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奉献与索取




  三更过后,每个棺材内都伸出一只手来作乞讨状。布袋和尚笑了笑说:"你们这些饿死鬼,想必是囊中羞涩,向我讨钱吧?"说着便解开布袋每人给了一个铜板。东厢房内的鬼手全部缩了回去,西厢房内那只肥白的手依然如故。布袋和尚一文一文地往上加,一直加到一百文时,又为他换成用绳索穿好的一贯整钱,那只手仍然没有缩回去的意思。

  布袋和尚一下子从布袋里提出两贯钱来全部挂在其手掌上。那只手终于缩了回去。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布袋和尚从佛像前端来一盏灯,将所有棺材都查看了一番。东厢房里的棺材全都写的是"饿民某某",西厢房那口棺材上写的是:"吴江县令贾公之柩"。

  藕郎刚把嚼碎的宝珠吞下去,便觉得一阵清香,沿着食管自上而下,沁人心肺脏脾,顿觉血脉流畅,遍体通泰。与此同时,藕郎的身体,包括身上穿的衣服全都变得雪白雪白的......

  天兵甲、天兵乙是奉命在东钱湖畔看守荷花仙子经常用它洗衣服、藕郎经常利用它踏脚挑水的那块石头的。他们在那里守了三天三夜,也没发现任何动静。第四天上午,天兵甲和天兵乙正在嘀嘀咕咕地说悄悄话时,突然发现一条扁担两只水捅摇摇晃晃地朝湖边"摇晃"而去。

  "奇怪呀,这扁担和水桶怎么会自己往湖边上跑呢?难道是荷花仙子使了隐身术不成?"天兵甲心里直纳闷儿,"不过,无论如何,都说明那屋里还住着人。否则挑水干什么?不行,我得看个究竟再说。"

  拿定主意后,天兵甲便跟随着水桶、扁担一道朝湖边走去。由于一开始天兵甲是从正面看着藕郎,后来又是与藕郎是并肩而行,因此,只能看见水桶扁担。当藕郎站在石头上弯腰打水时,从背面看过去的天兵甲,一下子便发现了到湖边挑水的不是荷花仙子,而是她在凡间的丈夫藕郎。便一个箭步冲上去,抓住了他的后衣领说:"唐藕郎,好小子。原来是你呀!"

  正和天兵甲说悄悄话的天兵乙,发现天兵甲说着说着便突然中断谈话,轻手轻脚地朝湖边走去。

  "这小子在捣什么鬼呀?"天兵乙心里正犯嘀咕时,天兵甲和藕郎已经走出去十多步了。站在他们背后的天兵乙一下子便发现了是藕郎到湖边上挑水来了,天兵甲才悄悄跟了上去的。

  没等天兵乙细想,天兵甲已经一个箭步冲上去,抓住藕郎的后衣领说:"唐藕郎,好小子。原来是你呀!"天兵乙随即补充道:"杀了他,赶快杀了他!......"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天兵乙说那话的同时,藕郎已经把嚼碎的宝珠吞了下去。刚一吞下去,藕郎的浑身上下立即变白了,与此同时,天兵甲和天兵乙也就看不见藕郎的身影了。

  尽管什么也看不见,但手里仍然抓住藕郎后衣领的天兵甲,仍然能感觉到藕郎的存在。因此,几乎在藕郎的身影突然消失的同时,天兵甲手起刀落,当即将藕郎砍成两段......

  宝珠的作用十分神奇。如果藕郎没有被抓住衣领,一旦吞下嚼碎了的宝珠后,天兵天将也耐何他不得。尽管藕郎已经被天兵抓住,并一刀将他砍成两段,但宝珠的神奇作用并没有因此而完全丧失--藕郎虽然被砍成了两段,但两段之间仍然有根根细丝相连。不过,这时的藕郎已经成了一根与其身体一样长的,连肉眼也能看得见的,雪白雪白的像萝卜一样的东西。

  天兵甲发现,那是一种特殊的"萝卜",它的中间是空心的共有七个孔。且两段"萝卜"之间的根根细丝全都弹性十足,天兵甲的砍刀刚一提起,刚才弹开了的两段立即合到了一起。

  "藕郎的身体中间为什么会有七个孔呢?"天兵乙好奇地问。

  "也许是藕郎的心吧,凡人不是经常说'心有七窍'或自称'七窍玲珑心。'"天兵甲说。

  天兵乙问:"这么说,那根根细丝都是藕郎想念荷花仙子的心思(丝)哕?"

  "管他是不是,我们先斩了他再说。"天兵甲说完,起手又是一刀。

  藕郎的身体仍然是"藕"断丝连--刀一抽走,随即合拢。天兵甲连砍数刀,每次都是抽刀即合。天兵甲和天兵乙恼羞成怒,只好将藕郎那个长萝卜似的身躯抬起来,丢人东钱湖中完事。

  天兵天将走后,乡亲们把长汀子叫回来了。长汀子听说母亲被逼得跳了湖,父亲的遗体也被天兵天将抛入湖中,便站在湖边大哭起来。长汀子哭着哭着,突然发现湖中间伸出一只手来,一开始是五指并在一起,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

  "那是我妈妈的手!"长汀子高兴地喊了一声。话音刚落,那只手并拢的五指便慢慢地伸展开来,变成了一个很大很大,周围还有些折皱的碧绿碧绿的荷叶。长汀子看了之后说:"那是我妈妈的最爱穿的那条绿裙子!"

  乡亲们以为长汀子是想妈妈想得走火入魔了。便劝他说:"长汀子别乱讲,那不过是一片叶子,怎么可能是你妈妈的裙子呢?你别着急,我们一定想办法将你父母亲的遗体打捞上来。"

  "不,你们不用打捞,妈妈没有死。"长汀子边哭边说,"妈妈,你不是对父亲说你是荷花仙子么,你的手怎么会变成荷叶,而不是荷花呢?"

  长汀子哭着哭着,湖中间突然又伸出一只手来。一开始也是五指并在一起,像个空心拳头,更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

  "那也是我妈妈的手!"长汀子又喊了一声。同刚才一样,长汀子的话音刚落,那只手并拢的五指便慢慢地伸展开来。不过这一次没有变成一片碧绿的荷叶,而是变成了一朵粉红色的荷花。

  "我的父母已经在东钱湖下团聚了。从今往后,他们永远永远也不会再分开了。"长汀子见有人摇头,表示不相信便解释说:"这荷花是我的妈妈荷花仙子,这荷花下面便是我的父亲藕郎。你们如果不相信便等等看,要不了多长时间,这荷花中间便会长出莲蓬来,莲蓬中间全是碧绿碧绿的宝珠。"果然被长汀子说对了。没过多久,荷花中间便长出了莲蓬,莲蓬中间长满了荷花仙子送给藕郎的那种碧绿宝珠。剥开宝珠一看绿色里面是白色,再往里剥,白色里面又是绿色。

  原来,天兵甲和天兵乙刚把藕郎抛入湖中,就被荷花仙子发现了。在东钱湖里避难的荷花仙子,一直在倾听岸上的动静,只等天兵天将们撤走后再与家人团聚。但在水里毕竟不比在岸上看得那么清楚,只能以听为主。荷花仙子在湖里呆了一天又一天,老也不见天兵天将撤退,有几次听不到岸上的动静,以为天兵天将已经撤走了,正准备出来看看,突然又听到当了天兵天将说话的声音。"哎,我何必去冒那个险呢?如果天兵天将撤走了,藕郎肯定会来喊我的。"

  因为她坚信有宝珠护身,藕郎是不会死的。宝珠是荷花仙子的护身法宝,有了它荷花仙子才能上天入地,变化自如,水火不侵,刀枪不入。如果失去了宝珠,荷花仙子的神性将会失去一多半。因此,对于荷花仙子而言,碧绿宝珠与她的生命一样重要。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心上人,荷花仙子是不会让宝珠离开自己的。

  拿定主意之后,荷花仙子便一直在湖里等待藕郎的呼唤。没想到一等不来,二等不到,却突然从上面掉下来一个雪白雪白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藕郎已经变化了的躯体。荷花仙子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抱住藕郎,痛哭不止。慢慢地他们便双双沉入湖底。

  荷花仙子撕破自己的衣服为藕郎包扎伤口,为了防止流血,她把伤口包得很紧很紧。后来凡是包扎过的地方就变细了,从那以后,藕郎的身躯就变成了节节相连藕。

  藕郎变成藕之后,紧紧抱着他的荷花仙子也与藕连到了一起--莲藕便因此而名。

  变成莲藕后的荷花仙子听到长汀子的哭声后,连忙将自己的二只手伸出水面,变成了荷叶,再次听到长汀子的哭,便将自己的另一只手伸出水面,变成了荷花。后来她的两只脚也分别变成了荷叶、荷花。

  长汀子说,荷花结出的莲籽,似绿宝珠更似他们三口之家:外面那层绿色是他妈妈,中间白色的是他父亲,白色中间的那个碧绿碧绿的芯儿就是长汀子--他是父母亲的心。也是父母共同拥抱他长汀子的象征。

  长汀子说,荷花仙子来到凡问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奉献美丽,一是为了奉献爱心。她把美丽奉献给了东钱湖,把爱心奉献给了藕郎和长汀子。在生死关头荷花仙子献出了宝珠就等于奉献出了她生命的全部。而藕郎自从嚼碎宝珠咽入腹中那一刻开始,同样是奉献出了他生命的全部。长汀子说,他作为荷花仙子和藕郎的儿子,也准备奉献出他生命的全部。

  起初,乡亲们对于长汀子的话,并不能完全理解,后来,当他们慢慢发现红花、黄心、绿叶的荷花和荷叶,不仅给他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色、清新的空气,而且荷叶可以人药,还可以供儿童们做玩具,供南货店里做包糖、包盐、包糕饼点心的包装;而荷花下面的藕则既可以供人类当饭,也可以当菜--没有一样不是为奉献而生,为奉献而死。

  长汀子的象征--莲籽,更是为奉献而生,为奉献而死。作为食品它可以充饥,可以解凉,还可以清心明目,作为种子,把它种到水里,可以生根、长叶、开花、结果......

  玉皇大帝得知荷花仙子一家人变成莲藕后,非常生气立即下令火速铲除。但是,天兵天将们把它们挖到哪里,莲籽儿就掉到哪里,莲籽儿掉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开花、长莲藕、结莲子。不仅莲籽是这样,藕也是丢到哪里便在哪里生根发芽......以自己的全部身心为当地老百姓做出奉献。

  当地人为了纪念荷花仙子和藕郎的奉献精神,便把鄞县改名为奉化县。"奉"有捧的意思,《饰非子和氏》中的"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之说用的便是"捧"的含义。奉又有进献、事奉、信奉、敬爱、信奉、帮助等多种含义。奉又与俸禄之"俸"相通。

  --因此,用"奉化"二字来纪念他们的奉献精神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上述七八种含义,无论哪一种都与奉献有关,而以上奉献又都是由荷花仙子、藕郎转"化"而成,变"化"而来,这奉与化也就更加恰如其分了。后来当长汀子成了布袋和尚,特别是当人们得知布袋和尚便是未来佛弥勒佛的化身后,又发现这转化和变化与佛教的坐化圆寂,道教的羽化升仙,儒教的化险为夷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总而言之就是佛教的彻底中国化,弥勒佛的彻底中国化。虽然这些都是后话,但当时荷花仙子和藕郎这么一变一化,可就苦了他们的孩子长汀子。

  当时年仅十三岁的长汀子,不得不放弃学业,今天帮张家劈柴换上一顿两顿饭吃,明天帮李家写封信、画个中堂什么的,换上两个笔墨钱,后天替王家放牛换一件两件衣服穿。

  尽管,长汀子即使不替别人干这干那的,乡亲们也不会让他挨饿的,但长却宁愿凭自己的劳动去换取"百家饭",却不肯无功受禄吃"挨脸饭"。

  一晃便是三年时间过去了。在这三年里,三个曾经教过长汀子的教书先生,先后找到长汀子,说他是个读书的奇才、怪才,如果就这么默默无闻地过下去,实在是委屈了他的满腹文才,一定要设法进京赶考。

  乡亲们听了几位先生的话之后,也都劝他不要荒废了学业。从那以后,凡是长汀子帮别人干活,别人都是只保障长汀子的吃喝,不准他替他们干活。

  长汀子面对此情此景,便决定到苏州去找自己的叔父试试看。近三年来,为了生存长汀子把家里能变卖的东西都变卖了,剩下的惟一遗产只有那个没人要的大布袋子。长汀子把布袋子往肩上一搭便上路了。

  从奉化到苏州遥遥千里,两袖清风,囊空如洗的长汀子,一路上为人写字、画画、担水、劈柴......凡是他能够干得了的活儿都干过。其中也包括当乞丐要饭,沿门唱"莲花落"当叫花子。

  但无论干什么,长汀子都坚持一个原则:利己不损人。在二者发生冲突时,宁可损己利人,也绝不损人利己。因此,当他在苏州城郊的关帝庙内的神柜前,捡到那个价值三百两银子的绸布包袱时,便下定决心,忍饥挨饿地站在那里等待失主......。可惜,找到失主后,长汀子却因想和小英姑娘亲嘴而得罪了失主。

  长汀子怀着万分内疚的心情,踏上了富春江的渡船。渡船离岸后,突然一道闪电过,乌云中十分清晰地出现了四个大字"青天白日"。老艄公大声告诫大家:"你们都好好想一想,谁做过什么亏心事,请自己跳下江去,以免连累满船客官。"

  长汀子慢慢地站起身来,痛心疾首地说:"我曾经对一个丫环产生过非分之想......。"说完"扑咚!"一声便跳进了汹涌的江中。

  长汀子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既赢得了人心,也为自己赢得了生命,氟得了爱情、婚姻、家庭......

  此时此刻的长汀子虽仍然未脱俗缘、俗念,却早已断绝了求取功名的念头。妻子小英却极力劝丈夫进京赶考。结果却是连续三次都是布衣而去,白丁而归。小英失望后送给长汀子一首《因何年年被放回》的诗。次日清畏,妻子小英发现丈夫留给她一首题为诼春栩》的诗后便不见了。

  长汀子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浙江奉化。他觉得,为人在世永远也不能忘已自己的根本,而生于斯、长于斯、养于斯、育于斯、受教于斯的奉化便是的根本。

  长汀子拜岳林寺性空长老为师,性空长老赐法号"契止"--从那以后,长汀子与俗家的契约便彻底终止了。

  契止仅仅在岳林寺呆了三年便离开岳林寺,到神州各地去寻找人间极乐世界去了。由于他经年累月地拿着个大布袋儿四处化缘,人们便'触景生名'地称他为布袋和尚。

  在寻找人间极乐世界的过程中,布袋和尚发现自己每找到一个人间净土,人们便蜂拥而至,人间净土慢慢地也净不起来了。布袋和尚这才决定寻找物资净土的替代物--心灵的净土。

  当神秘的老和尚得知布袋和尚在找到了物资净土之后,又回过头来重新寻找心灵的净土时,便对他说: "你这不是兜了一个大圈子又回来?"布袋和尚说:"我已经发了一个心愿:要让普天下的老百姓开口长笑,永远高兴。"

  "那怎么可能呢?"神秘的老和尚说,"有道是:'人心不满面百,做了皇帝想外国'。人的欲望永远也得不到满足,你怎么可能让他们开口长笑,永远高兴呢?"

  "我虽然没有办法让人们把喜欢的都得到,确可以努力做到让人们对于已经得到的都喜欢。开口常笑、永远高兴的来源不是满足所有人的欲望,而是让贪欲过剩的人无所求。"布袋和尚说,"这样吧,我们不妨打个赌:如果我不能让普天下的老百姓开口长笑,永远高兴,便永远当未来佛......"神秘的老和尚说:"这打的是什么赌,你本来就是未来佛呀。"

  布袋和尚说:"我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实现自己许下的大愿,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也不到人间来当家、传法。"

  神秘的老和尚知道布袋和尚是个小事很随和,大事爱较真的人,便有意错开话题说:"你我像这样争论下去是不会有结果的,老纳建议你去一趟苏州,苏州今年发生水灾,饥民遍地,你可以去那里试试你那法子管用不管用。"

  "试试就试试!"布袋和尚上前与神秘的老和尚击了一掌后转身便走。

  去苏州的路程不算近,但对于布袋和尚而言却也不算远。一路上,他与黑狗慈云晓行夜宿,不紧不慢地走着。每到一处,不是扶危济困便是超度善良。

  途经之地大都风调雨顺,但一进入江苏地界便发现那里的灾情比他想像的更严重。一路上见到了不少逃水荒的灾民的尸体,客店也因缺粮而不留宿客。布袋和尚只好到苏州郊外的寒山投宿。

  寒山寺是著名佛教寺院,它的主要殿宇有大殿、藏经楼、碑廊等建筑。寺外河流清澈,石桥高耸,寺内曲栏回廊,绿树黄墙。平常无论什么人,凡有幸目睹过寒山寺的,便会为它那"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深深吸引。

  唐朝天宝年间,诗人张继乘船夜泊寒山寺所在地枫桥镇时,曾写下了《鼠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布袋和尚今天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寺院内外到处都是灾民,等候施粥的饥民队伍长达二三里地,包括大雄宝殿在内,凡是能住人的地方,夜晚几乎都躺满了灾民。

  布袋和尚见寺内的东厢房内停放了三十余口棺材,西厢房内仅放着一口棺材,便和慈云一道住进了西厢房。布袋和尚预感到这一夜肯定非同寻常,因此,他一点睡意也没有,一直睁大了眼睛看着那些棺材。

  三更过后,奇迹发生了:每个棺材内都先后伸出一只手来作乞讨状。东厢房内所有的手都焦黄枯瘦,只有西厢房内那口大棺材里伸出来的手比较肥白。

  布袋和尚说:"你们这些饿死鬼,想必是囊中羞涩,向我讨钱吧?"说完便解开布袋,掏出钱来,每人给了三个铜板。给完后回头一看,东厢房内的手全部缩了回去,只有西厢房内的那只比较肥白的手,依然如故。

  "看来三文钱还不能满足你的欲望呵?"布袋和尚说,"那好吧,贫僧再给你加一点。"说着便一文一文地往上加,一直加到一百文时,又为他换成用绳索穿好的一贯整钱,那只手仍然没有缩回去的意思。

  布袋和尚生气地说:"你这个滑头鬼,也太贪得无厌了!"说着一下子从布袋里提出两贯钱来全部挂在其手上。那只手终于缩了回去。这是什么人,为什么死了做鬼仍然这样贪得无厌呢?

  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布袋和尚端来一盏灯,将东西厢房里的棺材查看了一番。他发现,东厢房里的棺材全都写的是"饿民某某",而西厢房那大棺材写的是:"吴江县令贾公之柩"。

  布袋和尚笑了笑说:"饥民无贪欲,三文钱便能满足愿望,而贾公惯于接受馈赠,收受贿赂,如果达不到他心里想的那个数,他就不收啊!"

  布袋和尚话音未落,突然听到"哗啦......"一声,回头一望原来是西厢房里的三贯钱尽数洒落在地上。他以为是那位贾县令因受不了他那番话的刺激,而决定将已经到手的钱,如数退还呢。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对:若是问题那么容易解决,那神秘的老和尚就不让我到这里来试试看了。

  布袋和尚带着审视的目光一看,原来是由于棺材的缝隙太小,贾县令手里拿的钱却太多,手缩回去了钱却拿不进去,贾县令的鬼手在棺材里用力强拉硬拽,结果不仅没拽进去,反而把穿钱的绳子拽断了,铜钱"哗啦"一下散得满地都是。当布袋和尚回首审视时,贾县令的手已经再次伸出,四面空捞,捞了好半天还是一文钱也没捞到。

  布袋和尚轻轻拍了一下贾县令的手说:"县令大人,这是由于你自己的贪心太重,才使你仅仅剩下一双空手啊。你看看那些饥民,他们尽管索取的不多,却毕竟有三枚铜钱入囊啊。"

  布袋和尚以为有了刚才那番话那只手会缩回去的,不料话说完手仍然在四周空捞不已。布袋和尚"啪!"的在鬼手上打了一巴掌后说:"你还捞他干什么。你想过没有,你生前收了别人的三五贯钱,便行私刑,打屈棍。甚至替豪门做犬马。结果使许多人蒙冤受屈,使许多人妻离子散,甚至丢了性命,到头来你又积蓄了多少钱带进棺材里来了呢?"

  布袋和尚话说着说着,贾县令的那只手便慢慢地,有气无力地缩了回去。

  布袋和尚正准备发表一番感慨,他身后的黑狗慈云却抢在他的前头"汪!汪!汪!"地连叫三声。布袋和尚心里一惊:"难道黑狗也领悟了我刚才那番话的意思不成?"

  慈云的反常举动使布袋和尚一下子想起了自己三十年前离开岳林寺时的情景。那时的慈云并不是一条狗,而是山门外的一块卧牛石。当布袋和尚说:"弟子要的这项礼物很特别,就是山门外那块卧牛石"时性空长老倍觉意外地问:"你要它干什么?"

  布袋和尚说,无论卧牛石的故事是传闻还是真实,他总觉得岳林寺亏待了这位虔诚的佛门弟子。他认为在这个法号慈云的小和尚身上乘载着一种精神。正是为了这种精神,布袋和尚才下定决心把那块卧牛石变成一条狗带在身边的。他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够感化这块顽石。

  布袋和尚离开岳林寺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来,黑狗慈云跟着他走南闯北:在洛阳度方少君,到汴梁度刘均佐,再到神州各地去寻找凡间净土、人间的极乐世界。可算是历经千辛万苦,熟视世态炎凉,常听布袋和尚讲经,几见如来佛祖说法......。慈云抢在他的前头"汪!汪!汪!"地连叫三声,使布袋和尚突然意思到,也许那块顽石变成的黑狗真的被感化了。

  "慈云,为师准备向这些躲藏在棺材里的亡灵们说法道禅了,如果你愿意的话,就坐在为师面前认真地听吧。"布袋和尚试探性地说。没想到黑狗慈云果然跑到他面前,以前脚支撑起上半个身体,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听他说法道禅。

  "苦难是救人最好的良药,障碍是步入坦途的先导。而今世俗中的为学之人,往往不明白只有先学会排除障碍,才能保证日后遇到障碍时,因不知道如何排除而坐失步入无上大道的良机。"布袋和尚见慈云听得十分专注,也就十分认真地说:"只我们能够做到:

  以病苦为良药,以患难为逍遥,

  以遮障为解脱,以群魔为法侣。以留难为成就,以敝交为资粮,以拂逆为园林,以名利为弃履。以淡泊为富贵,以屈抑为行门。就一定可以居碍反通,求通反碍......"

  这是一段看似浅显,实则高深的"禅机"佛法。如果有谁能够真正将它们听懂,便很有可能让死者复活,畜生脱变为人的。布袋和尚从来都没有这么正正规规,一本正经地讲过禅机佛法。今天的破天荒之举,既是为了超度那些饿死的饥民,也是为了超度黑狗慈云。

  讲完之后,布袋和尚认真地观察了一下东西厢房里的反映。大约过了一杯茶的工夫,什么反应也没有。

  这时,一百零八响的钟声也刚刚敲完。这时布袋和尚突然发现黑狗慈云居然朝他一个劲地点头。便奇怪地问:"慈云你点的哪门子头啊?如果真听明白了,也许从此后又可以恢复人形了。"

  "师傅我真的听懂了。"黑狗开口说话道,"我跟随师傅三十余年,听了很多也想了很多,就是一直无法将师傅平常讲的那些个内容有条不紊地整理出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师傅刚才的那一席话,一下子将慈云的心点亮了。模糊的清晰了,迟疑的坚定了,零散的集中了,零乱的有条理了......"布袋和尚打断黑狗的话说:"你别给你师傅戴高帽子,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你的'条理'来......"

  黑狗说:"依弟子看来,人生在世就应该做到:处世以立德为事业,行持以观心为稳当,精进以律己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讲为解脱,孝养以竭力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语言以减少为直接,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老死以无常为警策,治事以精严为切实,待人以至诚为供养,长老以耆旧为庄严,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居众以谦恭为有理,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慈云说着说着,奇迹又一次发生了:黑狗的狗头竞慢慢地变成了人头

  布袋和尚见此情景,决定助慈云一臂之力。只见他用手一指,慈云身上的狗皮便一寸一寸地脱落下来,不一会儿便恢复了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