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的体系(2)
      
          (5 )主观的作用
      
          禁忌系统中没有行为的表现,只有意志的蕴含。因此,它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
      意识去起作用的。禁忌中“禁止”的含义是“自我”的“禁止”,外来的、他人的
      “禁止”——指信仰方面的集体意识的束缚力——也只能通过“自我”,被“自我”
      接受,才能发挥作用。巫师或他人只能告知吉凶征兆,或者告知应当如何禁忌才能
      避凶趋吉,或者作法术替人禳解凶厄,而不能代替人实施禁忌。禁忌必须本人实施,
      因而,它最终总是自我意志的体现;同时也是自我的行为限制。禁忌,这种消极的
      巫术形式,据信也可以增强自身的力量(灵力)。在许多守禁成功的传说故事中,
      严格遵守禁忌的人或者是增添了能力(如能飞、能入水火等等),或者是在不自觉
      的情况下能够抵御邪恶力量的杀伤、侵害等等。总之,由于禁忌——只是按照吩咐
      坚决地不去做某种事情——便增强了自身的力量(灵力)。在另一些传说故事中违
      禁受罚,犯忌罹难的教训也屡见不鲜。它从反面告诫人们不能不严格遵守禁忌,否
      则的话,凶神将要发怒而带给人们灾难,就是那些善神或巫师所具有的消灾驱祸的
      法力也会因人们的违禁犯忌而失去效应。因此,这些传说故事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
      了禁忌的主观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是不可替代的。
      
          (6 )真实的存在
      
          禁忌虽然是无行为表现的,但它也绝不仅仅是传说故事中才有的天方夜谭式的
      神话,在生活中它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民众的信仰之中的。在禁忌系统中,人们相
      信灾祸的根源到处都有,它们就潜伏在那许多事物中,各种场种,各种行为,甚至
      时间、方位、言谈话语都可能引出灾祸、厄运。这些祸患或者有迹象兆示于人,或
      者需要通过占卜才能知道它们的确切
      
          所在,一切都是神的意志,人们最好是通过躲避的方式防止与这些祸患遭遇。
      他们相信通过限制自我各方面的行为,作茧自缚,把更多的自由让给神,才能与神
      达成谅解,从而避开凶厄灾祸。因此他们不得不限制自己的行为,在一定的时间、
      一定的方位、一定的场合、一定的事物中有意地去掉某些行为,不接触,不看,不
      听,不说,不吃,不穿,不干,不想某些事情。这些由于禁忌的主观意志的干预而
      不再出现的个人行为随着民间信仰的发展衍变越驳越驱杂纷纭,也越来越变得过于
      繁多琐碎了。在禁忌中,所有的“禁行”都至少是为防范一种“忌事”的。而每一
      种“忌事”又常常暗示着会有一些行为被取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禁忌的事情越来
      越多,许多灾祸的根源还表现为某种复合形态,因此,人们常常同时要从多方面限
      制自己的行为,以至于防不胜防,禁不胜禁,弄得人们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这是
      一个不幸的客观实在。
      
          需要禁忌的事情太多了,需要取消的行为太多了,因此不论你怎样小心谨慎,
      还是难免有违禁犯忌的地方。出现了这样的漏洞怎么办呢?不管是有意无意的,违
      禁犯忌都是要受到惩罚的,没有严格遵守禁忌,必然会带来凶厄灾祸。为了使灾难
      不至于真的降临,或者能够减轻一些灾难危害的程度,人们还要再作一些努力,这
      就是禁忌体系中禁忌系统之后的禳解系统的事了。
      
          禳解系统
      
          禁忌体系中的禳解系统不是泛指所有的禳解行为,它主要是指虽然运用了禁忌
      的手段,但却仍未能阻止凶祸时所采取的进一步措施。一般是在发生了忌讳的事情
      或者违反了禁忌的规则之后进行的活动。民间亦称之为“破法”。
      
          (1 )法术行为
      
          禳解是一种积极的巫术——法术行为。当人们没有躲避得了,或者躲避失败之
      后,他们知道凶厄是必到无疑了,于是便运用法术企图削弱或抵消凶祸的侵害。这
      种可以作为违禁犯忌的破法的禳解手段是很多的,像古来就有的祓、禊、祛、符、
      咒、诅、祩、祝、祝由、禳、压胜(厌胜)等等。此外,民间也还流行着许多消灾
      解厄的办法,如破财、叫魂、请神、驱鬼等等。这些方法不外乎是用更强大的灵力
      去对付能够带来灾祸的灵力。假若人的灵力不够,就借用物的灵力;个人的力量不
      行时,就借助于巫的力量;采取一些措施增强自身的力量;或者用一些使凶神恶魔
      惧怕、厌恶的方法削弱其灵力,使其不能再行凶作恶,等等。这样一来,禳解成了
      禁忌重要和必要的补充手段。禁忌失败了,还可以再通过禳解这种法术活动挽回败
      局,同样达到禁忌的目的。
      
          (2 )祈祷行为
      
          还有一些祈祷的仪式,也是和禁忌相配合的,它们不属于积极的巫术行为,不
      是通过法术的手段去向神鬼挑战,去设法遏制住凶厄的发生,而是通过乞求的手段,
      向鬼神献媚、致敬、许愿、哀求,使鬼神怜悯而不再降祸与人。这就是祈、祷、祰、
      祭以及民间所谓的烧香、拜佛、求神、上供、朝圣等等方式。这些祈祷形式,多与
      宗教信仰相关联。宗教信仰对于禁忌的信仰和违禁受罚的规定都有直接的影响力和
      决定作用。不过与禁忌体系有关的祈祷,一般仅限于违禁犯忌之后的祈祷,这同一
      般的祈福不同。宗教信仰中的祈祷是全面的祈祷,并且多是有规律的。时间、地点、
      仪式、祷词都有严格的统一规定。而在禁忌体系的禳解系统中,祈祷往往是没有规
      律性的。时间、地点、仪式、祷词的规定也是不那么严格的。主要是为了弥补禁忌
      方面的某种失误而临时安排举行的祈祷。它可能是集体举行的“公祷”,也可能是
      独自进行的“私祷”;可能是本人的“自祷”;也可能由别人来“代祷”;祈祷的
      形式虽然不尽相同,但一般说来都有语言出现。
      
          《周礼. 春官. 大祝. 注》:“祈,嘄也,谓为有灾变号呼告于神以求福。”
      
          《说文解字》:“祷,告事求福也。”
      
      
      
          可见,祈祷是通过语言进行求乞的。然而有的是大声的呼号,有的是口中念念
      有词,也有的是默祷或心祷。祷词有的是固定的成文,有的是随心所欲的求告。总
      之,祈祷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3 )祈禳并举
      
          在民间,禳解系统中的祈祷又常常与巫术手段的禳解联合并用而为祈禳。祈禳
      中既上供,又贴符,既乞求,又诅咒,既请神,又压胜,既敬神又惩神。总之,是
      要达到祈禳的直接目的——挽回禁忌的失误,和最终目的——避凶趋吉。
      
          (4 )无禁无忌
      
          在一些特殊的时间里、场合下,禁忌事项特别繁多,在人们来不及禁忌,甚至
      也来不及禳解的时候,人意终于对神意使用了“否决权”。人们做出了此一时间里、
      场合下“无禁忌”的决定。他们或者抬出一大神(如“姜子牙”),或安置一个大
      灵物(如“泰山石”),或者干脆把诸神都请上天廷去(如“岁终”)。以这样的
      名誉解除一切禁忌(“百无禁忌”),或者使其一类事情不再避忌什么(如“嫁娶
      无禁”)。这种无禁忌的情况实则仍然是禁忌体系中属于禳解系统中的一种特殊情
      况。它的根据还在法术和祈祷方面,只是人们为了更保险起见,把违禁犯忌的事后
      禳解提到了实施禁忌之前。它的作用还是在于防止人们违犯禁忌而遭到祸殃。事实
      上,人们虽然在此之前一再声明这里没有禁忌,然而在这个时间里、这种场合下,
      人们还是小心翼翼地执行着禁忌,只不过一旦违禁犯忌之后便可更方便地以此时此
      地没有禁忌为借口来禳解,来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罢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