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民间 愿视仇家为恩人
沮诵发觉自己突然被人抱住,不由得大吃一惊。他猛然转过身来,还没来得及作出别的反映,又只见邵蛮民大叫一声"诵儿......"
"诵儿"二字如雷贯耳,毫无思想准备的沮诵被震得如痴如呆,他止住了眼泪,木桩般地静止了片刻后,慢慢地以含着泪花的眼神认真审视着面前这位不修边幅的蛮民。
沮诵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这个头发花白,肤若古铜,裸体赤足身围草裙,装束打扮近乎野人的汉子,就是他朝思暮想、苦苦寻觅的父亲,就是那曾经名震朝野,气度非凡,风度翩翩的左史大人,就是那聪明绝伦,功得无量的智慧之星,造字之神。沮诵一边看一边摇头,好像在说:"这不可能!这不可能!""蛮民"发现沮诵神情疑虑时,便面带微笑地眨了一下眼睛。当他再次睁开双目时,沮诵突然觉得金光耀眼,满面生辉,他定神一看,啊!那"蛮民"眉毛下方眼睛上方又多了一双眼睛,果然是"四目灵光"。
"阿爸!"沮诵深情地大喊一声后"扑嗵"一下跪在地上,抱住"蛮民"的双腿声泪俱下--"阿爸我找得你好苦哇......"
父子二人痛叙了一场离别之情后,沮诵忍不住问道:"阿爸,你为什么要离家出走?为什么要冒险闯进这蛮民部落呢?"
仓颉答非所问地说:"狐狸临死时,头一定要朝着狐穴所在方向;树叶落下来时,决不肯超出树根所及的范围。所谓'狐死首丘,叶落归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故土向例是游子的温柔之乡,幸福之地。虽然不断有年轻人努力挣脱故土的引力,到五湖四海去闯荡,甚至以此为荣。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最终也难免年岁愈增,思乡之情愈切。
"若是在外面混得很得意,他们肯定会衣锦还乡,荣归故里。若是在外面混得不顺心,他们又大都不愿回到故乡,且羞见故人。当然,也有少数人例外,他们拖着伤残之躯,勇敢地回故乡去舔养伤痕。
"不过,我与那些闯荡江湖的游子不同。我是从一个故乡回到另一个故乡。黄帝是我的再生父母,京城是我的第二故乡。那里有我的事业、妻儿,如果不是文曲星......"
沮诵见仓颉越说越激动,生怕一旦提到文曲星君便使他伤感,以致动摇他返回京城的决心,便故意岔开话题道:"阿爸,你到过号称黄河奇观的壶口山吗?"
"壶口离此不远(在今山西吉县城西),为父去过不只一次。那里河面很窄,上下河床高低悬殊,落差高达十丈有余。黄河自北向南流经山侧时突然收缩,水势陡然下落,倾注于壶口般的深洞,气势雄伟壮观。壶日山便因此而得名。"仓颉反问道:"不知诵儿用意何在?"
沮诵说:"孩儿以为阿爸犹如壶口山下的顽石,文曲星恰似黄河浊流......"
仓颉:"有意思,能说得更详尽具体一些么?"
沮诵:"黄河浊流直泻千里,气势磅礴汹涌澎湃,浩浩荡荡,排山倒海而来。接近壶口时便来了个最大限度的自我收缩,犹如收拢五指的巨掌;到了壶口处那巨掌又攥成一个巨大的拳头;乃至陡然跌下十丈悬崖时,恰似那巨拳、魔掌以势不可挡的千钧之力向下砸劈。其威之壮,其势之凶,大有一拳击碎山岩的额角,一掌拍碎顽石的脑袋之势。并自以为,以万里黄河拔山盖世之力矗一隅顽石,定然不费吹灰之力。哪料到顽石之根,连山踞地,仅伍以那光头颅迎就热米汤的些小勇气,挺项相抗,便叫那魔掌摩然,巨源粉碎,浊浪四散......
"浊流对顽石素有家仇国恨,经年累月不依不饶;顽石对:虫流则不气不恼,寒来暑往默默承受......"
"不!......"仓颉打断沮诵的话说,"如果一定要以这两样东西作比喻,那么,为父便是滚滚向前的黄河,文曲星则是企图阻挡黄河前进的壶口。
'黄河之水天上来'自有居高凌下的气概,'黄河远上白云间'更有巨浪滔天的豪情。有了这气概与豪情便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如果黄河是一头正在行进中的高大粗壮的骆驼,那么试图阻挡黄河前进的壶口便是绣花针的针鼻。高大粗壮的骆驼要想继续前进,就必须穿过那小得可怜的针鼻。表面看来骆驼穿针鼻完全不可思议,更加不可思议的是,那粗壮的骆驼的确穿过去了。
"尽管在穿过之前,那自以为会粉身碎骨的骆驼,又吼又叫,又打又闹,一旦过去之后,骆驼反倒平平静静,无声无息了。"沮诵感慨良多。他由衷地赞美黄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品格,赞美黄河宁可前进一步死,不愿后退半步生的精神。他更佩服仓颉那敏捷的思辨能力,那超群的口才。可是,沮诵还没来得及发表感叹,仓颉却又说出了一句大大地出乎其意料的话:"拔山盖世,惊天动地的黄河,面对小小的壶口,居然像小孩子吃辣椒一样又哭又闹,像女孩儿走夜路似的心惊肉跳,你说可笑不可笑?"
沮诵说:"孩儿以为,黄河之所以伟大,就因为其中包含着渺小;黄河之所以强硬,就因为包含着软弱;黄河之所以凶猛刚烈,之所以能冲决一切阻力,穿透一切障碍,就因为她刚中有柔,能屈能伸,可粗可细,可高可低;就因为她即有男人的英勇,又有女人的怯弱;既有父兄般的严厉,又有母女似的慈祥,就因为黄河不仅堪称华夏民族的严父,更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慈母......""好了。"仓颉示意沮诵打住话头之后,接着说:"如果你说这番话的目的不是企图替为父的胆小与软弱开脱,那么我想问你一事。"
沮诵:"阿爸有何赐教?"
仓颉:"你我父子均学有所成,你以为当谢何人?"沮诵:"上谢天帝,下谢黎民,中谢人皇和阿爸你。"仓颉:"为父以为最值得一谢的当是文曲星君......""这......"沮诵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说,文曲星君都不在
当谢之列。因为他既没有从仓颉所创造的文字中挑出什么毛病,并指出其不足,也没有给仓颉任何启迪,以促其升华、提高;更没有给仓颉的造字事业提供一丁点帮助。所谓"值得一谢"之说,在沮诵看来完全是违心地以德报怨,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仓颉见儿子吞吞吐吐便开门见山地说,在局外人看来,文曲星君是没有给我和造字事业提供任何帮助,但是,我从造字到悟字,从冷静沉思到重返民间,无不得力于文曲星君的发难和挑剔。如果我没有离家出走,就决不可能重新造出一批在宫廷根本无法造出的字来。
有道是:"锦上添花人皆愿,雪里送炭有几人?"当年阿爸是名副其实的成功者,万岁的宠臣,当朝驸马,也是理所当然的"锦上添花"的最佳人选。因此。各种各样的诱惑接踵而来,伸手可及。
对于我这个成功者而言,当时的情形是:"成圣成狂成神成鬼全在一念之间。恰恰在那时,文曲星出现了......
沮诵似乎听出了一点门道,如此说来,阿爸当初离家出走不是因为心恢意冷?你留下的那个"逝"字,并不是要告诉阿妈或其他人,你的心已走向葬具,走向死亡?
仓颉摇了摇头说:"大哀莫过于心死,那是为人之大忌啊。为父留下逝字的用意,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复杂,而是仅仅告诉你们我走了。"
沮诵:"就这么简单?"
"如果一定要寻求什么深刻的含义,也可以这样理解:因为逝与誓通,所以逝字又有发誓抛妻别子离家出走的意思。
"因此,也可以说为父从离开京城那天起,已经发誓不把文字造齐全决不返回京城,决不上天去见玉皇大帝和文曲星君。"沮诵又是一惊:"不知进展如何?"
仓颉淡淡一笑说,正如"骆驼"穿过针鼻后的感觉那样可笑仓颉重返民间之后,体味到的东西太多、太多。
文曲星君刚走时,仓颉也曾产生过从此撒手不管的一念之差。冷静沉思之后又有了反其道而行之的一念之"悟";我既不是为自己的名利造字,更不是为了文曲星君对自己的不再另眼相看,也就没有必要去受那份闲气。
如果非要受气不可的话,也只能变受气为争气。发誓要造出天上、人间、地府"三界"之中最完美的文字,让玉皇大帝、文曲星君不得不服气,也不能不服气。
是那不可多得的"一念之悟"带给仓颉的灵感,导致了由造字到悟字的飞跃。正是那难得的一念之悟,使仓颉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之所以能被君臣百姓公认为是"造字之神"就因为自己生在民间,长在民间,吸取了二十年的民间乳汁。出任左史之后,仍然不曾断掉民间那口奶。
可是日后的二十余年来,一直身居高位,一直是挤出得太多,吸取得太少。时间越长,越感到底气不足;时间越长越有被掏空了的感觉。返回民间后,仓颉又学到了许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东西,造出了许多在宫廷永远也造不出来的字。
先前,民间完全没有传授文字书契的学校,重返民间后仓颉发现,凡是被称之为学校的地方,都有青枝绿叶的树墙或木栏式的篱笆墙。因此,用"木、交"二字合起来,造了个校字。
后来,仓颉又发现牧民们为了解决子女们的办学经费,每户献出一头绵羊,由学校派人集中放养,羊毛、羊奶、羊皮、羊肉、羊羔全部作学校收入。仓颉觉得牧民的这种学校最能持久,于是,重新造了一个代表校名的痒字。"广"是校舍的象形,"羊"是资金的会意。
《孟子·滕文公上》中的:"设为庠,序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皆所以明人伦也。"便是庠、校二字的最好注释。有趣的是,时至今日,牧民中仍有以每户出一头羊的方式办校的。可见,一种有益的民俗一旦形成,是很难轻易改变的。此外,仓颉返回民间后,还创造了不少令人费解的"怪"字,如:筷、符、荆楚、备、仇等等。
仓颉进京之前人们都是用手抓饭莱,尽管人们觉得用手抓时,太热了烫人,太糯了粘手,太凉了伤胃。可惜一直未找到更好的办法。十年前有人试探着用竹片或竹条夹食物。起初觉得别扭,继而觉得方便灵巧,用习惯了之后才发现不仅比直接用手抓方便,而且更痛快。玉是就把这种用具叫做筷子。因此仓颉便用竹片的竹和痛快的快合起来,造了个筷字。认为:筷子落地预示着"快乐"(筷落)的民俗便起源于此。
符的样子同筷子相似,是朝廷用以传达君主旨意或调兵遣将的凭证。也就是在竹片上刻一个特殊的标记,再将竹片从中间劈开,右边给君主,左边付与臣下或交与边关将领。只有两符相合才能确定双方的身份。因为符上有一种特殊的标记,所以凡是代表事物标记的都叫符。标音的叫音符,标点文章的叫标点符号,道士画驱役神鬼的标记画符。
其实,仓颉重返民间之后,并不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在造字。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十几年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睡觉和游山玩水之上。他用十分之三的时间睡觉,十分之五的时间游山玩水,仅用十分之二的时间来造字。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仓颉居然自以为游山玩水时的收获并不亚于潜心造字的收获。
如果说,筷和符是观察生活的结果,那么荆楚等宇便是游山玩水时的意外收获了。
"和尚不游方,不晓得外面荒不荒。"当仓颉离开了开发较早的黄河流域,进入开发较迟的长江流域时,立即领略到荒凉的含义了。有一天。仓颉沿江而下,来到一个名叫荆楚的去处。他发现那里荆刺丛生,野草遍地,枯叶盈尺,十分荒凉。
仓颉觉得荆楚的地名很费解,便请教当地人为什么起了这么个古怪的名字。老百姓说,就因为那里满山遍野都生长着一种名叫牡荆的小灌木,牡荆俗称荆条又叫楚木,老百姓把这两个名称合起来"斩头去尾",简称为:荆楚。
牡荆有三大特点。一是茎杆笔直光滑,质地坚韧而富有弹性,且高短一致,因此,教师喜欢用较细的荆条作为体罚学生的手杖,衙役喜欢用略粗一点的荆条作刑棍,惩罚犯人。所谓"负荆请罪",就是身背荆条,要求惩罚以谢罪。二是牡荆要么一根没有,要么密密麻麻成林成片地生于山问路头,十分霸道,令行人无处插足。三是茎白花红.,枝稀叶茂籽多。所谓"白华朱萼"和"春华发萼、夏繁其实"说的就是那花(萼)红籽多的情形。
仓颉根据它们的第一种特性造了一个荆字。草字头表示牡荆属于草木覆盖,弄字底则表示这种灌木可以用来作刑棍。仓颉根据它们的第二种特性造了一个楚字。林字头表示牡荆是一种成林成片的灌木,足(疋)字底则表示这种灌木林密集得难以插足。因为荆条笔直光滑、高低一致,所以楚又有齐整、清晰好看的意思,如:一清二楚、楚楚动人等。又因为挨打的学生或犯人是痛苦的,所以楚字又有痛苦的意思,并有苦楚、痛楚等词问世。仓颉还根据牡荆的第三种特性,造了一个鄂字。左边是红花(萼)的萼字省笔;右边"f5"是邑字的变体。邑就是都邑,或人群聚会之地。二者结合的"鄂"就是指开满红花(即朱萼)之地。因为那开满红花的地方就在今湖北境内,所以湖北简称为鄂。春秋、战国时期湖北又被称为楚国或荆楚。楚国在南方,因此,楚又泛指南方。汝南、广陵、长沙等地分别称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为"三楚"。
沮诵听完筷、符、荆楚、鄂的来历之后说:"据孩儿所知,阿爸创造这些字是为了填补空缺,可是你为什么要创造备、仇等字呢?"
"难道这两个字造错了?"仓颉反问道。
"已经有了一个准借的侑,又造出一个准恪的恪来,难道也是一种发展、进步?"
"不仅是,而且是一种带全局性的发展进步。"早期的人类主要以狩猎为生,他们面临的主要威胁莫过于凶禽猛兽与异族的入侵。
为了生活就必须狩猎,为了生存就必须击败猛兽凶禽和异族之敌。这两件都离不开武器而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便是箭。因此,准备的借字是单人旁一个着。
"蓿"字最初(甲骨文)写作"南"是箭插入箭袋内的象形--袋中有箭就表示作好了防止侵袭的准储。金文又写作"菔",把箭尾变成了两只角,把箭袋变成了用字--用角作为武器防止侵袭。这便是武装准倩之倩。
如今各部落各民族都成了大家庭中的一员,异族入侵成了次要矛盾,生产方式也从狩猎为主变成了以农业为主。只有立足农业,立足田地,才能无后顾之忧。因此,有必要重新创造一个立足农业,立足田地的恪字。
倍字从"人、欠、田"。"久"是脚的象形。本意是"人"只有立足(欠)于"田"地才能有恪无患。
认真分析一下从荫到恪的变化过程,便不难看出造字事业一直是在发展中完善起来的。关于这二点,体现得最明显的莫过于两个完全一一样的"仇"字。
代表匹偶、合对的仇(音逑)字是最先造出来的,与"君子好逑"的逑字相通。仇(酬)恨的仇字是离家出走之后"悟"出来的。因为九有曲折究竟、登峰造极的意思。所谓"三数不足""以九概之",就是说,九是无限大的穷尽之数。 ,仇(酬)恨就是积怨太多,已经到了"三数不足"必须"以九概之"的极限才反目为仇。
仇(逑)正好相反,是爱情发展到了顶峰,必须"以九概之",其结果必然要结为匹偶,合成夫妻。
由于仇的反面是爱,爱的反面是仇,这两种意思又可以用同一个字来表示。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往往把爱人叫做仇人、冤家。心里明明想的是"你真好",嘴里偏偏说"你真坏"。这种反其意而用之的习惯,与戏曲界"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来历有异曲同工之妙。戏剧中的小生本来是技艺最纯熟的角色,偏偏叫"生角"。小旦明明是女角色,按照"男为阳女为阴,旦为阳,夜为阴"的划分标准,女人属于阴,属于夜,可是艺人们偏偏称之为"旦角"。净角就是唱花脸的角色,明明很脏,偏偏说他是"净角"。小丑以滑稽著称,是最不老实的角色。可是在"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等十二属相中,"丑牛"是最老实的,因此最调皮的角色便有了个最老实的名称"丑角"。也许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能找到的关于"物极必反"的最有力的佐证。
。。既然是这样,阿爸就更应当同孩儿一道返回京城了。"沮诵从仓颉的解说中悟出了某种遭理,高兴地说。
仓颉先是一愣,接着反问道:"你的意思做学问的人上久必下,下久必上。只有经历几次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反复才能有所成就?"
沮诵沉默着,不点头也不摇头。因为他只是隐隐觉得起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文字,应当是取材于民间基层,创造成熟于上层或宫廷。在火热的生活中采蜜,在冷静的思索中酿糖。可是,他心里想到的却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仓颉刚才的那番话虽然说出了沮诵的心思,却也增加了沮诵的担忧。
这担忧暂时还不便说透,因为他还没有弄明白,为什么仓颉在踏遍长江、黄河流域的山山水水之后,又网到了生于斯养于斯的故土。说是故土难离吧,这里是祖祖辈辈与陈仓为敌的蛮民部落。仓颉为什么不回陈仓?是因为这不是衣锦还乡?是因为没必要回故土去舔养伤痕?
既然不愿回故乡,为什么又要到这离故乡很近的地方来?是天性的驱使,还是思念故土的潜意识在起作用?要么是专程到这里来为蛮民造字?沮诵想不通,也猜不透。仅仅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仓颉的心灵上,决不存在"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压抑感。沮诵不想深究其中的道理,因此他干脆对"为什么"避而不谈,而是直接了当地向仓颉转达了君臣百姓的希望和怀念之情。仓颉听后十分冷静地说:"君宠、臣敬、子孝、妻贤都是真的。高官厚禄、奉若神明也是真的。不过枪打出头鸟,狼咬领头羊,功高盖主则祸生,智慧过人便遭诽谤同样是真的。为父知道一切痛苦的真实都来源于幸福的真实,所以..."
"所以,你就在功成名就之时激流勇退,四海漂泊?不知阿爸想过没有,只要你不离开尘世,就不能洗尽心头的尘垢,也不能担保从此后一尘不染......?"
"须知许多坏事往往可以生出好的结果。简陋可以生出清静;寂寞可以生出理智,折磨可以生出意志;失败可以生出成功......"
沮诵打断仓颉的话说:"孩儿只知道阿爸即使永远这样折磨自己,永远清贫如洗也永远摆脱不了痛苦。"
仓颉说,天地间只有一无所求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只有不受干扰地干一辈子事业的人,才是最幸福的。
沮诵说,所谓一无所求的人实际上是没有的,一无所求的本身就是有所求。不受干扰地干一辈子事业也是有所求。不过沮诵没有继续争论。因为他知道做学问的人往往将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只要有益于自己的事业他们可以什么都不计较。为了达到劝仓颉回京城的目的,沮诵换了一个方式说,阿爸难道您不想回故乡去看看,到您第一次造字的地方去看看么?沮诵认为只要仓颉看到了那被后人称之为"仓颉造字台"的土坡,便一定会回心转意的。
果然不出所料,仓颉见了那用泥土、白米、茶叶堆起的"造字台"之后,立即觉得自己重返民间之举虽然不错,但不辞而别的作法却实在欠妥,这样做于国于君是失忠失职;于妻子是失情失爱;于朋友是失信失义看我们回京城去吧!"仓颉终于想通了。他谢绝了家乡父老的车马相送,不准儿子提前回京让君臣迎接,还是那句话:"路要自己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