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2)
      
          “农凯”的运作模式让一个真实的“农凯”浮出水面,探究它的巨额财富是
      如何积累的,意义并不限于“农凯”。  “上海首富”之名空穴来风,传自香港,
      进而引起内地,尤其是上海投资界、金融界的高度重视。而“首富”的资本基础是
      成立仅六年的“农凯”。 
      
          “农凯”之“农”,指以肉禽种苗、养殖、加工为依托的现代农业,这是农凯
      集团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农凯集团所属上海申兰(集团)有限公司,集生猪产、
      销于一体,下属三个厂、四个场、五个公司,总资产2.06亿元,净资产1.04亿元。
      农凯集团所属的上海大盛食品有限公司则是国内鹅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海申藤畜
      禽养殖有限公司从事肉鸡养殖业。“碧纯”饮用水在上海市场占有率名列三甲。
      
          农凯集团的另外四大板块包括:1 房地产业;2 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为
      主的基础设施业;3 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国际贸易业;4 以高校科技产业集团
      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等。据统计,当时农凯集团已累计开发和正在开发建设的
      旧区改造项目约250 万平方米,正在加紧动迁的有静安、杨浦、闵行等区约100 万
      平方米的旧房,房地产项目遍布上海各区,投资少则2 ~3 亿元,多则数十亿元。
      
      
          “农凯”获得的重大项目有沪芦高速公路A2、A3项目的42公里建设,A30 东南
      郊高速公路段的52公里建设,松江轻轨轨道交通九号线(全长24.15 公里),占地
      约2210亩的松江佘山地块的规划改造,奉城镇等三个郊区中心镇的开发。
      
          进口贸易方面,“农凯”旗下有远达进出口公司、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上海
      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等。茶叶出口额在全国排第二位,机械出口额一年为2 亿
      多美元,其中电解铜一项排全国第一位。
      
          现代农业、旧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开发、环保等,“农凯”介入到
      每一个行业,这些行业看似互不关联,其实都是遵循同一个评判标准,即周正毅最
      需要的地方。尽管大多数上海市民都没有听说过农凯集团这么一个公司,但都少不
      了与“农凯”的产品打交道。
      
          不仅如此,“农凯”还善于把握时机,每一步都踏在节拍上,在满足需求的过
      程中扣紧一个“最”字。“农凯”在农业领域中大展宏图的基本思路,则是将现代
      农业与资本“两条腿”相结合,将优质农业资产包装上市。
      
          以一家民营企业的实力,大手笔投资、大跨步发展,显然必须借助资本市场的
      力量。事实上,周正毅正是以资本运作高手闻名的,“农凯”快速收购香港上市公
      司“盈荣”和“建联通”名声鹊起,在境内亦介入数家上市公司。控股资产超过30
      亿元。
      
          “农凯”的法律部和预算部实力很强,周正毅说:“我负责把项目竞争回来,
      具体的过程我都不管,当我感觉到一个项目可以做时,先交给法律部,考察里面有
      没有法律风险,有没有猫腻,有没有纠葛。法律部如果通过,再交预算部,考量该
      项目的结构、平台、收益率,如果有利可图,就写一份报告,最后召开总裁会议,
      决定投不投,怎么投。”
      
          “农凯”在资本市场风声水起,归纳起来无非:兼并,重组,管理。“农凯”
      的资本运作收购兼并,更多的是收购半成品项目。周正毅的兼并理念是“四两拔千
      斤”——别人一个项目、一家企业从源头做起,做大了以后某些环节出了问题,做
      不下去了,他就把它低价收回来。然后重组,好的精益求精,不好的淘汰掉。
      
          “农凯”运作的一个颇为满意的项目是古北伦敦广场住宅楼,以4200元一平方
      米的价格买入,另注资建造完工后价格涨至20000 元一平方米。农凯集团办公楼和
      相邻的兴业大厦也是以低价收购的“烂尾楼”,如今市价翻了一倍不止。
      
          不可忽略的双重属性
      
          从与周正毅熟识的人们的口中了解到,有一些关于周正毅的故事让人难以理解
      :如今的时代,很多富起来的人的学历不是硕士就是博士,再不就是MBA 。这学
      历不过就是一二十万元的“投资”。可是,“上海首富”却没有赶这个时髦,到头
      仅仅是“中学文化”。是不是周正毅太吝啬了? 他无数次公开说,我是没读过太多
      书的人,在上海,一个月两千元就可以过日子了,现在做很多事都是多余的,我不
      是富家子弟,父母没有给我一分钱,现在死了,也不会欠谁。1998年,周正毅的姐
      姐周雅珍所在的玻璃机模厂发生事故,一名工人在操作一台机器切割时,其右手手
      腕不慎被切掉,顿时鲜血喷溅,刹那间,那只手只剩下皮包骨吊在手臂上,闻讯赶
      来的周雅珍夫妻领着众人将该工友送进手术室。由于手术需要先垫付一笔资金,周
      雅珍一个电话找到周正毅。周正毅二话不说,带着3 万元现金就过来了,并对那个
      受伤工人说:“你先用着,不够再跟我说。”
      
      
      
          周正毅的双重人格,使他的一半在天堂,另一半在地狱。
      
          2003年仲夏,上海市政府证实,号称“上海首富”的周正毅已经东窗事发。国
      家审计署也进驻周正毅旗下的骨干企业——农凯集团,调查其经营中涉嫌违反经济
      金融法规的行为。
      
          作为四家上市公司最大的股东、“上海首富”刚刚捐款2000万元资助研究SARS
      的著名企业家,之所以会受到国内法律机构及香港廉政公署的审查与扣押,个中的
      原因人们现在是无法知晓的,但有一点毫无疑义:“周正毅们”之所以能够一夜暴
      富,并非仅仅在于他们的违规运作,也并非在于他们本性的原罪,而是在于他们利
      用了国企改革初期某些体制的不完全性或缺陷,在贪欲的驱使下,一次比一次激烈
      地撞击所有可以暴富的大门,终于无可挽救地撞进了地狱之门。
      
          无论是周正毅还是杨斌,中国问题富豪们的成长公式是统一的——先以100 元
      买一块地,  然后找相熟的评估机构将其价值高估至200 元,再抵押予银行换取贷
      款;接下来以这200 元的银行资金再购入同值的土地,重复以上的步骤取400 元的
      贷款,如此类推,手头资金400 元、800 元、1600元……如此不停递增!  
      
          一位房产商判断,或许周正毅的失败正是在于其资金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扩张过
      快。周正毅在上海拿了多块地盘,全部开发估计需要百亿资金,只要有个风吹草动,
      资金链便有危险。何况他本人又未能建立足够信誉。
      
          周正毅资金运作的失败是他根本策略的错误:最初,他造势于香港,这本来是
      欺人之举,可以利用,但不可以自信。换言之,不管你造势你有多少钱,可实际你
      的家底你最清楚,如果造势的结果是既骗了别人,也骗了自己,那么,失败是必然
      的。从周正毅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周正毅正是败在自己的聪明之上,没有人害他,
      没有人坑他,他挖的坑,最后埋了自己。
      
          东窗事发的必然性
      
          “上海首富”周正毅在香港的两家上市公司上海商贸、上海地产被停牌,造成
      整个香港股市的内地房地产股出现震动。在国内A 股市场上,“农凯系”各股也受
      到了株连,而在此之前,“农凯系”三支个股已经出现了异动,“大盈股份”自2003
      年5 月21日复盘后连续涨停,后两天又持续回落;“海鸟发展”平台整理后,破位
      下行,调整两成有余。“大盈股份”与“海鸟发展”位于沪市跌幅前两位。上海市
      政府出面承认周正毅已被监视居住。种种迹象表明,“农凯系”的资金链已经断裂!
      
      
          近年来,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对股市、银行信贷的监控力度
      明显增强,在这种大力监管的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人员的违法、违规问
      题也被牵扯出来。而且,对资本市场来讲,一个上市公司的沉沦,不仅仅涉及到一
      个人或一个企业的破产问题,它使整个资本市场承受着难负之重,如美国的“安然
      事件”等等,引起的是整个局域市场或全球市场的动荡和信任危机。
      
          从国内出现的几宗案例来看,对资本市场有着不同的意义与影响。银广厦、蓝
      田的利润造假使公司的信任度消失殆尽,投资热情受到重挫。但随着问题的解决,
      投资者的信心会逐渐恢复;仰融、杨斌的问题主要在于个人原因,对整个上市公司
      影响相对较小。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其最终的结果都会对当期的市场运行带来不
      良冲击。
      
          虽然现在对于“周正毅事件”还没有最后的定论,对市场的影响属性还不明确,
      不能妄加猜测。但可以肯定一点,市场已经开始对这一消息进行自身消化,这对本
      已疲惫的大盘而言还是有向下助推的作用。
      
          在国内开放后的20多年中,诞生了一个富豪阶层,但在前几代的富豪中仍然保
      持强势发展势头的还有几人?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主要在于国内加强制度建设
      及监管力度后,以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经营的方式已经难有作为,因此问题富豪
      的东窗事发只是时间问题。
      
          对此,希望我们的富豪阶层能够走得更稳,有后传百年的基业!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