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龟负书 无为有时有还无
灵龟负书 无为有时有还无仓颉的突然失踪在黄帝和文武百官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朝野内外议论纷纷。惋惜者有之,迷惑不解者有之;幸灾乐祸者亦有之。但无论持何种态度者,议论时无不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仓颉为什么出走。
有人说是因为"江郎才尽",有人说是因为"功高盖主";也有人说是夫妻反目。甚至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者,说仓颉卷走了皇宫的大批金银财宝,过逍遥自在的安乐日子去了。
丽人公主连日来失魂落魄,听了那些议论后更似乱箭穿心。常言道:"知夫者莫过于妻。"她从来没有怀疑过仓郎对自己和儿子的感情,更没有怀疑过仓颉的人格。但人言可畏啊,若不尽快找到仓郎失踪的真实原因,并慎重其事地向朝野内外公告番,时间长了还不知要传出什么下作的话来呢。
丽人公主经过一番冷静分析后认为:要破释仓颉失踪之迷,必须从那个古怪的、谁也不认识的"逝"字入手。
丽人公主本想从字体结构上找出其读音。但那显然不是象形字,不能依据其形状读音,也不是形声字,不能按长字认半截,矮字读半边的办法读音。"走折,走出去折什么?折树枝?折绸缎、麻布?都不可能。折那些刻有书契的竹筒?也不可能,因为竹筒只卷不折",不能读折,更不能读走。
音不可解,意也不可解。走,是无疑的,仓颉留下这个字是为了告诉家人他走了吗?显然不是,也无此必要,可见问题的关键在折字上。
丽人公主找到了仓颉关于折字的注解,折字的含义极广,除了断、弯、曲、折合、损失、折扣之外,还含有:折服、判断、挫折、反转之意。她首先排除了前六种含义,留下后四种反复推敲。所谓折服,意为以理说人,使人信服;而判断又叫折狱,就是判断案件时使曲直分明。仓颉出走的目的决不可能是去做说客,去审理案件。
"只有挫折、反转才比较接近仓颉出走的原因。"黄帝在听完丽人公主的分析后说:"仓颉在挫折面前向来是百折不挠的,最近好像变了,那也许正是他意欲反转的信号。所谓反转也就是走到半路上又返回去或形容世事多转折。"
"人生是一条路,仓郎走的是一条曲折漫长的人生之路。最近他似乎厌倦了,看穿了,也许就是因此而折回的。"丽人公主深有同感。
"何以折回?是下地狱忍受上刀山入火海跳油锅的折磨还是回天堂去享清福呢?"
"这都不是仓郎之所求。他最近似乎悟到了什么,而且这种悟在使他变得更为明智的同时也更加不可思议了。"丽人公主突然想起了仓颉"悟"字,感慨人生,不让儿子做官,造字时的情景。黄帝和丽人公主一连琢磨了三天,其结果仍然是不知所云。最后,黄帝不得不无可奈何地说:"看来要解开'逝'字之迷,只得寄希望于阿诵了。"
"难呐!"丽人公主说:"因为仓郎既不同意诵儿做史官,也不同意诵儿造字,更害怕诵儿觉悟。"
"这是为什么?"
"也许是担心诵儿会像他那样经受觉悟之苦吧。""啊......"黄帝似乎明白了,又好像更糊涂了。仓颉的因故出走,对丽人公主的打击太大了。找不到出走的
原因,解不开"逝"字之迷又多了一层压力。她无法理解仓颉为什么走,为什么要在君宠臣敬万民歌功颂德,事业突飞猛进的时候走?仓颉曾不只一次地说过,他离不开娇妻爱子,离不开识才爱才重才的黄帝,离不开认为"一字值干金",宁舍干金求一字,愿将干金待字之爱女许给死囚犯为妻的圣明君主,更离不开曾为之流血流汗甚至险些献出生命的造字事业。
是激流勇退还是另有所求?是躲进深山老林山间洞府去潜心"悟"字,还是受不了那白发老翁的责难和羞辱?
丽人公主遥望星空大声喊叫,好像仓颉已归天位,正坐在文昌宫内洗耳恭听。喊了一阵子,又忍不住哭诉起来:
"你那视若生命血肉的字还没造齐全,你那从造字到悟字的灵情才刚露出一点点苗头;你那视若心肝的儿子才咿呀学语,你怎么就舍得抛下他们离家出走呢?我那狠心的仓郎。"
"别哭了阿妈,阿爸会回来的,阿爸过几天就回来。"沮诵很懂事似地一边用那可爱的小手为丽人公主擦眼泪一边说。
丽人公主听到儿子的话,精神为之一振!"谁说的?是你阿爸告诉你的?是阿爸说他过几天就回来吗?"
"阿爸说过的,是阿爸亲了亲我这儿之后说的。"小沮诵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自己那白里透红的小脸蛋儿,态度诚恳而又认真。
"童子口里吐真言。"小孩子是不会说谎的。丽人公主真的不哭了。然而,当她弯下腰去准备抱儿子回家时,又觉得不对,仓颉离家出走已经六、七天了,这孩子为什么迟不说早不说,偏偏在今天说?
"诵儿,阿爸什么时候对你说他要回来的?"
丽人公主怀疑沮诵是在梦中见到仓颉的,便试探地问了一句。
"阿爸昨天夜里亲了我一下,我问阿爸怎么老不回来,阿爸说:'好儿子,阿爸过几天就回来看你好吧?'我说:'好,你一定要带好多好多好吃的东西回来才好。'阿爸没有答应我就自己走了。"沮诵说最后一句话时,颇有点遗憾的样子。
"你没问阿爸要到哪里去吗?"
"问了,阿爸说他在好远好远的地方,阿爸说,那里有好多好多树,还有好多好多老虎呢!阿爸不让我去。"
"豺狼虎豹出没的深山老林怎么比得上这富丽堂皇的宫殿?阴森恐怖的山间洞府,怎么比得上这温暖舒适妻儿绕膝的驸马庭院呢?"
沮诵所说的分明是梦境。丽人公主却宁愿信其真不愿信其假。她觉得,就算是那位蛮不讲理的老公公是故意出难题,是无中生有,仓颉也没有必要离家出走。
"拿白发老翁的小小责难与当年坐囚笼入虎牢饮乱箭、金殿痛打臀部、法场险遭车裂的奇耻大辱、大灾大难相比,又何足挂齿呢?"
丽人公主且哭且叙,且叙且哭。她越哭越叙越觉得仓颉的出走不可理鳃,越叙越哭越认为仓颉的举动荒唐可笑又可怨可恨。自古怨恨因爱起,几多恋人成仇人,鸳鸯枕上千滴泪,先是思君后恨君啊。
仓颉离家出走数年不归,朝野舆论再次哗然。人们对仓颉的态度迅速逆转。造字之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一日千丈地猛然下降。加之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们的"精心引导",仓颉在那些只知其然不知其所然的臣民们心目中,迅速由一个伟大崇高的造字之神变成了普普通通的凡夫俗子;由聪明智慧的书画鼻祖变成了微不足道的画匠、雕刻匠;由一个为了人类进步,为了炎黄子孙而不惜献出生命的发明家,变成了追名逐利的伪君子,贪天之功为己有的势利小人。
有人说仓颉除了画牛画马之外没有什么真本事;有人说所谓仓颉造书实际上是仓颉抄书,不过按照鸟兽之迹、龟背之纹转抄一遍而已。这种依样画葫芦的勾当谁见谁会,根本不值一提。有人甚至煞有介事地说仓颉是因为"养灵龟一头,揣摩其文理,又见群鸟残迹沙地,乃依龟文鸟迹,一画一竖,一点一圈,撇捺挑钩配聚而成字体。"又有人说:"这还不算抄袭,最主要的是仓颉在出任左史期间,有一次同皇家狩猎队一起出门去巡猎时,在阳虚山上发现一只灵龟,是那只灵龟背来一大部有字天书送给他。仓颉的字都是从那部天书上抄袭来的。所以说仓颉并没有造字,而是抄袭灵龟所负之书。仓颉之所以要走,肯定是因为江郎才尽,黔驴技穷所致。"
更有甚者,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中自问自答地说:"一个死囚犯凭什么成为当朝驸马,不就是比普通人多长两个瞳孔,得益于'四目灵光',凭借一副漂亮的脸蛋吗?"
又有随声咐和者说:"心中无冷病,大胆吃西瓜,他干嘛丢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不做,丢下驸马爷的荣华富贵不享,连知心贴己的话也没给那天仙般的妻子留下就溜啦,还不是担心夜长梦多,怕破皮露馅掉底子。"
丽人公主对那些贬低仓颉的言论仅仅付之一笑,沮诵则笑那些谣言的制造者太无知。如果他们懂得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这个基本的道理,便不会对仓颉造字妄加评判了。
丽人公主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夏天,一位樵夫千里迢迢来到皇宫请仓颉进山去为山民造字。仓颉因公务繁忙无法分身,又不忍心让樵夫白跑一趟,便说:"如果你能告诉我山民们最急需的哪几个字,也许我能帮帮你。"樵夫首先指着他挑的那担柴说:"三句话不离本行,别人都喊我们这些打柴的为樵夫,我们又管这种干枯了的木头叫做柴,你就先帮我造一个樵字,一个枯字,一个柴字吧。"仓颉望着那担焦黑的木柴说:"焦木为'樵',古木为'枯',此木为'柴',还有别的字要造吗?"
樵夫见仓颉造得又快又有理,便说:"里人管地下冒出来的一般水叫做泉水,管陡峭的石壁叫做岩,又把那些从漆树中流出来的黏液叫做漆。可是我们山里人只会说不会写......"
当仓颉问明并用山石二字合起来造了个岩字。用白水合起来造了个"泉"字,又用木八水合起来造了个"柰"字。木代表树木,"八"是在树上划开的取漆的口子,"水"是水的变体,代表从"八"中流出的黏液。三点水是后来加上去的。那位樵夫的要求得到满足后便高高兴兴地回山里去了。
这个故事足以说明文字决不可能是从灵龟所负之书上抄来的。至于是否真有灵龟所负之书暂且不论,就算是有,怎么能将书上的字与老百姓的语言对上号呢?既然无法对号,那书有与没有又有什么区别呢?
可惜知道这个故事的人并不多,丽人公主也不可能向世人一解释。她唯一能做到的便是谨守夫训,不让儿子识文断字,不让儿子做官,更不让儿子知道有关竹简的事儿。
不知为什么,沮诵硬是聪明得出奇,不仅对于识文断字无师自通,而且能解答一些连文武双全的后风都解答不了的问题。沮诵刚满十岁那年的一个夏夜,后风和宫廷总管力牧等大臣在一起乘凉,闲聊当中力牧突然问后风,为什么帐篷的帐与记帐的帐欠帐的帐完全一样?
后风想了想说:"我记得左史大人曾经说过,凡是与财产,交易有关的字,大部分是以贝壳的贝字作为部首偏旁的。因为,贝壳就是最早的货币。不过......"
力牧打断后风的话反问道:"既然如此,仓颉为什么不另外造一个贝字旁的账字呢?"
后风抓了抓后脑勺说:"也许曾经造出来过,又让那些冒牌先生们给丢了。也许这个字是左史大人一次偶尔的疏忽,一次例外的失误吧......"
"不!后风伯伯的两种猜测都不对。"沮诵"偷听"到后风与力牧的对话后,忍不住插嘴说:"你们听说过《混帐》的故事吗?"后风、力牧两位大臣被沮诵那突如其来而又不着边际的话给问蒙了。"快说说看",在一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俩很想听听那《混帐》的故事。没料到听完故事后,两位大臣竟如梦方醒......沮诵说《混帐》的故事很简单,也很有趣。说的是西域的游牧部落一直以帐篷为家。尽管他们的邻里之间也能常来常往,可以互通有无,张家来了客人可以到李家帐篷去借宿。可是,除了一母所生的兄弟姐妹之外,青年男女决不能在同一间帐篷里过夜。青年男女不得混帐同居,是游牧部落的重要规矩。如果有人在天黑之后,偷偷地摸进大姑娘的帐篷去谈情说爱就是犯规。有趣的是他们把这种犯规行为简称为混帐。
大姑娘的父母每天睡觉之前都要清查一次帐篷,发现有"混帐"者便立即"驱逐出境",并不准他再来。如果下次发现那混帐小子又来了,就会毫不客气地将那"混帐小子"的混帐行为告诉其父母,责令其严加管束。
由于所有的人都认为青年男女随意苟合是要死人的,小伙子的父母为了儿子的生命安危,岂有不严加管束之理!又因为"混帐"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所以"混帐小子"在游民部落人的心目中,有不守规矩、不听话,不孝敬父母,不知死活等多种含义不必多加解释,听完《混帐》的故事后,后风与总管马上就明白,为什么记帐、欠帐之帐同帐篷的帐字一模一样了。因为所谓记帐,就是记录各个帐篷也就是各家各户的财物,所谓欠帐,也就这一家欠那一家,此帐篷欠彼帐篷的财物了。
"沮诵小小年纪,为什么这么聪明?为什么懂得那么多呢?""这还用问,因为他是造字之神的儿子嘛!"
既然是神仙的儿子,其聪明能干也就不足为怪了。奇怪的是八年后的一天,刚满十八岁的沮诵突然问丽人公主:"阿妈,听说阿爸留下了一节竹简,竹简上还刻有一个古怪的字?也许阿爸离家出走的原因就隐藏在那个谁也不认识的字上。"
"你......你这是听谁说的?"丽人公主深感不安。
"阿妈,我是造字之神的儿子,父子的心灵是相通的。我知道那个奇怪的字,是阿爸留给孩儿的唯一遗物,那个字也只有我才解得开啊!"
"因为你阿爸说过,人生最难得的是觉悟,最痛苦的也是觉悟。阿妈既怕你永不觉悟,又怕你经受不住觉悟后的痛苦,所以......"丽人公主很不情愿地将竹简交给沮诵后说。
十八岁的沮涌,再也不是十五年前的无知顽童了。他对仓颉所造文字的精深研究,早就成了整个华夏民族首屈一指的学者。面对二尺见方的"逝"字,沮诵陷入久久的沉思:逝由走、折二字组成。走就是去,而折实际上是一种葬具。那葬具形如床但无足,因此"逝"便是走向葬具,犹言离开尘世,应当与世同音,其本意为往、为去,是朝着葬具而往,向着死亡而去,这个逝字如言死逝。
又因为走与奏相通、逝与誓相通,所以这死又只能是心死而不是身死。与其说是走向死亡而不如说是"觉悟"之后,发誓要脱离这不可思议的尘世。
沮诵仅仅用了一天时间,便解释了丽人公主花了整整十五年也未能解释的"逝"字,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然而沮诵虽然解开了逝字之谜,却仍然无法理解仓颉为什么要脱离尘世,想不通仓颉的心为什么会死。三天后,当沮诵把这十几年陆续听到的关于仓颉的一生及其出走前后的情形认认真真地回忆一遍时,这才恍然大悟地说:"难,真难!创造文字既要同愚昧无知、蠢笨迷信者斗,又要同追名逐利、伪作蒙骗者斗,还要同彼此相轻的文人斗,同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和自以为是的行家里手--文曲星君斗。"
诅诵觉悟了。他比仓颉早觉悟了二十八年。仓颉觉悟时已经四十六岁,沮诵觉悟时年仅十八岁。从这一点上说,沮诵比仓颉觉悟得快,也觉悟得早,可以称之为先知先觉。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沮诵又是后知后觉。因为仓颉早在十五年前便觉悟了。
丽人公主因为有了仓颉一旦觉悟便离家出走的经验教训,所以当他发现儿子已经觉悟后便严加防范。
连日来,丽人公主白天暗地跟定儿子,片刻不离。夜里一定要等儿子睡下后,自己再睡。睡觉前还要悄悄地在儿子的门前挂上响铃,万一自己睡着了,只要儿子一推门,响铃便会自动"报警"。
为了不让儿子觉察她已有防范,丽人公主每天天不亮便起床,提前把响铃取掉。
三天两夜都安安全全地过去了,丽人公主不敢放松警惕,仍然合衣而眠。第三天深夜,金鸡即将报晓,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丽人公主突然被一阵铃声"拖"出了被窝,她冲到门外一看,沮诵正身背包裹准备上路。
"这是为什么?"丽人公主一把夺过儿子的包裹,声泪俱下地问:"难道凡是觉悟之后都要离家出走?凡离家出走都要不辞而别么?"
"阿妈,你问得对,觉悟之后不一定要离家出走,我看阿爸并不是因为觉悟,而是为了造字才离家出走的。没有文字便不可能觉悟。阿爸是因为造字而觉悟,为了造字而出走的。阿爸的出走是为了造字,孩儿出走也是为了造字,我要把阿爸找回来继续造字。"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辞而别呢?"
沮诵说:"因为辞别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罱、辛"为辞,"口、力"为别。阿爸当年造这两个字时,肯定是有感而发的。
因为是乱的本字,辛又有苦的意思,辞者,心乱如麻,苦不堪言也。如果说辞别时最辛苦的仅仅是"舌"头的话,,那么分别时就既要费"口"舌,又要费精"力",更兼有心如刀绞般的情感折磨了。孩儿是不忍心让阿妈经受那种折磨才决定不辞而别的。"丽人公主默默地将包裹递了过去,示意儿子可以上路了。她没有说什么,她什么也不能说。因为眼泪与语言都源于感情。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女人是"要么声泪俱下,--这是情感的"流""露",要么"声泪"俱忍--这是情感的压抑。因为女人的感情是比较脆弱的,在这生离死别,揪心揪肝,牵肠挂肚的关键时刻,女人只有流泪而不说话,没有说话而不流泪的。
能把眼泪与语言同时忍住的女人,可算是坚强的自制力极强的女人。
丽人公主想说话,但不想流泪。为了不流泪,她只好不说话。控制语言不易,控制眼泪更难。这位坚强的母亲,在与儿子分别之际,本来已把这两样都控制住了,可是当沮诵说:"阿妈,孩儿此去,少则一年半载,多则十年八年,望阿妈保重贵体"时,她终于没能控制住自己。
丽人公主上前一步,把儿子紧紧地抱在怀里,放声大哭起来。沮诵没有哭,他轻轻地将阿妈推开后,"嗵"的一声跪在地上说:"阿妈,还记得孩儿十一年前说过的话吗?如果记得,你应该为有今天而高兴啊。"
沮诵才满七岁那年,当他第一次听到有关仓颉造字的流言蜚语时,便认定这些误解只能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势必能认识到仓颉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造字是功德无量的创举。并对丽人公主说"总有一天我要找到阿爸,并告诉他君臣百姓都在怀念他。"
果然不出沮诵所料,这一天终于来了。早在十年前,臣民百姓便开始认识到了这一点,黄帝更是大有突然失去左膀右臂乃至双目之感。每当黄帝及其臣民,在记言、记事、记史中碰到难题时,在日常生活中体味到文字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时,往往忍不住要发一番感慨:像仓颉这样的圣贤奇才若再多几个,华夏民族决不会是现在这种样子。可惜的是,数千年才出一个,几万载也难成双。黄帝花了千金代价,好不容易将他请来,却让文曲星君三言两语给气跑了。因此,老百姓纷纷在自己家里为仓颉立神位,朝暮敬奉。
与此同时,有关仓颉造字的各种故事也在民间传播开来,而且越传越神奇。
国君的好恶可以影响臣民,百姓的好恶同样可以影响君臣。民间对仓颉的自发崇拜达到言必谈造字,户必敬仓颉,相沿成习,积习成俗的地步之后,那些先前反对过仓颉、讽刺过左史,瞧不起驸马爷的朝庭命官们,也幡然醒悟了。他们经历一番自省自责后,都觉得心中有愧,觉得对不起仓颉,甚至有人暗暗骂自己先前狗眼看人低。为了弥补过失,他们先后奏章上呈天子,要求为仓颉树碑立传,建祠立祀。
黄帝虽因担心将其抬得过高会使仓颉再次成为众矢之的,而迟迟没有批准臣民们有关奏章。但在每年仓颉出走的那天,即三月十四(丙寅)日,都要同那些自发地祀奉造字之神的臣民们一道,到仓颉第一次造字的地方,去烧香磕头,并像大人为孩子还魂那样,一边撤白米、茶叶,一边呼唤着:"贤婿快回来吧!爱卿,孤王不能没有你啊!"等语。
仓颉第一次造字的地方位于陈仓部落境内(今西安附近),离当时的京都(今河南新县附近)遥遥数千里。作为一位上了年纪的君主,不远千里去为自己的史臣、女婿进香、磕头,其怀念之情,虔诚之至是不言而喻的。
黄帝撒白米、茶叶,臣民宝贝撤泥土,并且一边撒,一边呼唤着仓颉的尊称:"左史大人快回来吧,""造字之神我们想:念你啊!"......
在那里,一连七天,每天从太阳尚未升起到夜半更深,一直是人如潮涌,烟雾迷漫。磕头声,呼唤声夹杂着祝愿声,催人泪下令人心碎。其场面之悲壮.其情感之真切,实属绝无仅有。
由于前往祭祀的人特别多,三五年之后,那些夹杂着茶叶白米的泥土便在那里堆成了__个又高又大的土台子,且年复一年地往上"长"。
那座被后人称之为"仓颉造字台"的土台子位于今西安市西南三十华里处,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前往瞻仰。
隋唐以后,造字台前屡建佛寺,相传如来佛大弟子迦叶,曾经在造字台前讲经说法。唐朝诗人上官昭容还留下"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的诗句。唐玄宗时的一位名叫岑参的学者,也因有感于圣迹的荒芜,而留下了"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空阶有鸟迹,犹是造字时"的悲凉诗文。这些都是后话,表过不提。
沮诵的预言是在十年前便实现了,但那旬"一定要找到阿爸"近乎誓言的诺言,也要从今天开始实施了。夫妻见面,家人团聚之时,不敢说指日可待,亦并非遥遥无期,从这一点上说,丽人公主应当感到高兴。
不知为什么,丽人公主硬是高兴不起来。也许就因为她面对着的是一个希望渺茫,甚至是不一定能找得到的丈夫,一个是即将远走他乡异国,他邦外域的儿子。
"诵儿说得对,阿妈应该感到高兴,阿妈应该为有你这个有志气的儿子而高兴。你快起来吧。"丽人公主强忍泪水,喃喃地说。那声调,那神情,与放声大哭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沮诵没有起身,他依然跪在地上说:"阿妈你应该高兴的不是孩儿的志气,而是觉悟。"
"觉......悟......!为觉悟--高兴?"丽人公主一听觉悟二字,便身不由己,便不寒而栗,便言不成句。
"从年龄上说,我比阿爸先知先觉。"沮诵继续说,"就时间而论,我又比阿爸后知后觉。正是这种既先且后的不同觉悟,既早且晚的觉悟不同,才值得高兴。"
丽人公主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他们父子二人的觉悟有本质上的差异:做父亲的是一种尝尽人间辛苦,阅尽世态炎凉、涉世太深,阅历太久,看破红尘式的悲凉觉悟。做儿子的则是一种对前途充满希望,对父亲及其造字事业充满信心的觉悟。做父亲的不辞而别是离家出走,用现在的话说是企图逃避现实。做儿子的不辞而别,是为了寻找"造字之神",是要劝父亲回来,劝仓颉勇敢地面对现实。
"你父子二人分别多年,纵然找到了也不一定认识啊!"丽人公主不无担忧地说。
沮诵从怀里掏出那卷刻着"逝"字的竹简说:"阿爸总不会忘记这卷竹简吧。"
"这倒也是,不过大干世界,众生如云,你阿爸孤身一人,四海漂泊,来去无定,要找到他谈何容易?不能说似水中捞月,也如同海底捞针啊!"
"阿妈放心,孩儿自有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