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
您现在的位置: 应天故事汇 >> 其它阅读 >> 百科知识 >> 文史常识 >> 正文 |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
成语探源札记 |
||
|
||
作者:闫利军 成语是历史的产物,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表达运用起来,不但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含义丰富,能起到强烈的修辞作用。在我国,很多历史故事、诸子寓言、神话传说后来都形成了成语,像完璧归赵、叶公好龙、精卫填海,不但家喻户晓,而且屡见于典籍。中华的成语,是民族文化的菁华所在。 在“成语”这个词之前,有“成文”、“成言”的说法,如汉代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这里的“成文”指的是文章,或者更大。唐代刘知幾《史通·申左》:“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行也。”这里“成文”就是指一部书了。确切出现“成语”一词,大约是在元代刘祁的《归潜志》:“故不宜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自强;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生涩求异。”承接这种说法的有很多,像清代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凡作倔强聱牙之句,不合自造新言,只当引用成语。”而清代任泰学《质疑·经义》中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或是当时成语”,成语之意同现在的几乎一致了,只不过我们现在用的成语还包括蔡邕先生看不上的“有类俳优”的“连偶俗语”。 既然成语是历史的产物,那就必然有一个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雅到俗的趋势。世界上很多文明的发展,都有过中断或消亡的惨痛经历,不如中华文明这样持续、久长,因而他们的“成语”无论形式、内容还是数量,都远不如我们。这是我们很值得自豪的文化特色。从这一点上说,掌握中华民族的常用成语,就差不多是了解了大部分民族文化。这个说法应该不算过分。从前的一部蒙书《幼学琼林》,几乎就是“成语琼林”,不但涉及经史子集的众多基础知识,而且语句短小精悍,节奏明快,韵律铿锵,简直是一部古代成语词典。 不过骄傲归骄傲,也有一些问题要引起我们注意。十五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传统的阅读书写方式逐渐式微,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造成对传统文化的淡漠和疏离。表现之一就是传统文化的误解误读,这里面又以成语的误用为主要的问题。很多专业人士,比如新闻工作者也经常犯这方面的错误,他们做的是传播工作,对受众有很大的指引作用,尚且如此,那么大众的误解误读就可以想见了。因此,要正本清源,给读者正确、准确的文化信息刻不容缓,而且搞文字工作的人要首先负起这责任。进一步讲,负这责任的,不止是新闻工作者,还有大型工具书的编纂者们。他们的工作,是确立标准和典范,是某种程度的源头工作。如果源头不清不明,流传下来的就可想而知了。兹举平日随手札记一二,非为炫学逞才,读者明察。 成语“赤手空拳”。 很多工具书像《辞海》《汉语大词典》等都说是元曲里最早出现,这就不够“清明”。因为我们在不只一处元明著作里见到这词语,则知它在当时已经很常用了。再往前看,有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三十·缴奏奉使复命十事》:“防秋在即,赤手空弮何以应敌?”似乎有一点线索,但是“弮”和“拳”有什么联系呢?还要往前看,《汉书·司马迁传》:“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注:“李奇曰:‘弮,弩弓也。’师古曰:‘弮音丘权反。又音眷。读者乃以拳击之拳,大谬矣。拳则屈指,不当言张。陵时矢尽,故张弩之空弓,非是手拳也。’”又《汉书·李陵传》:“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注:“文颖曰:‘拳,弓弩拳也。’师古曰:‘拳字与絭同,音去权反。又音眷。’”又《广韵·愿韵》:“絭,弦也。”晋·潘岳《闲居赋》:“谿子巨黍,异絭同机。”走了这么远的路,至此才明白,“赤手空拳”原来是“赤手空弮”,是很悲壮的一个故事。司马迁还为这故事的主人公李陵受了腐刑。 成语“犁庭扫闾(穴)”。 《辞海》:“谓犁平其庭院以为田,扫荡其闾里以为墟,比喻灭亡其国。《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乍一看文通字顺,其实这是望文生义。这里的庭应该指龙庭,是古代匈奴祭祀天神的处所,也是匈奴统治者的军政中心。扬雄在《谏不受单于朝书》里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要皇帝派兵犁平敌人的大本营,扫荡他的巢穴,在那里设置郡县,像治理全国其他郡县一样。这样讲,才能充分体现出这成语的力量气势来。陈毅《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雄师百万下江东,辞庙仓皇是蒋凶。丧尽人心终不悔,犁庭扫穴事最公。” 不过,以上的问题并不影响我们使用这些成语,因为我们还大致知道它们的含义。可是有一些成语的字和音的错误竟然也出现在大型工具书里,这就脱不了误人子弟的干系了。 比如成语“蓬筚生(增)辉”。 有的工具书作“蓬荜生(增)辉”,如《辞海》《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辞海》“蓬荜”:“蓬门荜户。指穷人住的房子。《晋书·皇甫谧传赞》:‘士安好逸,栖心蓬荜。’”《汉语大词典》“蓬荜”引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自序》:“藜藿有八珍之甘,而蓬荜有藻棁之乐也。”但是《汉语规范字典》《汉语规范词典》《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培训手册》里却是“蓬筚增辉”、“蓬门筚户”。为什么不用“荜”呢? 查《辞海》“荜”:“同‘筚’。《史记·楚世家》:‘筚路蓝蒌。’《左传·宣公十二年》作‘筚路蓝缕’。参见‘蓬荜’。”又“蓬户瓮牖”引《礼记·儒行》:“荜门闺窬,蓬户瓮牖。”而在“荜”字下未见“荜门闺窬”;“筚”字下有“筚门闺窦:穷人的住处。《左传·襄公十年》:‘筚门闺窦之人,而皆陵其上。’杜预注:‘筚门,柴门;闺窦,小户,穿壁为户,上锐下方,状如圭也。’亦作‘筚门闺窬’。《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闺窬,蓬户甕牖。’”不仅“筚、荜”共存,而且“瓮、甕”互见。 最后查《礼记·儒行》作“筚”。至此“真相大白”:原来“蓬筚生(增)辉”是从“筚门闺窬,蓬户瓮牖”简略而来;后来到了晋代开始有人误写作“蓬荜”,讹传至今。虽然两者现在可以通用,但是正本清源,应该是“蓬筚生(增)辉”。《汉语规范字典》《汉语规范词典》《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培训手册》里的写法是对的。如果编书的人当初仔细核对一下,就不会让后人费这么大周章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成语寻源的难度有多大。虽然现在信息技术发达,可以电脑检索,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但是有些典籍(恐怕是很多)还没有进入信息库,有的进了却不能方便快捷地使用。还有很多古籍在传承过程中被篡改,或者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原因而亡佚了,导致一些成语索解为难,只好用后来的意思暂时代替。但有的成语明明有确切的出处,而我们由于种种原因却没有看到,做了错误的或不全面的注解,这却是要及时修正的。 比如成语“卧薪尝胆”。很多工具书,如《辞海》《汉语大词典》都引《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可是这里只有“尝胆”,没有“卧薪”。查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这里有“寝薪”的意思,但是没有用例。后来渐渐流行起来,南朝梁武帝萧衍就很爱用“卧薪”,比如《移京邑檄》:“岂可卧薪引火,坐观倾覆!”又《即位告天文》:“匡救无术,卧薪待燃。”再后来唐朝李商隐用过“坐薪”,如《为濮阳公檄刘稹文》:“望此用人,由兹保族,是亦坐薪言泰,巢幕云安。”而最后把这两个词语连起来运用的,则是宋人。岳珂(1183~1240)就把它同勾践联系起来,如《上吴畏斋荆帅启》:“卧薪自励,谁为勾践之盛心?”比岳珂更早的有富弼(1004~1083)《辞枢密副使》:“亦愿陛下思夷狄轻辱中原之耻,卧薪尝胆,不忘修政。”有人把这话直接记到苏轼(1037~1101)身上,是不准确的。还有的引用《宋史·胡宏(1102~1161)传》,也不如富弼早。真正把这成语硬安到勾践头上的,是那个以武学生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等而被下大理狱的华岳(? ~1221),他在《治安药石·军国大计和议》里说:“越王句践困辱于会稽之栖,卧薪尝胆十有八年,未尝汲汲于兵以求快意。”经过一番梳理,总算弄清楚“卧薪尝胆”的来历了。虽然麻烦些,但是这样交代给读者,庶几于心无愧也。 |
||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