均小时工资,1929年为0.56美元,1933年下降为0.44美元。由于工人工资下降、农民收入减少,造成大量的工人死亡,大批农民破产。这些激发了工人罢工运动,引起了农民反对高税率和农产品收购价格过低的斗争。反饥饿斗争和游行示威等活动,使美国的阶级矛盾与斗争日益尖锐化。
  ③美国政府的反危机对策。
  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和革命危机的局面,美国的胡佛和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反危机对策。胡佛政府的反危机对策胡佛从1929年3 月至1933年3 月初,担任了美国总统。在任职期间,他遇到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困境,胡佛采取了下列反危机措施:
  一是降低所得税。在危机初期,胡佛从推行自由放任政策转向调整经济政策,推行了自愿联合的反危机措施。他的第一个反危机对策是1929年12月向美国国会提出了降低所得税法令。但这个法令的实质是维护垄断组织及大企业家的利益。二是向农场主发放低息贷款。为了解决农业危机,胡佛根据1929年6 月国会通过的农产品销售条例规定,建立了美国联邦农业局。它的职责:一方面是向农场主发放低息贷款,维持农业生产;另一方面是给经销农产品的合作社5 亿美元贷款,加强资金周转能力,收购农产品,减少农产品过剩。这些措施对于解决农场主生产困难起了一定作用,但它无法控制农业危机的发展。为了防止农业企业经营恶化和破产,胡佛政府于1932年先后颁布了联邦土地银行法,目的是扩大大农场主的贷款。同时,调整全国农业播种面积。
  三是提高关税率。1930年6 月17日,胡佛政府颁布了霍利- 斯穆特关税法令,该法规定将70多种农产品和900 多种工业品的关税率,从原来的33%提高至40%。但美国的关税保护政策引起了各国的连锁反应,纷纷实行高关税政策,结果加剧了世界经济及农业的危机。
  四是建立复兴金融公司。胡佛政府为了改善银行信贷等财政金融状况,于1932年1 月命令成立" 复兴金融公司".其目的是向工商企业放款。但这个对策未能制止美国的经济萧条。
  五是动员社会力量,救济失业工人。危机期间,美国存在大量的失业工人。但胡佛反对联邦政府直接救济失业工人,主张由私人慈善机关或地方当局负责救济工作。由于社会的舆论,胡佛政府被迫于1931年建立" 失业救济局".一方面由私人慈善机构解决失业救济工作;另一方面由联邦政府给州和地方救济机构提供救济基金,允许复兴金融公司给地方贷款,作为救济失业经费。但这些救济均属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六是实行赤字财政。在危机期间,美国的财政收支恶化,入不敷支。1932年财政赤字达25亿美元。因此,美国被迫推行赤字财政和通货紧缩政策。
  尽管在危机期间,胡佛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对策,但均未能制止危机,而且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经济萧条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罗斯福的反危机政策
  1932年,美国在经济危机严重,阶级斗争尖锐化和资产阶级惊恐万分的形势下,进行了总统选举。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并于1933年3 月4 日上台执政。为了对付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革命危机,罗斯福提出了国家调节经济的新政纲领和改革方针。他的反危机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整顿金融银行、改革货币制度。罗斯福政府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其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整顿金融银行,改革货币制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条:一是清理银行。所谓清理银行,就是指由政府颁布" 紧急银行法" ,宣布" 银行休假令" ,全国银行一律放假,暂停兑付存放款业务。并授权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对银行进行清理、检查、改组,审批各类银行复业事宜。
  这个措施,淘汰了小银行,加强了大银行,制止了存户挤兑的现象。二是保障存款和发放巨额贷款。为了保障存款,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了" 存款保险法".并由政府印刷第一批20亿美元的纸钞票,运往各大城市银行,保证存款兑付。同时,为了保证投放巨额贷款,政府通过复兴金融公司向银行等金融界发放了30亿美元的巨额贷款。这项措施暂时地稳定了美国银行制度。三是改革币制。主要是放弃金本位制,禁止黄金白银出口,禁止利用货币兑换黄金,实行国家垄断金银收购。同时,实行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政策,1933年5 月,美国政府宣布美元贬值50%。并大量印发纸币,发行国债券。这种政策,既促进了货币流通,又使工人实际工资收入下降。
  第二、实行失业救济。1933年春,美国计有1500万人失业,有16%以上的家庭靠领取社会救济金生活。为了解决失业救济问题,1933年5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建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政府计拨款5 亿多美元作为救济资金。后来,即1933年6 月,美国兴办公共工程,如建立医院、学校、商店、邮政等机构,给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因工程耗资庞大,1934年秋停止活动。失业救济工作改由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办理。
  第三、调节工业。在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的工业生产处于严重的下降和萧条。为了复兴工业,1933年6 月美国国会颁布了" 产业复兴法".从此,罗斯福政府开始实行国家对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政策。其调节措施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制定" 公平竞争法".主要是通过制定法规,规定各工业部门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量、雇佣工人条件等,从而控制资本家的盲目生产,导致生产过剩现象。但制定" 公平竞争法" 却加速了卡特尔化过程,排挤了中小企业,扩大了垄断组织。二是兴办公共工程。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兴办公路、机场、医院、学校、商店等工程项目,从而扩大就业人数。
  这个时期,罗斯福政府共投资100 多亿美元,所建工程年均吸收失业者计200多万人。三是法典规定给工人一些权利。如允许工人参加工会,自行推选工人代表,有权与工厂企业主签订集体合同等。从而缓和劳资矛盾和革命危机。
  第四、调节农业生产。1933-1938 年,美国政府在农村实行新农业政策,即按1933年" 农业调整法" 规定来调节和控制农业生产。它的措施包括下列几条:一是提高农产品价格。美国政府主要是采取控制农业生产,通过奖励及津贴手段,减少农产品的产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这个时期,美国政府先后同农场主签订了几万份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从而减少了小麦、棉花、玉米的播种面积约2000万英亩。因减少耕地面积,领取政府奖励或津贴的农产品有:小麦、棉花、玉米、生猪、大米、烟叶、奶牛、乳制品等种。
  尽管采取这些措施,农产品生产仍然过剩,农产品价格依然较低。为了消灭农产品过剩现象,政府人为地销毁了大量谷物和猪、牛、羊等各种农畜产品。
  二是扩大农业贷款,减少农场破产。美国政府根据1933年6 月国会通过的农业信贷法规定,成立农业信贷机构和农贷中心银行等机构,专为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使农场主获得抵押贷款,也使农民合作社偿还老债,重新获得低利率贷款(即利率为4.5 %)。但在推行农业信贷法过程中农民未获得明显改善,而且有60万个农场破产,约占全国农场总数的10%左右。
  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 新政" 纲领初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农业的恢复。但实施罗斯福" 新政" ,并没有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更没有使美国经济获得复兴和高涨。就是说,自罗斯福执政以来,美国经济一直处于萧条和不景气的状态。1937-1938 年,美国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30%以上,工业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开工率为50%左右;失业人数达1000多万人,失业率约为20%。农业危机尖锐化,农产品过剩日益严重,重要农产品价格下跌30%以上。对外贸易额大幅度下降,1938年美国对外贸易额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的比重从1929年的12%下降为8 %。
  经历了两次经济危机,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实力明显地下降了。例如,1938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从1929年的48%下降为32%。1938年美国的资本输出额也从1929年的172 亿美元下降为115 亿美元。而且随着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扩张,也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利益受到威胁和挑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经济
  1941年12月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于次日正式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经济政策
  第一,观望牟利政策。美国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基本上是实行纵容法西斯侵略和观望牟利的政策。其最终目标是大发战争横财。美国政府为了实现其政策目标,先后采取了下列经济措施:
  一是出售军工产品。1935年,美国政府为了发战争横财,表面上颁布了禁止对交战国出售军工产品的" 中立法案" ,以掩人耳目。另一方面,又通过垄断集团秘密地将战略原料和军工产品偷偷地卖给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分子,从中牟取巨额利润。
  二是允许反法西斯国家购买美国军火。第二次大战发生后,美国政府被迫于1939年冬,允许反法西斯国家按现购自运的协定向美国采购军工产品。
  但德国法西斯则通过美国垄断组织或所谓" 中立国" 购买军需品,从而使美国垄断组织或军火商获得商品市场,大发战争横财。
  三是颁布" 租借法案".由于美国人民反对向法西斯国家出售军火,要求对反法西斯国家进行物质支援,美国国会被迫于1941年3 月11日颁布了" 租借法令".美国政府根据法令规定向英国、法国、苏联供应了价值约440 亿美元的军需物资,美国的垄断组织也从军火买卖中获得了70多亿美元的商品物资补偿,为美国进行对外扩张活动创造了条件。
  第二,调节经济政策。1941年12月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从此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罗斯福政府为了适应战争需要,一方面制定政治政策,稳定国内政局,加强政府权力,打击国内法西斯势力;另一方面是实行调节经济政策,主要推行战时经济。美国调节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调节经济机构。战争期间,为了将经济转入战时轨道,美国建立了一系列经济调节机构。例如,1940年5 月,美国建立了紧急管理局,其任务是实行扩军备战。1941年1 月成立了生产管理局,它是美国战时经济的最高领导机构,局长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克努德森。它根据需要,建立各种具体机构,并管制一定经济部门的工作,特别是领导工业生产工作。1943年5 月,美国又建立了战时动员局,詹姆斯.弗.伯恩斯任局长。这是一个协调战时经济的机构。1944年10月,该机构改名为战时动员与战后恢复局,其职责是调节战时经济,制订战后恢复经济方案。
  二是筹集军费。美国在战争期间,需要大量军费。例如,1939年军费支出为12亿美元,1940年为18亿美元,1945年为800 多亿美元。为了解决战争经费,组织军事订货生产,控制战时通货膨胀,美国政府采取了下列政策:第一、加强课税,提高税率。例如1940年6 月美国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个人超额累进所得税率和公司所得税率。同时,提高货物税、房地产税、赠予税、超额利润税的税率。1941年9 月美国国会通过增税法案,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将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提高至77%,公司税率提高至31%。1942年10月实行新税法,将个人所得税的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分别定为18%和88%。公司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为40%,超额利润税率为90%。
  在战争期间(即1939-1945 年),美国征税收入总额为1370亿美元,全部军费的44%是依靠课税来支付。第二,发行战时公债。这是美国筹集军费的一个途径。在战争期间,美国先后8 次发行公债,共筹款2745亿美元,支付了全部军费的56%。
  三是实行管制物价。这是控制战时通货膨胀的重要调节措施。在战争期间,美国市场上和商品及劳务价格上升80%以上,1945年的价格水平较1940年增长了36%左右。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美国政府采取了下列措施:第一,1942年初美国颁布了物价紧急管制法,并授权美国物价管制署管制物价。第二,1942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稳定法,也就是将农产品价格稳定在战时最高价格水平上。为了实施稳定法,美国成立经济稳定署。第三,实行商品规定最高限价政策。即罗斯福总统授权物价管制署对影响生活的全部商品规定最高价格或实行纯经济限价办法。这些措施使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的提高分别控制在2 %至4 %左右。
  四是实行定量配给制。这是美国战时调节经济的重要措施。美国实行的管制物价政策,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未能根本解决战时通货膨胀问题。出现了商品质量下降,黑市猖獗、违反物价管制条例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对付通货膨胀,稳定市场,1941年初实行了生活必需品的定量配给制,保证平均分配。实行配给制的有轮胎、汽车、自行车、鞋、糖、咖啡、打字机等日用消费品和主要食品。
  五是加强战略物资管制。在战争期间,美国为了保证军工生产需要,根据1939年6 月颁布的" 关于战略原料的法令" 的规定,对重要原材料、战略物资、进出口贸易,特别是战略原料进口和军需品出口,实行管制。在战时,美国实行管制的物资计有900 种左右。有些特别重要的物资,如有色金属、钢、生丝等等,由国家实行直接分配。
  此外,在战争期间,美国还对劳动力分配实行调节。主要是保证美国军队、军事工业生产,对劳动力需要的优先供应。
  ②第二次大战时期美国经济的畸形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经济获得了畸形的发展和繁荣。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战时经济、战时生产的高涨,生产与资本的集中,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又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其发展的标志:
  一是垄断组织把持战时管制机构。第二次大战推动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战争期间,垄断资本家利用国家政权来牟取巨额垄断利润。
  在战时经济年代,罗斯福政府以调节经济为由,建立了一系列经济管制机构。
  如紧急管理局、生产管理局、战时动员局、工业委员会等。这些战时经济调节机构,都由政府官僚、垄断资本家、垄断组织及其亲信把持,并成为其加强与发展垄断的工具。例如,1941年成立的生产管理局,是管制战时经济的中央机构,它通过各种战时机构,控制国家军事订货,管制原材料、燃料、劳动力,制定价格等经济调节大权,千方百计地扩大垄断组织的利润收入。
  二是国家向垄断组织的军事订货扩大。在战时,美国筹措庞大军费和组织军事订货。这些军费用于扩大国家向垄断组织的军事订货。在战争期间,国家军事订货和采购军需品的军费支出达3000多亿美元,军事订货的利润源源流入垄断资本家的腰包,从而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是国家投资兴建军工企业,无偿租给垄断组织经营。在战争期间,为了发展军工生产,美国通过国家预算拨款,投资172 亿美元,兴建了有关飞机、化学、造船、原子能、无线电设备、金属加工等2000多个军工企业,其中70%的企业,无偿交给大垄断资本组织进行经营,从而使垄断组织大发战争横财,促进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
  第二,工业的畸形发展。战争年代,美国工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产量增长。例如,1939-1943 年,美国的重工业产量增加了两倍多。轻工业产量增长60%多,但有些民用物品产量却下降了7 %。军工产品发展最快。1943年,美国军需生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1939年的1 %增长至35%。二是工业生产与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化。在战时经济年代,美国战时生产管理局决定50多万个小型工业、商业及银行停止营业。从1940-1945年的公司合并浪潮中又有2000家独资公司被合并。
  其中,30%被并入拥有资产5000万美元的大公司之中。随着企业的合并,工业生产与资本日益集中化。例如,1944年美国拥有1000工人以上的大型企业在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重从1939年的0.4 %上升为1 %。随着企业的兼并,工业资本也日益集中化。1939-1945 年,拥有5 万美元以下的小企业大幅度下降,拥有10亿美元以上大公司数目不断增加,如1939年,美国拥有资本1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约有11家,1945年则发展为45家。
  第三,农业生产的显著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农业生产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二战期间,美国按照" 租借法令" 及贸易协定,将大量剩余粮食和农产品供应有关同盟国家,从而使美国农业摆脱了慢性危机局面,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45年,美国的农产品总产量较1939年增长了20%以上。其中小麦、玉米、稻米、棉花等农作物和猪、牛、羊等各种牲畜头数都有较大的发展。在战争期间,因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参军,导致了农业劳动力不足。为了发展农业生产,美国大力发展拖拉机、载重汽车、联合收割机、挤奶设备等农机具生产。例如,1945年有拖拉机242 万台,较1940年的155 万台增长了87万台,联合收割机从23万台扩大到54万台,等等。
  农机具数量的增长,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于是机械化取代畜力动力。由于农业机械化促进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25%,使美国从事农业生产者由1939年的1130万人下降至1945年的1000万人。1939-1945 年,农产品价格增长了118 %。价格提高使农民及农场的收入也相应提高,从而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四,对外贸易的发展。在战争期间,美国除了工农业获得发展外,交通运输、国内商业、对外贸易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例如,1945年,美国商品出口总值从1939年的32亿美元扩大至98亿美元,商品进口总值从22亿美元上升为42亿美元。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地位。
  第五,对外经济扩张的发展。在战时,美国除了通过对外贸易从中获利135亿美元以外,还通过资本输出攫取垄断利润。战时,美国资本输出也有一定的增长,1945年资本输出额为170 亿美元,较1938年的115 亿美元增加了55亿美元,即增长了34%。并从资本输出中获利约40亿美元。因此,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由于美国利用资本输出剥削亚非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所以,亚非拉各国人民强烈地反对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和政治军事侵略政策。
  总之,美国在战争中国民经济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在二战中未受到重大破坏。而且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经济地位却有进一步的提高。
  1948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为53.4%。1946年,美国的对外贸易额在资本主义世界对外贸易总额中占22%。
  战后,美国的资本输出也大幅度增长,它变成了最大的国际剥削者。美国不仅残酷地剥削亚非美洲的人民,而且加强对外经济扩张和政治军事侵略。
  (4)美国的经济思想
  世界现代后期,在美国社会中出现了一些经济思想学派,主要的学派有:制度学派、福利经济学派、比较经济学派等。而凯恩斯主义对美国的经济和罗斯福" 新政" 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谓" 凯恩斯革命" ,在美国曾风靡一时,被作为促进经济高涨的国策。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就是以凯恩斯主义为依托的。这里,重点介绍美国的制度学派、比较经济学派的经济思想。
  ①制度学派
  制度学派,又称" 制度主义" ,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于美国。
  它的活动时期是从凡勃伦发表第一篇著作(1900年)至凯恩斯发表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为止。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制度学派在美国获得了较广泛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制度学派又继承原有制度学派的衣钵、打着新制度学派的旗号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并成为有影响的经济学流派之一。
  制度学派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期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一个资产阶级流派。它的经济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否认客观经济规律。即制度主义者不承认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二是批判资本主义,但不揭露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而用庸俗进化论的理论和方法来阐明社会制度和经济现象。三是强调从整体观点出发,研究经济活动、经济行为、经济制度、经济变动等问题。四是承认阶级经济利益不和谐,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提倡民主改革,促进社会制度演变。五是在研究经济方法上,主张采用归纳法,反对采取演绎法及科学抽象推理法。同时,主张实行公平分配。
  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凡勃伦、康芒斯、米契尔等人,每一个制度主义者都有自己经济理论和特点。托尔斯坦.贝.凡勃伦(1857-1929)是制度学派的创始人,他出生于美国的威斯康辛州边区农场的挪威移民家庭。
  青年时代,先后在加里顿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就读,并在耶鲁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18年在华盛顿粮食局任职,后担任《日规》杂志编辑,1929年去世。凡勃伦的主要著作有:《有闲阶级论》(1899年)、《企业论》(1904年)、《论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1919年)、《工程师和价格制度》(1921年)、《遥领所有制》(1923年)等。他的基本理论在于制度和文化的心理因素分析,因此,他被制度主义者誉为社会心理学派。他不仅批判正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而且也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缺点。同时,主张社会制度改革。这些被称为" 凡勃伦传统".在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中,还有康芒斯和米契尔等人。但他们的理论和创始人不同。凡勃伦通过心理剖析传统思想和制度,提出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康芒斯则采用规劝方法,要求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社会制度改革。至于米契尔,则运用统计知识和资料来检证和促进归纳法的研究,因此,他在制度学派中被称之为经验统计派。20世纪30年代以后至战后初期,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如贝利、米恩斯、艾尔斯等经济学家,都继承凡勃伦传统,发展凡勃伦的制度经济学理论。1932年,贝利与米恩斯合著的《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1944年艾尔斯发表的《经济进步理论》等著作,都有力地推动凡勃伦的旧制度经济学说向现代制度经济学说发展。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西方经济学界中出现了新制度学派,它是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等人。
  ②比较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衰、社会主义经济兴起等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创立了比较经济学。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在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两种对立的经济制度的出现,为人们进行比较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客观条件。1920年,新奥地利学派米塞斯发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核算》,对两种社会制度进行比较尝试。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绩。而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却爆发了经济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为了解真相,开始创立比较经济学,开展两种制度下的比较经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比较经济研究获得了重大的进展,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比较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是指从宏观出发,运用比较方法,研究世界领域内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制度、经济类型、经济现象、经济理论等方面差别的一门经济学科。
  通过比较研究,探索或阐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和共同规律。比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下列几个基本内容:一是经济制度比较。主要将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比较,其中包括决策、计划和经济体制的比较,通过两国或多国的经济制度比较,了解各国经济制度的特点,二是经济政策比较。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和不同国家的经济政策比较是比较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自3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的经济政策比较,主要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手段、理论进行比较,而且也对不同制度下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关系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了解各国经济政策的目标、手段和作用。从而为本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三是经济增长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比较也是比较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之一。经济增长比较研究主要对不同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作用和经济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并采取比较经济分析法对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比较经济分析。
  世界现代后期,比较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康芒斯、庇古、洛克斯、霍特和熊彼特等人。
  约翰.罗杰斯.康芒斯(1629-1945)是美国制度学派的主要人物,他是进行经济制度比较的先导者,他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出版商家庭,毕业于奥柏林大学,当过工人、大学教员。他的主要著作有《制度经济学》(1934年)等。他在书中对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资本主义等不同社会制度进行比较,并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辩护,这本书成为比较经济学的重要著作。
  庇古(1877-1959)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1937年,他发表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比较》一书。他以《福利经济学》(1920年)一书的原理,对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资源配置方式进行了比较,这样,就从方法论角度推动了比较经济学的问世。
  洛克斯和霍特是美国的经济学家,也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经济学教授。1938年,他们合著出版了《比较经济制度》一书。该书对当时世界上存在的四种社会经济制度,即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进行了比较,从而推动了西方比较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制度研究的发展。
  约瑟夫.阿罗依斯.熊彼特(1883-1950)是西方比较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比较经济制度学的开拓者。他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省的一个纺织厂主家庭。1901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经济及法律,获博士学位。从1919 -1925年,先后任奥地利财政部长、维也纳彼得曼银行总经理、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教授。1932年入美国藉,担任哈佛大学教授。他的代表作有:《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经济周期》(1939年)、《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1942年)。他在1942年发表的著作中,提出了" 资本主义能存在下去吗." 和" 社会主义能行得通吗." 这两个新理论问题,并对两种制度进行对比。他认为" 资本主义将毁灭,社会主义是行得通的".但他赞颂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
  六、非洲、大洋洲经济
  1.非洲经济
  (1)非洲经济概况
  在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中,非洲与其他洲相比,是一块比较落后的大陆。
  同时,非洲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有些非洲国家还存在原始公社社会的氏族部落和奴隶制度的残余,民族资本经济尚处于萌芽状态;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南非、北非等地,资本主义的企业有一些发展。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各国的民族解放斗争运动的发展也不平衡。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非洲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日、意等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了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加强对非洲各国经济的掠夺和殖民地的奴役与统治,从而加深了非洲各国人民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促进了埃及、叙利亚、摩洛哥等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运动的蓬勃发展。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帝国主义国家加强对非洲的争夺,并通过政治手段、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等途径,攫取非洲的农矿产品和原料,把非洲变成自己的农业附庸。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各国又加强对所属非洲殖民地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旨在控制非洲各国的经济命脉,同时,强使非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实行单一农作物制,使非洲国家成为帝国主义的原料基地和农业附庸。
  帝国主义国家还将战争的损失和经济危机的损失,转嫁给非洲各国人民。所有这一切,都使非洲各国经济日益殖民化。
  ①帝国主义加强对非洲的经济掠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入侵非洲,加紧对非洲进行经济掠夺。其对非洲的掠夺、奴役、剥削措施,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扩大对非洲的资本输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帝国主义通过扩大资本输出控制非洲各国的经济命脉。1938年,帝国主义各国在非洲投资总额为40亿美元,其中英国居首位,占50%,其次是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美国、德国、日本等。外国资本投资的方向,大都集中在铁路、运输、采矿、石油、制造、外贸、银行、种植园等领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投资一般沿两个方面发展:
  一方面是向北非投资。这个时期,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等国是外国资本投资的重要场所。英、法是北非殖民地投资的主要国家。1939年,法国在北非的投资为40亿金法郎以上。外国垄断资本通过投资使北非成为其销售市场、原料产地,从中获取巨利。
  另一方面是向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投资,即向东非、西非、南非、中非等地区投资。1936年,帝国主义国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殖民地投资总额为12.2亿英镑。其中英属殖民地的投资占77%,比属殖民地占12%,法属殖民地占6 %,葡属殖民地占5 %。但帝国主义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投资地区、部门、行业各有侧重。这时,外国资本在非洲投资具有下列特点:一是投资形式多样化。这个时期,外国资本在非洲的投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私人资本投资。主要是通过建立银行,依靠组织垄断公司来开展投资活动。例如,英国通过建立南非标准银行、麦加利银行、英属非洲银行来控制非洲经济,法国通过西非公司、西非商业公司、龙尼莱佛公司控制法属西非殖民地经济,比利时依靠华比、布鲁塞尔、阿姆班、康美尼爱尔四大财团来控制比属非洲殖民地经济,美国通过银行、贸易、建筑等30家公司控制了利比里亚的农业、运输、采矿业等经济部门。另一种是提供贷款。这是指由宗主国政府向殖民地提供有关" 发展基金" 、" 贷款" 、" 拨款" 等形式,帮助殖民地稳定经济,兴建铁路、公路、公共工程等,外国投资者从中牟取暴利。
  二是投资集中于重要地区及部门。外国资本投资大都集中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和重要的经济部门。1936年外国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南非联邦、西南非洲、罗得西亚、比属刚果等地投资额为8 亿英镑,它占撒哈拉以南非洲投资总额的68%,而在以生产农业原料为主的尼日利亚、法属西非、苏丹等地投资为2 亿英镑,它占撒哈拉以南非洲投资总额的16%。
  三是外国资本在非洲殖民地发展不平衡。因宗主国的经济政治特点和需求不同,所以,投资发展不平衡。其主要表现:一方面是在容易榨取天然财富的殖民地,投资活跃;另一方面经济落后、自然条件差的殖民地,宗主国政府投资较小;再一方面是投资规模不同。例如,英属西非和法属西非,它的自然条件大体相同,但投资规模不同。这里,法属西非的人均投资额为2 英镑,英属西非的人均投资额则为5 英镑。
  第二,蒂国主义加强对非洲经济的掠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采取下列手段对非洲经济进行掠夺:
  一是大力开采非洲大陆的矿产资源。两战之间,帝国主义通过大规模开采矿产活动,从非洲掠夺了大量黄金、金刚石、钴、铬、锰、铜、锡等重要矿产品,并由垄断组织运往欧、美市场高价销售,攫取了高额垄断利润。如1939年法国西非公司资本达1.3 亿法郎,较1881年成立时的700 万法郎增长了19倍。
  二是强迫非洲农民种植专供出口的经济作物。两战之间,帝国主义强迫非洲农民片面种植一种或几种供出口的作物,如棉花、橡胶、剑麻、棕油、花生、可可、咖啡、丁香、茶叶、烟草、葡萄等作物,因实行发展单一作物政策,使非洲农业成为宗主国的附庸,外国垄断组织通过不等价贸易,从中牟取暴利。
  三是垄断非洲的对外贸易。这个时期,帝国主义及外国垄断资本垄断非洲贸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扩大商业投资。1940年,法国在西非投资为90亿法郎,占投资总额210 亿法郎的42%以上;另一种是实行不等价贸易。
  帝国主义通过在非洲设立的各种商业公司,如非洲联合公司、英美有限公司等,以低价收购非洲人的农产品,以高价出售其工业品和粮食等商品,从中牟取高额利润。同时,垄断非洲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另外,帝国主义还通过投资修建铁路、公路、码头等事业,加强对非洲经济和贸易的控制。
  第三,对非洲人民实行超经济剥削。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帝国主义除了加强对非洲进行经济掠夺外,还在非洲实行超经济掠夺,其超经济掠夺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提高捐税。殖民主义者掠夺非洲人的重要方式是利用统治权力,颁布法令,提高捐税。殖民当局向非洲人征收的捐税有人头税、茅屋税等税种,由部落酋长负责征收税款。税收收入逐年增加。例如,1926-1932 年,比利时在卢旺达和布隆迪的人头税收入从400 万法郎上升为1200万法郎。1928 -1931年,比属刚果殖民地的非洲人交纳人头税从每年每人36法郎增加到64法郎。英、法、葡、美属非洲殖民地都有类似情况。帝国主义者除了向非洲人征收高额税外,还征收农产品出口税、商品进口税以及步枪税、劳动税、狗税、劳役代税等苛捐杂税。
  二是实行强迫劳动。这是超经济剥削的一种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各国在非洲殖民地广泛推行强迫劳动制。强迫劳动形式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推行" 社会义务劳动".即殖民地当局强迫非洲人无偿参加修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义务劳动,每人每年服公役30多天。另一种是实行契约工制。指专门替矿山、农场、种植园" 招募" 工人的代理人,通过部落酋长、殖民当局官吏诱骗非洲土著人强制签订契约,前往指定的矿山,种植园当劳工。结果,契约工受到残酷剥削,酋长或殖民地官吏,每诱骗送交一个非洲人可获得可观的佣金。另外,帝国主义还以签订所谓" 劳动契约" 为诱饵,将非洲人贩卖充当奴隶。
  三是强迫非洲人为宗主国种植所需的经济作物。帝国主义主要是通过强迫非洲农民成立" 土著合作社" 、" 多种庄稼运动" 、实行进出口商品的" 帝国优惠制" 、直接控制非洲各国农业、征收高额农业货币税等手段,来迫使非洲农民为宗主国生产所需的经济作物或粮食作物。同时,帝国主义还通过暴力等手段来掠夺非洲人的土地和剥削非洲人的廉价劳动力,从中发财致富。
  此外,帝国主义还通过在非洲(特别是在南非联邦等地)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对非洲工农群众进行超经济掠夺。
  ②非洲经济殖民地性质的发展。非洲国家自从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以来,它的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地性质,而且经济发展也是畸形的。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的片面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非洲农业是一种封建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帝国主义入侵非洲后,一方面促使非洲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将非洲国家变成殖民地;另一方面又控制非洲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将其农业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其主要标志是各殖民地片面地发展若干种供出口的农作物。例如,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国农业资本家们,不仅自己经营农场或种植园,而且通过殖民当局颁布政策法令,强迫非洲土著农民种植规定的少数几种出口作物。在两次大战间,非洲的几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产量如可可、花生、咖啡、芝麻、烟草、棕榈产品、丁香、甘蔗、西沙尔麻等,都成倍或数倍地增加,并在世界总产量中占很大的比重。例如,1938年,非洲几种出口农作物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大致是:可可65%、花生60%、芝麻47%、棕榈仁97%、棕榈油76%、丁香90%、甘蔗58%、西沙尔麻(剑麻)70%。由于农业、特别是出口农作物的畸形发展,造成了非洲农业对资本主义世界的依赖性,抑制了非洲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导致农业减产,粮食供应不足。加上外国资本通过不等价交换和高利贷剥削,使非洲农民生活日趋恶化。
  第二,工业的畸形发展。在殖民主义的统治、奴役和剥削下,非洲各国的工业也存在着畸形发展问题。
  采矿业是非洲工业的重要部门。在殖民主义的统治下,非洲采矿业的发展具有严重的片面性,在两次大战之间,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采矿业及产量迅速发展,在世界矿产量中所占比重也不断提高。1938年,非洲矿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大致是:钴占75%、黄金46%、矿石40%、金刚石98%、锡13%、铜21%、锰38%、白金20%。但是,非洲的矿产业均为帝国主义在外国的垄断组织或公司所控制,并且大量采矿业被英国垄断资本所控制。实质上,非洲变成了殖民主义者的矿产原料供应地。
  两次大战间,非洲国家的近代工业有所发展,如埃及的纺织、食品、制糖工业有较大的发展。但在殖民主义统治下,非洲的工业比较落后。它的标志是:大部分殖民地轻工业处于萌芽状态。如北非工业发展缓慢,南罗得西亚加工工业开始发展;多数殖民地的工业大都是加工工业,而且较采矿业落后;非洲国家缺乏重工业,除埃及、南非联邦等国家有冶金、机器制造业外,其他非洲国家没有重工业。许多非洲工业企业的生产及经营基本上处于手工作坊时代。非洲工业不仅落后,而且具有殖民地性质。它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殖民主义控制非洲全部工业企业。如1937年,比属刚果有工业企业约2100个,全部为外国垄断组织控制。另一方面帝国主义依靠政治权力和制定经济政策来抑制或阻止殖民地工业的发展,同时,千方百计地扼杀非洲的民族工业。再一方面是外国资本控制工业品销售市场。在非洲工业中,手工业占很大的比重,资金少,在外国垄断资本的商品竞争和压制下,大都处于停滞、破产状态,帝国主义的外国垄断组织控制了殖民地的手工业品销售市场。
  第三,垄断非洲的对外贸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不仅加强对非洲工农业资源的掠夺,而且加强对非洲各国对外贸易的控制和垄断。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首先是通过外国垄断组织从非洲组织农矿产品,运往宗主国及世界市场销售,从中牟取高额利润;其次就是通过垄断商业公司从宗主国组织工业品运往非殖民地倾销,实行不等价贸易,加强对非洲人的剥削。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非洲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加强对非洲殖民地的统治、奴役和掠夺。而非洲一系列国家如埃及、苏丹、英属西非、比属刚果、利比里亚、安哥拉、南非及西南非、尼亚萨兰、南、北罗得西亚、马达加斯加等国,都先后于1945年初,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等国家加强对非洲经济控制和掠夺。例如,英国等军事机构控制了埃及经济,并成立了中东供应中心,掌握埃及的所有物质资源、交通运输、进出口贸易等重要经济部门。并由英国政府对各种农产原料、矿产原料以及军事物资,实行统一收购和调配,以保证战争的需要。
  战争初期,法国、比利时被德国法西斯打败,美国乘机渗入非洲,参与控制非 洲经济,进行大肆掠夺,主要是劫掠非洲的战略物资,控制非洲的经济命脉。
  在战争期间,因为国际市场逐渐缩小,交通梗塞,外贸受阻等原因,导致了非洲农业生产的下降与衰落。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标志是耕地面积和产量下降。不仅是某几种出口作物产量下降,而且小麦、大麦、玉米等粮食产量也大幅度下降。例如,1942/1943年度,埃及的棉花播种面积较1938/1939年度下降了50%以上;同时,棉花产量也从830 万坎塔尔下跌至360 万坎塔尔,即下降了1.3 倍。这个时期,非洲各国的畜牧业,特别是牛、绵羊、马、猪等牲畜头数都较战前减少了许多。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非洲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外国工业品进口减少,宗主国在殖民地的商品采购和军事订货及军工需要增加,从客观上促进了非洲殖民地工业的发展。发展较快的工业有军工、采矿、煤炭、纺织、石油、运输、建筑、食品和加工工业等。非洲工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产量增长。
  如1943年,英埃油田公司的石油开采量从1939年的15.4万吨扩大到128.4 万吨。1944年,南非联邦的钢产量从1938年的30万吨增长到54万吨。英国利用这些钢材生产了大量的军工产品。其他非洲国家的工业生产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二是建立一些新工业企业。例如,在战时,比属刚果建立了一些金属加工企业。尼日利亚创办了一些纺织、制糖厂、制革厂。英属东非也建立了一些榨油、制糖、制烟、食品、制鞋工厂等。随着工业的发展,非洲各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也不断壮大。此外,非洲的民族工业、手工业和商业也有所发展。战时工业的发展使非洲各国的大企业和大公司大获其利。
  在战时,一些非洲国家的对外贸易也有所发展。主要是非洲国家对美国贸易的发展。例如,1942-1945 年度,美国从英属非洲殖民地的进口商品额较1936-1938年度扩大了两倍多。对法属西非殖民地的出口额也增长了数倍。美国在对非洲贸易中获得了巨额利润。
  (2)埃及经济
  ①殖民地时期的埃及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沦为英国的" 保护国" ,变为英国的殖民地。埃及人民进行斗争,迫使英国于1922年取消埃及的" 保护国" 名义,承认了埃及的独立。但英国仍占领埃及,享有特权,控制某些经济命脉。1936年签订的" 英埃条约" ,进一步肯定了英国殖民者的特权和经济地位。
  农业的发展
  埃及是一个农业国。棉花是埃及的重要出口物资,它在埃及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自1918年以来,埃及的棉花生产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其发展标志:一是棉花播种面积扩大。1918年,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6.8%,1930年占24%。二是棉花收获量增长。如1937/1938年度,棉花收获量为1030万坎塔尔,较1917/1918年度的629 万坎塔尔增长了60%以上。
  三是棉花出口额上升。战后随着埃及棉花生产的发展,棉花出口量也相应扩大了。20年代,棉花约占出口总额的85%强,在世界经济危机时期,埃及的棉花出口约占出口总值的75%以上。
  在殖民地时期,埃及被迫片面发展棉花,导致了粮食生产发展十分缓慢。
  农民除种棉花以外,还种一些玉米、小麦、三叶草、大豆、大米、大麦、甘蔗等农作物,但粮食仍供不应求。这个战前号称为" 地中海谷仓" 的埃及,却变成进口粮食的国家。20年代末年,粮食进口仍占埃及进口总值的18%。
  战后,埃及采取扩大谷物面积等措施来发展粮食生产,终于在1938年实现了粮食自足。由于英国殖民者和封建地主加强对农民的掠夺,使埃及的农业生产出现了慢性的衰退现象。
  这个时期,埃及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除了封建国家的国有土地外,还有封建土地私有制。1930年,埃及全国有土地面积591.8 万费丹,这些土地分配和占有情况极不合理。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拥有土地5 费丹以下的人,约占土地占有者总数的93.1%。这些小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土地仅占全部私有土地面积的31.6%,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为0.8 费丹。因地少人多,无法维持生活,被迫租种地主或富农土地,或到地主农场当雇工。二是拥有土地5-50费丹的约14.6万人,占土地占有者总数的6.3 %,占全部私有土地面积的29.7%,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为12费丹。三是拥有土地50费丹以上的人约占土地总产数的0.6 %,大地主却占全部私有土地的38.7%。
  在埃及农村中,广泛推行封建剥削制度。大地主、伊斯兰教会和国家将90%的土地分成小块,出租给农民耕种,残酷地剥削农民。通常实物、货币等地租约占农民年收获量的50-70 %左右。农民缴纳地租后,剩下廖廖无几。为了生活,被迫借高利贷,受盘剥。这时,高利贷的年息为60-75 %。
  同时,农民要向政府交纳土地税,它占农民年支出的15%。此外,农民还承担苛捐杂税。这些原因,使农民丧失土地和破产。1927-1937 年,埃及有40万农民被剥夺土地,150 万户农民破产。因此,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和外国资本的控制,抑制了埃及农业生产的发展。
  工业的发展
  在殖民地时期,埃及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工业投资增长。如1939年,埃及工业投资额较1914年扩大了64%。1939年,工业投资在国民经济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也从1914年的9 %上升至20%。二是工业产量提高。这个时期,埃及的纺织、食品、采矿、制糖、烟草、榨油工业的产量,都得到了很大的增长。1930年,埃及有130 家清棉工厂,每家年均生产量为6.5万坎塔尔棉花。埃及的纺纱和纺织公司的生产也逐年增长,1939年这两家公司棉花消费量为66万坎塔尔,较1930年增加了12.5倍。棉布生产总量为1.6 万平方公尺,较1930年增长了11.4倍。
  埃及工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一是战争期间,工商业资本家积累了巨额货币,为战后发展民族工业提供了资本;二是因地主及外国资本的剥削,造成了大量的农民破产,沦为自由劳动者,从而为工业发展提供廉价的劳力;三是埃及政府支持民族工业发展。埃及政府采取了四大措施:其一,成立管理机构。先后成立了贸工委员会(1917年)、工商局(1920年)。其二,用财政支援工业发展,埃及政府通过给企业主补助或贷款,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其三,建立米斯尔银行。该银行利用资金向工业投资,促进了轻纺工业的发展。其四,培训工业专门人才等。但埃及工业具有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其主要表现:一是英国等外国资本在埃及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埃及,除纺织工业外,其它石油、水泥、烟草、榨油、肥皂等一系列主要工业部门都控制在外国垄断资本的手中。二是工业畸形发展。这是指埃及纺织、食品、采矿业较发达,而冶金、金属加工和机器制造业则比较落后,机械产品设备都依靠进口。三是占埃及企业总数5 ‰的大型工业企业,如英埃石油公司、英资榨油公司、水泥厂等,先后垄断了埃及的石油、榨油、制糖工业……
  对外贸易及货币制度
  在殖民地时期,埃及的对外贸易一直受外国资本的控制和垄断。这个时期,埃及的对外贸易有以下特点:一是棉花出口贸易额在出口贸易额中占较大的比重。1914-1918 年,棉花年均出口额为3253万镑,占埃及出口总额的91%;1919-1923年,棉花年均出口额为5527万镑,占总出口额的86%;1924-1928 年,棉花年均出口额为2877万镑,占总出口额的85%。在30年代,棉花出口额仍占出口总额的75%以上。二是外贸总额未达到危机前水平。因资本主义市场萧条的冲击,埃及的对外贸易总额在1937年,才恢复到1929年的70%。三是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有较大的变化。自1930年以后,埃及进口商品有大米、面粉、肥皂、水泥、棉纱、棉布、煤、机器、汽车、金属制品等。这些情况反映埃及沦为外国的原料附庸。这个时期,出口的商品有棉花、砂糖、石油、锰、磷钙等。四是附庸性。英国等帝国主义国家都把埃及作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附庸。
  战后,埃及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货币工作。1920年,埃及创办了拥有8 万埃镑资本的埃及银行(即米斯尔银行)。1927年,该银行资本计有100 万埃镑。从1922年起,投资发展工业,建立米斯尔工业财团。埃及银行不仅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而且对于组织货币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埃及国内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形式及种类主要有纸币、金币、银币、国库券等种。这个时期,埃及货币制度的重要特点是纸币流通量迅速增长,广泛推行金本位制。但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1925年),英国改行金本位制,埃及也采取了埃镑自由兑换英镑制。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时期,埃及放弃了金本位制,实行纸币制度。
  外国资本的入侵
  英国等西欧殖民者为了对埃及经济的控制,从1914-1933 年,先后对埃及进行了大量的资本投资。1933年,外国资本在埃及的投资额为10230 万镑,占埃及全部股份资本总额的90%。外国投资项目包括土地、运输、工业、商业、信贷、苏伊士运河工程等领域。1933年,外国在埃及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大致是:法国占48%,英国占40%,其它如比利时、意大利、瑞士等国都占一定的比例。外国殖民者在埃及的投资,不仅控制了埃及的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如采矿、化学、交通运输、烟草等工业部门,而且也控制了拥有货币发行权的埃及国民银行,从而加强了英国殖民者等国家对埃及经济和埃及人民的剥削、统治和奴役,使埃及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农业原料基地的附庸国地位。
  ②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的埃及经济。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埃及也发生了经济危机。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埃及经济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猛跌,农产品出口总值下降了50%,大量工厂倒闭破产,有数十万工人失业,在业人员的工资也下降了70%,物价上涨,居民生活恶化。
  为了同危机作斗争,埃及政府采取了下列反危机政策:一是控制货币量,稳定物价;二是放弃市场收购棉花,实行自由市场政策;三是推行货币贬值政策等。但这些政策都未奏效。
  在经济危机期间,埃及政府采取措施纠正单一经济的农业政策,实行新的农业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扩大谷物播种面积,保证粮食需求。二是实行新的棉花政策,即从1930年起,逐渐降低棉花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主要是减少棉花的播种面积。1930年,棉花的播种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24%。长纤维棉花播种面积可占私人土地面积的40%,推广棉花新品种,提高棉花质量。三是发展果园业和蔬菜业,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同时,鼓励农民种植洋葱,供应国外市场的需要。四是发展经济作物。主要发展甘蔗业,推动制糖业的发展。
  经济危机冲击了埃及工业,但它没有处于崩溃状态。为了发展工业,埃及政府采取了下列措施:一是实行关税改革。1930年2 月17日,埃及政府颁布了实行新关税率法令,即从1930年开始,进口税率从8 %提高到15%,有的提高30%以上。对进口埃及的几种商品实行高税率,如对日本的布匹征收40%的附加关税,对中国进口的棉织品征收45%的关税等。目的是保护民族工业,增加财政收入。二是实行优先收购国产工业品政策,保护本国工业生产。三是政府以财政支持工业发展。埃及政府为了支持工业发展,除了建立示范牛奶工厂,对外国奶制品征收70%的进口关税外,还从财政上给本国工业家低利率贷款,帮助工业发展,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此外,还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棉织、制糖、皮革、水泥、牛奶等工业。这些政策,使埃及工业渡过了经济危机,促进了埃及工业的发展。但它具有殖民地性质的色彩。
  世界经济危机对埃及的对外贸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主要标志是对外贸易额下降。危机年代,埃及进口商品如大米、面粉、肥皂、水泥、棉织品、干酪、烟草等大幅度下降。如1933年起,进口商品贸易额从1929年的5526万镑下降到2676万镑,即下降了一半多。从1934年起,进口额略有回升。
  危机期间,埃及出口商品如棉花、谷物、牲畜、原料、砂糖、金块、磷酸盐、烟草制品、洋葱等大量减少。如1933年,商品出口总值从1929年的5243万镑下降至2878万镑,即下降了45%。但从1934年起,出口额逐渐增长,1937年对外贸易总额恢复至1929年的70%以上。从此,出现了出超的好势头。
  在危机期间,埃及财政金融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行新的税收政策。为了保护民族工业,增加财政收入,埃及实行下列税收政策:其一实行所得税,税率为7 %。其二实行商业利润税,税率为12%。其三实行新关税,平均关税率为15%,最高税率为30%,最低税率为10%。实行新关税制度使埃及每年增加财政收入1800万镑。
  二是推行新货币制度。在反危机斗争中,埃及实行新的货币政策。即从1931年起,埃及放弃金本位制度,实行埃镑自由兑换英镑制度。由于埃镑从属于英镑,所以,它对埃及货币及社会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主要是造成埃及商业债务的增加。
  三是加强银行业。在经济危机期间,埃及采取下列政策加强对银行业的管理。其一,通过埃及国民银行,发行纸币,开展存款、放款、兑换等业务,从中获取利润。其二,建立农业信贷银行(1931年),后改为农业合作信贷银行。并通过银行发放低利率贷款,支持合作社发展,帮助农民发展农业。
  其三,通过农业抵押信贷银行,从事以收受不动产为抵押品经营的长期贷款业务,如土地抵押放款等。并于1941年颁布了银行管理法令。1932-1937 年,该银行先后办理了贷款业务3470多次,发放贷款金额为72万埃镑。
  在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埃及的资本输出。1937年,外国对埃及投资总额为8800万镑。其中对农业、运输、工业等埃及公司的投资为7700万镑,对苏伊士运河公司等单位投资为1100万镑。这些投资对发展埃及经济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埃及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9-1945 年),埃及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棉花生产锐减。由于战争影响,国际市场萎缩,交通不畅,导致了埃及棉花出口额猛跌,棉花价格暴跌,从而使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锐减。如1942/1943年度,棉花播种面积为71.3万费丹,较1938/1939年度的163 万费丹减少了一半多。同期,棉花产量也从957 万坎塔尔减至374 万坎塔尔,减少了583 万坎塔尔。二是扩大粮食生产。为了保证战争对粮食的需要,埃及政府决定扩大谷物生产。一方面是将小麦、大麦等谷物播种面积提高到50 -60%;另一方面压缩棉花播种面积15-22 %,用于发展粮食生产。但由于强行轮耕制,缺乏肥料,粮食收获量仍呈现下降趋势。如1938/1939年度,每一费丹小麦收获量为6.15阿的波,1942/1943年度下降为4.49阿的波。
  大麦、玉米、大米、大豆等农作物收获量也有所下降。
  战争期间,因英国在埃及军事订货增加,外国工业品进口减少等原因,推动了埃及工业的发展。其发展的标志:一是工业生产规模扩大。战时,埃及工商业资本家都在原有企业基础上扩建,增加工人。如战时埃及的工业、建筑、运输等行业的工人数扩大到100 多万人,其中工业工人数占总职工人数的36%。二是建设了一些新工业企业。如1942年工业投资比重从1914年的8.9 %提高到22.5%。新建企业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三是扩大了工业品生产。如1943年,英埃油田公司的石油开采量为128.4 万吨,较1939年的65.4万吨,扩大了约1 倍。但工业品仍未能满足军队及市场的需要,出现了黑市和商业投机活动,商人从中渔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和工业的发展。1945年埃及工业生产净产值从1939年的1300万埃镑增长到1800万埃镑。但埃及垄断资本的发展,埃及工业联合会垄断集团的兴起,又阻碍了埃及新兴工业的发展。
  战争期间,埃及的对外贸易不断萎缩。一方面是出现了贸易逆差。1944年外贸出口额从1939年的3483万镑下降至2692万镑,1944年进口额却从1939年的3409万镑上升为5060万镑。但进口额上升受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此外,战争期间,埃及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不平衡。这个时期,埃及同欧洲各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下降了25%以上,同亚洲国家的贸易额增长了15%以上,同近东诸国的对外贸易不仅增长,而且活跃。总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军事部门直接控制了埃及的经济,其中包括物质资源、运输和进出口贸易。由于国际市场衰落,交通不便,埃及的对外贸易,含棉花出口额大幅度下降,价格暴跌,从而沉重地打击了棉花生产。
  在战争期间,埃及的国家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埃及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一是发展工农业生产。二是改革税制,主要是实行直接税、超额利润税、间接税等,超额利润税率为75%以下。三是提高运输税率,1941年,埃及提高了国营铁路运费率。1944年国营铁路运费收入达1150万镑,较1941年的700 万镑增长了39%以上。四是提高" 高税品" 关税。战时,埃及对啤酒、烟草、酒精、咖啡、汽油等商品实行高税制,这使埃及的关税收入提高了30%以上。
  战时,尽管埃及的财政收入有较大的增长,但也存在通货膨胀、债务增加等问题。英国还利用战争债务来控制埃及经济。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埃及经济的发展。
  2.澳大利亚经济
  1917-1945 年这个时期,大洋洲各国经济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经济领域中,各国的工业、农业、矿业、畜牧业等都比较兴旺。一些国家的资本主义有较大的发展。澳大利亚是大洋洲诸国中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其发展状况具有代表性。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澳大利亚经济
  1901年1 月1 日,澳大利亚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成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它的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①垄断资本的加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垄断资本在澳大利亚经济中的垄断与统治日益加强。其主要表现,一是垄断组织扩大。
  在两次大战之间,澳大利亚的垄断组织通过兼并,其资本和规模不断扩大,并控制了一些重要经济部门。如1935年,布罗肯希产业公司吞并了澳大利亚钢铁公司,既扩大了资本,又控制了钢铁工业。同时,国家机构日益从属于垄断组织的统治。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个时期,澳大利亚政府不仅直接干预经济生活,而且扩大投资,发展铁路、水利、电力业、建立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企业。三是加强对外扩张和掠夺。澳大利亚的垄断资本既剥削本国人民,又派兵参加英国在南非所进行的殖民战争和掠夺。并且通过殖民炼糖公司、伯恩斯.菲利蒲公司、卡尔彭特公司等垄断组织,对大洋洲的新几内亚、巴布亚、诺福克群岛,瑙鲁等殖民地或托管地进行殖民扩张、剥削和掠夺。
  ②国民经济的巨大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澳大利亚政府积极实行" 人力、资金和市场" 政策,也称" 移民、投资和互惠贸易" 政策。旨在大力开发国内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它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移民。20年代初,出现了英国向澳大利亚移民高潮。1921-1929 年,澳大利亚接收移民21万多人,这些移民主要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农场,发展了农村经济。
  二是农牧业的发展。农业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它主要是为英国提供粮食及食品。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澳大利亚农业有很大的发展,其发展的标志:一方面是播种面积增加。如1932年,澳的小麦播种面积从1912年的7.4 百万英亩增加到15百万英亩,增长了1 倍。另一方面是产量增加。1912-1932 年,小麦产量从72百万蒲式耳增加至191 百万蒲式耳。再一方面是农业产值上升。1932年,澳的农业产值从1912年的2.2 亿澳元增长到2.4 亿澳元。
  畜牧业也有较大发展,养羊业和羊毛产量都成倍地增长。
  三是工业生产显著增长。两战之间,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一系列经济政策,其中包括" 生产合理化" 措施,用以刺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个时期,工矿业迅速发展。有色金属矿、铁矿、煤矿、制造业、冶金工业的产量则大幅度增加。例如,1912-1942 年,澳大利亚的工业净产值从1.1 亿澳元增长至6.3 亿澳元;采矿业净产值从47百万澳元上升为67百万澳元。
  四是对外贸易的增长。工农业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1912-1942 年,澳大利亚的进口贸易额从1.2 亿澳元增长至3.5 亿澳元,出口贸易额也从1.6 亿澳元扩大至3.4 亿澳元。
  尽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澳大利亚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澳大利亚的经济仍具有浓厚的殖民地经济色彩。因为,英国的垄断资本仍控制着澳大利亚铁路、采矿、金融、对外贸易等国民经济的命脉,它没有摆脱对外国垄断资本的依赖性和控制。
  ③澳大利亚的" 反危机" 措施。战后,澳大利亚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给澳大利亚经济沉重的打击,使澳卷入世界经济危机之中。在经济危机期间,澳大利亚的工农业生产都大幅度地下降,1928/1929和1929/1930年度,国民收入从6.4 亿镑减至5.6 亿镑。出口贸易额下降了50%,大批农民及农牧业主破产,失业人数增长。1929-1932 年,失业率从12%上升至32%,失业人数占工人总数的30%以上。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等城市失业者开展了" 反饥饿斗争".澳大利亚政府为了摆脱危机,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对策,其中包括:开展政府救济工作,减少开支、压缩银根,减少军费支出,取消移民补助,征收销售税,提高所得税、货物税和关税,控制外国商品进口,鼓励出口,降低基本工资标准10%,等。但反危机措施的效果甚微。澳镑继续贬值,1931年12月3 日,澳镑对英镑的汇兑比价从原来的1 ∶1 下降至1.25∶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抑制了经济危机在澳大利亚的发展。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澳大利亚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澳大利亚派兵援英,在新加坡、北非等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期间,澳大利亚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①工业迅速发展。战争期间,澳大利亚推行的战时经济政策,刺激和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军工生产的发展。为了保证战时军火需要,澳政府实行战时经济。并于1940年6 月,命布鲁肯希尔公司总经理埃辛顿.刘易斯任全国军需总监,负责实施军火生产计划。同时,澳政府为了组织军工生产,先后建立了50多个工厂企业,改建了约200 个私营工业企业,并扩大对这些工厂企业的军事订货。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军工产品和军事制造工业的迅速发展。
  二是轻工业的发展。战时,澳大利亚是英美等国的军工物资供应基地,他不仅向英美百万大军供应军火物资,如机枪、弹药、机床、化学制品、飞机、船舶、坦克等军需品,而且还供应食品、服装、日用品,还负责修筑机场、公路、码头、港口和铁路等工程。所有这些活动,都刺激了澳大利亚的纺织、食品、机器制造、冶金工业的发展。三是工人队伍的发展。在战争期间,澳大利亚于1941年6 月,建立了全国战时工业组织局,负责招募工人从事军工和民用工业生产,从而扩大了工人数量。1944年,澳有工人75万人,较1939年的55万人,增长了36%。总之,在战争时期,澳工业获得了很大发展。
  1946年,工业净产值从1942年的6.3 亿澳元增长至7.1 亿澳元。其中冶金及机器制造工业产值增长了80%左右,制造工业产值提高了40%以上,这些都促进了澳战时及战后的工业化进程。
  ②农牧业生产有增有减。农牧业在澳大利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畜牧业和谷物种植业是澳大利亚农业最重要的部门,畜牧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60%左右,谷物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40%左右。在二战期间,澳大利亚的农牧业生产都有所增长。1946年,澳大利亚的农业净产值从1932年的2.4 亿澳元增长到5.2 亿澳元。但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却有所下降。1946年,小麦播种面积从1932年的14.7百万英亩下降至11.4百万英亩。小麦生产下降是导致澳联邦政府对生活必需品,如汽油、奶油、糖、肉类等,实行配给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的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战争也给澳大利亚的社会经济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战争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战争期间,为了保证军工产品需要,澳大利亚政府建立了50多个国营企业,200 多个私营工厂,并扩大对这些公、私经营工厂的军事订货,从而促进了澳大利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是导致了物资短缺。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澳大利亚消耗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资,造成了日用消费品紧缺,物价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政府被迫对居民的日用必需品实行配给制,导致了人民生活困难。三是军事开支增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军费支出高达21亿镑以上,其中60%是借款,因此,军费支出增加造成了巨额财政赤字,澳大利亚政府被迫实行统一税制,并于1945年3 月颁布了《银行法》,加强财政管理。四是要求加强战后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工作。1945年8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争造成的破坏和影响,驱使澳大利亚政府立即着手战后重建工作,将战时经济转入战后重建的轨道,制定政策,恢复与发展经济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