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欲飞(2)
      
          投  资  地  产除了香港股市及铜贸易这两条造富线索之外,上海地产行情
      在1999年之后的高歌猛进,又令周正毅左右逢源。
      
          按照“人弃我取”的一贯思路,周正毅在1997年看中了正处于低潮中的上海地
      产,认为大有赚头。其中,周正毅的得意之作是兴业大厦项目、兴力浦金融大厦项
      目以及东方伦敦广场项目。
      
          周正毅先是以每平方米6000多元的价格收购了江宁路上的“烂尾工程”兴业大
      厦,增资1 亿元完工并装修后,该楼宇市价一度攀升至5 亿元。
      
          另一个周正毅经常提及的手笔则是,2001年周正毅以每平方米4100元的价格收
      购了古北新区的“烂尾楼”伦敦广场,同样追加1 个亿完工,其售价达18000 元一
      平方米。
      
          至于周正毅对兴力浦金融大厦的操作,一方面是对其先前的投机眼光的再次确
      认,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在令人激发出超前想像空间的上海地产市场的背景下,
      周正毅开始了真正的资本游戏:并购上市公司——注入体内房产项目——融资——
      建设并进行更大的扩张。
      
          兴力浦金融大厦所在地域原属兴业银行产权,1996年前后,中国人民银行不许
      商业银行介入地产,“农凯”趁势介入:上海爱普乐珠宝贸易公司出资股比51% 
      (由“农凯”控股80% ),与兴业银行、黄浦区政府下属公司合资成立上海兴力浦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而后,1999年上海兴力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以5.18亿元转让给上海
      爱普乐钟表珠宝贸易公司和上海农凯。
      
          2001年11月19日,“海鸟发展”发布公告,“海鸟发展”与上海兴力浦房地产
      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兴力浦金融大厦。
      
          上海海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2月30日召开四届五次董事会,通过了决
      议:同意向福建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申请人民币3 亿元的三年期以内的中长期借款,
      用于与上海兴力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兴力浦金融大厦。
      
          海  鸟  欲  飞 
      
          “海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又是如何被“上海首富”收归囊中的? 有必要从
      头了解一下“海鸟”的前世今生。
      
          “海鸟发展”正是1993年上市的“海鸟电子”,其原本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
      企业,原来的主营业务是为飞利浦等外资公司生产光盘等产品,效益不好。
      
          2000年,在南汇注册成立的上海东宏实业投资公司以1.57亿元受让了原大
      股东上海华成无线电厂的22674 万股法人股,获得了“海鸟电子”26% 的股权,
      法人代表也改为“唐海根”。
      
          蛰伏半年后,2001年5 月,“海鸟电子”宣布把激光电子等资产转让给上海东
      宏实业投资公司,拿到了8983万元资金。同时以5000万元的溢价收购了上海中盛房
      地产公司70% 的股权,向房地产业进军。由于以较高的溢价收购了中盛房产,所以
      导致“海鸟发展”2002年年报里的“投资收益”为-195 万元。
      
          中盛房产大股东是上海华信投资公司,后者第一大股东——是上海兴力浦房地
      产开发有限公司,持有49.47%股权。同时,上海兴力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有上
      海东宏实业投资公司84.38%股权。因此,这笔多重关系收购和资产置换的核心,最
      终落到上海兴力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身上。
      
          而上海兴力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股东又是上海农凯联合投资公司和上海爱普
      乐珠宝贸易公司。上海爱普乐珠宝贸易公司股东中,除唐海根占41% 股权外,上海
      农凯工贸有限公司和上海农凯联合投资公司分别占39% 和20% 股权。
      
      
      
          2002年9 月21日,“海鸟发展”发布2002年第三季度业绩大幅提升的提示性公
      告,原因是其控股90% 的上海中盛房地产公司已于2002年7 月取得了中山公寓二期
      的大产证,其预售款已可确认为收入,此举将导致“海鸟发展”年报可能出现50% 
      以上的增长。
      
          看到这样的消息以及随之而来的股价攀升,周正毅的心情肯定不错,因为这正
      是他一手制造出来的“硕果”。
      
          据了解,“海鸟发展”在上海静安区有多块旧城改造土地,加上收购上海中盛
      房地产公司的“中山公寓”、兴力浦房产公司在外滩的“兴力浦金融大厦”项目,
      “海鸟发展”可装填的内容很多。
      
          英  雄  问  世 
      
          周正毅对“海鸟电子”收购完成之后,又迅速完成了对“英雄股份”的收购,
      并如法炮制——闪电收购上市公司,再由上市公司反收购大股东资产,转型重组,
      出台利好,等待配股。
      
          2001年11月22日,“英雄股份”的第一大股东上海轻工集团把“英雄股份”、
      英雄B股的8887.1916 万股国家股转让给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占总股本的29.18%,
      上海轻工集团还剩23.74%,是第二大股东。
      
          4 天后,也就是2001年11月26日,“英雄股份”就急忙通过资产、负债转让协
      议,向上海轻工集团转让英雄金笔厂等资产(账面值为2.471 亿元),同时也把1.1825
      亿元负债剥离,实际获得1.2885亿元资金。
      
          有了资金的“英雄股份”立即向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和上海农业产业化集团公
      司收购上海联鑫房地产公司72.58%股权,上海大盈肉禽联合总公司100%股权。
      
          据了解,待收购的这些资产评估值远高于实际价值:2001年12月20日,评估报
      告显示,上海联鑫房地产公司72.58%股权账面值2395.54 万元,评估值4985.53 万
      元,增值108.12% ;上海大盈肉禽联合总公司100%的股权账面值为7323.31 
      万元,评估值为9300.58 万元,增值27% 。但上海联鑫房地产有限公司属二级资
      质的房地产公司,在此之前业绩平平;上海大盈肉禽联合总公司2000年销售额约为
      1亿元,净利润仅300万元。
      
          更让人不解的是,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收购“英雄股份”是高位接盘。待收购
      股份作价每股4.73元,远高于其2.01元净资产,收购总价为4.2 亿元。这说明收购
      方显得急不可待,在签约的第二天,就付出1500万元定金,年底又付了2.15亿元,
      2002年3 月20日前付清全款。何况该收购对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来说还冒着违规风
      险:该注册资本仅5600万元,2000年底净资产才2.2644亿元,收购资金却达4.2 亿
      元,超出了《公司法》的规定。当时就有人称,幕后资金来自周正毅旗下的上海农
      业产业化集团公司。
      
          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折,2002年9 月,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吐”出了15% 的
      “英雄股份”股权,以每股比买入时低0.13元的价格转让给了上海农业产业化集团
      公司。
      
          2002年11月25日,“英雄股份”公告称:上海轻工集团将手上14.98%的国家股
      转让给上海华信集团。至此,“英雄股份”的第一、第二、第三股东变成上海农业
      产业化集团公司、上海华信集团、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前两者控股股东都是上海
      农凯发展集团。
      
          同期,上海农业投资总公司和“英雄股份”都搬入了周正毅的上海兴业大厦总
      部。
      
          在这场收购中,资金在周正毅旗下的企业流动。通过“周转”,我们看到,最
      后是“英雄股份”的1 个多亿的资金“流”走了。
      
          鲜为人知的“富友证券”
      
          美国《福布斯》杂志的胡润在为中国富豪排名时,“上海首富”周正毅曾感到
      愤愤不平,因为他漏掉了周正毅属下的一个重要公司——“富友证券”。
      
          行内人士表示,“富友证券”经纪公司在上海一直以创新、活跃著称。“富友
      证券”的前身是开封证券,是一家位于河南境内的地方证券公司。
      
          1999年,开封证券增资扩股,新的大股东加入,使开封证券彻底地脱胎换骨。
      
      
          2001年9 月,开封证券更名为“富友证券”,总部也从河南开封迁到了中国的
      金融中心上海。
      
          随后,“富友证券”开始引起同行的注意。因为其骁勇善战的特点,所以被许
      多大券商看作是市场上“不守规矩”、喜欢“出风头”的小不点;“富友证券”曾
      被同行称为“价格屠夫”,多次祭起佣金价格战的大旗;2001年,富友开始了被《
      证券报》称之为“富友起义”的经纪业务模式改革,把客户当做产权拍卖;2002年,
      富友又做出收缩散户厅规模的惊人之举。
      
          同行对此评价说,这个超级小券商已将经纪业务做到了极致。“富友证券”在
      经纪业务上十分突出,让不少大券商不得不“屈尊”向富友讨教经纪业务。但从2001
      年以来的大熊市,曾使各大券商豪华的交易厅门可罗雀,各大券商频频告急。而对
      于富友这种小券商来说,要想在经纪业务中赚取太多的利润以度过证券业的严冬,
      也实在是步履艰难。于是,增加注册资本金,利用综合类券商的角色觅食,成了
      “富友证券”的惟一绝招。
      
          2002年9 月,“富友证券”申请多时的增资扩股终于获得证监会的批准。这家
      注册资本只有5060万元的超级“迷你”型经纪类券商由此获得了一次壮大的机会。
      尽管证监会给的扩股额只有1.55亿,但增资各方都决定一次增资到综合类券商的下
      限——5 亿元。换句话说,“富友证券”通过此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达到了1.5 
      亿元,实际资本达到了5 亿元。
      
          在“富友证券”的前六大股东中,上海大方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高校科技
      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是第一、第二大股东。从公开的资料中无法查明上海大
      方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背景,但可以肯定的是第二大股东上海高校科技产业(集团)
      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正是周正毅。而在“富友证券”内部,人们都把周正毅视为背
      后的最终老板。“富友是私人公司”,富友的竞争对手有时还这样“诋毁”“富友
      证券”。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要么大方实业仍旧属于周正毅,要么第二大股东和另
      外的股东同属周正毅的名下,共同控制着“富友证券”。
      
          在资本市场扑朔迷离的股权结构下,周正毅的股权安排并不奇怪,无外乎是想
      掩人耳目,“周正毅掌握着‘富友证券’的话语权”,“富友证券”的人士说道。
      
          周正毅对富友保持着相当的神秘态度,业内人士对此的评价是:“在中国证券
      界,太明显的私人成分并不利于公司的某些事情的解决”。联系到周正毅近年来在
      资本市场上的一系列动作,不能不让人想到富友在其中的重大作用。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