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父志登 峰造极始复元
黄帝有几个儿子呢?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据此,不难看出,华夏民族的治水英雄大禹,是伯鲧的儿子,而伯鲧也就是白与,白马是骆明的儿子,骆明便是黄帝的儿子。
可陪.黄帝并非仅有一个儿子。在同一卷书有别样的记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啄啄,麟身渠股,取淖子日阿女,生帝颛顼。"这就是说,被后人称之为黑帝的颛项,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孙子。尽管《帝王世纪》中有:"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之说,但昌意和骆明都是黄帝的儿子绝无疑义。
有道是:一龙带九蛟其貌有别,一母生九子性格各异。昌意和骆明虽然都是黄帝之子,但他俩的性格却完全不同。骆明的祖孙三代都是实干家。"滔滔洪水,无所止极。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殛死,三岁不腐,副以吴刀,是用出禹。"这个见居于典籍的神奇故事,说的是昔日洪水滔天,骆明为了救民于水火,明知有生命危险还是让儿子上天去窃取神土根治洪害。伯鲧不仅去了,而且惨遭杀害之后,遗体三年不腐,最后硬是在其腹中剖出一个治水英雄大禹来。因此,人们说骆明就是甘心情愿地做老百姓的"骆驼",发誓要像"童月"那样为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
昌意则恰恰相反,他不仅人如其名:顺我"意"者"昌",逆我意者亡。而且好大喜功,处处追求名利,斤斤计较得失。如果按照臣民们的意愿和传统惯例,黄帝仙逝之后,帝位理应由长子骆。明继位。只因昌意巧取豪夺,志在必得;骆明憨厚慈善,步步谦让,所以帝权最后还是落到了昌意之手。
昌意登基之初也做过几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但是,他仅仅认认真真地当了三年君主,臣民们对他的看法略有好转之后,昌意便传下旨意,要仓颉马上动手撰写华夏历史。说白了就是要为他自己树碑立传。既然是历史,就必须先从黄帝写起。
黄帝生于山东寿丘,十五岁出任北方有熊国国君。后来因为定居南方的炎帝,在遭受九黎族的攻击时力不能敌,便亲自到北方去求助于黄帝。黄帝出了个"二帝联手,南北夹攻"的好主意之后,又几经周折才挫败了九黎族的叛逆行为。黄帝乘胜追击又杀死叛逆者首领蚩尤的九史弟,终于统一了华夏民族。黄帝也理所当然地被各部落,众诸侯推举为华夏民族的首领。仓颉不会弄虚作假,实事求是地将这些史实记录在史册上。
在记录黄帝惩叛逆、杀蚩尤这段史实时,仓颉仍然秉笔直书。昌意认为这段史实有损黄帝的德政,也有可能引起九黎族的子孙对朝廷的不满。仓颉秉笔直书便是有意诋毁先帝形象,动摇皇家的千秋社稷。如不立即改写,将对仓颉旋以车裂之刑。仓颉认为:历史是给后人看的,自己身为华夏先祖们的子孙,子孙们的祖先,应当对炎黄子孙负责,决不能随意篡改历史。否则就是上对不起祖先,下有愧于子孙。历史是已经发生了的实事,既改不了也抹不掉。宁受车裂之刑,也决不能做篡改历史的罪人。
一日寅卯时分,仓颉一家被一阵"咚咚"的脚步声,"乒乓乒乓"的刀剑碰击声惊醒。丽人公主开门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御用军把"驸马府"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是为甚么?"丽人公主不解地问。"......"没有人回答。
"你们究竟想干甚么?"公主又问。"......"仍未听到回答。难怪他们一问三不知--上司仅下令"不得走了仓颉"。心里没底,当然无从谈起。
"肯定是为了撰写《史册》而来。"--仓颉领教过圣上的为人,深知圣上的脾气,早已是"老黄牛吃草鞋--心里有底。"仓颉没有到门外去询问,他与沮诵一道留在堂前思考对策。
丽人公主见问不出子丑寅卯来,非常生气:"都给我滚;快滚回演兵场去!"一气之下,这位先帝的公主,当今御妹便发起火来。门前几位士兵怯生生地望着她,但没有一个准备"滚"。沉思片刻的丽人公主,猛然抽出寒光耀眼的佩剑,不紧不慢地说:"这是先帝赐给本公主的护身法宝,可以先斩后奏。你们无故围困驸马府在先,不肯说明原因在后,再不撤走休怪宝剑无情!"
这一招还真灵,话音刚落,就见一位中年将士上前施礼道:"公主殿下息怒,有什么话进屋去慢慢说好吗?"
"有甚么话好说的,还不给我......"一句话没说完,丽人公主突然发现来者乃前朝宰相后风的大儿子公孙,还一个劲地朝她使眼色,因此,她立即把后半句改成了"一...·还不给我快进去。"仓颉、沮诵一见公孙将军便迎上去。父子俩没来得及开口,公孙将军已经"嗵!"地跪下了:"左史大人快跳窗逃走吧,末将可以网开一面,也可派心腹小校护送。"
"将军请起,请说明原委再作决断如何?"仓颉十分冷静。
今天一大早,公孙将军正在队前"点卯",宫中一位跟班内侍突然来到演武场,将他叫到一边说,仓颉抗旨不遵,致使圣上气得一夜没睡好。为了杀一警百,圣上决定今日午时三刻处死仓颉。为防不测,圣上委派在下通知公孙将军,立即派兵包围仓颉的住处。午时三刻一到,圣上将亲自监斩一一在皇家祖庙前处死仓颉,以慰先祖在天之灵。
公孙将军虽然自幼习武,却非常敬佩仓颉。因此,在包围驸马府时,有意缺一围三,网开一面,并于"无意"问弄出声响惊醒仓颉一家之后,迅速立:暗处寻找进来通风报信的借口。
听完公孙将军的叙述之后,丽人公主立即奔回卧室,为仓颉准备行李。
"给诵儿准备行李,让他先走!"仓颉口气非常坚定。丽人公主二话没说便"遵旨"去了。
"阿爸,你......"沮诵刚开口便被仓颉打断了话头:"没有责任便不成其为人。让你先走是做父亲的责任。"
"让阿爸死里逃生难道不是做儿子的责任么?"沮诵激动地反问道。
"不!做儿子的责任是继承父志。造字之神的儿子应该......"
"子子孙孙造字不息,对吧?""诵儿,你......"
"阿爸,眼前凡是有言、有物便有字,这字不是早就造齐全了么?再造也......"
"沧海桑田万载反复一次,世事如云瞬息变化万千。这字千百年之后也未必能言齐、言全、言了啊。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吧,'七零八落'原本写着七菱八落,本意是七月才开始由花变成果实的菱角八月便到了菱熟蒂落的时候。可是后来老百姓偏偏借用这句话来形容多而杂乱,为父不得不重新造了一个零乱的零字,用七零八落来表达这个意思。可是后来又有人将'零'字单独挑出来表示草木花叶的枯落。如:零落、凋零等等。这就是为甚么做到老,学到老,还有许多没见到,的原因所在啊。
仓颉的话让沮诵明白了字必须继续造下去的道理,并未能使沮诵放弃"难中救父"的责任。沮诵提出:要么阿爸先走,要么父子一起走,--做儿子决不能丢下命在旦夕的父亲不管。仓颉说,为父已成老朽,来日无多,死不足惜。你年轻力壮来日方长,一旦圣上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肯定要斩草除根,必须趁圣上正犯糊涂时走才万无一失。
就在这父子二人谁也不让谁之际,丽人公主将包裹往沮诵手里一塞说:"如果你承认自己是造字之神的儿子,现在就走。走得越远越好,否则......"
"别说了,阿妈,孩儿现在就走!"沮诵正准备翻窗户,仓颉却吩咐:"开中门,送少爷上路!"在场的人全都愣住了。仓颉对沮诵说:"你只管昂道挺胸,大大方方地从中门走出去,待你的舅舅明白过来,你早已龙潜深海,鸟入密林了。"
"孩儿听阿爸的。"
从那以后,沮诵便隐匿民间。因此除了《世本·作篇)上有"沮诵,仓颉作书"的六字之外,我们至今未能找到有关沮诵的其他记述。
沮诵走后,丽人公主又取出另一包行李交给仓颉,劝他跳窗逃命。仓颉非但不走,仅用"我只要分久必合,不要合久必分,,的话来搪塞。当丽人公主也用仓颉说过的"这由不得你,也由不得我"来回敬时,仓颉又推心置腹地说"人活百岁难免一死,但无论是早死晚死,都必须死出人格来。猛虎无法选择死的方式,但它们无论是病死、饿死、还是被猎手打死,都是站着死。如果连站的力气也没有,猛虎便靠在树上、石头上死去。这就是所谓虎死不倒地。万一在临死之前找到可以凭借之物,猛虎一定会用两条前脚撑起上半截身子~死后仍然成虎视眈眈的样子。因此,又有虎死不倒威之说。
"我仓颉不敢以造字之神自居,也可算得字、画行业的一代先师。为人师表者,与其窝窝囊囊地活着,不如堂堂正正的死去......"
昌意要的是名垂千古,仓颉追求人格尊严。追求人格尊严的是生死相依的丈夫;要性命便不给尊严,要尊严便不给性命的是情同手足的兄长,丽人公主不知何以言对。为了替丈夫讨公道,讨尊严.丽人公主决定冒险闯宫。
"利令智昏的君主,是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的!"仓颉在劝无效时,不得不晓以利害。"有道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有知难而进才是人。我就偏不相信他昌意会对我这个同胞妹妹下毒手!"丽人公主铁了心。
果然不出仓颉之所料,昌意帝不仅说非杀仓颉不可,而且下令"把这泼妇轰了出去"!
丽人公主在自身人格与尊严倍受伤害之际,猛然想起仓颉的话:"与其窝窝囊囊地活着,不如堂堂正正地死去。"没等别人动手"轰"她,丽人公主便在大喊一声"暴君"的同时,拔剑自刎了。
昌意逼迫妹妹自刎身亡,实属骇人听闻,意欲处死仓颉更是天理难容。消息传开之后,朝野舆论哗然。首先有文武百官出面保奏;接着是几位兵权在握者联合十大部落酋长当面晓以利害:"圣上若再一意孤行,吾等将不惜冒犯上之名,另立亲王骆明为帝!"
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地的"谤木"上,每天都刻满了谤言、诽语。"谤木"又叫"诽谤木"。最初只是老百姓立在交通要道处的一种路标,具体地说就是在路旁竖一根漂亮的木柱。在木柱上头横着钉一块云状木牌。木牌~一头大一头小,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方向。老百姓把这种路标叫做华表木或称之为恒表。
华,便是漂亮。华表木就是漂亮的路标。恒,意为永久。恒表即永久性路标。
换而言之,也就是说,在文字尚未普及之前华表木的功能仅仅在于指路。当仓颉创造出文字并在民间推广应用之后,黄帝为了及时掌握民心民意,便号召老百姓将自己对本部落当权者或对朝廷的看法刻写在华表木上,以供朝廷考查命官,修正纲常时参考。
因为刻在华表木上的这些看法,都是议论是非,指责过失的诽谤之言,所以华表木又叫谤木或诽谤木。诽谤一词在古代是专指议论是非,指责过失的。也就是现在说的提意见。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的华表、诽谤木也就如同现在的意见箱或投拆信了。因为借助华表木兴利除弊,施行"民主评议"的伟大创举深得民心,历代帝王无不竞相效法,所以天安门前的华表,已由木头变成了石头,但其优美的造形却与天安门一起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标志。西晋学者崔豹在其《古今注·问答释义》中,曾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对华表的外貌和功能作过非常形象具体的描述一一程雅问日:"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日:"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加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那怕我们用崔豹一千六百多年前说过的话来评价今日天安门前的那对华表,也不会有多大的出入。除了由木质的华表变成了石质的华表并禁止在石柱上刻字之外,其他功能则有增无减。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他们在照片、壁画甚至中华牌香烟上,看到一根斜"十"字形的挺拔笔直的汉白玉石柱上,雕刻着一条蟠龙流云盘柱而上;柱子的上部斜插着一块云状长形的石片,大的一头高高翘起如白云飘升,小的一头微微下垂,似玉龙摆尾;四周白云缭绕,似柱身直插云天的图案,便知道那是北京的象征,是中国的标志,中华民族的标志。说白了也就是天安门前那对华表中的一个。
她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也不失"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的古朴风范。如过细审视,你又会发现每个华表上的蹲兽头朝宫外,天安门后面那对华表上的蹲兽头朝宫内。这说明西晋以后的华表除"表王者纳谏"如流,"表识衢路也"之外,又多了两种功能--望帝出与望帝归。
相传,华表柱上那种名叫孔,读音为吼,形态如狗,其性好望的蹲兽很有灵性--它希望什么便能得到什么。孔头向内,是希望帝王不要沉缅于灯红酒绿的宫廷生活,经常走出宫墙,面对看看臣民,了解民间疾苦,因此称之为"望帝出"。孔头向外,是希望帝王不要在走出宫墙之后,因为迷迹于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而遗忘政务,孔正期待那外出的帝王尽快回宫治理朝政,因而名日"望帝归"。
有道是:"国以民为根本,民以君为首领。"作为百姓的首领,必须既不沉缅于酒色,又不迷恋于山与秀色;既能经常走出宫墙体解民情,又能及时处理国家政务,才能保证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天安门亦因此而得名。
象征路标、君心、民意乃至民主意思的华表,之所以从交通要道处"迁"至京华,从民间"移"至宫外,理应"归功"于昌意。因为昌意要处死仓颉的消息传入民间之后,朝廷每天都收到无数条摘自华表上的"诽谤"言论。有的列举仓颉的功勋,劝昌意三思而后行,有的赞颂黄帝之德政,劝昌意效法先帝严以律己宽容待人。也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处死仓颉如同抽去民族灵魂,失去万民的信任。而失去了民心便是动摇了国家的根本......
由于臣民的意见非常多,因此,不仅各交通要道处的谤木一!更换数次,次次刻满了诽谤之言,就连京城所在地的跨木上也是日日暴满。昌意见势不妙,立即降旨:废除民间谤木、华表,将京城东南西北四门的华表木统统迁移到皇宫前后一一看谁敢在寡人的眼皮底下刻写对孤家不利的诽谤之言?与此同时,又下令将仓颉软禁于利乡亭内,不准他见任何人,直至愿意改变其初衷为止。
面对暴君昌意,臣民们不敢刻写自己的心里话,华表也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面对冷冰冰的石壁,仓颉感慨万端。常言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我仓颉缘何遭此恶报?难道前世作了恶?难道文字真的是像有些人咒骂的那样,是可恶的东西,是害人害己的劳什子?仓颉倍觉茫然。"兰因向阳而香,亦因向阳而灭,油以火而明,亦以火而竭;炮因燃而鸣,亦因燃而毁。"他在石壁上刻下了这三句话,不知何意。
面对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凄凉晚景,仓颉又想起了那则留给田老汉的谜语:"一条小船两个桅九只黄鹂绕船飞六只落在桅杆上两只落在船头尾剩下一只孤零零站在船上掉眼泪"只须改动几个字便是其心境的真切写照。当然,对于囚禁在利乡亭内的仓颉而言,最痛苦的并不是悲伤,而是孤独,尽管每天都有人给他送这送那,尽管朝野内外有许多人同情他,甚至普天下的老百姓都在关心他。可是,没有人能接近他,更没有人跟他说话--可怕的与世隔绝,可怕的形同孤寡,一直在苦苦地折磨他。
为了战胜孤独,仓颉一天到晚都在自言自语地背诵先前编撰的谜语:"相思心已去,误听马蹄归",时儿像吟诗,"......剩下一只孤零零......"时而像唱歌。奇怪的是,白天翻来复去就那么几则谜语,不背别的,也没有新的。夜深人静之后就成了"一个不出头,两个不出头,不是不出头,而是不出头"。"上在下,下在上;不可在上,且宜在下。"无论是吟是唱,其声调都很低沉,很悲凉,很催人泪下,很让人扒肝揪心。有人断言,再这样下去,仓颉不死也得疯。可是十几年过去了,他没死也没疯,更没有改变初衷。于是又有人说,这是因为数十年坎坷经历,使仓颉形成了一种面对困境坚韧不拔的,面对权贵决不卑躬屈膝的独特个性,这就是地道的文人气节。直至老死于利乡亭内,仓颉也没有动摇那"秉笔直书"的初衷。临终前,他留下遗言:死后葬在利乡亭内。"以表其在世一百二十八载,为造字奋斗了两个"花甲";出任左史一百一十余年,无不为国为民,无不是为了造福于乡土,有利于乡邻的一贯心愿。
仓颉死后,人们为了怀念他,便把那个位于河南新郑县城南的高台子(茅草房所在地)称之为凤凰衔书台。因为到了宋朝又有人在凤凰衔书台上修寺、建塔,所以那里现在又叫凤台寺或凤台寺塔又名造字台。这些风物遗址,至今保存完好。
除了这些可供观赏的风物景观之外,我们还可以在《黄氏逸书考》等古籍中找到如下记载:
"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于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治百有一十载,都于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一带),终葬衙之利乡亭。及《皇览·冢墓记》:"有苍颉冢在利阳武南,杖高六丈。"由此可见,有关仓颉造字的故事及其功过是非,并非虚传。仓颉死后,昌意非常失望也非常生气。他一气之下居然亲自动手,烧掉了全部记录华夏史实的竹简。
这件事对后来华夏君主和文人影响很大,教学很深,宜至商朝之前,竟没有一位君主敢在朝中再设史臣,也没有哪位文人愿为君主们树碑立传。因此,商朝以前的历史均无文字记载。就连竖谤木进华表之举,后人也误认为是始于帝尧了。
仓颉虽然死得很惨,但因他不仅是华夏神州的造字之神,而且是华夏民族的史官及文人鼻祖,所以,历代文人史官一直尊其为至圣先师。他那坚韧不拔的个性和不向权贵卑躬屈膝的气节,也被绝大部分正直的文人、史臣们继承下来了。从忧国忧民怀石投江的屈原,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从惯用青白眼看世界的阮籍,到号称拗相公的王安石;从"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到明知必死而不躲避,誓以鲜血唤醒民众的"七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更为震撼人心的则是那个《齐有良史》的悲壮故事: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国君的儿子因急于继承王位,竞不惜弑父篡权。不料其史臣在撰写《齐史》时,居然无所顾忌地在史书中记了一笔:"齐王弑父而居"。
齐王发现后便杀了这位史臣,并让史臣之弟继任。令齐王目瞪口呆的是,当审读史臣之弟重新编撰的《齐史》时,发现同样有"齐王弑父而居"的字样。第二位史臣的尸首分家后,齐王又让史臣小弟继任。
小弟与两位兄长一样,修撰《齐史》时仍然秉笔直书:"齐王弑父而居"。为了夺权而杀掉生身父亲的齐王,为了保全自己当然也不惜杀掉最后一位史臣。然而,齐王善于杀人却不善解人意,他始终没能理解,这三位史臣为什么都一个德性?
世事沧桑,转眼百年,到了"秦吞六国"时,齐国灭亡了,齐王苦苦思索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争战期间"利乡亭"毁于兵灾。百姓意欲重修利乡亭以慰仓颉在天之灵,不料在清理废墟时从墓道中掘出一块字迹模糊的石碑,洗净一看原来是仓颉为自己撰刻的墓志铭:右边刻着"天有三宝日月星",左边刻着:"人有三宝精气神。"中央刻着:"形无不毁之理,气无终尽之时。"
"形"便是形体,人的身躯,也就是所谓"神"。古人认为:"人能养神则不死;神谓五脏之神也。五脏尽伤则其神去矣。"作为有形之躯的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生病就难免"五脏尽伤"乃至"神游太虚"。但作为无形的"精"、"气"却不一定。放下仓颉神游太虚之后,他那已经脱离躯壳之"神"是否位列仙班暂且不论,但他的精神产品--文字是不灭的;他那"气贯长虹"的文人气节是永存的。
至于这不灭的"精"、"气"和已灭的,却又永远活在人们心目中的"神"是功大于过,过大于功,还是功过参半?是"害人害己":五是利国利民利乡?自有哲人评说。
余 兴
"汉字是中国在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这是安子介先生研究多年文字学之后的结论。安先生是香港著名的语言学家,他曾不无依据地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
无须讳言,汉字决不是仓颉一人创造的,也决非一代人或几代人能够完成的。为什么中国人偏偏选中了仓颉作为"造字之神"呢?正如"焚书坑儒"并不以秦始皇为最,然而唯有他以暴君的面目在中国出现了二干余年的道理一样,就因为他是"焚书坑,儒"的创始人。
其实,拿朱元璋、乾隆皇帝与秦始皇相比,早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乾隆皇帝当政六十年,焚书七十一万卷。朱元璋编写了两本书,一本《奸党录》,一本《逆党录》,并用这两本书作为"坑儒"杀人的指南。他们都比秦始皇"焚"得多,"坑"得凶。
如果说秦始皇倒霉就倒在中国人总是忘不了创始人,那么仓颉也行时在中国人总是忘不了创始人。
仓颉是汉字的创始人,是他率先在通向人类文明的路口,插上第一个路标,在人类心灵上点燃了第一盏明灯。是他第一个满足了人类的精神需求,势必被载入辉煌的史册。
诚然,文字的产生也给人类带来了劣迹,但这决不是文字创造者的罪过。却便罪在仓颉,人们也决不会忘记他创造文字的盖世奇功。
人类对伟人的崇拜有许多表达方式,从神化到神话,便是其中的一种。尽管神话是想象的产物,却并非毫无依据的幻想。神话反映了民俗、民风、民情,并折射出真诚、善良与憨厚。
观民俗知民心,看神话识民魂--民族的灵魂,千百万年以来,大凡对人类,对民族有过杰出贡献的人物,都是通过民间神话一代代传颂至今的。
神话乃一切文学之母,凡有人类的地方,便有神话的传播。有了文字便有了神话的记载,而神话比文字更古老。
当芸芸众生中的凡夫俗子们一本正经地提出:"中国为什么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为什么出在韶山?"时,便有人认认真真地查阅了有关资料。并在《湘潭县志》和其他古籍中找到了这样两句话:"舜帝南巡,涉足韶山,听九天韶乐。""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于是,便有人恍然大悟道:原来韶山的韶字,拆开便成了"音、召"二字。顾名思义,音乐召来凤凰,也召得天子在此踞足而听。
且不问那结论是否正确,但这无疑是神话与文字相结合的产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