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相识"布袋和尚为方少爷释疑解难,方少爷则请他与常知府赴宴。布袋和尚为主人讲了个故事,说是一个年轻的乞丐,因故救了丫环一命,不求别的报答,只求她让他亲一口。丫环一句"青天白日之下......"让乞丐无地自容。
乘船过江时,突然一道闪电,乌云中显出四个大字"青天白日"。老艄翁告诫大家:"这是老天爷在显灵,说我们这条船上有人作恶、欺天。谁做过什么亏心事,请自己跳下江去,以免连累满船客官。"长汀子慢慢地站起身来,痛心疾首地说:"我曾经对一个丫环生过非分之想。我问心有愧,我愿以一人的小命,保全船客官的平安。"说完"扑咚!"一声便跳进了大浪滔天的江中。
"圣僧,你这话我怎么越听越糊涂呢?"方少君一边抓头皮,一边向。
布袋和尚对方少君耳语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关于为什么'没钱打和尚'的事,容贫僧改日登门细述如何?"
方少君想了想说:"选日不如碰日,不如今天就请圣僧和知府大人一道光临寒舍同出素方。"
布袋和尚说:"出的子素方呀?好不容易遇见你这位大施主,不来他个鸡鸭鱼肉齐上阵,还等什么呀?"
"我是怕......"方少君欲言又止。
"怕便不来,来便不怕。"布袋和尚说,"贫僧向来修心不修口,自到洛阳至今还没开过荤呢,你们难道没发现贫僧这些日子瘦多了么?"
一席话说得在场的人们哈哈大笑。人们嘴里没说心里说,如果你布袋和尚现在这个样子也可以叫做瘦的话,那普天之下便不会再有胖人了。
方少君没有笑,而是慎重其是地请布袋和尚和常县令到他家里去吃午饭。
常知府不愿意错过这能够多多向布袋和尚请教的机会,便很痛快地答应了。他让方少君与布袋和尚前面先走,他将一些事儿交代一下随后就到。方记钱庄的门面看上去并不太大,不过并排三问大瓦房罢了。没想到过店,穿堂,进入后院后,别有一番洞天--店堂后面是个规模很大的大花园,亭、台、楼、角、榭应有尽有。初秋时节,在一棵桂花树旁摆一张桌子,三把椅子,泡上一壶上好的西湖龙井,一面喝茶一面聊天,那真是神仙过的子。
不过方少君并无心品茶,他急于想弄明白布袋和尚在解释前两句话时既不卖关子,也不吞吞吐吐,说到"没钱打和尚"时便突然一反常态地要"登门细述"。
"快把东西拿出来吧。"刚坐下不久,布袋和尚便说。
"什么东西?"方少君没想到布袋和尚比他更着急,一下竟给僵住了。
"装什么呆呀?快把镇店之宝拿出来呀!"布袋和尚善解人意地说,"你不是急于想知道你父亲为什么让你'没钱打和尚'么?趁常知府还没有到,让贫僧与你细细道来。"
方少君应了一声:"我这就去取。"转身便走,不一会儿便抱来一尊双手合十,打坐于莲台的铜和尚。那铜和尚的体积并不大,包括莲台在内亦不过真人的脑袋那么大。方少君递给他时却特意提醒了一句:"小心点,这个铜和尚特别沉。"
尽管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布袋和尚在接手时,还是差一点就把铜和尚掉到地上去了。因为,铜和尚的分量重,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布袋和尚见那铜和尚圆滚滚的样子,觉得还真有点像自己圆圆胖胖的样子。
他将铜和尚抱起来摇了,听到里面沙沙地响,便说:"不错,就是他。"然后又将铜和尚翻过来,倒过去,浑身上下看了个遍,仍然是一边看一边说:"不错,是他,就是他。"
方少君说:"我们方记钱庄就这么一个镇店之宝,当然不会有错。"
布袋和尚说:"方少爷,贫僧的意思是,你父亲所说的'没钱打和尚'让你打的就是这个和尚。"
"圣僧的意思是打他就能打出钱来?"方少君问。
布袋和尚说:"不仅能打出钱来,而且能打出许多钱来。不过,不能像打贫僧那样站在地上打,而是要倒过来,或吊起来打。""让我来试试如何?"常知府人随声到。
方少君连忙起身让座,一阵寒暄之后,便起身"打和尚",没想到这位身材瘦弱的知府大人,连抱三次也未能将那铜和尚抱起。"这是什么东西做的,怎么如此沉重?"
方少君说:"铜和尚,当然是铜的呗。"
常知府说:"铜的?不可能吧,铜的怎么会这么沉呢?"布袋和尚说: "想必是因为他肚子里有货吧。"
"有什么货?"知府问。
"贫僧把他抱起来,你敲打敲打就清楚了。"布袋和尚说完将那铜和尚头朝下,脚朝上地举至胸前。
常知府找了根木棍,在铜和尚的肚皮上"咚!"的敲了一下。只见铜和尚一张嘴"当"的一声,吐出一颗东西来。
常知府捡起一看立即惊叫一声:"哎哟我的娘,是颗金豆豆!"说完再敲一下,铜和尚一张嘴"当"的又吐出了一颗,拾起来一看"哎哟我的娘,又是一颗金豆豆!"
常知府准备再敲,布袋和尚却将铜和尚放到桌子上说:"不必再敲了,再敲还是金豆豆。"
方少君这才恍然大悟道:"这就是家父那句'没钱打和尚'的妙处之所在呀。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方少君说完忍不住珠泪双流。并再次向布袋和尚和常知府表示歉意:"方某对不起圣僧,早晨多有冒犯。方某也对不起常大人,方某若是有圣僧似涵养,常大人那样的教养,也不至于做出那种当街打和尚的尴尬事来。"
常知府劝方少君不必过分自责,布袋和尚没有劝,而是给方少君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年夏天,一个人称"长汀子"的年轻乞丐,手里拿着打狗棍,腋下夹着讨饭的碗,紧一步慢一步地从苏州城区,向浙江临安(今杭州)方向走着。
夏天的太阳出山早,长汀子觉得越走温度越高。到了正午时分,更是赤日炎炎,从头顶上直接射下来的太阳,晒得他皮肉发烫,已经晒热了的地皮,烙得他的脚板不敢沾地。这时前面正好出现了一座无人管理的关帝庙,长汀子正好进去歇歇脚。
长汀子进庙找了点水喝之后,决定找个阴凉、宽敞的地方躺一会儿再走。"啊,这个神柜上既宽敞又干净,就在这里躺一下得啦。"长汀子刚走近神柜便发现神柜的一端有个绸布包袱。
"庙里有人吗?这庙里还有人吗,是哪个把包袱放在这里呀?"长汀子喊了几声见无人响应便把包袱打开一看,那里面包了几件衣服,衣服里包了些银子和金银首饰,两样加起来其价值大约不少于三百两银子。
叫花子捡到银子岂不是天大的喜事么?长汀子确双眉紧锁,为丢东西的人着急:"失主一下子丢了这么多东西真不知道会急成什么样子呢,不行,我不能走,也不能睡觉,就坐在这关帝庙门前的石阶上等待失主。"人等人急死人,长汀子等了一个多时辰仍然不见人来。肚子里饿得咕咕叫,几次想进城去讨点吃的,又怕错过了失主,只好喝点水充饥。眼看太阳已经偏西了,才远远地望见一个人,慌慌张张地朝这边走来,一边走,一边向道路两旁张望,像是在寻找什么。
走近一看是个姑娘,十五六岁的样子,衣着漂亮整洁,人儿生得有模有样,举止端庄大方。那姑娘来到庙前,立即旁若无人地冲进庙去,在神柜上下寻找着。长汀子见此情景便主动上前问道:"这位大姐,是不是丢了什么东西?"
那姑娘显然没想到这座破庙里还有人,她先是一惊,随即抬头打量了一番长汀子后,深怀歉意道:"这位大哥,小女丢了一个包袱,适才因寻找失物心切,没有留意大哥也在庙内,多有得罪。"
"大姐不必客气。小生不过一乞讨之人而已。"长汀子知道是失主来了,但为慎重起见他还是问了一句,"但不知大姐丢了个什么样的包袱,让你急成这个样子?"
那姑娘听长汀子那口气像是拾到了包袱。忍不住抬起头来,再次将长汀子认真地打量了一番。只见他细皮嫩肉的,生得又白又胖,根本不像个叫化子,倒像是个读书识礼,识文断字的秀才,便说:"包袱虽然不大,也值不了多少钱,却牵涉着两条人命啊!"
长汀子听后一愣,连忙将藏在怀里的包袱拿出来问道:"姑娘找的是不是这个包袱?"
那姑娘一见,立即转忧为喜,眉开眼笑道:"没错,就是它!总算找到了!"说着便伸手过来接包袱。
长汀子觉得有些不对,这三百两银子并不是什么小数,她为什么说"包袱不大也值不了多少钱"?既然这三百两银子在她的心目中值不了多少钱,那她又为什么急成这个样子,且说它"牵涉两条人命"呢?因此,长汀子突然将包袱往身后一藏道:"且慢!烦劳姑娘说说这包袱里面都包了些什么东西?为什么说它牵涉到两条人命?只要你说得清、道得明,小生一定完璧归赵。"
那姑娘表示理解地点了点头说:"我叫小英,是苏州城里李记当铺家里的丫环,我家小姐姓李名春桃,自幼与陈秀才订了亲,同是富贵人家,二人从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后来陈秀才家不幸失火,不仅把家产烧光了,父母也不幸罹难。陈秀才安葬父母之后穷得身无分文。"
长汀子接过话头说:"你家老爷嫌贫爱富,强行逼迫陈秀才写下退婚文书对吧?"
小英姑娘说:"正是这样。不过陈秀才没有写。他对我家老爷说,古往今来只有男休女者,从未见过女子休男。我家老爷回敬道'说得不错,否则我怎么会让你写退婚文书?'陈秀才说:"春桃小姐聪明伶俐,一未违三从四德,二未犯七出之条,我爱她还爱不过来呢,凭什么休她?"
"说得好!"长汀子说。
"我家老爷自知理亏,无法辩解,便改'硬'逼为'软'逼。他让陈秀才立即进京赶考,如果金榜提名,便过府成亲,若是名落孙山,则从此一刀两断。"
长汀子说:"陈秀才一贫如洗,去哪里弄钱做路费呢?"
小英姑娘说:"我家小姐正是为了这件事情着急,才把她平日积蓄的散碎银子,还有她自己的贵重首饰包成一包。还请人连夜为陈秀才赶做了几件衣服,让我瞒着老爷,送到陈秀才经常住的关帝庙来交给陈秀才。今天,我起了个大早,从后门出来,天亮不久便到了这里来等陈秀才。也许是连日来一直没有睡好觉的缘故吧,我不知不觉便躺在神柜上睡着了。一觉醒来,蛰多已是日上三竿。哎呀糟糕,再不回去定会被老爷发现!情急之中,我起身就跑,到家后小姐问我:找到陈秀才啦?我说没找到。小姐说那包袱呢?我一摸才知道包袱丢了。"
长汀子说:"忙中有错,却有情可原。"
小英姑娘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小姐却埋怨我不该在庙里傻等,应该直接送到陈家庄陈秀才的老家去。我不敢多说,便慌慌张张地往回找。多亏你这位正人君子拾金不昧,要不,陈秀才无法进京赶考,我家小姐的婚事也就吹了。他们早就发誓:在生不能同罗帐,死后也要共坟冢',这岂不是牵涉到两条人命么?"
长汀子听后长叹一声道:"哎,难得你家小姐一片痴情,包袱在此,你清点一下钱财,快送去吧。"
"不必清点,如果你是个贪财之人,怎么会在此等待这么长时间呢?"小英接过包袱后说,"你救了春桃小姐和陈秀才的命,也等于是救了小英我的命。你这样的大恩大德,让小英怎么谢你呢?"
长汀子说:"这包袱本来就是你的,君子成人之美,本是理所当然之事,不必言谢。"
小英姑娘说:"你头顶烈日,忍饥挨饿地在这里等了这么久。似这样轻财重义的君子之举,怎能不谢谢啊!"说完从包袱里拿出一锭银子强行往长汀子的手里一塞道:"这是小英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下吧。"
长汀子很不高兴地说:"小英姑娘,你也太小看人了,唐某若是爱财,早把这包袱拿走了,还在乎你这区区一锭纹银?"
小英听他这么一说,心里更觉过意不去。便非常诚恳地说:"那你需要什么呢?"
长汀子认真地打量了小英姑娘一眼,又看了看自己的破衣烂衫后"哎......"了一声,便低头不语了。
小英姑娘见长汀子如此举动,以为他是想让自己帮忙做一身衣服,忙说: "唐大哥有什么要求只管说,只要小英能办到的就绝不推辞。"
长汀子见小英姑娘满脸真诚,便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我姓唐名长汀,大家都习惯叫我长汀子,浙江奉化人氏。自幼苦读诗书,16岁便中了秀才。只因父母相继亡故,家徒四壁,囊空如洗。便决定到苏州来找瑟一瑟状元公派人在苏州城里城外找了三四天也没发现小英姑娘说的那位乞丐。春桃小姐不甘心,又让小英姑娘亲自出去找了三天,还是踪影全无,只好作罢。
时隔不久,朝廷又封陈秀才为临安(今杭州)知府。陈秀才简单地准备一下之后,便带着春桃夫人和小英姑娘到杭州上任去了。
方少君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后来他们到底找到那位名叫'长汀子'的乞丐没有呢?"
布袋和尚正准备回答,常知府却先开道:"圣僧千万不要告诉他结果如何。你如果说出其结果,这顿酒本官就不喝了。"
"这是为什么?"方少君不解地问。
常知府说:"听故事,最忌讳的便是提前知道结果。若是提前知道了结果,就像吃肉时没有放盐一样,什么味道也没有。"
方少君想了想说:"知府大人言之有理。那就请圣僧按部就班地往下讲吧。"
布袋和尚摇了摇头说:"贫僧的五脏庙儿早就垮了,咱们能不能一边修五脏庙儿一边听贫僧讲呢?"
方少君说:"圣僧,你刚才讲的这番话,方某怎么越听越糊涂?"
"你能不糊涂么?"常知府接过话头道,"这是道家语言,道家认为万物有灵,万物有神。其中当然也包括人的心、肺、肠、胃......等五脏六腑。既然万物有神,那么五脏之神就应该有庙供俸。没人供俸斋饭岂不等于'五脏庙儿'垮了?既然垮了就要修,所谓'修五脏庙儿'不就是吃饭、喝酒么?""常知府如此有才,足见当今皇上圣明!"方少君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咱们就边吃边说吧。方勤,酒菜准备好了没有?"
早已在一旁等候多时的老管家方勤,见问连忙答道:"准备好了少爷,快请贵客入席吧。"
老管家在前面带路,不一会儿便到了他们用餐的餐厅。与其说是餐厅,不如说是一座雕梁画栋的高大建筑物。三层楼流线式样,清一色的砖木结构,米黄色油漆的墙壁,水磨桃花石地坪。楼上楼下,金碧辉煌。室内屋外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有宫灯、壁灯、吊灯、暗灯......五光十色。橱窗里摆着各色名酒: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绍兴花雕、泸州大曲、五加皮、竹叶青、状元红、五粮液、二锅头、红葡萄酒,花样繁多,品种齐全。
桌椅漂漂亮亮,器皿清清爽爽,室内窗明几净。厨房里煎炒煮炸、酱爆醋熘、粉蒸红烧、烤卤煨炖、凉拌、清蒸忙个不停。
落座之后,管家吩咐一声:"上酒菜!"那一道道名菜陆陆续续便上了。
第一道菜是鹌鹑眼,每盘数量是三千三。
第二道菜是炒鸡舌,全都是俗称'乌鸡白凤'的黑乌母鸡的舌头尖。第三道菜是凤凰蛋,说白了就是山中那野生的锦鸡蛋。
第四道菜名为炒龙J平一大蛇的肝脏一大盘。第五道是烧鱼须,第六道菜是蘑菇鲜。
第七道菜是东洋藕,第八道菜是西洋莲。第九道是豆芽菜,但每根都是四味全,一截甜,一截酸,一截淡来一截咸。第十道是个大拼盘,用的是七个猴、七个猿、七猪、七羊、七马,外加
七个大老犍。
光用心脏不用肉,四十九畜拼一盘。"请问少爷,今天用什么酒?"老管家问。
方少君本不懂酒,也不知道什么酒好什么酒不好。便问方勤:"我们家里什么酒最好?"
老管家说:"回少爷的话,据老奴所知,咱们家最好的酒当算自制存年封缸酒。"
"这存年封缸好在哪里,你说给我们听听,若是客人们感兴趣便拿来品尝品尝。"方少君道。
老管家说:"我们方家自制的存年封缸有点像我们的传统名菜大拼盘。它是用杏花液、桃花鲜、大曲、茅台、老白干、状元红、竹叶青、葡萄绿......七十二家美酒兑一坛。琼浆玉液齐搅拌,放入大缸深深埋,果泥封口味道鲜,昆仑山下窑十年。老爷在世之日,除非来了上等贵客,自己从不轻易开封喝这种存年封缸。"
老管家话音刚落,布袋和尚便说:"听你这么一说,贫僧的口水都快流多出来了。常知府,就喝这存年封缸如何?"
常知府说:"客随主便,方少爷给什么我们便喝什么,如何?""那好。咱们喝存年封缸!"方少君一锤定音。
老管家提来一壶封缸酒,正准备倒,布袋和尚却说:"老管家请把酒壶交给贫僧,你去找个干净盆子来,贫僧要夹几样菜给黑狗慈云吃。如果不是多亏了它,贫僧今天哪能品尝得到如此丰盛的酒宴呢?"
布袋和尚刚把酒壶接到手里,方少君连忙抢过去道:"哪有让客人倒酒之理?"
方少君为每个人倒了一杯后,刚把酒壶放下,布袋和尚拿起一只空杯道:"请给我的慈云也倒一杯如何?"
"当然,当然......"方少君嘴里说着,心里却犯了嘀咕:这和尚喝酒已是奇闻,这和尚的狗也会喝酒,那就更是奇上加奇了。更奇怪的是,当他们喝完第一杯,再倒第二杯时,那狗也在一旁汪汪直叫。那声音几乎与孩子说"要!要!"没有什么区别。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方少君见布袋和尚吃得差不多了便说: "圣僧,你的那个故事是不是可以继续了?"
布袋和尚还没来得及开口,黑狗又汪汪地叫了两声。这一次听上去已经不是刚才的"要!要!"而是"好!好!"了。
常知府说:"人们常说狗通人性,本官每每将信将疑,今天看了圣僧的爱犬,已是深信不疑了。"
布袋和尚笑而不答。常知府从布袋和尚的眼神中发现那笑声里,肯定含有耐人寻味的秘密。
方少君似乎没注意到这一点,只是一个劲地要求布袋和尚接着往下讲。布袋和尚干了自己面前的那杯酒后,摸了摸黑狗的脑袋继续讲道:
长汀子与小英分手后,心里又羞又愧,像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亏心事似的,终日低眉落眼地只顾赶路、乞讨,乞讨完了继续赶路。只想早一点离开苏州,回到自己的老家奉化去。
一路上晓行夜宿,饥餐渴饮,当他赶到杭州附近的富春江边时,已是深秋季节了。当时从杭州(临安)到奉化必须乘船过江。尽管他囊空如洗,但为了回家,他还是随着人群一起挤上了一条渡船。
老船翁喊了一声:"各位客官坐稳了,老汉这就要起锚开船了。"便非常熟练地一竿子将船点离了江岸。
离岸之船缓缓而行。倒也平稳,不料船至江心后,原本十分晴朗的天气,突然乌云四起,大风呼啸。一刹时,波涛翻滚,恶浪滔天,满船的客人大都吓得浑身发抖。一个个仰望苍天,祈求保佑。
这时,一道闪电过后,乌云中十分清晰地出现了四个大字"青天白见多识广的老艄公连忙稳住船橹,大声告诫大家:"这是老天爷在显灵。老天爷的意思是,我们这条船上有人曾经作恶、欺天。大家你们都好好想一想,谁做过什么亏心事,请自己跳下江去,以免连累满船客官。"
船上尽是些有钱有势的贪官污吏,恶霸豪绅。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装得一本正经的样子,好像谁也没做过亏心事。
这时风更大,浪更急,雷电更猛,大船颠簸得更厉害了。老艄公发疯似的怒吼道:"难道你们谁也没做过亏心事么?难道你忍心连累一船人,与你一块儿死么?"
长汀子听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只见他慢慢地站起身来,一字一顿,痛心疾首地说:"我曾经对一个丫环生过一次非分之想。我问心有愧,我这就跳下去,愿以我一人的小命,换取全船客官的平安。"说完"扑咚!"一声便跳进了波涛汹涌的江中。
"咣当!"
布袋和尚讲到关键时刻,被一个意外的响声给打断了。循声望去原来是方少君的酒杯掉到地上时发出的响声。
让布袋和尚不解的是,他和常知府都被酒杯着地的"咣当"声吓了一跳。方少君却仍然乘送酒入口的样子定格在那里,一动不动。
"方施主!方施主!""方老板!方老板!""少爷你怎么啦!少爷你可别吓唬咱们呐!"
"汪!汪!汪!"
一时间餐厅内乱成一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